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分级阅读 培养思维品质

合集下载

以科林分级阅读促思维品质提升的实践

以科林分级阅读促思维品质提升的实践

以科林分级阅读促思维品质提升的实践在传统阅读教学当中,不管是对教材阅读的解读,还是在考试情境中对阅读的测试,学生对阅读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惧和麻木,另外阅读材料难度的不可控和篇章类型的单一、重复,降低了学生主动阅读的动机,很难培养积极阅读的思维品质。

《科林阅读》分级阅读的出现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以自由地开展个性化阅读,而且学生可以采用多元化的阅读技巧进行文段阅读,将分级阅读带给自己的愉悦体验内化为乐学、积极、自信的品质。

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品质。

标签:《科林英语》;认知水平;思维品质一、撬动传统的英语阅读之“困”现今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以下三种情况是最不容忽视的现状:1、教师对阅读材料欣赏功能的忽视。

学生往往在教师的引导下听读、回答问题、挖空被安排搜寻答案,在热热闹闹的课堂阅读教学之后,思维品质的提升也就成为了空中楼阁。

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难以有效提高。

学生缺少对阅读材料的欣赏,更无法体会语言描绘的美好画面。

2、教师缺乏对阅读材料整体脉络的把握。

传统的英语阅读侧重于对阅读材料的逐字逐句的翻译,将阅读材料拆得支离破碎,使阅读材料失去了原本的美感,以至于淡化了學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3、转化学生被动接受的角色。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其走进深入阅读、欣赏阅读材料、把握故事发展脉络,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现今英语教师的重要责任。

二、打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形成学生阅读技巧的多元化《科林英语》分级阅读的核心本质是为阅读者找到合适的读物进行进阶式阅读。

《科林英语》分级阅读尊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不同年龄认知水平的差异,满足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自主选材,对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育文化、创新人才思维品质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生在畅读《科林英语》时,可以使用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中。

(一)欣赏插图,身临其境通过图片环游的阅读实践,使教师最大化实现“不教之教”,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基于分级阅读的小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策略探析

基于分级阅读的小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策略探析

2112020年28期总第520期ENGLISH ON CAMPUS基于分级阅读的小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策略探析文/钟贝利宝宝回家了,宝宝还给哥哥带了礼物的故事。

通过主题情境的推动,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产生了共鸣,引发学生学会珍惜亲情,学会关爱家人,使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享受阅读。

二、倡导问题引领,发展思维敏捷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于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而问题牵引就是最重要的方式。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问题意识,充分抓住学生的思维特征,以分级读物为契机,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放飞他们的想象力,以问题引领开启他们的故事阅读。

每个学生的思维层次不同,我们要基于分级阅读的形式,设计问题语境,以满足层次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

在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Don’t Forget Your Homework授课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围绕Sam 和Alex之间发生的故事,创造性地呈现故事的结局Sam和躲在树后跳出来的好朋友Alex一起哈哈大笑。

笔者引导学生思考 If you forget your homework, wouldyou be happy?那为什么他们没写作业很开心,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在呈现绘本的插图时,笔者利用夸张的语气说:“Oh , my god! What happened?”当学生疑惑不解时,又充满好奇,笔者顺势提出了问题:Do you know what time it is? Do you know what day it is? Do you know what date it is? 通过提出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展阅读探究,最终学生得到了Today is April Fool’s Day的答案。

在绘本故事的最后,笔者再次抛出发散性问题: What will you do on April Fool’s Day?学生通过绘本学习,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思维,他们可以从自己不同的角度去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学教育2049."固E3顔團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⑥張国东内容摘要: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更加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地培养,而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归根到底就是训练、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力。

”思维力地培养离不开对思维广阔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地训练。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品质策略在平常的教学中,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不同程度、无意识地做着锻炼思维的事。

好比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层次,理解人物形象,就是指导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即思维的分析;引导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人物性格,就是把阅读对象分类、汇总,事物的本质属性合成一个整体,就是思维的综合;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叙写的事件、人物等领悟文章思想内容,就是从具体事实到概括一般原理,即思维的归纳;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来解释语言现象,就是从普遍原理推演特殊情况,即思维的演绎……可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几乎人人会做,天天在做,司空见惯。

但问题在于,好多的思维训练是无意识地在做。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思维。

具体可以从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周密性、创造性、批判性入手,发达学生们的思维。

一.全局启发,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广阔性,即思考问题要想宽,思远。

有两个要素可以衡量,一是思路畅通,二是思维面广。

思路畅通是思维广阔的必要条件。

假如思路阻滞,是不可能想宽,思远的。

思维面广,就是思考问题的范围要宽广,越宽广,思维质量越高O 所以,要想训练思维的广阔性,教师的主问题对课文的覆盖面越大越好。

覆盖面越大,思考问题的范围就越宽广。

假设教师的主问题,能促使学生站在整篇课文来思考,那这样的主问题启发便是“全局启发”。

全局启发一方面能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另一方面,更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简教学环节,用较少的学习时间,取得较多的学习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分级阅读让分层教学富有了新的内涵

