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衔接

合集下载

第二部分:四年级上册新课衔接讲义——第一单元第2课《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改写与近似数》人教版

第二部分:四年级上册新课衔接讲义——第一单元第2课《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改写与近似数》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三升四暑期精编专项讲义—新课衔接站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2课《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改写与近似数》学习目标:更好地掌握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含义,知道它们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学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掌握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多个数的大小比较,理解整万数改写的方法和依据,省略尾数时怎样进行“舍”和“入”。

【新知探究一】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新知引入:1.说一说下面卡片上的数各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

5位数7位数6位数8位数最高位:最高位:最高位:最高位:万位百万位十万位千万位2.比一比下面各组数的大小,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你真棒!3.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与原来所学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方法相同,只是亿以内数的位数比万以内的位数更多。

新知探究:下面是2011年几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

(单位:人)你会比较每两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吗?理解题意题中给出6个国家2011年到我国旅游的人数情况,要比较每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就是比较每两个数的大小。

解法探究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首先要确定比较的这两个数各是几位数,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

如果两个数位数相同,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知识总结】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①数位不相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就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相同的,就比较第二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亿以内数的改写新知引入:一.我们学会了读数和写数,现在大家来比一比,看谁能很快地写出下面的数据。

1.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千米。

2.我国国土面积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

3.我国有七十八万所中小学。

四年级衔接五年级数学三位数乘法

四年级衔接五年级数学三位数乘法

四年级衔接五年级数学三位数乘法摘要:一、引言- 介绍四年级衔接五年级数学三位数乘法的背景二、三位数乘法的基本概念- 定义三位数乘法- 解释三位数乘法的意义三、三位数乘法的方法- 分解三位数- 分别乘以每一位数- 合并结果四、实际应用与例题解析-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题解析五、总结- 回顾三位数乘法的概念和方法- 强调巩固基础的重要性正文:一、引言在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从基础的加减法到复杂的四位数除法,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建立在前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

在四年级升入五年级的阶段,学生们将接触到三位数乘法这一新的知识点。

这一内容的学习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三位数乘法的基本概念三位数乘法是指将一个三位数与一个一位数相乘,得到一个三位数的运算。

例如:345 × 6 = 2070。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三位数345 与一位数6 相乘,得到的结果是2070。

三位数乘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巩固加法和减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二是为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如四位数乘法和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三位数乘法的方法1.分解三位数在进行三位数乘法时,首先需要将三位数分解成个位、十位和百位三个数字。

例如:345 可以分解为3、4 和5。

2.分别乘以每一位数接下来,将分解出的每一位数分别乘以乘数。

例如:3 × 6 = 18,4 × 6 = 24,5 × 6 = 30。

3.合并结果最后,将得到的三个乘积相加,即18 + 24 + 30 = 72。

因此,345 × 6 = 2070。

四、实际应用与例题解析1.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三位数乘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一些问题,如购买物品的数量和价格、计算距离等。

2.例题解析例题1:456 × 7 = ?解答:按照三位数乘法的方法,分解456 为4、5 和6,分别乘以7 得到28、35 和42。

四年级上新课预习衔接之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年级上新课预习衔接之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年级上新课预习衔接之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小朋友们,当我们在数学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前行,四年级的新知识又来啦!今天咱们要一起预习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这可是个很重要的知识哦,学会了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好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呢!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比如说,有180 个苹果,要平均分给 30 个人,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这时候就要用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来计算啦。

那怎么来做这样的除法呢?咱们可以分几步走。

第一步,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那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

比如说 256÷42,25 比 42 小,所以要看 256。

第二步,试商。

咱们可以把除数看成一个接近它的整十数来试商。

比如 42 接近 40,就可以用 40 来试商。

第三步,计算。

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小于或等于被除数,如果小于,就继续试大一点的商;如果大于,就把商调小。

咱们来做一道例题感受一下。

比如 384÷16,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38,比 16 大,够除。

把 16 看成 20 来试商,20 乘 1 得 20,20 乘 2 得40,20 乘 3 得 60,20 乘 4 得 80,20 乘 5 得 100,20 乘 6 得 120,20乘 7 得 140,20 乘 8 得 160,20 乘 9 得 180,20 乘 20 得 400,太大了,所以商 20 太大,试商 2。

