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第3课时作业鲁科版选修4

合集下载

2018年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2.3.1 化学反应速率课件11 鲁科版选修4

2018年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2.3.1 化学反应速率课件11 鲁科版选修4
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
导学案反馈
优秀小组 优秀个人
不足之处
第1组、第5组、
闪光点:完成率
第7组、第8组
高,书写工整,
有思考过程和做
井媛、高通飞、董若彤、 题痕迹,有疑问 李小龙、董宇菲、毕思 的地方有标记
敏、李婷、李苑祯、杨
聪慧、杨妮、曹哲、余
柯欣、刘振兴、杨楠、
张燚、韩霜
不会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比较零散, 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d.物质速率v之比等于其化学方程式中化
学计量数比。
反应:aA + bB
cC + dD
v(A): v(B): v(C): v(D) = a : b : c : d
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活动探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联想质疑 实验室制取 O2、CO2 和 H2 的 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气体制取的 快慢?
A.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降低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C.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D.使用催化剂不能加快反应速率
3.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3B=2C+2D的速率测定
实验,分别测得反应速率如下:
①v(A)=0.15 mol/(L·s);②v(B)=0.6 mol/(L·s);
③v(C)=0.5 mol/(L·s); ④v(D)=1.2 mol/: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
1、利用所给试剂和仪器进行实验探究,设 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预测。
2、通过什么说明反应进行的快慢?
3、如果影响因素不止一个,实验中应该如 何处理多个影响因素的情况?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体会到的科学 探究的方法是:
1、完整的探究过程
浓度---固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
影 温度---升高10度,速率一般增大2—4倍

无机化学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无机化学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3. 298 .15K,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吉布 斯自由能变的计算
(1) 利用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Gm计算 ΔrGm(298.15 K)= iΔfGm(生成物,298.15 K) +
iΔfGm(反应物,298.15 K)
① ② ③ ΔrGm (298.15K) < 0,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ΔrGm (298.15K) > 0, 反应逆过程自发; ΔrGm (298.15K)= 0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为什么有些吸热过程亦能自发进行呢?
例如 1.NH4Cl(s) → NH4+(aq) + Cl-(aq) rHm = 14.7 kJ· -1 mol
NH4Cl晶体中NH4+ 和Cl- 的排列是整齐有 序的。NH4C1晶体进入水中后,形成水合 离子(以aq表示)并在水中扩散。在NH4Cl 溶液中,无论是NH4+(aq)、Cl-(aq)还是水 分子,它们的分布情况比 NH4C1 溶解前 要混乱得多。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速率和限度
本章教学要求
1、了解标准摩尔熵、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 掌握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的简单 计算。 2、掌握ΔrGm 与ΔrHm 和ΔrSm 的关系,学会用ΔrGm 判断 标准状态下反应进行的方向。 3、理解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和反应级数的概念及速率方程 式的表达,掌握活化能、活化分子的概念并能用其说明浓度、 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掌握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的概念、标准平衡常数和平衡 组成的有关计算,熟悉标准平衡常数和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 的关系。 5、熟悉反应商判据和吕·查德里原理,掌握浓度、压力、 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及其有关计算。
ΔrHm(T K)≈ΔrHm(298.15K)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解: (1)解法
ΔrGm={ΔfGm(CaO)+ΔfGm(CO2)}-ΔfGm(CaCO3) ={(-604.03)+(-394.359)-(-1128.79)} kJ· mol-1 =130.40 kJ· mol-1>0
在298.15K、标准态下, 分解不能自发进行。
(2)解法
ΔfHm/(kJ· mol-1) -1206.92 -635.09 -393.509 Sm/(J· mol-1· K-1) 92.9 39.75 213.74 ΔrHm=[ΔfHm(CaO)+ΔfHm(CO2)]-ΔfHm(CaCO3) ={[(-635.09)+(-393.509)]-(-1206.92)} kJ· mol-1 =178.32 kJ· mol-1 ΔrSm=[Sm(CaO)+Sm(CO2)]-Sm(CaCO3) =[(39.75+213.74) - 92.9] J· mol-1· K-1 =106.6 J· mol-1· K-1 ΔrGm(298.15K)=ΔrHm(298.15K)-TΔrSm(298.15K) ΔrGm=[178.32-298.15×106.6×10-3] kJ· mol-1 =130.4 kJ· mol-1>0
熵是描述物质混乱度大小的物理量。
物质(或体系) 混乱度越大,对应的熵值越大 符号:S 单位: JK-1
在0K时,一个纯物质的完美晶体, 其组分粒子(原子、分 子或离子)都处于完全有序的排列状态, 混乱度最小, 熵 值最小。——热力学第三定律。 把任何纯物质的完美晶体在0K时的熵值规定为零 S0(完整晶体,0K)=0
ΔrGm(T) = ΔrHm(T)- TΔrSm(T) ≈ ΔrHm(298.15K)- TΔrSm(298.15K)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2.3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鲁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2.3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鲁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2.3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教案鲁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2.3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教案鲁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2.3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教案鲁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掌握化学反速率的计算。

