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消防设计说明书要点

合集下载

110kv变电站消防设计规范

110kv变电站消防设计规范

110kv变电站消防设计规范
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文件,110kV变电站的消防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消防设计应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保建筑结构和材料的耐火性能符合相应标准。

2. 变电站的消防设施应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消防设备配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消防水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器材等。

3. 变电站应设有防火分区和防火墙,保障变电站各区域的火灾扩散控制。

4. 在变电站内应设置合适的消防通道和安全疏散通道,以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5. 变电站应配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6. 变电站应保持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状态,定期进行消防设备的检查、维修和消防演练,以确保消防设施的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110kV变电站的特殊性,消防设计规范可能会有一定的区别,建议您在设计过程中参考有关规范标准,同时与相关部门进行咨询,以确保设计符合最新的法规要求。

变电站消防设计

变电站消防设计

变电站消防设计关键词:变电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气体灭火主变排油注氮灭火系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展开,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也在加快。

在城网改造建设过程中,市区变电所的建设数量呈上升趋势。

为了节约用地、减少建筑面积、操纵工程造价和与城建规划相和谐,许多变电所都设计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所,采纳全户内或半户内布置方案。

在此种情形下,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关于变电所的安全生产显得更为重要。

关于变电所的消防设计,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满足一旦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和有效防范的要求。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用于尽早探测初期火灾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例如疏散人员、呼叫消防队、启动灭火系统、操作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烟、排烟风机等)的系统。

常用的一样分为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操纵中心报警系统。

区域报警系统比较简单,但使用面专门广。

它是由通用报警操纵器或区域报警操纵器和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警报装置等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

其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集中报警操纵系统应当设有一台集中报警操纵器(或通用报警操纵器)和两台以上区域报警操纵器(或楼层显示器、带声光报警)。

按照治理情形,集中报警操纵器设在消防操纵室,区域报警操纵器设在各区域,以便与治理。

集中报警系统加上消防联动操纵设备就构成了操纵中心报警系统,其要紧用于大型综合楼工程。

在设计区域报警系统时,按照规范要求应符合下列几点:在一个区域系统中,宜选用一台通用报警操纵器,最多不超过两台;区域报警操纵器应当设在有人值班的房间;该系统比较小,只能设置一些功能简单的联动操纵设备;当区域报警操纵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或楼板的高度为1. 3~1.5米,靠近门轴的侧面距离不小于0.5米,正面操作距离不小于1.2米;报警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中:1) 火灾探测器是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件,是系统的感受器官,其作用是监视被爱护区域有无火灾发生。

变电站消防设计注意事项

变电站消防设计注意事项

变电站消防设计注意事项摘要:本文首先对变电站的消防设计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然后具体从灭火系统、水雾喷头、管材安装和水喷雾灭火系统响应时间等方面先详细介绍了变电站消防设计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变电站;消防设计;注意事项引言在整个输变电系统中,变电站所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而其能否正常安全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消防设计的影响。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电路系统的负荷越来越重,同时还面临着电路老化等问题,这就要求提高变电站的消防设计质量。

1变电站消防设计简介通常来说,我国变电站消防设计主要包括报警系统、灭火系统和防火封堵等几个部分。

其一,探测系统和联动控制系统共同组成了变电站的报警系统。

其主要功能为,及早探测到火灾事故,并进行预警操作,以提示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其二,根据灭火方式的不同,我国变电站的灭火系统又有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移动式灭火系统的分类。

其中前者主要适用于主变压器布置在室外的变电站,气体灭火系统则主要适用于布置在室内的主变压器、电容器室、接地变压器等。

但是综合考虑到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当前在我国变电站中应用地最广的还是水喷雾灭火系统。