分级阅读让分层教学富有了新的内涵

分级阅读让分层教学富有了新的内涵摘要:高中英语分级阅读是分层阅读理论的具体体现。

在实践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比较完善的分级阅读教学模式,并加以课后评价和归纳总结,总结出了一套完整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同时,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获得了充分体现和认可。

关键词:分级阅读思维品质整体预测思维导图高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模式是结合教学实际提出的创新理念,它的形成必将推动教科研分层教学理论向更深层次推进。

本课题研究在长达两年的探索过程中,吸收了国内外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并结合新时期我省乃至全国新形势下高中大班额情形加以分析整理创新,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一套有一定建树的、行之有效的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实践来自教学一线老师亲身体验研究,富有实践可操作性,是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实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必将会对分层教学理论起到进一步深化、丰富和发展的效果,也将促进高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极大提升。

一、高中英语分级阅读实施1. Learning aim: Try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listen, speak, read, write, imagine and create the mind-map in English and raise their interest by various means.2. Learning task: 6 pages every period3. Learning procedures:1). Preparation for vocabulary: 词汇准备(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5 pointsEvery member of each group is responsible for each page, including new vocabulary and difficult sentence patters.2). Predictive introduction for the whole book. 预测性介绍整本书 20 points;Introduce the whole book or half the book in English by means of the topic, headlines and pictures before learning。

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思维品质培养

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思维品质培养

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发表时间:2009-09-19T23:07:14.903Z 来源:《魅力中国》2009年第10期作者:段传印[导读](鹿邑县试量镇段楼小学,河南周口 477200)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0-180-01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中心,从语言训练入手,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同步进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训练的效率,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训练快速表达,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课堂提问或练习时,一般要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

但是,为了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要求学生迅速的回答问题。

例如:《跳水》一课的教学,在学习到孩子走到桅杆顶端最高的桅木时,我让学生们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又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感受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然后我马上提问:“此时此刻,刻不容缓,请你快想办法救救孩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们瞬间意识到只有让孩子跳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这样,即使学生感受到船长的机智果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培养了思维的敏捷性。

二、自由设想,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开拓性结合阅读训练。

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不断自由设想,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类别不同的事物系统中去发展思维,开拓思路。

例如,《草船借箭》一课,课文有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借二十条快船的故事情节,“为什么诸葛亮要请鲁肃帮忙呢?”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扩展思考,同时加深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认识。

学生们纷纷阐述自己的见解,有的说从对话看,两个人的关系不错,是朋友,因而请鲁肃帮忙;有的说借船,借军士,作为将军的鲁肃能做到,因而请他帮忙;还有的说诸葛亮了解鲁肃的为人,知道他守信用,因而请他帮忙。

一个中心问题,学生寻找了多种答案的同时,认识到了诸葛亮是个知人善用的人,而这—过程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也培养了思维的开拓性。

分级阅读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分级阅读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分级阅读的实施步骤和方法引言分级阅读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习者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逐级增加难度和复杂度,学习者可以逐渐习得新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本文将介绍分级阅读的实施步骤和方法,帮助教师和学习者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和学习过程中。

步骤1. 确定分级阅读的目标在开始实施分级阅读之前,教师需要明确阅读的主题、学习者的阅读水平和目标,以及评估学习者的阅读能力。

这有助于确定适当的阅读材料和难度级别。

2.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根据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和目标,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应该与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和兴趣相关,并逐级增加难度和复杂度。

可以选择故事书、文章、新闻报道等多样化的阅读材料。

3. 划分阅读级别根据材料的难度和复杂度,将阅读材料划分为不同的级别。

可以根据词汇量、句子结构、篇幅等要素来划分级别。

一般来说,分为三个级别:初级、中级和高级。

确保每个级别具有足够的挑战性,同时又不会过于困难,以保证学习者的阅读积极性和兴趣。

4. 提供语言支持为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语言支持。

可以在材料中引入生词表和词汇表,解释常见的词汇和短语,以及提供词汇练习。

此外,可以给学习者提供关键句子的解释和示例,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关键信息。

5. 使用导读和策略指导在学习者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可以使用导读和策略指导帮助他们理解阅读材料。

