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动脑筋题分析及解答
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完整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完整版」同学们,别玩游戏啦,该做暑假作业啦,同学们的暑假作业都做了多少了呢?如果还没有开动的同学就要准备了,不知不觉都要到8月1日了,这就证明暑假已经过去一个月啦,今天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分享的就是四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1页:1)(1) 正东,南偏东45度(或东南) , 2 , 正东 , 3(2)西偏南50度(或南偏西40度),正西,3 ,南偏西45度(或西南) , 2(3)电影院(4)从书店出发,先向正东走1站到公园,再向南偏东45度(东南) 走2站到图书馆,最后向正东走2站到医院。
2)(1)(60-24+30)&pide;6 (2)60-(24+30)&pide;6 (3)60-(24+30&pide;6)=(36+30)&pide;6 =60-54&pide;6 =60-(24+5)= 66&pide;6 =60-9 =60-29= 11 =51 =31第2页:3)204&pide;3=68(棵)…梨树68×2=136(棵)…桃树68+136+204=68+(136+204)=68+340=408(棵)…三种果树答:果园里有桃树136棵,三种果树一共有408棵。
4)116=20×(1)+8×(12)= =20×(3)+8×(7)=20×(5)+8×(2)答:买法有3种:①《童话精选》1本,《科学家的故事》12本;②《童话精选》3本,《科学家的故事》7本;③《童话精选》5本,《科学家的故事》2本。
拓展与探究:△ =93,▲=26,□=43,■=14,☆=57,★=38。
第3页:1)81,28,124,6,90,27,198,48,412)450-225&pide;5+135 25×71×4 99×425=450-45+135 =25×4×71 =(100-1)×425=450+90 =100×71 =100×425-1×425=540 =7100 =42500-425=42075101×79-79 304+306&pide;17-298=(101-1)×79 =304+18-298= 100×79 =322-298= 7900 =243)1.56米<1.59米<1.61米<1.63米<1.64米第4页:4) 6×4=24(分米) …正方形周长(是铁丝长,也是长方形周长)24&pide;2-8=12-8=4(分米)…长方形宽8×4=32(平方分米) … 长方形面积答:它的宽是4分米,面积是32平方分米。
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三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三篇】假期时间过得很快,同学们的作业是不是已经完成了呢?xx小编整理了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一12页1、暑假里,小明要读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12页,在预计天数内还剩下40页没看;如果每天看16页,可比原方案天数提前3天看完。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分析: 这是一道盈亏问题,。
每天看16页,比每天看12页,在相同的时间里一共可以多看:16*3+40=88页。
因为每天多看4页,可以求出预计时间。
列式: 88除以4=22天。
书的页数:12*22+40=304页。
或者:16*(22-3)=304页。
2、甲、乙两数的和是540,甲数减去120,乙数加上40,这时甲数正好是乙数的3倍,原来甲数比乙数多多少?分析: 现在甲乙的和是540-120+40=460所以现在甲460×3÷(3+1)=345 所以原来甲是345+120=465 乙540-465=75所以甲乙的差是465-75=39014页1、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3,如果着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50,那么中间那个数是多少?分析: 5个数的总和是43×5=215 前三个数的总和是35×3=105后三个数的总和是50×3=150前三个数+后三个数=255=前两个数+加中间的数×2+后两个数重复了中间的一个数所以中间的数是255-215=40 2、六个人各拿一个水桶在自来水龙头前等候打水,他们打水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分、2分、3分、4分、5分和6分,试问怎样适当安排他们打水顺序才能使每人排队和打水时间的总和最少?并求出最小值。
分析: 顺序为按打水时间从小到大排总的打水时间是相同的,但是等待的时间是不同打水时间较长排前面那么会造成其余人等待时间加长相反,打水时间较短排前面那么会到达等待时间更短那么最小值为6×1+5×+4×3+3×4+2×5+6×1=5616页1、育才小学五年级学生准备排成一个正方形队列参加播送操比赛,由于人数太多,要去掉一行一列,这样去掉了29人,问五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分析: 去掉一行一列,去了29人,原来的队伍是正方形,所以原来的行与列的人数是相等的,但是角边上的一个人是重复的,所以1行+1列=29+1=30(人),原来的正方形每行每列的人数就是15人。
