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说明书

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说明书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2013目录1总则2所址选择3电气部分3.1 一般规定3.2 主接线3.3 变压器3.4 所用电源3.5 操作电源3.6 预装式变电站4配变电装置的布置4.1 型式与布置4.2 通道与围栏5并联电容器装置5.1 一般规定5.2 电气接线及附属装置5.3 布置6对有关专业的要求6.1 防火6.2 建筑6.3 采暖与通风6.4 其他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总则1.0.1 为使变电所设计做到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装和维护方便,制定本规范。

▼展开条文说明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电压为20kV及以下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变电所设计。

▼展开条文说明1.0.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负荷性质、用电容量、所址环境、供电条件、节约电能、安装、运行和维护要求等因素,合理选用设备和确定设计方案,并应考虑发展的可能性。

▼展开条文说明1.0.4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展开条文说明2所址选择2.0.1 变电所的所址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等因素综合分析和比较后确定:1 宜接近负荷中心;2 宜接近电源侧;3 应方便进出线;4 应方便设备运输;5 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6 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物质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或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7 不应设在厕所、浴室、厨房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处,也不宜设在与上述场所相贴邻的地方,当贴邻时,相邻的隔墙应做无渗漏、无结露的防水处理;8 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的建筑物毗连时,变电所的所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有关规定;9 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10 不宜设在对防电磁干扰有较高要求的设备机房的正上方、正下方或与其贴邻的场所,当需要设在上述场所时,应采取防电磁干扰的措施。

变电站子项建筑设计说明(样板)

变电站子项建筑设计说明(样板)

变电所子项建筑设计说明
一、子项概述
1 设计依据详见建筑设计总说明以及由业主提供的变电所工艺图纸。

2 XXX变电所为本工程的一个子项。

3 本子项除特别说明外,均应按建筑设计总说明中的规定进行施工;构造及用料做法未详之处参见工程做法。

4 本子项定位坐标详见总图,室内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0.000,室内外高差详见底层平面图标注。

5 本子项外装修以面砖、涂料为主,规格、色彩另定。

二、施工说明
1
3
4 本子项中凡涉及变电所工艺部分的内容均应以当地供电主管部门要求为准。

5 本子项照明部分应根据当地供电部门要求由当地设计施工。

门窗说明:
1)门窗立面均表示洞口尺寸,门窗加工尺寸要按照装修面厚度由承包商予以调整。

2)门窗的开启方向:实线表示外开,虚线表示内开。

3)关于门窗设置及施工的要求详见“建筑设计总说明”中的“门窗工程”部分。

变电站设计说明书

变电站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110/35/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学生姓名:李刚强学院:电力学院系别:电力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02-1指导教师:李梅副教授二〇〇六年六月十日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110/35/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根据设计的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变电站的地理环境、容量和各回路数确定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和站用电接线,并选择各变压器的型号;进行参数计算、画等值网络图,并计算各电压等级侧的短路电流,列出短路电流结果表;计算回路持续工作电流、选择各种高压电气设备,并根据相关技术条件和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校验各高压设备;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供电和稳定运行,进行了无功补偿、主变保护的设计;最后为了把所选设备有一个合理的布局,进行了配电装置的设计。

通过本次设计,学习了设计的基本方法,巩固四年以来学过的知识,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加深对变电站的全面了解。

