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学 历年高考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原子物理学试题(A卷)

(完整版)原子物理学试题(A卷)

(完整版)原子物理学试题(A卷)宜宾学院20__ ――20__ 学年度下期《原子物理学》试题(A 卷)(2)常数表:h = 6.626 ?10-34J ?s = 4.136?10-15eV ?s ;R ∝ = 1.097?107m -1;e = 1.602 ? 10-19C ;N A = 6.022?1023mol -1;hc = 1240eV ?nm ;k = 1.380?10-23J ?K -1 = 8.617?10-5eV ?K ;m e = 9.11?10-31kg = 0.511Mev/c 2 ;m p = 1.67?10-27kg = 938MeV/c 2;a 0 = 0.529?10-10m ;m p = 1.67?10-27kg = 938MeV/c 2 ;μB = 9.274?10-24J ?T -1 = 5.788?10-5eV ?T -;u = 1.66?10-27kg = 931MeV/c 2;e 24πε = 1.44eV ?nm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每小题3 分,共21 分)1.提出电子自旋概念的主要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已知He 原子1P 1→1S 0跃迁的光谱线在磁场中分裂为三条光谱线。

若其波数间距为?~v ,则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 。

今测得?~.v =-04671cm ,则B = 特斯拉。

3.二次电离的碳离子(C ++)按其能级和光谱的特点,应属于类离子;其基态原子态是_______________;由2s3pP 3210,,态向2s3s S 31态跃迁可产生条光谱线。

4.按照电子的壳层结构,原子中相同的电子构成一个壳层;同一壳层中相同的电子构成一个支壳层。

第一、三、五壳层分别用字母表示应依次是、、。

5.钾原子的电离电势是4.34V ,其主线系最短波长为nm 。

原子物理学 历年高考题

原子物理学 历年高考题

原子物理学 历年高考题(99年)2.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C )(A )原子不可再分,(B )原子的核式结构,(C )原子核还可再分,(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00年)关于α、β、γ 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 )α 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B )β 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C )γ 射线一般伴随着α 或β 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D )γ 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01年)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 A 、C 、D )(A )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做原子核,(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

(02年) 图中P 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a 、b 、c 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BC )(A )a 为α射线、b 为β射线, (B )a 为β射线、b 为γ射线,(C )b 为β射线、c 为γ射线, (D )b 为α射线、c 为γ射线。

(03 年)在核反应方程42 He +14 7 N →17 8O +(X )的括弧中,X 所代表的粒子是( A ) (A )11 H , (B )21 H , (C ) 0-1 e , (D )10n 。

(03 年)卢瑟福通过___α粒子散射________实验,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右面平面示意图中的四条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可能轨迹,在图中完成中间两条α粒子的运动轨迹。

(04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D (A )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B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C )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D )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04年)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规律. 下面的照片是一些晶体材料表面的STM 图象,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由原子在空间排列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 则构成这些材料的原子在物质表面排列的共同特点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确定方向上原子有规律地排列,在不同方向上原子的排列规律一般不同,原子排列具有一定对称性等。

原子物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原子的最内层电子称为:A. 价电子B. 建筑电子C. 寄生电子D. 核电子答案:D2. 原子核由以下粒子组成:A. 质子和中子B. 质子和电子C. 电子和中子D. 电子和反电子答案:A3.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能通过放射射线来跃迁到基态,这种现象称为:A. 加速B. 衰变C. 俘获D. 减速答案:B4. 质子和中子的总数称为:A. 元数B. 核数C. 溶液D. 中性答案:B5. 薛定谔方程用于描述:A. 电子的运动B. 质子的运动C. 中子的运动D. 原子核的运动答案:A二、填空题1. 波尔模型中,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所产生的谱线称为________。

答案:光谱线2. 在原子核中不存在电子,否则将引起能量的________。

答案:不稳定3. 原子核的质子数称为原子的________。

答案:原子序数4. 核力是一种____________,它使质子和中子相互_________。

答案:强相互作用力,吸引5. 电子云代表了电子在空间中的________分布。

答案:概率三、简答题1. 什么是原子物理学?答案:原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及其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原理以及与辐射的相互作用等的学科。

它主要探索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内的粒子、原子的能级结构、原子的光谱以及原子的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2. 描述一下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

答案: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情况。

它具有价带和导带两个能带,两者之间由能隙分隔。

在室温下,半导体材料的价带通常都被电子占满,而导带中几乎没有电子。

当外加电场或光照射时,价带中的电子可以跃迁到导带中,从而形成电流。

3. 解释原子的放射性衰变现象。

答案:原子的放射性衰变是指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的放射性同位素经过一系列放射性衰变过程,最终转化为稳定同位素的现象。

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

这种衰变过程是由于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和中子的改变导致了核内部的不稳定性,从而通过释放射线来恢复稳定。

