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年江苏各市语文中考试题含答案解析3

合集下载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② 采菊东篱下,。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⑤ 无可奈何花落去,O⑥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⑦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O "⑧ 苔痕上阶绿,。

3. 名著阅读。

(5分)(《诗经-关雎》)(《饮酒》)(李白《行路难》)(王安石《登飞来峰》)(晏殊《浣溪沙》)(龚自珍《己亥杂诗》)(《〈论语〉十二章》)(刘禹锡《》)(1)《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各有绰号,有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把它们进行了分类。

请 依据分类标准和示例,在横线上各写出一个绰号。

(2)阅读《小王子》选段,回答问题。

第二天,小王子回来了。

“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狐狸说,“比如说你定在下午四点来,那么到 了三点我就会开始高兴。

时间越是接近,我就越高兴。

等到四点,我会很焦躁,坐立 不安;我已经发现了幸福的代价。

但如果你每天在不同时间来,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 时候开始期待你的到来……"①小王子回来找狐狸做什么?②狐狸为什么对小王子提出这样 要求?绝密★启用前—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江苏省苏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26分)L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7分)不除糟粕,何来精华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ya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yi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

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坯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越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

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精品】2019年江苏各市语文中考试题含答案解析3

【精品】2019年江苏各市语文中考试题含答案解析3

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ài)哺育孜.孜不倦(ī)头晕目炫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答案:D解析:A、感慨ǎi 头晕目眩B、荒谬龙吟凤哕huìC、荣膺yīng 锋芒毕露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B、在人迹罕至....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却也习以为常。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答案:C解析:首当其冲:当:承当;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并不是指冲锋陷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答案:C解析:A、搭配不当,视野可以拓展,但是感受不能拓展,只能是增强。

B、成分残缺,婆娑多姿为形容词,属于定语,后半句成分是谓语+定语,缺少宾语,后面加“的身影”。

D、句式糅杂,从结构上看,“由”的出现导致主语的残缺,把“由”删掉。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2019年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盐城市二O一九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仁者见仁, (《周易》)(2)子曰: ,可以为师矣。

(《く论语>十二章》)(3)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4)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5)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7)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8)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9)晏殊《院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1)智者见智(2)温故而知新(3)随风潜入夜(4)往来无白丁(5)浅草才能没马蹄。

(6) 不畏浮云遮望眼。

(7)化作春泥更护花。

(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识记和默写能力。

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

(1)—(8)题是记忆性默写,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注意(1)中“智”下半部分不要写成“目”;(2)中不要忘了中间的“而”;(3)中“潜”不要写成“浅”;(4)中“白”不要写成“百”;(5)中“浅”为三点水,不要写成两点水;(6)中的“畏”字的下半部分和“衣”字不同。

第(7)小题“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庇”不能写成病字旁,“俱”不能写成“具”。

(8)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

要抓住“自然现象”和“感受”这些关键词,推想到景物描写“花落去”“燕归来”,然而即可得出答案。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暖阳拂煦.( )惠风和畅,透过飞机舷窗 (俯瞰凝视)广袤.( )大地上的翠绿、金黄、深黑、浅灰、银白……大片大朵的色块,像无数巨型花朵,扑面而来、那是田野,河流以及村庄的房舍屋勾1e( )出的色块与线条,这些在机翼下zhàn( )放的花朵,就是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扬州语文中考答案一、积累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不屑.(xuè)栈.桥(zhàn)刹.那(shà)退避三舍.(shè)B. 泥泞.(nìnɡ)琴弦.(xuán)风靡.(mǐ)磕磕绊.绊(pàn)C. 残骸.(hé)雄踞.(jù)摩挲.(suō)寸积铢累.(léi)D. 镌.刻(juān)混沌.(dùn)褶.皱(zhě)如火如荼.(t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项错误,不屑.(xuè)--xiè,刹.那(shà)---chà;B项错误,琴弦.(xuán)--xián,磕磕绊.绊(pàn)--bàn;C项错误,残骸.(hé)--hái,寸积铢累.(léi)--lěi;D项正确。

故选D。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本次研学旅行中,大家走访了扬州段的历史河道,并津津乐道....地谈论运河的故事。

B. 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重来....,再次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C. 在“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中,中国参展文物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D. 用“喜马拉雅”听书,填充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丰富了生活,大家趋之若鹜....。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A项错误,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与后文谈论重复;B项错误,卷土重来:遭到失败以后再组织力量,与语境不符;C项正确;D项错误,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含贬义,也可以是中性),与语境不符。

故选C。

3.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国家宝藏维权事件扫黑除恶黑洞照片解说:这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

