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配套练习Word版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1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1.用30 N的水平外力F,拉一个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20 kg的物体,力F作用3 s后消失,则第5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v=4.5 m/s,a=1.5 m/s2B.v=7.5 m/s,a=1.5 m/s2C.v=4.5 m/s,a=0D.v=7.5 m/s,a=02.如图所示,底板光滑的小车上用两个量程为20 N,完全相同的弹簧秤甲和乙系住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10 N,当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甲的示数变为8 N,这时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A.2 m/s2B.4 m/s2C.6 m/s2D.8 m/s23.如图所示为一光滑的斜面小车,若斜面的倾角为θ,则使斜面上的物体能与斜面小车共同运动的加速度是()A.向左g sin θB.向右gC.向左g tan θD.向左g cos θ4.质量为8 t的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0.03的平直公路上行驶,g取10 m/s2,则汽车行驶的牵引力是()A.1.6×104 N B.2.4×104 NC.1.84×104 N D.1.0×104 N5.质量为1 kg、初速度v0=10 m/s的物体,受到一个与初速度v0方向相反,大小为3 N的外力F的作用力,沿粗糙的水平面滑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经3 s后撤去外力,则物体滑行的总位移为(取g=10 m/s2)()A.7.5 m B.9.25 mC.9.5 m D.10 m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在第1 s内保持静止状态,若两个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第2 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恒定,速度均匀增大B.在第5 s内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均匀减小,速度逐渐增大C.在第3 s内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均匀减小,速度均匀减小D.在第6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7.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v=2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将一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一端,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物体由传送带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需时间为11 s,求传送带两端的距离.(g取10 m/s2)8.物体以12 m/s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冲上倾角为37°的斜坡,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g取10 m/s2,求:(sin 37°=0.6,cos 37°=0.8)(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2)物体再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3)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参考答案课后巩固提升1.C 2.B 3.C 4.C5.B [刚开始物体受合外力F +μmg =ma ,代入数据,解得a =5 m/s 2,由于a 与v 0方向相反,所以由v =v 0-at 得到t =2 s 时物体速度为零,位移x =v 02t =10 m ;接下来反向匀加速运动1 s ,加速度a 1=F -μmg m ,代入数据解得a 1=1 m/s 2,位移x 1=12a 1t 2=0.5 m ,方向与x 相反.v 1=a 1t 1=1×1 m/s =1 m/s ,接下来做加速度a 2=μg =2 m/s 2的匀减速运动,所以x 2=v 212a 2=0.25 m ,所以总位移为x -x 1-x 2=9.25 m .] 6.B [在第1 s 内,F 1=F 2,方向相反,物体静止;在第2 s 内,F 1>F 2,F 1恒定,F 2变小,合力F 变大,加速度方向与F 1相同,为正,a 逐渐变大,物体做变加速运动,速度方向与F 1方向一致,为正,A 不正确.在第3 s 内,F 2继续变小,合力F 变大,加速度继续逐渐变大,物体继续做变加速运动,C 不正确.在第5 s 内,F 2由零均匀增大到等于F 1,合力均匀减小到零,加速度均匀减小,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速度逐渐增大,B 正确.在第6 s 内,F 1=F 2,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变,且与5 s 末相同,不为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 不正确.]7.20 m解析 物体在刚放上传送带的瞬间,物体的速度为零,而传送带有速度,物体被加速,滑动摩擦力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f m =μmg m =μg =1 m/s 2,经时间t 1=v a=21s =2 s 后,物体与传送带同速,此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共9 s. 匀加速位移x 1=12at 21=2 m ,匀速运动的位移x 2=v ·t 2=18 m ,所以物体的总位移x =x 1+x 2=20 m ,即传送带两端的距离.8.(1)9 m (2)8.48 m/s(或6 2 m/s) (3)3.62 s [或1.5(2+1) s ]解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a 1=g sin 37°+μg cos 37°=8 m/s 2故上滑的最大位移x =v 202a 1=9 m (2)物体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 2=g sin 37°-μg cos 37°=4 m/s 2物体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 =2a 2x =6 2 m /s≈8.48 m/s (3)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t =v 0a 1+v a 2=(1.5+1.52) s ≈3.62 s。
高中物理: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Word版缺答案 _1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学习目标】1.知道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方法。
2.进一步学习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学法指导】实例分析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复习总结】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定义了力。
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联系起来。
3.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把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联系起来了。
【导析探究】动力学的两类基本情况:导析一: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就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
匀变速运动学规律有哪些?例1.一个滑雪的人质量是75 kg,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
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导析二: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再通过就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例2.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 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2N。
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
导析三:关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结合两种类型中两个例题的解题过程,总结出用牛顿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解题步骤:1.选定研究对象,并用隔离法将研究对象隔离出来.2.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并做出其受力图.3.建立适当的坐标系,选定正方向,正交分解.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在两个正交方向上列出方程.5.把已知量代人方程求解,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例3.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1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求5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和5s内物体的位移。
物理4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3新人教版必修1标准版文档

第九页,共10页。
课堂练习
2、质量为20kg的物体假设用2héngdù) 面上匀速前进。求:
〔1〕假设改用50N拉力沿与程度(chéngdù)方向 成37°的夹角向斜上方拉它,使物体由静止出 发在程度(chéngdù)面上前进2.3m时,它的速 度多大?