导读可以提供有关材料主题、结构和关键词的信息,以帮助学习者预测和理解文章的内容。

策略指导可以提供阅读策略和技巧,如扫描、略读和详读等,以帮助学习者有效地解决阅读难题。

6. 进行分级阅读将学习者分成小组,根据他们的阅读能力分配不同的阅读材料。

学习者可以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分享理解,互相帮助和支持。

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中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以促进学习者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7. 检查理解和评估学习成果在学习者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进行理解检查和学习成果评估。

可以使用问答题、填空题和写作任务等形式进行测试。

阅读与思辨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阅读与思辨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阅读与思辨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阅读与思辨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通过深入的阅读和积极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掌握重要思想,培养批判性思维,并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思辨能力,以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一、鼓励阅读广泛的文本阅读广泛的文本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基础。

学生应该被鼓励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如小说、传记、科普读物、报纸、杂志等。

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不同观点和思想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学习文本分析和解读的技巧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他们需要学习文本分析和解读的技巧。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注意文本的结构、关键词和重要信息,以帮助他们理解文本的主旨和意图。

学生也可以通过询问自己一些思考性的问题,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

三、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课堂讨论和辩论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式。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学习倾听他人的观点,并通过争论和辩论的过程,加深对不同观点和思想的理解。

教师应该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引导他们用事实和逻辑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四、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批判性思考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能力。

学生应该被教导如何提出关键问题、评估证据和推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并鼓励他们通过批判性思考来解决问题。

五、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对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组织阅读活动,如读书俱乐部、阅读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应该被鼓励每天阅读一定时间,并制定阅读计划,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论通过鼓励广泛阅读、学习文本分析和解读的技巧、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以及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思辨能力,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思考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思考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思考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包含了语音、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等多个方面的训练。

而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思考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考方式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培养创新思维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元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英语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创造新的句子和故事。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思维。

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阅读和讨论课文,通过分享和交流,促使学生相互借鉴和学习。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思考方式的培养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细致思考的习惯。

在阅读课文之前,可以让学生观察课文的标题、图片和段落结构,推测文章的大意和主题;在阅读课文时,可以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每一个句子和段落,理解其中的细节和信息。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2.培养扩展思考
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思考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合作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细致思考、扩展思考和评价思考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成为思维敏捷、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但笔者在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研讨课和公开课的过程中发现,在热热闹闹的课堂阅读教学之后,学生的阅读水平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在很长一个时间段内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思维品质的提升也成为了空中楼阁。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为他们选择合适的分级阅读材料,搭建合理的语用平台,从而激发他们使用英语的兴趣,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那么,何为分级阅读(graded reading)呢?这一理念源于欧美,已有近100年的发展历史。

它根据青少年的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为他们编写并选择难度和内容适切的读物。

分级阅读中的“分级”主要针对读者的阅读素养水平和读物难度两方面,一方面评估读者水平,一方面帮助读物分级,最后将两者进行匹配。

分级阅读的引入,对我国中小学的外语教学带来了新视角与新模式。

了解到这一点,在我们实际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又该如何去进行分级阅读的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所想所做。

一、提供适合的分级阅读材料,契合阅读动机阅读材料是开展有效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媒介,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

然而,由于缺乏适合的阅读材料,现有的小学英语教材主要以语言知识点为导向,无法真正满足阅读教学的需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很难进行有意义且生动的阅读教学。

崔静梅(海安县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600)摘要: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度运用分级阅读形式,根据不同年级,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分级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形式,突破传统的阅读模式;使用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相融共长等丰富的阅读评价来提升阅读效果。

因此,分级阅读对青少年的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的提升,有着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与促进。

同时,分级阅读的引入,对我国中小学的外语学带来了新视角与新模式。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分级阅读;思维品质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8)16-0059-06因此,根据分级阅读标准的主要目标,我们可以根据阅读者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材料进行匹配,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阅读文本,从而让学生在文本各异的阅读中掌握方法,提升阅读水平,培养思维能力。

(一)低年级———图文并茂的绘本阅读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绘本阅读,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掌握故事,习得语言,使用语言。

例如,我们可以将David goes to school.(如图1)这样一个符合一、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主题绘本走进低年级的课堂,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生活气息浓郁、又与他们学习息息相关的故事情境中习得句型:No yelling !No running !No chewing gum in class !Wait your turn!Raise your hands !...学生在调皮的大卫身上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习得生活中的经验。

图1(二)中年级———趣味盎然的故事阅读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可以初步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简单看法,并听懂教师的指令及简单的课堂用语,对英语有兴趣,乐于参与相关的课堂活动。

根据中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来给学生阅读。

例如The skinny pig (如图2)主要讲述的是一只瘦猪的故事,故事趣味盎然且充满着正能量,学生可以在这只skinnypig 的身上找出闪光点,并找寻出自己可以努力的正确方向。

