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003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铁路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较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详见表D三、主干学科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四、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土木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水分析化学、水力学、水处理生物学、水文学及水文地质学、土建工程基础、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泵与泵站、水工艺设备基础、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经济、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五、主要实践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测量实习、计算机绘图实习、水力学实验、化学实验、微生物实验、水质工程学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六、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须按培养方案要求修读各类课程,最低总分达到18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42学分,实践环节38学分,方可毕业。
七、学制与学位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
八、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流程图表1毕业要求基本内容>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第一学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流程图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土建工程基础高等数学(A)I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A)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体育IV热工基础水工艺设备基础水工程经济大学物理II电工学基础(B)水分析化学暖通空调建筑电气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水处理生物学建筑给水排水一工程环境评价水工程施工给排水工程专业英语土木工程制图I A 土木工程制图II水力学工程力学(C)水质工程学交通运输给排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结构力学B泵与泵站工业水处理交通概论计算机基础。
环境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设“环境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在高年级设置环境工程专业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分组选修课,由学生自行选择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城市、区域和企业的给水及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其他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环境修复以及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从事环境污染控制和给水排水的规划、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城市、乡镇和企业的给水与排水系统以及给水处理、废水处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从事给水排水的规划、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三)、基本学分学时本科培养总学分173,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1,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7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35学分(1) “两课”5门14学分1061019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春)(2) 体育4学分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7学期为限选,第8学期为任选。
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3) 外语4学分大学外语教学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入学后建议选修并通过4-6学分的英语课程后再参加《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的考试。
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水平I考试。
学生课选修外语系开设的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4) 文化素质课13学分必修课程1门,1学分00050031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论1学分(秋)本科培养方案设置文化素质课程八个课组:1. 历史与文化、2. 语言与文学、3. 哲学与人生、4. 科技与社会、5. 当代中国与世界、6. 艺术教育、7. 法学、经济与管理、8.科学与技术。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土木类专业名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 081003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较为宽广的国际视野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能够具有独立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拓展知识和提升能力,为国内给排水及相关事业服务。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学习数学、自然科学和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受到工程测量、工程制图、实验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熟练使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分析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从事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水力学、化学、微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给排水工程结构、设备及仪表等专业知识用于工程实践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给水排水工程、水源保护与利用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或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给水排水工程、水源保护与利用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或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满足工程需求的工艺系统、工艺单元或流程,能够在设计环节中熟练使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并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给水排水工程、水源保护与利用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或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检测化验、数据统计与分析,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历史沿革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成立于1952年,并于当年招收第一届上下水道专业本科和专科生,195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准国内第一批“市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市政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创始人杨钦教授被授予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资格,并于1983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研究生。
1985年,获准建立国内首批“市政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批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评估,2009年通过复评。
2007年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成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2010年批准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及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12年批准为教育部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给水排水专业已经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水资源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设计运行最优化、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方向(含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技术)、污水和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三个学科方向。
