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物理 第三章第三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原子的能级结构分层训练 粤教版选修3-5

合集下载

能层与能级

能层与能级

离核远近:由近

能量高低:由低

2、能级
在同一能层中,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可以把它们分为不 同能级
符号:s、p、d、f…
一二



规律
1.每一能层中,能级个数=能层序数n
2.每一能层中的能级都从S能级开始依次ns、 np、nd、nf…
3.能级的能量顺序: 同一能层,不同能级Ens<Enp<End<Enf 不同能层,相同能级E1s<E2s<E3s<E4s
2n2
2、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数间
有什么关系?
能层序数=能级个数
3、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容纳的电子数是否
相同?各级上所能容纳的电子数分别是多少

相同.如、5、7的2倍
能层与能级
原子的构成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是如排布的?
原子核外分层图:
一二三四五六七 K LMN O P Q
一、能层(电子层)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电子
的能量差异,可以将核外电子分为不同的能层
一二三四 五六七 K LMN O P Q
2 8 18 32 ……2n2
4.s、p、d、f…各能级最多可容纳的电子 数依次为 1、3、5、7…的二倍
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A )
A.6s B.2d
C.3f
D.1p
2.下列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
A.N B.M C.L D.K
( D)
学与问
1、原子核外的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 数与能层的序数间有什么关系?

第四节 原子的能级结构

第四节 原子的能级结构
全国理综) 例4. (2004全国理综)现有 全国理综 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 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 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 的能级上, 的能级上 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 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设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 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设处在量子数为 的激发态的氢 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 原子总数的1/(n-1)。(A ) 原子总数的1/( )。( A、2200 B、2000 、 、 C、1200 D、2400 、 、
经典电磁理论
经典电磁理论认为: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 经典电磁理论认为: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 绕核运动的电子将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 绕核运动的电子将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由于原子 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 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能量 v v v 逐渐减小, 逐渐减小,电子绕核旋转的频 +e F 率也逐渐改变, 率也逐渐改变,原子的发射光 谱应是连续谱。 谱应是连续谱。由于原子总能 量减小, 量减小,电子将最终逐渐接近 原子核,而使原子变得不稳定。 原子核,而使原子变得不稳定。 原子变得不稳定
En
-13.6eV
0eV 低能级

以无穷远处为参考位置
注意: 注意: ⑴原子的能量一般指电势能与动能之和 即:En=(EP+EK) ﹤0 ⑵电子吸收到的能量恰好等于当时能量的绝 对值时,电子恰好被电离 恰好电离后E 电子恰好被电离。 对值时 电子恰好被电离。恰好电离后 n=0、 、 EP=0、 EK=0 、 ⑶电子吸收到的能量大于当时能量的绝对值时, 电子吸收到的能量大于当时能量的绝对值时, 电子被电离,电离后E﹥ 、 电子被电离,电离后 ﹥0、 EP=0、 EK﹥0 、 ⑷电子吸收能量的形式一般有两种 ①吸收合适频率光子的能量(可能全吸收 吸收合适频率光子的能量( 或全不吸收) 或全不吸收) ②电子与其它粒子碰撞时吸收能量(全吸 电子与其它粒子碰撞时吸收能量( 收或部分吸收) 收或部分吸收)

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3.4原子的能级结构课件粤教版选修3_5

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3.4原子的能级结构课件粤教版选修3_5
1.使原子能级跃迁的两种粒子——光子与实物粒子 原子若是吸收光子的能量而被激发,则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两能 级的能量差,否则不被吸收.不存在激发到n=2时能量有余,而激发到 n=3时能量不足,则可激发到n=2的问题. 原子还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由 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 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值(E=Em-En),均可使原子发生 能级跃迁.
2.物质中含有大量的原子,各个原子的跃迁方式也是不统一的.有 的原子可能经过一次跃迁就回到基态,而有的原子可能经过几次跃 迁才回到基态.
知识链接 案例探究 思悟升华 类题试解
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能级图如下.
(1)有可能放出几种能量的光子? (2)在哪两个能级间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波长最长?波长是多少?
知识链接 案例探究 思悟升华 类题试解
(1)有可能放出几种能量的光子? (2)在哪两个能级间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波长最长?波长是多少?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知识链接 案例探究 思悟升华 类题试解
(2014山东理综)(多选)氢原子能级如图,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 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 nm B.用波长为325 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
一二

