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无答案)引言 § 0.1奇妙物理现象 0.2体验科学探究
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一 奇妙的物理现象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学案苏科版1、通过观察、实验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学习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3、在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1、通过演示、学生自己活动激发好奇心和对学科的求知欲。
2、理解实验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探究一、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
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
希望大家喜欢物理。
【合作探究】1、有趣的物理现象现象1:钟罩内的蜡烛是长的先熄灭还是短的先灭?猜想:现象:现象2:拿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里,仰着头,往漏斗里吹气,你能把乒乓球从漏斗中吹出来吗?猜想:现象:拓展:如果把漏斗倒扣把乒乓球放在漏斗口再吹气,球会漏下来吗?现象3:在烧杯内加部分热水,再取一放有冰的蒸发皿放在烧杯口,一段时间后,蒸发皿底部有什么现象发生?把蒸发皿内的冰换成热水,一短时间后,蒸发皿底部还会出现刚才的现象吗?现象4:在一长试管中注满水,把一小试管放入长试管,倒置后小试管会怎样运动?现象5:在一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纸片挡住杯口,将杯子倒置,水会流出来吗?2、动手做一做:活动一:用一装水的杯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活动二:取出一纸条紧贴在下嘴唇,然后嘴向前吹气,你会看到什么现象?猜想:现象:3、课堂小结:在探究物理现象时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
【应用升华】1、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2、做以下的小实验:(1)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并对这个现象提出问题。
(2)小心地把水、食用油(每种一小杯)沿着杯壁依次缓缓倒入深玻璃杯內,然后再放入一粒葡萄或一小段蜡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01引言课时1奇妙的物理现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01引言课时1 课时1 奇妙的物理现象现象二:从树上掉下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现象三:冬天晚上睡觉时,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它从哪儿来的?现象四:冰棒冒出的白气向上飘还是向下飘?我们心头还萦绕着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为了揭开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2、一些有趣的实验活动一: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猜想:字会怎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实验器材:玻璃杯、书、水实验步骤:1)、先将书立在水平桌面上,将盛水的玻璃杯置于书前,将玻璃杯缓慢靠近书,透过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2)、将玻璃杯缓慢远离书,透过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用手摩擦高脚杯口发声实验器材:高脚杯、水实验步骤:1)、将高脚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左手按住高脚杯底座,右手指湿润后沿着高脚杯杯口顺时针(或逆时针)摩擦,你听见怎样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高脚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在高脚杯中倒入大半杯水,左手按住高脚杯底座,手指湿润后沿着高脚杯杯口顺时针(或逆时针)摩擦,你听见的声音变化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隔着不同物品,磁铁对回形针的吸引猜想:磁铁还能不能吸引回形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器材:玻璃板、课本、塑料板、回形针、线、磁铁实验步骤:分别将玻璃板、课本、塑料板等物品,插入磁铁和回形针空隙之间,磁铁对回形针的吸引会发生变化吗?发生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发生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哪一支蜡烛先熄灭?猜想:你认为哪一支蜡烛先熄灭?_____________实验器材:烧杯、玻璃罩、长短蜡烛、打火机实验步骤:1)、观看教师演示实验,哪一支蜡烛先熄灭?_______________2)、观看视频,哪一支蜡烛先熄灭?_______________三、巩固练习1、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晴朗的天空是()A.蔚蓝色的B.深灰色的C.暗红色的D.深绿色的2、观察班级同学的近视眼镜,发现镜片是()A. 中间厚边缘薄B.中间薄边缘厚C. 中间与厚边缘厚度一样D.不能透光3、透过盛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明明发现书本上的字变成了各种形状.进一步与同学交流、讨论发现字的形状与多种因素有关。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案 (1)

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物理课程是学习物理学的启蒙课程,引言则是启蒙的开篇,它为学生打开物理知识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领略物质世界的美妙与和谐。
从引言的教材看编写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终生的探索热情,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根据的质疑精神,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一目的不是通过一节课可以实现的,要一如既往的贯彻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本节教材采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生动的画面,展示奇妙的物理现象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尝试体验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对于这些物理现象,由于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有限,教师无需花费时间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要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并产生疑问,产生追根到底的欲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了科学学科,通过小学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科学知识,但这些知识都停留在了解、识别的层面上,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处于低层次,要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层次;有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小学科学的一些成熟的研究方法可以迁移到初中的学习,更要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初中物理的研究方法,养成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目标设计】目标设定的要素是:一、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把握教学的基本起点;二、将《课标》与教材内容结合;三、思考学生的实际状况,已有的知识基础;四、教学重、难点内容需要达到的具体效度以及实现途径。