这种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水雾喷头、供水网管、电动蝶阀和泵房。

其中的水雾喷头一般来说,所采用的布局形式都是三层,布点的主要依据则为变压器的外型特征。

干式、湿式两套系统共同构成了供水网管,其中前者即是雨淋阀至主变压器本体周围一段的网管,后者即是雨淋阀至水泵一段的网管。

为了确保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其中的供水水泵应当采用用一备一的方式进行安装,并将自动顺序启动水泵组设置为水泵启动控制柜的启动方式。

其三,当前我国变电站的防火封堵主要构成部分有防火门、防火板、防火涂料等,其通常设置在变电站变压器室、电缆穿越的建筑物洞口等处,其中根据不同地方火灾危险类别和危险等级的不同,所用的防火封堵材料也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防火封堵并不能起到灭火的作用,其主要是被用来避免火灾沿着电缆、建筑物等进一步燃烧。

08 2019年度变电消防培训—变电站消防设计要点(1) - 1

08 2019年度变电消防培训—变电站消防设计要点(1) - 1
3、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要点 喷雾时间
系统的持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0.4小时。 喷雾强度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设计喷雾强度为20L/minm2,集油坑为 6L/minm2。
7
二、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3、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要点 管道
过滤器与雨淋报警阀之间及雨淋报警阀后的管道,应采用内外 热浸镀锌钢管、不锈钢管或铜管;需要进行弯管加工的管道应 采用无缝钢管;应在管道的低处设置放水阀或排污口。 喷头 变压器绝缘子升高座孔口、油枕、散热器、集油坑应设水雾喷 头保护。 室内粉尘场所设置的水雾喷头应带防尘帽,室外设置的水雾喷 头宜带防尘帽。
11
二、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4、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实例 基本参数
变压器本体变长 12.3(4.2+8.1) m,宽:长边 6.6m,短边 5.3m,高4.9m, 油枕长7.07m, 直径1.62 m;
变压器平面布置图
12Biblioteka 二、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4、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实例 基本参数
变电站消防设计要点
二〇一九年六月
目录
一 消防设计内容 二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三 建(构)筑物 四 消防给水、灭火设施及电气
2
一、消防设计内容
消防设计涉及电气一次、二次、土建专业
一次专业消防设计主要内容为消防供电及应急照明、电缆 敷设及防火封堵。 二次专业消防设计主要内容为对重要的场所和设备设置火 灾自动报警系统,对消防设施及设备进行联动控制设计。 土建专业消防设计主要内容为带油设备固定灭火系统;建 (构)筑物及带油设备的防火间距、消防道路;建(构) 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 建筑装修、暖通、排烟;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等。

变电站设计说明

变电站设计说明

变电站设计说明土建:油浸变压器室、事故油池耐火等级按一级防火设计。

其他为二级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发电机出线小室、电缆夹层、电缆竖井等室内疏散门应为乙级外开防火门。

上述房间中间隔墙上的门可为不燃烧材料制作的双向弹簧门。

防火:电缆夹层、主控制室、继电器室、电缆沟采取防止电缆着火延燃措施。

内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h的不燃烧体。

重点防火区域内的电缆沟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油浸变压器与汽机房、屋内配电装置楼、主控楼、集中控制楼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符合5.3.8的,间距可适当减小。

屋外油浸变压器之间的最小间距:35KV及以下5米,66KV 6米,110KV 8米,220KV 及以上10米。

当2.5吨及以上屋外油变间防火间距不满足要求时,设置防火墙。

高度高于变压器油枕,长度不小于储油池两侧各1米。

总油量超过100KG的屋内油浸变压器,应设置单独变压器室。

总事故储油池其容量宜按最大一个油箱容量的60%确定。

储油设施应大于变压器外轮廓每边各1米。

储油设施内应铺设卵石层,其厚度不应小于250mm,卵石直径50-80mm。

主控制楼、屋内配电楼及电缆夹层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可通往室外楼梯,当屋内配电装置长度超过60米时,应加设中间安全出口。

