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学试题汇编

合集下载

(完整版)原子物理学试题汇编

(完整版)原子物理学试题汇编

(完整版)原⼦物理学试题汇编临沂师范学院物理系原⼦物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A 卷)⼀、论述题 25 分,每⼩题 5分) 1.夫朗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和结论。

1.原理:加速电⼦与处于基态的汞原⼦发⽣碰撞⾮弹性碰撞,使汞原⼦吸收电⼦转移的 4.9eV 的能量跃迁到第⼀激发态。

处第⼀激发态的汞原⼦返回基态时,发射 2500埃的紫外光。

( 3 分)结论:证明汞原⼦能量是量⼦化的,即证明玻尔理论是正确的。

(2 分)2.泡利不相容原理。

2.在费密⼦体系中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费密⼦处于同⼀个量⼦态。

(5 分)3. X 射线标识谱是如何产⽣的?3.内壳层电⼦填充空位产⽣标识谱。

(5 分) 4.什么是原⼦核的放射性衰变?举例说明之。

4.原⼦核⾃发地的发射射线的现象称放射性衰变,(4 分)例⼦(略)(1分)5.为什么原⼦核的裂变和聚变能放出巨⼤能量? 5.因为中等质量数的原⼦核的核⼦的平均结合能约为 8.6MeV ⼤于轻核或重核的核⼦的平均结合能,故轻核聚变及重核裂变时能放出巨⼤能量。

(5 分)⼆、(20 分)写出钠原⼦基态的电⼦组态和原⼦态。

如果价电⼦被激发到 4s 态,问向基态跃迁时可能会发出⼏条光谱线?试画出能级跃迁图,并说明之。

⼆、(20 分)(1)钠原⼦基态的电⼦组态 1s22s22p63s;原⼦基态为2S1/2。

(5 分)(2)价电⼦被激发到 4s 态向基态跃迁时可发出 4 条谱线。

(6 分)(3)依据跃迁选择定则l= 1, j 0, 1 (3 分)能级跃迁图为(6 分)三、(15 分)对于电⼦组态 3p4d,在 LS 耦合时,(1)写出所有可能的光谱项符号;(2)若置于磁场中,这⼀电⼦组态⼀共分裂出多少个能级?( 3)这些能级之间有多少可能的偶极辐射跃迁?三、(15 分)(1)可能的原⼦态为1P1,1D2,1F3;3P2,1,0,3D3,2,1,3F4,3,2。

(7 分)(2)⼀共条 60 条能级。

原子物理学习题

原子物理学习题

原子物理学习题第一章 原子的核式结构1.选择题:(1)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A .10-10cm; B.10-8m C. 10-10m D.10-13m(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A. 绝大多数α粒子散射角接近180︒B.α粒子只偏2︒~3︒C. 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D. 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3)进行卢瑟福理论实验验证时发现小角散射与实验不符这说明:A. 原子不一定存在核式结构B. 散射物太厚C. 卢瑟福理论是错误的D. 小角散射时一次散射理论不成立(4)用相同能量的α粒子束和质子束分别与金箔正碰,测量金原子核半径的上限. 问用质子束所得结果是用α粒子束所得结果的几倍?A. 1/4 B . 1/2 C . 1 D. 2(5)动能E K =40keV 的α粒子对心接近Pb(z=82)核而产生散射,则最小距离为(m ):A.5.91010-⨯B.3.01210-⨯C.5.9⨯10-12D.5.9⨯10-14(6)如果用相同动能的质子和氘核同金箔产生散射,那么用质子作为入射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限是用氘核子作为入射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限的几倍?A.2B.1/2C.1 D .4(7)在金箔引起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每10000个对准金箔的α粒子中发现有4个粒子被散射到角度大于5°的范围内.若金箔的厚度增加到4倍,那么被散射的α粒子会有多少?A. 16B..8C.4D.2(8)在同一α粒子源和散射靶的条件下观察到α粒子被散射在90°和60°角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粒子数之比为:A .4:1 B.2:2 C.1:4 D.1:8(9)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若把α粒子换成质子,要想得到α粒子相同的角分布,在散射物不变条件下则必须使:A.质子的速度与α粒子的相同; B .质子的能量与α粒子的相同;C .质子的速度是α粒子的一半;D .质子的能量是α粒子的一半(a)不辐射可见光的物体;(b)不辐射任何光线的物体;(c)不能反射可见光的物体;(d)不能反射任何光线的物体;(e)开有小孔空腔.3.计算题:(1)当一束能量为4.8Mev 的α粒子垂直入射到厚度为4.0×10-5cm 的金箔上时探测器沿20°方向上每秒记录到2.0×104个α粒子试求:①仅改变探测器安置方位,沿60°方向每秒可记录到多少个α粒子?②若α粒子能量减少一半,则沿20°方向每秒可测得多少个α粒子?③α粒子能量仍为4.8MeV,而将金箔换成厚度的铝箔,则沿20°方向每秒可记录到多少个α粒子?(ρ金=19.3g/cm 3 ρ铅=27g /cm 3;A 金=179 ,A 铝=27,Z 金=79 Z 铝=13)(2)试证明:α粒子散射中α粒子与原子核对心碰撞时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是散射角为900时相对应的瞄准距离的两倍.(3)10Mev 的质子射到铜箔片上,已知铜的Z=29, 试求质子散射角为900时的瞄准距离b 和最接近于核的距离r m .(4)动能为5.0MeV 的α粒子被金核散射,试问当瞄准距离分别为1fm 和10fm 时,散射角各为多大?(5)假设金核半径为7.0fm ,试问:入设质子需要多大能量,才能在对头碰撞时刚好到达金核表面?(6)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如果用银箔代替金箔,二者厚度相同,那么在同样的偏转方向,同样的角度间隔内,散射的α粒子数将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银的密度为10.6公斤/分米3,原子量为108;金的密度为19.3公斤/分米3,原子量197。

