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

合集下载

冬天养生15个小常识

冬天养生15个小常识

冬季养生原则和注意事项_冬天养生15个小常识1、皮肤干燥多喝水2、起居上要注意保暖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

对于老人家,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饮食增苦少咸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4、早睡晚起身体好5、食物温补来帮忙6、早餐多食热粥此外,还可常食可安神养心的桂圆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等。

7、双脚注意保暖支撑人体生命大厦的双脚,素有“第二心脏”之称。

但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又远离心脏,若长时间下垂,易使血液循环不畅。

脚一旦受寒冷侵袭,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使人发生感冒。

8、每天晒太阳30分钟以上晒太阳对养生很有帮助,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防治骨质疏松、皮肤组织受到温热的良性刺激,促使表皮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活跃细胞新陈代谢,改善皮肤组织营养状况。

除了上面的好处外,冬季晒太阳还能让人感到温暖。

一天当中,上午6点到10点和下午4点到5点的两段时间,紫外线中X光束成分多,有利于骨骼的正常钙化。

但在任何季节的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由于紫外线过强,最忌长时间曝晒。

每次晒冬阳最好持续半小时至一小时,最好穿红衣服,其次是白色,不要穿黑衣裳。

晒冬阳的时候容易犯困,聊聊天可以防止入睡着凉。

9、别拒绝运动很多老年人有晨练的习惯,当然这对身体健康很有利。

但是到了冬天,晨练时间不宜太早,否则容易伤害人体中的“阳气”。

假如在太阳没出来之前进行晨练,此时空气中积存了一天一夜的二氧化碳等各种污染物质,人们容易遭受寒气、雾气和浊气的伤害,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

1、冬季养生原则之早睡晚起入冬后不妨早睡晚起,一方面保证充足的睡眠,另一方面有利于维持体内的阴阳平衡。

《冬季养生食谱》课件

《冬季养生食谱》课件
加餐时机
在两餐之间,如果感到饥饿或疲劳,可以选择一些冬季养 生的小食作为加餐,以补充能量和养分,保持精力充沛。
食用的量控制
适量原则
冬季养生食谱虽然营养丰富,但 也不宜过量食用。应根据个人体 质和需求,适量食用,以免对身
体造成负担。
控制油盐糖分
在烹饪过程中,应控制油、盐、 糖的用量,以降低食物的热量和 脂肪含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将粗粮与细粮搭配食用,如燕麦、糙 米、玉米等与白米饭、白面制品搭配 ,可提供更全面的营养。
食材的搭配实例
羊肉炖白萝卜
羊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 白萝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 质,二者搭配可增强御寒 能力。
黑木耳炖猪肉
黑木耳具有滋阴润燥的作 用,猪肉可提供优质蛋白 质,二者搭配可滋润养肺 。
燕麦粥配水果
燕麦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 素B族,水果富含维生素C ,二者搭配可促进消化、 增强免疫力。
烹饪技巧
饮食搭配
掌握所选食谱的烹饪技巧,如蒸、煮、炖 、焖等,确保烹饪过程中营养的保留和口 感的提升。
遵循食谱中的饮食搭配建议,合理搭配主 食、蔬菜、肉类等,保证营养均衡。
实践的效果评估
身体状况改善
通过实践《冬季养生食谱》,关注身体 状况的改善,如体重、血压、血糖等指
标的变化。
疾病预防与控制
实践食谱对于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预 防和控制作用,如感冒、咳嗽等常见
滋润养肺
冬季干燥,应选择滋润养肺的食材 ,如梨、银耳、百合等,以保持呼 吸道的湿润和通畅。
食材的搭配方法
荤素搭配
将肉类与蔬菜搭配食用,既可满足人 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又能提供 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粗细搭配
酸碱搭配
将酸性和碱性食物搭配食用,如肉类 、鸡蛋等酸性食物与蔬菜、水果等碱 性食物搭配,有助于维持人体酸碱平 衡。

冬季健康养生知识宣传

冬季健康养生知识宣传

冬季健康养生知识宣传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健康和养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冬季健康养生的知识宣传。

