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艺术与审美资料章答案

合集下载

2019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单选题】?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答案: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冯友兰——“乐道”;朱光潜——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答案: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3.【单选题】?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答案: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4.【多选题】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玻尔:“我们都认为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是:它是否疯狂到有可能是正确的”;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

答案: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5.【多选题】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艺术与审美智慧树答案

艺术与审美智慧树答案

艺术与审美智慧树答案艺术与审美教程考试?名称艺术与审美?对应章节?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6-06-08 23:59?题目数 50?总分数 100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分?总题数:33?1【单选题】(2分)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A.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B.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C.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D.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2【单选题】(2分)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B.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C.上一页下一页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D.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3【单选题】(2分)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人所讲的人的精神境界的内在心理状态表现?A.怀抱B.胸次√C.格局D.胸襟4【单选题】(2分)“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带给我们众多启示,其中最核心的启示是?A.最简洁的产品设计才是最好的产品设计。

B.商品必须有醒目的设计风格,否则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C.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D.只有多学科教育背景的研究团队才能研发出畅销的产品;5【单选题】(2分)《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A.阿瑟·丹托B.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 C.恩斯特·贡布里希D.克莱夫·贝尔6【单选题】(2分)上一页下一页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

2019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单选题】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答案: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冯友兰——“乐道”;朱光潜——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答案: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3.【单选题】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答案: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4.【多选题】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玻尔:“我们都认为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是:它是否疯狂到有可能是正确的”;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

答案: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5.【多选题】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智慧树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答案第一题答案:A. 形状与空间解析:形状与空间是艺术的两个基本要素,形状是对物体外形进行描述的概念,而空间则是指物体所占据的三维空间。

形状与空间在艺术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影响人们对作品的感知与理解。

第二题答案:B. 20世纪初解析:20世纪初,艺术界涌现出了很多新的艺术流派,如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这些艺术流派对传统艺术观念进行了颠覆与变革,开创了现代艺术的新篇章。

第三题答案:D. 学会观看与理解艺术作品的方法解析:审美教育是指培养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的过程。

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学会观看与理解艺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

第四题答案:C. 作者的创作意图解析:在阅读一幅艺术作品时,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很重要的。

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他们想要表达的主题和目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第五题答案:B. 创造力解析:创造力是指通过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意的应用,产生新的、独特的创造。

在艺术创作中,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艺术家创造出独特、富有艺术性的作品。

第六题答案:A. 内容解析:在艺术作品中,内容是指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思想等信息。

内容是艺术作品所要传达的核心,对于欣赏者来说,理解作品的内容是很重要的。

第七题答案:D. 黑、白和灰解析:黑、白和灰是中性颜色,它们不属于任何明亮或鲜艳的颜色,而是充满了中庸与平衡的感觉。

在艺术中,黑、白和灰常常被用来表达简洁、干净的感觉,也能够增加作品的层次与立体感。

第八题答案:C. 透视法解析:透视法是一种绘画技巧,通过在平面上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使画面中的物体具有深度和立体感。

透视法在绘画中被广泛应用,能够帮助艺术家更准确地描绘物体的形状和空间。

第九题答案:B. 设计与排版解析:设计与排版是指在平面设计中,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美学原则,将内容、图像、颜色等元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创建出有吸引力和功能性的作品。

艺术与审美每章答案

艺术与审美每章答案

《艺术与审美》每章答案绪论章单元测试1 【单项选择题】(20 分)下面哪一项关于人一辈子境遇的说法不正确?D.一个人的人一辈子境遇,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一辈子层面上。

解析:一个人的人一辈子境遇会体此刻日常生活、工作、审美等层面上,其中,前二者都是功利层面,只有最后一种是超功利层面。

2 【单项选择题】(20 分)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C.柳比歇夫——把科研功效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3 【单项选择题】(20 分)美育能够激发和强化人的制造冲动,培育和进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解析:智育一样都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而美育那么培育想象力和直观洞察力。

4 【多项选择题】(20 分)科学研究中新的发觉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觉的工具”;5 【多项选择题】(20 分)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进展显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咱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治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各级政府官员要有:A.经济的头脑;B.技术的目光;C.文化的头脑;D.美学的目光。

第一章章单元测试1 【单项选择题】(10 分) 《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C.恩斯特·贡布里希解析:《艺术与错觉》的作者是英国艺术理论家恩斯特·贡布里希(学生如只回答贡布里希或冈布里奇,也算对),出版于1960 年。