2 乘 16 得 32,38 减 32 得 6,再把 4 落下来,变成 64,继续除,64 除以 16 得 4,所以 384÷16 = 24。

在做除法的时候,还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

比如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 0 的除法。

像 960÷30,我们可以同时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一个 0 去掉,变成96÷3,这样计算就会简单一些。

但是要注意,去掉 0 后,商不变,但是余数是不同的哦。

960÷30 =32……0,96÷3 = 32,但是 960÷30 的余数是 0,而 96÷3 是没有余数的。

最新跨学期直通车 四年级衔接 语文答案

最新跨学期直通车 四年级衔接 语文答案

最新跨学期直通车四年级衔接语文答案1.描述了印度的象神庙,庙内有许多象神像,游客可以骑着大象参观庙宇。

2.作者通过描述印度的街景和人们的穿着,展现了印度的色彩斑斓和多元文化。

3.描写了日本的传统建筑和花园,强调了日本文化中注重和谐和自然的特点。

阅读风向标1.描述了非洲的草原和野生动物,强调了它们的自由和野性。

2.通过描述中国的春节和传统俗,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和传承。

3.描写了巴西的热带雨林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

1.这里原本是沙漠,地面盐碱覆盖,像是被一层硬壳覆盖。

这块土地咸水咸,是一片荒凉之地。

2.相比之下,泥土和淡水孕育了树苗和花草,形成了绿洲。

3.我深刻感受到阿联酋人民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风向标1.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城市每天都离不开音乐。

人们漫步时随处可听到华尔兹和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会举行露天音乐会。

许多家庭都有室内演奏的传统,在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前后也会演奏古典音乐。

2.作者深深喜爱并赞美维也纳。

3.在示例中,通过描述湖海上下的颜色和盘古开天辟地的动作,表现出盘古的力量、勇气和决心。

故事天地温故而知新1.示例中的词语表达了湖海的颜色、心意、舍入、光色、头臂、军马等形象。

2.(1)风和云轰隆的雷霆、光芒万丈的太阳、皎洁明媚的月亮;(2)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化生万物、勇敢无畏、无私奉献。

3.(1)左手右手轻清上升重浊下沉;(2)通过描述盘古开天辟地的动作,表现出盘古的艰难、力量、勇气和决心;(3)示例中的词语表达了力量的无穷和混沌的不分。

新课抢先知1.“万死不辞”表明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2.不能。

狐狸妈妈已经用尽了力气,如果去掉“实在”,就会缺乏表达效果。

3.好。

葡萄是妈妈用生命换来的,体现了妈妈对小狐狸深深的爱。

古诗园地温故而知新1.“和”表达了洞庭湖水光与秋月交相辉映的和谐;“未”则表达了湖面风平浪静,像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

小学四年级空中课堂衔接知识梳理单

小学四年级空中课堂衔接知识梳理单

空中课堂衔接知识梳理单知识梳理:1.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1)小数点,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2)从位算起,算加法时,哪一位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

(3)不要忘记了小数点。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1)没有括号,按的顺序依次计算;(2)有小括号,要先算里面的。

3.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适用。

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连减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4.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5.一个整数与一个小数相加减时:①先在整数的边点上小数点;②再添上与另一个小数部分同样多个数的;③然后再按照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6.验算:加法验算: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与原来是否;②用减法,把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差是否与另一个加数。

减法验算:用加法,把减数与差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②用减法,把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

应用整数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及减法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7.简便运算方法:⑴几个小数连加时,如果其中的两个小数的尾数相加能凑整,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可使计算简便;如:0.36+18.09+2.64+4.91⑵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小数时,如果这两个小数相加的和能凑整,可以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比较简便;如: 13.2-5.73-4.27⑶一个数减去两个小数的和,当这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被减数的小数部分相同时,可以先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个数,然后再减去另一个数,计算比较简便。

如: 18.63-(4.75+3.63)(4)在小数运算中,可以利用(添括号)或(去括号)使计算简便:→无论是去括号或添括号①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如: 6.59-4.86+2.86②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全变号(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如: 6.47-(1.5-0.53)空中课堂衔接检测达标单(30分钟完成)基础达标一.填空口算。

