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背景近年来,小学英语教育在中国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教育部制定了新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本文将对这些新标准进行解读。
内容概述新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包含了以下几个重要方面:1. 语言技能培养: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听、说、读和写英语。
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获得扎实的英语基础。
2. 文化意识培养: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俗和传统。
通过研究文化知识,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3. 研究策略指导:课程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培养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和研究策略。
学生将学会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来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4. 综合能力培养:课程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学生将有机会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应对能力。
指导原则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学生主体: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2. 任务驱动:教学活动应以任务为中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思考。
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学生将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
3. 激发思维: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多元评价:评价应多样化,综合考虑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综合能力。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语考试,还可以采用项目作业、小组演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结论新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将对小学英语教育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教师和学生应积极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共同努力提高英语教育质量。
参考资料教育部《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试行)》。
(修订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修订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引言本文旨在深入解读我国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分析其核心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等方面,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清晰、详细的指导。
一、核心理念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在英语中关注可持续发展。
2. 德育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将德育贯穿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全面发展:强调学生智力、体力、美感和道德等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英语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实践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英语、自信表达的情感态度,培养国际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
4. 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内容标准1. 语音:学生要掌握英语基本音标,能正确拼读单词和朗读句子。
2. 词汇:学生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和短语,能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表达情感。
3. 语法:学生要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能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句子构建。
4. 功能与话题:学生要能在特定话题中进行简单的交流,掌握基本的语言功能,如问候、介绍、道别等。
5. 文化知识:学生要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教学建议1.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有趣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任务型教学: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全面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国家英语课标

国家英语课标国家英语课标是指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的简称,旨在指导和规范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下是关于国家英语课标的简要介绍:课程性质:英语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交流工具,具有基础性和实践性。
同时,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
因此,英语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课程理念:国家英语课标提出了“注重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实践、强调学习过程、优化评价方式、拓展学用渠道”等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国家英语课标明确规定了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分级目标。
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分级目标则根据不同年级段的具体要求进行了细化。
课程内容:国家英语课标规定了不同年级段应该学习的内容,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功能、话题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
同时,课标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以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评估。
课程实施:国家英语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课标还强调评价的多样性和有效性,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发展状况。
总之,国家英语课标是指导中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文件,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国家英语课标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时代性:国家英语课标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将英语作为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之一,强调英语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
这一特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教育性。
素质教育导向:国家英语课标注重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全面解析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全面解析1. 引言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是指中国教育部发布的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本文将对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进行全面解析。
2. 课程目标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和阅读,为进一步研究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课程内容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听力通过听力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对英语语音、语调和语速的理解能力,能够听懂简单的英语对话和短文。
3.2. 口语口语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表达。
3.3. 阅读阅读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读懂简单的英语文章和故事。
3.4. 写作写作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使其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书面表达。
4. 教学方法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倡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4.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研究效果。
4.2.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3. 合作研究法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通过小组活动和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5. 教材选择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选择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进行教学。
6. 教学评价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多角度的评价,包括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评价,教师可以根据标准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7. 总结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对小学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全面解析课程标准,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以上为对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全面解析的内容。
