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镇沅县大井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了解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提高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养老金发放水平,我们开展了一项调研工作。

二、调研目的1.了解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情况和缴费情况。

2.了解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范围和待遇水平。

3.分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地区的城乡居民进行调研。

四、调研结果1.参保情况和缴费情况在所调研的地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较高,近80%的居民参与了社会养老保险。

参保人员中,有50%的人员选择个人缴费,50%的人员由单位代缴。

缴费率普遍较高,达到90%以上。

2.保障范围和待遇水平3.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部分居民缺乏对社会养老保险的了解,导致参保率不高。

(2)有些居民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无法正常缴纳社会养老保险。

(3)少部分参保人员的养老金待遇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4)社会养老保险信息化水平较低,缴费和发放等环节存在不规范现象。

五、政策建议(1)加强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参保率。

(2)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机制,确保经济困难群体能够正常参保。

(3)完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确保参保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能够与物价水平相匹配。

(4)加强社会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提高缴费和发放等环节的效率和准确性。

六、结论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制度安排,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

同时,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险意识和参保意愿,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和缴费率。

农村养老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农村养老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农村养老现状分析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明显,农村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了解农村养老现状,本次调查针对某农村地区的养老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问卷90份,回收率为90%。

问卷主要涵盖了养老需求、养老设施、经济支持等内容,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三、调查结果1. 养老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度较高,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养老问题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多数受访者期望能够在家中养老,与家人们共同度过晚年。

2. 养老设施在养老设施方面,调查显示农村地区养老设施相对匮乏。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附近没有专业的养老院或养老设施可供选择。

仅有不到20%的受访者表示附近有较好的养老设施,并表示他们会选择进入养老院或者养老社区。

3. 经济支持调查发现,农村养老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困扰是经济支持。

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养老方面存在经济压力,很难负担得起专业养老设施的费用。

有近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养老费用的来源感到不确定,担心自己在养老时面临困境。

四、问题分析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对农村养老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 养老设施不足目前农村地区的养老设施相对匮乏,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

这导致许多老年人只能在家中养老,缺乏专业的照料和服务,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困扰。

2. 经济支持困难农村居民普遍面临着经济支持的问题。

由于收入有限,许多农村居民很难负担得起专业的养老费用。

缺乏经济支持给老年人的养老带来了很大压力,加大了老年人在养老时的困境。

五、建议与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加强养老设施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养老设施的建设投入,增加养老院和养老社区的数量和质量。

通过完善养老设施的设备和服务,提供更好的照料和关爱,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通过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全面调研,分析了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调研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尚存在诸多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实施全面、持续的改革,以确保居民的养老保障。

1. 引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保险的问题越发凸显,为了深入了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分析其运营现状,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2. 养老保险现状分析2.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目标和涵盖范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旨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养老金保障,确保他们在退休后能够维持基本生活。

然而,由于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薄弱之处。

2.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运作模式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通常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运作。

个人账户可以作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积累性部分,而社会统筹则主要由公共财政和社会筹资构成。

然而,由于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差异,养老保险的公平性仍然存在问题。

3.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3.1 养老保险待遇的不足目前,一些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待遇远低于其基本生活需求。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包括养老金缴纳规定不合理、基础养老金逐渐贬值以及养老金调整不及时等。

3.2 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在覆盖范围、政策设计和资金运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

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改进建议4.1 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政府应该适时提高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和养老金发放标准,确保养老金能够与物价上涨相适应。

同时,完善养老金的调整机制,确保养老金能够真正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4.2 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政府应进一步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资金运作机制,提高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

同时,要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防范养老金风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执行情况调研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执行情况调研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执行情况调研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执行情况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保障我国老年人基本养老权益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调研,深入分析其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首先,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来看,目前的情况还有待提高。

尽管我国政府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由于信息传递的不畅和参保条件的限制,很多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不高,缺乏参保的意识。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农村地区甚至存在对养老保险政策的误解,认为参保后会增加经济负担,导致不愿意参保。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政策宣传,提高他们的参保意愿和动力。

其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也存在差异化的问题。

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险待遇标准不一,导致了城乡居民之间的待遇差异。

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待遇相对较低,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年限和缴费金额也存在差异化,有些人无法按时达到参保要求,导致无法享受养老金的待遇。

因此,需要改进养老保险的政策设计,提高保障水平的一致性,确保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另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运行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一些地方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状况不佳,无法满足支付养老金的需求。