1. 多喝热水:冬天气温低,人体往往会感到干燥。

多喝热水有助于保持身体水分平衡,预防皮肤干燥,也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毒素。

2. 补充维生素C:冬季是感冒和流感盛行的季节。

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系统,提高抵抗力。

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的有柑橘类水果、蔬菜(如橙子、柠檬、菠菜等),可以多食用。

3. 合理锻炼:冬季锻炼有助于提高体温、增强免疫力和心肺功能,但也要注意避免在寒冷天气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引发身体不适。

4. 保持足够睡眠:冬季天气寒冷,人体消耗的能量较多。

保持足够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和疲劳。

5. 多食用暖性食物:冬季寒冷,适当增加暖性食物的摄入有助于保持体温和舒适感。

如姜、蒜、辣椒等具有较强的暖身效果。

6. 注意室内通风:虽然冬季室外寒冷,但室内通风仍然很重要。

室内空气如果不流通,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增加感染病的风险。

每天适当开窗通风能够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7. 避免暴饮暴食:冬季进食过多或暴饮暴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和身体负担加重。

要注意控制食量,分餐进食,保持适度的饮食习惯。

8. 注意保护皮肤:冬季是皮肤干燥和龟裂的高发期。

保持皮肤湿润,使用滋润剂和保湿霜,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和干燥的环境中。

9. 注意手足保暖:手脚是人体散热最快的部位,在寒冷天气要特别注意保暖,穿戴保暖衣物和手套,减少受冻的机会。

10. 心理健康:冬季天气阴冷,容易让人情绪低落。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喜欢的活动,和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减轻压力和提升幸福感。