可见,无论是哪种情况(qíngkuàng),加速 度一直是联络运动和力的桥梁。求加速度是处 理有关运动和力问题的根本思绪,正确的受力 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那么是处理问题的关键。
第七页,共10页。
运用牛顿(niú dùn)运动定律解题的普通步 骤:
1、确定研讨对象; 2、分析研讨对象的受力情况,必要时画受
处置这类问题的根本(gēnběn)思绪是:首先分析清楚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根底上,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力。
体(wùtǐ)的运动情况求出合力,根据牛顿第 一个滑雪(huá xuě)的人,质量m = 75Kg,以v0 = 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地滑下,山坡的倾角θ= 30o,在 t = 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s = 60m,
知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指的是在运动情况〔如物体的运动性质、速度、加速度或位移〕知的条件下,要求得出物体所受的力。 2m高处自在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程度网面5.
的速度和位移。 知运发动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
2、知物体(wùtǐ)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wùtǐ)的受力情况。 F = 1.
处置这类问题的根本思绪是:先分析物 4、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gōngshì)求加速度;
第五页,共10页。
例2.一个滑雪(huá xuě)的人,质量m = 75Kg,以v0 = 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 速地滑下,山坡的倾角θ= 30o,在 t = 5s 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s = 60m,求滑雪 (huá xuě)人遭到的阻力〔包括滑动摩擦 和空气阻力〕。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每课一练1(人教版必修1).docx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每课一练一、选择题1.(2013-安徽卷)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加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0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
在斜面体以加速度Q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而的支持力为F"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 ..........A.T=m (gsin〃+acosO) , F戶n (gcos&・ asinO)B.T=〃2 (gsin〃+acos。
),F(gsinO-acos。
)C.T=m (acosO- gsin^) , F丁m (geos歼asin0)D.T=m(Gsin0・ gcos0) , F^=m (gsin&+acos0)l.A 解析:对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水平方向:Tcos〃■尺vsin〃=〃7Q;竖直方向:Tsin〃+Evcos〃=〃?g。
联立两式,解得:T=m(gsin6M-tzeos^) , F^=m(gcos&・ asinO),故A 正确。
方法技巧:本题可以令G=0 (特殊值代入法),利用小球的平衡条件可得r=wgsinO, F jV= mgeosO,经检验只有选项A正确。
2.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2.D解析:物体肯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斜向上的恒定拉力尸的作用,因为其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所以其肯定还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的作川,再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可知,物体还受到地血竖直向上的弹力,四力平衡,选项D正确。
3.(2013 •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月考、2013 •江西南昌三中高三月考)如图是一种升降电梯的示憑图,A 为载人箱,3为平衡重物,它们的质量均为M,上下均由跨过滑轮的钢索系住,在电动机的牵引下使电梯上下运动。
高中物理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1.用30N 的水平外力F 拉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20kg 的物体,力F 作用3s 后消失,则第5s 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 .v =4.5m/s ,a =1.5m/s 2B .v =7.5m/s ,a =1.5m/s 2C .v =4.5m/s ,a =0D .v =7.5m/s ,a =0 答案:C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 =F m =3020m/s 2=1.5m/s 2,力F 作用3s 时速度大小为v=at =1.5×3m/s=4.5m/s ,而力F 消失后,其速度不再变化,物体加速度为零,故C 正确。
2.质量为1kg 的质点,受水平恒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t 秒内的位移为x ,则F 的大小为( )A.2xt2B.2x2t -1 C.2x2t +1D.2x t -1答案:B解析:由题意,x =12at 2-12a (t -1)2,所以 a =2x 2t -1,由F =ma =2x2t -1m ,因为m =1kg ,则F =2x2t -1。
3.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
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 ,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 取10m/s 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A .7m/sB .14m/sC .10m/sD .20m/s答案:B解析:设汽车刹车后滑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解得:a =μg 。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式v 20=2ax ,可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v0=2ax=2μgx=2×0.7×10×14m/s=14m/s,因此B正确。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_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0124255.doc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A 组:合格性水平训练1.[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质量为1 kg 的质点,受水平恒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t s 内的位移为x m ,则合力F 的大小为( )A.2xt2B.2xt -1 C.2x2t +1D.2x t +1答案 A解析 由运动情况,根据公式x =12at 2,可求得质点的加速度a =2x t 2,则合力F =ma =2xt 2,故A 正确。
