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色选机在茶叶精制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茶叶CCD色选机技术特点参数说明

茶叶CCD色选机技术特点参数说明

茶叶CCD色选机技术特点参数说明新闻作者:管理员点击次数:108次新闻时间:2011-11-29 11:06:26字体【大中小】茶叶加工中拣梗去杂是费工费时且又非常关键的工序,拣剔作业已是茶叶精制中质量与成本控制的瓶颈环节。

由于机械性能等原因,阶梯式拣梗机、静电拣梗机等常规设备,拣剔效果不理想。

如工夫红茶通过多次机拣、静拣,仍需手拣予以辅助,手工拣茶费用占红茶精制成本的10%-15%。

近年来,茶鲜叶的人工采摘质量下降及机械采茶增多,茶叶加工中拣梗量随之增加,业内一直期待着茶叶拣剔设备的技术突破。

色选技术是指利用特殊识别镜头捕捉物料表面像元素信号、采集物料透光率信号及其它成分的信息,并利用PLC控制及CPU处理,实现光电信号互换,并与标准信号对比分析出物料的品质优劣,再利用压缩空气将该劣质物料剔除的集光、电、气、机于一体高科技综合技术,色选设备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业、工矿业等领域。

近年来,安徽等省一些企业在茶叶加工中已成功利用色选机拣剔茶梗等夹杂物,拣剔质量高、工效高,制茶成本降低,制提率显著提高,能够广泛应用于绿茶、红茶、乌龙茶精制中的拣剔作业及名优茶去片去梗的精选处理等。

1、茶叶色选机的技术特性色选机主要是一些多用途和泛用途的色选设备,应用于不同行业及产品时,部分组件和操作模式须作出相应的技术研究与测试,才能达到理想的质量要求。

1.1茶叶色选机的工作原理茶叶色选机利用光电技术专门剔除异色物料,通过光电系统分析茶物料表面的外观色泽,以区分茶、梗及非茶类夹杂物,能解决常规使用筛分、风选及拣剔设备所无法达到的茶梗分离效果。

色选机选别室内有若干狭长的通道,通道出口处装有高稳定光源,当茶物料经由振动喂料系统均匀地通过斜槽通道进入选别区域时,物料通过检测区域之前,靠重力和落下的速度使每个茶叶以直线状排列,依次落入光电检测室。

每个料槽有2个高分辨率的相机,加上数据处理硬件,在物料通过时从两侧对其检查,确定异色品,光电传感器测得反射光和投射的光量,并与基准色板反射光量比较,将其差值信号放大处理,当信号大于预定值时,驱动喷射系统(料槽末端的喷嘴)用压缩空气吹出异色物料。

茶叶色选机主要的原理

茶叶色选机主要的原理

茶叶色选机主要的原理茶叶色选机是利用色选光电传感器/CCD镜头对茶物料中异色叶片进行筛选工作。

由于茶叶烘干后极易破碎,所以为在保证茶物料品相前提下提高色选精度顾茶叶色选机选择多层阶梯式机械结构。

正常工作前,要根据不良茶物料的比例和种类,设置色选模式和机器产量;然后将待分选的茶物料通过专用茶叶提升机输送到色选机的摆动进料斗里,经摆动进料斗至振动喂料器,后通过振动喂料器振动向上层溜槽滑道(即色选通道)供料,茶物料在溜槽滑道中通过找正轨道排列,形成速率较为均匀的茶物料流下滑到上色选光电传感器检测区或上CCD镜头检测分选区进行扫描、分辨、判别,茶物料流中得不良米由高速喷气嘴喷气剔除茶物料中得不良品。

通过上层分选的茶物料落入下层料斗进入下层溜槽滑道再次利用色选光电传感器检测区或上CCD镜头检测分选区进行扫描、分辨、判别,剔除,分选后经良品与二次次品仓进入下道工序。