在冬季,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采取合理的养生措施,享受健康的生活。

让我们共同度过一个愉快且健康的冬天!。

冬季养生知识一百条

冬季养生知识一百条

冬季养生知识一百条1. 冬季养生的重要性2. 饮食调养冬季的养生方法3. 冬季养生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4. 冬季养生的饮食原则5. 冬季养生的着装建议6. 冬季养生的运动方式7. 冬季养生的居家环境调整8. 冬季养生的保湿补水秘诀9. 冬季养生的保暖技巧10. 冬季养生的防病预防措施11. 冬季养生与呼吸系统的关系12. 冬季养生与消化系统的关联13. 冬季养生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14. 冬季养生与免疫力的提升15. 冬季养生与睡眠质量的改善16. 冬季养生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7. 冬季养生与抗疲劳的战斗18. 冬季养生与抗寒能力的提高19. 冬季养生与预防感冒的关系20. 冬季养生与皮肤健康的密切关联21. 冬季养生与呼吸道疾病的预防22. 冬季养生与饮食调节的注意事项23. 冬季养生与生活作息的平衡24. 冬季养生与中医理论的结合25. 冬季养生与适当锻炼的重要性26. 冬季养生与气候变化的适应27. 冬季养生与内外环境的调和28. 冬季养生与身体脂肪的控制29. 冬季养生与食物的温补选择30. 冬季养生与药膳的搭配31. 冬季养生与精神调节的关系32. 冬季养生与保持活力的技巧33. 冬季养生与排毒清肠的重要性34. 冬季养生与预防糖尿病的方法35. 冬季养生与预防高血压的措施36. 冬季养生与饮食疗法的搭配37. 冬季养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38. 冬季养生与心理调节的平衡39. 冬季养生与体温调节的技巧40. 冬季养生与减肥瘦身的方法41. 冬季养生与预防呼吸道感染42. 冬季养生与预防感冒的实用建议43. 冬季养生与增强免疫力的措施44. 冬季养生与护理干燥皮肤的方法45. 冬季养生与保护眼睛的技巧46. 冬季养生与湿气的去除方法47. 冬季养生与保护嗓子的注意事项48. 冬季养生与健康饮食的配方49. 冬季养生与调理肠胃的小窍门50. 冬季养生与预防关节炎的措施51. 冬季养生与抗气候变化的调节52. 冬季养生与预防皮肤病的方法53. 冬季养生与预防冬季心情低落54. 冬季养生与延缓衰老的秘诀55. 冬季养生与健康体重的维持56. 冬季养生与增强记忆力的方式57. 冬季养生与预防骨质疏松症58. 冬季养生与祛湿除寒的技巧59. 冬季养生与饮食调养的原则60. 冬季养生与防治感冒的方法61. 冬季养生与女性健康的关联62. 冬季养生与男性健康的重要性63. 冬季养生与老年人健康的关系64. 冬季养生与儿童健康的保护65. 冬季养生与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66. 冬季养生与调节能量代谢的技巧67. 冬季养生与增强肺功能的训练68. 冬季养生与增强心脏功能的练习69. 冬季养生与增强肝脏功能的调理70. 冬季养生与促进胃肠蠕动的方法71. 冬季养生与增强脾胃功能的技巧72. 冬季养生与增强肾功能的调养73. 冬季养生与皮肤保养的小妙招74. 冬季养生与手脚保暖的技巧75. 冬季养生与预防冻伤的措施76. 冬季养生与空气净化的方法77. 冬季养生与缓解肌肉疲劳的方式78. 冬季养生与改善血液循环的知识79. 冬季养生与缓解关节疼痛的技巧80. 冬季养生与防止皮肤干燥的小窍门81. 冬季养生与预防冬季过敏的方法82. 冬季养生与增强免疫力的小贴士83. 冬季养生与预防心血管病的措施84. 冬季养生与抵抗电子产品辐射的方式85. 冬季养生与调整情绪的心理技巧86. 冬季养生与增强身体抵抗力的方法87. 冬季养生与补气养血的食物搭配88. 冬季养生与营养补充的重要性89. 冬季养生与降低血压的健康饮食90. 冬季养生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的建议91. 冬季养生与关爱家人健康的责任92. 冬季养生与饮食均衡的重要性93. 冬季养生与保护肺部的技巧94. 冬季养生与改善雾霾天气下的健康95. 冬季养生与抗衰老的饮食习惯96. 冬季养生与缓解颈椎疼痛的方法97. 冬季养生与保护关爱牙齿的意义98. 冬季养生与促进血液循环的锻炼99. 冬季养生与舒缓压力的放松方式100. 冬季养生与减轻肌肉酸痛的小技巧。

百度百科--冬季养生

百度百科--冬季养生

冬季养生百科名片冬季养生,中医名词。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

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前言养生特点养生方法饮食调养原则[养肾为先][温食忌硬][增苦少咸]起居调摄[睡眠调节][冬保三暖][冬防烫伤]怕冷部位(soso)环境调摄引入[温度湿度要适宜][汗蒸,瑜伽,桑拿]运动锻炼引入[耐寒锻炼][冬泳][跳绳][运动禁忌]药物养生引入[进补应辨证而为][进补需分男女老少][冬季进补莫过激]疾病预防引入[冻疮的防治][雪盲症的防治][心血管疾病]精神调养冬季养生要领重在防寒健肾炖补养生药膳养生冬季抗寒防病方法前言冬季,是指我国农历10、11、12 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 个节气。

冬季,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对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

养生特点◆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

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

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

◆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

因此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

养生方法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

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而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

怕冷部位(soso)第一是头。

头部容易受风寒,秋冬季节不宜晨起洗头。

第二是脖子。

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第三是双肩。

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

尤其是中老年人,秋季降温后是肩周炎的高发季节,要注意双肩的保暖。

冬季养生知识100招

冬季养生知识100招

冬季养生知识100招1.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晚至少保证7-8小时的睡眠。

2. 多喝温热的饮品,如温开水、温水加蜂蜜和柠檬,有助于保持身体的温暖。

3. 多吃温热的食物,如热汤、煲炖食物和炖肉,有助于增加体内的热量。

4. 注意保暖,尤其是保护头部、脚部和手部。

戴帽子、穿袜子和手套都是必要的。

5. 吃热食时避免突然进食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以防止对胃产生不适的刺激。

6.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猕猴桃等,以增强免疫力。

7. 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健康。

8. 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过于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对消化系统造成负担。