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工程经验丰富,理论与实践教学条件先进,形成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国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我国水处理工程问题的重要研究基地和水处理设备的研究开发中心之一。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注:计入课内实验实践环节204学时(6学分)、学科竞赛及创新能力拓展,实践环节比例为25%。
四、专业标准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培养具有全球环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和水安全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专业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的输配、处理、收集与再生利用等领域,胜任规划、设计、施工、咨询、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在政府部门(规划建设、市政工程、经济管理等)、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创新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外语应用技术,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和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具有独立从事给水排水工程(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
二、培养规格要求(一)知识结构1.工具性知识: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电工、电子学和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养,掌握必要的哲学、经济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
3.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为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掌握高等数学及工程数学的基本理论,能够进行数学分析、数理统计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掌握大学物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技术,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
并通过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初步具有合理抽象、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4.专业知识: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包括:水力学、工程力学、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学、水处理生物学、水分析化学、泵与泵站;掌握解决本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熟悉给水排水工程结构、材料与设备的基础知识,熟悉工艺系统的控制原理,熟悉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的知识和方法;了解给水排水工程发展历史、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其与本专业的关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08100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081003)(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Water & Wastewater)表一一、培养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广泛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胜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尤其是电厂水系统)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It aims to develop high-qualified applied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national culture, industry and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goo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ccupation ethics, teamwork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to master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isciplines, with extensiv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an international vision; to be capable of the work of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specially Power plant water system) in project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二、毕业要求(Educational Requirements):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给排水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pdf

JD11213 电工与电子技术 B*
2.5 52 36 8 0 0 3 考查
专业课
必修
Electrician and Electronic Technique
线性代数* LI00129
Linear Algebra
3 48 48 0 0 0
AUTOCAD 制图 HE11002
AutoCAD Drawing
2 32 32 0 0 0 1 考查
物理化学 C* 选修 LI01112
Physical Chemistry C
2 32 32 0 0 0 2 考查
土木水利工程概论 HE01027 Introduction to Civil & Hyd 2 32 32 0 0 0 3 考查
raulic Engineering
urse
0 0 1 考试 32 0 1 考试 0 0 1-2 考试 0 128 1-4 考查 0 48 1-7 考查 0 2 周 2 考查 0 16 2 考试 0 0 3 考试 0 2 周 4 考查
0 0 4 考试
0 0 6 考查 32 0 2 考试 0 0 3-4 考试 0 0 3-4 考试
学科专 业类基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A(Ⅱ) HE00166 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En 2 32 32 0 0 0物理 A(Ⅰ-Ⅱ) LI0003X
College Physics A
7 112 112 0 0 0 2-3 考试
大学物理实验 A(Ⅰ-Ⅱ) LI0004X College Experimental Physic 1.5 56 0 56 0
五、培养要求 1.基本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 081003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能力和外语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设计施工、运营等企业事业单位、科研教学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工作,并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专业技能、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专业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解决工程问题与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掌握一定工程经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人文社科知识;具备电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理论与基本技能;3.掌握水力学、工程力学、水文学、水文地质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分析化学、水泵与水泵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4.掌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和水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5.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理论前沿、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进行本专业相关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6.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熟悉工程规划、工程设计的相关程序和有关文件要求;7.