2023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暑假作业(含答案)

2023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暑假作业(含答案)2023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暑假作业(含答案)其实小学数学也不难,只要自己肯干,愿意付出一倍努力,或是更多倍的努力,我们就能把数学学好,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四年级上册数学暑假作业(含答案),仅供参考。
小学四年级数学及答案一、计算题(能简便的要简便)(280+320)÷[(40-30)×2] (7×8715+3×8715)÷15 4500÷25÷4 35×38+35×62+65×39+35×39 320×25÷16 125×88102×208-102×108 101×399-399 125×5636×208-8×36 548-(148+285) 360×48÷9÷8二、文字题1、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2、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3、被除数是432, 商是13, 余数是16, 求除数.4、一个数的8倍减去480,得16,这个数是几?三、应用题1、服装厂计划6天生产720套服装,实际提前1天完成生产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2、有苹果8000千克,原来计划每箱装16千克,实际每箱改装20千克,可以比原来少用箱子多少个?3、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每小时840千米,比火车速度的10倍还多4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食堂运来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60千克,可以烧12天;由于改进了烧煤的装置,结果每天少烧1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5、电讯工人装一批电杆,每天装12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装15根,只要几天就能装完?提前了几天?6、王师傅一月份共生产840个零件, 二月份比一月份的2倍少生产120个, 二月份生产零件多少个?7、卫生间的地面长4米,宽1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参考答案:一、计算题(能简便的要简便)(280+320)÷[(40-30)×2]=600÷[10×2]=600÷20=30(7×8715+3×8715)÷15=(7+3)×8715÷15=10×8715÷15=87150÷15=58104500÷25÷4=4500÷(25×4)=4500÷100=4535×38+35×62+65×39+35×39=35×(38+62)+39×(65+35)=35×100+39×100=100×(35+39)=100×74=7400320×25÷16=320÷16×25=20×25=500125×88=125×8×11=1000×11=11000102×208-102×108=102×(208-108)=102×100=10200101×399-399=399×(101-1)=399×100=39900125×56=125×8×7=1000×7=700036×208-8×36=36×(208-8)=36×200=7200548-(148+285)=548-148-285=400-285=115360×48÷9÷8=360÷9×(48÷8)=40×6=240二、文字题1、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175÷25+17×13=2282、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4000÷25-13×12=43、被除数是432, 商是13, 余数是16, 求除数.(432-16)÷13=324、一个数的8倍减去480,得16,这个数是几?(480+16)÷8=62三、应用题1、服装厂计划6天生产720套服装,实际提前1天完成生产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720÷(6-1)=144(套)2、有苹果8000千克,原来计划每箱装16千克,实际每箱改装20千克,可以比原来少用箱子多少个?8000÷16-8000÷20=100(个)3、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每小时840千米,比火车速度的10倍还多4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840-40)÷10=80(千米)4、食堂运来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60千克,可以烧12天;由于改进了烧煤的装置,结果每天少烧1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60×12÷(60-15)=16(天)5、电讯工人装一批电杆,每天装12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装15根,只要几天就能装完?