专门茶叶色选机工作原理见图1。

现以中瑞微视茶叶色选机对绿茶拣梗为例进行茶叶色选机的拣梗原理说明(参数值借用该品牌性能参数)。

在进行绿茶拣梗时,其色差测定系统对茶叶色泽组成参数进行测定,从而得出茶叶色泽偏绿或偏黄的程度,一般情况下“-a*”值表示茶叶色泽偏绿的程度,“b*”值表示茶叶色泽偏黄的程度,“L”值代表茶叶的明亮度。

而所有名优绿茶的插条和茶梗颜色存在颜色差别即色差,一般插条色泽绿翠,而茶梗色泽偏黄。

故色差测定系统进行测定时,色泽偏绿的茶叶,“-a*”值也就偏大,并且茶条越嫩,“-a*”值就越大,满足一定要求的茶叶会被装有绿色色彩信号色差感应系统的茶叶摄像用彩色CCD镜头所捕捉,并进行摄影,然后将所摄影像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发出指令,使茶叶通过茶叶通道进入第2次拣梗或排出机外。

而一般情况下茶梗偏黄,“b*”值偏大,茶梗越老,色泽越黄,“b*”值就越大,则更容易被装有黄色色彩型号的高精度的色差感应系统捕捉和收集,并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彩色CCD镜头发出信号指令,对茶梗进行摄影,同样将所摄影像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发出指令,使高速电磁阀接通,高压空气通过管道和喷气嘴吹出强风,把茶梗从含梗的茶叶中吹出,通过茶梗通道和茶梗出料口排出机外。

茶叶机械化生产加工的分析与研究

茶叶机械化生产加工的分析与研究

茶叶机械化生产加工的分析与研究茶叶机械化生产加工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和工艺方法进行茶叶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通过分析与研究茶叶机械化生产加工,可以帮助茶叶生产企业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进而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

茶叶机械化生产加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益。

传统的手工采摘和加工会受到人力成本和劳动力不稳定的限制,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而机械化生产加工可以实现连续生产,提高茶叶的加工速度和产量,从而减少生产成本并提高茶叶企业的竞争力。

茶叶机械化生产加工可以提高茶叶的质量。

机械化采摘和加工可以避免人工采摘和加工中对茶叶的损伤,确保茶叶的原形、色泽和香气等特点得到保持。

机械化加工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保证茶叶在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从而提高茶叶的色泽和口感。

茶叶机械化生产加工可以提高茶叶的卫生安全。

传统的手工加工容易受到人员卫生意识和卫生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容易导致茶叶受到污染。

而机械化加工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为因素对茶叶的污染,确保茶叶的食品安全和品质。

茶叶机械化生产加工还可以提高茶叶的品种研发和产品创新。

机械化生产加工可以通过改良传统的生产工艺,实现对茶叶品种的研发和创新。

可以利用机械设备实现茶叶的发酵、捣捆、扭曲等操作,从而加工出新颖的茶叶产品。

茶叶机械化生产加工还可以提高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机械化生产加工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缓解茶叶产业的用工压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机械化生产加工还可以促进茶叶产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提高茶叶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浅析茶叶加工机械的推广和使用

浅析茶叶加工机械的推广和使用

浅析茶叶加工机械的推广和使用茶叶加工机械是现代茶叶加工的重要工具之一,其推广和使用对于茶叶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茶叶加工机械的优点、茶叶加工机械推广的必要性、推广的方法以及使用技巧几方面进行浅析。

一、茶叶加工机械的优点茶叶加工机械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茶叶的加工效率。

相较于传统的人力加工和手工加工,茶叶加工机械可以大幅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成本。

由于茶叶加工机械可以自动化地完成很多茶叶加工的流程,加工出来的茶叶质量也更加稳定。

此外,茶叶加工机械采用的是精密机器,其加工效率和茶叶品质比较高。

茶叶加工机械的推广有许多种方法,例如:制定政策投资设备、组织培训、建立示范基地等。

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财政投向,鼓励茶农购买茶叶加工机械。

政府部门还可以组织相关培训,帮助茶农掌握相关操作和维护技术。

此外,在一些地区可以选派一部分经验丰富的茶农参加茶叶加工机械的使用维护培训,以此推广新技术新工具,带动大家的使用。

四、使用技巧茶叶加工机械使用技巧的掌握是茶农使用茶叶加工机械的关键。

首先,茶农需要耐心仔细地阅读使用说明书,掌握机器的各项要点。

然后,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能随意调整机器配件,否则会影响茶叶加工机械的正常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不得擅自改变机器的工作状态。

