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明宣宗朱瞻基是怎么死的?朱瞻基死亡之谜简介

合集下载

朱瞻基短命的原因

朱瞻基短命的原因

朱瞻基短命的原因解析【示例范文仅供参考】---------------------------------------------------------------------- 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幼年的时候非常聪颖,1425年的时候就登基了,在位期间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实行了改革和一系列措施。

还是为知名的书画家,不过在位十年就去世了,只有38岁。

那朱瞻基为什么那么短命呢?下面就带你来看看朱瞻基短命的原因有哪些。

朱瞻基短命的原因:第一是过度的服用丹药,在古代很多的帝王都会吃丹药,认为可以延年益寿。

在古代丹药的主要原料大多数都是化学品,经过提炼出来的,长期服用肯定是会伤及肝脏的,迟早也会因为吃丹药丢命。

第二,过度劳累。

身为皇帝,每天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工作量很大,不过他很喜欢画画等,在女色上也不会过度。

但是当时的朱元璋取消了宰相之位,所有的任务都在皇帝的身上。

第三,遗传。

纵观明朝即位的皇帝,有不少都是短命的,相对而言,朱瞻基能活到38岁还是不错的了,而且自从朱棣之后,大部分皇帝都活的不长,但是朱家的藩王大部分都活的久一点,可见,明朝的皇帝也许是有家族遗传病症。

以上三点就是朱瞻基短命的原因。

【拓展】朱瞻基的皇后是谁?朱瞻基的皇后有两位,胡善祥和孙皇后。

其中胡善祥是他的第一位皇后,但是朱瞻基并不喜欢他,后面还以胡皇后没有子嗣且身体多病辞去了她皇后一职,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法师。

第二位就是孙皇后了,二人朝夕相处,感情也非常的深厚,当时在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被封为了贵妃,后面废了胡皇后之后改立的皇后,在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后被封为太皇太后,也就是他,在儿子朱祁镇被俘后,让朱祁钰登基的。

历史上的朱瞻基有多狠?在历史上对朱瞻基的评价还是不错的,非常有学问和文采,才能也比较出众,在军事上也非常有谋略,还经常微服私访,亲自耕种等,非常重视百姓,那为什么说他狠呢?因为在争夺皇权的时候,把自己的叔叔朱高煦,关在一个铜罐子中,架火烧,最后叔叔朱高煦被活活的烧死了。

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突然猝死

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突然猝死

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突然猝死关于明宣宗怎么死的这个问题历史上有着明确的记载,自从继承王位之后他同时也加强了首都的警戒,朝廷中文官三杨等人对他十分的忠诚,而武官中也有英国公辅助,可以说当时的朝廷有着许多突出的人才,再加上明宣宗统治时期十分注重清明廉洁,官员贪污腐败得现象几乎不存在,这让朝堂一度十分的清明,而百姓的生活也是十分安稳的,国家经济更是飞速的提升,他的统治得到了人们的肯定,甚至现在许多的历史学家都对他赞不绝口。

然而这样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在1435年的时候明宣宗去世了,而去世的原因也是让人十分意外的。

因为当时他是突然生病,然后在短暂的时间内突然去世,也就是说他是突然猝死的。

这个死亡的方式让当时许多人都措手不及,可以说明宣宗的去世是件十分可惜的事情,那个时候他只有三十八岁,正是励精图治的好时机,所以明宣宗的去世让很多人都非常的遗憾和惋惜。

关于明宣宗有多少个儿女历史上有着明确的记载,根据记载可以得知他共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三个女儿分别是胡皇后所生的顺德公主、永清两位公主和第二位皇后所生的常德公主。

明宣宗的两个儿子都曾经当过皇帝,第一个儿子朱祁镇据说是孙皇后从宫人那里抱养来的儿子,第二个儿子朱祁钰则是吴贤妃生下的。

大儿子朱祁镇曾经两次登上了王位,第一次登上王位的时候年纪非常小,当时的朝政都掌控在张太后手中,张太后去世之后,朱祁镇又开始宠信宦官,朝堂上一度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