提前了几天?12×30÷15=24(天)30-24=6(天)6、王师傅一月份共生产840个零件, 二月份比一月份的2倍少生产120个, 二月份生产零件多少个?840×2-120=14(个)7、卫生间的地面长4米,宽1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4×1=4(平方米)4平方米=400平方分米400÷(2×2)=400÷4=100(块)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四年级数学的知识总结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学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及答案(精选4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及答案(精选4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及答案篇1一、计算题(能简便的要简便)(280+320)÷[(40-30)×2] (7×8715+3×8715)÷15 4500÷25÷4 35×38+35×62+65×39+35×39 320×25÷16 125×88102×208-102×108 101×399-399 125×5636×208-8×36 548-(148+285) 360×48÷9÷8二、文字题1、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2、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3、被除数是432, 商是13, 余数是16, 求除数.4、一个数的8倍减去480,得16,这个数是几?三、应用题1、服装厂计划6天生产720套服装,实际提前1天完成生产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2、有苹果8000千克,原来计划每箱装16千克,实际每箱改装20千克,可以比原来少用箱子多少个?3、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每小时840千米,比火车速度的10倍还多4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食堂运来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60千克,可以烧12天;由于改进了烧煤的装置,结果每天少烧1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5、电讯工人装一批电杆,每天装12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装15根,只要几天就能装完?提前了几天?6、王师傅一月份共生产840个零件, 二月份比一月份的2倍少生产120个, 二月份生产零件多少个?7、卫生间的地面长4米,宽1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答案:一、计算题(能简便的要简便)(280+320)÷[(40-30)×2]=600÷[10×2]=600÷20=30(7×8715+3×8715)÷15=(7+3)×8715÷15=10×8715÷15=87150÷15=58104500÷25÷4=4500÷(25×4)=4500÷100=4535×38+35×62+65×39+35×39 =35×(38+62)+39×(65+35)=35×100+39×100=100×(35+39)=100×74=7400320×25÷16=320÷16×25=20×25=500125×88=125×8×11=1000×11=11000102×208-102×108=102×(208-108)=102×100=10200101×399-399=399×(101-1)=399×100=39900125×56=125×8×7=1000×7=700036×208-8×36=36×(208-8)=36×200=7200548-(148+285)=548-148-285=400-285=115360×48÷9÷8=360÷9×(48÷8)=40×6=240二、文字题1、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175÷25+17×13=2282、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 4000÷25-13×12=43、被除数是432, 商是13, 余数是16, 求除数.