除此之外,茶农在使用茶叶加工机械时还需对机器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机器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综上,茶叶加工机械的推广和使用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茶叶加工机械的优势,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并且让茶农积极参与,从而推动茶叶加工机械的进一步发展。

浅谈茶叶色选机的正确使用及维护

浅谈茶叶色选机的正确使用及维护

村 民在 2 1 00年“ .9 洪 灾 中色 选 机 主 板被 浸 , 61” 造
成整 机报 废 , 无法 使用 损 失 巨大 ; 需配 三相 电 (8 ) 3 0 V 及 6 A以上 的空气 开关 一只 , 装 时注 意 电机 正反 转 0 安
时线路 调换 。
1 茶叶色选机 的工作原理及安装
有效延 长机 械 的寿命 , 也保 证机 器色 选效 果 。 目前 武 夷 山使用 的主要 是 国产茶 叶色选 机 ,它经 济 实用 , 操 作方便 , 下面本 人 浅谈茶 叶色选 机在 实 际操作 过程 中 的正确 使 用及维 护 。
安装 在 历年来 最 高洪水 位上 。 武 夷 山新 田镇 南岸 村 如
夷 山市 茶农 长 期 以来 使 用大 量 人 工手 工 拣 茶产 生 的
茶叶破 碎 、 串味 、 混杂 、 放 时问长 , 存 影响质 量等 问题 , 大大 降低 了人 工成 本 ,提 高 了劳 动 生产 率 和经 济 效
20 ,0 z的交流 电 ; 2 V5H 空压 机 应放 在 离色 选机 距 离 不 超 过 1m 通风 干燥 的隔壁 房 间 内以避 免灰 尘干 扰 及 5,
拣茶 的数量 。 即在 同一单 位 时间里 使用机 器 使生产 效 率提 高 了 2 0多倍 。 0 目前 , 夷 山茶 生产 企业 3 8家 , 武 9 茶叶作 坊 9 7 , 9 家 它们 分 别分布 在全 市 l 0乡镇 街道 , 茶 叶色 选机 的推 广使 用具 有极 大 的意义 , 它解 决 了武
杨 平姬
和 经 济效益 。 1 2 正确 安装 . 茶 叶色选 机 必须 安装 在 室温 1 ℃" 3 ℃ ,最小 0 -0 - -
粉 尘干 扰 , 风 良好 的环境 中 ; 须要 有 良好 的接 地 。 通 必 为 了避 免 雷击 , 接地 端 钢筋 必 须打 入 地下 至 少 5 c 。 0 m

浅析茶叶加工机械的推广和使用

浅析茶叶加工机械的推广和使用

浅析茶叶加工机械的推广和使用茶叶加工机械是茶叶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可以提高茶叶加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茶叶加工机械的使用率仍然偏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宣传力度不够、用户对机械设备的理解不深等原因导致的。

本文将就茶叶加工机械的推广和使用进行浅析,希望能够为茶叶加工机械的推广和使用提供一些参考。

一、茶叶加工机械的优势1.提高加工效率采用茶叶加工机械可以将人工操作转化为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特别是在揉捻、杀青等环节,可以大幅度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使得茶叶加工的速度明显提升。

2.确保产品质量机械化加工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加工的各个环节,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而且在杀青、揉捻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控制温度、湿度等参数,从而更好地保证茶叶的品质。

