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环境污染全解
苏州水质污染报告

湖泊水质
全市主要湖泊水质由好到差依次为:尚湖、太湖、独墅湖、阳澄湖和金鸡湖。尚湖、太湖水质较好,总体水质基本达到水域功能类别Ⅲ类水要求,但反映富营养化程度的总氮和总磷指标存在超过Ⅲ类水质标准现象。独墅湖、阳澄湖和金鸡湖总体为Ⅴ类水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全市湖泊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总氮,表明湖泊水质污染以富营养化为主要特征。
饮用水
监测数据:全市12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好,属安全饮用水质。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95%,水质达标率较上年略有提高。出现超标的取水口为太湖渔洋山和金墅港,主要超标项目为生化需氧量和氨氮等,其余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点评:饮用水的安全关系老百姓每一天的生活,大家都盼着不用为水质发愁。目前苏州有12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主要设在太湖、长江、阳澄湖和尚湖,而太湖是最主要的饮用水源地。全市主要湖泊水质由好到差依次为:尚湖、太湖、独墅湖、阳澄湖和金鸡湖。尚湖、太湖水质较好,总体水质基本达到水域功能类别Ⅲ类水要求,但反映富营养化程度的总氮和总磷指标存在超过Ⅲ类水质标准现象。独墅湖、阳澄湖和金鸡湖总体为Ⅴ类水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全市湖泊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总氮,表明湖泊水质污染以富营养化为主要特征。
措施:开展水污染综合防治。严格实施《苏州市河(湖)水质断面控制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办法》,贯彻《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新(扩)建污水处理厂12座,敷设污水管道1057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4.2万吨。
水污染:氨氮污染物控制成关键
水环境状况
苏州市地表水污染属综合型有机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影响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的首要污染物为氨氮,对氨氮污染物的控制成为改善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的关键。
浅谈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方案

浅谈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方案摘要:苏州市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根据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新任务。
加快高质量发展以及《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苏州市政府已编制《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年)》,并提出了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及生态制度、安全、空间、经济、生活和文化六大体系的建设任务。
基于此,相城区政府相关部门根据以上要求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对水环境综合治理进行了安排。
统筹兼顾,紧抓相城区水环境痛点,通过对规划文件和区域相关资料的初步分析研究,从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水管理多方面系统性研究着手,初步提出了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关键词: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水管理1、项目背景:江苏省部署1)2020年12月关于生态环境部与江苏省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建设的会议要求;2)2019年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3)2020年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方案》等地区相关规划文件1)《苏州市相城区分片规划暨城乡协调规划》(2017~2035);2)《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国涵[2008]12号批复);3)《相城区防洪排涝与河网水系专项规划》(2017~2035年)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年9月;4)《相城区污水规划修编》(2017-2030)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2018年1月;2、基础资料:水资源配置基于本地区骨干水系排水特点和地形高程特征,相城区防洪形成“东排、北出、下泄、多点调蓄、众圩共保”的总体格局:东排阳澄湖:配合推进区域骨干河道永昌泾整治,以东西方向穿城而过的界泾河、冶长泾(渭泾塘)、永昌泾、北河泾、黄埭塘(蠡塘河)五条区级以上河道为东排骨干河道,区内洪涝水经内部河道汇集后由五条通道东排入阳澄湖。
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防治对策-精选文档46页

27.10.2019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6
SEC
危害
1 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决定于粒子吸入而积聚 于呼吸系统的数量。
TSP中粒径大于10微米的物质(自然降尘 ),几乎都可被鼻腔 和咽喉所捕集,不进入肺泡。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10微米以下的浮游状颗粒物(可吸入颗粒 物),它可经过呼吸道直达并沉积于肺泡,而引发不良的健康反 应。
27.10.2019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8
SEC
1 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危害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 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导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 水肿、呼吸麻痹。
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 统病症增加;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 疾病患者病情恶化;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 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
可吸入颗粒物
SEC
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4 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情况