配电装置室内最远点到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15米。

5.3.8 当汽机房侧墙外5米以内布置有变压器时,在变压器外轮廓投影范围外侧各3米内的汽机房外墙上不应设置门、窗和通风孔,当汽机房侧墙外5米-10米范围内布置有变压器时,在上述外墙上可设甲级防火门。

变压器高度以上可设防火窗,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9h。

电缆沟进出主厂房、主控制楼、配电装置室,在建筑物外墙处应设置防火墙。

当柴油发电机布置在其他建筑物内时,应采用防火墙与其他房间隔开,并应设置单独出口。

电缆:C类阻燃电缆。

建筑物中电缆引至电气柜、盘或控制屏、台的开孔部位,楼板的空洞应采用电缆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

电缆沟内每间距100米处,厂区围墙处应设置防火墙。

变电站消防系统设计

变电站消防系统设计

变电站消防系统设计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网改造的进程也在加快。

在电网改造建设过程中,变电站的建设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为了节省用地、减少建筑面积、控制工程造价和与城建规划相协调,许多变电站都设计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的变电站,采用全户内或半户内布置方案。

在此种情况下,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着重介绍变电站的各种消防技术措施及其工作原理和相应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变电站消防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power grids oftheprocess is also accelerating.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power grids, the number of substation construction is showing a growing trend. To save space, reduce the building area, and control project cost , many substations are designed for unattended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full indoor or semi indoor layout. In such case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fire protection system for substation safety in produc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variety of technical measures 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method.Keywords: substation fire protection system, water spray extinguishing systems,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变电站消防系统的设计可分为:总平面布置及建筑防火、消防灭火设备系统、通风空调防排烟、消防电气、电缆敷设及防火阻燃等几部分内容,以下对各个系统的设计原则一一作简略介绍。

变电站消防给水及消防设施的设计要求

变电站消防给水及消防设施的设计要求

变电站消防给水及消防设施的设计要求
1、消防给水系统
变电站的规划和设计,应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消防水源应有可靠的保证;变电站同一时间的火灾次数应按照一次确定。

当室内消防水用水总量大于10L/S时,地下变电站外应设置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

水泵接合器和室外消火栓应有永久性明显标志。

变电站消防给水量应按火灾时一次最大室内和室外消防水用量之和计算。

设有消防给水的地下变电站,必须设置消防排水设施。

变电站户外配电装置区域(采用水喷雾的主变压器除外),可不设消火栓。

2、灭火系统
单台容量为125KW及以上的主变压器应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合成型泡沫喷雾系统,或者其他固定式灭火装置。

其他带油电气设备,宜采用干粉灭火器。

地下变电站的油浸变压器,宜采用固定式灭火系统。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变电站中的以下场所和设备应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主控通信室、配电装置室、可燃介质电容器室、继电器室
(2)地下变电站、无人值班的变电站,其主控通信室、配电装置室、可燃介质电容器室、继电器室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无人值班变电站应将火警信号上传至上级有关单位
(3)采用固定灭火系统的油浸变压器
(4)220KV及以上变电站的电缆夹层及电缆竖井
(5)地下变电站及无人值班的变电站的电缆夹层及电缆竖井。

变电站消防工程方案

变电站消防工程方案

变电站消防工程方案一、背景变电站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和维护安全,消防工程建设尤为关键。

对于变电站的消防工程方案,需要从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消防设施选型、消防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论证。

二、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是制定消防工程方案的基础。

需要全面考虑变电站内部火灾、爆炸等自然灾害和外部火灾等因素带来的风险。

评估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2.1 现场火灾变电站内有高压电器和设备,若电器设备因故障等原因引发火灾,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需要加强消防宣传教育、严格控制动火作业、定期检查设备等措施,以尽可能减少火灾的发生。

2.2 爆炸变电站内部还有大量的油箱、油管等易燃易爆物质,若发生泄漏或者外力侵害等问题,可能引发爆炸。

因此,需要对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储存和管理,制定危险作业流程等措施,以确保消防安全。

