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需要遵循以下规范:
1. 接地电极的材料选择:接地电极可以选择铜材、镀硬铜或者其他遵循国家规范的导电材料。

2. 接地电极的埋深:接地电极必须埋入地下特定的深度,一般为1.5米至3米,并且要与周围电极间距适当以保证接地系统的效果。

3. 接地电极周围的填充物:在接地电极周围填充物的选择上,可以使用导电性好、抗腐蚀的物质,如炭化铍、炭化镁、石墨或者高导电性的石墨粉末。

填充物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来确定。

4. 接地线的敷设:接地线应按照指定的规范进行敷设,保证线路不会被机械破坏或者其他因素造成的破坏。

5. 接地线的连接:接地线的连接需要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其他符合规范的连接方式,保证接地线的导电能力和可靠性。

6. 接地线的保护:接地线需要设置合适的保护装置,如接地线夹、引线装置等,以保证线路的安全和可靠性。

7. 接地系统的检测: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接地系统的检测,包括接地电阻的测量、接地接点的检查等,以保证接地系统的正常工作。

以上是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的一些建议规范,请根据具体情况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第 1 页共 1 页。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需遵循以下步骤:
1. 接地线的选型: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地线型号和材料,具体需要满足电流容量、耐腐蚀性能等要求,并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2. 接地线的布设:按照设计要求,在变电站周围设置接地网,布设接地线。

接地线应呈均匀分布,互相平行且相互交错,避免交叉搭接。

3. 接地线的焊接:将接地线与接地网相连接,焊接牢固。

焊接接头一般采用碳化硅热缩套管加热的方式,确保接地线与接地网的电气连接可靠。

4. 接地线的埋深:接地线埋入地下的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少于0.8米,以确保接地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接地线的标识:对接地线进行标识,标明线号、起止点等信息,便于日后维护和管理。

6. 接地线的检测:接地线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验证,确保接地线的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接地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第 1 页共 1 页。

变电站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变电站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0二、工程概况 0三、作业工期 (1)四、作业前应做的准备 (2)五、作业程序、方法和要求 (2)六、作业过程中见证点(W)和停工待检点(H)的设定 (6)七、作业结果的检查、验收和质量标准 (6)八、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6)九、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控制措施(见下表) (7)十、质量通病预防与强制性条文执行措施 (8)一、编制依据1.乐化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全站防雷接地施工图(南供设计院)。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

17-2002)5.公司三整合体系文件和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的通知(国家电网生技〔2012〕352号)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手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二)施工工艺示范光盘》《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四)典型施工方案》8.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1〕146号)9.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1〕148号)二、工程概况本工程的接地装置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如下:以上接地装置用的钢材均要热镀锌处理,地下焊点要涂以KV导电防腐涂料。

本站接地电阻要求值应符合R≤0。

5Ω。

由于接触电势大,本工程要按设计要求采取均压措施,如设立帽檐式均压带,在操作区铺设鹅卵石及沥青混合物等.参加作业的人员组织分项负责人: 杜程安全负责人:徐俊技术负责人:周运林接地装置施工设负责人1人,电焊工3人,普工6人。

分项负责人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能看懂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电焊工应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具有上岗证的人员担任。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范本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范本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范本我很抱歉,但是我无法生成超过2048个字符的文本。

以下是一个简短的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范本,供参考:一、接地线装置的选择和安装1. 变电站接地线装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 接地线装置的选择应根据变电站的电压等级和类型进行,以确保接地线的良好接触和导电性能。

3. 接地线装置的安装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4. 接地线装置的材料和设备应具备耐腐蚀、耐热、耐久等特性。

5. 接地线装置的布置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各接地线之间的间距和连接合理。

二、接地线装置的布置要求1. 接地线装置应布置在变电站设备周围,并与变电站的主体设备相连接。

2. 接地线装置应按照接地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布置,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3. 接地线装置的布置应尽量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管线的干扰和交叉,确保接地线的安全和稳定性。

4. 接地线装置的布置应符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设备的配置和布局等因素,确保接地线装置与主要设备的连接方便和可靠。

三、接地线装置的安装和调试1. 接地线装置的安装应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确保装置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接地线装置的安装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包括接线、固定和连接等方面。

3. 接地线装置的调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包括接地线的导通性测试、接地电阻的测量等。

四、接地线装置的运行和维护1. 变电站接地线装置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包括接地线的外观检查、连接紧固和绝缘性能检测等。

2. 接地线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排除和修复,确保接地线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 接地线装置的维护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包括清理、涂油和防腐等措施。

变电站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

变电站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

工业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接地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佳木斯华为电力(集团)有限公司2014 年05 月30 日1、适用范围镀锌扁钢接地线、裸铜绞线和铜排接地线施工2、施工流程及人员组成2.1施工流程2.2人员组成工作负责人:李宝民安全负责人:王宇光作业人员共:10人工作负责人(监护人):1人电气焊工:2人安装工人:7人;由负责人指派担负相应工作,工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3作业人员职责(1)工作负责(监护)人职责:办理工作票,组织并合理分配工作,进行安全教育,督促、监护工作人员遵守安全规程,检查工作票所记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