空气质量日报主要依靠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连 续不断地实时监测数据,并自动传输到中心控制室,经数 据处理和计算后得出当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再向社会公布。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包含了自动分析技术、自动控 制技术、计算机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 举例来说,测量总悬浮颗粒物的振荡天平方法就是采用了 航天飞机上测量颗粒物的技术设备。自动监测系统每4分 钟就产生一组的监测数据,连续不间断地测量,然后计算 出小时均值和日均值,一般来说日均值计算是采用上一天 中午12时到次日12时的数据。
二级
太仓市
二级
昆山市
有关苏州太湖水污染治理与保护的问题调研

有关苏州太湖水污染治理与保护的问题调研古人苏轼曾对太湖有过这样一段描写“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汤汤纳千派。
从来不著万斛船,一苇渔舟恣奔快。
仙坛古洞不可到,空听余澜鸣湃湃,,”。
幽幽八百里太湖,总给人们心旷神怡的清新与滂沱。
昔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画面已然烟消云散,如今的太湖正面临着一个持久的嘴边话题――水环境污染。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素有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
对于当前太湖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太湖流域人口、工业咼度密集,水质型缺水、水量型缺水现象并存,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突出,需要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落实供水安全应急职责。
二是太湖流域水污染形势严峻,直接影响到流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比其他流域更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实现流域排污总量控制。
三是太湖流域不同行政区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矛盾突出,破坏太湖岸线、占用太湖水域等现象比较突出,湖区淤积严重,需要通过立法建立有效的流域管理协调机制,强化对太湖水域、水资源的保护。
四是各部门、各地方在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例如加强流域防汛抗旱调度、以流域为单元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行地区间生态效益补偿、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分配和调度等,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化、法制化。
曾今的碧水蓝天,湖光倒影已经成为昨天的辉煌,今天的太湖不再拥有往日的游客熙攘,泊船瓜洲,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泛舟湖上,你会发现眼前的湖面没有那么晶莹剔透、清澈见底。
鱼儿不再有它们往日嬉戏的水上天堂,茂密的芦苇、疯长的蓝藻(俗称水葫芦)挤占了它们的生活空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今太湖水质的下降呢?随着环太湖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由于工业和城乡生活污水量及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处理水平较低,致使水资源污染严重。
如太湖流域的大量化工、印染、电镀、制药等高风险企业,还有一部分规模不大但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都没有将污水的处理标准放在首要的位置,工业废水没有完全达到有关部门的规定,就时不时的往太湖里排放,这就必然导致水质的不断下降,,当然,农业方面的农药化肥还没有得到合理的排放与处理,这也是导致太湖水质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
苏州市饮用水源地湖泊沉积物现状及污染评价

2.1 评价内容 取太湖流域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表 层 沉 积 物 ,根 据《土 壤 样 品 采 集 技 术 规 范》(HJ / T166 -
作者简介:蒋思丝(1985—),女,浙江嘉善人,硕士,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 收稿日期:2021-05-2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表 1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基本项目)(mg/kg)
风险筛选值 序号 污染物项目
pH≤5.5 5.5<pH≤6.5 6.5<pH≤7.5 pH>7.5
水田 0.30.41镉其他 0.3
0.3
0.6
0.8
0.3
0.6
水田 0.5
0.5
2汞
其他 1.3
1.8
0.6
1.0
2.4
3.4
水田 30
30
3砷
134
2004)相关要求进行样品制备,分别测定理化项目:pH值, 无机项目铅、砷、镉、汞、总铬,有机项目:六六六、滴滴涕、 苯并[a]芘。 2.2 评价方法 因湖泊沉积物无现行质量标准,目前用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15618-2018)中水田类型土壤标准(表1、表2),对单 因子污染指数法(表3)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表4)进行数 据分析评价。
2014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 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我国土壤污染物 总的点超标率为16.1%,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占全部超标 点 位 的 82.8%,其 中 主 要 的 重 金 属 污 染 物 为 镉(Cd)、汞 (Hg)、砷(As)、铅(Pb)、铜(Cu)等[1]。可见,当前我国土壤 重金属污染仍十分严重。近几年来,随着太湖流域周边 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周边产 业布局的调整,太湖流域周边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别 是苏州、无锡在江苏省内相对最严重,两者的中等或重污 染土壤比例均超过7%[2],可能会导致流域内底质中沉积 物重金属不断累积[3]。为此,笔者以苏州市4个饮用水源 地湖泊底质淤泥为调查目标,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 法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分析苏州市地区饮用水源 地的受污染情况,以期对饮用水源地治理和修复提供科 学依据。
苏州 环保调研报告

苏州环保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要求,我对苏州市的环保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一份报告,以下是调研结果的详细描述。