1449年,朱祁镇被瓦剌抓捕,而他的弟弟,也就是明宣宗的第二个儿子朱祁玉继承了王位,瓦剌觉得不是皇帝朱祁镇没有利用价值,所以便将他放了回来。

朱祁玉担心朱祁镇与他争夺皇位,便将他软禁了起来,这软禁就软禁了七年,直到1457年,他才被人救出成功复辟。

明宣宗朱瞻基是汉朝的第五个皇帝,他的皇位之路非常顺利,因为他小的时候就非常受祖父朱棣和父亲明仁宗的喜欢,朱棣还在世的时候就立了朱瞻基为皇太孙。

明宣宗朱瞻基的父亲之所以能成为太子都是因为朱棣特别欣赏朱瞻基,从这可以看出朱瞻基至少在某些方面是比较优秀的。

你不知道的明宣宗朱瞻基的那些个事儿

你不知道的明宣宗朱瞻基的那些个事儿

你不知道的明宣宗朱瞻基的那些个事儿朱瞻基,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那位好圣孙。

不得不说,这位好圣孙除了活得不怎么长以外,别的方面运气简直好得和开挂一样。

永乐9年(公元1411年),时年14岁的朱瞻基被皇爷爷朱棣册立为皇太孙。

那个时候,他爹那个皇太子的位置都整天让他二叔朱高煦那伙人弄得风雨飘摇的,立他为皇太孙,除了祖父朱棣的偏爱,没有别的解释了。

这让二叔朱高煦想拿脑袋撞墙的心都有。

自己跟着父亲鞍前马后的打了那么多年的仗,现在还什么都不是。

看看大哥朱高炽一家,太子不说,现在连个十来岁的小屁孩都是皇太孙了,这算什么事儿?幼年朱瞻基公元1424年9月,明仁宗朱高炽称帝,同年11月,朱瞻基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子。

就这速度,也就只比明太祖册立太子朱标时慢一点儿。

但后面的事儿就完全没有可比性了。

朱标生生当了24年皇太子,最后还是没有熬过自己的父皇,走在前面了。

那个时候,朱标最常说的话是:今年我13岁了,被父皇立为太子了,父皇龙体康健。

今年我23岁了,还是太子,父皇龙体还很康健。

今年我33岁了,还是太子,父皇龙体还很康健。

今年我37岁了,还是太子,父皇龙体还很康健,我不活着了……再看看朱瞻基,25岁被立为皇太子,八个月后就是皇帝了。

人比人,气死人。

后来,关于朱瞻基只当了八个月太子这事儿引起了史家的怀疑,准确的说,就是怀疑他爹朱高炽是他弄死的。

当然了,怀疑只是怀疑,但这个事儿之所以能搞得大家都知道,他那个逗逼的二叔朱高煦绝对功不可没。

而朱瞻基的那些个正史上不怎么说的事儿也就从这一天开始了。

谋害父皇明仁宗朱高炽在登基称帝后,也产生了和他爹一样的搬家的想法。

不同的是,朱棣是从南京搬到北京,而朱高炽是打算从北就搬到南京。

所以,在朱瞻基被立为太子后,就被他爹朱高炽派到南京去做准备工作了。

此时,他那个喜剧派的阴谋家二叔朱高煦在山东。

1425年5月,在接到皇帝驾崩的消息,朱高煦那颗不安分的心又有新的想法了。

我欺负不过你,就欺负你儿子。

按说,朱高煦的想法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历史趣谈:明宣宗朱瞻基是怎样的皇帝?朱瞻基个人简介

历史趣谈:明宣宗朱瞻基是怎样的皇帝?朱瞻基个人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宣宗朱瞻基是怎样的皇帝?朱瞻基个人简介
导语:明宣宗宣德皇帝名朱瞻基,洪武三十一年(戊寅,1398年2月25日)二月初九日生于燕王府邸。

明仁宗洪熙皇帝长子,母诚孝昭皇后张氏。

幼年深得祖
明宣宗宣德皇帝名朱瞻基,洪武三十一年(戊寅,1398年2月25日)二月初九日生于燕王府邸。

明仁宗洪熙皇帝长子,母诚孝昭皇后张氏。

幼年深得祖父永乐皇帝的宠爱,永乐九年(1441年),永乐皇帝立朱瞻基为皇长孙。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忽然病危,一夕而死于钦安殿。

朱瞻基即位,改元宣德。

洪熙元年(1425)六月,即皇位。

以次年为宣德元年。

尊仁宗皇后为皇太后,立妃胡氏为皇后。

即位初,谕边将严守备,法司慎刑狱。

在位期间,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百姓乐业。

汉王高煦谋反,亲征不久即削平。

有暹罗、占城、苏门答剌、琉球、哈密、瓦刺等进贡。

宣德十年(1435)正月,崩于干清宫。

遗诏国家重务白皇太后行。

尊谥为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庙号宣宗。

葬于北京昌平明景陵。

宣德皇帝既是一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皇帝,又是一个喜欢射猎、斗促织和戏游无度的皇帝。