9. 加强锻炼和运动,如室内瑜伽、慢跑等,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

10. 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肌肉酸痛。

11. 经常进行室内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和湿度的适宜。

12. 多喝温热的姜茶,有助于驱寒和温暖身体。

13. 室内温度适宜时,可以多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的空气。

14. 接触阳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D,有助于调节情绪和增强免疫力。

15. 减少坐立不安,经常活动身体,可以预防冬季常见的腰痛和颈椎病。

16. 在冬季干燥的天气里,时刻保持皮肤的湿润,使用润肤霜和护肤品。

17. 注意口腔卫生,多漱口和刷牙,预防口腔溃疡和牙龈出血。

18.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粗粮和蔬菜,有助于预防便秘。

19.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维持身心健康。

20. 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和手机,可以减轻眼部疲劳。

21. 多喝热汤水,有助于补充身体的水分和提高免疫力。

22. 注意室内空气质量,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减少污染和细菌感染。

23. 每天进行深呼吸和放松训练,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24. 多吃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如红枣、葡萄等,有助于预防感冒和感染。

25. 注意颈椎的保护,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和电脑。

26. 多喝温热的蔬果汁,如橙汁、西瓜汁等,有助于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冬季大雪养生合理作息时间

冬季大雪养生合理作息时间

冬季大雪养生合理作息时间冬季是一个雪花飘飞、寒冷刺骨的季节。

大雪纷飞的冬日不仅带来了美丽的景色,还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些挑战。

为了在寒冷的冬季中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需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本文将从养生角度出发,介绍冬季大雪时的合理作息时间。

1. 早起的好处冬季天气寒冷,早晨的温度更是让人不愿离床。

然而,早起对于养生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早晨的空气清新,氧气含量较高,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

早起还有助于调整我们的内分泌系统,使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

2. 适当午休在冬季大雪天气下,气温低,风寒刺骨,人体容易疲劳,午休成为非常必要的事情。

午休时最好选择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适当的午休时间可以让人放松身心,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疲劳感,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寒冷的气候。

3. 合理安排晚餐时间冬季大雪的天气让人的食欲变得很旺盛,晚餐往往容易吃得过多。

然而,晚餐过饱会给人的胃肠道造成负担,导致消化不良。

因此,合理安排晚餐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最好在晚上7点至8点之间进餐,并且要控制餐量,避免过度进食。

同时,保持晚餐后至少2小时的运动时间,有助于消化食物,避免积食。

4. 早睡的好处冬季的夜晚更长,人体的生物钟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然而,早睡不仅能给人带来充足的休息,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防止感冒。

早睡还可以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更好地修复受损的细胞和组织。

因此,在冬季大雪天气下,保持早睡是非常重要的养生之道。

5. 注意室内温度冬季大雪天气虽然寒冷,但我们在室内的时间更长。

因此,注意室内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室内温度应该保持在适宜的范围,避免过冷或过热。

同时,注意保持空气湿度的适宜,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等方法来增加空气湿度,防止皮肤干燥和感染呼吸道疾病。

综上所述,冬季大雪天气下的合理作息时间对于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适当的早起、午休和早睡,合理安排晚餐时间,同时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这些都是我们在冬季实践养生的有效方法。

冬季养生知识宣传

冬季养生知识宣传

冬季养生知识宣传随着冬季的来临,人们需要采取特别的保健措施以应对寒冷的天气和易感冒的季节。

下面是一些冬季养生知识和宣传,帮助您保持健康并远离疾病。

1. 保持温暖:冬季是非常寒冷的季节,所以要确保自己保持温暖。

穿上足够的衣物,包括厚外套、围巾和帽子。

同时,使用暖气器、取暖器或电热毯来保持室内的温度舒适。

2. 均衡饮食:在冬季,我们需要提高免疫力以抵御疾病。

饮食中应包含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同时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