一、概述苏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
由于长期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愈发显著。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苏州市的环保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大气污染根据调研结果,苏州市的大气污染问题相对较严重。
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气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燃煤污染等。
其中,工业废气排放是主要问题之一。
许多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不符合环保标准,导致大量有害物质释放入大气中。
此外,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交通拥堵时排放更为突出。
为了改善大气质量,苏州市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如限制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使用以及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等,但还需要更加坚决的执行和监督。
三、水污染苏州市的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主要集中在工业废水以及农村面源污染。
许多工厂直接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河流和湖泊,导致水质下降,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另外,农村地区的农药和化肥使用不规范,导致农田中的农药和化肥渗透入地下水,污染了地下水资源。
为了改善水质,苏州市政府已制定了一系列的水污染治理政策,如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等。
四、垃圾处理苏州市的垃圾处理工作相对较好。
城市区域内设有垃圾处理厂,采用了先进的处理技术,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的垃圾。
此外,苏州市鼓励垃圾分类,通过投放可回收物和湿垃圾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垃圾数量。
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环保状况直接影响着苏州市的经济发展。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不仅损害了环境,还给人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环保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并且也成为吸引外资和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加强环保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苏州市在环保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
需要加强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工作,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苏州的生态环境如何保护

苏州的生态环境如何保护苏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江南名城,以其独特的水乡风貌和园林景致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苏州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如何保护好苏州的生态环境,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保护苏州的生态环境,首先得从治理水污染入手。
苏州水网密布,河流湖泊众多,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但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部分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为了改善水质,一方面需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
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废水达标排放;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防止农业污水流入河流湖泊。
同时,加强对河道的清淤疏浚和生态修复,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让苏州的水重新变得清澈透明。
大气污染的防治同样不容忽视。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苏州的空气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改善大气质量的关键之一。
可以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公共交通系统、鼓励绿色出行等方式,降低机动车的使用频率和尾气排放量。
对于工业企业,要加强废气治理,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采用清洁能源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减少废气的产生和排放。
此外,加强城市扬尘治理,加大对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的管控,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也有助于净化空气。
在固体废物处理方面,苏州需要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体系。
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让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同时,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鼓励企业开展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
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提高处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
保护苏州的生态环境,还需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防治对策

2020/8/28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11
SEC 2 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1 总体情况
2006年,市区及五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 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主要监测指标年均浓度均 优于标准限值,各地良好以上天数比例较上年 均有所提高,环境空气质量呈稳定态势。可吸 入颗粒物仍是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 染物。 (全市22个大气自动站监测结果)