3.降低生产成本相比于人工加工,茶叶机械化加工能够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的损耗,因此对于茶叶生产企业来说,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二、茶叶加工机械的推广现状尽管茶叶加工机械有诸多优点,但是在中国茶叶产业中,机械化加工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普及和推广。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宣传不足茶叶加工机械市场宣传力度不足,很多农户和企业对茶叶加工机械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很低的水平,所以对其重要性和优势认知不足。

2.用户理解不深茶叶加工机械虽然在发达地区的茶叶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小微茶农中,其使用率还相对较低。

这些地区的茶叶生产者对茶叶加工机械的理解不够深入,很多认为人工加工可以更好地保持茶叶的原始风味。

3.技术服务不完善茶叶加工机械的保养和维护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目前在一些地区缺乏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导致一些农户和茶叶生产企业不能及时得到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从而影响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三、茶叶加工机械的推广策略为了提高茶叶加工机械的使用率,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推广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加大市场宣传茶叶加工机械生产厂家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推出相应的宣传政策和措施,向农户和茶叶生产企业介绍茶叶加工机械的优点和使用方法,提高用户对茶叶加工机械的了解和认知。

色选机简介演示

色选机简介演示
色选机简介演示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色选机概述 • 色选机技术 • 色选机应用 • 色选机市场 • 色选机案例分析
01
色选机概述
定义与用途
定义
色选机是一种利用光电原理对物料进 行自动分选的设备,通过识别物料颜 色的差异,将不同颜色的物料进行分 类。
用途
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化工、医药 等领域,用于对各种粮食、食品、种 子、塑料等物料进行颜色分选,提高 产品质量和光电传感器采集物料图像,将图像数据传输到控 制系统中进行分析处理。控制系统根据物料颜色的差异,判断物料的类别,并控 制分选装置将不同颜色的物料吹入不同的收集装置中。
技术特点
色选机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和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物料颜色,并实现 高精度的分选。同时,色选机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维护方便等特点 。
02
色选机技术
色选机技术
• 色选机是利用光电原理对农产品进行快速、高效、准确分级的 设备,主要用于去除农产品中的次品和不达标品,提高产品质 量和一致性。
03
色选机应用
粮食加工行业
粮食加工行业是色选机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在粮食加工过程中,色选机被用于去除各种杂质和不良品,提高产品的质 量和一致性。例如,在稻米加工中,色选机能够根据稻米的颜色差异,将不同颜色的稻米进行分类,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和 口感。
玉米是粮食加工行业中的另一种常见原料。由于玉米粒的颜色、大小和形状各异,使用色选机可以有效去除不良品和杂质, 提高玉米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塑料行业
在塑料行业中,色选机被用于对塑料原料进行筛选和处理。 通过色选机,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去除不同颜色的塑料杂 质和不良品,确保生产出的塑料制品具有一致的外观和质量 。

茶叶色选机原理

茶叶色选机原理

茶叶色选机原理
茶叶色选机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对茶叶进行筛选的机器。

其原理是利用光学传感器对茶叶进行扫描,通过对茶叶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的识别,将茶叶分为不同的等级。

茶叶色选机的工作原理是将茶叶通过振动器等设备均匀地分布在色选机的进料口上,然后通过光学传感器对茶叶进行扫描。

光学传感器会将茶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转化成电信号,然后通过电子处理器进行处理,最终将茶叶分为不同的等级。

色选机可以根据茶叶的不同要求进行调整,如颜色、形状、大小等,以达到最佳的分级效果。

茶叶色选机的主要部件包括进料口、振动器、光学传感器、电子处理器、分选装置等。

其中,光学传感器是色选机的核心部件,其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分级效果。

因此,光学传感器的质量和性能是决定茶叶色选机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

茶叶色选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茶叶的分级,还可以用于其他食品的分级,如米、豆类、干果等。

茶叶色选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茶叶的分级效率和质量,也为茶叶加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色选机在茶叶精制中的应用
茶叶精加工,是毛茶形成商品茶的过程。

毛茶具有形态各异,品级不齐,夹杂不净和干湿不匀的特点,所以需经拣剔,拼配,烘焙等精加工工序。

在茶叶精制中,整饰毛茶外形,剔除次杂。

市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对茶叶品质(外形、净度、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

