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幼儿园_两人三足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大班游戏教案详案《两人三足》

大班游戏教案详案《两人三足》

大班游戏教案详案《两人三足》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2.增强孩子们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3.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1.在活动区域内标记出起点和终点。

2.准备塑料绳或布条,约长两米,用于绑成“三足”。

3.根据班级人数准备相应数量的“三足”组合,每组两人使用。

活动流程1.分别给每组孩子一只“三足”,并进行示范:两名孩子分别套上“三足”,并通过腰部挽起手臂,协同行动,形成固定的三足游行姿态。

2.让孩子们两两配对,根据组号或数号,排成队伍。

3.从起点出发,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规定路线,进行前进比赛,到达终点后,站在终点处,比赛结束。

4.在比赛过程中,每组应尽量协调好步伐,注意彼此的身体配合,防止摔倒和扭伤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5.比赛结束后,用最快时间到达终点的队伍胜出。

活动注意事项1.注意场地选择,最好是室内或者平坦的室外场地。

2.要预先设定好比赛的规定路线,并做好安全措施,避免孩子因感性行走导致的误伤等事故。

3.对于一些运动能力弱的孩子,可以组合分配,形成相对匹配的队伍,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游戏中来。

教育意义1.导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孩子们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孩子们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性,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3.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增强孩子们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帮助孩子们形成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人格。

总结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开心地玩耍,增强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感,同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身体协调性与反应能力。

这样的游戏既是对孩子们精神状态的调整,也是身体素质的增强,加强了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得到了全方面的锻炼。

幼儿园体智能教案——两人三足

幼儿园体智能教案——两人三足
課程名稱
两人三足
課程屬性
器材遊戲
使用器材
弹力布洞 绑带
建議場地
室內體能教室、室外
體能要素
協調性、下肢肌耐力
目標
活動
1.利用协力板來刺激幼兒的末梢神經。
2.培養幼兒在游戏的競爭下,激發幼兒的爆發力。
活動內容
引起
動機
大家都知道2个人有4只脚,那如果两个人只有3只脚怎么走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玩两人三足的游戏,首先我们要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熱身操
1.徒手游戏喊数抱团音乐找朋友开始大家绕圈跑,音乐停迅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和他紧紧抱,有什么诀窍(告诉小朋友要喊口号121前进,喊1的时候把没绑的脚伸出去,喊2的时候把绑一起的脚伸出去)
2两个小朋友一组绑好脚绕弹力布洞自行练习两人三足行走(5分钟后换只脚继续)
評量
學習
1.
3超级推土机双手十指并拢合团,膝盖和手肘着地从滑溜布上爬过(双脚还是绑一起)
4超级风火轮两人面对面抱牢从滑溜布上滚过(双脚的绑带解开)
緩和
回顾课程。讨论如何才可以走的又快又稳。
注意事項
1.老師在介紹情境時,引用的知識要正確生动,讓小朋友對那你的描述有興趣。在示范动作时要求动作准确干脆。讲述动作时要表达清晰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两人三足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两人三足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两人三足1. 教案背景大班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成长和锻炼的主要场所之一。

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园大班幼儿的综合素质,我们计划开展一项名为“两人三足”的健康活动。

这个活动既可以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幼儿团队意识。

3. 活动准备3.1. 场地准备•教室或室外活动场地;•平整的地面;•可以固定的绳子或皮筋。

3.2. 物品准备•小礼品作为奖励,例如贴纸或小玩具。

3.3. 人员准备•教师;•助教。

4. 活动流程4.1. 活动介绍向幼儿简要介绍活动内容和目标。

4.2. 组队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名幼儿组成。

4.3. 绑足每两名幼儿使用绳子或皮筋将左脚和右脚绑在一起,形成“两人三足”。

4.4. 活动开始指导幼儿开始进行各种动作和活动,如跳跃、奔跑、行走等。

4.5. 活动要求设定一系列的游戏任务或要求,例如:•赛跑:两人三足进行短跑比赛,比赛前标明终点线;•推杆球:两人三足合力推动一个球到指定位置;•行进:两人三足以最快速度行走到指定地点。