原子物理学试卷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试卷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试卷及答案【篇一:原子物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 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原子核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可以解决的问题是()2.光电效应的规律关于光电效应,有如下几种陈述,其中正确的是()a.金属电子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 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3.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三种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a.?射线,?射线,?射线 c.?射线,?射线,?射线b.?射线,?射线,?射线, d.?射线,?射线,?射线4.在下列各组所说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光的折射现象、偏振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色散现象 d.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B.C.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6.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5.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a.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c.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的粒子性显著d.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7.如图1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光照射到阴极上时,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其原因可能是()图1a. 入射光太弱;b. 入射光波长太长;c. 光照时间短;d. 电源电压太低10.要观察纳米级以下的微小结构,需要利用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有关电子显微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b.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c.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d.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11.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 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1()4a.22 920年 b.11 460年 c.5 730年 d.2 865年4303013.现有核反应方程为2713al+2he→15p+x,新生成的15p具有放射性,继续发生衰变,核反应30)14.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11213115121h+6c→7n+q1 1h+7n→6c+x+q2方程中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3a.x是2he,q2q1 b.x是42he,q2q13c.x是2he,q2q1 d.x是42he,q2q115.如图2所示,n为钨板,m为金属网,它们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电池的电动势e和极性已在图中标出,钨的逸出功为4.5 ev,现分别用氢原子跃迁发出的能量不同的光照射钨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2a.用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b.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c.用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不会有电子到达金属网m d.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不会有电子到达金属网m16.2006年3月24日,由中国自行研究、设计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如图3所示,已成功完成首次工作调试.由于它和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相同,都是热核聚变反应,所以被外界称为“人造太阳”.“人造太阳”的原理就是在这台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和氚,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变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在海水中含量极其丰富.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341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1h+1h→2he+0n图3d.与这种热核聚变比较,核裂变反应堆产生的废物具有放射性二、填空题。

原子物理学习题(参考答案)

原子物理学习题(参考答案)

【1-6】一束α 粒子垂直射到一重金属箔上,求α 粒子被金属箔散射后,散射角θ ≥600 的 α 粒子数与散射角θ ≥900 的α 粒子数之比。
Z Z e2 dN 1 2 sin 4 ( ) Nnt ( 1 2 2 ) 2 2 4 0 2Mv 解:由 d 可得散射角 90 的α 粒子数为

2
1 ) 180 0 sin 2
5.06 10 14 m
α 粒子与 7Li 核对心碰撞的最小距离(考虑质心系运动)
rm
1 4 0 1 4 0 1 4 0
Z1 Z 2 e 2 (1 v 2 Z1 Z 2 e 2 (1 2 Ec
2
1 sin 1 sin

2
)


