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第七单元 第19讲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3)意义: ①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 组合多样化的子代,有利于物种在一个无法预测的环境中生存 ②基因重组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与社会联系
我国是最早养殖和培育金鱼的国 家。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鲫鱼。在饲 养过程中,野生鲫鱼产生基因突变, 人们选择喜欢的品种培养,并进行 人工杂交。正是因为基因突变、基 因重组以及人工选择,才会出现色 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金鱼,极大地 丰富人们的生活。
(1)bZIP73基因的1个核苷酸的差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 (√) (2)bZIP73蛋白质的1个氨基酸的差异是由基因重组导致的(×) (3)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一定会导致表达的蛋白质失去活性(×)
练习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镰状细胞贫血主要流行于非洲的疟疾高发地区。具有一个镰状细胞贫 血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在氧含量正常的情况下,并不表现出镰状 细胞贫血的症状,因为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并对疟 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1)这些地区具有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其他地 区的高,为什么?
G TG C AC
GUG
②根本病因: 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的 碱基对发生替换
蛋白质
谷氨酸 正常
性状 两面凹的圆饼状
缬氨酸 异常
镰刀状
飓风起于青萍之末
思考 讨论 分析镰状细胞贫血形成的原因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发生变化
思考2: 如果这个基因发生碱基的增添或缺失 ,氨基酸序列是否也会改变? 从而引起性状的改变呢?
2. 健康人的细胞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吗?
存在
抑癌基因Ⅰ突变 原癌基因突变 抑癌基因Ⅱ突变 抑癌基因Ⅲ突变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9课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U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第二个字母
C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A 天冬酰胺 天冬酰胺 赖氨酸 赖氨酸
G 丝氨酸 丝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第三个 字母
U C A G
(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
__结__构____的改变,对生物适应环境的影响___并__不__是___(填“一定是”或“并
2.基因突变实例: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谷氨酸 缬氨酸
圆饼
镰刀
替换 谷氨酸
◆自我诊断◆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病毒、大肠杆菌及动物和植物都可发生基因突变。( √ ) 2.人工诱变可以提高突变频率并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 × ) 3.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这说明其具有普遍性。 (√ ) 4.A基因可突变为a基因,a基因也能再突变为A基因。( √ ) 5.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DNA→RNA的过程中。( × )
6.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HIV的遗传物质是RNA,不能发 生基因突变。( × )
7.积聚在甲状腺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 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 )
◆精准答题◆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个赖氨酸发生了改变。根据下图及表 格信息回答问题。
第一个 字母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内部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 的过程,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上面分 布着各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间期
基因突变常发生在间期,也能发生在其他各时期, 只是其他时期的突变率更低
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这不会遗 传给后代
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遗 传给后代,但有些植物可能通过无性生殖遗传给 后代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缘故、特点;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数据处理,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1.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明白得生物界在丰富多彩的本质,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2.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明白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3.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要紧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缘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缘故。
2、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四、学情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关于学生而言并不生疏,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差不多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和环境有关。
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怎么说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程序设计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利用学案导学,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发,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适应和学习方法。
同时,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基因突变的缘故及类型和基因重组的原理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关心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七、教学过程(一)、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欲望(5分钟)1、多媒体课件展现水毛茛和果蝇的图片,设疑: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什么缘故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状?这种变异能遗传吗?果蝇的白眼性状能遗传给后代吗?2、导出生物体变异的类型(不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并指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如果这个基因发生碱基的增添或缺失,氨基酸序列也会发生改变,所对应的性状肯定会改变