4.6. 活动结束活动结束时,对每个小组根据表现进行评价,并奖励他们。

5. 教学评价本次活动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幼儿活动时的身体协调程度,如跑动的平稳性、保持平衡等;•幼儿团队合作精神的发展,如是否相互配合、沟通等;•幼儿团队意识的增强,如是否有明确的目标、互相帮助等。

6. 注意事项•活动过程中要确保安全,避免幼儿受伤;•活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对幼儿进行细致的引导和关注,鼓励其积极参与活动。

7. 总结通过“两人三足”活动,我们可以促进大班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发展。

这对幼儿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积极意义,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该活动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幼儿更好地发展身体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前幼儿园_两人三足教学课件设计

学前幼儿园_两人三足教学课件设计
2能够控制速度和力量与同伴合作协商勇敢完成挑战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省编教材大班下学期 健康活动
两人三足
活动目标:
1、尝试两人三步走,锻炼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2、 能够控制速度和力量,与同伴合作、协商勇敢完成挑战,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 提高遵守游戏规则能力,增强规则意识。 4、 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点:
尝试两人三步走,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难点:
能够控制速度和力量,与同伴协调一致完成游戏。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布条、平衡木、易拉罐、高跷。
3、课前安全教育,教育幼儿一定要注意安全。

大班体育优质课教案《两人三足》

大班体育优质课教案《两人三足》

大班体育优质课教案《两人三足》
一、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了解两人三足的基本规则,掌握正确绑脚法。

1.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1.3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2.1 教学重点
1)掌握两人三足的基本规则;
2)正确绑脚法;
3)团队协作。

2.2 教学难点
1)绑脚法;
2)团队合作如何更好。

三、教学过程
3.1 开场小游戏
用绳子围成一个圆圈,学生围坐在圆圈内,教师手拿一只球,先对一名学生发问,这名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将球传给自己身边的同学,直到球传遍每个学生的手中,游戏结束。

3.2 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热身活动,如:扭臀、伸展、踏步等,预热身体,为下
一项活动做好准备。

3.3 两人三足规则讲解和绑脚演示
教师讲解两人三足游戏的规则,要求学生两人一组,每组一只绸带(长约1.5米),将绸带绑在两人的同一只脚上,然后两人便可以开始两人三足的比赛。

为了避免学生操作不当,教师还要现场进行绑脚演示。

3.4 组织活动
3.4.1 场地布置
先准备好标准的比赛场地:一个宽敞的操场或是大厅。

3.4.2 组织学生分组
将课堂中的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两人,确定编号。

3.4.3 两人三足比赛进行
一组学生中,其中一人站在起点线上,另一个人在终点线上,听到“跑”的口令后,两人同时进行奔跑,在终点线前站立,将脚抬起来,等待教师发出。

大班体育优质课教案《两人三足》 (2)

大班体育优质课教案《两人三足》 (2)

大班体育优质课教案《两人三足》课题:两人三足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 提高学生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3. 锻炼学生的体力和耐力。

教学重点:1. 学会正确使用两人三足的步态。

2. 学会与搭档合作完成各项任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绳子作为两人三足的道具。

2. 学生自备运动鞋。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活动(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两人三足”的活动,并解释活动的目的和规则。

Step 2:示范与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两人三足的正确步态和姿势,并讲解如何和搭档合作。

重点讲解步伐的调整、协调与平衡的保持。

Step 3:练习与巩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两人一组进行练习和巩固。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两人三足的练习,并逐渐增加难度。

例如,绕柱子走、倒退走等。

Step 4:集体竞赛(15分钟)学生通过两人三足的练习,准备参加集体竞赛。

比赛形式可以是团体赛,每个小组派出一对搭档进行比赛。

根据比赛结果,评选出优胜组。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进行活动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两人三足活动对于团队合作和个人技能的培养作用。

学生进行活动体会和反思,讨论如何改进合作和提高步态。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与家人或朋友进行两人三足的练习,记录感受或体会,并在下节课分享。

教学延伸:1. 可以将两人三足活动与其他体育项目结合,如两人三足接力赛、两人三足足球比赛等。

2.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两人三足的练习方式和比赛规则。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掌握两人三足步态和协调的程度。

