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地区壮族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相关分析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临床意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临床意义(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由一系列激素及相应的酶组成,通过对血容量和外周阻力的控制,调节人体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
另外,它与一些肾脏疾病及与肾脏有关的一些疾病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检测血浆中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已成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的重要指标。
对一些有关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发病机理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一、临床意义1、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肾素是由肾脏近球体分泌分子量为40000的一种羧基蛋白水解酶,它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产生血管紧张素Ⅰ(AⅠ),AⅠ在转化酶的作用下形成AⅡ。
检测血浆中PRA和AⅡ浓度已成为肾性高血压、内分泌型高血压的诊断所必需,也是高肾素低血容量型高血压、低肾素高血容量型高血压、正常肾素正常血容量型高血压分类的依据.●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鉴别诊断.前者基础值增高,对立位、低钠和速尿的激发反应正常,后者基础值常低下,特别是激发反应低下。
●肾血管性高血压测定分肾静脉血浆肾素活性,有助于确定是否宜于手术治疗。
当侧枝循环建立,患侧/健侧的比值正常或仅轻度增高,手术效果不会好。
只有比值明显增高才提示手术可以获得明显降压效果.节段导管取血测定,可了解小范围的缺血。
●分泌肾素的肿瘤如近球小体瘤等,外周血浆肾素活增高,同时单侧肾静脉血肾素活性明显增高,但肾动脉不见狭窄。
●急性肾功衰病人血浆肾素活性明显升高,血液透析后随病情改善而恢复正常。
●慢性肾功衰伴高血压时,测定血浆肾素活性有助于区分可治性(血容量高,肾素活性不高)和顽固性(肾素活性增高)高血压,前者透析疗法有效,后者则透析效果不佳,切除肾脏才可望血压下降.2、醛固酮测定临床意义醛固酮(ALD)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分子量360。
4,它是一个非常强的电解质排泄的调节因子,临床上与很多疾病有关.增高见于:●生理情况下:低盐饮食、大量钠离子丢失、钾摄入过多可致醛固酮分泌增加;妇女月经的黄体期,妊娠后期可见醛固酮增高;体位改变,立位时升高,卧位时降低,故测定醛固酮时要固定采血方式。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分析在壮族IgA肾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要] 目的 : 通过分析肾素一 血管紧张素系统 ( R A S ) 3个关键基 因血管紧张素 Ⅱ1型受体 ( A T 1 R) 基因 A 1 1 6 6 C多 态 、
血管紧张素 I 转化酶( A C E) 基 因插人/ 缺失 (I / D) 多态和血管紧张素原 ( A G T ) 基因 M 2 3 5 T多态在壮族 I g A肾病患 者中的分
多态 、 A T 1 R基 因 A1 1 6 6 C多态和 A G T基因 M2 3 5 T多态 , 并分析其与 肾脏病变程度 、 蛋 白尿 、 高血压 、 肾功能损害等的关系。结 果: 肾病 组 A C E基因 I / D多态性与健康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D D基因型和 D等位基 因在 肾病组 中占显著优势 ( P< 0 . 0 5 ) , 而不同 H A A S 病理分 级比较 , A C E I / D多态 D D基因型在 ≥Ⅲ级组 中占显著优势 ( P< 0 . 0 5 ) , 肾损害组 D D基 因型分 布 频率高于无 肾损害组 ( P< 0 . 0 5 ) , A C E基 因 I / D多态在伴蛋 白尿组和不伴 蛋 白尿组 、 伴高血压 组和不伴 高血压组 中的分布差
r Nat i o n a l i t i e s ,Ba i s e 53 3 0 0,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v a l u e o f r e n i n — a n g i o t e n s i n s y s t e m( R A S ) g e n e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a n a l y s i s i n p r o g n o s i s o f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i n C h u a n g p o p u l a t i o n . T h e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s o f a n g i o t e n s i n I I t y p e 1 r e c e p t o r ( A T I R)g e n e A l 1 6 6 C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a n g i o t e n — s i n I c o n v e r t i n g e n z y m e( A C E )g e n e i n s e r t i o n / d e l e t i o n( t / D)p o l y m o r p h i s m a n d a n g i o t e n s i n o g e n( A G T )g e n e M 2 3 5 T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i n C h u a n g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w e r e s t u d i e d .M e t h o d s : 6 8 c a s e s o f C h u a n g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 n e p h r o p a t h y