3.掌握化学反速率的测定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掌握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体会化学是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教学重点:化学反速率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课本上的例子说明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具有利用价值不仅决定于它是否有可能发生以及反应进行的程度,还决定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要想有效地控制化学反应,必须要了解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并能定量分析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一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下节课我们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板书】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思考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回答】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思考2】如何比较化学反应的速率【学生】反应物消耗的快慢或生成物增加的快慢【思考3】如何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速率【活动•探究】学生阅读P55【投影】实验的图片。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3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第1课时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3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第1课时

第3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1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课标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

2.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由一种反应物的反应速率可推知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3.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计算公式v =Δc Δt,常用单位:mol·L -1·min -1或mol·L -1·s -1。

2.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时要指明具体的物质,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不是瞬时速率,是平均速率。

3.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系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

如对于a A(g)+b c C(g)+d D(g),v (A)∶v (B)∶v (C)∶v (D)=a ∶b ∶c ∶d 。

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量(取绝对值)来表示该物质mol·L -1·s -1、mol·L -1·min -1或mol·L -1·h -1。

2.意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3.特点(1)同一反应选用不同物质浓度的改变量表示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 相同。

(2)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即对a A(g)+bc C(g)+d D(g),v (A)∶v (B)∶v (C)∶v (D)=a ∶b ∶c ∶d 。

(3)对任意一个化学反应a A +b B===d D +e E ,化学反应速率为v =1a ·ΔcΔt =1b ·ΔcΔt=1d ·ΔcΔt=1e ·ΔcΔt。

[特别提醒](1)定量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哪一种物质来表示。

(2)由公式v =ΔcΔt 计算得到的速率是某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但在速率-时间图像中经常会出现瞬时速率。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第2课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第2课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2课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运用“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无污染的物质。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B.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该反应生成NO2和C,控制了大气污染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较高能量的反应物分子称为活化分子B.升高温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途径D.缩小体积增大压强能提高活化分子的浓度3.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①温度②压强③催化剂④浓度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A.①②③④⑤B.⑤C.①④D.①②③④4.研究发现,腐蚀严重的青铜器表面大都存在CuCl。

关于CuCl在青铜器腐蚀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B.减缓了反应的速率C.降低了反应的焓变D.增大了反应的平衡常数5.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夹持仪器已省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该实验要控制MnO2的质量、颗粒大小相同C.实验中,H2O2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D.温度相同时,若用FeCl3代替MnO2,反应速率相同6.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C.向稀硫酸中通入HCl气体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7.据报道,在300 ℃、70 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B.反应需在300 ℃下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8.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将2 mol L气体和3 mol M气体混合,发生如下反应:2L(g)+3M(g)x Q(g)+3R(g),10 s末,生成2.4 mol R,并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1。

2018年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2.1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件3 鲁科版选修4