茶叶,特别是茶叶初制加工工序较多,经采摘鲜叶(机采)、晒青、做青、杀青、包揉、烘干等工序,给茶叶带来了新的非茶类夹杂物,包括石头、木炭、虫类、草毛和纸屑等。

杂物的来源如:晒青过程中水泥地的石头,干燥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木炭,鲜叶原料混杂的虫类杂物,茶叶初加工过程人为产生的杂物。

茶叶中的杂物直接影响外观质量。

出口茶叶和国内中高档次茶叶,对恶性夹杂物的含量要求在万分之一以下。

所有这些杂质,如果在精制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地清除,不仅会影响茶叶的含砂、灰分指标,还会影响茶叶的外观及感官审评(口感风味)。

通过筛分、风选工艺调整可以减少部分草毛绳、虫等杂物,但大部分石头、木炭等杂质的去除能力远远不足。

现阶段,利用筛分、风选、取石等手段,只能剔除30%的杂物,剩余70%仍需人工进行辅助,费时费力。

茶叶本身多样粗细不均,以及茶叶杂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利用机械装备彻底清除是很困难的。

人工劳动力紧俏、劳动成本高,普通色选机只有拣梗功能,现在的精制生产状况急需一款集拣梗、拣杂物为一体的色选机。

在茶叶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电子与光学技术的发展,茶叶色选效果也得到不断的提高,从普通色选机到远红外色选机,不断满足人们对茶叶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

色选机最初在国外主要用于大米的加工,不仅能将大米、豆类、花生及食品等产品中的杂质,如石头、沙子、玻璃及金属等,还能将对人体危害极大的黄斑、霉变、虫蛀等有害物质予以去除,从而提高粮食的品质[1]。

20世纪80年代,一些粮食加工重点企业利用国家免税政策陆续引进国外的大米色选机,带动了大米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学习到了先进的管理郑明芬陈志雄林涛吴
俊雄
模式和大米的产业发展思路。

这些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带动了色选技术在中国的应用。

随后,色选机应用到分选各种豆类、芝麻、薯片、糖及盐等各个行业。

最早于1935年,日本发明了静电茶叶选别装置。

1962年,研制的电子色分析茶叶选别机开始商品化[2],首次将颜色信息应用于茶叶的
拣剔,为茶叶色选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色选技术发展迅猛,20世纪90年代初期达到顶峰,90年代中后期,市场进入饱和状态。

目前,色选机在茶叶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基地拣剔毛茶梗片。

1966年在杭州茶厂制成我国第一台静电拣梗机,20世纪80年代,6CJJ-60A型电脑茶叶拣梗机,利用光电探头和微电脑作为识别系统,根据茶叶颜色来分辨茶叶和茶梗,将茶梗、黄片和茶叶分开[2],从此,颜色识别开始应用于茶叶精制中的拣梗作业。

张明汉2007年在色选机在红茶精制加工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到,茶叶色选机是利用光电原理,通过电脑分析茶叶外表颜色,区分茶、梗和夹杂物的机械。

还提出了茶叶色选机相对于传统的拣剔方法,具有拣剔质量高、工效高、增加效益、操作方便及社会效益明显等优点。

权启爱2009年在茶叶色选机的工作原理及选用中,分析了茶叶色选机的拣梗效果和拣梗成本。

介绍了2005年四川省企业引进了日本色选机,主要用于名优绿茶拣梗作业,效果良好。

2008年浙江省先后引进韩国和国产色选机,茶梗拣净率可达95%以上,误拣率为7.82%,虽较精细手工拣梗还有差距,但拣梗效率可达300kg/h以上,比人工拣梗提高300倍以上,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现阶段,色选机在茶叶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筋、梗、片的拣剔,及部分夹杂物如草毛等,石头、木炭、虫鼠屎等恶性夹杂物则难以解决。

