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地区壮族人群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分析
桂西地区壮族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相关分析

【 要】目的 分析桂 西地 区壮族 人 肾素一 管紧 张素 系统 中血 管 紧张素 1 1型受 体 ( TR) 因 A1 6 C多态 、 管紧 张 摘 血 I A , 基 6 1 血 素 I转 化酶 ( E) 因插 入/ 失 ( D) AC 基 缺 I 多态及 血 管 紧张素 原 ( G 基 因 M2 5 / A T) 3 T多 态与 原发性 肾病 综合 征 的相 关性 。 方 法 选 取 l2 桂 西 地 区 壮族 原 发性 肾病综 合 征 患 者 ( 1例 肾病 组 ) 10例 正 常对 照 者 ( 照组 ) 行 病 例对 照 研究 , 及 5 对 进 采用 聚 合 酶链 反应 一 限制 性 片段 长 度多 态性 技 术 、 接 聚合 酶链 反 应技 术 和 DN 直 A测序 法检 测 肾 素一 管 紧张 素系 统 血 3 主要基 因的多态 性 , 对其在 两组 的分 布情况进 行 比较 。 结果 。 个 并 肾病组 A E基 因 I C / D多态性 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 统
t n mo sRe i n Ba s 5 3 0 , i a o o u g o , ie 3 0 0 Ch n
[ sr c Ab ta  ̄Ob et e o n ls e orlt nb te n he e e e f n i e s jci a it r ai e e rekygn s go n i v T a y sh c e o w t o a t nⅡtp rc po TR e e C y e1 ee trA 11 n 16 f g A 6 1 p lmop i a goesn Icn et ge zme( E g n sr o/e t n(D p lmop i n n i e s oe AG ) oy rhs n itni o vr n ny AC ) e ei et nd l i V ) o m, i n i eo y rhs a da g tn i gn( T m o n g n 3 Tp lm rhs n i- n i e s s m( S a dp mayn p rt y do h a g o uaino s e eM2 5 oy op im i r nn a go n i s t RA ) n r r e hoi sn rme nZ u n p l o f ne t n ye i c i p t Wet
高血压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高血压的基因多态性研究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据统计,全球成年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30%,而在老年人中更高达50%以上。
高血压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然而,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完全明确,其中基因多态性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高血压的基因多态性研究及其意义。
高血压的基因多态性指的是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基因序列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或发展。
研究表明,高血压发病与多个基因的多态性相关。
这些基因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关基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非酶切割物的受体基因、交感神经调节基因、电导离子通道基因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一直被认为是高血压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
该系统调节血压平衡,基因多态性可能导致该系统的功能异常。
例如,研究发现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ACE基因的基因多态性导致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而影响到血管紧张素的生成,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此外,AGTR1(血管紧张素II型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也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相关。
AGTR1基因编码的受体与血管紧张素II的结合,起到调节血管压力和体液平衡的作用。
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受体的表达水平和功能,进而影响细胞对血管紧张素II的敏感性,导致血压升高。
交感神经系统在调节血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交感神经调节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会影响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和反应性,进而影响血压。
例如,ADRB2(β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相关。
β2肾上腺素受体调节肾上腺素的效应,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受体的表达水平和功能,从而影响血压调节。
电导离子通道是神经细胞传递信号的通道,其功能异常与高血压发病有关。
研究发现,电导离子通道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相关。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分析在壮族IgA肾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要] 目的 : 通过分析肾素一 血管紧张素系统 ( R A S ) 3个关键基 因血管紧张素 Ⅱ1型受体 ( A T 1 R) 基因 A 1 1 6 6 C多 态 、
