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02-商品
政治经济学重点知识2

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第一种含义)有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本身最终决定,并由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直接决定的应该或必须投入到各类产品的生产上去的劳动时间。
(第二种含义)如何理解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
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
另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有矛盾的。
具体劳动是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某种特定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这一角度来考察;而抽象劳动是抽掉了劳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单纯从劳动是人类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这一角度来考察。
劳动价值理论,虽不是马克思提出,但前人并没有把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区别开。
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同时,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创立都同劳动二重性有关。
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统一。
私人劳动必须要经过流通、消费过程来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
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产生了劳动二重性以及商品的二重属性。
商品的流通和消费过程一方面是生产中形成的使用价值的流通、消费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中形成的价值在流通、消费中实现的过程。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二章 商品答案

(1)从孤立的一次商品交换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也就是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跌落部分可以相互的,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第二章
⒈解释下列概念: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
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在特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在同一种商品上的各自的劳动时间,叫做个别劳动时间。
第二,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不同,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从而个别价值不同,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出售商品,必然会产生经济利益上的差别,这关系到他们在竞争中的胜败、存亡和命运。那些劳动生产率高、单位商品中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少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可以获得较多的利益;而那些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商品生产者,其较多的个别价值只能转化为较少的社会价值,从而只能获得较少收益,甚至赔本。劳动生产率高,其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商品生产者,即使在竞争中把价格降到社会价值以下,但只要在个别价值以上出售商品,仍可获得较多利益,因而在竞争中便处于有利地位;而那些劳动生产率低,其商品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商品生产者,即使在竞争中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也处于不利的地位甚至亏本,如果被迫把商品价格降到社会价值以下,就会陷于破产境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

一、具体劳动
1、概念:指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为了特定 目的而进行的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 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1)具体劳动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具体劳动在生产目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操作方 法和劳动结果上都是不同的。
(2)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了不同的使用价值 (3)具体劳动具有永恒性。 (4)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 威廉·配弟
用来交换
商
品
劳动产品
根据定义思考:以下哪些 是商品?
原始的土地 同学买来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自家酿造的米酒 商店中正在出售的货物 自己的生活用品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
1、概念: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2、特点
(1)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商品可以有多种 使用价值 (2)具有自然属性:不反映社会或阶级属性,只是体现人 与物的关系 (3)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非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4)是社会使用价值(满足别人和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 (5)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
B、一切有用的物品都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一切有 用的物品都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有价值;但有价值的 物品一定有使用价值 D、一个物品具有了使用价值,也耗费了人的劳动, 就一定是商品 E、商品因保管不善而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曾耗 费了人类的劳动,所以还有价值。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 的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两个不同商品所用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那 么两者的价值量就一定相等 吗?
2、劳动的复杂程度——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就是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训练,一般 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就是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 一定知识、技能才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 同的。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为什么?)
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商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商品之间的交换是人类无差别劳动的交换。交换的 是社会属性。(交换的是一种社会关系)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两种劳动的相互关系
统一性:同一劳动过程的两种不同的方面,具有不可分割性。 对立性:具体劳动是有形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无形的劳动,两者在生产 过程中分别行使着不同的职能。只有在交换中,才需要抽象出无形的劳 动。(不同劳动之间的交换)
劳动的两重性是理解全部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的两重性是正确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础,因而也是正确理解剩余 价值理论的基础,劳动两重性的区分,说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同时, 也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三、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抽象劳动的内在矛盾)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之 一。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与 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所谓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一定时期在某一生产部门中大多数生产者的生产条件。 社会平均熟练程度与劳动强度:大多数生产者所能够达到的劳动熟练程度与承受的劳动强度。
。这说明市场的不确定性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四、商品拜物教 定义:商品所具有的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幻化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就 是商品拜物教。
产生原因:商品交换关系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相互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依赖于商品交换的情形,如果交换不能完成, 那么,私人劳动就不可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就不可能实 现。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因为需要通过商品交换表现出来, 因而,外在为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分配劳动,享有劳动的权利)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二要 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劳动二重性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一)具体劳动
概念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 动。
2.具体劳动的性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由不同种类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各种不同的作用。例如, 铁器是由铁匠的劳动生产的,木器是由木匠的劳动生产的。这些生 产劳动都是在特定的形式下进行的,都有不同的生产目的、劳动对 象、劳动手段、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
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 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 劳动时间。”(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
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 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这里所说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 中等水平或部门平均水平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是劳动的主观条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的商品价值是该种商品的社会价值。
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 系
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 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不管社会经济关系怎么 变化,人们从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分辨不出 它是那种社会制度下的产物,使用价值本身 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二)交换价值
概念
商品通过买卖所具有的能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 即交换价值。
具体劳动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永恒条件。
不论在哪种社会形态下,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从事各种具体 劳动,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但是,具体劳动必须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具 体劳动和自然物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第2章 商品和价值