2.[已知受力求运动情况]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
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 m ,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 取10 m/s 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A .7 m/sB .14 m/sC .10 m/sD .20 m/s 答案 B解析 设汽车刹车后滑动时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解得:a =-μg 。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式0-v 20=2ax ,可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v 0=-2ax =2μgx =2×0.7×10×14 m/s =14 m/s ,因此B 正确。
3.[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不够,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 ,汽车车速为90 km/h ,从踩下刹车到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 。
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不计人与座椅间的摩擦)( )A .450 NB .400 NC .350 ND .300 N 答案 C解析 汽车的速度v 0=90 km/h =25 m/s ,设汽车匀减速的加速度为a ,则a =0-v 0t=-5 m/s 2,对乘客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 =70×(-5) N =-350 N ,所以C 正确。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1)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同步练习1.手提一根不计质量的、下端挂有物体的弹簧上端,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当手突然停止运动后的极短时间内,物体将要( )A .立即处于静止状态B .向上做加速运动C .向上做匀速运动D .向上做减速运动解析:选B.当手突然停止运动后极短的时间内,弹簧形变量的变化极小,根据胡克定律可分析,此时弹簧的弹力变化也很小,弹力仍然会大于重力,合力向上,物体仍向上做加速运动.2.假设汽车突然紧急制动后所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与汽车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差不多,当汽车以20 m/s 的速度行驶时突然制动,它还能继续滑动的距离约为( )A .40 mB .20 mC .10 mD .5 m解析:选B.a =f m =mgm=g =10 m/s 2,由v 2=2ax 得x =v 22a =2022×10m =20 m ,B 对. 3.竖直起飞的火箭在推力F 的作用下产生10 m/s 2的加速度,若推力增大到2F ,则火箭的加速度将达到(g 取10 m/s 2)( )A .20 m/s 2B .25 m/s 2C .30 m/s 2D .40 m/s 2解析:选C.推力为F 时,F -mg =ma 1,当推力为2F 时,2F -mg =ma 2.以上两式联立可得:a 2=30 m/s 2.故C 正确.4.(2011年沈阳高一检测)物体M 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桌面一端附有轻质光滑定滑轮,若用一根跨过滑轮的轻绳系住M ,另一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M 的加速度为a 1,若另一端改为施加一竖直向下F =mg 的恒力,M 的加速度为a 2,则( )图4-6-8A .a 1>a 2B .a 1=a 2C .a 1<a 2D .无法确定解析:选C.对M 和m 组成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F =(M +m )a 1,a 1=FM +m,另一端改为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 =Ma 2,a 2=FM,所以a 1<a 2,C 正确.5.如图4-6-6所示,小车质量为M ,小球P 的质量为m ,绳质量不计.水平地面光滑,要使小球P 随车一起匀加速运动(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则施于小车的水平作用力F 是(θ已知)( )图4-6-6A .mg tan θB .(M +m )g tan θC .(M +m )g cot θD .(M +m )g ·sin θ解析:选B.小球与小车共同沿水平方向匀加速运动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tan θ=ma ,故a =g ·tan θ 对球和车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 +m )a , 即F =(M +m )·g tan θ故B 正确.6.(2011年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检测)如图4-6-12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 =2 m/s 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 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A 端与B 端相距6 m ,求物体由A 到B 的时间(g =10 m/s 2)( )图4-6-12A .2 sB .3.5 sC .4 sD .2.5 s解析:选B.物体的加速度a =μg =2 m/s 2,加速到2 m/s 用时:t 1=v a =22 s =1 s ,位移x 1=12at 21=12×2×12m =1 m ,匀速用时:t 2=AB -x 1v =6-12s =2.5 s ,总时间t =3.5 s ,故B 正确.7.A 、B 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滑到同一粗糙水平面上,若两物体的质量m A >m B ,两物体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两物体能滑行的最大距离x A 与x B 相比为( )A .x A =xB B .x A >x BC .x A <x BD .不能确定 解析:选A.在滑行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提供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设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a A =F A m A =μm A g m A =μg ,a B =F B m B =μm B gm B =μg .即a A =a B ;又据运动学公式x =v 202a 可知两物体滑行的最大距离x A =x B .故A 正确.8.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彼此接触的物体A 和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若用水平推力F 作用于物体A ,使A 、B 一起向前运动,如图4-6-7所示,求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多大.