系统衔接教学环节——小学四年级数学加法教案设计

系统衔接教学环节——小学四年级数学加法教案设计

系统衔接教学环节——小学四年级数学加法教案设计引言小学四年级数学加法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好学科系统衔接这一重要环节,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本篇文章旨在探究小学四年级数学加法教学中,如何利用好学科系统衔接这一重点环节,以实现有效教学。

一、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的概念。

2.掌握加法的运算方法。

3.熟练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前提1.学生已经掌握了数的比较大小和大小关系。

2.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字计数。

3.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年级和二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内容1.认识加法。

2.掌握加法的基本性质。

3.学习加法的四种计算方法。

4.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策略1.课前预习。

在课前通过课本、参考书和题目,让学生了解加法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

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示范、小组合作、游戏、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方法。

3.课后练习。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计算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认识加法1.引入用贴画或者图片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加法这个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加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形象的理解呢?”2.理解加法的概念(1)用图形来表示加法。

(2)用不同的物品来表示加法。

(3)用实际情境来表示加法。

第二节:掌握加法的基本性质1.引入让学生了解加法的基本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交换律利用数学公式和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的交换律。

3.结合律通过让学生进行实施操作,让学生掌握加法的结合律。

4.分配律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加法的分配律。

第三节:学习加法的四种计算方法1.常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加法的常规计算方法。

2.打表法通过讲解打表法的概念,以及进行具体的实例操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打表法。

3.进位法介绍进位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进位法。

4.分位法通过实例练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分位法。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句子衔接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句子衔接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句子衔接句子的衔接对于语文学习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句子衔接能够使文章连贯流畅,增强表达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因此,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教授学生句子的衔接方法,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本文将以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为背景,探讨几种有效的句子衔接方法。

1. 使用连接词语:连接词语是连接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重要工具。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学习并灵活运用一些常用的连接词语,如:“然后”、“因此”、“所以”等等。

在写作时,学生可以使用这些连接词语使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例如:原句:我喜欢读书。

书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改句:我喜欢读书,因为书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2. 使用代词或指示词:代词或指示词可以帮助学生引导上下文之间的联系,使文章内容更加连贯。

在写作时,学生可以使用代词或指示词来代替之前提到的名词,以避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例如:原句:小明是个好学生。

小明喜欢读书。

改句:小明是个好学生,他喜欢读书。

3. 使用比较和对比:比较和对比是句子衔接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有趣。

学生可运用这种方法来比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以展示出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原句:我喜欢夏天。

夏天很热。

改句:我喜欢夏天,与冬天相比,夏天很热。

4. 使用因果关系:在写作时,表达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非常有用的。

学生可以通过运用“因为”、“所以”、“由于”等词语,以清晰地表达出两个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原句:我努力学习,取得了好成绩。

改句:因为我努力学习,所以我取得了好成绩。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掌握句子的衔接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练习以及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兼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特点,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的教学和练习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衔接方法。

总而言之,句子衔接对于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十分关键。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寒假衔接知识点讲练测专题专题07句子仿写与衔接(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寒假衔接知识点讲练测专题专题07句子仿写与衔接(解析版)

专题07 句子仿写与衔接✒一、仿写句子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手法、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

这里所说的手法主要指修辞手法,但也包括描写方法(动静结合、人物描写)、说明方法等。

一般说来,要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手法、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

◆基本要求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

内容协调一致:一是仿句和被仿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二是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

(感情色彩、正反对立关系。

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

)前后呼应是指如果被仿句前边的句子与后面的句子在语意上存在相互联系。

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仿句也要在语意上体现这体相互联系,相互呼立的关系。

例句: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一只无舵的航船,飘飘荡荡,没有方向。

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误例】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哼哼嗡嗡,到处乱撞。

【分析】仿写的句子与被仿句结构形式一致,运用了比喻修辞,点明了理想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但是感情色彩不一致,因而不合适。

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一夜沙漠的孤舟,寻寻觅觅,没有希望。

2.句式要统一。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

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要一致。

特别要留意关联词。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误例】父亲额头上淌着汗水,啊,那是辛勤的汗水,那难道不是父亲辛苦劳作的见证吗?【分析】首先分析给定的结构形式,然后确定内容。