儿童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关系的研究

表 4 正常儿童与 N S患 儿 的 血 清 A E 血浆 P A 和 A g 水 平 之 比较 ( ±s C 、 R nⅡ )
m / ;泼 尼 松 按 照 常 规 治疗 方 案 。足 量 gd
泼 尼 松 治 疗 8 , 后 每 4周 减 量 5m , 周 然 g
H1. 7
5
MatnBJ V dii ri , a vaHH,Bu g rR.e 1 l n e t . a
P r v t a g n s a c u y u a e u me t c li m t n i n n r se t a d a
c l s o t n n n r tv n rc lr my e t s e l h re i g i a e t u a o ye i
泼 5 0.6 2 12 8.5± 6 .5 正 常 , 经 正 规 激 素 足 量 治 疗 8周 , 为 福 + 2 794 ± 0.6 30 0 198 均 判 0 8.6 280 8.9± 2.0 激 素 耐 药 型 肾 病 综 合 征 。 准 按 照 ( ,L 泼尼松 2 6 15 ± 1.2 560 225 标 d J
( 稿 日期 :0 10 .2 收 2 0 .6 1 )
( 文编辑 : 小 萍) 本 李
儿 童激素耐 药型 肾病综合征 与肾素 一 管紧张素系统关 系的研 究 血
李 志辉 易著 文
表 1 两 组各 时 间 点 的 尿 蛋 白量 比较 ( g d ±s m/ , )
近 年 的 研 究 发 现 , 肾 素 . 管 紧 张 血 素 系统 ( A ) 肾 小 球 硬 化 和 小 管 间 质 R S在 纤 维 化 中 占据 着 重 要 的 地 位 …。 R S的 A
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伍琼;夏璐;洪李锋【期刊名称】《内科急危重症杂志》【年(卷),期】2014(020)005【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方法:198例体检者采空腹静脉血查血糖(FP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行糖耐量(OGTT)检测,测血压、身高及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及醛固酮肾素比值,相关回归分析血清RAAS水平与血脂、血压、血糖、BMI 及MS的相关性.根据是否患有MS分为MS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及醛固酮肾素比值大小.结果:血管紧张素Ⅱ与血脂组分TC(r=0.329)、TG(r=0.936)及BMI(r=0.29)正相关,与HDL-C(r=-0.256)负相关,与LDL-C(r =0.116,P=0.111)无明显相关性,Logestic回归分析血管紧张素Ⅱ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代谢综合征均有明显相关性(P<0.001),其中与MS回归系数最高(Exp(B)=1.082),MS组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0),2组醛固酮肾素比值无差异.结论:RAAS水平与MS密切相关.【总页数】3页(P318-319,358)【作者】伍琼;夏璐;洪李锋【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武汉 430050;武汉市第五医院,武汉 430050;武汉市第五医院,武汉 4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1;R587;R589【相关文献】1.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I/D多态性与厄贝沙坦降压疗效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水平的相关性 [J], 黄红;黄顺算;李燕;全胜麟;李宗禹;陈晓云;唐林青;沙艳梅;叶海琼;周黎2.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相关性研究 [J], 金卫东;李艳茹;陈娟3.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关性分析 [J], 郝瑩;臧彬4.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及临床意义 [J], 刘光霞;赵连春;卢亚敏;5.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及临床意义 [J], 刘光霞;赵连春;卢亚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西地区壮族人群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分析

摘要 : 目的
探讨 ’ 肾素一血管 紧张素 系统 ( A ) R S 中血 管紧张 素 l1型受体 ( T R) 因 A 16 I A1 基 16 C多态 、 血管 紧 采用 P R R L C — F P技术和 D A测序法检 测 10例 壮族人 A 1 N 5 TR 桂 西地 区
张素 I 转化酶 ( C ) 因插 缺失(f ) AE基 ID 多态及血管紧张素原 ( G ) A T 基因 M 3 T多态 在桂西地 区壮 族人群 中的 25 分布频率 , 比较其在不 同种族 间分 布的差异 。方法 基 因 A 16 A E基 因 ID和 A T基 因 M25 16 C、 C / G 3 T多态性 , 结合文献进 行不 同种族 间的 比较分 析。结果