2.3 外部火灾变电站接触着大量的电线电缆和电场,若发生外部火灾,可能会蔓延到变电站内部。

此时,需要及时启动消防系统,尽量将火灾扑灭或隔离火源,以保障变电站能够正常运行。

三、消防设施选型根据针对变电站的风险评估,选择并设计合适的消防设施至关重要。

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源、消防设施设备、消防广播、消防逃生通道等等。

具体措施如下:3.1 消防水源消防水源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水枪、消防水带、消防水池等消防设备。

消防水池的容量及布局位置应准确计算,以满足消防需要。

3.2 消防设施设备消防设施设备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消防卫星传输系统等。

在设计上,需要考虑设施配套完善、装置灵活可靠、设施保修结构保证、科技含量和地震抗击强度等重要因素。

3.3 消防广播消防广播是变电设施的重要设备,能够迅速交流达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通讯,具有很强的安保和急援的功能。

因此,在消防工程方案的设计中,消防广播系统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

3.4 消防通道在通风、照明、清洁、保养等多种因素中,特别是变电站相对封闭的空间内,为确保人员在火灾事故中迅速疏散的安全,应该建立各种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消防设计说明书XXXXX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3.11设计文件目录一、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XXX110kV变电站消防设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设计保证消防车道、防火间距、安全出口、事故排烟及照明等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变压器采用干粉灭火方式,并配置一定数量的其它消防设备。

以满足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的要求。

设计遵循以下规范:(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2)《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 278-90(4)《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T 5165-2002(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GB50016-2006(6)《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95(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技术规范》GB50116-98二、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一)工程建设规模:某某市110kVXXX变电站工程,属新建工程,拟建站址位于某某市市城关南部郊区XXX的塔下工业园,靠南平至武夷山S303省道。

随着城关水东片区、回瑶工业园、塔下工业园及周边发展建设,新建XXX变电站主要为满足某某市市城关南部区域供电需要,提高区域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

建设规模详见表1-1表1-1 XXX110kV变电站建设规模(二)设计范围与分工:1)设计范围根据建中标通知书要求,按最终建设规模进行总体布置。

主要设备选型、布置设计及相应的主辅生产建筑物、构筑物及辅助生产设施,110kV部分设计至站内配电装置处,35kV和10kV部分设计至高压开关柜底部铜接线板,站内的相关建筑物、主变基础、构架、油坑等按远景规模本期一次建成。

2)设计分工本工程设计界限为变电站围墙内按最终规模进行征地和场平及本期规模的相应部分设计。

所区供水水源、给排水、施工水、电源引接及道路引接。

下列内容不属于本设计范围,需要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设计,但其概算投资列入本工程总概算中。

① 所外供水水源;② 所外给排水;三、建筑项目概况:(一)项目所在地址拟建XXX110kV变电站站址位于某某市市城关南部,临近南武路旁塔下工业园区。

站址北侧处于一座南北向延伸的山脊上斜坡地带,邻近现有的XXX35kV变电站场址,并紧挨当地一机砖厂。

场地整体地形稍有起伏,地表高程148.0~176.0m。

拟建站址东、西两侧分别有两条山涧溪流冲沟,流向为西北~东南向,从站址两侧汇入南侧闽北地区最大的河流--建溪河内,建溪河河岸边距离站址约250m左右。

场地南侧为省道303,交通较为便利。

(二)项目类别:XXX110kV变电站属新建基础性项目,主要为城关南部区域水东片区、回瑶工业园、塔下工业园及周边发展建设满足供电需要,提高区域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三)项目规模:用地面积:5403m2;占地面积:10129 m2;建筑面积:主控配电室建筑面积414m2;35kV配电装置室建筑面积180.8 m2;建筑层数:主控配电室1层;35kV配电装置室1层;建筑高度:主控配电室4.7m;35kV配电装置室5.1m。