2. 观察学生是否能与搭档合作完成各项任务。

3. 结合小组竞赛结果,评选优胜组。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两人三足》 (3)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两人三足》 (3)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两人三足》教案标题:两人三足教案目标:1. 发展学生的协作和合作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教案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一些体育活动需要合作的例子,例如搬运重物、橡皮筋游戏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合作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两人三足”活动的兴趣。

活动规则和讲解:1. 分组: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两人一组,左脚绑在一起。

2. 设定终点:在操场或教室中设置一个终点线,并告诉学生他们需要一起走到终点线才算完成。

3. 步骤:学生通过腿部和身体的配合,一起跳或者走向终点线。

活动过程:1. 学生按照组别进行活动,老师可以进行示范并指导。

2.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需要互相协调,保持平衡,一起前进。

3. 老师可以设定一些障碍物增加游戏的难度,例如在终点线前放置一个小桌子,要求学生跨过去。

4. 每个小组完成后可以记录下用时,并进行比赛。

游戏总结:1. 与学生一起总结游戏的过程中有哪些挑战和收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与真实生活中的合作情景进行联系。

3. 提醒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取得成功。

教案延伸活动:1. 可以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快完成任务。

2. 可以尝试增加困难,如蒙住眼睛进行活动。

3. 可以将活动进行扩展,要求学生在一起完成其他任务,如跳绳、抛球等。

教具准备:1. 足绑带或者绳子。

2. 操场或室内空间。

教案安全提示:1. 活动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跌倒或摔伤等意外情况。

2. 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果有学生感到不舒服或疲劳,要及时停止活动。

两人三足教案

两人三足教案

两人三足教案教案一:学习目标:1. 学生能理解两人三足的游戏规则和操作方法。

2.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两人三足游戏。

教学准备:1. 为每个学生配备一个搭扣带,搭扣带的两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两人三足。

2. 准备一个宽敞的场地,用来进行游戏。

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介绍两人三足游戏的背景和规则。

解释说两人三足是一种合作的游戏,目的是让两个人的脚用绑带绑在一起,把步伐协调一致,一起完成各种有趣的任务和挑战。

2. 演示:示范两人三足游戏的操作方法。

请两个学生志愿者来到讲台上,配戴好搭扣带,然后示范如何协调步伐行走。

重点提醒学生注意平衡和协调动作。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一组,分发搭扣带给每组学生。

提醒学生在搭扣带上保持平衡,配合伙伴的步伐,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4. 游戏挑战:设计一系列不同的游戏挑战,例如搭扣带追逐赛、穿越障碍物等。

让每组学生轮流进行挑战。

鼓励学生积极合作,相互协助,取得好成绩。

5. 总结讨论:游戏结束后,组织全班进行总结讨论。

提问学生们在游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鼓励学生分享彼此的合作经验和感受。

教案二:学习目标:1. 了解两人三足的游戏规则和玩法。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场地:一个宽敞的场地,用以进行游戏。

2. 物品:绑腿带(或搭扣带),用以将两人的腿绑在一起。

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向学生们介绍两人三足游戏的背景,并简要说明游戏规则和玩法。

提醒学生,在游戏中需要相互合作和协调,才能取得成功。

2. 分组练习: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两人。

给每对学生提供一根绑腿带,让他们将自己的腿绑在一起,然后练习走路。

鼓励学生们在协调步伐的同时保持平衡。

3. 游戏挑战:设计一系列不同的游戏挑战,例如快速赛跑、穿越障碍物等。

让各小组学生轮流进行挑战,看哪组能够更好地合作和协调。

鼓励学生们相互鼓励,互相帮助。

4. 总结讨论:游戏结束后,组织学生们进行总结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编教材大班下学期 健康活动
两Hale Waihona Puke 三足活动目标:1、尝试两人三步走,锻炼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2、 能够控制速度和力量,与同伴合作、协商勇敢完成挑战,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 提高遵守游戏规则能力,增强规则意识。 4、 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尝试两人三步走,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难点:
能够控制速度和力量,与同伴协调一致完成游戏。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布条、平衡木、易拉罐、高跷。
3、课前安全教育,教育幼儿一定要注意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