该书是西方艺术理论界的名著之一。

2 【单项选择题】(10 分)符合西方历史上的艺术理念论所主张的观念是?C.艺术呈现客观精神解析:艺术理念论主张艺术来自对客观的理念或精神的表达,故符合此观念的表述只有C,而A、B、D 三项由于都指向主观的因素的表达,因此都是错误的。

3 【单项选择题】(10 分)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D.逸格、神格、妙格、能格解析:黄休复《益州名画记》所论述的具体品级顺序即是逸格、神格、妙格、能格,故只有D 符合原意。

艺术与审美智慧树答案

艺术与审美智慧树答案

艺术与审美智慧树答案一、填空题1、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形式为艺术的根本)。

2、传世最早的名家法帖(墨迹)是(西晋陆机《平复帖》)。

3、中国画家的花鸟虫鱼的意象世界,(发于生意,得之自然)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态意识。

4、《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恩斯特·贡布里希)。

5、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逸格、神格、妙格、能格)。

6、中国历史上的心声心画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艺术表达人的心灵)。

7、符合西方历史上的艺术理念论所主张的观念是(艺术表现主观理想、艺术表达个体情感、艺术呈现客观精神、艺术传达主体想象)。

8、中国历史上的道艺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艺术为道之本、艺术为道之文、艺术为道之根、艺术为道之心)。

9、“帕里斯的判断”与(特洛伊之战)有关。

10、在艺术品的层面问题上,中国古代的重要观点有(言象意)。

二、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能论证“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一观点的是?(A)A.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B.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C.“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

所见对象本为生糙凌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所以“见”都含有创造性;D.以“景”为天生自在,俯拾即得,对于人人都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常识的错误。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D)A.朱光潜——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B.冯友兰——“乐道”;C.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D. 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3、符合西方历史上的艺术理念论所主张的观念是(C)。

A.艺术表达个体情感B.艺术表现主观理想C.艺术呈现客观精神D.艺术传达主体想象4、“折钗股”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D)A.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坠石”,不能象“风吹落叶”,即古人说的“笔力能扛鼎”的意思。

2020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完整答案】2020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答案: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答案: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3、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答案: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4、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答案: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5、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答案:经济的头脑;、技术的眼光;、文化的头脑;、美学的眼光。

第2章单元测试1、《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

答案:恩斯特▪贡布里希2、符合西方历史上的艺术理念论所主张的观念是?答案:艺术呈现客观精神3、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

答案:逸格、神格、妙格、能格4、中国历史上的道艺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答案:艺术为道之文5、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答案:形式为艺术的根本6、中国历史上的心声心画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 )。

答案:艺术表达人的心灵7、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感兴论是在下列时期成为普遍性的艺术观念的 ?答案:魏晋至唐代8、在艺术定义问题上,西方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 )。

答案: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艺术可定义9、以下符合艺术表现论原理的表述有:( )。

答案:艺术表现想象力、艺术表现自由的感觉、艺术表现情感、优秀艺术品总是天才的创造10、以下符合艺术余兴层中余兴的意思的词语有:( )答案:余味、余音、余意、余韵第3章单元测试1、“春蚕吐丝”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答案:顾恺之2、”曹衣出水”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答案:曹仲达3、”屈铁盘丝”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答案:尉迟乙僧4、“吴带当风”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答案:吴道子5、“锥画沙”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答案: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

艺术与审美智慧树答案

艺术与审美智慧树答案

艺术与审美智慧树答案1、问题:芭蕾舞从肢体层面的几个质量元素是什么? A:长稳直立B:开绷直正C:飘长稳开D:轻长准稳2、问题:芭蕾舞从身体层面的几个质量元素是什么? A:开绷直正B:轻长准稳C:长稳直立D:飘长稳开3、、问题:芭蕾舞的两个最基础的训练动作是什么? A:Plie TenduB:Passe CoupeC:Coupe PlieD:Tendu Passe4.问题:举一个芭蕾术语动作相似,但是一个是位置一个是动作的例子。

A:Passe vs Cou-de-piedB:Passe vs RetireC:Cou-de-pied vs RetireD:Coupe vs Passe5、问题:古希腊雕塑原作大多已毁损或轶失,不过后世的复制品多少弥补了这一缺憾。

