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四年级语文上1绿叶的梦教案

合集下载

课文《绿叶的梦》教案范文

课文《绿叶的梦》教案范文

课文《绿叶的梦》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绿叶的梦》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爱护环境、珍惜生命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课文《绿叶的梦》的阅读与理解。

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和生命概念的讲解。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对环境保护和生命尊重的思考。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的阅读与理解,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2.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和生命概念的理解。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爱护环境、珍惜生命的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课文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和生命概念。

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出课文《绿叶的梦》。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讲解:对课文进行讲解,解释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和生命概念。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2 时间安排引入新课:5分钟阅读课文:15分钟课文讲解:10分钟思考与讨论:10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课文理解、思考和表达能力方面的表现。

通过课后作业和小组报告,评价学生在环境保护和生命尊重方面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5.2 教学反馈在课后收集团队报告和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6.1 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课前自然景观观察。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教案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教案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绿叶的变化过程,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绿叶的生长过程。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课文中绿叶的美丽和梦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梦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明白绿叶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水分等条件。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互相鼓励、支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分析课文中绿叶的变化过程,感受课文中绿叶的美丽和梦想。

三、教学准备:1. 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3. 作业准备:生字词练习题、梦想表达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绿叶的生长过程。

(2)展示绿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绿叶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分段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绿叶的美丽和梦想。

3. 分析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绿叶的变化过程,了解绿叶的成长。

(2)讨论绿叶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绿叶能够实现梦想。

4. 实践练习:(1)让学生练习使用生字词,组成句子或短文。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梦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作业布置:1. 生字词练习题:要求学生正确书写生字词,并组成句子。

2. 梦想表达练习题:要求学生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梦想和努力的方向。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在讲解生字词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发音,规范书写。

年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语文教案

年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语文教案

2021年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语文教案
2021年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局部,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旷野、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的重点局部,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内容总结
〔1〕2021年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语文教案
2021年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局部,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旷野、搜集、汇拢等词语
〔4〕2、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上1绿叶的梦教案.docx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上1绿叶的梦教案.docx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1绿叶的梦教案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重点难点1.体会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2.感受“绿叶的梦”就是作者童年的梦,是作者童年的快乐。

教学课时两课时绿叶的梦􀀋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高粱(liánɡ)秆儿剥开来,做成马车、灯笼;河边抓把泥,捏成碾(niǎn)磨[mò]、盆碗;柳条儿、苇叶儿做笛子,葫芦瓢(piáo)做船,荷叶当伞……[句导读:排比句及省略号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令人神往。

]一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句导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情。

][①课文中为什么提到这些儿时的玩具?]然而,最使我着[zháo]迷的还是绿叶。

[②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绿叶是“我”童年时最着迷的玩具。

􀀌我永远感激我的启蒙老师。

[③“永远”用得好不好?为什么?]除了教我们读书以外,老师还教我们搜(sōu)集标本,采来各种绿叶汇(huì)拢在一起,并讲述它们的知识和趣闻。

[④第一、二句话有什么关系?]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

[⑤这段话有什么作用?]􀀍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ɡǎnɡ)。

[句导读:这句话不但列举了“我们”活动的范围,还呈现给读者一片广阔的天地,令人心驰神往。

][⑥从“跑遍”一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爬大树,钻丛林,嬉(xī)笑,打闹,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mì)食的小鸟。

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

[⑦这两句话点明了什么?]我们用元宝树叶串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tù)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zhuó),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⑧这句话又点明了什么?]在旷(kuànɡ)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谱(pǔ)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yuèzhānɡ)。

《绿叶的梦教案》word版

《绿叶的梦教案》word版

《绿叶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绿叶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3)了解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植物生命的热爱;(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绿叶的结构和功能;(2)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3)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

2. 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2)植物呼吸作用的机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绿叶的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原理。

2. 演示法:展示绿叶的结构模型,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

3. 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绿叶结构模型、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载玻片等)。

2. 教材:绿叶的梦。

3. 课件:绿叶的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动画演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绿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绿叶;(2)提问:“你们知道绿叶有什么作用吗?”引入新课。

2. 讲解绿叶的结构和功能:(1)利用教具展示绿叶结构模型,讲解绿叶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2)引导学生观察绿叶,了解绿叶的生理特性。

3. 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1)利用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动画演示,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2)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1)利用课件展示呼吸作用的动画演示,讲解呼吸作用的概念;(2)引导学生了解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5. 实验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现象;(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绿叶的结构、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强调绿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绿叶的梦》教案

《绿叶的梦》教案

《绿叶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散文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2)学会生词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掌握本课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资料,了解课文相关背景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1. 生词生字的认读与书写。

2. 理解散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生词生字的运用。

2. 对散文深层次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散文的美。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初步理解(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散文的韵律美。

(2)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生词生字,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学习,深入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价值引导(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的感悟。

