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设备管理与维修专业化模式的探讨

设备管理与维修专业化模式的探讨卢守海(甘肃金昌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机械动力部甘肃金昌737109)【摘要]现代设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主要讲‘全面生产设备管理》。
结合工作实践对现代设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三个要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关键词】自主维护管理模式设备维护中图分类号:T P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110126—01一、以自主维护为主的设鲁维护管理全面生产设备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往往会出现的就是人们的观念问题,我们企业双包机管理执行不好的原因也在于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管理是为维修工作服务的,这样化工方面的员工就不愿意积极参与;另一方面维修工不愿意自己的工作别人干预;而设备管理工作又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以及各级管理人员,因此全面生产设备管理体系要求各方面的人员都要投身于生产设备管理之中。
全面生产设备管理体系与公司开展的双包机管理的相同点:以自主维护、维修,它是独立的自主活动的小组,在于维修、操作人员的共同参与。
发挥团队作用;不同点在于全面生产设备维修体系对员工在培训上,参与自主维修的操作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维护方面的培训,否则这一体系就不具备运作的基础,经过培训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认证才能上岗;而我们双包机管理目前只是要求操作维修人员了解设备的性能、结构、通过实践掌握一些维修操作技能,技能水平较低;另一个不同点在于:前者的员工队伍有具备不同知识与技能的员工组成,并且是自主的投身到设备管理中;我们则是在车间管理人员的安排下组合的维护小组,没有形成优化组合、这也是我们双包机管理落实不好的原因之一。
全面生产设备管理之自主维护已成为大多数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包机制度在我公司能全面有效推行,若取得长效发展也将会成为我们企业文化的亮点。
目前我公司范围内的维修体制属分散式管理,在技术力量发挥不了专业化维修的优势,影响检修进度和质量:有些大的检修项目车间又因维修人员紧张而拉不开,延误了检修进度,错过了检修最佳时期,或者由于检修技术不过硬,造成设备小故障不能及时解决:设备长期带病运行,致使设备的出力率和使用寿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做不到计划检修或检修质量不能保证,加上操作工与维修工对日常的操作维护保养跟不上,造成设备检修的恶性循环,致使机组不能处于高效运作,效率差,同时检修费用上升,检修队伍象救火队.劳动强度加大。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35中国设备工程C h i n a P l a n t E n g i n e e r i ng中国设备工程 2021.05 (下)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逐渐地由中国制造转变成为了中国创造,这使中国质量成为了我国对外发展的招牌。
国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逐年升高,不仅带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先进的仪器设备层出不穷,即仪器设备升级换代速度明显提高。
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仪器设备投入成本不断地增加,因此仪器设备变得越来越先进。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不断加速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发展、如何实现对仪器设备的高效管理和使用,已经成为了实验室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模式当前,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性能得到了普遍关注。
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陈小宁(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摘要: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仪器设备管理。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仪器设备管理全面地体现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所以,实验室在日常管理仪器设备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对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从而使其管理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
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21)05(下)-0035-03同的实验室对仪器设备管理的侧重点也存在着很大差别。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会将实验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验操作流程放在首要位置上,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大型设备上。
对此,实验室创建了完善的仪器设备维护和使用制度,实现了对大型设备的高效管理。
一般来说,实验室在采购仪器设备时,关注点往往都为采购的仪器设备是否与招标文件中的要求的仪器设备一致,以及仪器设备安装好后能否正常生产。
也就收缩,实验室要想使仪器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变得更精细和更完善,就必须从多个角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管控,从而使实验室仪器设备所达到报废标准,则需加强维护管理,不予报废。
测绘实践教学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模式的探索

坐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J n n o v a t i o n H e r a l d
创 新 教 育
测绘 实践教 学中心 实验 仪器 设 备 管理模 式 的探 索
王帅丽 ( 湖南城市学院 市政与测绘工程学 院 湖 南益阳 4 1 3 0 0 0 ) 摘 要: 对我中心现行仪器设备 管理模式 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探索创新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模式, 并提 出了加强高校实验仪 器设备 管理, 提高实
首先, 测 绘 实 践 教 学 中心 科 研 技 术 力 量不 的 管 理 职 责不 清 , 难 于 落 实到 位 , 有些 制 度 其 科 研 经 费不 足, 老师 很 少 带 领 学生 到 只 是 形 同虚 设 , 1 测 绘 实践 教 学 中心 实 验仪 器 设 备 管 强 , 有 些 制 度 的 制定 欠科 学 性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a r e p u t f o r wa r d .