血管紧张素 I 转化酶( A C E) 基 因插人/ 缺失 (I / D) 多态和血管紧张素原 ( A G T ) 基因 M 2 3 5 T多态在壮族 I g A肾病患 者中的分
多态 、 A T 1 R基 因 A1 1 6 6 C多态和 A G T基因 M2 3 5 T多态 , 并分析其与 肾脏病变程度 、 蛋 白尿 、 高血压 、 肾功能损害等的关系。结 果: 肾病 组 A C E基因 I / D多态性与健康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D D基因型和 D等位基 因在 肾病组 中占显著优势 ( P< 0 . 0 5 ) , 而不同 H A A S 病理分 级比较 , A C E I / D多态 D D基因型在 ≥Ⅲ级组 中占显著优势 ( P< 0 . 0 5 ) , 肾损害组 D D基 因型分 布 频率高于无 肾损害组 ( P< 0 . 0 5 ) , A C E基 因 I / D多态在伴蛋 白尿组和不伴 蛋 白尿组 、 伴高血压 组和不伴 高血压组 中的分布差
r Nat i o n a l i t i e s ,Ba i s e 53 3 0 0,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v a l u e o f r e n i n — a n g i o t e n s i n s y s t e m( R A S ) g e n e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a n a l y s i s i n p r o g n o s i s o f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i n C h u a n g p o p u l a t i o n . T h e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s o f a n g i o t e n s i n I I t y p e 1 r e c e p t o r ( A T I R)g e n e A l 1 6 6 C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a n g i o t e n — s i n I c o n v e r t i n g e n z y m e( A C E )g e n e i n s e r t i o n / d e l e t i o n( t / D)p o l y m o r p h i s m a n d a n g i o t e n s i n o g e n( A G T )g e n e M 2 3 5 T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i n C h u a n g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w e r e s t u d i e d .M e t h o d s : 6 8 c a s e s o f C h u a n g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 n e p h r o p a t h y
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HDC 发 病 的研 究 正 处 于 探 索 之 中。 本 文 通 过 病 P 例一 照 研 究 , 讨 胎 儿 血 管 紧 张 素 ( 对 探 AGT) 因 基 T14 血管 紧张 素 转 换 酶 ( E) 因 插 入 / 失 7 M、 AC 基 缺 (/ ) 态性 及 AT R 基 因 A1 6 C位 点 多态 性 与 ID 多 1 16 HDC P的相 关性 , 从遗 传学 角 度为 HDC P早 期诊 断 和治疗 提供 理论 依据 和新 的途 径 。
1 2 胎 盘 的 采 集 及 D A 提 取 . N 取 产 妇 的胎 盘 胎 儿 面 约 5c × 3c × 2c 大 m m m
_。] 2
,
目 前 , 于 多 个 基 因 突 变 协 同 作 用 导 致 关
小 , 于 一2 ℃冰 箱保 存 。采 用苯 酚/ 仿 经 典 方 置 O 氯 法提取 DNA。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均 > O 0 ) 2 相对 于 AA 基 因 型 , C . 5 。( ) HD P组 和 子痫 前 期 组 AT R AC基 因 型 人 群 的 0R值 1 分 别 为 32 1 3 67 子 痫 前 期 组 C等 位 基 因相 对 A 等 位 基 因 的 0 值 为 3 4 0 3 相 对 于 Ⅱ基 因型 , C .4 和 .6 , R . 0 。( ) HD P 组 和 子 痫 前 期 组 A EDD基 因 型人 群 的 OR值 分 别 为 2 89和 3 4 9 D 等位 基 因 相 对 于 I 位 基 因 的 OR值 分 别 C .9 .2 ; 等 为 17 . 6和 1 9 。( ) . 0 4 2组 AC E和 AT R联 合 基 因 分析 : 对 于 Ⅱ一 A 联 合 基 因 型 , 时 携 带 AC D 和 ACDI 1 相 A 同 -D — 联 合 基 因型 0 值 为 7 5 结 论 胎 儿 AG 基 因 T14 多 态 性 可 能 与 HDC 的 发 生 无 关 联 ; 儿 A R 基 因 R .。 T 7M P 胎 T1
中国北方汉族新生儿人群ACE和AGT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 和 8 0 4名健 康新生儿 M2 3 5 T等位基因的变异 。 结果 ① A C E I / D基 因型和等位 基 因频 率与桂西壮族 、 新疆维吾尔族 、 内蒙古鄂 伦春族 、 印度人 和美 国人 比较存 在显著差异 ( P < 0 . 0 1 ) , 与
巴基斯坦 和台湾人 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AG T基 因型和等位基 因频 率与桂西壮族 、 苗族 、 埃及人及葡萄牙人
( I / D) 多态性 是位 于 A C E基 因第 1 6 个 内含子 的一
段 2 8 7 b p Al u序 列 多 态 性 , AC E基 因 I / D多 态 性 和
・
8 2・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 0 1 3年 3月 第 5卷 第 2 期
J Mo l Di a g n T h e r ,Ma r c h 2 0 1 3 , V o 1 . 5 No . 2
