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地球的南极与北极
大班科学教案南极与北极

大班科学教案南极与北极大班科学教案:南极与北极一、引入(150字)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探索一下地球上最偏远的地区之一——南极和北极。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的两个极点,它们位于地球的两端。
南极是位于南半球的冰大陆,北极则是位于北半球的冰海。
南极和北极之间的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二、南极与北极的位置(200字)南极位于地球的南极点,南半球的陆地。
它被无尽的冰雪所覆盖,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
南极洲是一个大陆,被誉为“冰雪世界”,有很多巨大的冰山和冰盖。
北极位于地球的北极点,北半球的海洋。
北极洋是北极所在地区的海域,冰盖覆盖着大部分的北极洋。
北极洋是我们常说的“北冰洋”,它周围有很多岛屿和海域,气温极低。
三、南极与北极的气候(300字)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
南极洲的气温非常低,全年几乎都处于冰冻状态,平均气温约为零下50摄氏度。
而北极洋的气温也非常低,冬季的气温可以低至零下40摄氏度。
由于南极洲和北极洋远离赤道,阳光照射角度较低,导致其气温非常寒冷。
除了低温外,南极和北极还存在极地风暴。
由于极地地区的寒冷和湿度,常常引发强烈的风暴。
这些风暴造成极低的能见度和极寒的气温,对于生物和人类来说都是极具挑战性的。
四、南极与北极的动植物(400字)南极和北极的动植物适应了极端的环境,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南极洲是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的地区。
尽管如此,南极洲仍然有一些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如企鹅、海豹和鲸鱼。
南极企鹅是南极洲的标志性动物,它们特别适应极寒环境,并以群体生活为特点。
北极洋则是较丰富的生态系统。
北极海洋中生活着很多鱼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如北极熊、海豹、海象等。
其中,北极熊是北极洋的象征性动物,它们以捕食海豹等为生,适应了极地的生活方式。
在南极和北极的冰雪世界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植物生长。
南极洲上的冰藻是一种可以在冰下生长的绿色藻类,它们能够适应寒冷的气温和极端的光线条件。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环境;(2)掌握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3)学会用地图和图表展示两极地区的相关信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2)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学会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3)运用地图、照片等资料,提高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提高环保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3)增强学生对我国极地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环境;(2)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3)学会用地图和图表展示两极地区的相关信息。
2. 教学难点:(1)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3)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制作PPT;(2)准备地图、照片等教学素材;(3)设计教学活动和提问。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两极地区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2)提问:你们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环境;(2)学生通过地图和图表,掌握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讨论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4. 案例分析:(1)展示我国在北极和南极地区的科研基地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极地事业;(2)分析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问题。
大班科学《地球的南极与北极》教案

大班科学《地球的南极与北极》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的南极、北极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异和特殊的地理环境。
2.掌握南极、北极地区的气候、动植物资源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和保护生态的意识。
2. 教学准备学生:教科书、印有南北极地图的PPT、彩色笔、练习册。
教师:教科书、洲际保护南极和北极海洋计划宣传册、印有南北极地图的PPT、挂历、网络资源、毛绒玩具等。
3. 教学过程第一步调研南北极知识1.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讨欲望,展示南北极地区的PPT,引出问题,让学生自由探究。
2.比较两极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印象深刻的现象让学生拿出彩色笔标记在南北极地图上。
如:南极地区冰川和冰山数量多,北极地区冻土和海水手感极佳等。
3.碰到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询问、自主探究,并共同查找回答。
第二步讨论气候和动植物1.了解南北极地区气候状况,并将气温变化和地理位置联系起来,探究气候和生态的关系。
2.讨论南北极地区的特殊动植物资源,并围绕其中各个植物的生态、功能做详细说明。
3.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描述,尽可能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以更好的方式记忆和学习。
第三步复习巩固知识1.学生自学并记忆南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自主完成课后练习。
2.共同讨论课后练习,梳理整个教学板块,并让学生归纳出南北极区域所具有的特点。
3.展示资源和利益问题,引导学生即时发现保护南北极区域必要性。
第四步漫游南北极1.利用挂历展示南北极地区美景,鼓励学生创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2.利用毛绒玩具和网络资源,带领学生浏览南北极地区,让学生了解南北极区域的特点和生态。
4. 总结与评估1.总结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
2.评估学生对地球南北极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动植物等方面。
5. 考核方法检查学生对课堂教学所进行的学习考查。
以学生课本,双方共同确定考试范围及试题类型。
依据考试结果及时对学生进行补充教学。
6. 教学反思对于本次课堂教学,建议教师应该会同学生学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点问题,提问与互动答疑的方法,采用多种视觉工具,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大班科学《神奇的南极与北极》教案