(四)建筑功能分布:功能布局:主控配电室布置10kV配电装置室、二次设备室、安全工具室、资料室、警卫室、厨房及卫生间;35kV配电装置室布置35kV配电装置室;(五)火灾危险类别、耐火等级主控配电室:火灾危险类别为戊类,耐火等级属二级;35kV配电装置室:火灾危险类别为戊类,耐火等级属二级;总事故贮油池:火灾危险类别为丙类,耐火等级属一级;四、总平面布局:(一)站区总平面布置升压站的总平面布置根据生产工艺、运输、防火、防爆、建筑环境、城市规划和施工等方面要求,按最终规模对站区的建构筑物、管线及道路等进行统筹安排,同时结合站址自然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和布置。

升压站功能区合理布置,工艺流程顺畅,检修维护方便,有利于施工,不应设置建筑小品、花坛等,不应独立设计站前区。

总平面设计应注重保护周边自然植被,自然水域、水系、已有景观等,进行优化设计,减少占地、减少工程投资。

站区总出入位居站区东侧,是站区的前导:大门采用6m宽电动钢大门,标识墙6mx3m。

警卫室布置在主控配电楼一层,避免用地。

站区布置:10kV位于主变南侧出线,35kV位于主变西侧出线,110kV配电装置位于主变北侧出线。

主变位居站区中心,10kV与二次设备间组成主控配电楼为户内单层建筑,位于站区南部;35kV配电装置室为户内单层建筑,位于站区西侧,便于运行巡视。

110kV配电装置采用常规设备,软母线普通中型构架,位于站区北侧。

站区内的各建构筑物间的防火间距及站区的总平面布置严格按照国网C-8方案进行控制。

(二)竖向布置本站址原场地高程为148.0~176.0m,进站道路由省道303引接,接入点道路标高为136.5m,进站道路坡度坡度为3%~8%,设计高程为136.5-150.2m,高于50年一遇洪水位134.20m。

站区北侧存在较大高差,且越往北实际场地的坡度越来越陡。

因此采用重力式挡土墙配合浆砌块石骨架支护形式,以保证变电站北侧边坡的稳定性。

边坡支护高度最大处约为30m,边坡坡率为1:1,每级边坡高度8m,两级边坡之间设2m宽的平台,坡面为种植草皮坡面。

站区地表雨水排水方式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场地以1.2%放坡,即:地面—雨水口—雨水检查井—站外排水沟,雨水口沿路边外侧布置。

(三) 管沟布置站区内电缆沟、上下水管、油管布置时按沿道路、建构筑物平面布置的原则,从整体出发,统筹规划,在平面和竖向上相互协调,远近结合,间距合理,减少交叉。

同时应考虑便于检修和扩建。

站内电缆沟采用砖砌电缆沟,沟壁内外采用防水砂浆粉刷,室外电缆沟壁顶高出地面0.1m,穿越道路时采用排管形式,沟底纵向坡度按不小于5‰接入排水系统。

电缆沟盖板采用厂家成型盖板。

排水管、事故油管、污水管、生活给水管及绿化用水给水管采用地下敷设于道路外侧。

(四) 道路(1)进站道路1)进站道路总长194m,由原3.5m宽土路拓宽段长度162m,新建段32m。

2)进站道路路面宽度4m,含路肩宽度5.0m,含排水沟宽度6.0m。

3)进站道路转弯半径最小为9.0m,C30砼路面。

(2)站内道路1)主变运输道宽度为4m,转弯半径为9.0m,其余道路宽度为3.0m,转弯半径为6.0m。

变电站内的消防车道为尽端式车道,于35kV 配电室前设置T型回车道。

2)巡视小道宽度为1.0m,转弯半径为1.0m(五)围墙及大门变电站大门采用电动平开钢板大门。

并在变电站入口处设置国网公司标识墙。

变电站围墙为装配式板墙,高度为2.30m。

五、单体设计(一)主要建筑结构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1)墙体:防火墙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不低于20h;非承重外墙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1.00h;房间隔墙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0.75h;2)柱: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3。