2
原子物理学习题 一、选择10-8m ; C C、10-10m ;
D、10-13m 。 C
(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中 A、绝大多数 粒子散射角接近 180 ; C、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
B、 粒子只偏 2 ~3 ; D、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
散射角 60 的α 粒子数
N dN (
1 4 0
) 2 Nnt (
Z1 Z 2 e 2 2 ) 2Mv 2
180
1 sin
4

2
d
散 射 角
60 的 α 粒子数与散 (
α 【2-2】 分别计算 H、 He+、 Li++: (1)第一波尔半径、第二波尔半径及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的速度; (2)电子在基态的结合能; (3)由基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的激发能量及由第一激发态到基态所辐射的光子的波长。 解: (1)由

原子物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原子的最内层电子称为:A. 价电子B. 建筑电子C. 寄生电子D. 核电子答案:D2. 原子核由以下粒子组成:A. 质子和中子B. 质子和电子C. 电子和中子D. 电子和反电子答案:A3.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能通过放射射线来跃迁到基态,这种现象称为:A. 加速B. 衰变C. 俘获D. 减速答案:B4. 质子和中子的总数称为:A. 元数B. 核数C. 溶液D. 中性答案:B5. 薛定谔方程用于描述:A. 电子的运动B. 质子的运动C. 中子的运动D. 原子核的运动答案:A二、填空题1. 波尔模型中,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所产生的谱线称为________。

答案:光谱线2. 在原子核中不存在电子,否则将引起能量的________。

答案:不稳定3. 原子核的质子数称为原子的________。

答案:原子序数4. 核力是一种____________,它使质子和中子相互_________。

答案:强相互作用力,吸引5. 电子云代表了电子在空间中的________分布。

答案:概率三、简答题1. 什么是原子物理学?答案:原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及其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原理以及与辐射的相互作用等的学科。

它主要探索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内的粒子、原子的能级结构、原子的光谱以及原子的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2. 描述一下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

答案: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情况。

它具有价带和导带两个能带,两者之间由能隙分隔。

在室温下,半导体材料的价带通常都被电子占满,而导带中几乎没有电子。

当外加电场或光照射时,价带中的电子可以跃迁到导带中,从而形成电流。

3. 解释原子的放射性衰变现象。

答案:原子的放射性衰变是指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的放射性同位素经过一系列放射性衰变过程,最终转化为稳定同位素的现象。

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

这种衰变过程是由于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和中子的改变导致了核内部的不稳定性,从而通过释放射线来恢复稳定。

(完整版)原子物理学部分题库

(完整版)原子物理学部分题库

一.选择
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根据粒子散射实验中
A 绝大多数粒子散射角接近180度
B 例子只偏2度----3度
C 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
D 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
2 如果用相同动能的质子和氘核同金箔产生散,用质子作为入社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限是用氘原子作为入射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线的几倍?
A 2
B 1/2
C 1 D4
3根据玻尔理论,若将氢原子激发到N=5的状态,则:
A可能出现10条谱线,分别属于四个线系。

B可能出现9条谱线,分别属于三个线系。

C 可能出现11条谱线,分别属于五个线系
D可能出现1条谱线,属于赖曼系
4 已知一对正负电子绕其共同的质心转动会暂时形成类似于氢原子的结构的“正电子素”,那么该“正电子素”由第一激发态跃迁发射光谱线的波长为:
A 3R/8
B 3R/4
C 8/3R
D 4/3R
5夫-----赫的实验表明
A 电子自旋的存在
B 原子能量量子化
C 原子具有磁性
D 原子角动量量子化。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原子物理学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原子物理学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原子物理学(全国卷1)14.原子核23892U 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23490Th ,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23491Pa ,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23492U 。

放射性衰变 ①、②和③依次为A .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 .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C .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D .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答案】A 【解析】Th U 2349023892−→−①,质量数少4,电荷数少2,说明①为α衰变.Pa Th 2349123490−→−②,质子数加1,说明②为β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 U Pa 2349223491−→−③,质子数加1,说明③为β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主要考查根据原子核的衰变反应方程,应用质量数与电荷数的守恒分析解决。

(全国卷2)14. 原子核A Z X 与氘核21H 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

由此可知A .A=2,Z=1 B. A=2,Z=2 C. A=3,Z=3 D. A=3,Z=2 【答案】D【解析】H He H X AZ 114221+→+,应用质量数与电荷数的守恒121,142+=++=+Z A ,解得2,3==Z A ,答案D 。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主要考查根据原子核的聚变反应方程,应用质量数与电荷数的守恒分析解决。