关键词:主接线;短路电流;电气设备;主变保护;配电装置AbstractThis grsduate design entitled:”initial electricity design for substation of 110/35/10KV”.Acco rding to requirements,these items should be complet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sign.Fristly,on the basis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the capacirty and circuit number,electricity wiring for substion and electrical power wiring is settled.Then choose the type of transformers.Secondly,calculate parameters snd figure equivalent network.Also calculate circuit current of each voltage level,then list the shour-cirrcuit current table;Next,calculate continuing work current of the circuit.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all kinds of high-voltage equipment is chosen,in the same time test high-voltage equipment which has been chosen,In order to make suer that electric power system serre electricity securely and operate stably,the design for reactive compensation and main transformer protection has been done.At last,design the distribution equipment for a suitabele overall arrangement.Through this design,I acquire the basic method for design,and strengthen the knowledge learned in the four years.More over,this design helps me develop my ability fo analying independently.Also,I have a overall understanding.Key Words: Main wiring; short-circuit current; electrical facilities;main transformer protection;distribution equipment目录引言 (1)第一章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及主变压器的选择 (2)1.1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2)1.1.1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2)1.1.2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2)1.2 主接线的设计 (4)1.2.1 设计步骤 (4)1.2.2 初步方案设计 (4)1.2.3 最优方案确定 (7)1.3 主变压器的选择 (7)1.3.1 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7)1.3.2 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8)1.3.3 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9)1.3.4 主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9)1.3.5负荷率计算 (9)第二章站用电设计 (11)2.1 站用电设计的要求及接线形式设计 (11)2.1.1 设计要求 (11)2.1.2 站用主接线设计 (11)2.2 站用变压器的选择 (11)2.2.1 站用变压器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11)2.2.2 站用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12)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13)3.1 短路计算的目的、规定与步骤 (13)3.1.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3)3.1.2 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定 (13)3.1.3 计算步骤 (14)3.2 变压器的参数计算及短路点的确定 (14)3.2.1 变压器参数的计算 (14)3.2.2 短路点的确定 (15)3.3 各短路点的短路计算 (15)3.3.1 短路点d-1的短路计算(110KV母线) (15)3.3.2 短路点d-2的短路计算(35KV母线) (16)3.3.3 短路点d-3的短路计算(10KV母线) (17)3.3.4 短路点d-4的短路计算 (18)3.4 绘制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 (19)第四章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 (20)4.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规定 (20)4.1.1 一般原则 (20)4.1.2 有关的几项规定 (20)4.2 各回路持续工作电流的计算 (21)4.3 高压电气设备选择 (21)4.3.1 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 (21)4.3.2 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25)4.3.3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27)4.3.4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31)4.3.5 避雷器的选择及检验 (32)4.3.6 母线与电缆的选择及校验 (34)4.3.7 熔断器的选择 (37)第五章无功补偿设计 (39)5.1 无功补偿的原则与基本要求 (39)5.1.1 无功补偿的原则 (39)5.1.2 无功补偿的基本要求 (39)5.2 补偿装置选择及容量确定 (40)5.2.1 补偿装置的确定 (40)5.2.2 补偿装置容量的选择 (40)第六章主变保护设计 (42)6.1 概述 (42)6.2 各种变压器保护介绍 (42)6.2.1 纵差保护 (42)6.2.2 瓦斯保护 (42)6.3.3 复合电压起动的电流保护 (43)6.3 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原则 (45)6.3.1 瓦斯保护 (45)6.3.2 纵差动保护 (45)6.3.3 后备保护 (45)6.4 本站主变保护的设计 (46)第七章变电站配电装置的设计 (47)7.1 概述 (47)7.1.1 屋内配电装置的特点 (47)7.1.2 屋外配电装置的特点 (47)7.1.3 成套配电装置的特点 (47)7.2 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及设计步骤 (48)7.2.1 配电装置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48)7.2.2 配电装置设计的基本步骤 (48)7.3 屋内配电装置 (48)7.3.1 概述 (48)7.3.2 屋内配电装置的若干问题 (49)7.4 屋外配电装置 (51)7.4.1 屋外配电装置的分类 (51)7.4.2 屋外高压配电装置的若干问题 (51)7.4.3 屋外配电装置安全净距 (53)7.5 本变电所的配电装置 (53)结论 (55)参考文献 (56)附录 (57)谢辞 (61)符号说明d U ——基值电压N U ——额定电压g U ——电网工作电压d I ——基值电流N I ——额定电流"I ——0s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2.0I ——0.2s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I ——稳态短路电流周期分量ch i ——短路电流冲击值oh I ——全电流最大有效值"S ——短路容量N S ——变压器额定容量max ⋅g I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kd I ——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 ch i ——断路器极限通过电流峰值 max i ——三相短路电流冲击值。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1章原始资料该课题来源于工程实际,建设此变电站是为了满足该地区输变电的需要。