工作前对工作人员交代安全事项,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技术等负责。

工作结束后总结经验与不足之处,工作负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2)工作班成员:认真学习本作业指导书,严格遵守、执行安全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卡”,互相关心施工安全。

2.4标准作业时间10个工作人员15天内完成3、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3.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对接地网施工技术要求,熟悉接地网施工规范。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规格和型号,结合工程用量进行接地网用镀锌扁钢、角钢(或铜绞线、铜排、铜棒、铜包钢等)等材料准备;对到达现场材料的规格、质量、外观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同时必须具有出厂质保资料、镀锌质保资料等;焊接用的焊条、焊粉、助焊剂和热熔焊的热熔剂等辅助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

(3)人员组织:技术人员,安全、质量负责人,焊工及安装人员。

(4)机具准备:电焊机(或铜焊模具)、切割机、气焊、接地沟开挖用机械设备或工具等。

3.2接地沟开挖(1)根据主接地网的设计图纸对主接地网敷设位置、网格大小进行放线。

(2)按照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的接地深度进行接地沟开挖,深度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最高标准为准,且留有一定的裕度。

(3)接地沟宜按场地或分区域进行开挖,以便于记录完成情况,同时确保现场的文明施工。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接地线装置是变电站中重要的安全装置,其主要作用是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电击伤害。

为了确保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有效运行,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关于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规范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接地线装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1 安全性原则:接地线装置应具备良好的电气安全性,能够有效地将电流引入大地,并确保设备和人员不会受到电击伤害。

1.2 经济性原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应符合经济效益原则,既能满足实际需要,又能尽量减少投资和运行成本。

1.3 可靠性原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正常工作,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1.4 统一性原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统一性和一致性。

二、接地线装置的种类和选用2.1 保护接地线装置:用于保护局部接地网中的设备和人员安全,主要包括保护接地线、保护接地电阻和保护接地开关等。

2.2 零序接地线装置:用于提供零序电流回路,用于检测故障、保护系统安全和降低接地电压等。

2.3 测量接地线装置:用于测量接地电阻、接地电压等参数,用于评估接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指导接地线装置的维护和改进。

三、接地线装置的布置和布线3.1 组织原则:接地线装置应根据变电站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组织,包括选择合适的容量、位置和布线方式等。

3.2 布置原则:接地线装置应布置在易于操作和维护的位置,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并满足设备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要求。

3.3 安全间距:接地线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以防止设备之间的电弧击穿、电流过载等事故。

3.4 接地线装置的布线应符合电气设计规范,避免重复布线、交叉布线和干扰布线等情况,并保证接地线的信号传输和电流引入效果。

四、接地线装置的安装和接口4.1 安装位置:接地线装置应根据接地系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一般应靠近主设备和主接地装置。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规范: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选择合适的接地线装置,并进行设计。

需要考虑变电站的安装环境、接地电阻要求等因素。

2. 接地线敷设:接地线要布置在开放场地或埋设地下。

布置时要避免与其他设备、金属结构等相交叉,防止干扰和腐蚀。

3. 接地线连接:接地线的连接要牢固可靠,使用优质的接地线材料,并采用专用的连接器或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4. 接地线防腐:根据变电站所处的环境条件,对接地线进行防腐处理,延长其使用寿命。

例如,在湿润环境下,可以使用防腐涂料或防腐包覆层进行保护。

5. 接地线检测:在接地线装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接地线装置符合规范要求。

测试时应选用专业的检测仪器,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试。

6. 接地线维护:定期检查接地线装置的连接情况、防腐情况等,并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接地线部分。

同时,要注意接地线周围的环境,及时清理杂物,保持接地线的通畅和干燥状态。

总之,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可以确保变电站的接地系统安全可靠,降低事故风险。

在装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第 1 页共 1 页。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变电站接地线装置是为了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电气事故的影响而设计的。

下面是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一些常见要求:
1. 接地线的选材:接地线应选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铜材料,其截面积应根据变电站的容量和接地电流进行合理选择。

2. 接地电阻的要求:接地线系统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通常要求不大于10欧姆。

3. 接地线的布设:接地线应按照合理的布设方案进行铺设,避免与其他设备或杂物重叠,以免影响接地效果。

4. 接地线的连接:接地线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连接件,确保连接的接触良好,防止松动或断开。