we r e n o d i fe r e n c e s ro f m Pa k i s t ni a a n d T a i wa n e s e . AGT g e n e t y p e nd a a l l e l e f r e q u e n c i e s o f Ch i n e s e n o r t h e r n Ha n p o p u l a t i o n we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e r e n c e s f r o m t h o s e o f Z h u a n g p o p u l a t i o n ,M i a o p o p u l t i o n ,E g y p t i a n a n d
R e s u l t s ①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e r e n c e s i n AC E I / D g e n o t y p e a n d a l l e l e f r e q u e n c i e s w e r e o b s e r v e d b e t we e n t h i s
肾脏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

肾脏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
贾俊亚;丁国华
【期刊名称】《生理科学进展》
【年(卷),期】2008(39)1
【摘要】肾脏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肾脏生理功能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肾脏RAS的新成分及新作用机制不断被发现.转基因动物研究使肾脏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血压及水钠平衡调节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AngⅡ的非血流动力学作用已经确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及Ang 1~7对肾功能的调节作用也已得到认可.肾素/前肾素特异性受体、ACE的信号转导功能,以及AT1受体的转激活功能等,已成为肾脏生理科学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对于人们认识肾脏局部RAS功能,探讨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4页(P71-74)
【作者】贾俊亚;丁国华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肾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武汉,43006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4.1;R692
【相关文献】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糖尿病肾病肾脏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调节肾脏活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中的作用
3.肾素促肾脏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扩展
4.心血管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发现
及其病理生理意义5.高血压与肾脏疾病中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及病理生理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中的研究
进展
刘子歌;陈德胜
【期刊名称】《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年(卷),期】2024(45)1
【摘要】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通过肾素影响醛固酮分泌的调节系统。
RAAS是一种激素级联反应,在动脉压、体液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控制中起关键调节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AS的主要调节效应物质。
此外,骨骼组织中的局部RAAS组成成分的激活在骨质疏松症(OP)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综述RAAS对骨代谢过程的影响以及在O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总页数】4页(P96-99)
【作者】刘子歌;陈德胜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进展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降压疗效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3.骨质疏松症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生机制及治疗靶点研究进展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慢性心力衰竭肾素-血管紧
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临床干预研究进展5.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D D型发生 C F的 O H R增高 。【 论 】 C 结 A E基 因 I / D多态性 与 中国南方部 分汉族 人群 冠心病 患者发生 C HF有
关 , D 型 A E基 因 可 能 是 该 地 区 C F发 病 的遗 传 危 险 因素 。 单 独 的 A T基 因 M 3 T多 态 性 似 与 该 地 区 冠 D C H G 25 心 病 患 者 发 生 C F无 关 , 联 合 A E基 因 分 析 则 发 现 , C 和 A T基 因 在 C H 但 C AE G HF的 发 生 中具 有 协 同 作 用 , D D 型 基 因 的 冠 心 病 患 者 若 同 时携 带 有 r 1 因 . 生 C I基 1 发 HF的 机 率 增 高 。 关 键 词 : 管 紧 张 素 转 换 酶 ;血 管 紧 张 素 原 ; 因 多 态 性 ;冠 心 病 ;心 力 衰竭 血 基
NI Yu - in, UO L -u ‘PE U nqa ‘ L iy n, NG a ‘ ME a 2 P NG h J n, IXio, E S u,GONG Wu xn 4 -ig
’