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杭信一中何逸冬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

(1)随风潜入夜,_____。

(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

(3)_____,西北望,射天狼。

(4)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_____,_____;_____,_____。

故曰:教学相长也。

(6)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两句诗,蕴含着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历来广为传诵。

【答案】 (1). (1)润物细无声 (2). (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 (4)奉命于危难之间 (5). (5)知不足 (6). 然后能自反也 (7). 知困 (8). 然后能自强也 (9). (6)山重水复疑无路 (10). 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详解】(1)——(5)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下句即可,要注意“润”“阙”“雕”“反”等字的书写;(6)属理解型默写题。

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

解答此类题容易出的错误有: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

本题书写中要注意“疑”“柳”等字的正确写法。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告罄.(qìng)亘.(gèng)古信手拈来骇人听闻B. 禁锢.(gù)蜷.(quán)伏阳奉阴为深恶痛疾C. 制裁.(cái)瘦削.(xuē)格物致知接踵而至D. 拜谒.(yè)殷.(yīn)红与日供增诚惶诚恐【答案】C【解析】【详解】A.有误,亘(gèng)——gèn;B.有误,为——违;C.正确;D.有误,殷(yīn)——yān,供——俱;故选:C。

3.根据语境作答。

太阳升起来了,一颗颗露珠在叶尖处动着()的光芒。

晨雾在淡淡的朝晖中散去,映入眼帘的是无尽的绿在天地间()般地描绘着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精品】2019年江苏各市语文中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精品】2019年江苏各市语文中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

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

sù杀。

其实,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lǎng 圆满的启示呢?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在秋天这样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啊!﹣﹣《朗读者》(1)根据拼音写汉字。

sù杀清lǎng(2)给加点字注音。

萧瑟。

愁恼。

(3)“成”第五笔笔画名称是。

朗读以上文字时语速、语调应为。

A.平缓轻柔B.急促高亢。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几千字,令人敬佩A.对于戏剧人物的评论,他洋洋洒洒、鸿篇巨制....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B.小林滔滔不绝、倚马万言....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期地艰苦奋斗D.元旦晚会上,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B.崀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湘西南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C.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错的一项是()A.《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B.有人用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嵌入了悼念他的挽联中,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野草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C.《马说》《伤仲永》《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D.“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描写的是端午节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4分)6.古诗文默写填空。

2019年江苏各市语文中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9)【精品】

2019年江苏各市语文中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9)【精品】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人有一颗恬淡安yì之心,才有人生最美的画境。

繁忙的生活中,记得时常抬头望望天上的月亮。

因为望得见月亮那双清chè的眼睛,才看得见世间的一切美好,看得见luòyīng﹣bīnfēn 、云淡风轻。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执策而临.之(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未果,寻.病终(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5)由是先主遂诣.亮(6)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3.古诗文名句默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2),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峰》)(3)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4)故曰,,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两章)(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用“,”这一诗句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立功边陲的心情。

(6)西部有大美。

罗布淖尔戈壁浩瀚无边,荒凉苍茫,夕阳像勒勒车的轮子,灿烂热烈,那种“,”(王维《使至塞上》)的壮美景象,让我们惊叹不已。

4.名著阅读。

(1)人物的身份有时能从着装体现出。

请结合你对以下人物的了解,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选项。

宋江全伙受招安时,众人皆戎装披挂,惟有四人特殊:吴用纶巾羽服,公孙胜,鲁达,武松皂布直橛。

A.破巾旧衫B.道袍C.黑绿罗袄D.烈火僧衣(2)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情感得以丰富,心灵得以慰藉。

读完《城南旧事》和《小王子》,我们心中既弥漫着淡淡的哀伤,又漾起丝丝的温暖。

请从下面两项中任选一项,围绕“哀伤”和“温暖”写出相应的情节。

①英子和妞儿②小王子和玫瑰花。

二、现代文阅读5.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杨慧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②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③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

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全解析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全解析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全解析时间:150分钟满分:130分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7分)不除糟粕,何来精华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_______(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_______(yí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

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越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

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_______(yáng)②晶_______(yíng)剔透③蜕.变_______(A.duì B.tuì)④污垢._______(A.gòu B.hòu)【答案】(1)①扬②莹③B④Aqí mào bù yáng,扬:指长得漂亮,形容人或器物的容貌漂亮。

指长得不漂亮,相貌普通。

出处:出自“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礼部侍郎郑愚,以~,戏之曰:'子之才学甚富,如一目何?”典故:公元866年,32岁的皮日休去京城长安考进士,由于他不愿奉承权贵,结果没考上。