最重要的复制品主要来自:A:古埃及B:古罗马C:中国D:伊朗6、问题:“尼多斯的阿弗洛狄忒”这一雕像体现了古典美的标准,吻合: A:理性压倒感性的原则B:巴洛克艺术的特点C:黄金分割比D:多样复杂的统一的原则7、问题:古希腊艺术中的神的形象令人着迷,因为A:它们与人的形象判若云泥B:它们与人的形象没有关系C:它们与人的形象完全一致D:它们与人的形象大同小异8、问题:不少品牌借助古希腊文化资源提升其知名度,其中有A:毕加索B:菲亚特C:丰田D:辉腾10、问题:“帕里斯的判断”与以下哪场战争有关:A:伯罗奔尼撒战争B:希波战争C:特洛伊之战D:温泉关战役见面课:从似与不似之间看中国画的欣赏11、问题:在本次见面课中,老师区分了几种绘画?A:四种B:五种C:六种D:七种12、问题:在本次见面课中,老师提到谁提出了“看作”(seeing-as)理论? A:贡布里希B:沃尔海姆C:波德罗D:苏轼13、问题:在本次见面课中,老师提到谁提出了“看出”(seeing-in)理论? A:贡布里希B:沃尔海姆C:波德罗D:苏轼15.问题:在本次见面课中,老师讲到中国画具有怎样的特征?A:制造幻觉B:侧重对象的非对称性C:侧重媒介的非对称性D:似与不似之间的对称性16.问题:在本次见面课中,老师提到谁提出了身心关系理论?A:贡布里希B:沃尔海姆C:波兰尼D:苏轼见面课:电影:艺术与商业(或工业)的矛盾与张力-以当下“新力量”电影导演为例1、问题:下列电影中,能体现美国好莱坞“梦幻工厂”特征的电影有: A:《开罗的紫玫瑰》B:《盗梦空间》C:《黄土地》D:《寻梦环游记》E:《一九四二》2、问题:下列导演中,基本符合“体制内的作者”标准的导演有: A:希区柯克B:姜文C:陈凯歌D: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E:马丁·斯科西斯3、问题:下列电影中,具有明显的“假定性”寓言特征的电影有: A:《楚门的世界》B:《海上钢琴师》C:《雪国列车》D:《一出好戏》E:《我不是药神》F:《江湖儿女》4、问题:下列导演中,属于新力量导演的有:A:贾樟柯B:乌尔善C:陈思成D:郭帆E:毕赣F:张猛G:姜文H:田壮壮I:王小帅J:大鹏K:韩寒L:郭敬明5、问题:“电影工业美学”指:A:电影既具有艺术的属性也具有工业的属性或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章单元测试
1.()是汉字书法区别于其他文字书法的重要特征?
2.点画的内部运动
3.“燕尾”是隶书在形态上最重要的特征,它的出现是()的结果。

4.书写时的连续摆动
5.传世最早的名家法帖(墨迹)是()
6.西晋陆机《平复帖》
7.点画边廓的形状比较复杂,而且不对称,这说明:
8.点画的内部运动丰富
点画富有立体感
书写动作比较复杂
9.以草书名世的书法家是:
10.王羲之
张旭
怀素
黄庭坚
王铎
第七章章单元测试
1.音乐是一种()的艺术。

2.感情
3.时间
二度创作
4.节奏如果脱离了()的约定,表情意义会大不相同。

5.速度
6.力度
7.音乐爱好者应该喜欢聆听()。

8.西方古典音乐
当代流行音乐
中国传统器乐
中国民歌
9.中国传统音乐共有()调式。

10.5种
11.最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特色的曲式是()。

12.变奏曲式
第八章章单元测试
1.中国古代的“乐”指的是什么?
2.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
3.中西舞蹈的“反向交替”现象指的是什么?
4.指中国当代舞蹈是重复西方20世纪前;西方当代是重复中国古代
5.西方舞蹈在20世纪出现的两次革命指的是什么?
6.现代舞(抽象表现主义)的产生和舞蹈后现代的产生
7.中国在80年代后,舞蹈审美上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
8.舞蹈审美在比较单一的基础上,开始逐渐走向多元化
9.中国古代的“礼”主要是指什么?
10.礼仪
道德
等级制度
11.中国当代舞蹈审美应怎样适应“全球化”时代发展?
12.要有“自知之明”,发扬中国古代与当代舞蹈优良传统,比如礼乐结合性
向西方舞蹈先进的创作方法,主动走向多元化
应当创造当代中国自己的新舞风,在“全球化”时代能够提出影响世界舞蹈发展的独特主张
13.怎样认识中国特有的“舞蹈诗”?今天多数人认为舞蹈是一种“善于抒情,而拙于叙事”
的艺术,但我们仍然在大批生产叙事性舞剧。