(432-16)÷13=324、一个数的8倍减去480,得16,这个数是几? (480+16)÷8=62三、应用题1、服装厂计划6天生产720套服装,实际提前1天完成生产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720÷(6-1)=144(套)2、有苹果8000千克,原来计划每箱装16千克,实际每箱改装20千克,可以比原来少用箱子多少个?8000÷16-8000÷20=100(个)3、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每小时840千米,比火车速度的10倍还多4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840-40)÷10=80(千米)4、食堂运来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60千克,可以烧12天;由于改进了烧煤的装置,结果每天少烧1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60×12÷(60-15)=16(天)5、电讯工人装一批电杆,每天装12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装15根,只要几天就能装完?提前了几天?12×30÷15=24(天)30-24=6(天)6、王师傅一月份共生产840个零件, 二月份比一月份的2倍少生产120个, 二月份生产零件多少个?840×2-120=14(个)7、卫生间的地面长4米,宽1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4×1=4(平方米)4平方米=400平方分米400÷(2×2)=400÷4=100(块)小学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及答案篇2一. 计算1、直接写得数40×25= 64÷8×5= 28+169+72= 32×3÷32×3=800÷40= 125×8= 60+840÷70= 3×( 36+54 )=3000÷60-3000÷75= 100-48+152=2、用递等式计算5000-666÷37×34 29×45-45×17(73+54)×(72÷9) 20×[250+(265-225) ]928-28×(73-46) 7800÷[300+5×( 66+134 )]二、填空1、我们把每小时(每分、每天等)完成的工作量叫做( )。
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参考答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参考答案1、直接写得数40×25=10064÷8×5=4028+169+72=26932×3÷32×3=9 800÷40=20125×8=10060+840÷70=723×(36+54)=270 3000÷60-3000÷75=10100-48+152=2042、用递等式计算5000-666÷37×34=5000-18×34=5000-612=438829×45-45×17=45×(29-17)=45×12=540(73+54)×(72÷9)=127×8=101620×[250+(265-225)]=20×[250+40]=20×290=5800928-28×(73-46)=928-28×27=928-756=1727800÷[300+5×(66+134)]=7800÷[300+5×200]=7800÷[300+1000]=7800÷1300=6二、填空1、我们把每小时(每分、每天等)完成的工作量叫做(工作效率)。
2、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3、工厂一天组装20台机器,34天组装680台。
表示工作量的数是(680),20台表示(工作效率),34天表示(工作时间)。
4、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圆括号,又有方括号,要先算(圆括号)里的,再算(方括号)里的。
5、把“45-15=3030÷3=106×10=60”合并成综合算式:6×[(45-15)÷3]6、(207-87÷29)×65用文字描述为:207减87除以29的商,再乘65,积是多少?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
小学四年级下册暑假数学作业答案「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暑期数学作业答案「完好版」一眨眼,暑期又到临了。
那么暑期作业大家也需要做了,下边由为大家的小学四年级下册暑期数学作业答案,欢迎大家查察!2页1、同学们在长 200 米的小道的一边植树,每隔 4 米栽一棵 ( 两头都栽 ) 。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剖析:本题重点是起点要先栽一棵,而后走 4 米载一棵, 200 里有 50 个 4 所以共 51 棵,教者可小题大做,加问两头不栽呢,也可以联想到相关爬楼梯,截木段,概括其异同。
( 两头栽树要加 1,两端都不栽树要减1,一端栽树不加不减。
)列式: 200÷4+1=512、两座楼之间相距60 米,每隔5 米栽一棵松数。
两座楼房之间一共能栽多少棵树?剖析:本题上边1 题近似,属于两边不栽树的那种, 1 题加 1,本题减 1。
列式: 60÷5-1=133一个正方形,假如把它的相邻两边都增添 6 厘米,就能够得到一个新的正方形,新正方形的面积是比本来正方形的面积大120 平方厘米。
求本来正方形的面积。
剖析:本题要联合图形帮助孩子理解,增添的部分是宽为6,长为 6+正的边长的长方形。
所以要想求本来正方形的面积就要出正方形的边长,要求边长只需求出增添的长方形的长就能够。
列式: 120÷6-6=14;14 ×14=196。
