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答案
作业练习题有答案

作业练习题有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1天B. 1个月C. 1年D. 1世纪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哺乳动物的特征?A. 胎生B. 哺乳C. 有羽毛D. 体表被毛答案:C3.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4.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________上。
答案:不同物体5. 化学方程式 \( \text{Mg} + 2\text{H}_2\text{O} \rightarrow\text{Mg(OH)}_2 + \text{H}_2 \uparrow \) 表示的是________。
答案: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请简述什么是生态系统,并说明其组成部分。
答案: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中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
7. 解释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并举例说明。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例如,当一个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时,如果没有摩擦力,他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8.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顿?答案:根据重力公式 \( F = m \times g \),其中 \( m \) 是质量,\( g \) 是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²),计算得 \( F = 2 \times 9.8 = 19.6 \) 牛顿。
9.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 \( k \) 为0.05秒⁻¹,初始浓度为0.1摩尔/升,求10秒后的反应物浓度。
答案:使用一级反应方程 \( [A] = [A]_0 \times e^{-kt} \),其中\( [A]_0 \) 是初始浓度,\( t \) 是时间。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业参考答案(1)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音值:是乐音的长短。
2、听觉记忆能力:是指记忆音乐、再现音乐的能力。
3、音乐:是以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为特质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性的艺术。
4、儿童自然发展法:即根据正常儿童在其成长的各个时期中的能力来编排课程的顺序。
5、预知学习:本词源于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它是一种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儿童将原有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的特殊的学习方法。
6、打击乐活动:它是以身体大肌肉动作参与为主,运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通过打击乐操作来表现音乐的一种活动。
它是儿童表达音乐的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也是令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
7、多通道参与所谓“多通道参与模式”就是围绕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歌唱、演奏、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同时整合其他学科的学习方式,参与到音乐中去。
8、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由教师根据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目标,有计划地安排专门的时间和空间场地,选择以音乐为主的课题内容和材料,组织全体儿童参加的活动.9、随乐能力:是指在演奏打击乐器的过程中使奏出的音响与音乐协调一致的能力。
10、音乐感:就是对音乐有正确的理解,并能把所理解所感受的东西充分表达出来的能力。
11、综合音乐素质:是指对儿童进行音高、力度、音色、节奏、曲式等方面素质的综合培养。
12、螺旋型课程模式:是以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思想为理论基础,把对学科的认识过程看成一个螺旋上升的环状序列,每个环中的学科结构都是不变的。
13、.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幼儿园的环境对儿童实施音乐启蒙教育的过程,它是实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组织和传递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落实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认务的具体手段和有效途径。