14.“舞蹈诗”外国没有,它完全是中国人的创造
在中国仍需生产叙事性舞剧的时候,为鼓励大型抽象表现性舞蹈作品,“舞蹈诗”就是一种必要的形式划分
它符合舞蹈“善于抒情,掘于叙事”的规律
第九章章单元测试
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近现代西方戏剧所发生的蜕变?
2.舞美上从“具象化空间”向“抽象化空间”演变的总体趋势
3.根据戏剧的基本特性,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4.戏剧和生活是没有边界的,只有来源于生活的戏剧才是真实的。

5.根据戏剧的人文维度,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6.戏有不同,大戏要体现民族气象,小戏则无需承担民族文化。

7.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说法,哪一种最为恰当?
8.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体特征是程式化、歌舞化、虚拟性、综合性。

9.关于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走进剧院,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10.拉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十章章单元测试
1.“我要给观众不无裨益的惊吓。

文明的保护性太强了,我们连起鸡皮疙瘩的本能都失去
了。

要想打破这种麻木,唤醒我们的道德平衡,就要使用人为的方法给人以惊吓。

”这句话是哪个著名导演说的?
2.希区柯克
3.关于电影(或银幕)的重要比喻或观念有:
4.镜子
窗户

寓言
商品
第十一章章单元测试
1.摄影的根本属性是
2.客观记录
3.达盖尔发明的摄影术使用的是
4.银盐法
5.世界上第一张数码照片于()年问世
6.1957
第十二章章单元测试
1.在西方,艺术大约从什么时期开始从宗教中独立出来?
2.文艺复兴
3.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是多少?
4.4/5
5.“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谁提出来的?
6.贝尔
7.谁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
8.蔡元培
第十三章章单元测试
1.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下列哪一种论述不妥当?
2.美育是为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里说的“全面发展”,是指知识的全面发展;
3.关于美育和德育的异同,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4.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人(个体)本
身的精神的平衡、和谐与自由,不涉及人与人的关系;
5.下列说法不妥当的是?
6.发达国家人民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也一样发达;
7.在当今世界存在的众多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十分突出,分别下列哪几项?
8.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
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失衡;
9.关于文化经典、艺术经典的教育,下面哪些说法正确?
10.艺术经典引导青少年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去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东西;
一个人读的书、欣赏的艺术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会很深地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
文化传承离不开经典,人类的文明发展离不开经典;
一个人如果远离经典,老是读三四流的作品,老是看低俗的演出,老是听低俗的音乐,就会让那些东西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等等也会慢慢降低;
大学应具有很浓的文化氛围、学术氛围、艺术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热爱经典,亲近经典,学习经典。

第十四章章单元测试
1.下列对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哪一种不正确?
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造化”与“心源”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统一(认识论意义
上的统一)。

3.以下说法哪一项不妥当?
4.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中迥异于文人、艺术家的优雅、精致的美感世界,在普
通的、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营造美的氛围,追求心灵的愉悦;
5.关于中华美学精神的问题,以下哪些说法正确?
6.中国美学在审美活动中重视人心灵的创造作用;
中国老百姓在普通的、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都着意去营造一种美的氛围,是中华美学精神的体现;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世界,人们观赏大自然,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哲学和美学的目标就在于引导人们重视精神生活,要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
中国美学有诸多重要的命题,比如:澄怀味象、气韵生动、虚实结合、观物取象等。

7.中国美学在自然美的观赏上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并认为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人
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

下列哪些说法表现了这一观点?
8.《易传》:“天地之大德曰生”;
《通书·顺化》:“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

生,仁也;成,义也”;
《朱子语类》:“仁是天地之生气”;
《河南程氏遗书》:“人与天地一物也”;
《正蒙·乾称篇》:“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9.中国美学重视心灵的创造的作用,它影响、引导人们去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下列哪些
选项是正确的?
10.人生境界的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哲学和美学应引导人们重视精神生活,从现实中寻求人生的终极意义和神圣价值;
审美活动对人生的意义最终归结起来是引导人们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世界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是精神生活使我们的人生具有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非常重视人自身的教化和塑造,也就是要使人不断从动物的状态中提升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