4页1、有一列数:2、5、8、11、14、?依据上边的摆列规律,你知道第 1995 个数是多少吗 ?剖析 : 前后两个数之间的差是 3,第一个数是: 3×1-1=2; 第二个数是: 3×2-1=5. 第几个数是多少就是它的三倍减去 1.列式 : 解:∵ 2+3=55+3=88+3=1111+3=14所以:第 N个=3N-1∴3×1995-1=59842、有一块三角形的土地,三条边分别长 120 米,150 米,80 米。
在界限上每隔 10 米种一棵树,最多能种多少棵 ?剖析 : 三角形是一个关闭图形,即起点也就是终点,所以我们可把它理解为一头栽树问题。
人教版xx年四年级数学暑期作业答案

人教版xx年四年级数学暑期作业答案以下是xx年五年级数学的暑假作业答案,仅供参考哦!2页1、同学们在长20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都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分析:此题关键是起点要先栽一棵,然后走4米载一棵,200里有50个4所以共51棵,教者可借题发挥,加问两端不栽呢,也可以联想到有关爬楼梯,截木段,归纳其异同。
(两端栽树要加1,两端都不栽树要减1, 一端栽树不加不减。
)列式:200+ 4+1=512、两座楼之间相距60米,每隔5米栽一棵松数。
两座楼房之间一共能栽多少棵树?分析:此题上面1题类似,属于两边不栽树的那种,1题加1,此题减1。
列式:60+ 5-1 = 133一个正方形,如果把它的相邻两边都增加6厘米,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正方形,新正方形的面积是比原来正方形的面积大120平方厘米。
求原来正方形的面积。
分析:此题要结合图形帮助孩子理解,增加的部分是宽为6,长为6+正的边长的长方形。
所以要想求原来正方形的面积就要出正方形的边长,要求边长只要求出增加的长方形的长就可以。
列式:120+ 6-6=14;14 X 14=1964页1、有一列数:2、5、8、11、14、?根据上面的排列规律,你知道第1995 个数是多少吗?分析:前后两个数之间的差是3,第一个数是:3X 1-1=2W二个数是:3X2- 1=5.第几个数是多少就是它的三倍减去 1.列式:解:.. 2+3=55+3=88+3=1111+3=14所以:第N个=3N-13 X 1995-1=59842、有一块三角形的土地,三条边分别长120米,150米,80米。
在边界上每隔10米种一棵树,最多能种多少棵?分析:三角形是一个封闭图形,即起点也就是终点,所以我们可把它理解为一头栽树问题。
列式:(120+150+80)/10=353、有144名少先队员列操练,12个人一行,排成一个正方形方阵。
你知道这个方阵的四周站了多少名少先队员吗?分析:方阵有4边,1边12人,所以4X 12< 4个角都多算了,所以要减去:(1 X 4)列式:(12 X 4)-(1 X 4)=48-4=44^)4、母亲今年比儿子大32岁,3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儿子今年几岁?分析:顺藤摸瓜,引导孩子从问题入手,要想求儿子今年的年龄,就要先求儿子3年前的,要求儿子3年前的就要知道母亲3年前的。
暑假作业四年级答案数学(精编版)

暑假作业四年级答案数学暑假作业这是腾讯暑假温故而知新的方式,本文是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暑假作业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页1、同学们在长20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都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分析:此题关键是起点要先栽一棵,然后走4米载一棵,200里有50个4所以共51棵,教者可借题发挥,加问两端不栽呢,也可以联想到有关爬楼梯,截木段,归纳其异同。
(两端栽树要加1,两端都不栽树要减1,一端栽树不加不减。
)列式:200÷4+1=512、两座楼之间相距60米,每隔5米栽一棵松数。
两座楼房之间一共能栽多少棵树? 分析:此题上面1题类似,属于两边不栽树的那种,1题加1,此题减1。
列式:60÷5-1=133一个正方形,如果把它的相邻两边都增加6厘米,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正方形,新正方形的面积是比原来正方形的面积大120平方厘米。
求原来正方形的面积。
分析:此题要结合图形帮助孩子理解,增加的部分是宽为6,长为6+正的边长的长方形。
所以要想求原来正方形的面积就要出正方形的边长,要求边长只要求出增加的长方形的长就可以。
列式:120÷6-6=14;1414=196。
4页1、有一列数:2、5、8、11、14、„根据上面的排列规律,你知道第1995个数是多少吗?分析:前后两个数之间的差是3,第一个数是:31-1=2;第二个数是:32-1=5.第几个数是多少就是它的三倍减去1.列式: 解:∵2+3=5 5+3=8 8+3=11 11+3=14所以:第N个=3N-1∴31995-1=59842、有一块三角形的土地,三条边分别长120米,160米,80米。
在边界上每隔10米种一棵树,最多能种多少棵?分析:三角形是一个封闭图形,即起点也就是终点,所以我们可把它理解为一头栽树问题。
列式:(120+160+80)/10=353、有144名少先队员列操练,12个人一行,排成一个正方形方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暑假作业动脑筋题分析及解答2页1、同学们在长20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都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分析:此题关键是起点要先栽一棵,然后走4米载一棵,200里有50个4所以共51棵,教者可借题发挥,加问两端不栽呢,也可以联想到有关爬楼梯,截木段,归纳其异同。