00h;3)梁: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2.00h;4)楼板: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1.50h;5)屋顶承重构件: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1.50h;6)吊顶: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0.25h;(二)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屋外单台油量为1000kg以上的电气设备,应设置贮油或挡油设施。

挡油设施的容积宜按油量的20%设计,并应设置将事故油排至安全处的设施;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且变压器未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时,应设置能能容纳全部油量的贮油设施。

当设置有油水分离措施的总事故贮油池时,其容量宜按最大一个邮箱容量的60%确定。

贮油或挡油设施应大于变压器外轮廓每边各1m。

本变电站除在每座变压器四周设置油坑外,还设置有有效容积15m3的总事故贮油池。

(三)变电站与周边建筑的防火间距变电站内的建(构)筑物与变电站外的民用建(构)筑物及各类厂房、库房、堆场、贮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规范》(GB20016-2006)的有关规定。

即满足下表规定:本变电站南侧为XXX35kV变电站,本变电站主控配电楼与XXX35kV变电站建筑最近的距离为34.9m,满足防火设计规范要求的最小10m间距要求;东侧为当地一砖厂,本变电站主控配电楼与砖厂住房最小间距24.7m,满足防火设计规范要求的最小10m间距要求;其余方向均无建(构)筑物。

(四)变电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变电站内各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六、消防给水变电站的规划和设计,应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水源应有可靠的保证。

但因为本变电站内建筑物耐火等级均不低于二级,主控综合楼体积1821.6m3;35kV配电室体积867.8m3;总和为2689.4 m3,不超过3000 m3,且火灾危险性均为戊类,可不设消防给水。

七、消防用电(1)全站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1套,采用河南长城消防监控有限公司的智能型火灾报警器,以智能感烟探测器、智能手动报警按扭及消防声光报警器对火灾事故进行自动探测报警。

报警主机设置在警卫室,在35kV配电装置、10kV配电装置、二次设备室和工具间设置智能感烟探测器、智能手动报警按扭和消防声光报警器。

(2)系统回路采用二总线环形布线,双向供电,双向通信,抗短路、开路。

消防报警主机加装RS232串口通信卡、协仪转换器,具备联网接口,信息可上传至地调,并接受地调远程管理,报警主机故障信号通过硬接点接入公用测控装置,可在后台显示故障信号并传送至远方。

(3)消防报警主机采用双回路独立供电,双回路电源由不间断电源系统提供,并在火灾报警电源箱中自动切换。

(4)消防报警主机与35kV配电装置、10kV配电装置中的风机控制箱进行联动,当火灾报警系统报警时自动关闭排气风机。

(5)火灾报警系统的线缆采用铜芯绝缘导线,传输线路敷设镀锌钢管保护,并敷设于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

电缆穿管后、穿防火板、穿防火墙后,在电缆保护管的两侧端头、防火板两侧、防火墙两侧,采用防火带对电缆进行包扎,然后采用非凝固型防火泥封堵。

未穿电缆的埋管两端直接采用非凝固型防火泥封堵。

(6)探测器在室内均匀布置,最小保护半径为5米。

感烟探测器之间的安装间距不大于探测器在室内均匀布置,最小保护半径为5米;探测器周围0.5米内不应有遮挡物。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米;布置单点探测器的房间,宜居中布置;在宽度小于3米的内走道顶棚上安装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编码手动报警器的安装高度为:距地面1.5米。

编码声光报警器的安装高度为:距地面2.5米。

二次设备室内电缆沟内待强电电缆敷设整理完毕后,再敷设感温电缆,感温电缆采用接触式安装,敷设于被保护电缆和外护套上,采用S型敷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