K e y wo r d s : e x p e r i me n t a l e q u i p me n t Th e S u r v e y i n g a n d Ma p p i n g p r a c t i c e t e a c h i n g c e n t e r u s i n g e f f i c i e n c y ma n a g e me n t i nn o v a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mo d e l a n d me a s u r e s o f i n t e n s i f y i n g t h e m a n a g e me n t o f e x p e r i me n t a p p a r a t u s e s a n d e n h a n c i ng t h e i r u s i n g e f f i c i e n c y i n t h e
高校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及规范化管理模式探讨

试收费制度及费用的分配制度不合理 , 这些现象导致资源 的极大浪费 , 制约着实验室发展。 二、 高效化管理模式的建立 1 . 加强队伍建设 、 健全考核制度 。近几年实验 中心从
一
、
工作的激励等 , 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仪器设备的管理 及运行 。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高低、 积极性决定实验室管 理水平 、 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高低。我院实验中心 早在 1 9 9 5 年就建立 了基础实验室 ,实验技术员部分老龄 化, 对 于购置 的较先进的仪器无法很好掌握使用方法 , 难 以进行正常的维护和保养 ; 部分仪器购置时仅为满足当前 科研需要 , 项 目结题后 , 仪器设备便长期闲置 ; 大型仪器测 户的意见 , 对于新老客户实现科学 的管理 , 因此客户界面 的处理是很有必要的。 客户关系管理 中企业遇到的困难主
【 科学管理 】
高校仪器设备存在问题 及规范农 业大学
暹, 黄雪梅
广州 5 1 0 6 4 0 )
园艺学 院 , 广东
摘要 : 高校仪器设备是实验 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教 学、 科研及创新活动中发挥 着至关重要 的作 用。文 中结合 华南农业 大学 园艺学院实验 中心近几年对仪器设备 管理 的实际情况 , 结合作者的工作 实践和体会 , 对我 实验 中心仪 器 设 备 管理 存 在 的 问题 及 这 几 年 改进 后 所 取 得 的 成 绩进 行 总结 , 希望对读者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 对 提 高 高校 教 学 科研
所述 , 现代企业以界面管理作为指导思想 , 应用客户关系 管理 、 供应商管理和界面管理等工具 , 科 学地分析 和解决 了企业经营在企业信息化过程 中的难题 , 进一步提高了企 业 的经 营 效益 。
设备状态修理探索与实践

中 图分 类 号
前 言
一
、
劣化趋势 , 确定是否需要维修及维修所需要的时间等, 避免 了维
长期 以来 ,铁路机 务系统 的设备维修一直延用传统 的计划 修理模式 , 每年编制设备大 、 小修计划 ( 全部设备按三个月 中、 将
修的盲 目性 。 克服 了设备检修次数频繁 、 修理 时间长 、 工作量大 、
悬空现象 , 经进一步的检测 发现 , 天车小 车钢轨 拱度不符合要 卜 求 。在精确测定钢轨上拱度后 , 车间技术部门制定 了维修对策 , 对故障部位进行 了适 当的维修 , 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费用 , 解
革, 促进设备 “ 、 、 工作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用 管 修”
状态修理是一种先进 、 科学 、 经济效益高 的检修 制度 , 通过
内要连续运行 , 腐蚀 、 磨损情况都十分严重 , 如不及时修复 , 缺陷
逐步扩大 , 会造成设备过早 报废 , 甚至危及 人身安全。如清洗库
的一 台 5 桥 式 起 重 机 , 一 次检 测 中 , 现 小 车 轮在 钢 轨 上 有 t 在 发
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 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 ,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设备维修质量也在稳步上升 , 为机务段深化 设备维修管理体制改
根据实践经验 ,在执行状态修理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的丁作 。 1 . 合理选择设备检测点 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进行分类后 ,检测组应根据设备分类 台账 ,结合设备的使用频率和设备运行状况认真选择设备检测 点 ,根据不同类型的设备具有不同的运 动特性及设备的使用情
况 , 出最 能 反 映 设 备 运 行状 态 的检 测 . 选 一 、
程对设备进行解体检查 , 由于现在设备 的制造上艺越来越复杂 , 对丁装器具的要求也越趋严格 ,而铁路设备维修部 门又不能按 生产厂的丁艺要求 配备相关 的设备 ,在组装设备时往往达不到 出厂要求 , 而造成设备的工艺性能下降 。 仅没能提高设备质 从 不 量, 而且在拆解过程 中还有可能对设备造成永久性损坏 。 不必要
大型仪器管理探讨和实践

L “ L h—in . C N n -n WU Da , F NG Ne g h b I , IS i o g x HE Ho gj , i n A n —u
( a i C e s y E p rme tC ne ;b L b n q ime tMa a e n f c aB s h mit x ei n e tr a .a d E up n n g me tO f e, c r i S a g a Ja tn i. h n h i 0 2 0,C ia h n h i ioo gUnv ,S a g a 2 0 4 hn )
关键 词 : 型仪 器设备 ; 理 ; 享 平 台 大 管 共
中图分类号 : 4 2 G 8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6— l7 20 ) 2— l0— 3 10 7 6 (0 8 0 0 5 0
On t e L r e— c e IS r men h a g s al n tU tMan g me t a e n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模式

浅谈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模式摘要: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是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最直接的物资基础和保障,是师生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必备物质基础。
在管理工作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建设高水平素质的实验室队伍。