14、儿童歌舞剧:是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儿童剧,主要以演员的唱词和舞蹈动作、音乐曲调的设计来表现剧情、反映生活。
作业(答案)

布置作业:
1、相切两圆半径分别是4和6,求圆心距。
(分内切、外切两种情况,圆心距是6-4或6+4)
2、相交两圆半径分别是25和39,公共弦长30,求圆心距。
(分两圆心在公共弦的同旁和两旁两种情况,是36-20或36+20)
3、三角形ABC的外接圆半径是4,BC=4,求角A的度数。
(分圆心在三角形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是30度或150度)
4、绝对值是5的数与平方根是3的数的和是几?(绝对值是正数的数有两个,和是8或-2)
5、数轴上,与表示2的点距离等于6的点表示的数,是倒数等于1.5的数的多少倍?(距离是6的点表示的数是原数加上6或减去6,结果是-6倍或12倍)
6、三角形的一个30°角对的边为5,一条邻边是8,求面积。
(分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面积是2(4根号3+3)或2(4根号3-3)
7、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求底角。
(有底角大于顶角和底角小于顶角两种情况,底角是72°或45°)
8、画图找出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
(分形内形外两种情况,有4个点:内角平分线交点一个,外角平分线交点3个)
9、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BC边上高AE=3,CE=2,求BC。
(点E 可在C点的左和右,BC=6或2)。
高处作业试题答案

一、我国的安全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三宝是(安全带)、(安全帽)、(防护鞋)。
3、遇六级以上(强风)、(大雾)、(雷暴)等恶劣气候,露天场所不能登高,夜间登高要有足够的照明。
4、在高处作业,应(顾前思后),(细心从事),(穿戴轻便),举止稳重。
5、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6、凡在离地面(2米)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均为高处作业。
7、安全带使用周期一般为(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8、高处工作原则上应(自上而下)进行,避免上下层交叉作业。
如需交叉作业,必须装设安全网和采取隔离措施。
9、作业人员不得在高处作业处嬉戏打闹、休息、睡觉,连续作业中断超过( 10 )分钟应返回到安全平台;不得坐在平台、孔洞边缘和躺在通道内休息。
10、在高处作业期间如遇恶劣天气或发现安全措施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二、作业高度在( A )米时为一级高处作业。
A、2~5mB、5~15mC、15~30mD、30m以上2、下面属于特殊高处作业的是( D )。
A.一级高空作业 B.二级高空作业 C.三级高空作业 D.雪天高空作业3、金属梯子不适于以下什么工作场所?( A )A.有触电机会的工作场所 B.坑穴或密闭场所 C.高空作业4、在办理高空作业许可证时,特级、特殊《高空作业许可证》( A )天一办理。
A 1B 2C 3D 45、高空作业高度在( D )以上时,称为特级高空作业。
A 15米B 20米C 25米D 30米6、高处作业过程中使用便携式金属梯时,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踏板不得有缺档,踏步间距不得大于( B )。
A 300mmB 350mmC 400mmD 450mm7、6级以上大风( A )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A、禁止B、允许C、无所谓8、凡发现工作人员有(AB)时,禁止高处作业。
A、精神不振B、饮酒C、疲惫D、状态不佳9、高处作业均须先搭建脚手架或采取防止坠落措施,使用(BD)等,方可进行A、往无人处丢掷B、绳索C、抛掷D、手递10、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装备好(AB),冬季或雨天高处作业应有防滑措施。
寒假作业及答案大全

寒假作业及答案大全寒假作业及答案大全(700字)一、数学作业1. 计算下列各题:(1)3×5-2×4+6=17(2)13÷2+5×3=23.5(3)(4+3)×5-8÷4=37(4)2×(4-1)=62. 解下列方程:(1)3x+2=23解:3x=23-2=21x=7(2)5x/4-2=3解:5x/4=3+2=55x=4×5=20x=43. 计算下列各题中的面积:(1)三角形的底长为6cm,高为4cm解:三角形的面积=1/2×6×4=12cm²(2)矩形的长为8cm,宽为5cm解:矩形的面积=长×宽=8×5=40cm²二、语文作业1. 根据提示,写出含有所给成语的句子。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成语:黄鹤楼)(2)睡觉前电视绝对不能开得太大声,免得吵到隔壁的老人。
(成语:绝对)2.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和平:国内外没有战争和冲突,人民生活安定、幸福。
(2)自由:人民有言论、新闻、信仰、出行等方面的自主权利。
3. 写一篇作文,题目为“我的寒假生活”。
我的寒假生活寒假是我一年中最喜欢的假期,因为在寒假里,我可以尽情享受自由、快乐的时光。
首先,我可以睡个懒觉。
平时上学很早起床,所以每天早上都很困。