原子的电子层和能级结构

原子的电子层和能级结构

原子的电子层和能级结构在化学中,原子的电子层和能级结构是描述原子内电子分布和能量分布的重要概念。

了解原子的电子层和能级结构,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元素性质以及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子的电子层和能级结构。

一、电子层的概念及分布原子的电子层是指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的轨道。

根据电子能量不同,电子层可以分为K层、L层、M层等多个层次。

K层离原子核最近,能量最低;L层稍远离原子核,能量相对较高;M层则更远离原子核,能量更高。

每个电子层又包含一个或多个亚层,亚层则进一步划分为s、p、d、f等不同类型。

不同原子有不同数量的电子。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和阿伦尼乌斯规则,每个电子层的最大容纳电子数有限。

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M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以此类推。

二、能级结构的概念及能级图原子的能级结构描述了原子内电子的能量分布。

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电子在原子中并不是任意能量的,而是被限制在特定的能级上。

能级结构可以用能级图来表示,能级图是一种以能级为横轴、能量为纵轴的图表。

能级图分为多个水平线,每条水平线代表一个能级。

每个能级上有对应的电子数,通过填充能级上的电子数可以了解原子的化学性质和稳定性。

三、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原子的基态是指原子内电子分布在能量最低的状态,稳定且不容易发生变化。

原子可以通过吸收或释放能量,使得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激发态是指原子内电子跃迁至能量较高的状态。

激发态相对不稳定,会很快回到基态。

原子跃迁到激发态时,电子会吸收能量,跃迁回基态时则会释放能量。

根据电子能级的不同,原子吸收或释放的能量也不同,这是化学反应以及光谱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电子层和能级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原子的电子层和能级结构对于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电子层和能级结构,可以了解原子的反应性、化合价、原子半径等性质。

例如,原子的反应性与其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04.原子的能级结构

04.原子的能级结构

C.只有②③正确
答案:C
D.只有④正确
第四节 原子的能级结构
【例1】用动能为12.3eV的电子,激发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
⑴可使氢原子激发到哪几个能级上?
⑵被激发的氢原子辐射光子时,可能产生几条光谱线?画 一能级图,在图上用箭头标明这些氢原子能发出的几条 谱线。 ⑶计算这几条光谱线中波长最短的一条的波长。 【答案】
3、轨道: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 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 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 道半径也是不连续的。
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1
2
其中n叫量子数,n=1,2,3…. E1=-13.6ev,
r1=0.53×10-10m
氢原子能级跃迁图
从n=5跃迁到n=4的能级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 最小,
课堂练习
1、玻尔在他提出的原子模型中所做的假设有 A 、原子处于称为定态的能量状态时,虽然电子做加 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B 、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 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 C 、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辐射(或吸 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 、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 周运动的频率
第四节 原子的能级结构
【问题】 巴耳末找到了氢原子光谱的各谱线间的规律。 1.但为什么氢原子光谱会遵循这样的规律? 2.形成原子光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一.能级结构猜想
原子发光机理猜想: ①由能量守恒知,原子发光必然伴随原子能量的减小。
②能量的减小对应于原子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
③由原子发光的不连续,可以判断原子能量的不连续。 ——综合以上推理,可以断定原子的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 能级——原子内部不连续的能量称为原子的能级。 跃迁——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的过程叫做跃迁。

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第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35粤教高二35物理

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第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35粤教高二35物理