本次设计的变电站高压侧从相距 6.5km 的 PX110kV变电站受电,经过降压后分别以35kV、10kV 两个电压等级输出。

它在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变换电压、汇集和分配电能的电网环节,可以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主要的作用是将高压电降为低压电,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

1.1 建站规模(1)、变电站类型:待建电站属于110kV 变电工程。

(2)、主变台数及容量:待建DK110kV 变电站主变台数及容量为:本期2×31.5MVA,远景规划: 2× 31.5MVA。

(3)、主变台数及容量:待建DK110kV 变电站主变台数及容量为:本期2×31.5MVA,远景规划: 2× 31.5MVA。

(4)、进出线:待建DK110kV变电站从相距6.5km 的 PX110kV变电站受电,线径 LGJ-240;变电站进出线 ( 全部为架空线 ) ,110kV共 2 回;35kV 共 4 回;10KV 共16回。

(5)负荷情况:待建 DK110kV变电站年负荷增长率为 5%,变电站总负荷考虑五年发展规划。

(6)无功补偿:待建DK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采用电力电容两组,容量为 2×3000kvar 。

(7)建站规模:待建DK110kV变电站所占地面积可采用半高型布置。

1.2 、短路阻抗系统作无穷大电源考虑,归算到本站110kV 侧母线上的阻抗标幺值X1= X 20.06 , X 00.154 (取 S B100 MVA, E S 1.0 )。

1.3 、地区环境条件待建 DK110kV变电站所在地区年最高气温35℃,年最低气温- 15℃,年平均气温 15℃。

第 2 章电气主接线设计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线路和用户组成。

220KV变电站电气设计说明书

220KV变电站电气设计说明书

220KV变电站电气设计说明书第1章引言1.1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1)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往制约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的主要是IEC61850的应用不成熟,智能化一次设备技术不成熟,网络安全性存在一定隐患。

但2005年国网通信中心组织的IEC61850互操作试验极大推动了IEC61850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研究与应用。

目前IEC61850技术在变电站层和间隔层的技术已经成熟,间隔层与过程层通信的技术在大量运行站积累的基础上正逐渐成熟。

(2) 当前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由于半导体芯片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也已从早期、中期发展到当前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阶段。

其重要特点是:以分层分布结构取代了传统的集中式;把变电站分为两个层次,即变电站层和间隔层,在设计理念上不是以整个变电站作为所要面对的目标,而是以间隔和元件作为设计依据,在中低压系统采用物理结构和电器特性完全独立,功能上既考虑测控又涉及继电保护这样的测控保护综合单元对应一次系统中的间隔出线,在高压超高压系统,则以独立的测控单元对应高压或超高压系统中的间隔设备;变电站层主单元的硬件以高档32位工业级模件作为核心,配大容量内存、闪存以及电子固态盘和嵌入式软件系统;现场总线以及光纤通信的应用为功能上的分布和地理上的分散提供了技术基础;网络尤其是基于TCP/IP的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得到应用;智能电子设备(IED)的大量应用,诸如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电源、五防、电子电度表等可视为IED而纳入一个统一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与继电保护、各种IED、远方调度中心交换数据所使用的规约逐渐与国际接轨。

这个时期国内代表产品有CSC系列、NSC系列及BSJ系列。

(3) 国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国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西门子公司为例,该公司第一套全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LSA678早在1985年就在德国汉诺威正式投入运行,至1993年初,已有300多套系统在德国和欧洲的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运行。