此外,适量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和健康的脂肪也是很重要的。

3. 多喝水:在寒冷的天气下,人们往往不容易感觉到口渴。

然而,我们仍然需要保持水分摄取。

喝足够的水可以帮助保持身体的润滑,排除体内的毒素,并保持健康的皮肤。

4. 锻炼身体:冬季虽然寒冷,但是仍然需要保持足够的运动。

选择适合冬季的室内活动,如瑜伽、有氧运动或者健身房锻炼。

运动可以帮助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系统,并保持身体的强健。

5. 避免暴露在寒冷空气中:避免在寒冷的天气下长时间暴露在户外,特别是在寒风中。

如果必须外出,确保穿着足够保暖的衣物,并尽量缩短在寒冷空气中的时间。

6. 充足睡眠:冬季天气寒冷,人们往往更容易感到疲劳。

因此,确保每天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充足的睡眠可以恢复体力、促进新陈代谢,并提高免疫力。

7. 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是冬季养生的重要一环。

适当通风,定期进行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并提供健康的环境。

请记住,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冬季养生知识和宣传。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或需要更具体的建议,请咨询医生或专业的保健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季养生 (2)
起居调养 (2)
饮食调养 (2)
运动锻炼 (3)
情志调养 (3)
冬季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冻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早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萎厥,奉生者少。


冬三月,始于立冬,消于立春前,经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

秋季之后,阳气之后,阳气逐渐消尽藏于地下,阴气由此增长而主权当令。

此时阴气较肾阴更为壮大,故称为太阴。

冬季为封藏之时,阳气消尽,阴气主时,天寒地冻,草木凋零,万物蛰伏。

因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将冬三月称为“闭藏”。

冬季属水,为太阴,主收引、闭藏、蛰伏;五藏应于肾,肾主水,中藏精气与相火,故二者相通相应。

即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所云:“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

”因此,冬季养生应当遵循从自然界闭藏的特点,保养阴精,潜藏阳气。

由此也为春季养生厉兵秣马。

起居调养
冬季属太阴闭藏之气,日常起居中应多收藏阳气、养护阴气,方与冬季阴盛阳衰的特点相合。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即言,冬季宜早睡晚起,使睡眠充足,一则潜藏、养护阳气,二则避开严寒,待天明日出,方可起床。

若睡眠过晚,则易耗损阳气,使阳气潜藏不足,春日升发不利,同时半夜寒冷,易受寒而患病。

冬季夜长日短,气温极低。

因此,日常起居须注重保护阳气,避免过劳,不使阳气妄动而受损,乃顺应养“藏”之道。

正如《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云:“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


冬季多发病的发生,大多数是因气温骤降,未能及时添衣防寒所致。

如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受寒而发,导致咳喘不止,甚则危及生命。

因此,冬季保暖尤为必要。

其中,老人、儿童为易感人群;躯体的腰、腿、胸背等处为保暖重点;外出需戴口罩。

由于天气寒冷,寒湿痹症多发。

尤其老年人,由于关节功能老化,多有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疼痛等病,每遇天冷下雨则易发作,酸楚重痛,活动不利。

在预防上,宜多注意保暖,尚可用艾灸局部穴位,或熏烤痛处,减缓寒气侵袭,逐渐缓解疼痛。

由于寒宁气燥,冬季皮肤病也较为多发,容易出现皮肤干裂、发痒等问题,因此身边须常备护肤品,及时擦拭以缓解干燥。

天气寒冷,容易导致四肢受寒,寒邪阻络,经脉不畅,气血凝滞,易发冻疮,故冬季时,四肢、手脚的保暖十分重要,外出需备厚的皮或棉手套、鞋袜,以防寒保暖。

若已生冻疮,保暖之外,可用当归、干姜、红花等,温散活血之品,煎汤外用,可缓解。

治愈冻疮。

冬季多发病中最危险的,莫过于心脑血管急症。

故素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自身及周围亲朋,需密切保护和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等不适时,应速就医。