2.2 商品的价值量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价值量: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总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
私人劳动时间:社会是每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 劳动时间,形成商品个别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 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价值(回收成本)。无论是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不能同
时获得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
生产者
价值
消费者Leabharlann 自然资源一般劳动产品 商品
使用价 值
有(非劳 动)
有
有
价值
没有
没有
有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的产物,商品的二重性决定于劳动的 二重性 具体劳动: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形式 的劳动。
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 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各个商品生产者独立地从 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 产,完全是他个人的私事,劳动产品也归他个人 占有和支配。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性 质. 社会劳动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生产者之间又是互相 联系、互相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又是为了交 换而进行商品生产的,他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 一个组成部分。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劳动 的性质。
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抽象劳动: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 般人类劳动。
体力、脑力劳动 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是形成价值的实体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 值 劳动总是以一定的具体形式 同某种特殊的使用价值联系 在一起的。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劳动具有同质的一面:都是人类劳动力(脑 力和体力)的支出。 抽象劳动就是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 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政治经济学第2章

第2章:商品和价值第1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一:概念1、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2、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3、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4、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
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具体劳动是根据劳动的目的、对象、操作方法、劳动资料和劳动结果来区分的。
5、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二:零星知识点1、无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都是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的。
商品是商品经济的细胞,商品的内在矛盾包含了商品经济矛盾的胚芽;2、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关系,不会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它的使用价值也不同。
同一种商品可以兼有多种自然属性,具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的量就是有用物品的数量,对这种数量的计量,是由物品的性质、用途和社会约定俗成决定的,如布匹用“尺”来计量,钢材用“吨”来计量等等;3、商品多方面的使用价值,是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被人们认识的。
例如煤炭,过去只把它用作燃料,现在则可以用作化工原料,用来制作燃料、药品、合成纤维等等;4、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离开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体,交换价值就无法存在。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之间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例如,1只羊换2把斧头,这只羊的交换价值就是2把斧头;同样,2把斧头换1只羊,2把斧头的交换价值就是1只羊。
5、由于一种商品在市场上可以和多种商品以各自不同的数量比例相交换,因此,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交换价值。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二)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1.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人类 体力和脑力的支出。
2.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唯 一源泉)
3.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反 映了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4.是商品经济特有的经济范畴,具 有历史性。
(三)劳动的二重性决定 商品的二因素
1.统一性表现:
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 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对立性表现: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相 分离,出现了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交 换的规模扩大了;奴隶制逐渐形成。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的独立,又 一次推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 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以使用机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化大生产以 无法比拟的生产率,横扫了一切自然经济的 残余,将一切经济活动都编织进现代社会分 工体系的巨大网络中,从而使商品关系或市 场关系渗透到社会经济的一切领域,成为人 们发生经济联系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形式。 (P29)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2020/8/3
一、商品与商品经济
(一)什么是商品 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对他人或社
会有用的劳动产品。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从商品开始:
–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 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起点,
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 从商品分析开始,体现了马克思政治经
济学的分析方法特点。
一只羊 = 2把斧子
(生产者)使用价值 价 值 (消费者) 价 值 使用价值
四、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 与抽象劳动
(一)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又叫有用劳动。是具有特定形式的劳动。
1.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但具体劳动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 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 技术装备水平。 这里所说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是指中等水平或部门平均水平的劳动熟练 程度和劳动强度,是劳动的主观条件。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是该 种商品的社会价值。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28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返回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6
2、交换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除了要有使用价值属性 以外,还必须要有能同别的商品相交换的属性,即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 关系或比例。
商品生产者用一只羊换两把斧子,羊和斧子之间的交换比例表明一只 羊可值两把斧子,这两把斧子就是一只羊的交换价值。
正常补偿 10 小 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乙 甲
8 小 时
10 小 时
12 小 时
个别劳动时间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27
亏损 10 小 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丙 动时间
返回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11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劳 动 二 重 性
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
统一 区别
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包括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前进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12
因此,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 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时间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20
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 个别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