大班科学《神奇的南极与北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南极和北极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动植物等;2.学习如何保护南极和北极的生态环境;3.培养学生探索和思考能力,提高其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南极和北极的生态环境;2.如何保护南极和北极的生态环境。
三、教学准备1.神奇的南极与北极的相关内容的PPT;2.班级大屏幕或投影仪;3.书籍、图片或实物等教具。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教师先通过图片或实物等教具,引出南极和北极,让学生们猜测这样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有哪些生物等。
2. 介绍南极和北极的基本情况教师通过PPT,梳理南极和北极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动植物等。
同时,鼓励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并了解国际上为保护南极和北极生态环境所做的努力。
3. 探索南极和北极的生态环境教师通过PPT展示南极和北极的生态环境。
让学生思考和观察其中的生物、植物、地貌、气候等,从中了解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生存的,并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
4. 学习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在了解南极和北极的生态环境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通过展示一些影响自然环境的现象,如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现象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并提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的建议和措施,如垃圾分类、减少浪费、节约能源等。
5. 总结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巩固知识和反思学习内容。
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行动,建立起珍惜自然、爱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的情况、小组讨论的表现、反思和总结等方面进行评估。
六、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电视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南极和北极的情况和保护自然的知识;2.学生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到公园、森林等自然场地进行郊游,亲身感受自然美好,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七、教学心得本次南极和北极的科普课程,是一次启蒙性的科普课程,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能有效地引发学生们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发现和保护意识。
北极和南极地区优秀教案

北极和南极地区优秀教案标题:北极和南极地区优秀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兴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科学素养和跨学科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的运用,学生将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动植物资源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内容。
此外,教案还将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2. 了解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动植物资源;3. 掌握使用地图、图表和其他资源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跨学科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 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2. 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动植物资源。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地图、图表、图片、视频等;2. 学习资源:图书馆书籍、互联网资源等;3. 实验设备:显微镜、实验器材等;4.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实验等。
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 提出问题:你知道北极和南极地区有什么特别之处吗?2. 探究北极和南极地区(20分钟)- 学生小组合作,使用地图和其他资源了解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
- 学生填写或绘制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地理特点表格。
3. 学习北极和南极的动植物资源(30分钟)- 学生观察和分析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动植物图片,讨论它们的特点和适应能力。
- 学生使用图书馆书籍或互联网资源,获取更多关于北极和南极地区动植物资源的信息。
-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展示北极和南极动植物资源的海报或展板。
4. 实验探究(30分钟)- 学生进行一个与北极和南极地区气候条件相关的实验,例如模拟冰川融化的影响。
- 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对环境的影响。
5. 总结和展示(10分钟)- 学生展示他们设计的北极和南极动植物资源的海报或展板。
《南极北极》教案:学习极地生态系统的知识

《南极北极》教案:学习极地生态系统的知识。
一、教学目标1、掌握区分南北极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
2、了解南北极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特点,并进一步知晓其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对生态保护、环境减碳等方面的关注。
二、教学设计1、先让学生看一些有关南北极的生态照片、视频,并让学生自由表述观看后的感受。
2、教师介绍南北极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生物区域划分等,让学生对区分南北极生态系统有初步认识,便于后续学习。
3、学习南北极主要生物种类、生活方式、形态特点等,通过教具(图片、PPT、微视频)等形式呈现,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南北极的生活系统。
4、依照南北极环境变化条件,让学生认识到南北极的生物环境变化特点,如知晓为何会有黑夜持续的几个月等。
5、通过生态图片、视频等有效教学手段,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南北极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尽可能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内部运行规律及其保护意义。
6、介绍南北极保护的现状、切实掌握南北极的保护现状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强化爱护地球、尊重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评价教师可采用单元测试、课堂表述、小组讨论等不同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更加重要的是从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实际行动上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进而更改或完善课程设计。
例如:布置一份有关南北极某重要生物种类及其保护方式的调查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等等。
四、教学注意事项1、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和学习能力的不同特点,根据个人学习特点给予特别的帮助和指导。
2、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体验实践,教师可以组织有关环保保护的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海洋环保等等。
3、南北极始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让学生亲身体验极地生态,是增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的好方法,因此可以鼓励学生到南北极旅游,体验地球上最为神秘的生态系统,同时对环境的保护和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也有着絕佳的作用。
了解南北极的生态系统,是一门怀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我们应该关注教育,关注保护,关注可持续发展。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doc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极和南极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两极地区的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北极和南极的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两极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极和南极。
2. 讲解北极和南极的位置:介绍北极和南极的地理位置,让学生理解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
3. 介绍气候特点:讲解北极和南极的气候特点,如极端寒冷、长期黑暗等。
4. 探讨自然资源:介绍北极和南极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产等。
5. 总结本节:强调北极和南极的特殊性,激发学生对两极地区的兴趣。
教案章节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貌、生物等。
教学内容:介绍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地貌类型、生物资源等。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内容:让学生简要回顾上一节所学的北极地区的基本概念。
2. 讲解气候特点:介绍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如寒冷、干燥、季节性等。
3. 介绍地貌类型:讲解北极地区的地貌类型,如冰川、苔原、海洋等。
4. 探讨生物资源:介绍北极地区的生物资源,如北极熊、海豹、鲸鱼等。
5. 总结本节:强调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貌、生物等。
教学内容:介绍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地貌类型、生物资源等。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内容:让学生简要回顾上一节所学的南极地区的基本概念。
2. 讲解气候特点:介绍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极端寒冷、干燥、风大等。
3. 介绍地貌类型:讲解南极地区的地貌类型,如冰盖、山脉、海岸等。
4. 探讨生物资源:介绍南极地区的生物资源,如企鹅、海豹、鲸鱼等。
5. 总结本节:强调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幼儿园地球科学教育:翻转地球找出南北极