正常
增添
缺失
基因突变的实例
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
基序列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改变,但蛋白质结构、性状不一定改变
•
例如:① 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种密码子
③ 阐明基因重组的意义
核心素养
① 通过理解基因突变,形成生物进化观奠定
基础
② 通过讨论癌症发生的原因,说明癌变与基
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提升远离致癌因子、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社会责任感
③ 通过理解基因突变的特点,辩证的认识生
命活动过程中的变化,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问题探讨
我国早在1987年就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航天育种研究:将作物种子带入太空,利用太空中的特殊环境诱导基因
3. 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基因重组
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类型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
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产生不同的配子,
这样,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就可能具有与亲
代不同的基因型,从而使子代产生变异
可能有害,可能有利,也可能既无害也无益
基因突变的实例
镰状细胞贫血
镰刀型
红细胞
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患者的红细胞是弯曲的镰刀状,这样的红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导致死亡
该病主要发生在黑色人种中,在非洲黑人中的发病率最高
正常
红细胞
基因突变的实例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遗传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类型和影响等方面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知识点。
一、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在DNA分子中发生的突发性变化,它是遗传信息的突然改变。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种。
1. 点突变点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无移突变。
(1)错义突变:在DNA分子中的某个位置上,由于碱基置换,从而改变了密码子的编码,使得合成的蛋白质发生改变。
(2)无义突变:在DNA分子中的某个位置上,由于碱基置换,使得原本编码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
(3)无移突变:在DNA分子中的某个位置上,由于碱基插入或缺失,使得密码子的序列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合成中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
2. 染色体突变染色体突变是指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和染色体转座。
(1)染色体缺失: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缺失或丧失。
(2)染色体重复: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重复出现。
(3)染色体转座: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
二、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有性繁殖过程中。
1. 交叉互换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在交叉互换过程中,染色体上的相同部分被切割并重新连接,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2. 随机分离随机分离是指在有性繁殖过程中,父本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随机组合分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
基因重组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它是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也是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机制。
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影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进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1. 遗传疾病基因突变是遗传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课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课件

实例2 细胞的癌变
问题1:从基因角度看,结肠癌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多个基因突变问题2:健康人的细胞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么? 存在问题3: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有哪些明显特点?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比较
据细胞分裂图判断是基因突变还是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若该个体基因型为AAB-,则为基因突变若该个体基因型为AaB-,则可能为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癌胚抗原甲胎蛋白
治疗: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预防: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远离致癌因子 合理的膳食和作息,愉快的情绪, 不吸烟、不酗酒。
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CT、核磁共振以及癌基因检测等。
①物理因素:X射线,激光等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③生物因素:病毒、某些细菌等
二、基因重组
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基因重组的类型:
二、基因重组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根据概念,哪些基因可以发生重新组合?伴随哪些过程重新组合?
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基因重组的类型:
①交叉互换型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癌细胞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突变或过量表达
失去抑制作用
致癌因子
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计效应。
一、基因突变
实例2 细胞的癌变
癌变的原因(内因):
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
第19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4.基因突变的原因
易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
外因
物理因素 各种射线(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 化学因素 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砷、苯、煤焦油等 生物因素 某些病毒癌基因
内因 (自发):DNA分子复制偶尔错误
有性 生殖
②隐性纯合子 P杂交→F1自交→F2选种
③双杂合子 P杂交
无性 生殖
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如土豆、地瓜等
动物的杂交育种 P杂交→F1自由交配→选种→测交→保种