部分地方的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较大,严重影响了养老保险政策的执行情况。

因此,需要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基金的可持续运营,并建立合理的投资运营机制,增加基金收益。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监督和评估。

要保障城乡居民的养老权益,不能简单地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宣传来解决问题,还需要对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督。

通过养老保险政策的效果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

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防止养老保险基金被滥用和浪费,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城乡居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冒领养老金现象调查分析和待遇资格认证新模式的建立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冒领养老金现象调查分析和待遇资格认证新模式的建立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冒领养老金现象调查分析和待遇资格认证新模式的建立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冒领养老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是指享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资格的城乡居民,在死亡后仍然有家属定期领取养老金,或者享有养老保险资格的人健在,却在每月领取双份养老金。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出现漏洞。

而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发展,会让国家的社保资源出现很严重的损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的发放工作也会被延误,因此需要及时提出解决的措施。

本文以云南省丘北县为例,对城乡居民养老金冒领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最后的结果,提出构建新的待遇资格认证模式的设想。

标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冒领;待遇资格认证前言: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最近的几年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冒领现象在我国多个省份层出不穷,如果被冒领的养老金不能及时追回,会给我国社保资源造成极严重的损失,也会让其他享有养老金待遇的人员利益蒙受损失。

要想确保每一个享受养老金待遇的人员每月都能按时领到应有的养老金,就要对当前冒领现象展开深入调查分析,提升社保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对享受待遇的人员进行资格认证,构建一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发放的新机制。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冒领的类型对养老金的冒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指享有养老金待遇的人员死亡后,没有及时注销户口,社保机构的人员没有对其死亡进行确认,每月仍然定期发放养老金,家属会将养老金取走,即死亡冒领;第二种是指享有养老金待遇的人员每月领取双份养老金,主要体现为:①享受养老金待遇的人员本地和外地重复;②享受养老金待遇的人员和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重复,同样包括了本地和外地重复;③享受养老金待遇的人员和上述两种之外的退休干部退休金的重复[1]。

这两种情况均属于养老金冒领,无论是哪种,都会给国家社保资源带来巨大损失。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冒领调查分析本文以云南省丘北县为例,对城乡居民养老金冒领现象进行调查分析。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养老保险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社会保障制度之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工作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运行现状、问题和改进方向进行深入了解,为优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大量的数据信息,并对样本进行分析和统计;通过访谈,深入了解一线工作人员和参保居民对养老保险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普遍较低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普遍较低。

其中,农村地区的参保率更低,主要原因是缺乏养老保险的认知和意识,以及参保费用高昂等问题。

另外,参保程序繁琐、办理时间长等也是居民不愿参保的原因之一2.养老保险待遇不稳定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稳定是城乡居民普遍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经济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待遇差异化明显,对于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来说,养老金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待遇的安全感不足。

3.养老保险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养老保险管理存在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

不同地区的参保条件、参保费用、待遇发放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给参保居民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同时,养老保险的缴费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于自负盈亏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缴费标准应更加合理,避免过高的负担。

四、调研建议1.加强宣传促进参保率提升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宣传工作需要加强,提高居民的保险意识和参保意愿。

可以通过组织讲座、宣传活动、优化参保流程等方式,提高养老保险的知晓率和参保率。

2.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标准和体系应加强对养老保险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统一的标准和体系,确保养老保险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应加强政策调整的透明度和通知力度,提高参保居民对政策变化的认知度。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调查分析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调查分析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调查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镇居民的晚年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旨在为城镇居民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减轻家庭养老负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城镇居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参保情况、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城镇常住居民,包括在职职工、灵活就业人员、退休人员等。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850 份,并对 50 名受访者进行了深入访谈。

三、调查结果分析(一)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城镇居民对养老保险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程度不深。

约 60%的受访者知道养老保险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但对于具体的政策条款、缴费标准、待遇领取条件等细节问题,只有 30%的受访者能够准确回答。

这表明,在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和普及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参保情况从参保情况来看,在职职工的参保率较高,达到 90%以上;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相对较低,约为 50%;而未就业人员的参保率则不足30%。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在职职工的参保由单位统一办理,具有强制性;灵活就业人员需要自行缴费,部分人由于经济压力或对政策的不信任而选择不参保;未就业人员由于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参保意愿较低。

(三)缴费标准在缴费标准方面,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目前的缴费标准偏高,尤其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和未就业人员来说,缴费负担较重。

约 40%的受访者表示,由于缴费压力大,他们曾经考虑过中断缴费或降低缴费档次。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社会养老保险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城乡居民的养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以广泛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式展开。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涵盖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待遇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我们在城市和农村各抽取了500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