(两端栽树要加1,两端都不栽树要减1,一端栽树不加不减。
)列式:200÷4+1=512、两座楼之间相距60米,每隔5米栽一棵松数。
两座楼房之间一共能栽多少棵树?分析:此题上面1题类似,属于两边不栽树的那种,1题加1,此题减1。
列式:60÷5-1=133一个正方形,如果把它的相邻两边都增加6厘米,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正方形,新正方形的面积是比原来正方形的面积大120平方厘米。
求原来正方形的面积。
分析:此题要结合图形帮助孩子理解,增加的部分是宽为6,长为6+正的边长的长方形。
所以要想求原来正方形的面积就要出正方形的边长,要求边长只要求出增加的长方形的长就可以。
列式:120÷6-6=14;14×14=196。
4页1、有一列数:2、5、8、11、14、…根据上面的排列规律,你知道第1995个数是多少吗?分析:前后两个数之间的差是3,第一个数是:3×1-1=2;第二个数是:3×2-1=5.第几个数是多少就是它的三倍减去1.列式: 解:∵2+3=5 5+3=8 8+3=11 11+3=14所以:第N个=3N-1∴3×1995-1=59842、有一块三角形的土地,三条边分别长120米,150米,80米。
在边界上每隔10米种一棵树,最多能种多少棵?分析:三角形是一个封闭图形,即起点也就是终点,所以我们可把它理解为一头栽树问题。
列式:(120+150+80)/10=353、有144名少先队员列操练,12个人一行,排成一个正方形方阵。
你知道这个方阵的四周站了多少名少先队员吗?分析:方阵有4边,1边12人,所以4×12;有4个角都多算了,所以要减去:(1×4)列式:(12×4)-(1×4)=48-4=44(人)4、母亲今年比儿子大32岁,3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儿子今年几岁?分析:顺藤摸瓜,引导孩子从问题入手,要想求儿子今年的年龄,就要先求儿子3年前的,要求儿子3年前的就要知道母亲3年前的。
列式:32+3=35;35÷5=7;7+3=10。
6页1、有三个自然数,他们相加或相乘都得到相同的结果,着三个数分别是多少?分析: 这三个数分别是1、2、3。
2、两个自然数相除的商是47余数是3,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的和等于629,你知道除数是多少吗?分析:由题中2句话可知:629-余数-商=被除数+除数;又因为被除数-余数=47个除数;所以便能求出除数。
列式:629-47-3=579;(579-3)/48=123、两个自然数相减,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360,你能根据所学知识求出被减数是多少吗?分析:因为:被减数+减数+差=360,被减数=减数+差。
所以:360里有两个被减数。
列式:360/2=1808页1、张老师为表扬好人好事,要调查一件好事是谁做的。
他找来小明、小刚、小华三人,进行询问。
明说:是小刚做的。
小刚说:不是我做的。
小华说:不是我做的。
知他们三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实话,问:这件好事是谁做的?分析:此题只有3种情况,一是小明做的,2是小刚做的,3是小华做的。
可用排除法,如果是小明做的,那么小明说了假话,小刚说的是真话,小华说的是真话,这与题中的条件“只有一个人说实话”相矛盾,所以不是小明做的;如果好事是小刚做的,那么小明说的就是实话,小华说的也是实话,这与题中的条件“只有一个人说实话”相矛盾,所以不是小刚做的;如果是小华做的,那么只有小刚说的是实话。
这种情况成立。
列式:这件好事是小华做的。
2、一个长方形,如果宽增加2厘米,或长增加3厘米,他们的面积都增加120平方厘米,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分析:要想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要先求出它的长和宽,结合图形即可知它的长等于120/2,宽为120/3。
列式:120/2=60;120/3=40;60×40=2400。
10页1、200个馒头100人吃,大人每人吃4个,小孩每人吃1个,还剩1个,问大人和小孩各有多少人?分析: 假设这100的都是大人,那么会吃掉400个馒头,比实际多吃了400-199=201个。
而每将一个儿童当成大人都会多吃3个馒头,所以有201/3=67个儿童被当成了大人。
那么大人就是100-67=33人。
列成算式就是:(4×100-199)/(4-1)=67100-67=33当然也可以假设这100人都是儿童。
算理是一样的。
你可以试一试。
2、某数学试卷由24个问题组成,答对一题得7分,答错一题扣5分。
有一位学生,虽然回答了24个问题,但所得总分为零。
你知道他正确解答了几道题吗?假设这个学生全答对。
那么得分:24*7=168(分)实际得了零分,少得了:168-0=168(分)答错一题不但不得分,反而还倒扣5分,因此错一题就损失:7+5=12(分)答错的题是:168÷(7+5)=14(道)答对的题是:24-14=10(道)12页1、暑假里,小明要读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12页,在预计天数内还剩下40页没看;如果每天看16页,可比原计划天数提前3天看完。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分析: 这是一道盈亏问题,。