(2)教师总结,强调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散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生词生字的掌握情况。

2. 作业检查: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绿叶的梦》教案范文.doc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绿叶的梦》教案范文.doc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绿叶的梦》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十四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字,正确读写“高粱秆儿、苇叶、搜集、汇拢、启蒙、土岗子”等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碾磨、标本、觅食、洋溢、清热明目、除痰止渴”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者所要传递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五自然段,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过程与方法1、学习“读、想、议结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文中顿号、省略号的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乐于象作者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者所要传递的情感。

【教学方法】激趣导入、以读代讲、读想议结合【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课前用树叶布置教室,如树叶贴画、高粱秸制品等3、课前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在玩些什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老师发现最近大家都特别爱玩悠悠球,所以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高手给大家展示一下他们高超的技艺,大家掌声欢迎!(在掌声中请出班内玩的好的两名同学)学生各自展示自己的绝活【设计意图:从孩子们的生活入手,抓住学生心理,在上课伊始就调动学生的兴趣,为整个课堂教学找准基调。

】教师再引导:大家看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你自己玩的时候感觉怎么样?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小结:从大家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大家非常开心,是不是?是啊,我们的童年是无比幸福的,有那么多好玩的玩具、好玩的地方,那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作家葛翠琳的童年,(课件出示葛翠琳的简介)下面让我们追随她的足迹,走进那令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吧!(葛翠琳的简介:葛翠琳,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 (教案)绿叶的梦教案2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 (教案)绿叶的梦教案2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设计意图
补充资料:
葛翠琳:女,1930年生,河北省乐亭县人。
1949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曾在北京《新民报》《北京儿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作品。作品《巧媳妇》《野葡萄》《采药姑娘》等。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童年记趣》《背篼》。《童年记趣》通过叙述儿时生活中的趣事,展现了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自学时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抓住主要内容,从文中体会童年的快乐、童年的心灵和大自然的美。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在小组或全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的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思考:这篇课文重点回忆了作者童年的什么事?哪些段
1、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能力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情感目标
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宣布课题,设疑激趣。
每个人都有许多童年的回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绿叶的梦》(板书课题)看看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课题又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落写了这个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我”对绿叶着迷的
的句子和段落,读一读,体会“我”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1绿叶的梦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重点难点.体会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2.感受“绿叶的梦”就是作者童年的梦,是作者童年的快乐。

教学课时两课时绿叶的梦􀀋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高粱秆儿剥开来,做成马车、灯笼;河边抓把泥,捏成碾磨[mò]、盆碗;柳条儿、苇叶儿做笛子,葫芦瓢做船,荷叶当伞……[句导读:排比句及省略号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令人神往。

]一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句导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情。

][①课文中为什么提到这些儿时的玩具?]然而,最使我着[zháo]迷的还是绿叶。

[②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第一部分:绿叶是“我”童年时最着迷的玩具。

􀀌我永远感激我的启蒙老师。

[③“永远”用得好不好?为什么?]除了教我们读书以外,老师还教我们搜集标本,采来各种绿叶汇拢在一起,并讲述它们的知识和趣闻。

[④第一、二句话有什么关系?]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

[⑤这段话有什么作用?]􀀍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

[句导读:这句话不但列举了“我们”活动的范围,还呈现给读者一片广阔的天地,令人心驰神往。

][⑥从“跑遍”一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爬大树,钻丛林,嬉笑,打闹,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

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

[⑦这两句话点明了什么?]我们用元宝树叶串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⑧这句话又点明了什么?]在旷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

[⑨怎样理解“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 段导读:绿叶编织着“我们”快乐、悠闲、美好,甚至疯狂的梦。

􀀎我们每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因此少不了争强和探险。

我们常常有意外的发现,但也少不了刺伤手脚。

毛栗子、酸枣树的尖刺儿几乎在每人身上都留下过伤痕。

[⑩为什么常常受伤,孩子们还要去探险呢?] 段导读: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搂[lōu]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

[从这一系列准确贴切的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

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句导读:由于这些标本凝结着“我们”的汗水和辛劳,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是“我们”的骄傲,所以“我们”视为珍宝。

]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一一陈列❶开来。

[为什么要列举出各种形状的树叶?] 段导读:秋天的树叶更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和收获。

􀀐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

[老师为什么这样做?]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祛痰止渴;细长的垂柳叶子可解酒毒,治皮癣❷;桑叶清热明目,治手脚麻木;薄[bò]荷叶医感冒头疼……祖辈传下来的民间药方,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也随着一串串叶片,留在我的记忆里。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段导读:老师让“我们”了解有关叶子的知识与药用价值。

第二部分:写“我”对绿叶“着迷”的原因,搜集绿叶标本,讲述它的知识和趣闻是令人非常愉快的活动。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童年生活。