饮食调养
冬季天寒地冻,人体阳气内收,因此饮食上可以适当温补,一可驱寒,二可补益阳气之不足。

食物选择上,宜用甘温、辛温之品。

如羊肉甘温,能温中益气;牛肉甘温,能温肾壮阳;鸽肉甘、咸温,能温肾养血、填精益气;花椒辛温,能温中散寒;胡椒辛温,能温中下气温化痰饮;小茴香辛温,能温中散寒;板栗咸温,能补中益气、温肾壮腰等。

此外,冬季不可一味呆补。

由于冬季之时,人体阳气藏于内,阴气充于外,容易郁闭而生痰火,此时不妨食用白萝卜。

因白萝卜性味辛甘,能顺气消食、化痰止咳、生津润燥,食之能起到宽肠通便、理气化痰、清热生津的功效,利于脾胃运化。

五脏之中,肾与冬相通应,因此饮食上可适当补益肾气。

《灵枢·五味》中言:“谷味咸,
先走肾。

”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在藏为肾,在色为黑。

”因此,胃咸的食物能入肾,色黑的食物能补肾,诸如黑芝麻、黑豆、黑米等都能补益肾气,食用时可用盐等咸味之品加以调和,使之入肾。

如易腰酸乏力者,可用黑豆煮粥,补益肾气;若头发变白,可用黑米、黑豆、核桃仁、制首乌等,煮粥食物,补益精血,乌须发亮等。

但需注意,咸味之品不可久食多食,易伤津血,即《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言:“是故多食咸,则脉凝而变色。

”因此,饮食上应根据情况不同,加以调整,适度为宜。

运动锻炼
入冬之后,阳气收藏,阴气较盛,天气寒冷,因此,锻炼时应收藏阳气,同时防寒防冻。

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冬季之时,由于天气寒冷,可以用室内运动替代户外运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开严寒。

如可在室内练拳、做操、打乒乓球等。

但需要注意,锻炼场所要保持换气通畅;锻炼幅度和强度不可过大,取微汗即可;锻炼后及时保暖,以免受寒。

对于一些身体强壮的人,可进行室外锻炼,诸如跑步、滑冰甚至冬泳等。

但锻炼后不可大汗淋漓,而锻炼时间、强度适宜为好,不可勉励力求强,以免损耗阳气、损伤身体,甚至招致病患。

必须注意的是,若天气极冷,则不宜锻炼。

若强自冒风迎雪而锻炼,反不利健康。

此外,冬季锻炼的目的是使气血流通,强固卫气,减少生病,而不是发越阳气。

若盲目、过度锻炼。

反而易损耗阳气,使之潜藏不足,影响春之生发。

即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云:“逆之则伤肾,春为萎厥,奉生者少”
情志调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吗,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明确告诉人们,冬季养神的关键是“使志若伏若匿”。

冬季的三个月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节。

此时寒风凛冽,草木凋零,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蛰虫伏藏,以便为来春勃发做准备。

而人体的阴阳消长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成形盛于化气,因此,冬季养神也应着眼于“藏”。

冬季人们要把神藏于内,保持安定、伏匿与满足的情绪。

藏神即包含少欲之意。

此处的欲,不仅仅是性欲,对于物质、精神上的过度追求都是欲望。

因欲望过度易催动相火,使相火妄动,不仅不利于顺冬之收藏,还易暗耗真阴,久而久之,常有乏力、口干、烦躁易怒之感。

冬季精神调养除做到“神藏”外,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即人们熟知的冬季忧郁症。

冬季之时,人体阳气微弱而静守,静守则易滞、易郁,加之岁暮天寒,万物凋零,易使人情绪低落,若调畅不当,则生抑郁。

故《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曰:“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

”即言,阳气不足、脏腑气机不畅,加之思虑,则生抑郁。

因此对于冬季抑郁,首先应通行阳气,避开阴冷潮湿的地方,远寒就温,多晒太阳,使阳气通达,则心中阴霾自去;其次调畅情志,心中若有不快,可哭可诉,以排遣、抒发抑郁之情,使气机通畅,抑郁自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