每天看16页,比每天看12页,在相同的时间里一共可以多看:16*3+40=88页。
因为每天多看4页,可以求出预计时间。
列式: 88除以4=22天。
书的页数:12*22+40=304页。
或者:16*(22-3)=304页。
2、甲、乙两数的和是540,甲数减去120,乙数加上40,这时甲数正好是乙数的3倍,原来甲数比乙数多多少?分析: 现在甲乙的和是540-120+40=460所以现在甲460×3÷(3+1)=345所以原来甲是345+120=465乙540-465=75所以甲乙的差是465-75=39014页1、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3,如果着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50,则中间那个数是多少?分析: 5个数的总和是43×5=215前三个数的总和是35×3=105后三个数的总和是50×3=150前三个数+后三个数=255=前两个数+加中间的数×2+后两个数重复了中间的一个数所以中间的数是255-215=402、六个人各拿一个水桶在自来水龙头前等候打水,他们打水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分、2分、3分、4分、5分和6分,试问怎样适当安排他们打水顺序才能使每人排队和打水时间的总和最少?并求出最小值。
分析: 顺序为按打水时间从小到大排总的打水时间是相同的,但是等待的时间是不同打水时间较长排前面则会造成其余人等待时间加长相反,打水时间较短排前面则会达到等待时间更短则最小值为6×1+5×+4×3+3×4+2×5+6×1=5616页1、育才小学五年级学生准备排成一个正方形队列参加广播操比赛,由于人数太多,要去掉一行一列,这样去掉了29人,问五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分析: 去掉一行一列,去了29人,原来的队伍是正方形,所以原来的行与列的人数是相等的,但是角边上的一个人是重复的,所以1行+1列=29+1=30(人),原来的正方形每行每列的人数就是15人。
共有15行15列。
列式::(29+1)÷2=15(人)15×15=225(人)2、班会上,班主任老师对四(1)班54名同学进行了调查,一个月中有一半男生每人做了3件好事,另一半男生每人做了5件好事;一半女生每人做了6件好事,另一半女生每人做了2件好事。
算一算,全班同学一个月中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分析1:一半男3.一半男5就是平均每两个男做了8件一半女6.一半女2.平均每两个女做了8件男跟女一样就是全班平均每两人做了8件。
54除2乘8=216也可以这样解释:这道题要运用所学的“平均数”的概念,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实际上“移多补少”。
题目中:“一半男生每人做了3件好事,另一半男生每人做了5件好事,”因为前一半和后一半人数相同,我们可以想象,把后一半男生每人做的一件好事给了前一半男生,那么,全体男生,就可以看成每人做了4件好事了。
同样的道理,女生做的好事,也可以看成全体女生每人做了4件好事,这样,就能想成,四(1)班全班同学每人都做了4件好事,4*54=216件。
18页1、甲、乙两桶油共重24千克,第一次从甲桶里倒出与乙桶同样多的油放入乙桶,第二次从乙桶里倒出与甲桶同样多的油放入甲桶。
这时两桶内的油同样多,问甲、乙两桶原来各有油多少千克?分析:解题关键是:第二次从乙桶里倒出与甲桶同样多的油后,实际上,甲桶里的油增加了一倍。
这时甲桶里有油24除以2=12千克。
说明乙桶还没有倒给甲桶油时,甲桶里只有12除以2=6千克。
而这时,乙桶里的油是原来乙桶油的2倍,乙桶原来的油:(24-6)除以2=9千克。
甲桶原来:24-9=15千克。
2、王阿姨给幼儿园小朋友分桃子,如果每人分3个,多16个;如果每人分5个,那么就缺4个。
这个幼儿园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共有多少个桃子?分析: 这又是一道盈亏问题,两次分桃子相比较,每人分5个比每人分3个,一共多分16+4=20个,这是因为,每人分3个,多出16个,而每人分5个,不但刚才多出的16个分下去了,而且还缺4个,要想分够,还需要再去拿4个。
所以一共相差20个。
然后想,每人多分2个,那么几个人多分20个呢?20除以2=10人,桃子:10*2+16=46个,或者:10*5-4=46个。
3、宏志小学四(1)班同学上自然实验课,每张实验桌坐3人,多出20人;每张实验桌坐5人,则正好安排好。
问共有多少张实验桌?多少个同学?分析: 思路和上题相同,一共相差20人,每张桌子相差2人,共有桌子:20除以2=10张。
人数:10*3+20=50人20页1、实验小学的同学到圆明园去旅游,如果每辆汽车坐65人,则有15人不能乘车;如果每辆汽车多坐5人,恰好余出了一辆汽车。
问共有多少辆汽车?有多少同学?分析: (1)如果每辆汽车多坐5人.也就是每辆汽车坐70人(2)两种乘法相差的人数70+15=85人(3)每辆汽车相差5人(4)85÷5=17(辆)(5)65×17+15=1120人答:有17辆汽车.学生有1120人.也可以这么考虑:如果每车坐65人,用第二次的汽车数量(比第一次少一辆)来运输的话,则有65+15=80人无法运输,此时(每车多运5人),就是80÷5=16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