指个别商品生产者或 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 的劳动时间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4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充饥
阅览
拍照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5
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与普通物品使用价值相比,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两个特殊性: 第一,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 他人的需要,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第二,它供给别人满足需要,不是无代价地奉献或赠与,而是通过交换 转移到别人手里。因此,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16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
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特性考察的,在质上相异,因而在量上不能 比较;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共性考察的,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 差别;
具体劳动表明的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表明的 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
返回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17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首先,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以前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等人, 早就分析了价值并把价值归结为劳动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发现生产 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不了解是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创造了价值。 当人们提到生产商品的劳动各不相同却为什么可以互相比较,是什么 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时,他们不能作出科学的回答。马克思把生产商品 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提出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科 学地回答了是什么劳动创造了价值的问题,从而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 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成为完全科学的理 论。
使 用 价 值 的 质 与 量
质 ——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其效用是不同的,可 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它是由物的自然 属性决定的。物品的各方面的使用价值,是人 类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量 ——任何使用价值都可以用一定单位来衡量,用 数量来表示其大小、多少等。计算不同使用价值 的量时,往往用不同的计量单位,这取决于物品 的性质和社会习俗。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13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 般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
撇开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的 具体形式和有用性质,就会 发现,无论是纺织工、艺术 工作者的劳动,还是农民的 劳动,都不外是人类脑力和 体力的消耗,即人类的脑、 肌肉、神经、手等的生产性 耗费,这是一切劳动共有的 东西,即一般人类劳动,也 就是抽象劳动。
返回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7
3、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其劳动的 关系。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 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 交换价值是外在的、具体的现象形式。 价值是一种绝对的量,而交换价值则是一种相对的量,即通过两 种商品的价值比较而相对地表现出来的量。它可以与价值相一致, 也可以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与价值相背离。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25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关系到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丙
10 小 时
多盈利
乙 甲
8 小 时
10 小 时
12 小 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个别劳动时间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26
丙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
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统一体 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不是两次或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 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不论 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不可分割的,是同 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具体劳动,就没有抽象劳动,抽象 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抽象劳动又是各种具体劳动彼此联系的 表现,也是商品生产者藉以相互联系的桥梁。
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它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它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作为有用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反映的是人 和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 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 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10
其次,二者的对立表现在: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提供了交换的必要性;价值是商品的 社会属性,提供了交换的标准、尺度。 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是所有物品的共同属性,是永恒范畴;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 的存在为前提。 可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互相矛盾的。要解决这 个矛盾,就必须通过交换,交换成功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才 能够分别得到实现,商品内部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18
其次,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运用此学说,论证雇佣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 的使用价值的同时,转移了旧价值,而抽象劳动则形成新价值,科 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区分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 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再次,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上,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 论,等等。
体力· 脑力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14
抽象劳动的性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 实体。 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它体现着人 与人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
可见,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
返回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15
价值
基础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 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前进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3
1、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不论什么社会形态下,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与社会形态的性质无关,它本身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返回
在特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 是具体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
具有各种不同作用 的商品,是由不同 种类的劳动生产出 来的,有着不同的 生产目的、劳动对 象、劳动手段、操 作方法和劳动结果。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 的使用价值,反映人 与自然的关系 但是,具体劳动必须 同自然物质相结合, 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 是生产使用价值的两 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池州学院 经贸系 胡鹏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2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两重涵义 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它是指单个商品生产上所耗费的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 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即生产某种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总量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