根据以上几个要素设计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感受物理学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知道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2、在观察和实验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全过程,学习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他们初步的观察能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案

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奇妙的物理现象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课。
向孩子们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
通过学习让学生们初步了解有趣的物理现象、学会观察生活和提出科学问题等,以便使孩子们对物理世界有一种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条件,是检验物理知识真理性的标准。
教师边演示、边导控,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让学生了解物理课本各项栏目的设计意图。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初步体验观察的方法,能根据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历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
教学难点:根据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长短两支蜡烛、玻璃罩(大、小)、小烧瓶、水、金鱼、酒精灯、火柴
乒乓球、漏斗、气泵
五、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 一 奇妙的物理现象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2021学年)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体验、感悟奇妙的物理现象2.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活动方案]活动一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1.如图所示,猜一猜、做一做,是长蜡烛先灭,还是短蜡烛先灭?2。
通过实验你有哪些发现?活动二动手做一做1。
如图所示,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或矿泉水瓶、试管)贴近书本57页图3-10 鹦鹉,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你的发现可能是( )2.如图所示,你把筷子(或笔)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每小组准备2个矿泉水瓶,完成下列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1)如图甲,将矿泉水瓶正放在桌面上,然后对着瓶子吹起,你发现对着瓶子哪个部位吹起,瓶子最容易倾倒?甲乙丙丁(2)如图乙,将矿泉水瓶侧放在桌面上,你从不同方向对着瓶子吹起,你会发现哪一种方法瓶子很容易动起来?(3)如图丙,在瓶口放置一个小纸团,然后对着瓶口迅速吹气,你发现了什么?(4)如图丁,去掉瓶底,在瓶口放置一个小纸团,然后对着瓶口迅速吹气,你又发现了什么?(5)如图,在瓶内注满水,并旋紧瓶盖,用圆规在底部侧面扎一个小孔,你有什么发现?再在瓶口处侧面扎一个小孔,你又有什么发现?活动三合作与交流说一说,在生活中你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检测反馈]1.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1)食拉油倒入水中后是的;而酱油倒入水中后是.(填“沉”或“漂")(2)公共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方向倒;而急刹车时,乘客会向方向倒. 2.如果向手心用力吹气,手的感觉是: ;而向手心慢慢呵气,手的感觉却是: . ( )3.将文具盒平放在桌面上,用手拉动时感觉所需力的大小;再将两枝铅笔垫在文具盒下面,仍用力拉动时,你会感觉到所需的力A.比第一次大 B.比第一次小C.两次一样大D.说不清楚( )4.如图所描绘的物理现象,实验或生活中肯定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是A B C DA.在清水杯中加食盐能使鸡蛋浮起来B.加热盛水烧瓶的颈部金鱼安然无恙C.玻璃罩里燃烧的长蜡烛先熄灭D.从树上落下的苹果所在的位置【巩固提升】( )1。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一、教学内容1. 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2. 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方法3.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4. 物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意识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物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
难点: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的理解,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如磁铁、电流表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磁铁吸引铁钉、电流通过灯泡发光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奇妙的物理现象。
2. 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物理现象的定义,并通过PPT课件介绍物理现象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物理现象。
3. 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方法:讲解如何观察物理现象,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物理现象,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初步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
4.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通过PPT课件展示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5. 物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介绍物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电子技术、能源技术等,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物理现象观察和实验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实践。
六、板书设计1. 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2. 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方法3.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4. 物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记录下来并简要描述其原理。
答案:如观察到电流通过灯泡发光,原理是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内的电阻产生热量,使灯丝发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说课稿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说课稿一、引入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第一单元——《奇妙的物理现象》。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通过这些现象的探究,帮助学生培养对物理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丰富物理实验技能。
二、学习目标本单元学习目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知识目标:了解并能够描述常见的物理现象,如声音传播、光的反射等。