但是在寒假里,我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不用为了上学而提前起床,感觉真是太好了!其次,我可以和朋友们一起玩乐。
寒假里,我和朋友们经常相约出门,一起去郊外游玩或者去电影院看电影。
这样的时刻总是令人开心和快乐的。
最后,我还可以安排时间进行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比如看书、画画、弹钢琴等等。
这些活动都是平时学习繁忙时很难有时间去做的,所以在寒假里我可以尽情享受这些活动带来的乐趣。
总之,我的寒假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了快乐和自由。
我通过睡个懒觉、和朋友们一起玩乐以及进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寒假。
(完整版)作业题答案

作业题答案试述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方式:电弧中的带电粒子主要是指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这些带电粒子主要依靠电弧气体空间的电离和电极的电子发射两个物理过程所产生,同时伴随着解离、激励、扩散、复合、负离子的产生等一些其他过程。
产生电弧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有带电粒子和电极之间有一定的电场强度。
产生方式有解离、电离(热电离电场作用电离光电离) 激励(碰撞传递光辐射传递)电子发射(热发射电场发射光发射粒子碰撞发射)。
最小电压原理:在给定电流和周围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电弧稳定燃烧时其导电区的半径或温度应使电弧电场强度具有最小的数值,就是说电弧具有保持最小能量消耗的特性。
什么是焊接静特性:是指稳定状态下(弧长一定,稳定的保护气流量和电极)焊接电弧的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特性。
什么是焊接动特性,为什么交流电弧和直流变动的直流电弧的动特性呈回线特性?是指的那个电弧的长度一定,电弧电流发生连续快速变化时,电弧电压与焊接电流瞬时值之间的关系。
它反映了电弧的导电性对电流变化的响应能力。
在焊接电流的上升过程中,由于电弧先前处于相对低温状态,电流的增加需要有较高的电场,因此表现出电弧电压有某种程度的增加;在电流下降过程中,由于电弧先前已处于较高温度状态,电弧等离子体的热惯性不能马上对电流降低做出反应,电弧中仍然有较多的游离带电粒子,电弧导电性仍然很强,使电弧电压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而形成回线状的电弧动特性。
试述焊接电弧的产热机构以及焊接电流T分布: 焊接电流是一个能量输出很强的导体,其能量通过电弧转换,由于弧柱、阴极区、阳极区组成,因此焊接电弧总的能量来自这三个部分。
(1)阴极区的产热本质是产生电子(消耗能量)、接收正离子的过程有能量变化,这些能量的平衡结果就是产热。
产热产热量是PK=I*(UK-Uw-UT),作用是用于加热阴极。
(2) 阳极区的产热本质是接收电子、产生A、过程中伴随能量的转换。
产热量是PA=I*(UA-UK-Tt), 用于加热阳极。
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饱和空气2.未饱和空气3.制冷4.露点温度5.含湿量6.绝对湿度7. 相对湿度二.简答题:1.空气调节的定义与客车空调装置的任务2.说明制冷与空调的区别和联系3.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有什么区别?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4.确定空调装置外气计算参数的方法是什么?5.空气的相对湿度与含湿量有何区别?空气的枯燥程度与吸湿能力大小由那个参数反映?6.白天空气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50%,夜间温度下降至20℃,夜间会出现结露吗?夜间的相对湿度是多少?7.冷却、冷藏、冷冻都有什么区别?8.焓湿图由哪几种线群组成?9.列车空调系统主要由哪几个根本局部组成?各局部的用作是什么?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饱和空气:干空气和饱和水蒸汽的混合物称为饱和空气。
2.未饱和空气:干空气和过热水蒸汽的混合物称为过饱和空气。
3.制冷:用一定的方法使某物体或空间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且使其维持在某一范围内,这个过程称为制冷。
4.露点温度:指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变时,降温至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5.含湿量:随一公斤干空气同时存在的水蒸汽质量,称为湿空气的含湿量〔g〕。
6.绝对湿度: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称为空气的绝对湿度。
7.相对湿度:一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与同一温度下饱和空气中所含水蒸汽质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
二.简答题:1. 空气调节的定义与客车空调装置的任务答:空气调节:把经过一定处理后的空气,以一定的方式送入室内,使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和干净度等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的专门技术。
客车空调装置的任务是将一定量的车外新鲜空气和车内再循环空气混合后,经过过滤、冷却或加热、减湿或加湿等处理,以一定的流速送入车内,并将车内一定量的污浊空气排出车外。