第四篇1000kV变电站通用设计(方案A-3)设计说明

第四篇1000kV变电站通用设计(方案A-3)设计说明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方案 A- 3 技术条件表
技术条件 本 期 2 组 、 远 期 4 组 3 0 0 0M VA 1 0 0 0 kV 本 期 4 回 , 远 期 8 回 , 架 空 出 线 ; 500kV 本 期 4 回 , 远 期 12 回 , 架 空 出 线 1000kV 本 期 装 设 2 组 960M va r 并 联 电 抗 器 , 远 期 共装设 5 组; 500kV 本 期 及 远 期 均 不 装 设 并 联 电 抗 器 ; 本 期 每 组 主 变 压 器 1 10 k V 侧 装 设 1 组 2 4 0 M va r 并 联 电 抗 器 和 2 组 240M va r 并 联 电 容 器 , 远 期 每 组 主 变 压 器 110kV 侧 装 设 2 组 240M va r 并 联 电 抗 器 和 4 组 240M va r 并 联 电 容 器 1000kV 采 用 一 个 半 断 路 器 接 线 ; 电 气 主 接 线 500 kV 采 用 一 个 半 断 路 器 接 线 ( 带 分 段 ) ; 110kV 采 用 单 母 线 双 分 支 接 线 直流系统
主控通信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
部 分 主 要 建 筑 物 1 7 9 7 m ;备 品 备 件 库 采 用 钢 筋 混 凝 土 排 架 结 构 ,建 2 筑 面 积 689m 主要构筑物 1000kV 构 架 采 用 钢 管 格 构 结 构 , 5 0 0 kV 构 架 采 用 钢 管人字柱结构 按 非 采 暖 地 区 设 计 ;设 备 间 采 用 自 然 进 风 、机 械 排
第四篇
1000kV 变 电 站 通 用 设 计 ( 方 案 A- 3) 设计说明
第四篇
1000kV 变电站通用设计(方案 A- 3) 第 15 章 设计说明

变电站典型设计土建说明

变电站典型设计土建说明

变电站典型设计土建说明一、前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变电站典型设计土建方面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变电站土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二、设计要点1. 场地选址•场地应尽量选择平整、无积水和泥土疏松的地段。

•考虑到未来扩建和维护方便,场地要足够宽敞。

2. 基础设计•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和功率等级,确定合适的基础类型,如承台基础、桩基础等。

•基础设计要考虑地质条件、荷载要求和抗震要求。

3. 结构设计•变电站主要建筑结构包括变电设备房、办公室、控制室等,根据功能和安全需求进行结构设计。

•结构材料以混凝土、钢材等为主,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 防护设计•变电站建筑要考虑到防火、防爆等安全问题,根据相关规范进行防护设计。

•建筑外部应设置防护墙、防火隔离带等设施,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三、设计流程1. 立项阶段•制定项目计划和目标,确定土建设计的基本要求。

•开展场地勘察和地质勘查,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 设计阶段•制定土建设计方案,包括场地布局、基础设计、结构设计等内容。

•完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评审和审图。

3. 施工阶段•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注意施工质量和进度控制。

•进行施工验收和竣工验收,确保土建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四、设计注意事项1. 建筑质量•土建设计要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建筑材料选择要符合要求,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2. 设计效率•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效率和合理性,避免重复设计和浪费资源。

•设计人员要密切配合,确保设计进度和质量。

3. 环境保护•变电站建设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五、总结本文档通过介绍变电站典型设计土建说明的要点和流程,希望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变电站土建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原则,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变电站土建设计是变电站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合理规划和设计,才能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_概述说明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_概述说明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这篇长文旨在概述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压变电站在电网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为了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设计技术规程成为必不可少的指导文件。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背景和整体结构,让读者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第二部分将详细阐述220kV和500kV变电站设计的要点,包括关键技术、设备选型等方面。

第三和第四章节将进一步探讨其他两个重要章节的相关内容。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进行概述说明,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设计要求、关键技术以及设备选用等方面内容。

通过阅读该文档,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变电站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并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设计技术规程概述设计技术规程是在变电站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标准和要求,它对于保证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技术规程概述部分主要介绍了220kV 至750kV变电站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变电站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主要用于将高压输电线路的输送功率转换为适合配送、使用的低压电能。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确保变电站具备稳定接入和平稳输出功率的能力。