2024版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更新)

2024版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更新)2024版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更新)前言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2024版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已正式发布。
本解读旨在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课程标准,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课程标准概述1.1 课程性质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英语课程的性质,即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二语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
1.2 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初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六级课程的,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获取和处理信息,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惯和合作精神。
二、课程内容2.1 主题语境新课程标准以主题语境为主线,整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和策略等要素。
主题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
2.2 语篇类型新课程标准强调语篇类型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包括叙述、说明、议论、应用文等。
教师应根据不同级别和主题选择合适的语篇进行教学。
2.3 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增加了对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教学内容的要求。
教师需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确保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实施3.1 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倡采用任务型、交际型、合作型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3.2 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过程,定期进行评价,以提高教学效果。
3.3 教学资源新课程标准鼓励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程标准的变化与挑战4.1 变化与旧课程标准相比,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4.2 挑战教师需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学生需要加强自主能力和合作精神;家长需要关注学生的英语,协助学校进行家庭教育。
初中英语课标解读(3篇)

初中英语课标解读(3篇)解读,汉语词语,拼音是jiě dú,意思是对事物进行理解的过程或者结果。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学校英语课标解读(3篇),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学校英语课标解读1英语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引发了各界的思索,特殊对于一线的英语老师,怎么样理解课标当中的内容,以及怎么样将课标的要求敏捷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是值得思索的一个问题。
通过研读新版的英语课程标准,我的思索如下:一、对词汇教学的思索《英语课程标准(版)》对同学的单词量和阅读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比原版的英语课程标准,初三班级同学的词汇要求只有1500词到1600词左右,新版的课标要求同学在初三班级毕业时达到2000的词汇量。
词汇量在增加,难度也在增加。
一线英语老师怎么处理这一转变,是对老师力量的考验。
在课堂中教学,教授词汇以及教授相应的词汇学问显得尤为重要;开发相应的词汇课程,提高孩子的课堂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同学的单词量。
单词量的积累以及单词量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英语学习的竞争力。
二、对英语阅读的思索新课标对同学的阅读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积累单词的基础之上,孩子可以依据单词的意思、文本的含义,理解全篇的含义,这是最基本的阅读力量。
但是,新课标提出了解读文本语篇主题的力量要求,这与高考要求是对轨的,英语阅读的学习、以及阅读力量的培育是递增式的,而不是单一局限于学校学段。
语篇主题解读力量,要求同学不光需要通过听闻读写等方式理解语篇的主题,同时也可以输出肯定的内容,在培育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同时培育实际应用的力量,提倡同学更加深层次的综合运用力量。
三、对文化内容的思索新课标也对同学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学通过英语的学习,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和方式;了解具有品行的中外代表人物及其相应的事迹;结合时事了解中外的科学家;学习其具有的人文精神及科学精神;知道中外主要的节日庆典习俗等;中外餐桌的礼仪世界;主要的国家名称、基本信息以及相关能文化内涵;中外名人的生平事迹;学习相关生命与平安健康的态度;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理财观念和方式及其带来的影响;中外大型体育赛事项目名称、实时信息、历史进展;以及劳动人民的实践以及劳动精神;不同国家青少年的学习以及学习学习以及生活方式的异同。
2024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最新修订版)原文附解读

一、课程性质
英语是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 活动中广泛使用
的语言,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对中国走向世界、世
界了解中 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
作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 有基础
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
确价值观、必 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
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 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等方面。语言能力是核心素 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
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 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
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
1.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参
想、 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发点和落脚点。
(二)构建基于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
遵循外语学习规律,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义务
教育阶段 英语教育实际,充分考虑学习条件、学习时限和
学生学习经验等 方面的差异,按照英语能力发展进阶,建
立循序渐进、可持续发 展的九年义务教育英语分级体系由
低到高明确学习内容与要 求。课程以分级体系为依据,因
式;能理解基本的日常 问候、惑谢和请求用语,听懂日常
指令等;能借助图片读懂语言 简单的小故事,理解基本信
息;能正确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
(2)习得与建构
在听或看发音清晰、语速较慢、用词简单的音视频材
意识,涵养品格, 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 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
析、比 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3年版》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3年版》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3年版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本文档旨在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3年版》的课程结构与内容。
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要点:一、课程结构1. 学段划分按照学段划分,英语课程分为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分别为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
2. 学科组织英语课程由听说、读写、文化知识和交际四个学科组织而成。
每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标准中都有详细阐述。
二、课程内容1. 听说主要包含基本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通过听音练和口语训练,学生能够理解简单的对话和听取简单的指令,并能使用基本的口语表达方式进行简单交流。
2. 读写注重词汇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学生通过阅读与生活相关的文章和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简单的写作。
3. 文化知识研究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俗、传统和节日等。
通过研究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4. 交际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会与他人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互动。
通过角色扮演和实际情境演练,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和社交技巧。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标准中明确了每个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具体要求,以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教学策略标准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例如情景教学、合作研究和交际性教学等。
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效果。
以上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3年版》课程结构与内容的简要解读。
希望本文档能对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学习方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对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