近高考物理试题分类--原子.docx

近高考物理试题分类--原子.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原子物理高考专题一、单项选择题1、(92年)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2、(93年)若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m A:m B=()(A)30:31 (B)31:30 (C)1:2 (D)2:13、(95年)放射性元素的样品经过6小时后还有1/8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 )A、2小时;B、1.5小时;C、1.17小时;D、0.75小时、4、(96年)下列核反应方程式中,表示核聚变过程的是( )。

5、(96年)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 )。

(A)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C)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D)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6、(97年)在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a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7、(2000年)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岛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1996年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经过6次a衰变后的产物是。

由此,可在判定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A)124,259(B)124,265(C)112,265(D)112,277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A4、B5、D6、A7、D二、不定项选择题1、(97年)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方程是()(A)(B)(C)(D)2、(98年)天然放射性元素Th(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Pb(铅)。

高考原子物理题.doc

高考原子物理题.doc

高考原子物理题【全国】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n 1 。

【A 】 A .2200 B .2000 C .1200 D .24 00【上海】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 )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 )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北京】17.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变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

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 1=-54.4eV ,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B 】A .40.8eV E n ―――――――0B .43.2eV E 4―――――――-3.4eVC .51.0eV E 3―――――――-6.0eVD .54.4eVE 2―――――――-13.6eVE 1―――――――-54.4eV【山西】14.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

E 经α衰变成为F ,再经β衰变成为G ,再经α衰变成为H 。

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另一系列衰变如下已知P 是F 的同位素,则【B 】A .Q 是E 的同位素,R 是F 的同位素B .R 是E 的同位素,S 是F 的同位素C .R 是G 的同位素,S 是H 的同位素D .Q 是G 的同位素,R 是H 的同位素【老课程】15.以v m 、p m 、n m 分别表示氘核、质子、中子的质量,则【D 】A . v m =p m +n mB .v m =p m +2n mC . v m >p m +n mD .v m <p m +n m【新课程】31.若用x 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 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 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23450Th 的原子来说【B 】β α β β α α F E G H S R Q PA .x=90 y=90 z=234B .x=90 y=90 z=144C .x=144 y=144 z=90D .x=234 y=234 z=324【江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B )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C )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D )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江苏】7.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v E )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2024年高考物理易错专题:原子物理学.docx真题汇编版

2024年高考物理易错专题:原子物理学.docx真题汇编版

一、单选题1.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的均匀带正电圆环水平放置,环心为O 点,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小球从O 点正上方h 高的A 点由静止释放,并穿过带电环,关于小球从A 到A 关于O 的对称点A ′过程加速度(a )、重力势能(E pG )、机械能(E )、电势能(E p 电)随位置变化的图象一定错误的是(取O 点为坐标原点且重力势能为零,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无限远电势为零)( )A.B.C.D.2. 如图所示,为两个等量同种的正电荷,在产生的电场中有M 、N 和O 三点,其中M 和O 在的连线上,O 为连线的中点,N为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M 、N 和O 三点中,O 点电场强度最小B .在M 、N 和O 三点中,O 点电势最低C .若O 、N 间的电势差为U ,ON 间的距离为d ,则N点的场强为D .若O 、N 间的电势差为U ,将一个带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从N 点移到O 点,电场力做的功为qU3. 用单色光a 、b 、c 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研究产生的光电效应现象,得到光电流I 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c 单色光的颜色相同B .a 照射光电管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C .增大b 光的光照强度,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 .若b 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a 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发生光电效应4.如图所示是扬声器纸盆中心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t =2×10-3s 时刻纸盆中心的速度最大B .t =3×10-3s 时刻纸盆中心的加速度最大C .在0〜l×10-3s 之间纸盆中心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D .纸盆中心做简谐运动的方程为x =1.5×10-4cos50πt (m )2024年高考物理易错专题:原子物理学.docx真题汇编版二、多选题5. 晾晒衣服的绳子两端A 、B 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A 点高于B 点,原来无风状态下衣服保持静止。

高三物理原子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原子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原子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B.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吸收核能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D.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答案】AD【解析】考查对原子物理相关概念的理解,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A正确;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B错误;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C错误;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D正确;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线的穿透能力比射线的穿透能力弱B.结合能是由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而具有的能量C.若质子、电子具有相同动能,则它们的物质波波长相等D.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答案】AD【解析】结合能是由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而吸收的能量,B错;物质波的波长,质子和电子的质量不相等,波长不同,C错;3.已知有核反应方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衰变B.产物中的电子来源于的核外电子C.原子核的质量比原子核的质量大D 原子核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相等【答案】AC【解析】由方程知,Na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以该反应属于衰变,A对;产物中的电子是Na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反应生成的,不是来源于的核外电子,B错;因在反应中Na原子核放出了一个电子,所以原子核的质量比原子核的质量大,C对,D错。