加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和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并对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实践。
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统计全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种类和使用途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以人为本;管理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师生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必备物质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实验和科研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是在学校领导下,统筹规划全校教学、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并对全校实验室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和使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
仪器设备是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最直接的物资基础和保障。
在管理工作中需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采取一系列措施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实验室队伍。
结合工作实践,以及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及使用现状的分析,现对我校的仪器设备管理模式进行简要阐述。
一、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反映实验室水平和学校实力的重要标志。
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加大,实验室作为高校全面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已深入到各个学科,而实验仪器设备则是实验室的物质基础,是高校的重要资源和保障。
为了加强我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特制定本相关管理办法。
我校实验室(包括各种操作、训练室、实习基地),均隶属于学校管理,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
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要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及财务的可能,由院(系)提出购置仪器设备计划,并由教务处设备科汇总,编制年度仪器设备申请计划,提请主管院长批准后执行。
探讨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 FORM TI ON 2008NO .10SC I EN CE &TECH NO LOG Y I N FOR M A TI O N 学术论坛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结构的不断完善,各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加,医疗器械成为创办医院的基本条件,医疗设备的好坏对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
如何使用、管理和维修好医疗器械,已成为各大医院的一个重要课题。
特别是医疗器械的维修问题,它的技术性很强,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维修人员是医疗器械与设备的“医生”,赢得维修时间等于增加救治生命的机会。
因此,必须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工作。
现代医疗器械科技含量高,虽操作简单,但技术性能、参数指标要求极高,从而要求我们应改变以往的简单操作使用和被动维修的习惯,而是要主动去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这些高科技产品,以延长医疗设备、仪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医疗器械的维护保养有些仪器设备故障是由于操作者操作不慎或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仪器所造成的,轻则会影响本科室工作的正常运行,重则将导致仪器报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提高工作人员对仪器设备正常保养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可分为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两类:1.1日常保养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日常保养主要应做到:保持仪器表面清洁;使用前应检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是否正常;检查相应的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水路不通畅的应及时进行冲洗;使用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仪器设备关机后应及时盖好防尘罩;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不得私自拆卸。
1.2定期保养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与维修人员一起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除尘和清洁,并进行性能检测;定期润滑运转部位,及时检查和更换易损部件;检查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检查大型或精密医疗设备的稳压状况和接地情况是否良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 物 质 基 础 ,其 技 术 指 标 的 先 进 性 和 使 用 功 能 的 完 好 率 直 接 影 响 着 教 学 和 科 研 实 验 能 力[1]。 随 着 我 国加大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仪器科学技术 日新月异,实验教学不断深入,全国各高校仪器 设备出现了较大的增加和换代,品种门类趋于齐 全化,技术含量趋于复杂化。但目前高校仪器设 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现状不容乐 观,维修 保 养 能 力 普 遍 不 足,人 员 素 质 参 差 不 齐,与高校发展要求尚存在差距。本文结合我校 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维修人员、资金及相关因素 的有效整合与衔接,实现高校仪器设备维修服务 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争取使其发挥最佳 的效益。