一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也许可爱的洋娃娃会陪你度过每一个夜晚;也许威武的机器人会给你带来快乐;也许四驱车会使你着迷……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欢乐。

二初读课文.自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3.反馈学习情况。

指名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汇岗戒章枣刺陈毒忆多种形式认读:带读、比读、分组读,结合生活理解词语。

汇拢——汇结合具体的事物说说“汇拢”是什么意思。

土岗——岗查词典,说说什么是“土岗”。

乐章——章“章”还能组成哪些词语?和同学交流。

陈旧——陈你曾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词?毒药——毒结合生活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再用“毒”组词。

记忆——忆“忆”还能组成哪些词语?书写指导。

①戒:注意不要丢掉第三笔“竖撇”。

②陈:注意与“阵”的区别。

③忆:注意“忄”的笔顺。

分段指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找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集体交流。

比如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等。

在理解生词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可以查词典,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等。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小结.请学生说说自己童年的趣事。

2.生活中很多人童年的快乐都源于大自然,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起感受作者的绿色童年。

1.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少,所以他们渴望走进大自然,更多地了解大自然。

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生活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让学生去美美地阅读,细细地品味,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者的情感,抒发对大自然的情怀。

2.首先,教师给学生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如:“童年时,我和我的伙伴们去爬山,我们在树林里捡树叶、摘果子、捉迷藏……玩儿得特别开心。

直到现在,我还十分怀念大自然给我带来的乐趣。

”接着,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朗读。

然后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生通过读课文,觉得作者的生活生动有趣,和自己的生活一比较,学生对作者的生活产生了羡慕之情。

为了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教师朗读语段:“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有关绿叶的知识。

3.课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去搜集树叶,充分地给学生们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他们一定会搜集到很多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树叶,他们也一定会对自己的收获喜形于色、津津乐道。

这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创造了一次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学习的机会,而且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体会绿叶给作者带来的快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怀。

写有课文第3、5、6自然段重点句子的投影片。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随着作者葛翠琳的描绘,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二感悟语言,体会情感.作者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通过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甲:我知道作者的童年生活非常有意思。

学生乙:童年时的作者把高粱秆儿剥开做马车、灯笼;捏河泥;用柳条儿、苇叶儿做笛子……这些一听就觉得很好玩儿,她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丙:作者童年最着迷的还是绿叶。

出示句子:然而,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换一个词,不改变句子原意。

学生可能会换“可是”“但是”等词。

2.作者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呢?围绕着自己的童年生活,她选择了很多丰富的内容。

上节课同学们都找出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

请你默读课文,回顾找到的句子,告诉大家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一部分。

3.品析朗读。

根据学生说到的句子,随机出示幻灯片。

第3自然段。

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

爬大树,钻丛林,嬉笑,打闹,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

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

我们用元宝树叶串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在旷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

①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

②老师要适时引导。

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如果此刻你也在广阔的田野上奔跑着,和小伙伴嬉笑、打闹,心情会是什么样的?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5自然段。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

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搂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

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

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一一陈列开来。

①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

②老师要适时引导。

你和小伙伴搜集过树叶吗?你见过这么多形状的树叶吗?“丰收的欢乐”指的是什么?文中的“我们”为什么把叶子当成“珍宝”?小伙伴们在一起时会说些什么?③作者对绿叶着迷,为什么还要写落叶呢?④想象树叶在风中飘落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6自然段。

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祛痰止渴;细长的垂柳叶子可解酒毒,治皮癣;桑叶清热明目,治手脚麻木;薄荷叶医感冒头疼……①学生谈到这部分内容时,要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②叶子不仅可以观赏,还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益处,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生活知识呢?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三整体感悟.课文题目是“绿叶的梦”,可是读了全文好像跟“梦”并没有关系。

把题目改成“我爱绿叶”是不是更好呢?学生甲:改的题目不好。

“绿叶的梦”就是作者童年的梦,代表快乐和幸福。

学生乙:“绿叶的梦”这个题目一读就会使人产生美好的遐想。

学生丙:“绿叶的梦”这个题目让人沉浸在淡淡的回忆中。

2.生活中的很多快乐来自大自然,来自我们熟悉的生活,愿每一位同学都能细细品味童年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1.城市中的孩子接触到的都是公园、游乐园等一些地方,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特别少,所以他们渴望走进大自然,更多地了解大自然。

读了《绿叶的梦》,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美好的向往之中。

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生活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让学生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者的情感,抒发自己对自然的情怀,乐于像作者一样关爱生活,关爱大自然。

2.导入新课时,教师可准备一张照片,给学生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随着作者葛翠琳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3.教师可安排学生在双休日搜集各种各样、不同颜色的树叶,制作精美的标本并在每一片叶子下面写上详细的介绍。

然后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一次“树叶展示会”,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树叶的有关知识,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