2.实地走访:我们选择了几个村和社区进行实地走访,通过与居民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交流,了解他们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知和评价。

三、调研结果1.缴费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城乡居民都知道社会养老保险是需要缴费的,但很多农村居民对于缴费标准和方式并不了解。

同时,一些城市居民反映缴费额度过高,不符合自身经济实力。

2.待遇情况:调研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待遇相对满意,但农村居民对待遇的满意度较低。

一方面,农村居民的养老金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居民,不足以满足基本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居民反映养老金发放不及时、不稳定。

3.管理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满意。

城市居民普遍反映社保机构办事效率低、服务不周到,而农村居民则普遍反映缺乏专业的社保管理人员,导致管理不规范。

四、问题分析1.缴费问题:当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和方式不够透明,导致部分居民对缴费产生疑惑。

缴费额度过高造成了一些城市居民的经济负担过重。

2.待遇问题:农村居民的养老金水平较低,不足以满足基本需求;养老金的发放不及时、不稳定也给农村居民带来了困扰。

3.管理问题:城乡居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普遍不满意,城市居民反映社保机构服务不周到,农村居民表示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导致管理不规范。

五、建议1.完善缴费制度:应建立透明公正的缴费制度,让居民清楚知道缴费的标准和方式,同时要考虑缴费的合理性,确保居民能够负担得起。

2.提高待遇水平:农村居民的养老金水平应提高,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镇沅县大井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现状调查
作者:段雯李雅琳陆烨俞群俊李璐燕
来源:《价值工程》2017年第30期
摘要:云南省镇沅县自2011年开始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到镇沅县大井村进行调查问卷发放,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借鉴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和政策文件,对制度运行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所发现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对策,以期制度能不断完善,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的养老问题。

关键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大井村;运行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0-0040-02
0引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加剧,“银色浪潮”席卷全国,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农转非”失地农民随之增多,空巢家庭增加,独生子女家庭负担大,养老难题越发凸显。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下文简称“城乡居保”)在统筹层次上开展养老保障工作,便于贯彻惠民政策,能更好地缓解民生问题,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1大井村的基本情况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概况
大井村是镇沅县勐大镇下辖村之一,国土面积48.73平方公里,属于半山区。

有农户687户,乡村人口2643人,其中农业人口2643人,劳动力1191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18人。

全村耕地面积3892亩,全村人均耕地面积1.5亩。

201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46.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57.00元。

截至2016年,大井村共有符合参保条件的1629人参保(正常人员1590人,残疾人、五保户共39人),参保率为:91.77%,制度在全村已经有了较广的覆盖面和知晓度。

2014年保费收入为145000元,发放待遇人数为427人,发放待遇334520.40元。

到2015年,保费收入增至250100元,发放待遇人数为443人,发放待遇431424.29元。

到2016年,保费收入为166700元,发放待遇人数为451人,发放待遇413189.76元。

2017年1月至4月底,保费收入为25100元,发放待遇人数为447人,共发放待遇144935.42元(数据来源于镇沅县社会保障局)。

2调查概况
本次研究采用偶遇的方式到大井村进行调查问卷发放,并通过现场询问填写的方式进行调查。

针对调查难度较大的老人、文盲、残疾人等人群,笔者采取了询问助填、看护人间接帮填的调查方式。

再运用SPSS23.0统计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并向镇沅县社会保障局养老股室工作人员和大井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收集数据并了解当地情况。

从2017年3月至4月,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无效问卷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回收问卷有效率为100%。

在被调查的200人中,男性有99人,占样本总量的49.5%,女性有101人,占50.5%。

其中有168人参加了城乡居保,占样本总量的84%,未参加的有32人,占16%。

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分布为:16-45岁有85人,占样本总量的42.5%:46-59岁有83人,占样本总量的41.5%:60岁及以上有32人,占样本总量的16.0%。

16-59岁符合参保条件的调查对象最多。

在调查对象文化程度方面,文盲有16人(8.0%),小学文化的有67人(33.5%),初中文化的有87人(43.5%),高中及中专的有24人(12.0%),大专以上有6人(3.0%)。

3存在的问题
3.1村民对城乡居保的认知度不高
镇沅县社保局及相关单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多种政策宣传方案,如印发宣传手册、组织村委会社保员进行政策培训、在门户网站及新媒体平台(两微一端——微信、微博、网络客户端)不定期发放宣传讯息等。