图2(三)高年级———意味深长的文本阅读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基础和一定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也比较活跃。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寓意深长、思维有深度且开放性的故事让学生进行阅读体验,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会分析、探究、反思、质疑和评价。

例如:Tom ’s long nose (如图3)就是一篇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的英文故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生词学习、带着问题阅读故事以及根据情节预测故事发展等方式来培养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

图3二、突破传统的阅读模式,盈润阅读体验随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教师接触了新的理念,了解了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教学模式的突破给学生提供了更为良好的阅读体验,从而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教学中做到灵活运用,突破传统模式,让学生在分级阅读中健康成长,有效发展呢?(一)图片环游,图文共赏图片环游在本质上是一种分享阅读,是教师和学生共读故事、合作建构意义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文本故事演绎成生活故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心理,联系个人生活,通过图片环游读懂故事,将此变成师生合作探究故事意义的过程,“生成一个深度卷入、思维绽放的教学形态”。

以上文提到的David goes toschool.为案例,在这样一个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中,我们首先可以用介绍新朋友的方式给学生呈现出调皮的David,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猜测David goes to school.What happened at school?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PPT呈现给学生相关的图片(如图4):Is David a good boy?What happened at school?图4学生就在这样一个图文共赏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掌握故事,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过程,体会故事中的快乐,从小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生活方式,从而培养他们初步的思维能力。

(二)拼图阅读,合作共享拼图阅读的教学方式要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绘本学习基础、熟悉图片环游的教学方法后采用。

拼图阅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挑战、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合作。

以绘本故事The skinny pig为例。

在故事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故事根据情节变化分成几个意义相对独立的小片段,然后采取拼图教学这样一种方式(如图5)。

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4~5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套完整的故事卡,然后让学生组成完整且符合逻辑的故事。

这样的拼图方式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同时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三)阅读圈内,共生共长阅读圈(Reading Circles),是一种培养学生图6图5阅读习惯、享受阅读的方式。

在这样的阅读方式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问。

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角色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角色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讨论与角色转换。

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在合作共享中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共生共长。

以故事Tom ’s long nose 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以根据故事的内容,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的阅读圈(如图6),角色分配为:The elephant Tom,Mum,Doctor Giraffe,the other animals 。

在此阅读圈内,学生可以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自主探讨故事文本,发现问题并在小组范围内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得到提升,他们不断地挖掘出一些诸如:How is the long nose?If you have a long nose,what should you do?此类问题,看似有些无厘头,但就在这样的一笑一问一答、一乐一思一辨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加深,同时提升的还有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思辨思维能力。

三、充实单一的阅读评价,提升阅读效果阅读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在这些评价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跟踪学生的发展过程,分析教学中的问题,进而促进教与学的优化与提升。

但是,许多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只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选择阅读材料和教学效果,评价趋于单一片面。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评价的相对全面而又有效呢?(一)你“吹”我“捧”———生生互评传统的评价都是教师评价,学生倾听。

评价方式有时是大力的表扬,学生负责的只是投以赞许的目光亦或羡慕嫉妒恨的“复杂”内心;有时是犀利的批评,学生负责的只是投以同情的目光亦或是“幸好不是我”般的“幸灾乐祸”。

这样的评价,长此以往给学生留下的只是“雁过留痕”的印迹,收获与成长的只是极少数的被评价者,范围小,成效甚微。

不久前,笔者有幸在一节英语阅读课中,看到一位教师是这样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的:T:What do you think of his acting?S1:Very good.T:Do you think so?S2:Not very good.Because...(中文表达:这句话他没有表达出Tom的疑惑)T:Haha,you are so careful.If you,how can you say that?S2:...(使出全力,让自己的表演能起到示范作用)Ss:不约而同地鼓掌。

T:Oh,Chen Lang did a very good job.Let’s imitate him together,OK?Ss:Imitate together.T:Anyone else?How do you think of his acting?S3:...S4:...这样的评价方式,真正地让学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这样的评价不仅只有表扬与批评,更多地充盈在学生中的是你表演我示范那种良性的竞争,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过程中收获着、成长着。

(二)你“挑”我“拣”———师生共评大多数时候的学生评价是客观真实到位的,但有的时候难免也会出现主观性或平面性的评价,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做好正确的引导与矫正。

在上面所提到的这节课中,同样出现一位学生这样的评价声音:S5:His acting is terrible.T:Why?(露出惊讶的表情)S5:Because he broke my glass after class, so I don’t like him,I don’t like his acting.T:Oh,I know.It doesn’t matter.We can say that after class.Now we only evaluate his acting in fact,OK?And I think that is good,right?S5:Yes.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评价进行适当的点评与引导,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拥有了更多的兴趣与向往,同时也增进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评价就这样在你“挑”我“拣”的过程中快乐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