其次,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根据不同容量等级(如220kV、500kV、750kV)变电站设计时需满足不同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以满足安全可靠运行及对发展节能环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利。

另外,在选择设备时应考虑其性能优越性以及生产制造商声誉,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选择。

同时还需进行详尽而科学合理的布置,使得各设备相互协调,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设计技术规程概述部分还应包括对变电站的安全防护要求进行说明,如防雷、防火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设计说明
土建:油浸变压器室、事故油池耐火等级按一级防火设计。

其他为二级
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发电机出线小室、电缆夹层、电缆竖井等室内疏散门应为乙级外开防火门。

上述房间中间隔墙上的门可为不燃烧材料制作的双向弹簧门。

防火:电缆夹层、主控制室、继电器室、电缆沟采取防止电缆着火延燃措施。

内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h的不燃烧体。

重点防火区域内的电缆沟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油浸变压器与汽机房、屋内配电装置楼、主控楼、集中控制楼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符合5.3.8的,间距可适当减小。

屋外油浸变压器之间的最小间距:35KV及以下5米,66KV 6米,110KV 8米,220KV 及以上10米。

当2.5吨及以上屋外油变间防火间距不满足要求时,设置防火墙。

高度高于变压器油枕,长度不小于储油池两侧各1米。

总油量超过100KG的屋内油浸变压器,应设置单独变压器室。

总事故储油池其容量宜按最大一个油箱容量的60%确定。

储油设施应大于变压器外轮廓每边各1米。

储油设施内应铺设卵石层,其厚度不应小于250mm,卵石直径50-80mm。

主控制楼、屋内配电楼及电缆夹层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可通往室外楼梯,当屋内配电装置长度超过60米时,应加设中间安全出口。

配电装置室内最远点到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15米。

5.3.8 当汽机房侧墙外5米以内布置有变压器时,在变压器外轮廓投影范围外侧各3米内的汽机房外墙上不应设置门、窗和通风孔,当汽机房侧墙外5米-10米范围内布置有变压器时,在上述外墙上可设甲级防火门。

变压器高度以上可设防火窗,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9h。

电缆沟进出主厂房、主控制楼、配电装置室,在建筑物外墙处应设置防火墙。

当柴油发电机布置在其他建筑物内时,应采用防火墙与其他房间隔开,并应设置单独出口。

电缆:C类阻燃电缆。

建筑物中电缆引至电气柜、盘或控制屏、台的开孔部位,楼板的空洞应采用电缆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

电缆沟内每间距100米处,厂区围墙处应设置防火墙。

电缆桥架架空铺设时,在下列部位设置阻火措施:
1、穿越汽机房、锅炉房和集中控制楼之间的隔墙、外墙。

每间距100米,2台机组连接处,
电缆桥架分支处。

防火墙上的电缆孔应采用电缆防火封堵材料封堵,耐火极限应为3h。

对直流电源、应急照明、双重保护、水泵房、化学水处理及运煤公用重要回路的双回路电缆,双回路分别布置在独立或有防火分隔的通道中,不满足时应对起重一路采取防火措施。

对主厂房内易受外部火灾影响的电缆,应采取防火措施。

架空铺设电缆与热力管道平行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交叉时不小于0.5米。

不满足时采取防火隔热措施。

电缆夹层、控制室、屋内配电装置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控制室、电子间、配电室可采用卤代烷灭火器。

控制室、电子间应设排烟设施。

配电室设事故风机,电源开关在进门处。

变压器室通风系统应与其他通风系统分开,能自动切断电源。

蓄电池室采用机械通风时,通风机及电机采用防爆型。

柴油发电机风机为防爆型。

防爆:1、室内储煤场电气应采取防爆型。

2、灌区采用防爆电气设备
消防供电:自动灭火系统,消防电动阀按保安负荷供电。

消防水泵及主厂房电梯按照1类负荷供电。

控制室、网控室、柴油发电机房应急照明由蓄电池直流供电。

主厂房出入口,通道、楼梯间、重要工作场所应急照明,采用自带电源的应急灯。

其他场所按保安负荷供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