在调查中有151人(75.5%)是通过政府和村委会的宣传、公示了解城乡居保的,有130人(65%)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和手机等渠道了解城乡居保的相关信息,可见当前的政策宣传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在政策具体内容和细节上的认知,很多村民却并不深入。

此外,在调查中发现村民的文化程度是影响政策认知和接受度的重要因素,在6个大专学历的村民中,“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政策的人有4人,占该群体的
66.7%:高中或中专学历的有24人,有18人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该政策,占该群体的75%。

但到了初中学历,该群体中仅有51.7%的人比较或非常了解这一政策:而对于小学学历的人来讲,这一数字为47.8%。

对于政策的理解、贯彻和延续,村民的受教育程度可能会构成一种无形的制约。

3.2经办机构服务能力不足
在本次调查群体中有66人(33%)认为投保时对办理流程、所需材料不了解:有41人(20.5%)认为经办机构少,离家远:有27人(13.5%)认为业务员态度差,不专业:有18人(9.0%)认为业务办理时间过长,程序繁琐。

距大井村最近的社保经办机构为勐大镇社保所,虽然距离仅17公里,但路况较差,日常出行不是非常便利,如遇恶劣天气则问题更为突出。

部分群众因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投保或其他业务办理所需材料及必要流程不太了解,常常需要折返家中或前往镇沅县城(距大井村
73公里)补齐材料,更改个人错误信息,耗损时间且耽误农活,再加上办理时间长,程序繁琐,办理城乡居保相关业务不是很便利。

3.3居民投保档次低,参保意愿不强,影响基金收入稳步增长
村民在参保时偏向于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

被调查者中168名已参保的村民,有66人(39.3%)选择年缴费100元,71人(41.3%)选择年缴费200元,18人(10.7%)选择年缴费300元。

与这样的投保档次分布相关的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投保人自身的经济状况;二是一定程度上的从众心理。

调查发现目前大进村村民的收入来源相对单一(此问题为多选),主要是靠外出务工(37.5%)和在家务农(67.5%),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应付日常开销和子女的教育经费已显吃力,在缴费时自然就选择较低的投保档次。

还有,在调查中认为城乡居保的缴费对自己的生活基本没有影响的有26人,但其中就有22人选择了100元至300元的缴费标准:认为城乡居保缴费对自己的生活完全没有影响的有6人,但这6人都选择了100元的缴费档次。

这两类人的经济状况应该要好一些,但仍然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此时影响他们决策的多半是从众心理,而非自身可从政策中获取的保障力度以及养老保障的社会共济理念。

4对策建议
4.1加强政策宣传的针对性,提高居民接受度
首先,利用好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开设城乡居保宣传专题,在地方电视台、报纸刊物及村广播里科普社会保险知识,讲解政策细则。

其次,通过各大通信运营商向村民发送政策解读信息和参保知识,开通政策答疑热线,由社保专业人员负责解答群众的问题并接受反馈意见,根据群众的声音适时调整宣传工作方向。

再次,基层工作人员可到农户家中发放宣传资料,进行现场答疑,充分发挥好村社干部的工作优势。

同时也可利用各种农闲时机,入户推广新媒体宣传平台,向村里使用智能机、家里有年轻人的农户讲解示范各类宣传帐号、客户端的安装使用及门户网站的访问浏览。

4.2优化经办流程,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针对大井村距离经办机构远的问题,在无法增设服务点的情况下,可以让社保员或村社干部上门收取保费、资料,或村民主动将材料和保费交到村委会,由专人负责,在每周的一个固定工作日到镇上进行统一办理,解决村民的麻烦。

对于村民反映对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不了解的情况,可以在社保所门口或大厅显眼位置张贴办理流程图和所需材料填写、复印示范表,将一些注意事项、各类业务办理流程和常见问题答疑总结成办事指南,印制后放置在经办点内和村委会办公室,供群众取阅。

4.3建立健全缴费激励机制,提高缴费档次
大井村村民经济水平参差不齐,政府和村委会应当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动员和引导,帮助他们按照实际情况、投保能力和保障需求核算最为适宜的参保档次,在宣讲中要突出显示
“多缴费多积累”的政策优势和特点,鼓励经济水平较好,投保能力较高的参保人参加高档次的城乡居保。

对于经济来源单一,收入较低的适龄村民,可以用土地养老结合低档次的城乡居保养老,通过精准扶贫,发展特色农业,如瓢鸡、杂交野猪养殖,或根据土地情况适当增加经济作物(咖啡、茶叶、烤烟,核桃等)的种植面积,增加经济收入,最终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