故宫博物院收藏着宣德皇帝的亲笔绘画和反映他射猎、戏游活动的绘画,如《武侯高卧图》、《三阳开泰图》、《瓜鼠图》、《射猎图》《行乐图》等。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日,朱瞻基死于乾清宫,年38岁。

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庙号宣宗。

葬北京昌平景陵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朱瞻基是怎么死的?明宣帝朱瞻基是因何而死

历史趣谈:朱瞻基是怎么死的?明宣帝朱瞻基是因何而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朱瞻基是怎么死的?明宣帝朱瞻基是因何而死
导语:朱瞻基死因: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幼年就非常受祖父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

他和
朱瞻基死因: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幼年就非常受祖父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

他和父亲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听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建议,明宣宗当政十年,重点在治理内政方面。

主动从交阯撤兵,节省了财力,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中国各族人民与交阯的交流。

明宣宗朱瞻基,洪熙皇帝朱高炽的长子,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太祖皇帝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

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正说明要将江山交给他,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忽然有人报告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

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这件事对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役也有很大的作用。

朱棣靖难之役胜利以后,就亲自挑选当时的著名文臣担任朱瞻基的老师,并多次指示,皇孙是个可造之才,你们一定要尽心竭力。

同时朱棣也不忘亲自教导。

朱棣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

朱瞻基于永乐九年(1411年)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成祖征讨,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朱棣都要带朱瞻基到农家看看,让皇孙了解农家的艰辛,让他以后作一位爱民的好皇帝。

朱棣对朱瞻基的精心教
生活常识分享。

蟋蟀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因为什么原因废后

蟋蟀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因为什么原因废后

蟋蟀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因为什么原因废后本文导读:图片来源于网络明宣宗朱瞻基是蟋蟀皇帝吗这个问题也曾被很多历史学家关注,其实关于这个问题还要从蟋蟀兴起开始说起,有人说过斗蟋蟀这件事情是从唐朝开始的,到了宋朝就成了十分著名的游戏形式,而明清时代则是斗蟋蟀最为鼎盛的时期。

这样看来明宣宗朱瞻基是蟋蟀皇帝吗这个问题似乎也有了一些答案。

既然明清时代斗蟋蟀已经十分的风靡,那么明宣宗有这个爱好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背景有着极深的关系。

另外历史上对这件事还有着一些记载,在《天顺日录》中曾经记载过,明宣宗去世之后,他的母后曾经下过命令,命人将他所有玩的玩意全部砸碎。

然而在1993年的时候景德镇曾经找到了一些青花的残片,在成功将这些东西复原之后发现原来竟然是蟋蟀罐,而且这些东西除了是碎片之外保存的都十分好,这就说明当时张太后让人砸碎的东西很有可能就是蟋蟀罐,那么明宣宗也十分有可能就是位斗蟋蟀的专家。

明宣宗为什么废后明宣宗是历史上一位十分著名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的表现十分出色,朝堂之上十分清明,百姓生活也非常好。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

虽然明宣宗的统治时期并不是很长,但是许多历史学家都对他的功绩表示了肯定。

明宣宗在位期间曾经废除了自己的结发妻子,而他废后却没有太过重要的理由,那么明宣宗废后是怎么回事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明宣宗废后指的是他废除了原配妻子胡皇后。