12/10/2021
第九页,共二十九页。
3.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
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级差决定,
即高能级 Em
发射光子hν=Em-En 吸收光子hν=Em-En
低能级 En.可见,电子如果从一
个轨道到另一个轨道,不是以螺旋线的形式改变半径大小的,
12/10/2021
第四页,共二十九页。
能级结构的猜想是针对线状谱提出的,还是连续谱提出的? 提示:线状谱.
12/10/2021
第五页,共二十九页。
二、氢原子的能级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吸取前人思想,通过大胆假设,推导出氢原 子的能级表达式为____E_n_=__-__R_nh_2c_,__n_=__1_,__2_,__3_,__…_____,式中 R 为里德伯常量,h 为普朗克常量,c 为光速,n 是__正__整__数__,
12/10/2021
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解析] 按照经典物理学的观点,电子绕核运动有加速度,一 定会向外辐射电磁波,很短时间内电子的能量就会消失,与客 观事实相矛盾,由玻尔假设可知选项 A、C 错误,B 正确;电 子轨道半径越大,原子能量越大,选项 D 正确. [答案] BD
12/10/2021
12/10/2021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九页。
该类问题是玻尔氢原子理论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综合应用,用电 子绕核的圆周运动规律与轨道半径公式、能级公式的结合求解.
12/10/2021
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2021/12/10
第二十八页,共二十九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章 原子结构之谜
No
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第三章第三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第三章第三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

(3)玻尔理论对氢原子光谱的解释. ①解释巴耳末公式: 按照玻尔理论,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辐射的光子 的能量为 hν=Em-En;巴耳末公式中的正整数 n 和 2 正 好代表能级跃迁之前和之后的定态轨道的量子数 n 和 2. ②解释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 原子从较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等 于前后两能级差,由于原子的能级是分立的,所以放出 的光子的能量也是分立的,因此原子的发射光谱只有一 些分立的亮线.
答案:CD
拓展一 氢原子光谱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光谱. (1)仔细观察,氢原子光谱具有什么特点? (2)氢原子光谱的谱线波长具有什么规律?
提示:(1)氢原子光谱从左向右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2)氢原子光谱的谱线波长符合巴耳末公式.
1.原子光谱. (1)概念: 原子的气体通电后可以发光并产生固定不变的光 谱,这种光谱被称为原子光谱. (2)特点: ①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特定的原子光谱. ②不同的原子,其原子光谱不同,原子光谱被称为 原子的“指纹”.
(4)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①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玻尔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 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 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②玻尔理论的局限性:过多地保留了经典理论,对 更复杂的原子发光无法解释.
2.氢原子能级. (1)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从玻尔的基本假设出 发,运用经典电磁学和经典力学的理论,可以计算氢原 子中电子的可能轨道及相应的能量. rn=n2r1,En=En21,式中 n=1,2,3,…其中 r1= 0.53×10-10 m,E1=-13.6 eV. n 取不同的量子数时,可求得各能级的能量值.
第三章 原子结构之谜
第三节 氢原子光谱 第四节 原子的能级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氢原子光谱的不连 续性及各个线系. 2.了解能级结构猜想. 3.知道氢原子能级公式. 4.能够利用能级公式分析 一些有关能级的问题.

原子物理学中的能级结构

原子物理学中的能级结构

原子物理学中的能级结构能级结构是原子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和能量分布。

通过对能级结构的研究,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关于原子的奥秘,并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能级的概念与性质在原子中,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其运动状态和能量分布是由能级决定的。

能级是指电子可能的能量状态,而每个能级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值。

电子处于低能级时,其能量较低,而处于高能级时,其能量较高。

能级的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点:1. 不连续性:原子中的能级是离散的,即存在能量间隔。

这是由于量子力学的性质所导致的,电子只能在能级之间跃迁,不能连续地变化能量。

2. 具有顺序性:原子中的能级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从低能级到高能级递增。

不同原子存在不同的能级结构,这也是原子之间差异的来源之一。

3. 内部结构:每个能级中可能存在多个子能级,这是由于轨道量子数的不同导致的。

子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也是离散的,这进一步丰富了原子的能级结构。

二、能级结构的研究与发展历程能级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早期,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而得到了深入探究。