山东 医药 2 1 0 1年第 5 1卷第 4 期 1
桂 西 地 区壮族 人 群 肾素一 血 管 紧 张 素 系 统 基 因多 态 性 分 析
尤 燕舞 黄海 玲 , , 林 栩 ( 1右 江民族 医学院 附属 医院 , 西 百 色 53 0 ; 江 民族 医学院组胚 教研 室) 广 30 02右
c 用 D e 水 解 过夜 。电泳 可见 2 7b C d I 7 p的 等位 基
因 162 16 A片段 ( 切点消失 ) 等位基 因 16 2 ( , 16 C 切
点存 在 ) 17b 呈 6 p及 10b 1 p两个 片段 。 123 A E基 因 ID多态 性 检 测 . . C / 采 用 直接 P R C 法 。正 引 物 为 5一T G G C A T C A C rTC C G A A C C C C T CTr 一 I I
响 R S 因在一些疾病特别是地 方高发性 疾病发生 、 展中的作 用。 A 基 发 关键 词 : 血管紧张素 I1型受体 ; I 血管 紧张素 1 转化 酶 ; 血管紧张素原 ; 基因多态性 ; 种族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现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
究现状
王志鹏;林绍强
【期刊名称】《广东医学》
【年(卷),期】2005(026)009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遗传因素在EH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占到30%.5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是调节血压和血容量的激素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的血压调节反馈系统,在EH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编码基因是EH候选易感基因之一,研究最为广泛。
各国学者通过比较EH人群和正常血压人群RAS基因状态差异,发现个体间可因携带的RAS等位基因不一致而对EH易感程度不同。
本文就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总页数】2页(P1301-1302)
【作者】王志鹏;林绍强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广州,510632;暨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广州,5106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关系的探讨 [J], 林婴;尹一兵;杨明清;陶建虹;尹立雪;黄文芳;杜琼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J], 张蓓蓓;彭宇竹;郭锡熔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J], 孙红霞;曲娴
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低肾素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J], 张怡;初少莉;高平进;朱鼎良
5.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J], 孙琦;柳青;雷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术) 的临 床应 用 [] 中华 胸心 血 管外 科杂 志 ,0 3 1 J. 2 0 ,9
[ ] 郭加强 . 7 心脏外科技术图谱 [ . 州: M]杭 浙江科学技术 出版
社 ,95 4 2 6 . 19 :5 ~4 2
[2 王顺 民, 2] 徐志伟 , 苏肇 伉 , . 等 房室连接不 一致 右心 室双 出口根治手术的选择与适应证优化 [] 中华胸心血管外 J. 科临床杂志 ,0 5 1 ( )19—1 1 2 0 ,2 3 :4 5. 汪曾炜 , 朱洪 玉 , 右心 室双 出 口无肺 动脉狭 等. [3 李春华 , 2] 窄的外科治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 杂志 ,0 4 2 ( ) J. 20 ,0 3 :
ot t g t e tc J .JT oa adoacS r, 92 ul h nr l l h rcC ri s ug 17 , ef i v ie J v 6 ( )2 1 8 . 4 2 :7 —2 1
谷兴琳 , 钱龙 宝 , . 等 儿童 右心窒 双出 口的外科 [8 莫绪明 , 1] 治疗 []江苏医药 ,0 5 3 ( )9 —9 . J. 20 ,12 :6 8 [9 徐志伟 , 1] 苏肇伉 , 王顺 民, . 等 大动 脉转换 术治疗 右心 室 双 出口合并肺动脉瓣 下室间隔缺损 []中华胸心血 管外 J. 科杂志 ,0 1 1 ( ) 12 3 . 2 0 ,7 3 :3 —14 o u Nt k u e B v n rc lr l r 1 a [0 L c u y tF,Ha n C, aa o a K , t . ie tiu a 2 ] a rGa e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IGF-1、IGFBP-1相关性分析

麻 海英 刘 复权
【 要】 目的 摘
张 英奎
崔炳元
郭立 娜 张娜 张轶
研 究多囊卵巢综合征( oyyt vr n rm ,C S 患者性激素水 平与肾素血管紧 plcs c ays do e P O ) io y
张 素 系统 及 胰 岛素 样 生 长 因子 一(G 一) 胰 岛素 样 生 长 因子 结 合 蛋 白一 (G B 一 ) 相 关 因 素 的 关 系 , 1IF1 、 1IF P1 等 探 讨 PO C S的 发 病 机 制 。方 法 对 P O C S患 者 于 自然 月经 或 黄 体 酮撤 退 性 出血 的 第 3~ 5天 测 定 血 浆 肾 素 原 ( R 、 管 紧张 素 Ⅱ ( TⅡ) 血 清 IF 1 I F P1 空 腹 胰 岛 素 (N ) 空 腹 血 糖 ( L 、 体 生 成 素 P A) 血 A 及 G - 、G B .、 IS 、 G U) 黄