2018年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2.1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件3 鲁科版选修4
知识梳理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
考纲要求: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
学平衡常数的调控在生活、 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 用
(5年10考) 2
一、自发过程
知识梳理
(1)含义 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 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举例
(2)特点
①体系趋向于从 高能 状态转变为 低能 状态 (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H
8
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对此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 B.所有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 C.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种重要因素 D.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唯一判据
9
三、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2)熵变与反应方向 研究表明,除了热效应外,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 进行的另一个因素是体系的 混乱度。大多数自发反应 有趋向于体系 混乱度 增大的倾向。
Δ G = Δ H-TΔ S
①Δ H-TΔ S<0,反应 能自发进行 。 ②Δ H-TΔ S=0,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 ③Δ H-TΔ S>0,反应 不能自发进行 。
12
焓变、熵变和温度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
Δ H Δ S Δ H-TΔ S
反应情况
- + 永远是负值 在任何温度下过程均自发进行
+- ++ --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 有序 转变为 无序 . 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S
3
a.焓的含义
焓是衡量一个体系 能量 的物理量。 符号: H
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焓值 不同 ; 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焓值 不同 ;
一般规律是:S(g) >S(l) >S(s)。 b.焓变的含义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_知识汇总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_知识汇总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目录一、反应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 (1)二、用焓变与熵变综合判断反应方向 (2)三、平衡转化率的概念及表达式 (2)四、平衡转化率与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3)五、压强平衡常数及应用 (4)六、化学平衡移动 (5)七、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八、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九、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十、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7)十一、化学反应是有历程的 (7)十二、化学反应速率 (8)十三、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9)十四、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0)十五、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1)十六、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1)十七、合成氨反应的限度与速率 (13)十八、合成氨生产的适宜条件 (14)十九、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化工生产中的调控作用 (14)一、反应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1.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1)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温度、压强)下,具有自动发生倾向的化学反应。

(2)自发反应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

4Fe(OH)2(s)+2H2O(l)+O2(g)===4Fe(OH)3(s)ΔH=-444.3 kJ·mol-1②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ΔH=+37.30 kJ·mol-1上述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结论:不能仅用反应焓变来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2.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1)熵、熵变的概念(2)影响熵值大小的因素①体系的熵值:体系的无序程度越大,体系的熵值就越大。

②纯物质的熵值纯物质熵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数量、聚集状态以及温度、压强等因素有关。

例如对同一物质来说,S(g)>S(l)>S(s)。

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不同。

(3)熵变与反应方向①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第3课时) 练基础落实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③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 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的有效碰撞A .①③④⑤B .②③⑥C .④⑤⑥D .②④⑤2.可逆反应A(g)+B(g)C(g)+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的最快的是( )A .v (A)=0.15 mol·L -1·min -1B .v (B)=0.6 mol·L -1·min -1C .v (C)=0.4 mol·L -1·min -1D .v (D)=0.005 mol·L -1·s -13.在C(s)+CO 2(g)===2CO(g)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③通入CO 2④恒容下充入N 2⑤恒压下充入N 2 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 .①④B .②③⑤C .①③D .①②④4.在一定条件下,向 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N 2和10 mol H 2发生反应:N 2+3H 22NH 3,2 min 时,测得剩余N 2为1 mol ,对于这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表示不正确的是( )A .v (N 2)=0.25 mol·L -1·min -1B .v (H 2)=0.75 mol·L -1·min -1C .v (NH 3)=0.5 mol·L -1·m in -1D .v (N 2)=0.5 mol·L -1·min -15.如图表示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一可逆反应:A(g)+2B(g)2C(g),以B 浓度表示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已知速率单位为mol·L -1·s -1,图中阴影面积的数值相当于( )A .A 浓度的减少量B .B 浓度的减少量C .C 物质的量的增加量D .B 物质的量的减少量 练方法技巧6.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 3COCH 3+Br 2――→HCl CH 3COCH 2Br +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反应速率v (Br 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

在一定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增大[CH3COCH3],v(Br2)增大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C.增大[HCl],v(Br2)增大D.增大[Br2],v(Br2)增大7.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b mol B气体,发生如下反应:A(g)+B(g)2C(g),5 min后反应达平衡时n(A)为0.4 mol。

在反应过程中体系的温度持续升高,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C的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5 min,C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1·min-1B.图中温度T1时的正反应速率等于温度T3时的正反应速率C.该反应温度T2时的平衡常数大于温度T3时的平衡常数练综合拓展8.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2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 mol D。

则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9.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1价)和S(+6价)的速率v(纵坐标)与反应时间t(横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速率随着溶液中[H+]的增大而加快。

(1)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反应后期反应速率减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容积固定,乙容器容积可变。

一定温度下,在甲中加入2 mol N2、3 mol H2,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m mol。