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科学家们逐渐解析了原子中电子的能级分布和跃迁规律。

最早的研究是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的研究。

由于氢原子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其能级结构相对简单,容易研究。

尤其是尼尔斯·玻尔提出了玻尔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这是原子物理学领域的重要突破之一。

随后,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其他原子的能级结构。

由于其他原子的电子数目较多,能级结构更加复杂,研究的难度也相对增大。

但是通过数以千计的实验和改进的量子力学模型,科学家们逐渐揭示了原子中电子的运动和能级分布。

三、能级结构的应用与意义原子的能级结构不仅是理论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原子的能级结构是解释和理解原子光谱的关键。

光谱是原子发射、吸收、散射光的特征,通过分析光谱可以了解原子的能级分布和跃迁规律。

这对于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和组成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天体物理学中,通过分析宇宙中的光谱信息,可以了解到宇宙的组成和演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氢原子光谱第四节 原子的能级结构A 级 抓基础1.下列对于巴耳末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氢原子光谱的波长都与巴耳末公式相对应B .巴耳末公式只确定了氢原子发光中可见光部分的光的波长C .巴耳末公式确定了氢原子发光中一个线系的波长,其中既有可见光,又有紫外光D .巴耳末公式确定了各种原子发光中的光的波长解析:巴耳末公式只确定了氢原子发光中一个线系的波长,不能描述氢原子发出的各种光的波长,也不能描述其他原子的发光,A 、D 错误;巴耳末公式是由当时已知的可见光中的部分谱线总结出来的,但它适用于整个巴耳末线系,该线系包括可见光和紫外光,B 错误,C 正确.答案:C2.关于玻尔建立的氢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最大B .氢原子在不同能量态之间跃迁时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C .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D .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时,系统的电势能减小解析:根据电子轨道半径公式r n =n 2r 1,可知,处于基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最小,故A 错误;根据跃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差公式ΔE =E m -E n 可知,跃迁时可以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故B 错误;氢原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向较高能级跃迁,能级增大,总能量增大,根据ke 2r 2=m v 2r知,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则电势能增大,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C3.大量原子从n =4的激发态向低能态跃迁时,产生的光谱线数是( ) A .2条 B .4条 C .6条 D .8条解析:从n =4向低能级跃迁有3条,从n =3向低能级跃迁有2条,从n =2向低能级跃迁有1条,总共6条,即N =n (n -1)2.答案:C4.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或电离,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用10.2 eV的光子照射②用11 eV的光子照射③用14 eV的光子照射④用11 eV 动能的电子碰撞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①用10.2 eV的光子照射,即(-13.6+10.2)eV=-3.4 eV,跃迁到第二能级,故①正确;②因为(-13.6+11)eV=-2.6 eV,不能被吸收,故②错误;③用14 eV的光子照射,即(-13.6+14)eV>0,氢原子被电离,故③正确;④用11 eV的动能的电子碰撞,可能吸收10.2 eV能量,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B5.汞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的汞原子上,汞原子只发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 关于入射光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大于或等于7.7 eVB.可能大于或等于8.8 eVC.一定等于7.7 eVD.包含2.8 eV、4.9 eV、7.7 eV三种解析:汞原子只发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说明汞原子跃迁到第3能级,则汞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为:E3-E1=7.7 eV,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C6.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B.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解析: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能量较大,必须吸收一定能量的光子后,电子才能从离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远的轨道,故B错;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由原子核对电子的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即:k e2r2=mv2r,又E k=12mv2,所以E k=ke22r.由此式可知:电子离核越远,r越大时,电子的动能越小,故A、C错;由r变大时,库仑力对核外电子做负功,因此电势能增大,从而判断D正确.答案:DB 级 提能力7.