了解应对水危机与水污染突发事件的知识;了解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术,具有获取信息和适应本专业职业发展的学习能力;四、主干学科:力学、化学、生物学五、核心课程:工程力学、环境分析化学、水力学、环境生物学、水泵与水泵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等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七、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水力学实验、水质工程学实验等八、修业年限:四年九、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十、专业方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十一、各类课程学时、学分结构表课程类别学时数百分比(%)学分数百分比(%)公共基础课 1120 44.9 70 37.6 学科基础课 632 25.3 39.5 21.2 专业基础课 184 7.4 11.5 6.2 专业课 240 9.6 15 8.1 专业选修课 160 6.4 10 5.4 公共选修课 160 6.4 10 5.4 实践教学(周)31 30 16.1 合计2496+31w100186100课外科技学分 4 毕业需要达到的最低学分190十二、各学期教学环节时间统计表理论课 课程设计 实习 考试 军训(含理论) 公益劳动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答辩 毕业教育 其他 学期教学周总计学期总学分 学期总学时 学期平均周学时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15 2 2 (1) (1) 19 23.5 336 22.4 第二学期 18 2 20 28 448 24.9 第二学年第三学期 18 2 20 26.5 424 23.6 第四学期 17 1 2 20 27 416 24.5 第三学年第五学期 15 2 2 1 20 17 208 13.9 第六学期 17 2 1 20 15 208 12.2 第四学年第七学期 14 2 3 120 13 128 9.1 第八学期 2 14 1 (1) 17 16 合计11369112141156 1662168说明:入学教育、军训(理论部分)、公益劳动、毕业教育不计入合计周和合计学分数(入学教育填入其他栏目);毕业答辩只计入合计周,不计入合计学分数;军训(训练部分)计入合计周和合计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土木类专业名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 081003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较为宽广的国际视野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能够具有独立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拓展知识和提升能力,为国内给排水及相关事业服务。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学习数学、自然科学和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受到工程测量、工程制图、实验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熟练使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分析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从事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水力学、化学、微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给排水工程结构、设备及仪表等专业知识用于工程实践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给水排水工程、水源保护与利用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或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给水排水工程、水源保护与利用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或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满足工程需求的工艺系统、工艺单元或流程,能够在设计环节中熟练使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并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给水排水工程、水源保护与利用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或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检测化验、数据统计与分析,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给水排水工程、水源保护与利用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或复杂工程问题,开发或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工艺、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优化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6. 工程与社会:熟悉国家和地方涉及给排水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或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给水排水工程实践或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和表达:能够就给水排水及其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或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较为宽广的国际视野,一定的跨文化背景下交流的能力。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土木工程、市政工程四、主要理论课程高等数学、几何与代数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大学物理、有机化学、水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土建工程基础、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水泵与泵站、城市水工程概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处理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水工艺设备基础、水工艺仪表与控制、水工程经济、水工程施工、走进水的世界等,其中:专业核心课程:给水排水管道系统(Ⅰ)、给水排水管道系统(Ⅱ)、水处理工程(Ⅰ)、水处理工程(Ⅱ)、水泵与泵站等双语课程:城市水工程概论、工业废水处理研讨课程:走进水的世界(新生研讨课)、水工艺设备基础、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创新创业课:水工艺仪表与控制五、主要实践课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水处理实验、课程设计(给水处理工程课设、污水处理工程课设、给水管网课设、排水管网课设、建筑给排水课设、水泵与泵站课设等)、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等。
六、专业特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服务面向水的社会循环的各个环节,即: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城镇给水、城镇排水、建筑给水排水、工业给水排水、城市水系统等。
本专业以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强基础,重实践”为育人方针,充分利用市政、环境、土木、水利等多学科办学的整体优势,创建特色的“素质、知识、能力”贯通与“产学研”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突出多行业服务特点和区位优势,使人才更具社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七、课程框架及学分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性质学分比例(%)理论课程通识课程公共必修课必修25 15.0 通识选修课自然科学类选修8 4.8人文社科类经管法类体艺医类平台课程学科平台课必修40.5 24.3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必修20.5 12.3专业主干课21.5 12.8个性课程专业提升课选修6.5 3.9专业拓展课专业外选修课4 2.4国际交流学习辅修专业、二学位实践课程必修41 24.5总学分(不含素质拓展学分)167素质拓展寒暑期社会实践类共10学分,详见《河海大学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及认定办法(修订)》志愿服务类课外活动参与类社会工作、荣誉与技能培训类竞赛成果类八、毕业条件修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通识课程、平台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及实践课程,成绩合格,且各部分所得学分均不少于相应规定学分数,累计获得不少于167学分,同时素质拓展学分获得不少于10学分方可毕业;符合河海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九、教学计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理论教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实践教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辅修教学计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程安排表附录: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对应矩阵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理论教学)(一)通识课程(共 33 学分)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公共必修课必修070104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 Legal Basis2 一070100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2 二0701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2.5 四070104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t Theoretical System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2.5 五0702100形势与政策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1 六1520101大学英语IForeign LanguagesⅠ(College English I)3 一1520102大学英语IIForeign LanguagesⅡ(College English II)3 二1520103大学英语ⅢForeign Languages Ⅲ(College English III)3 三2001005军事理论(含课内实践)Military Theory2 二1101001体育IPhysical Education I1 一1101002体育IIPhysical Education II1 二1101003体育ⅢPhysical Education Ⅲ1 三1101004体育IVPhysical Education IV1 四通识选修课选修自然科学类Natural Science83-8学期自选人文社科类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经管法类Economy, Management and Law体艺医类Sports, Art and Medicine合计33*大学英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小班化教学;已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可继续修读大学英语,也可选修拓展英语课程,直至修满9学分。