图4-6-7解析:以A 、B 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μ(m 1+m 2)g =(m 1+m 2)a所以a =Fm 1+m 2-μg再以B 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1-F 2阻=m 2a则A 、B 间相互作用力为:F 1=m 2Fm 1+m 2.答案:m 2Fm 1+m 29.(2011年运城高一检测)质量为2 kg 的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开始运动,4 s 末速度达到4 m/s ,此时将F 撤去,又经过2 s 物体停止运动,求力F 的大小.(取g =10 m/s 2)解析:加速时的加速度:a 1=v -0t 1=4-04m/s 2=1 m/s 2,减速时的加速度:a 2=0-v t 2=0-42m/s 2=-2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f =ma 1①F f =ma 2②联立①②解得:F =6 N. 答案:6 N10.如图4-6-14所示,m A =1 kg ,m B =2 kg ,A 、B 间静摩擦力的最大值是5 N ,水平面光滑.用水平力F 拉B ,当拉力大小分别为F =10 N 和F =20 N 时,A 、B 的加速度各多大?(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图4-6-14解析:当F =10 N 时,假设A 、B 间无相对滑动, 则F =(m A +m B )a 1 F f A 1=m A a 1解得:a 1=103 m/s 2,F f A 1=103N <F f A m故假设成立,A 、B 的加速度均为103 m/s 2.当F =20 N 时,假设 A 、B 间无相对滑动, 则有:F 2=(m A +m B )a 2 F f A 2=m A a 2解得:a 2=203 m/s 2 F f A 2=203 N >F f A m故A 、B 间发生相对滑动,其加速度不相等, 对物体A :F f A m =m A a A ,得a A =5 m/s 2 对物体B :F 2-F f A m =m B a B ,得a B =7.5 m/s 2. 答案:均为103 m/s 2 5 m/s 2 7.5 m/s 2。
高中物理:4.6-3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Word版含答案

v 1 v 2v 2 A B v 4.6-3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知识点四:传送带问题的分析1. (多选)(2016·会宁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 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把一质量为m 的物体无初速度地轻放在左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一直受到摩擦力作用,大小为μmgB .物体最终的速度为v 1C .开始阶段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物体在匀速阶段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右2.如图所示,传送带保持v0=1 m/s 的速度运动,现将一质量m =0.5kg 的物体从传送带左端放上,设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1,传送带两端水平距离x =2.5 m ,则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经历的时间为( )A.5 sB.(61)-sC. 3 sD.5 s3. 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 =1 m/s 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 间的距离为2 m ,g 取10 m/s 2.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 =1 m/s 的恒定速率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B 处去取行李,则( )A .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 处B .乘客提前0.5 s 到达B 处C .行李提前0.5 s 到达B 处D .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4 s 才能到达B 处4、(多选)一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有一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度V2沿水平面分别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从右端滑到左端所需是时间一定大于物体从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B 、若V2<V1, 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则物体可能到达左端C 、若V2<V1, 物体从左端滑上传送带,必然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D 、若V2<V1, 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又回到右端,在此过程中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5.(多选)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1=6m/s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右端有一个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率v2=4m/s 沿直线向左滑向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速率为v3,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因数为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基础导学
姓名 班级 组别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导物体的运动情况.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学习重点】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学习难点】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自主学习】
一、从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类型一)
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________,再通过_______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例题1: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 kg ,在6.4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求物体在4 s 末的速度和4 s 内的位移。
(1)从题目中找出关于物理情景的描述。
(2)研究对象是谁?它共受几个力的作用,画出受力图。
合力沿什么方向?大
小是多少?