答: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将某物体或流体冷却,使其温度低于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保持这个低温的过程。
课后作业 含答案

5.10 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一物体做斜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在由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是不断变化的 B .物体的速度不断减小C .物体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等于零D .物体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沿水平方向解析:选D.加速度决定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所以加速度是不变的,速度是先变小再变大,所以A 、B 选项均错.在最高点的速度不为零且沿水平方向,所以C 错,D 对.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α的正切tan α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 )解析:选B.平抛运动的合速度v 与两个分速度v 0、v y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an α=v y v 0=gv 0·t ,故正切tan α与时间t 成正比,B 正确.3.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经时间t ,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也为v 0,则t 为( ) A.v 0g B.2v 0g C.v 02g D.2v 0g解析:选A.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在竖直方向上v 0=gt ,故t =v 0g,A 正确. 4.飞机以150 m/s 的水平速度匀速飞行,某时刻让A 球落下,相隔1 s 又让B 球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以后的运动中,关于A 球与B 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是(取g =10 m/s 2)( )A .A 球在B 球前下方 B .A 球在B 球后下方C .A 球在B 球正下方5 m 处D .A 球在B 球的正下方,距离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解析:选D.A 、B 球离开飞机后都做平抛运动,它们在水平方向与飞机的运动同步,即在空中A 、B 一定在飞机的正下方,B 球落下t 秒时A 、B 相距Δh =12g (t +1)2-12gt 2=12g (2t +1),即A 、B 球间的距离随时间增加而增加,D 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5.一架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每隔1 s 投下一颗小球,共投下5颗,若不计空气阻力及风的影响,则( )A .这5颗小球在空中排列成一条抛物线B .这5颗小球及飞机在小球落地前,在空中排列成一条竖直线C .这5颗小球在空中各自运动的轨迹均是抛物线D .这5颗小球在地面的落点间的距离是相等的解析:选BCD.空中小球与飞机在水平方向上速度相同,即水平方向上相对静止,都在飞机的正下方,故A 错误B 正确;每个小球都做平抛运动,故轨迹均是抛物线,C 正确;落地点间的距离由Δx =v Δt 知,间距相等,故D 正确.6.如图,x 轴在水平地面内,y 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 轴上沿x 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 、b 和c 的运动轨迹,其中b 和c 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 .a 的飞行时间比b 的长B .b 和c 的飞行时间相同C .a 的水平速度比b 的小D .b 的初速度比c 的大解析:选BD.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满足h =12gt 2,得t =2hg,可知A 错误B 正确.在水平方向上x =v 0t 即v 0=x ·g2h,且由题图可知h b =h c >h a ,x a >x b >x c ,则D 正确,C 错误.7. 某人向放在水平地面的正前方小桶中水平抛球,结果球划着一条弧线飞到小桶的右侧(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为了能把小球抛进小桶中,则下次再水平抛球时,他可能作出的调整为( )A .减小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B .增大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C .初速度大小不变,降低抛出点高度D .初速度大小不变,提高抛出点高度解析:选AC.设小球被抛出时的高度为h ,则h =12gt 2,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水平位移x =v 0t ,两式联立得x =v 02hg,根据题意,再次抛小球时,要使小球运动的水平位移x 减小,可以采用减小初速度v 0或降低抛出点高度h 的方法,故A 、C 正确.三、非选择题8.