第二年他又进京应试,主考官礼部侍郎郑愚很欣赏他的文章,还没发榜就叫他到府上,见他其貌不扬,眼睛不对称就讥笑他,皮日休立即反唇相讥回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ài)哺育孜.孜不倦(ī)头晕目炫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答案:D解析:A、感慨ǎi 头晕目眩B、荒谬龙吟凤哕huìC、荣膺yīng 锋芒毕露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B、在人迹罕至....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却也习以为常。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答案:C解析:首当其冲:当:承当;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并不是指冲锋陷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答案:C解析:A、搭配不当,视野可以拓展,但是感受不能拓展,只能是增强。

B、成分残缺,婆娑多姿为形容词,属于定语,后半句成分是谓语+定语,缺少宾语,后面加“的身影”。

D、句式糅杂,从结构上看,“由”的出现导致主语的残缺,把“由”删掉。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B、③②①⑤④⑥C、②①⑤④⑥③D、②③①④⑥⑤答案:B解析:排列组合先看选项确定首句范围。

本句首句为②或③其中一个。

按照总括性句子放在前面的原则,可判断③的总括性更强,是对园林艺术当中的窗子的一个总的概括,即窗子很重要。

那么,窗子为什么重要以及哪里重要呢?按照逻辑选项可知,原窗子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了交流,接下再具体围绕有了窗子之后的内外交流的具体例子阐述,这就是行文逻辑。

5、下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C、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答案:A解析:B暗喻,本体:头上高高耸起的部分(或头顶盘着的大辫子和上面的制帽);喻体:富士山。

当然,本句也有夸张成分。

C、比拟(拟物),把“失败”比拟为“尼龙绳子”可以接起,比拟为“金属梯子”可以焊上去。

D、排比,三个相同句式: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

(每小题2分,共4分)山行[唐]项斯青枥①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释】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答案:D解析:D颔联描写了茅舍飘出的烘茶蒸茗的气味和隔着竹篱传的缫丝声,并未直接描写烘茶的过程。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起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富有动态之美。

C、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

答案:C解析:C诗人描写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选取了“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事物,以及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与缫丝开拓诗歌的意境。

因此,C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是不准确的。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清官周忱[明]焦竑周文襄公①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

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

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遂出其人。

己巳之难②,英宗既北狩③,挞虏④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⑤。

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烧仓,恐.敌之因粮于我⑥也。

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⑦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

于是肩负者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州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⑧。

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

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

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注解】①周文襄公:指周,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

②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

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

④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

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

⑥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解决供应。

⑦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

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欲活之/无路B、举朝/仓皇失措C、时/周文襄公适在京D、说/田间事甚悉答案:D解析:“说田间事”动宾结构作主语,“悉”为谓语,“甚”为状语。

因此,应该是“说田间事/甚悉”,主谓划分。

9、解释文中划线句子。

(3分)(1)案()(2)恐()(3)谢()答案:(1)案卷(2)担忧、担心(3)道歉(古今异义字)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1)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2)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答案:(1)听到一处,文襄公突然点头开心地说:“幸亏有这点能够使他活下。

”(2)文襄公笑着安抚宽慰他没关系的,并且听他把事情说完才离开。

11、选文通过哪三件事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

答案:为了救活一个囚犯,而让官吏读大量的案卷给他听;文襄公的建议巧妙合理地处理了通州粮仓的粮食;文襄公关心民生与百姓一起闲聊并且清楚农事。

(三)古诗文积累。

(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分)(1)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雁门太守行》李贺(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岳》杜甫(3)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十五从军行》乐府诗集(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5)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6)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7)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逍遥游》庄子(8)不义而富贵,与我如浮云。

《论语七则》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7题。

(17分)秋夜巴金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问了几下。

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

我抬起头,就好像看到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

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爽朗的笑声……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

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

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

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

不管院子里暴雨下个不停,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

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

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

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出一股一股的热气。

我觉得屋子里越越温暖了。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

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眩目的光。

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

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

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

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①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

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他站起,走到窗前,②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跟着他到了窗前。

我记起了,多少年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

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

我知道多少年轻人带着创伤向他要求帮助,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

“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

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听惯了的声音。

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

雨住了,风也消逝了。

天空不知在什么时候露出一点点灰色。

夜很静。

③连他那颗心“哗哗剥剥”地燃烧的声音也听得见。

④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动,我听见他激动地、带感情地说:“忘记我。

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的?“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畏怯?在暴力面前低头?“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敢叫?“我所预言的‘将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叫,敢说,敢做,敢追求!“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

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

从四面八方送过响应的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