(3)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吗?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整写出解答过程。
二、从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类型二)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由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________,再通过____ __ 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例题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是75 kg ,以v 0=2 m/s 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在t =5 s 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 =60 m ,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1)从题目中找出关于物理情景的描述。
(2)研究对象是谁?找出关于运动状态的描述。
(3)求出人的加速度,并画出受力图。
合力沿什么方向?大小是多少?
(4)怎样求人受的阻力?完整写出解答过程。
【合作探究】
1、一斜面AB 长为10 m,倾角为30°,
一质量为2kg 的小物体(大小不计)从斜面顶端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g取10 m/s 2
)
(1)
若斜面与物体间光滑,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 点时的速度及所用时间.
(2)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
B 点时的速度及所用时间.
1题图
2、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经过t=10s ,发生位移x=30m .已知汽车的质量m=4×103
kg ,牵引力F=5.2×103
N .求:
(1)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的阻力大小
3、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 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300
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经过0.5m
的距离速度由0.6m/s 变为0.4m/s ,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求作用力F 的大小。
(g =10m/s 2
)
【自我检测】
C 级 1、一个质量为21kg 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N 和6N,当两个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1m/s
2
B.2m/s
2
C.3m/s
2
D.4m/s 2
B 级 2、用 30N 的水平外力 F ,拉一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 20kg 的物体,则第3秒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 .v = 7.5 m /s ,a = l.5m /s 2
B .v = 4.5m /s ,a = l.5m /s 2
C .v = 4.5 m /s ,a = 0
D .v = 7.5 m /s ,a =0《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基础导学
姓名 班级 组别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导物体的运动情况.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学习重点】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学习难点】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自主学习】
一、从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类型一)
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________,再通过_______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例题1: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 kg ,在6.4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求物体在4 s 末的速度和4 s 内的位移。
(1)从题目中找出关于物理情景的描述。
(2)研究对象是谁?它共受几个力的作用,画出受力图。
合力沿什么方向?大
小是多少?
F
(3)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吗?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整写出解答过程。
二、从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类型二)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由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________,再通过____ __ 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例题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是75 kg ,以v 0=2 m/s 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在t =5 s 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 =60 m ,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1)从题目中找出关于物理情景的描述。
(2)研究对象是谁?找出关于运动状态的描述。
(3)求出人的加速度,并画出受力图。
合力沿什么方向?大小是多少?
(4)怎样求人受的阻力?完整写出解答过程。
【合作探究】
1、一斜面AB 长为10 m,倾角为30°
,一质量为2kg 的小物体(大小不计)从斜面顶端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g取10 m/s 2
)
(1) 若斜面与物体间光滑,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 点时的速度及所用时间.
(2)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 点时的速度及所用时间.
2、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经过t=10s ,发生位移x=30m .已知汽车
的质量m=4×103
kg ,牵引力F=5.2×103
N .求:
(1)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的阻力大小
3、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 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300
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经过0.5m
的距离速度由0.6m/s 变为0.4m/s ,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求作用力F 的大小。
(g =10m/s 2
)
【自我检测】
C 级 1、
一个质量为21kg 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N 和6N,当两个力的方向发生变
1题图
F
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A.1m/s2
B.2m/s2
C.3m/s2
D.4m/s2
B级2、用 30N的水平外力 F,拉一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 20kg的物体,则第3秒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v = 7.5 m/s,a = l.5m/s2 B.v = 4.5m/s,a = l.5m/s2
C.v = 4.5 m/s,a = 0 D.v = 7.5 m/s,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