例句的结构是"事物+否定+想象",并且最后一个分句用了比喻的形式,且有其象征意义。

而误例中首先没有用否定形式,并且后一分句没有用比喻形式,再次,后一分句用一反问句,也不符合例句中的陈述语气,因而仿写不符合要求。

教室前方有一块黑板,不,那不是黑板,那是播种知识的沃土。

农民的脚下泛着黄泥巴,不,那不是黄泥巴,那是农民播下的希望的种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入辅测试
一、静心思考,正确填写。

(24分)
1、18.047的计数单位是( ),4在()分位上。

2、一个数百位上是3,个位上是8,十分位上是4,千分位上是7,其余各位上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3、38厘米=( )米;60克=( )千克
4、在一个三角形中,∠1=65°,∠2=40°∠3=( ),这是( )三角形。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其中一个锐角是40°,另一个锐角是( )。

5、把56.05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结果是( ).
6、5.7913913·····的循环节是(),保留整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7、0.8+0.8+0.8+0.8用乘法算式表示是(),求1.5的十分之八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8、在〇里填“<、>或=”。

7.218〇7.22 4.75×0.98〇0.98 10.01×0.1〇10.01+0.1
9、买10张电影票花了m元,平均每张电影票是()元。

10、7.09×6.8的积是()位小数,8.26÷0.25的商的最高位是()。

11、32÷0.08=()÷8 ,我的依据是()。

12、用同样长的小棒摆正方形·····,摆60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

二、细心辨别,判断对错(5分)
1、0.3×5和5×0.3的计算结果相同,意义不相同。

()
2、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
3、5.26是由5个一,2个十分之一,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
4、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为6cm和5cm,第三边的长度一定小于11cm。

()
5、生活中用“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输赢的方法是公平的。

()
三、精心挑选,填对序号(5分)
1、大于4.9而小于5.2的小数有( )。

A、0个
B、1个
C、3个
D、无数个
2、一个小数扩大3倍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7.2,原来的小数是()。

A、21.6
B、3.6
C、2.4
3、在60米跑步比赛中,小刚成绩是7.7秒,小强的成绩是8.8秒。

他们的成绩( )。

A、小刚好
B、小强好
C、无法判断
4、下面的式子中只有()是方程。

A、4a+8
B、m÷2=4
C、6b—9>12
5、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看15度的角,这个角成了()的角。

A、75度
B、15度
C、3度
四、耐心审题。

认真计算。

(33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3.6×6= 0.3×2.1= 42.2-2
4.4= 1-0.35=
4×0.25= 2.8×0.4= 4.875+1.125= 1.7×3=
0.4×100= 0.25÷100= 0÷54.3= 8.6y—3y=
2、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8分)
7.8×0.35=25.73÷8.3=❤4.8÷0.015=
3、脱式计算。

(9分)
9×6.19+2.19 12.8+3.06÷17 0.4×( 2.5+0.25 )
4、解方程(6分)
x—5=13.5 0.5x+x=45 3a÷6=2.5
5、只列式不计算(4分)
(1)3.8与0.5的积去除7.6,商是多少?
(2)把861缩小100倍后,再除以2.1,结果是多少?
五、用心观察,正确操作(6分)
(1)请把下面的图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请画出下列图形的正面、右面、上面。

六、解决问题。

(27分)
1.鲜牛奶的零售价是1.06元一袋,小东家7月份每天买1袋,一共需要多少元?
2、一辆小货车的载重量是2.4吨,解放牌汽车的载重量是小货车的3.2倍,两种车5次一共运货多少吨?
3、每千克橘子2.50元,每千克香蕉4.60元,妈妈买了4千克橘子和5千克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
4、甲、乙两数的和是198,如果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甲、乙各是多少?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12厘米,它的底边比腰长3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附加题:
(1)正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2)2÷7的商的小数部分第100位上数字是()
(3)右图中有()个长方形。

(4)用最简便的方法计算,并写出主要过程。

63×0.86+6.3×3.4—2×6.3
(5)解方程
5x+18.7=8x+3.7
(6)笑笑买4枝铅笔盒4本练习本一共花了16元钱,每支铅笔m元,每本练习本3元。

(请根据以上信息,只列出方程,每列出一个方程得2分,越多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