4.6分)在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

原子物理学试题

原子物理学试题

原子物理学试题(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原子物理学试题(A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同一α粒子源和散射靶的条件下观察到α粒子被散射在90°和60°角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粒子数之比为:A .4:1 B.2:2 C.1:4 D.1:82.欲使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出αH 线,则至少需提供多少能量(eV )A.13.6B.12.09C.10.2D.3.43.已知锂原子光谱主线系最长波长为6707埃,辅线系线系限波长为3519埃,则Li 原子的电离电势为:4.试判断原子态:1s1s 3S 1,1s2p 3P 2,1s2p 1D 1, 2s2p 3P 2中下列哪组是完全存在的?A. 1s1s 3S 1 1s2p 3P 2 2s2p 3P 2 B .1s2p 3P 2 1s2p 1D 1 C. 1s2p 3P 2 2s2p 3P 2 D.1s1s 3S 1 2s2p 3P 2 1s2p 1D 15.原子在6G 3/2状态,其有效磁矩为: A .B μ315; B. 0; C. B μ25; D. B μ215- 6.氖原子的电子组态为1s 22s 22p 6,根据壳层结构可以判断氖原子基态为: A.1P1; B.3S1; C .1S0; D.3P0 . 7.原子发射伦琴射线标识谱的条件是:A.原子外层电子被激发;B.原子外层电子被电离;C.原子内层电子被移走;D.原子中电子自旋―轨道作用很强。

8.设原子的两个价电子是p 电子和d 电子,在L-S耦合下可能的原子态有:A.4个 ;B.9个 ;C.12个 ;D.15个。

9.发生+衰变的条件是A.M (A,Z)>M (A,Z -1)+m e ;B.M (A,Z)>M (A,Z +1)+2m e ;C. M (A,Z)>M (A,Z -1);D. M (A,Z)>M (A,Z -1)+2m e10.既参与强相互作用,又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粒子只有: A.强子; B.重子和规范粒子; C.介子和轻子; D.介子和规范粒子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原子物理学
历年高考题
(99年)2.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C )
(A )原子不可再分,(B )原子的核式结构, (C )原子核还可再分,(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00年)关于α、β、γ 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 )α 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 )β 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 )γ 射线一般伴随着α 或β 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 )γ 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01年)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 A 、C 、D )
(A )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做原子核, (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

(02年) 图中P 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
用下分成a 、b 、c 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BC ) (A )a 为α射线、b 为β射线, (B )a 为β射线、b 为γ射线, (C )b 为β射线、c 为γ射线, (D )b 为α射线、c 为γ射线。

(03 年)在核反应方程42 He +14 7 N →17
8
O +(X )的括弧中,X 所代表的粒子是( A )
(A )11 H , (B )2
1 H , (C ) 0-1
e ,
(D )1
n 。

(03 年)卢瑟福通过___α粒子散射________实验,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右面平面示意图中的四条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可能轨迹,在图中完成中间两条α粒子的运动轨迹。

(04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D (A )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 )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 )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04年)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
规律. 下面的照片是一些晶体材料表面的STM 图象,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由
原子在空间排列而
+原子核
+ b - c
a P
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 则构成这些材料的原子在物质表面排列的共同特点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确定方向上原子有规律地排列,在不同方向上原子的排列规律一般不同,原子排列具有一定对称性等。

(05年)3B .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微观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部加上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阴极射线将_________(填“向上”“向下”“向外”)偏转。

电子,向下, (05年)7.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42 He +14 7 N →17 8 O +1
1 H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
(A )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 (B )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γ射线, (C )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α射线, (D )原子核在人工转变过程中,电荷数可能不守恒。

(06年)14.(5分)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 .图中A 为放射源发出的 粒子,B 为 气.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核反应方程:
+ → 17
8 O + . 质子,α,氮,4
2H + 14
7N → 17
8N + 1
1H
(06年)7.卢瑟福通过对a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A (A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C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D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07年)4.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
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

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 、b 两束,射线a 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 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 为__________射线,射线b 为_______________射线。

γ,β,
(07年)6.238 92 U 衰变为222
86 Rn 要经过m 次α衰变和n 次β衰变,则m ,n 分别为( B

(A )2,4。

(B )4,2。

(C )4,6。

(D )16,6。

(08年)3A .1901年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发生了____(选填“大”或“小”)角度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若用动能为1MeV 的α粒子轰击金箔,则其速度约为____
_m/s 。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为1.67×10-
27kg ,1MeV=1×106eV )大,6.9×106
阴极 阳极
- + 放射源 带电极板 射线a 照 相 底 铅盒 铝箔 带电极板 射线b 片
(08年)6.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 表示质子的是C
(A )30
301514
P Si+x →
(B )
2382349292
U Th+x →
(C )27
1
2713012
Al+n Mg+x →
(D )27
4
3013215
Al+He P+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