( H) 促 卵泡素( S 、 烯二酮 ( 2 、 二醇( 2 、 L 、 F H) 雄 A )雌 E ) 睾酮 ( ) T 。结果
PO C S患者 P A、 TⅡ与 L A 、 R A H、 2 T
水 平 E及 L / S 呈 正 相 关 ( < . 5或 <0 0 ) IF P1分 别 与 B 、N H FH 尸 00 . 1 ;G B — MII s水 平 、N / L 比 值 呈 负相 ISG 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要】目的 分析桂 西地 区壮族 人 肾素一 管紧 张素 系统 中血 管 紧张素 1 1型受 体 ( TR) 因 A1 6 C多态 、 管紧 张 摘 血 I A , 基 6 1 血 素 I转 化酶 ( E) 因插 入/ 失 ( D) AC 基 缺 I 多态及 血 管 紧张素 原 ( G 基 因 M2 5 / A T) 3 T多 态与 原发性 肾病 综合 征 的相 关性 。 方 法 选 取 l2 桂 西 地 区 壮族 原 发性 肾病综 合 征 患 者 ( 1例 肾病 组 ) 10例 正 常对 照 者 ( 照组 ) 行 病 例对 照 研究 , 及 5 对 进 采用 聚 合 酶链 反应 一 限制 性 片段 长 度多 态性 技 术 、 接 聚合 酶链 反 应技 术 和 DN 直 A测序 法检 测 肾 素一 管 紧张 素系 统 血 3 主要基 因的多态 性 , 对其在 两组 的分 布情况进 行 比较 。 结果 。 个 并 肾病组 A E基 因 I C / D多态性 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 统
t n mo sRe i n Ba s 5 3 0 , i a o o u g o , ie 3 0 0 Ch n
[ sr c Ab ta  ̄Ob et e o n ls e orlt nb te n he e e e f n i e s jci a it r ai e e rekygn s go n i v T a y sh c e o w t o a t nⅡtp rc po TR e e C y e1 ee trA 11 n 16 f g A 6 1 p lmop i a goesn Icn et ge zme( E g n sr o/e t n(D p lmop i n n i e s oe AG ) oy rhs n itni o vr n ny AC ) e ei et nd l i V ) o m, i n i eo y rhs a da g tn i gn( T m o n g n 3 Tp lm rhs n i- n i e s s m( S a dp mayn p rt y do h a g o uaino s e eM2 5 oy op im i r nn a go n i s t RA ) n r r e hoi sn rme nZ u n p l o f ne t n ye i c i p t Wet
【 献标 识码 】 文 A
【 章编 号 】 6 3 7 1 (0 2 0 ( )0 1 — 3 文 1 7 — 2 0 2 1 )6 b 一 0 3 0
Co r l t n a a y i e we n r n i a g 0 e sn s se g n o y o p im r ea i n l ss b t e e n n— n i tn i y t m e e p l m r h s o
计学意义, D基 因 型和 D等位 基 因在 。 组 中 占显 著优 势 ( 肾病 P<00 )而 A , 因 A1 6 C、 T基 因 M2 5 .5 : TR基 1 6 AG 3 T多态 在 两组 中分 布差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 ( P>00 ) 结论 AC D多态 的 D等 位基 因是桂 西 地 区壮族 人原 发性 .5 。 EI / 肾病综 合征 的
a d i ar e hr tc s ndr m e i Zhua g po ul to 0 e to ua x n prm y n p o i y o n n p a i n f W s fG ng i Zhua g Aut no o g o n o m usRe i n
l ino s o u n x h a gAuo o u e in(e ho ah ru ) n 0css f oma cnrl (o t l ru ) a o f t Wet f a g i u n t mo sR go n p rp tygo p a d 1 ae r l o t s cnr o p G Z n 5 on o og
22 6第 卷 1 0 年 月 9第7 1 期
论
著 ・
桂 西地 区壮族 人 肾素 一血管紧 张素系统基 因多态 与 原发 性 肾病 综 合 征 的相 关 分析
尤 燕 舞 林 栩 王 洁 杨 发奋
右 江 民族 医学 院 附属 医 院 肾 内科 , 广西 百 色
5 30 30 0
Y a w LN WANG J Y NG Ffn OU Y n u I Xu i e A a e D p r n fN p rlg , h fl td Hoptlo o j n dclC l g o ai aie,G a giZ u n — e at to e ho y teAf i e s i fY ui g Me i ol e frN t n lis u nx h a gAu me o i a a a a e o t
o a g iZ u n tn mo sRe in M eho 2 c s so ain swi rmay n p rtcs n r me i h a gp p 。 fGu n x h a gAuo o u go . t ds1 ae fp t t t p i r e h oi y d o n Z u n o u 1 e h
易感 因 素之 一 , A 1 但 R基 因 A16 C多态 、 T基 因 M2 5 T 16 AG 3 T多 态可 能 与原发 性 肾病 综 合征 的发 生 无 明确关 联 。 【 键 词】肾素一血 管 紧张 素 系统 ; 因 多态 ; 关 基 壮族 人群 ; 肾病 综合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中图分 类 号】 6 2 R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