如图所示,飞机距地面高度h =500 m ,水平飞行速度v 1=100 m/s ,追击一辆速度为v 2=20 m/s 同向行驶的汽车,欲使炸弹击中汽车,飞机应在距汽车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g 取10 m/s 2).解析:炸弹离开飞机后做平抛运动,由h =12gt 2得下落时间t =2h g= 2×50010s =10 s. 设距离为x 时投弹,由位移关系知 v 1t =x +v 2t所以x =(v 1-v 2)t =(100-20)×10 m =800 m. 答案:800 m9. 如图所示,一个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从斜面顶端以不同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小物体,得到小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t 与初速度v 0的关系如下表,g 取10 m/s 2,试求:v 0/(m·s -1)… 2 … 9 10 … t /s… 0.400 … 1.000 1.000 …(1)v 0=2 m/s 时平抛水平位移x ; (2)斜面的高度h ; (3)斜面的倾角θ.解析:(1)x 1=v 0t 1=0.80 m.(2)初速度达到9 m/s 以后,运动时间保持t =1 s 不变,故小物体落地点在水平面上.竖直位移h =12gt 2=5 m.(3)小物体初速度为2 m/s 时,运动时间t =0.400 s ,落至斜面上,水平位移x 1=v 0t 1=0.80 m ,竖直位移h 1=12gt 21=0.80 m ,故tan θ=h 1x 1,θ=45°. 答案:(1)0.80 m (2)5 m (3)45°12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及答案1、通过对某企业的调查分析,预测其未来5年内的收益分别是10万元、20万元、25万元、30万元、25万元,第6年起收益将基本维持在每年24万元。
该企业所在行业的β系数为1.5,市场平均投资收益率为18%,无风险报酬率为13%。
要求:(1)计算折现率。
(2)估算该企业的价值。
解:折现率=13%+1.5×(18%-13%)=20.5%企业价值=10×P/F 20.5% 1+20×P/F 20.5% 2+25×P/F 20.5% 3+30×P/F 20.5% 4+25×P/F 20.5% 5+24÷20.5%×P/F 20.5% 5=10×0.7143+20×0.5102+25×0.3644+30×0.2603+25×0.1859+60×0. 1859=7.143+10.204+9.11+7.809+4.6475+11.154= (万元)2、预期在一宗土地上开发住宅30000平方米,每平方米售价可达2000元。
经估算建筑费为1000元/平方米,专业费为建筑费的6%,利息和利润100万元,税费及租售费用100万元。
估算该土地的价值。
解:收入=30000×2000=60000000元建筑费=1000×30000=30000000元专业费=30000000×6%=1800000土地价格=60000000-30000000-1800000-1000000-1000000=26200000元3、待评估建筑物为一砖混结构两层楼房,宅基地面积为300平方米,房屋每层月租金为2500元,各种费用占租金收入的40%,土地还原率为8%,建筑物还原率为10%,评估人员另用市场法求得土地使用权价格为每平方米1000元,土地使用年限50年,建筑物的评估值。
解:土地收益=1000×300×8%=24000元总收入=2500×2×12=60000总费用=60000×40%=24000总收益=60000-24000=36000建筑物收益=36000-24000=12000建筑物价格=12000 ×P/A 12% 50=12000× = 元4、被评估资产是一块50年期土地使用权的空地,通过市场调查得到三个可比实例。
其中,实例A成交于1999年12月20日,市场分析近几年地价平均每月上涨0.5%.A的交通比被评估土地的交通便捷程度高5%,但其他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被评估土地的93%,A在成交时的剩余土地使用年限为60年,折现率为10%。
A的成交价格为500万元。
评估基准日定为2001年5月22日。
要求:(1)计算各因素修正系数(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估算对实例A比较修正后的地价(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交易日期修正系数=1+0.5%×17/100%=108.5%/100%=1.085交通因素修正系数=100%/105%=0.9524基础设施修正系数=100%/93%=1.0753使用年限修正系数=(1-P/F 10% 50)/(1- P/F 10% 60)=(1-0.0085)/(1-0.0033)=0.9948评估价值=500×1.085×0.9524×1.0753×0.9948=552.6937(万元)5、被评估企业有一块土地,总面积1.5万平方米,为5年前通过购买方式取得,当时每平方米价格为2000元。
在最近5年中,土地价格每年的上涨幅度分别为2%、5%、—1%、4%、—2%,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被评估企业该宗土地的评估总值解:评估价值=15000×2000×(1+2%)×(1+5%)×(1-1%)×(1+4%)×(1-2%) =15000×2161.2951 (万元)= 32 419 427元6、某企业计划拥有甲企业发行的面值100万元非上市普通股票,预期甲企业每年发放相当于股票值10%的股利,且股利以3.75%的速度增长,在折现率为9%的前提下,该100万元股票的价值最接近解:评估价值=1000000×10%/9%-3.75%=1904761.9元7、某项在用低值易耗品原价800元,预计可使用1年,现已经使用9个月,该低值易耗品的现行市价为1200元,由此确定该项低值易耗品的评估值解:评估价值=1200×3/12=300元8、某企业的预期年净收益为15万元,本金化率为10%,该企业所有各单项资产价值之和为134万元,该企业的商誉价值为解:评估价值=150000÷10%-1340000=160000元9、百花皮鞋厂将“百花”注册商标通过许可使用合同给某鞋厂使用。