胡皇后的名字叫做胡善祥,她的父亲是锦衣卫中的百户。

胡皇后的名声是非常贤明的,她在永乐十五年的时候因为素有贤名被封为皇太孙妃嫁入了宫中。

明宣宗被封为皇太子后,胡善祥也随之成为皇太子妃。

1426年,明宣宗登上了皇位,而胡氏也成为当朝的皇后。

胡善祥贵为皇后,不管是举止礼仪还是性格都是十分的端庄,在当皇后期间,也没有犯过错误。

但是因为胡氏只生育了两个公主,而没有为皇帝生下龙子,因此在宫中并不受宠。

再加上宫中有一个得宠的孙贵妃,胡皇后的日子便更为的艰难。

朱瞻基的简介

朱瞻基的简介

朱瞻基的简介
1、朱瞻基去世早因为疾病的原因和过度劳累有关。

朱瞻基去世时年仅38岁,在短暂患病后意外的死在了乾清宫,他尊为章皇帝,庙号宣宗。

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把明朝推向了太平盛世。

2、瞻基,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 1425-1435年在位),史称明宣宗。

明宣宗是明朝难得的好皇帝,他继承先祖的事业,励精图治,把明朝推向了太平盛世,他和其父统治的十一年间被史家称为仁宣之治。

3、可惜的是这位好皇帝并长命,三十八岁时便去世了,据史料记载,他是因短期疾病去世的,具体什么病无从考据。

仔细查阅资料,不难发现明朝的十六帝都去世得都比较早,十六位帝王中,论高寿也就明太祖、明成祖两个早期皇帝,他们的寿命皆超过六十岁。

而后,明朝皇帝寿命大幅下滑,多数在四十多岁的时候驾崩。

在明朝历史中,寿命最短的为天启,年仅二十三岁,正德皇帝离世的时候也不过三十一岁。

由此看来,朱瞻基似得比较早很有可能与家族缺陷遗传病有关。

第 1 页共1 页。

明史简述之朱高炽和朱瞻基

明史简述之朱高炽和朱瞻基

明史简述之朱高炽和朱瞻基爷俩开创新纪元之仁宣之治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1425年),1424年—1425年在位,共8个月,年号“洪熙”。

朱高炽是明成祖长子,明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好多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1425年,病死,时年47岁。

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献陵(今北京十三陵)。

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425年—1435年在位,共10年,年号“宣德”。

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

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与其父仁宗并称仁宣之治。

1435年,病死,时年38岁,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葬景陵(今北京十三陵)。

明宣宗朱瞻基之所以会像写朱允炆和朱棣那样两个皇帝合起来写,主要是因为明仁宗,也就是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太悲催,好不容易熬到他强势的老爹驾崩,轮到他当皇帝,当了十个月就追随他老爹的步伐而去,在位时间太短。

接下来登基的就是朱瞻基。

历史上有说朱棣是不是很喜欢他这个肥胖的儿子的,但是朱高炽有个好儿子朱瞻基深得朱棣的喜爱,朱棣为了能让朱瞻基当皇帝,便把位子传给了朱高炽。

这一段历史眼不眼熟?对,后世的康熙、雍正、乾隆他们爷仨传位的原因跟朱棣爷仨是一模一样。

后世对朱高炽的评价是很高的,从给朱高炽定的庙号可以看出:仁宗。

谥号定为“昭”。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就是“仁”,其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将其定义为“爱人”,称能推行恭、宽、信、敏、惠这五种美德者即为“仁”。

仁慈,仁者,都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而朱高炽在历史上也确实是一个肯听从别人意见的帝王,否则,也不会由他和他的儿子一起开创仁宣之治。

他爷俩的积累才使得他们后几任皇帝有什么挥霍。

很像汉朝的文景之治,文帝和景帝的积累,使得武帝有充足的资源对匈奴用兵。

可以说没有文景之治,就没有武帝的北伐大业。

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就是土木堡之变里被蒙人掳走的那个皇帝,之所以敢北伐,王振的怂恿是一回事,他爹他爷爷给他留下的资产之丰富可供他肆意挥霍才是主要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明宣宗朱瞻基是怎么死的?朱瞻基死亡之谜简介
导语:朱瞻基在短期患病后于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1435年1月31日)意外地死去,终年38岁。

他在位只有10年。

他被尊为章皇帝,庙号宣宗。

他留下二子二
朱瞻基在短期患病后于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1435年1月31日)意外地死去,终年38岁。

他在位只有10年。

他被尊为章皇帝,庙号宣宗。

他留下二子二女及原配废后胡氏(死于1443年)、继后孙氏(死于1462年)和他母亲张太后(死于1442年)。

在临终时,朱瞻基指定已在1428年2月20日被定为皇太子的8岁的朱祁镇为他的继承人:这名儿童作为明英宗进行统治。

张太皇太后领导一个摄政团,它一直统治到1442年她死去时为止。

由三杨监修的这个时期的官方记载相当理想主义地把朱瞻基描绘成一个擅长文艺和献身于仁政的儒家君主。

这似乎言之有理。

他不但试图实践儒家的原则,而且通过编写为帝的指南《帝训》(1428年)和类似的教诲官员的手册《官箴》(1432年)而把儒家的原则留给后世。

在施政时,朱瞻基既懂得怎样授权,也知道如何行使领导权。

他在作出一项决定前常常采纳三杨的意见,而且倾向于接受或支持大学士和大臣们的建议。

可是,他在强化行政制度和皇帝权威方面,表现了强有力的领导才能。

当出现危机时,朱瞻基的行动是果断和负责的,如在朱高煦的起事和需要作出从安南撤军的最后决定时就是如此。

此外,他深切地关心公正的施政。

虽然他在对待失职的官员时是严厉的,但除了惩罚宦官外,他很少判处死刑。

他常常主持重要的审判。

他一贯命令复审严重的刑事案件,而这样的再审理在他统治时期使数千名无辜者获释。

总之,朱瞻基的统治是明史中一个了不起的时期,那时没有压倒一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