2020/8/28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6
SEC 1 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危害
➢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决定于粒子吸入而积聚 于呼吸系统的数量。
➢TSP中粒径大于10微米的物质(自然降尘 ),几乎都可被鼻腔 和咽喉所捕集,不进入肺泡。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10微米以下的浮游状颗粒物(可吸入颗粒 物),它可经过呼吸道直达并沉积于肺泡,而引发不良的健康反 应。
2020/8/28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8
SEC 1 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危害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 可损伤呼吸器管,导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 呼吸麻痹。
➢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 统病症增加;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 疾病患者病情恶化;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 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
SEC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防治对策
高级工程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机动车辆猛增,城市道路空气污染加剧 • 到2007年底,苏州全市各种机动车的保有量达到 了165.45万辆,排放的 CO总量为31.97万吨,被 列为全市CO污染源排放的第一大户。特别是对苏 州市区来说,机动车的保有量2007年比2000年增 加了2.36倍,达到了52.8万辆。其中载客小型汽 车增加最快,由2000年的1.6万辆增加现在的24.3 万辆,增加了13.8倍。大量的车辆行驶和有害的 尾气排放都集中在有限的市区道路空间,这不仅 给市区的道路交通安全带来极大地隐患,而且进 一步加剧了市区道路的空气污染,导致城市“灰 霾”天气频现,十分不利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 (3)另外,从采取的治理措施上看,现在对工业 锅炉和工业炉窑的燃烧废气处理大都是采取末端 治理的方式。具体的讲,对于烟尘净化系统来说, 即使是采用的比较先进的静电除尘方法也还是不 能有效地去除烟尘中小于PM10(可吸入颗粒物) 的微粒;对于氮氧化物的削减来说,还没有寻求 到可靠的治理技术;对于烟气脱硫来说,虽有方 法但运行管理水平还跟不上要求,脱硫率保持在 70%~80%的不多。因此可以认为,如果苏州工 业废气污染的问题不彻底解决,那么改善全市大 气环境质量的良好愿望则将难以实现。
• (2)坚决淘汰落后的产能,要严格按照当 前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一系列规定,淘 汰那些至今还保留着落后生产工艺、破旧 生产设备、弱小生产能力、没有污染治理 手段的企业。具体的讲就是对于全市各地 还有一些残存的小化工、小造纸、小印染、 小电镀、小冶金等,应该通过政府的强制 措施和市场的自然淘汰规律予以取缔。
• 城镇生活源对地表水的污染还没有根本解决 • 近几年来,随着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苏州城 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截止07年底,全地区 城市和乡镇已正式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达到114家。但 是根据普查结果分析,发现生活源废水的污染排放负荷仍 然居高不下,具体表现在:一是全市还有16.5%的城镇生 活污水因种种原因没有纳入污水管网,仍在继续直排,而 这部分污水的COD、BOD、氨氮、总磷、总氮的污染负 荷恰恰又是相当高。二是餐饮业污水中的动植物油还没有 得到有效控制和根治,就近直排河道的现象时有发生。由 此可见,城镇生活污水继续作为该地区水环境污染特别是 有机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 (4)继续积极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制 造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经济结构,建 设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要鼓励那 些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高附加值的产业优 先入驻,开辟绿色通道。从原则上讲,苏州目前 的36个工业行业除了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及纸 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发展要加 以一定的限制外,其它的31个行业都可以择优发 展,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先 进装备制造业等。
• 工业源某些行业仍然是地表水污染的重点 • (1)全市工业污染源的行业门类共有36个,其中有工业废水排放的 污染源达14 234家。长期以来,工业领域的水污染治理一直是环保工 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减排措施,最终取得了 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效果。 • (2)但是根据全市36个工业行业普查排名,目前工业废水COD和石 油类污染排放的第一大户是纺织业、BOD污染排放的第一大户是造纸 及纸制品业、氨氮污染排放的第一大户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这三大行业的企业目前在该地区的分布不仅面广而且量大,其中纺织 业就有7 747家,造纸及纸制品业有1 242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 造业有1 773家。现状表明,这3个行业对污染物治理的提标改造工作 还没有到位,对水环境污染的总量控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 (3)实行更为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拒绝新污染 源的产生。这就要求建设项目的管理审批部门, 对于新建项目要严格对照《苏州市产业导向目录》 的内容,认真进行筛选。在禁止开发、限制开发、 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等强化政策导向的同时,更 应注重各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切实加强区域环 评和项目环评工作,把环境质量、环境容量、污 染物总量控制作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和决策依 据。当前重点应该关注的是,在水的方面有氨氮、 COD、BOD、石油类、动植物油类、总磷、总氮, 在气的方面有烟尘、SO2、氮氧化物等。