(1 e at n fC rilg , e FfhAf l td Hop tl S ts n Unv ri ; .D p r n fC r ilg , .D p r me t adoo y Th i f i e s i , UN Ya— iest 2 e at to adoo o t ia a e y me y
Ma L 2 8 0o
20 0 8年 3月
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合并 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牛 云茜 ,罗 礼 云 , 彭 健 , 梅 啸 , 彭 澍 ,龚 五星
590 ) 10 0 (I .中 山大 学 附 属 第 五 医院 心 内 二 科 ;2 珠 海 市 第 二 人 民 医 院心 内 科 ; . 南 大 学 附 属 第 三 医 院心 内 科 ; . 3暨 4 暨南 大 学 附 属 第 三 医 院 分 子 生 物 实 验 中 心 ,广 东 珠 海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 目的
探讨 ’ 肾素一血管 紧张素 系统 ( A ) R S 中血 管紧张 素 l1型受体 ( T R) 因 A 16 I A1 基 16 C多态 、 血管 紧 采用 P R R L C — F P技术和 D A测序法检 测 10例 壮族人 A 1 N 5 TR 桂 西地 区
张素 I 转化酶 ( C ) 因插 缺失(f ) AE基 ID 多态及血管紧张素原 ( G ) A T 基因 M 3 T多态 在桂西地 区壮 族人群 中的 25 分布频率 , 比较其在不 同种族 间分 布的差异 。方法 基 因 A 16 A E基 因 ID和 A T基 因 M25 16 C、 C / G 3 T多态性 , 结合文献进 行不 同种族 间的 比较分 析。结果
山东 医药 2 1 0 1年第 5 1卷第 4 期 1
桂 西 地 区壮族 人 群 肾素一 血 管 紧 张 素 系 统 基 因多 态 性 分 析
尤 燕舞 黄海 玲 , , 林 栩 ( 1右 江民族 医学院 附属 医院 , 西 百 色 53 0 ; 江 民族 医学院组胚 教研 室) 广 30 02右
c 用 D e 水 解 过夜 。电泳 可见 2 7b C d I 7 p的 等位 基
因 162 16 A片段 ( 切点消失 ) 等位基 因 16 2 ( , 16 C 切
点存 在 ) 17b 呈 6 p及 10b 1 p两个 片段 。 123 A E基 因 ID多态 性 检 测 . . C / 采 用 直接 P R C 法 。正 引 物 为 5一T G G C A T C A C rTC C G A A C C C C T CTr 一 I I
响 R S 因在一些疾病特别是地 方高发性 疾病发生 、 展中的作 用。 A 基 发 关键 词 : 血管紧张素 I1型受体 ; I 血管 紧张素 1 转化 酶 ; 血管紧张素原 ; 基因多态性 ; 种族
中图分 类号 : 74 Q 5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0 226 2 1 ) 1 0 30 10 —6 X(0 1 4 - 4 -3 0
挥 作用 , 定 A 1 决 T R蛋 白表 达 的基 因是 否 存 在 某 种
12 1 基因组 D A提取 .. N
采集体检健康者静脉血
3ml用 E T — 抗 凝 , 用 改 良碘化 钠 法 提 取 白 , D AK 采 细胞基 因组 D A, 6q保 存备用 。 N 一8 C 1 2 2 A 1 基 因 A 16 . . T R 16 C多 态 性 检 测 采 用
A 1 6 A E基 因 ID和 A T基 因 M2 5 1 6 C、 C / G 3 T多 态性
建立 5 l 0 的反应 体系后 , 放入 P R扩增仪: C 变性 9 0 , 4o 30s退火 5 2 , 伸 7 C 0o 10S延 C 2℃ 10s 3 2 , 0
个循 环后 , 7 在 2℃充 分延 伸 1 n P R产物 在 3 0mi,C 7
壮族人群 A 1 T R基 因 A 16 16 C基 因型和等位基 因频率与 土耳其 比较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西地 区壮族 人群 A E基 桂 C 因 ID基 因型频 率与法国人 、 / 土耳其人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因型和等位基 因频率 与黎巴嫩人 、 基 巴林人 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 意义 ; 桂西地 区壮族人 群 A T基因 M25 G 3 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法国人 、 蒙古族 人 、 土耳其 人 、 兰 波 人 比较 有统计学差异 ( P均 <00 ) .1 。结论 R S基因多态性在不 同种族 间分布频率存 在差异 , 种差异势必会影 A 这
生及 多 种 细 胞 因 子 的作 用 密 切 相 关 。 R S中另 一 A
G I3 , T" 负引物 为 : 一G G rT A A Y T C3。 - 5 C A T G C T G T 一 C
候选基 因为血管紧张素原 ( G ) 因, AT基 其第 2外显
子 74T C变 异导 致编码 产 物第 25号 甲硫 氨 酸变 0 / 3 为苏 氨 酸 ( 2 5 , G 2 5 M 3T) A T M 3T多 态 与 血 浆 A T G 水平 有 关 。2 1 0 1年 4~6月 , 文 对 A 1 基 因 本 TR
肾素一 血 管 紧 张素 ( A ) R S 系统 对水 、 电解 质 平 衡 及血 压 调节起 重要 作 用 , 同个 体 R S的活性 不 不 A 同 , 同时受 系统组 成成 分 的表达 以及 活性 的影 响 。 也
他生化 指标 均在 参考 范 围 内 , 电图检查正 常 , 除 心 排 肝脏 、 肾脏 、 内分 泌 和心脑 血管 疾病 。研究 对象 均来
P RR L C . F P法 。 正 引 物 为 : C C A G 广r G G 5. A C T ] r A . r
或某些变异 , 影响着 A 1 T R的结构及功能 , 从而影响 R S的活性效应。血管 紧张素 I A 转化酶 ( C ) A E 催 化 A g 转 化为 A gI, R S系统 中的关 键 酶 , n I n I 是 A 可同时灭活有舒血管作用 的缓激肽 , 与血管 内皮增
血管紧张素 Ⅱ( n ) A g1 具有直接 的缩血管作用 , 1 是
R S中最重 要 的活 性 介 质 之 一 。研 究 证 实 , n I A A gI
自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为正常健康体检者 , 且 相互 间无 血缘关 系。
12 方法 .
在人体 中主要通过血管紧张 11型受体 ( T R 发 1 A1)
进行 了研 究 , 以确 定 其 在桂 西 地 区正 常 壮 族 人 群 中5.A G G c A C c C T G c T A AT G - G r I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