随着消费者对茶叶品质及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茶叶色选机的要求越来越高。

公司针对茶叶精制生产中对茶叶品质的要求,结合捷迅新型远红外色选机做了一系列的测定,以下为远红外色选机在厦茶车间的生产应用情况。

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产区供应商普遍缩减拣剔工的数量,甚至不进行人工拣剔。

而且受限于产区生产加工水平,原料茶(原生态茶)里恶性夹杂物的种类多且杂,一些传统处理工艺(如风选机)无法保证杂物剔除效果,造成茶叶精制加工中巨大的拣剔压力,限制了产能的充分发挥。

对同一级别或相似含杂量(筋梗量)的原料,茶叶净度要求越高,在带出比保持不变时,只能降低付选的茶叶流量或多次复选,因此茶叶色选机的台时产量相应降低。

茶叶精制中,在保证茶叶拣剔带出比、选别率达到工艺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茶叶色选机工作人员技术模式的选择、微调及确定,实现茶叶色选机台时产量的最大化。

对于杂物含量较少的闽北闽南茶,色选机用于拣剔杂物可能效率不是很高;但相对于杂物含量较高的茶叶等级较低的普洱,红茶和茉莉花茶等茶类,色选机机械处理相对于人工效率提高较大,如表1。

表1手拣与机拣产能对

如表3取红茶和普洱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杂物样,木炭、纤维带、瓜子壳、石头、羽毛、玉米碎及种子的选别率最高,测定数值都在90%-100%之间;塑料、橡胶、虫及草毛选别率较低,测定数值都
在60%-88%之间,虫、塑料及橡胶的介质穿透性不一样,引起色选误判,草毛受力面积较小,色选能识别,但剔除能力有限。

2017年2月中旬在合肥公司进行第一次试机试验。

实验原料采用闽南茶,对应杂物样本采用木炭和昆虫;闽北茶,对应杂物样本采用烟头和石头;闽北茶,对应要求拣剔梗片选形效果。

2017年
4月再次前往合肥进行实验,试验了安徽捷迅光电公司的远红外色选机。

2017年10月引进远红外色选机进行生产,生产中红茶、花茶、普洱茶、闽北茶对应测试情况见下表2。

如表2取闽南、闽北茶及花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杂物样,木炭、石头、烟头及纤维带的选别率最高,测定数值都在90%-100%之间;虫、草毛及
玻璃选别率较低,测定数值都在60%-83%之间,虫和玻璃的介质穿透性不一样,引起色选误判,草毛受力面积较小,色选能识别,但剔除能力有限。

表2闽南、
闽北茶及花茶色选杂物选别率
表3红茶、普洱茶色选杂物选别率
如表4,各茶类受茶叶含杂量及茶叶外形特征的影响,台时产量163kg/h-550kg/h 之间,色选精度在93%以上,带出比在1.40%-7.50%之间,普洱茶和闽南茶的带出比最高,普洱茶的含杂量最高且杂物类型多杂,闽南茶由于茶叶成熟度不同,黄色颗粒茶容易被色选误判带出到副品茶中。

通过远红外色选机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对稻谷、玉米碎、瓜子壳、石子及木炭等杂物剔除效果优良;对草毛等轻飘类杂物效果较为一般;因玻璃片特别是薄玻璃片容易被红外线穿透,识别随机性大,剔除效果也一般。

对于不完整的虫壳,由于本身介质不同,造成识别的不稳定,可增加复选
进行把控。

这红外色选机具有提高效率,优化品质,提高茶叶机械的自动化生产水平等优点,但也存在它的问题,机械投入费用较高,更新换代快;远红外色选机精度高,对操作人员要求高,需根据茶的实际情况对参数进行微调。

在茶叶精制生产中,色选机还需要配套筛分,风选,色选进行流水线分级处理,确保产能效益。

(作者单位: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2][3]张明汉.色选机在红茶精制加工中的应用.茶业通报.
2007.29(4):169-170色选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丁勇.茶叶色选机的技术特性与应用,
2009
表4各茶类的色选参
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