使用时间为5年。
双方约定该鞋厂按使用商标新增利润的25%支付给百花鞋厂。
据估测某鞋厂使用“百花”商标后,每双鞋可新增加税前利润10元,该鞋厂在5年内的生产销售量估计为40万、45万、55万、60万、65万双鞋。
假定折现率为14%,所得税税率为33%。
要求:(1)计算某鞋厂使用“百花”商标后5年新增税前利润。
(2)计算税前新增利润现值。
(3)估算该“百花”商标许可使用权价值。
解:新增税前利润=400000×10+450000×10+550000×10+600000×10+650000×10=26500000元税前新增利润现值=4000000×P/F,14%,1+4500000×P/F,14%,2+5500000×P/F,14%,3+6000000×P/F,14%,4+6500000×P/F,14%,5 =评估价值= ×(1-33%)×25%=1904761.9元10、被评估企业拥有甲企业发行的5年期债券100张,每张面值1 万元,债券利息率每年为9%,复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评估基准日至债券到期还有两年,若适用折现率为15%,则被评估企业拥有甲企业债券的评估值解:评估价值=10000×100(1+9%)5 P/F,15%,2=1163335.46元11、甲企业拥有乙企业发行的3年期非上市债券面值1000万元,年利率19%,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现对甲企业进行评估,评估时该债券距到期日还有2年,若折现率为12%,则该债券的评估值解:评估价值=10000000(1+3×19%) P/F,12%,2=12516040元12、背景资料:被评估企业是一个以生产出口矿产品为主业的矿山企业,2007年的收益情况见企业的利润表,其中表中补贴收入30万元中包括了企业增值税出口退税20万元和因水灾政府专项补贴10万元;表中营业外支出15万元为企业遭受水灾的损失支出。
经评估人员调查分析,预计从2008年到2011年企业的净利润将在2007年正常净利润水平上每年递增2%,从2012年到2022年企业净利润将保持在2008年至2011年各年净利润按现值计算的平均水平上(年金)。
根据最优原则,企业将在2022年底停止生产实施企业整体变现,预计变现值约为100万元,假设折现率为8%,现行的税收政策保持不变,试评估2007年12月31日该企业的价值。
项目行次本年累计数一、主营业务收入 9500000减:主营业务成本 5500000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00000二、主营业务利润 3700000加:其他业务利润 0减:营业费用 200000管理费用 1900000财务费用 400000三、营业利润 1200000加:投资收益 0补贴收入 300000营此外收入 0减:营业外支出 150000四、利润总额 1350000减:所得税(33%) 445500五、净利润 904500解1)2007年正常净利润正常净利润=(1350000-100000+150000)×(1-33%)=938000(元)2)2008年净利润=938000×(1+2%)=9567600(元)现值=956760×0.9091=869790.523)2009年净利润= 9567600 ×(1+2%)=9758952(元)现值= 9758952 ×0.8264=8064797.934)2010年净利润= 9758952 ×(1+2%)=9954131.04(元)现值= 9954131.04 ×0.7513=7478538.655)2011年净利润= 9954131.04 ×(1+2%)=9954131.04(元)现值= 9954131.04 ×0.6830=6798671.56)2012—2021年的年金收益现值(869790.52+8064797.93+7478538.65+6798671.5)÷(0.9091+0.8264+0.7513+0.6830)(P/A,10%10)=23211798.6÷3.1699×6.1446=44994232.526)变现收入的现值=1000000×0.3855×0.6209=239356.957)企业价值= 23211798.6+44994232.52 +239356.95=68445388.0713、某肉食加工生产线由两个部分构成,分别购建于1994年10月和1995年10月,账面原值分别为500万元、150万元,现评估其在2000年10月的价值。
调查分析得知,该类设备定基价格指数在1994年、1995年、2000年分别为110%、115%、140%,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和当前市场上的同类设备相比,该设备运行所耗费电力能源较大,平均每年多耗电3万度,每度电按0.7元计算,所得税税率为33%,折现率为10%。
要求:(1)计算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2)计算该设备的已使用年限。
(3)计算该设备的贬值额(4)估算该设备的价值解:重置成本=5000000×140%/110%+1500000×140%/115%=6363636.36+1826086.96=8189723.32元实体贬值额=6363636.36×(1-5/11)+1826086.96×(1-5/10)=3471074.38+913043.48=4384117.86元功能贬值额=30000×0.7×(1-33%) P/A,10%,5=53336.56元评估价值=8189723.32-4384117.86-53336.56=3752268.9元14、某台设备为1980年12月购进,账面值200万元,购进时的定基物价指数102%,以2000年12月1日为评估基准日对其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