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 =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 .由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产生的光波长最短C .由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小D .用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 的金属铂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解析:根据C 24=6知,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A 错误;n =4和n =1间的能级差最大,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大,波长最短,故B 正确;n =4和n =3间的能级差最小,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小,故C 错误;从n =2跃迁到n =1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0.2 eV ,大于金属铂的逸出功,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故D 错误.答案:B8.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6 eV 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 )A .15种B .10种C .4种D .1种解析:吸收13.06 eV 能量后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 =5的激发态,故可产生10种不同波长的光,故B 正确.答案:B9.关于玻尔的氢原子理论,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 .原子的各个可能的能量状态的能量值E n =E 1n2,由此可知,量子数n 越大,原子的能量越小B .当原子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变大C .当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而发生跃迁后,电子的动能增大D .不管原子是吸收还是辐射一个光子而发生跃迁,其电势能的变化量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电子绕核运动动能变化量大小解析:原子的各个可能的能量状态的能量值E n =E 1n2,由此可知,量子数n 越大,原子的能量越大,故A 错误; 当原子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变小,故B 错误; 当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而发生跃迁后,电子的运转半径变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故C 错误;氢原子辐射光子的过程中,能量减小,轨道半径减小,根据k e 2r 2=m v 2r知,电子动能增大,则电势能减小,且电势能的减小量大于动能增加量;同理可知,氢原子吸收光子的过程中,能量增加,轨道半径变大,根据k e 2r 2=m v 2r知,电子动能减小,则电势能增加,且电势能的增加量大于动能减小量;即不管原子是吸收还是辐射一个光子而发生跃迁,其电势能的变化量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电子绕核运动动能变化量大小,故D 正确.答案:D10.原子从a 能级状态跃迁到b 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 能级状态跃迁到c 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 能级状态跃迁到c 能级状态时将要( )A .发出波长为λ1-λ2的光子B .发出波长为λ1λ2λ1-λ2的光子C .吸收波长为λ1-λ2的光子D .吸收波长为λ1λ2λ1-λ2的光子解析:根据题意画出能级图如图所示,则E a -E b =h c λ1 ,E c -E b =hcλ2,得E c -E a =h c λ2-h cλ1,设由a 到c 吸收光子的波长为λ 则h c λ2-h c λ1=h cλ,可知λ=λ1λ2λ1-λ2,A 、B 、C 错,D 正确.答案:D11.处于量子数n =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态跃迁时有三种可能,所产生的光谱线波长分别是λ31、λ32、λ21,这三个波长之间的关系是( )A .λ31=λ32+λ21B.1λ31=1λ32+1λ21C .λ32=λ31+λ21D.1λ32=1λ31+1λ21解析:n =3跃迁到n =1能级所释放光子的能量等于n =3跃迁到n =2,n =2跃迁到n =1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之和,有ν31=ν32+ν21,根据λ=cν和ν31=ν32+ν21得1λ31=1λ32+1λ21,故A 、C 、D 错误,B 正确.答案:B12.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的能量为E 1=-13.6 eV ,当处于n =3的激发态时,能量为E 3=-1.51 eV ,则:(1)当氢原子从n =3的激发态跃迁到n =1的基态时,向外辐射的光子的波长是多少? (2)若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原子?(3)若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 =3的激发态,则在跃迁过程中可能释放出几种频率的光子?其中波长最长的是多少(普朗克恒量h =6.63×10-34J ·s ,真空中光速c =3.0×108m/s)?解析:(1)据玻尔理论有E 3-E 1=h cλλ=hcE 3-E 1= 6.63×10-34×3×108()-1.51+13.6×1.6×10-19 m =1.03×10-7m (2)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入射光子须满足h ν≥0-E 1解得ν≥E 1h =13.6×1.6×10-196.63×10-34Hz =3.28×1015 Hz (3)当大量氢原子处于n =3能级时,可释放出的光子频率种类为N =C 23=3(种)由于E 2=E 122=-13.6 eV4=-3.4 eV氢原子由n =3向n =2跃迁时放出的光子波长最长,设为λ′,则hcλ′=E 3-E 2所以λ′=hc E 3-E 2= 6.63×10-34×3×108()3.4-1.51×1.6×10-19 m =6.58×10-7m答案:(1)1.03×10-7 m (2)3.28×1015 Hz (3)3种 6.58×10-7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