5. 接地线的标识:接地线应逐段进行标识,包括线路编号、起止点等信息,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6. 接地线的检测和维护:定期对接地线进行检测,确保其连接可靠性和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必要时进行维护或更换。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规范要求,实际的变电站接地线装置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国家的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接地装置安装施
工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工业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接地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
佳木斯华为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2014 年 05 月 30 日
1、适用范围
镀锌扁钢接地线、裸铜绞线和铜排接地线施工2、施工流程及人员组成
施工流程
人员组成
工作负责人:李宝民安全负责人:王宇光
作业人员共:10人工作负责人(监护人):1人
电气焊工:2人安装工人:7人;
由负责人指派担负相应工作,工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作业人员职责
(1)工作负责(监护)人职责:办理工作票,组织并合理分配工作,进行安全教育,督促、监护工作人员遵守安全规程,检查工作票所记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

工作前对工作人员交代安全事项,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技术等负责。

工作结束后总结经验与不足之处,工作负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2)工作班成员:认真学习本作业指导书,严格遵守、执行安全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卡”,互相关心施工安全。

标准作业时间
10个工作人员15天内完成
3、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对接地网施工技术要求,熟悉接地网施工规范。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规格和型号,结合工程用量进行接地网用镀锌扁钢、角钢(或铜绞线、铜排、铜棒、铜包钢等)等材料准备;对到达现场材料的规格、质量、外观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同时必须具有出厂质保资料、镀锌质保资料等;焊接用的焊条、焊粉、助焊剂和热熔焊的热熔剂等辅助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

(3)人员组织:技术人员,安全、质量负责人,焊工及安装人员。

(4)机具准备:电焊机(或铜焊模具)、切割机、气焊、接地沟开挖用机械设备或工具等。

接地沟开挖
(1)根据主接地网的设计图纸对主接地网敷设位置、网格大小进行放线。

(2)按照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的接地深度进行接地沟开挖,深度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最高标准为准,且留有一定的裕度。

(3)接地沟宜按场地或分区域进行开挖,以便于记录完成情况,同时确保现场的文明施工。

垂直接地体加工
(1)按照设计或规范的要求长度进行垂直接地体的加工。

(2)镀锌角钢作为垂直接地体时,其切割面的埋设前需进行防腐处理。

(3)为了便于垂直接地体的安装,垂直接地体的下端部应加工成锥形。

(4)为了避免垂直接地体安装时,上部敲击部位的损伤,宜在上端部敲击部位进行相应的加固。

垂直接地体的安装
(1)按照设计图纸的位置安装垂直接地体。

(2)为了便于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搭接处的焊接,宜在垂直接地体未埋入接地沟之前在垂直接地体上焊接一段水平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必须预制成弧形或直角形与垂直接地体进行搭接。

(3)铜棒、铜包钢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焊接可靠。

(4)垂直接地体上端的埋入深度必须满足设计或规范的要求,安装结束后在上端敲击部位进行防腐处理。

(5)垂直接地体的间距应大于其长度的2倍,且不应小于5m。

主接地网敷设、焊接
(1)接地体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小于0.6m。

(2)主接地网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采用焊接(钢材采用电焊,铜排采用热熔焊),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

(3)钢接地体的搭接应使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和焊接方式应该符合以下规定(参见图1和图2)
1)扁钢—扁钢:搭接长度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2)圆钢—圆钢:搭接长度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接触部位两边焊接)。

3)扁钢—圆钢: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接触部位两边焊接)。

4)在“+”字搭接处,应采取弥补搭接面不足的措施以满足上述要求。

图1 图2
主接地网防腐
(1)焊接结束后,首先应去除焊接部位残留的焊药、表面除锈后作防腐处理。

(2)镀锌钢材在锌层破坏处也应进行防腐处理。

(3)钢材的切断面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隐蔽工程验收及接地沟土回填
(1)接地网的某一区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土工作。

在接地沟回填土前必须经过监理人员的验收签证,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工作,同时做好隐蔽工程的记录。

(2)回填土内不得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设备接地安装
(1)与设备连接的接地体应采用螺栓搭接,搭接面要求紧密,不得留有缝隙。

(2)设备接地体应能使引上接地体横平竖直、工艺美观。

(3)要求两点接地的设备,两根引上接地体应与不同网络的接地网或接地干线相连。

(4)电气设备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体与接地网相连,不得在一个接地引线上串接几个电气设备。

(5)设备接地的高度、朝向应尽可能一致。

(6)集中接地的引上线应做一定的标识,区别于主接地引上线。

(7)高压配电间高、低压配电屏柜,静止补偿装置,设备和围栏等门的绞链处应采用软铜丝连接,保证接地的良好。

接地标识
(1)全所黄绿接地漆的间隔宽度一致,顺序一致。

(2)随着接地网规格的增大,接地漆的间隔宽度应作一定的调整。

(3)明敷的接地在长度很长的不宜全部进行接地标识。

试验
(1)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进行工频接地电阻测试
(2)雨后不应立即进行工频接地电阻的测试,测试的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如不满足需采取补救措施。

质量验收
(1)施工图和设计变更;安装及试验记录,隐蔽工程签证;材料的质保资料等。

(2)材料规格和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接地可靠。

防腐措施完好,标识齐全明显。

4、示例图片
各种接地示例见图(图3—图10)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5、主要引用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