目前我校校外维修队伍主要由维修公司、仪器 设备供应商及厂家售后服务部门组成。对由需外修 的仪器着重进行监控,并对相关维修信息进行登记 备案。校外维修队伍是目前仪器设备技术水平快速 发展的环境下必不可少的组成。特别是大型仪器设 备的故障原则上全由厂家进行维修。作为社会上的 维修队伍,和高校是合作关系,往往存在责任心差 和成本控 制 难 等 问 题[2]。 需 要 校 内 维 修 人 员 通 过
展,办学规模差异明显,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千差万 别。在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模式上也存在很大差 异,人员组成也不尽相同。但根据人员归属,大致 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内主要由职能部门专职维 修管理人员及各院系实验技术人员等构成,这是开 展好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基础。各高校维 修管理工作制度的有效执行都依赖于校内维修人员 的具体工作。校外主要由仪器设备经销商的售后服 务部门、专业维修公司及生产厂家售后服务部门组 成。随着高校仪器设备种类的增多、类别的复杂、 仪器设备更新换代的加快,维修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越来越强,校内维修人员无法掌握全部各项技术, 在检修阶段就会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必须引入校外
第 10 卷 第 6 期 2012 年 12 月
实验科学与技术 Experi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庄宪骥,魏 玲,宫 峰
( 江西农业大学 设备处,南昌 330045)
摘要: 仪器设备是各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十分重要的物质条件。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能有效提高仪器设备 的完好率和使用效益,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采取仪器设备维修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设备维修管理的成本及 效率,并决定了人员配备及运转组织形式。结合江西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各高校如何对维修人员、资金和其他相关 因素的优化管理,以及采取集中多行并举的维修管理模式来提高仪器设备完好率和使用效益,实现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 低成本且高效率的运行。 关 键 词: 高校; 仪器设备; 维修;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82. 0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 3969 / j. issn. 1672 - 4550. 2012. 06. 099
2 加大维修经费投入的同时,做好维修经 费流向的科学控制
2. 1 改变“重购置,轻维修”思想,加大维修经费 投入 高校仪器 设 备 日 趋 精 密、 复 杂,同 时 智 能 化、
网络化、数字化的程度大大提高,购置费用日趋昂 贵,仪器设备维修费用也不断增加[3]。教高[2000] 9 号《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中,针对 40 万 元以上的及教育部明确规定为贵重、稀有的仪器设 备的年运行维修费确定为不低于购置费的 6 。并 未对其他普通仪器的运行维修费进行明确,因此仪 器设备维修经费的占比往往较小。现在高校的维修 经费普遍不足,总体的维修经费每年增加很少,有 的甚至几年都没有增加,而相对逐年增加的设备 费,原有的维修费用根本满足不了需要[4 - 5]。
对于使用率高、管理规范和效益考核优秀的仪 器设备,在维修经费的投入中应有政策性的倾斜。 我校主要依据每台仪器的使用方向、使用机时、使 用记录是否完善等因素,灵活配置维修经费校院两 级承担比例。符合全部规定条件的教学仪器设备可 以由校级维修经费全额支付,部分符合则同院系按 一定的百分比进行分担。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促使 院系加强对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提高仪器 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同时规范实验室工作人员 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对于 2. 1 节中所提影响仪器设 备使用效益的情况进行备案,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 则只承担 10 ~ 20 ,甚至不予承担。对于使用率 较高的共享仪器设备可以考虑优先给予维修和全部 承担维修费用,加快推进仪器设备的共享。 2. 3 细化维修标准,规范维修经费使用
第 10 卷 第 6 期
庄宪骥,等: 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307·
在初始调试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只能以维修解 决。( 2) 使用率低导致错过磨合期。一些仪器设备 特别是机械设备需通过较长时间和次数的使用使其 达到最佳工作状态。但是部分设备存在购置后使用 率低的情况,往往在保修期内没有出现故障现象, 一出保修期则会出现,导致维修经费投入的增加, 同时一定程度地降低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 能。( 3) 存在持续使用疏于维护的现象,出现不必 要的故障情况。( 4) 存在有替代设备时不报修,导 致维修时故障不清和使用寿命的降低。这些情况都 会导致仪器设备使用成本的增加。 2. 2 倾斜性使用维修经费,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维修经费投入低会直接导致维修工作开展的范 围和时效性降低,从而降低了仪器设备使用率,减 少了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成本。有时会出现部分 设备重复购置而不维修的现象。适度加大维修费用 的投入能有效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和效 益,因此仪器设备自论证计划采购到使用维护报 废,均应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性价比不仅体现在 仪器设备的购置阶段,同时在使用维护中也会产生 相应的成本因素。如果片面的只重视采购环节,就 会导致在后期使用维护中会出现诸多问题。例如, ( 1) 采购完成后验收不及时,错过退换货期,即使