所谓任务,是指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任的责任。
根据定义,我认为任务型教学是以语言的实际应用为纽带,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来实现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它具有如下特点:1.意义优先,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
2.其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
这种联系不应是笼统的或是现实世界中某种活动的翻版,而应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的,能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3.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
《英语课程标准》就是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的。
因此,在实践中,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要求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感受颇深。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活动设计原则1.任务的设计要有兴趣性、真实性任务型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真实,旨在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任务,摆脱传统的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使课堂语言活动近似于习得过程。
在《Go For It》中得到充分体现。
如,七年级 Where is you pen pal from?一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国名,民族及语言。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征,教师课前让学生收集自己喜爱的球星、歌星,一些城市景点等相关资料。
上课时教师在黑板上贴一幅世界地图,先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让他们自己在组内应用手中的资料交流,然后推荐2人到讲台前介绍自己喜爱的人物,介绍完后再将他们的照片贴在地图上相应的国家上面。
在这一任务设计中,通过听、说、演、练等活动,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和有趣的实际生活应用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愿学、乐学,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
再如:在学完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后,可要求学生课后写一篇名为MY favourite movie的文章。
要求文中包含如下信息:What’s the name of the movie? Who is the actor in it? Why do you llike it? Do you often see his/ her movies?等,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影星,这正是他们平时生活中的兴趣点,学生能够通过课堂中所学的语言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合理的短文2.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任务越容易,参加任务的人就越多,获得的成功体验也就越多,学习兴趣就会越浓厚。
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刚开始设计的任务应稍微简单些,让大部分学生都容易参与进来。
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增加,稍难的任务也会显得容易起来。
如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可设计如下任务:①让学生看投影片2 分钟,然后关投影,让学生说出画面中的food,drink and fruit. ②Make a survey,问一个朋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 lunch /supper? 用英语询问并记录班中各个学生最喜欢的食物,各小组汇总调查情况后用统计表的形式表示调查结果,然后各人用英文写一篇简短的调查报告。
下面是一个学生的汇报结果:My friend is Xie Fei. He’d like milk and an egg for breakfast. He’d like hamburgers and hot dogs for lunch. He’d like rice and meat for supper. So he is very fat.所设计的活动应吸引全体学生参加,而不仅是让能力和水平好的学生参加而已。
因此,教师必须把活动设计为若干种形式,这样就可以保证有效地分层次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并完成一定的任务3.任务的设计要有多样性语言交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多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任务型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通过训练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改变了过去老师一言堂的模式,变学生为主体,课堂主要是提供了一个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
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任务设计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一种学习动力,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自然效果也就越好。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如下方式:①绘画式例如在教学了there be 句型后,本人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房间。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的作品非常有趣,并且要学生用there be句型描述②表格式例如在教学了family and work 内容之后,本人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建立了一个家庭档③辩论式例如在教学了职业后,本人设计了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辩论:Is the businessman good or bad? 下面是部分学生的回答:S正:I think the businessman is good. Because he has much money.He can go around the world.He can buy many things.S反:I think the businessman isn’t good .Because he is tired . He is dangerous.④竞赛式学生的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很强,通过竞赛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活动。
例如在教学了形容词后,本人布置了一个任务:用形容词造句,看哪组同学的句子又多又好。
下面是部分学生的造的句子,非常有意思。
a. The clock has three hands. One is long and the othertwo are snort.b. Jim is my new friend. Li Lei is my old friend.c. His pen is black. My pen is red.d.Xi Shi is beautiful.Dong Shi is ugly.⑤对话式例如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2 Section A 3b让学生看图编对话。
下面是一组学生编的对话。
S1: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S2:I’m not feeling well,I have a toothache.S1:When did you be like this?S2:About 2 days agoS1:Oh,that’s too bad,You shouldn’t eat anything in 4 hours,y ou should take this medicine 3 times a day for a week.S2: YesS1:I hope you feel better soon⑥写作式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语言错误和语言学习方面的不足有更清楚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下面是一篇学生的看图写话作文:This is a nice picture. There is a bird, a cat and some flowers in it. The bird is flying in the sky. The cat is standing near the flowers. He is trying to catch the bird. But it can’t. Because the bird is too high, and he can’t fly.⑦布置开放型作业。
如:争当小记者,办英语手抄报等。
4.任务的设计要贴近生活情景交融任务型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即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如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一课,为了让学生学会买卖东西这个功能,教师将教室分成几个商店,鼓励学生利用手中的“钱”去购物,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买的东西最多。
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用英语做事上,注重了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
在这个任务中,每个学生都扮演一个角色,需要全身心投入。
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二、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几种设计形式1.交际性任务设计英语交际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采取模拟性交际即假设情景,如在商场购物、街上问路、寻找失主等。
在假设情景中,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对话交流。
在教学Go for it 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以下交际性任务。
操作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一人为导游员,为国际友人或外地来人员设计一至三天的旅行计划,其他同学当游客。
导游需画张旅游简图,标清路线,为游客合理安排行程并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A:How can I get to…?B:You can get there by bus.A:How long d oes it take to get to…?B:It takes 20 minutes to get to…A:How far is it from…to…?B:It is 10 miles from here.本课重点的交际内容及引申,我把它确定为:旅游用语的使用,旅游线路的制定。
因此,学生为了完成任务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使用相关的景点的词汇、旅游用语、制定出仙居景点的游玩线路。
这样在具有实际意义的语境中学生们去应用英语,当任务完成后他们就有了成功的体验,不会再觉得英语枯燥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