(新课标卷)34.[物理——选修3-5](1)(5分)用频率为0v 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123v v v 、、的三条谱线,且321v v v >>,则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01v v < B 、321v v v =+ C 、0123v v v v =++ D 、123111v v v =+ 答案:B解析:大量氢原子跃迁时只有三个频率的光谱,这说明是从n=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根据能量守恒有,123νννh h h +=,解得:321v v v =+,选项B 正确。

原子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试题及答案【篇一:原子物理学试题汇编】txt>试卷A(聊师)一、选择题1.分别用1mev的质子和氘核(所带电荷与质子相同,但质量是质子的两倍)射向金箔,它们与金箔原子核可能达到的最小距离之比为:A.1/4; B.1/2; C.1;D.2.2.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适时,可能发出的谱总数为:a.4;b.6;c.10;d.12.3.根据玻尔-索末菲理论,n=4时氢原子最扁椭圆轨道半长轴与半短轴之比为:a.1;b.2;c.3;d.4.4.f电子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可能取值为:a.1/2,3/2;b.3/2,5/2;c.5/2,7/2;d.7/2,9/2.5.碳原子(c,z=6)的基态谱项为a.3po;b.3p2;c.3s1;d.1so.6.测定原子核电荷数z的较精确的方法是利用c.史特恩-盖拉赫实验;d.磁谱仪.7.要使氢原子核发生热核反应,所需温度的数量级至少应为(k)a.107;b.105;c.1011;d.1015.8.下面哪个粒子最容易穿过厚层物质?a.(1),(2);b.(3),(4);c.(2),(4);d.(1),(3).10.论述甲:由于碱金属原子中,价电子与原子实相互作用,使得碱金属原子的能级对角量子数l的简并消除. 论述乙:原子中电子总角动量与原子核磁矩的相互作用,导致原子光谱精细结构.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论述甲正确,论述乙错误;b.论述甲错误,论述乙正确;c.论述甲,乙都正确,二者无联系;d.论述甲,乙都正确,二者有联系.二、填充题(每空2分,共20分)1.氢原子赖曼系和普芳德系的第一条谱线波长之比为().2.两次电离的锂原子的基态电离能是三次电离的铍离子的基态电离能的()倍.3.被电压100伏加速的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埃.4.钠d1线是由跃迁()产生的.5.工作电压为50kv的x光机发出的x射线的连续谱最短波长为()埃.6.处于4d3/2态的原子的朗德因子g等于().7.双原子分子固有振动频率为f,则其振动能级间隔为().8.co原子基态谱项为4f9/2,测得co原子基态中包含8个超精细结构成分,则co核自旋i=().9.母核azx衰变为子核y的电子俘获过程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物理学试题汇编
1
临沂师范大学物理系
原子物理期末考试(卷一)
(1)弗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和结论。

1.原理:加速电子与基态汞原子之间的碰撞非弹性碰撞,使汞原子吸收4.9电子伏特的电子转移能量并跃迁到第一激发态。

当处于第一激发态的汞原子回到基态时,它会发出2500埃的紫外光。

(3分)
结论:证明汞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意味着证明玻尔的理论是正确的。

(2分)
2.泡利不相容原理。

2.在费米子系统中,两个或更多的费米子不允许处于相同的量子态。

(5分)
3.x光识别光谱是如何产生的?
3.内壳中的电子填充空位产生识别光谱。

(5分)4。

什么是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举个例子。

4.原子核的自发发射???辐射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4分)例(略)(1分)
5.为什么核裂变和核聚变会释放巨大的能量?
5.因为中等质量数的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比轻或重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大约8.6兆电子伏,所以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
巨大的能量。

(5分)
第二,(20分)写下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和原子态。

如果价电子被激发到4s态,在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会发射出多少条谱线?试着画一个能级转换图并解释它。

(2)、(20分钟)(1)钠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1 s22s 22p 63s;原子基态是2S1/2。