·306·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 年 12 月
专业的维修力量,对专业性、技术性强和大型高精 尖仪器设备进行维修,以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 1. 2 校内维修人员的优化管理
我校目前有专兼职维修人员 2 名,临时工 1 名, 各院系部分实验员,共同组成校内设备维修人员。工 作量的考核目前由其所属院系及部门按照学校绩效考 核办法进行,但缺乏更具体的约束机制及相应的激励 机制。维修人员的培训及学习机制有待健全,缺乏培 训工作,目前以各院系部门内部交流学习为主。校内 维修人员是开展好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中坚力 量,因此,首先应注重校内维修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 素养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和学 习,如例行性年度集中培训学习或分散派出培训等; 另一方面需制定符合各高校实际情况的考核及激励制 度,引导和促使广大校内维修人员积极提高自身专业 素质,用心维护好仪器。其次,应明确各级人员的相 关职能。专职维修管理人员主要承担以下职责: ( 2) 协助学校制定相关维修制度和流程; ( 2) 按照相关政 策分配好维护保障经费和资源; ( 3) 规范院系仪器设 备操作流程和故障诊断培训工作; ( 4) 做好报废仪器 的拆零和存放工作; ( 5) 与院系共同建立资料共享信 息平台,并及时整理归档; ( 6) 对故障设备开展诊断、 决策和维修,并协调好校外人员参与维修的工作。各 院系实验技术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 ( 1) 引导规范好 使用设备的学生和老师,做好日常的设备状态记录, 并依据记录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 2) 出现故障时及时 准确记录故障情况和成因,并报学校维修中心; ( 3) 完成简单故发障排查和解决; ( 4) 做好相关资料的整 理归档工作,协助做好相关资料的共享使用; ( 5) 负 责对维修后仪器的进行验收等。通过职责的明确和相 关考核,实现非正常故障情况出现的最小化、提高维 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1. 3 校外维修队伍的管控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University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de
ZHUANG Xian-ji,WEI Ling,GONG Feng
( Equipment Office,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chang 030045,China)
收稿日期: 2012 - 10 - 30; 修改日期: 2012 - 11 - 29 作者简介: 庄宪骥( 1984 - ) ,男,硕士,研究实习员,研
究方向: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维护。
1 优化维修人员管理,提高维修效率和成 本管控
1. 1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人员的构成 随着高 等 教 育 改 革 的 深 入, 全 国 高 校 快 速 发
调研、对比等确认好校外维修人员的选择,并且签 订合同,对维修费、配件费等详细说明。维修时由 校内维修人员一起参与,一方面加强学习,一方面 进行适当的监督。在费用支付时,可以采取半年 结,或扣部分押金待验收合格使用一定时间后结 清。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较好的控制校外维修人员的 维修行为和维修成本的控制。在维修实践中,会出 现部分设备须由厂家来进行维修。此时因为在维修 环节缺少必要的竞争,有时会出现维修价格较高的 情况,甚至有时一个小配件的价格就可能占到仪器 总值的 1 /3。对于售后维护阶段收费畸高的厂家, 会使维护成本大幅提高,进而明显降低仪器设备的 使用效益。因此对此类厂家的仪器设备在报废时应 尽可能的进行拆零保存,降低维修费用。
Abstract: Th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are the very important material conditions for colleges’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Complete equipment repair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tact rate and th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the equipment, and guarantee 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smoothly. Taking different equipment repair mode will affect the cost of equipment repair management and efficiency directly,and determines the staffing and the form of operation organiz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conditions of the university,this paper explores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optimal management’ s of repair staff, funds,other factors related to the work and the repair management mode of concentration multiple lines simultaneously,taking centralize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de,to improve the intact rate and th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equipment,and to achieve the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work in low-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oper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repair; management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