(1)相同温度下,在乙中加入 4 mol N2、6 mol H2,若乙的压强始终与甲的压强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从下列各项中选择,只填序号,下同);若乙的容积与甲的容积始终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A.小于m B.等于m C.在m~2m之间 D.等于2m E.大于2m(2)相同温度下,保持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并加入1 mol NH3,要使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甲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应加入______mol N2和________mol H2。

11.在容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气态物质X和Y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X+Y===2Z,如图所示是该反应中X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分别求出2 min内和4 min内的平均速率。

(2)从(1)中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案解析1.C [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活化分子、有效碰撞、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其某些关系。

①观点错误,因为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选项中有①不可选,A被排除。

②观点错误,因为普通分子间的碰撞并非有效碰撞,因而不会发生化学反应,选项中有②不可选,B、D被排除。

③指代不明确,即某种普通分子所具有的能量可能比另一种活化分子的能量高,因而是错误的。

]2.B [解答此类题时,一是要注意换算成同一种物质表示的速率,二是要注意时间单位。

反应式的计量系数都相同,A、B、C三选项中v(B)最快,v(B)与v(D)选项单位不同,将v(D)的时间换成min应为0.3 mol·L-1·min-1,即此速率下用v(D)表示的反应速率应为0.3 mol·L-1·min-1,则B最快。

]3.C [①中增大压强即缩小体积可以增大反应物浓度,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②中碳是固体,增加固体的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③中通入CO2使其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④中总压强增大,但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⑤中总压强不变,但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减小。

]4.D [要正确解答本题必须要弄清两个概念:①用某一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通常是用单位时间内其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而不是用单位时间内其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表示。

②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同一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时,各物质速率之比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是相等的。

因此,用N2、H2、NH3分别来表示其反应速率时:v(N2)=1 mol/(2 L×2 min)=0.25 mol·L-1·min-1v(H2)=3v(N2)=0.75 mol·L-1·min-1v(NH3)=2v(N2)=0.5 mol·L-1·min-1]5.B [图中的阴影面积可分解成下图中两个阴影面积之差。

即由于正反应而使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值与由于逆反应而使B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值之差值。

因为起始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阴影部分是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值。

]6.D [由实验①②可以看出,增大[CH3COCH3],v(Br2)增大,A正确;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②和③的v(Br2)相等,B正确;由实验①③可以看出,增大[HCl],v(Br2)增大,C正确;由实验①④可以看出,增大[Br2],v(Br2)减小,D不正确。

]7.C [A项C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1·min-1;B项T1和T3时各物质的浓度相等,但T3温度高,正反应速率快;C项对图象分析,T2到T3温度升高,生成C的物质的量减少,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是放热的,升高温度,反应进行的程度减小,平衡常数减小,故T2时的平衡常数大于T3时的平衡常数;D项增大压强,减小体积,各物质的浓度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平衡不移动。

]8.0.1 mol·L-1·min-160%9.(1)2KClO 3+6NaHSO 3===3Na 2SO 4+2KCl +3H 2SO 4,溶液中[H +]增大(2)ClO -3和HSO -3浓度减小解析 该反应的实质为:ClO -3+3HSO -3===Cl -+3SO 2-4+3H +由题意知,反应随溶液中[H +]的增大而加快,一开始[H +]很小,速率很小,但随反应进行,[H +]增大,反应速率增大,但到一定程度后,[ClO -3]、[HSO -3]减小,此时反应物的浓度起主要作用,反应速率减小。

10.(1)D E (2)0.5 0解析 (1)由于甲容器定容,而乙容器定压,它们的压强相等,达到平衡时,乙的容积应该为甲的两倍,生成的NH 3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2m 。

当甲、乙两容器的体积相等时,相当于将建立等效平衡后的乙容器压缩,故乙中NH 3的物质的量大于2m 。

(2)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时,要建立与甲一样的平衡,只有乙中的投入量是甲的一半才行,故乙中应该投入N 2为(1-0.5) mol =0.5 mol ,H 2为(1.5-1.5) mol =0 mol 。

11.(1)2 min 内平均速率为v (X)=16mol·L -1·min -1 v (Y)=112mol·L -1·min -1 v (Z)=16mol·L -1·min -1 4 min 内平均速率为v (X)=18mol·L -1·min -1 v (Y)=116mol·L -1·min -1 v (Z)=18mol·L -1·min -1 (2)由上述数据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①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