幼儿园地球科学教育:翻转地球找出南北极教学主题:翻转地球找出南北极年龄段:幼儿园教学目标:1. 能够简单描述地球的结构,了解地球的南北极位置。
2. 通过互动游戏,帮助孩子们直观感受地球的南北极位置,并加深对南北极的印象。
教学内容:1. 地球结构介绍。
2. 南北极的位置。
3. 翻转地球找南北极游戏。
教学准备:1. 地球仪一个。
2. 地球贴画两份。
3. 南北极贴画两份。
4. 学生桌椅、黑板、白板笔等。
教学步骤:Step 1:课前预热老师拿着地球仪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地球的简单结构。
Step 2:介绍南北极的位置从地球仪上找到北极,用贴画标记上南北极的位置,并向孩子们展示。
Step 3:讲解南北极的特点讲解南北极的气候、地理位置和动物群落等特点,并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和短视频,引导学生们感受和理解。
Step 4:翻转地球找南北极游戏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两张地球贴画和两张南北极贴画,并让学生们找到地球的南北极位置,用南北极贴画标记上。
然后,老师要求学生将贴画的地球放到桌子上,让学生们通过翻转地球来找到南北极。
孩子们可以使用手或者其他工具进行翻转演示,翻转结束后,老师可以帮助学生们检查标记是否正确。
如果标记位置不对,老师可以让学生重新进行贴画和翻转演示,直到标记正确。
Step 5:复习及作业布置老师和孩子一起回顾刚刚学习的内容,重点强调南北极的位置和特点,并鼓励孩子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
最后布置作业,让孩子们在家里通过地球仪或者其它工具找到南北极,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地球科学教育,孩子们加深了对地球南北极位置的了解,熟悉了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南北极的特点。
同时,通过翻转地球找南北极游戏的互动方式,有效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中,老师及时引导、纠正学生的错误,不断鼓励学生表现出积极性和创造力。
预计达到了教学目标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的其王 鲜红躯企 艳色体鹅 的羽的身 一毛大高 种 较 小 90 。为仅厘 鲜次米 艳于左 ,帝右 是企, 企鹅体 鹅。重 中 脖 12 色子公 彩下斤 ,
王 企 鹅
40
喜石企鹅
喜石企鹅身高44~49厘米,作重2.5公斤,是南极企鹅中最小的 一种。它喜欢活动于石块、卵石密布的山坡、高地和海滩,衔石、 啄石、玩石似乎是它的本能和习惯,用石头筑巢更是它的拿手好戏。 41
金图企鹅
金图企鹅身高56~66厘米,体重5.5公斤。雌、雄企鹅轮 流孵蛋,每隔1~3天换班一次。,3个月后才能下水。
38
帽带企鹅
帽带企鹅身高43~53厘米,体重4公斤,最明显的特征是脖子底下 有一道黑色条纹,像海军军官的帽带,显得威武、刚毅。苏联人称 之为“警官企鹅”。孵蛋由雌、雄企鹅双方轮流承担,雏企鹅 2个月 39 后即可下水游泳。
浮华企鹅
浮华企鹅身高45~55厘米,体重4.6公斤,它的明显特征是眼睛 上方的头部有两簇金黄色的羽毛,是企鹅中最豪华的一种.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31
信天翁
南极飞鸟中个体最大的是漫游信天翁, 体重5~6公斤,它也是世界最大的飞鸟。
32
南极鸽
33
南 极 海 燕
34
35
皇帝企鹅
皇帝企鹅,身高一般1.22米,体重41公斤,是南极洲最大的企鹅, 36 也是世界企鹅之王,雄企鹅孵蛋。
阿德利企鹅
阿德利企鹅身高 45~55厘米,体重4.5公斤,是分布最广、数量 最多的企鹅。雌企鹅孵蛋,小企鹅2个月大即可下水游泳。 37
1
2
3
4
5
海冰
678Fra bibliotek910
冰蘑菇
11
12
海豹
13
海狗
14
海狮
15
海象
16
海豚
17
蓝鲸
18
19
燕欧
燕鸥可以说是鸟中之王,它们在北极繁殖,但却要到南 极去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公里。 20
贼欧
贼鸥在两极营巢,在极地间作横穿赤道 的远距离南北迁徒。
21
22
北极狐
23
北 极 狼
24
北 极 兔
25
北极绒鸭
26
北 极 驯 鹿
27
麝牛
28
旅鼠
29
北极熊
北极熊全身披着厚厚的 白毛,甚至耳朵和脚掌亦是 如此,仅鼻头有一点黑。而 且其毛的结构极其复杂,里 面中空,起着极好的保温隔 热作用。北极熊在浮冰上可 以轻松自如地行走,完全不 必担心北极的严寒。北极熊 善游泳,熊掌宽大犹如双浆, 一口气可以畅游四五十公里, 捕食海象和海豹。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