(5分)
(2)当价电子被激发从4s态跃迁到基态时,它们可以发射4条谱线。

(6分)(3分)根据过渡选择规则?l=?1,?j。

0,?1 (3分)
能级跃迁图为(6分)
42S1/2 32P3/2 32P1/2 32S1/2
(3)、(15)对于电子构型3p4d,(1)当ls耦合时,写下所有可能的光谱项符号;(2)如果放在磁场中,这个电子构型会分裂成多少能级?(3)在这些能级之间有多少可能的偶极辐射跃迁?三,(15点)(1)可能的原子状态是
1
P1,1D2,1F 3;3P2,1,0,3D3,2,1,3F4,3,2 .(7
点数)
(2)总共60个能级。

(5分)
(3)由相同电子构型形成的原子态之间没有偶极辐射跃迁。

(3分)
2
(20分钟)镉原子在从1d2到1p1的跃迁中产生的谱线波长为6438埃。

当镉原子被置于强度为2T的均匀磁场中时,就会产生塞曼效应。

计算了谱线塞曼分裂中各分量的波长和它们之间的波长差,并绘制了相应的光谱跃迁图。

四,(20点)单重态之间的塞曼分裂成正常的塞曼效应,在相邻的谱线之间
1???波数的差异是洛伦兹单位吗?????2?46.6(5分) ????所以呢。

??0.39A (5分)
然后呢。

-=6437.6A,?0=6437A,?+= 6438.39a (5分)
能级跃迁图为(5分)
(1)(10分)用中子撞击F产生9O并释放一个新的粒子来写核反应方程;在实验室坐标系中,当这种核反应发生时,中子必须具有的最小能量是4.1毫瓦。

试着找出反应能量的Q值(N: 1.008665U,F: 10199199
10000D2 1P1?-?0?+ 18.998405 u).
117(2)(10分)众所周知,235铀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是7.572兆电子伏,锡和118锡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是8.6兆电子伏。

找出当235铀分裂成两个锡原子核时释放了多少
3
4
能量?平均一个原子核释放多少能量?
1191 5,(1)(10分)0n?199英尺?8o+1h (5分)
问??艾明姆??3.89毫伏(5分)
M0?M1(2)(10分)235单位释放241.6兆电子伏的能量。

(5分)每个原子核平均释放1.036兆电子伏的能量。

(5分)
临沂师范大学物理系
原子物理期末考试(卷二)
(1)玻尔理论的成功和局限性。

1.玻尔理论的成功:稳态概念、能量量子化、辐射频率定律和氢原子光谱的五个线性系统的形成,为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分)
局限性:没有脱离经典物理学的框架,量子化条件的引入就没有严格的数学证明,量子化条件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强度和宽度,也不能完全描述原子现象。

(2分)
2.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2.微观粒子态的波函数ψ?r,t?描述,一般波函数是复杂的。

(2分) 波函数模式的平方ψ?r,t?表示时间t在x和x之间。

dx,y~y?迪,z~z?Dz区
2??在元单位体素中发现粒子的概率。

(3分)
3.泡利不相容原理。

3.两个或更多的费米子不允许在同一个费米子系统中。

4
5
量子态。

(5分)
4.x光识别光谱是如何产生的?
4.内壳中的电子填充空位产生识别光谱。

(5分)5。

什么是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举个例子。

5.原子核的自发发射?、?、?辐射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4分)
示例(略)(1分)
(20分钟)当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12.3电子伏特的光子激发时,被激发的氢原子能产生多少谱线?找到相应谱线的频率(使用玻尔理论,不考虑电子自旋)
(15分钟)钇原子的基态是2D。

在斯特恩-加拉格尔实验中使用这种原子时,原子束被分成4束,并计算出原子基态的总磁矩及其在外磁场方向上的投影(结果用玻尔磁子表示)
(20分钟)镉原子在从1d2到1p1的跃迁中产生的谱线波长为6438埃。

当镉原子被置于强度为2T的均匀磁场中时,就会产生塞曼效应。

计算了谱线塞曼分裂中各分量的波长和它们之间的波长差,并绘制了相应的光谱跃迁图。

1191 5,(1)(10分)0n?199英尺?8o+1h的核反应,在实验室坐标系中,
当这个核反应发生时,中子必须具有的最小能量是4.1兆电子伏。

试着找出反应能量。

q值(n: 1.008665u,
10199F:18.998405 u).(2)(10分)235U已知
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为7.572兆电子伏,117锡和118锡原子核的平
均结合能为8.6兆电子伏。

找出235铀裂变成两个锡原子核所释放的能量和一个原子核所释放的平均能量。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