例:假设现有长毛立耳猫(BBEE)和短毛折耳猫(bbee),能否培育 出能稳定遗传的长毛折耳猫(BBee)?写出育种方案(图解)
例题:一群黑色(野生型)小鼠中产生一只白色(突变型)小鼠。 请设计实验判断该突变型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实验思路:选取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根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 预期结果:a.若后代全为野生型,则突变性状为隐性;
b.若后代全为突变型,则突变性状为显性; c.若后代既有突变型又有野生型,则突变性状为显性性状。
二、细胞癌变
5. 细胞癌变的内因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 前者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后者阻止组织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细胞DNA分子上本来就有的 a. 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_正__常__的__生___长__和__增__殖___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
旦_突__变___或__过__量__表___达__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增添或缺失的碱基数是3的倍数,则仅影响个别氨基酸,其他的不受影响
注意:基因突变发生在DNA中的位置 发生在DNA分子上的基因部分(如图:R、S、N、O),DNA的非基因 片段(基因间隔区)的碱基序列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
高中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19讲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01 基因突变
知识精讲
02 基因重组
知识精讲
04 备用题库
应试 | 对接高考 应试 | 对接高考
考点一 基因突变(知识精讲)
基因突变的概念
(1)碱基对的替换
A T T C G C C A T CT A C T C G A C A T
T A A G C G G A A AG T G A G C T G A A
2.类型
交叉互换
基因工程
自由组合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考点二 基因重组(应试|对接高考)
【命题角度1】结合基因重组特点、意义,考查生命观念
1.(2019·湖北荆州质检)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体内基因重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B.同胞兄妹之间遗传上的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造成的
备用题库
2.(2017·湖南省永州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由于碱基对的改变而引起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会改变基因的种类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基因结构
有性别决定的 生物应包括另 一条性染色体
C.任何真核生物的基因组测序都是测定其体细胞中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基因序列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紫外线处理二倍体酵母菌,除通过 基因突变产生营养缺陷型菌株外,涉及的 变异类型还可能有__染__色__体__变__异__;选用单 倍体酵母菌的好处是__其__突__变__性__状__(包__括__ ____隐__性__性__状__)_容__易__表__现__出__来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细胞中质粒上的基因_不__遵__循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其主要 原因是______质__粒__上__的__基__因__属__于__细__胞__质__基__因__,__其__遗__传__不__遵__循__孟__德__尔__遗__传__规__律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1.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 (1)
(2)判定方法
@《创新设计》
20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2.突变的具体形式的判断 (1)确定突变的形式:若只是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则一般为碱基对的替换;若 氨基酸序列发生大的变化,则一般为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2)确定替换的碱基对:一般根据突变前后转录成的mRNA的碱基序列判断,若 只有一个碱基存在差异,则该碱基所对应的基因中的碱基就为替换的碱基。
17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再从F1中取出野生型♀、突变型 的个体进行杂交,其后代(F2)表现型如表2: 表2
F1表现型 比例
突变型♀ 1
野生型♀ 0
由此可推知该基因突变为( ) A.显性突变、位于常染色体上 B.隐性突变、位于常染色体上 C.显性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 D.隐性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
14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结合基因突变类型和位置的判断,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3.(2018·经典高考,10)下列过程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 ) A.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红色素产量更高的红酵母 B.运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 C.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 D.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增加患癌风险
11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解析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 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A正确;基因突变普遍存在,可以发生在分裂的细胞中, 也可以发生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C错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单链,结构不 稳定,其突变率远大于DNA的突变率,D正确。 答案 C
7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2)(人教版必修2 P82“批判性思维”)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 体是有害的,但为何它仍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提示 对于生物个体而言,发生自然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但是,一个物种往往是由 许多个体组成的,就整个物种来看,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产生的突变还是很多的,其 中有不少突变是有利突变,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因此,基因突变能够为生物进 化提供原材料。
@《创新设计》
1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第19讲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创新设计》
考纲考情——知考向
最新考纲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近三年考情
2018·全国卷Ⅰ(6)、 2018·全国卷Ⅱ(6)、 2018·全国卷Ⅲ(30)、
2016·全国卷
核心素养——提考能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改变生物 生命观念 的性状,建立起进化与适应的 观点
4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2.