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学科平台课必修1001103高等数学BICalculus BI5 一1001104高等数学BIICalculus BII6 二1001143几何与代数BGeometry and linear algebra B3 二100114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Probability & Statistics B3 三1002141大学物理BIPhysics BI2 二1002142大学物理 BIIPhysics BII3 三0501072电子电工学基础Basic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1.5 五0601029Visual Basic程序设计Visual Basic Programming Language3 一0404094测量学CSurveying C2 四0301023工程制图基础II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Drawing II3 一0301024土木工程制图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Drawing2 二1703128结构力学CStructural Mechanics C3 五1702060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4 四合计40.5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专业基础课必修1702061水力学AHydraulics A4.5 四1403047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2 一1403007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2 二1403051水分析化学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2 三1403045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2 五0406041土建工程基础Civil and Groundwork Engineering1.5 五0101112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Hydrology and Hydrogeology1.5 五1401043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Basis of Microbiology for Water Treatment3 五1402023水泵与泵站Water Pumps & Pump Stations2 五合计20.5专业主干课必修1403060城市水工程概论Introduction of City Water1 三1401059水资源利用与保护Utilization & Conservation of water Resource2 五1402040给水排水管道系统(Ⅰ)Water Supply & Drainage Ductwork (Ⅰ)2 六1402007给水排水管道系统(Ⅱ)Water Supply & Drainage Ductwork (Ⅱ)2 六1402026水处理工程(Ⅰ)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Ⅰ)3 六1402055水处理工程(Ⅱ)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Ⅱ)3 六1402029建筑给排水工程Building Water Supply & Drainage Engineering2.5 六1401025水工艺设备基础Basis of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2 六1402045水工艺仪表与控制Controlling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Instrument1 七0201134水工程经济Budget of Engineering Projects1 七0201135水工程施工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Water-WastewaterEngineering1 七1402005走进水的世界(新生研讨课)Entry into the Water World1 一合计21.5(四)个性课程(最低应选 10.5 学分)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最低应选学分专业提升课选修1401007生物化学原理Principle of Biochemistry2 五6.51402043工业废水处理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2 七1401042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Water System1.5 七1403065化工原理Principl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 五1405004环境水力学Environmental Hydraulics2 五0201042水利工程概论Introduction to Hydraulic Engineering2 七1401012地下水污染防治Groundwater Pollution Control2 六1401003环境监测Environment Monitoring2.5 七1402058城市垃圾处理技术Urban Garbage Disposal Technique1.5 七1401050清洁生产Clean Production2六1401104生态修复工程Ecological Restoration Engineering2 七专业拓展课选修专业外选修课4国际交流学习辅修/二学位(详见所修专业的辅修/二学位教学计划)合计10.5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性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070104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Practice for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 Legal Basis1 一07010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Practice for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1 二07010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Practice for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1.5 四070104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Practice for 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t Theoretical System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1.5 五0702055形势与政策实践Practice for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1 六2001001军事训练Military Practice2 一1002803大学物理实验 BIPhysics Experiments BI1 二1002804大学物理实验 BIIPhysics Experiments BII1 三1403010化学实验IChemistry Experiment I1 二1403052水分析化学实验Experiment of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1 三1404055水力学实验Hydraulic Experiment1 五0404095测量学实习Surveying Practice1.5 四1402036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及课程实习Course Design of Water Pumps & Pump Stations1 五1402033给水管网课设Cours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1.5 六1402034排水管网课设Course Design of Water Drainage Engineering1 六1402006建筑给水排水课设及课程实习Course Design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 Drainage Engineering1.5 六1402030水处理工程(Ⅰ)课设及课程实习Course Design of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I)1.5 七1402031水处理工程(Ⅱ)课设及课程实习Course Design of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II)1.5 七1402009水处理实验技术Experimental Techniques of Water Treatment1.5 七1402008生产实习Practice of Locale1 七1402038毕业实习Graduation Practice2 八1402017毕业设计Graduation Design14 七和八合计41* 1、实验:20学时计1学分;2、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设计:1周计1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