2.能力目标:掌握观察、实验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如光的传播和反射等,并能够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实验仪器和材料、教科书、作业本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并准备好笔记本和实验报告本。
五、教学步骤本单元的教学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的图片或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学习新知结合教科书的内容,使用PPT辅助教学,向学生介绍并解释各种物理现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
3. 进行实验探究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来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声音的传播实验和光的反射实验等。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 深化训练和实际应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和小结通过课堂小结,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梳理知识框架。
并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记忆。
八年级物理上册 奇妙的物理现象导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奇妙的物理现象导学案苏科版一、学习目标1、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2、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
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学习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在观察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二、活动方案(一)创设情景同学们,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嫦娥奔月”、“千里眼、顺风耳”等神话故事,过去的神话,如今正一步步地变成现实。
我们今天的生活,在古人眼里,应该就是神仙的生活了,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象(多媒体:繁华的街市夜景、潜水艇发射导弹、发射卫星)在这些镜头里,隐藏着无数的物理知识。
离开了物理知识,就没有这繁华的街市、没有这海中的钢铁蛟龙,人类就无法实现登天的梦想。
物理是有用的,而且也是有趣的,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美妙的物理世界吧!(二)活动过程活动一: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1、哪根蜡烛先灭?A、想一想:猜想哪根蜡烛先灭,并讲出你的依据(小组讨论)B、老师演示,学生观察C、改变玻璃罩的大小和;蜡烛的高低程度(看一看实验结果是否发生变化)2、吹不掉的乒乓球老师演示:A、把乒乓球放在鼓风机的吹风口,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B、在鼓风机的吹风口放上三角漏斗,重复实验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活动二:动手做一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和观察,并根据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交流和讨论1、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呢?(提示,可以改变玻璃杯到字的距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2、磁体能在空气中吸住大头针,而且无需接触,如书本(图0-4),下面让我们来进行这样的实验、①在绳子的一端系一个大头针,另一端用胶带粘到桌子上;②用磁体吸起大头针,把磁体抬高直到绳子被拉直③将磁体与大头针移开一段距离,它能否吸住大头针呢?在它们之间隔上纸片、玻璃片塑料片、木片等物品情况又会怎样呢?(三)课堂检测(四)课堂小结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值得我们探究,而实验是我们进行物理问题探究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我们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和意想不到的问题三、作业1、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2、做以下的小实验:(1)如图0—5,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并对这个现象提出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教学案
课题:引言§ 0.1奇妙物理现象 0.2体验科学探究
【学习目标】
1.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物理学习的好奇心
2.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经历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课前预习】
1.你知道哪些物体放在水中是漂浮的?哪些物体放在水中是下沉的?
2.对着两张平行拿着的纸吹气,两张纸会被吹开吗?请你动手试试看.
*3.谚俗语中的物理知识(目前只做了解)
(1)摘不着的是镜中花;捞不着的是水中月平面镜成像
(2)坐地日行八万里地球自转
(3)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回声
(5)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风加快汗水的蒸发
(6)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的运动
(7) 坐井观天所见甚少光的直线传播
(8) 霜前冷,雪后寒凝华在低温下才发生熔化吸热
(9) 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力的作用效果压强
(10) 水滴石穿力的作用效果
(11)小小称砣压千斤杠杆原理
(12)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压强
【课堂助学】
一、有趣的物理现象
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试着提出两个物理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体验科学探究
1.活动: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
你的猜想: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
你经历了怎样的一个科学探究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 B.假设;C.观察;D.得出结论。
3.小东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东说:“我的球弹性比你的好。
”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
”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A.把两球向上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让两球于离地等高处自由落下,测量哪一个球反弹得高
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课后巩固】
1.晚间照镜子时,灯应放在什么位置才能看清楚自己的脸?在家试一试,然后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一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记录现象;然后逐渐向杯中加食盐并小心搅拌使其溶解,观察发生的现象,并提出一个问题。
生鸡蛋放进清水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加食盐并溶解,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9年江苏省中考)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像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