5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基因结构
有丝分裂间期 减Ⅰ分裂前的间期
@《创新设计》
基因
普遍性
低频性 不定向性 多害少利性
有性生殖 任何时期和部位
新基因
生物变异 原始材料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癌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2018·全国卷Ⅱ,6A)( ) (2)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2012·海南卷,23A)( ) (3)大肠杆菌经诱变育种可获得人胰岛素高产菌株。(2012·海南卷,5B)( ) (4)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1突变为B2可能是由于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 入造成的。(2013·海南,22A改编)( ) 提示 (1)× 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 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 (2)√ (3)× (4)√
(2)酵母菌细胞中质粒上的基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rdU是一种嘧啶类似物,酵母菌在繁殖过程中摄取BrdU并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酸的位置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含BrdU的DNA的酵母菌因其比正常的DNA更容
易被紫外线破坏而死亡,不繁殖的酵母菌由于不能利用BrdU,其DNA对紫外线不敏
感而存活下来。若图中的营养缺陷型是甘氨酸营养缺陷突变型,请利用上述原理将突
变型菌株从野生型菌株中筛选出来并大量繁殖(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步骤)。
23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解析 (1)二倍体酵母菌可进行有性生殖,用紫外线处理二倍体酵母菌时,既可诱发其 发生基因突变,也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单倍体酵母菌基因成单存在时不论显隐性都 可显现出来,故常选单倍体酵母菌作为育种材料。(2)进行有性生殖、细胞核基因的遗 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位于细胞质的基因(如线粒体、叶绿体、质粒上的基因)的遗 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其表现是母系遗传。(3)由题意知,甘氨酸营养缺陷突变型 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只有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甘氨酸才能生长,而未突变的野 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中正常繁殖。利用基本培养基培养时,野生型菌株繁殖时摄取 BrdU并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位置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这样用紫外线照射, 由于野生型菌株含有BrdU,比正常的DNA更容易被紫外线破坏而死亡,而突变型菌株 由于在基本培养基中不能繁殖,即不利用BrdU从而使其DNA中不含BrdU,其DNA对 紫外线不敏感而存活下来,然后将存活下来的酵母菌培养在加入甘氨酸的基本培养基 中,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甘氨酸突变菌株。
科学思维 比较与分类可遗传的变异
2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考点一 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实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GAA GUA
@《创新设计》
3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1)图示中 a、b、c 过程分别代表__D__N_A_复__制___、_转__录___和__翻__译__。突变主要发生在____a___ (填字母)过程中。 (2)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_血__红__蛋__白__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基__因__突__变___,碱基对由 ==AT===替换成==AT===。 (3)用光学显微镜能否观察到红细胞形状的变化?___能_____ (填“能”或“不能”)。9考点一Fra bibliotek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解析 根据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突变可以产生多种等位基因,A正确;X射线属于物 理诱变因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率,B错误;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 失三种情况,C选项属于替换,D选项属于增添,C、D正确。 答案 B
10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2.(2019·甘肃天水段考)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但却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种类增加,但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 C.基因突变只发生在分裂过程中,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D.RNA病毒中突变指RNA中碱基的改变、增添和缺失,其突变率远大于DNA的突变 率
@《创新设计》
15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解析 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A项涉及基因突变;运用 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能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B项涉及基因 突变;2,4-D属于生长素类似物,其作用机理不涉及基因结构的改变,C项不涉及基 因突变;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导致抑癌基因的结构发生改 变,D项涉及基因突变。 答案 C
24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答案 (1)染色体变异 其突变性状(包括隐性性状)容易表现出来 (2)不遵循 质粒上的基因属于细胞质基因,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3)实验步骤: ①配制缺少甘氨酸的基本培养基,在该基本培养基中再加入BrdU后,将图中的酵母菌 接种在上述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②用紫外线照射处理 ③将存活下来的酵母菌培养在加入甘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中,就能获得大量的甘氨酸突 变菌株
22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紫外线处理二倍体酵母菌,除通过基因突变产生营养缺陷型菌株外,涉及的变
异 类 型 还 可 能 有 ________ ; 选 用 单 倍 体 酵 母 菌 的 好 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1)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碱基对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替换
小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氨基酸序列
增添
大 不影响插入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缺失
大 不影响缺失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