• 污水处理厂工艺简单,处理深度不达标准 • 根据普查资料分析,目前全市建成并已投入运行的污水处 理厂大都采用了一级沉淀加二级生物处理的工艺。这种传 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运行费 用低廉的优点。但是这种工艺决定了它不能有效地去除比 较复杂的有机污染物以及总磷、总氮、氨氮、石油类等, 因此使得污水处理厂普遍对于这些污染物的削减能力普遍 低于90%, 造成当前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上述污染负荷在全 市范围所占的比重十分突出。这种状况如果继续延续,显 然会对水环境的污染压力日益增加,致使富营养化现象日 趋严重。因此,很有必要对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的深 度处理措施,否则就不能适应当前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形 势的新要求和新标准。
• 建设循环型农业 • 紧密结合第一产业的结构优化调整,在种 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的生 产过程中,努力做到资源充分循环利用, 逐步减少农业的各类污染。循环型农业的 重点应该体现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其废弃物 利用的专业化及规模化方面,体现在产业 化的农业企业之间,体现在种植业、养殖 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链之间。
• 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 工业是苏州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从环境保护的要求 与工业发展的形势来看,工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将是一项 长期性的任务。对于当前来说主要是: • (1)适度控制电力、钢铁、化工、纺织印染等高污染、 高能耗的行业发展规模,实施清洁生产,并在区域上合理 布局。在能源方面,要进一步扩大清洁能源的输入量,鼓 励企业使用和多用,减少工业煤炭的使用量,为苏州各地 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大气环境容量。另外,根据区域水环 境的承载能力和污染特征来确定适宜的产业类型与规模, 切实做到避重就轻。在这方面,钢铁、化工、纺织印染行 业应该首先做到。
• 工业源废气排放仍然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 (1)苏州全市现有工业废气排放的工业源总数为 5741家,废气污染仍然当属工业源的排放贡献最大。 其中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全市的90%以上, 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全市的80%以上。 • (2)据统计,排放烟尘和二氧化硫的主要行业是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 加工业、纺织业这3个行业;排放氮氧化物的主要 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显而易见,这3 个行业的能源消耗现在仍然是以煤炭为主,能源 结构没有根本性变化。
• (3)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全市农村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还没有 全面开展治理。特别是2007年,全市农村外来常住人口达到了200万 人,其人数大大超过了本地农村人口。这些人员与当地村民一起,就 业于农村,生活于农村,致使农村人口压力与日剧增。然而,这些农 村的公共卫生设备条件很差,甚至没有环境污染处理设施,生活垃圾 和生活污水大量产生与排放,导致周边环境尤其是河道严重污染。据 调查统计,农村生活污染源废水的COD、氨氮、总磷、总氮排放量分 别占到了农业源相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7.15%、70.17%、43.3%和 46.41%,使当地的农村环境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 • (4)因此,根据全市COD、总磷、总氮、氨氮排放总量的分析,农 业源对全市地表水的污染影响已不容轻视,它的污染负荷已上升到与 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同等的地位,甚至还 要超过这三者。对于这种新情况的出现,应该引起高度的警觉和重视, 必须采取以往抓工业污染防治那样力度来抓农业污染的治理,无疑这 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苏州空气污染
• 苏州市环境空气的污染属煤烟型和石油型 并重的复合污染。其中,可吸入颗粒物仍 然是影响全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另 外,苏州市区的酸雨发生频率为79.6%,五 市(县)城区的酸雨发生频率在19.6%~ 53.5%。
苏州水质污染
• 但是全市地表水目前的污染类型属综合性 有机污染,所反映的主要污染物指标为氨 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 石油类。其中影响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的首 要污染物为氨氮,因此对氨氮的污染控制 成为改善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的关键。另外, 全市主要湖泊的水质污染以富营养化为主 要特征,因此影响全市主要湖泊水质于中低端水平 • (1)据统计,目前在苏州市工业企业使用的清洁能源主要有焦炉煤 气、高炉煤气、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 油、其他燃料、热力和电力等11种。虽然其种类比较齐全,但是使用 的数量却不占主导,折合成标准煤计还不到10%。 (2)通过对各种能源的综合能源消费量水平分析比较后发现,目前 与污染排放有关的原煤和洗精煤这两种能源在全市工业领域的消费量 分别占42.5%和13%,二者之和达55.5%。煤炭的主要消费行业是电 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其中 以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消耗最多,能耗强度最大,达到5.4吨标 煤/万元产值。这种状况反映了苏州地区的能源结构还没有完全摆脱传 统模式的束缚,而以煤炭为主的工业能源消费格局很可能在未来几年 内又将继续存在。
污染原因
• 农业源对地表水的污染已经上升到首要因素 • (1)据分析,在苏州全市排入环境地表水体的废水中,来自农业源 的COD排放总量占到了全市的51.3%、总磷的排放占全市的65.5%、 总氮的排放占全市的52.2%,形成了地表水体有机污染的半壁江山。 • (2)从“十五”到“十一五”期间,苏州市的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 殖业发展较快,在全市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据统计, 目前苏州各种规模的畜禽养殖业有4 903家,各种水产养殖业有22 521家。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畜禽养殖业的粪便处理率相当之低, 还不到5%,造成的现状是绝大多数养殖户的污水都是随意直接排放。 它们的COD、总磷、总氮排放量分别占到了农业源相应污染物排放总 量的36.1%、27.56%和25.0%,对水环境的承载负荷造成相当的冲击。 在水产养殖方面,仍有相当一部分养殖户为片面追求高产,实行高密 度养殖,盲目用药,过度投饵,不可避免地使养殖排水对水环境造成 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