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技术

合集下载

snp原理

snp原理

snp原理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单核苷酸多态性)是指在基因组中,一个单个核苷酸的改变而导致的遗传变异。

它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常见的遗传变异形式,约占所有遗传变异的90%。

SNP的形成可以由DNA复制错误、环境因素、突变等多种原因引起。

在人类基因组中,SNP通常被广泛分布并遵循一个特定的模式。

SNP的检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例如DNA测序技术。

在SNP分析中,通常会选择一小段与某个基因或疾病相关的DNA序列进行测序,然后比较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

如果在比较样本之间发现了SNP,就可以推断某个基因组中的SNP 可能与特定的性状、疾病或药物反应相关。

SNP的研究对于了解基因组的差异、个体间的遗传变异以及疾病的发生机制都非常重要。

通过大规模SNP分析,可以发现某些SNP与特定疾病的易感性之间存在关联,从而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疾病的遗传基础。

此外,SNP也可以用于个体基因组的鉴定和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总的来说,SNP是一种常见的遗传变异形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检测。

它在基因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揭示基因与性状、疾病、药物反应等之间的关系。

疾病相关基因SNP的分析与验证

疾病相关基因SNP的分析与验证

疾病相关基因SNP的分析与验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信息学研究也日渐深入。

其中,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成为研究生物学、药理学和医学中最重要的基因变异类型之一。

SNP分析已经成为了检测疾病和药物代谢的重要方法,而在研究人类遗传学和疾病相关基因中,SNP的应用更是不可或缺。

1. SNP的概念和分类SNP,即单个核苷酸的变异,也被称为基因突变或是基因多态性。

SNP是由单个碱基的变异所引起,通常在全基因组中有约1%的概率。

SNP被广泛应用于评估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药物代谢和肿瘤发生等领域。

SNP按照其在基因组中的位置分类,可分为外显子SNP、内含子SNP和调控SNP。

外显子SNP指的是存在于基因的外显子区域,可以直接影响蛋白质序列的结构和功能;内含子SNP存在于外显子和调节区域之间,通常对基因功能的影响较小;调控SNP存在于基因调节区域,可以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进而影响基因的功能。

2. SNP的分析SNP的分析通常包括三个步骤:SNP检测、基因型鉴定和统计分析。

其中SNP 检测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目前主要的检测技术有PCR-RFLP法、MassARRAY、SNP-PCR等。

在SNP检测的基础上,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基因型鉴定。

常见的基因型鉴定方法有PCR引物延伸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基因芯片以及测序等。

最后,需要进行统计分析。

在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是卡方检验和连锁不平衡分析。

卡方检验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基因型频率和疾病之间的关联性,而连锁不平衡分析则可以确定SNP之间的互连性。

3. SNP的验证SNP验证是保证SNP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

SNP验证通常包括三个方面:测序验证、多样性验证和遗传流行病学验证。

测序验证是指通过测序对SNP检测结果进行验证。

这种验证方式直接检测SNP并确定其具体的位置和变异。

然而,测序验证的成本较高,时间较长,因此不适合高通量的SNP检测。

多样性验证是指将SNP检测结果与其他不同个体的SN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此确认SNP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及其生物学意义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及其生物学意义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及其生物学意义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指的是基因组中存在的单个核苷酸的碱基变异,这种突变通常在不同个体之间产生区别,是人类基因组的主要遗传变异形式。

SNPs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

SNPs的研究对于揭示人类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SNPs的分析和比较,可以确定在特定基因型的个体中是否存在患病风险或疾病的易感性。

比如,有些SNPs与罕见疾病或普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等)的发生有关。

这些SNPs被用作早期诊断和预测个体风险的生物标志。

此外,SNPs也可以用于遗传学研究中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通过对SNPs的分析可以确定个体间的遗传关系、不同种群的遗传特征以及人类种群的起源、迁移和演化历史。

这对于了解人类基因的起源、遗传多样性的形成机制以及种群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SNPs的研究还有助于药物治疗的个体化。

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存在差异,这与SNPs的存在和不同个体的基因型有关。

药物疗效和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受SNPs的影响,因此个体基因型对于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比如,药物代谢酶基因的SNPs可以解释药物的代谢差异,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水平和暴露时间。

了解个体SNPs的信息,可以为药物的剂量调整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SNPs的研究方法包括基因组测序、基因芯片和PCR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大规模SNPs的筛查和定量已成为可能。

此外,利用函数预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可以对SNPs进行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和功能注释。

这有助于深入理解SNPs的生物学意义,揭示SNPs与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以及病理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SNPs的研究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通过分析和研究SNPs,我们可以揭示个体的遗传特征、疾病易感性以及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差异。

SNP分析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SNP分析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SNP分析原理方法及其应用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单核苷酸多态性)是指在基因组中的一些位置上,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碱基差异,是常见的遗传变异形式之一、SNP分析是研究SNP在基因与表型之间关联性的方法,用于揭示SNP与遗传疾病、药物反应性等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SNP分析的原理、方法以及其应用。

一、SNP分析原理1.SNP检测技术:SNP检测技术包括基于DNA芯片的方法、测序技术、实时荧光PCR等。

其中,高通量测序技术是最常用的SNP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数千个SNP位点。

2.数据分析与统计学方法:通过SNP检测技术获得的数据可以分为基因型数据(AA、AB、BB等)和等位基因频率数据(A频率、B频率等)。

统计学方法常用的有卡方检验、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用于研究SNP与表型之间的关联性。

二、SNP分析方法1.关联分析:关联分析是研究SNP与表型之间关联性的基本方法。

常用的关联分析方法包括单基因型分析、单SNP分析、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等。

单基因型分析主要是比较单个SNP的基因型在表型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单SNP分析是研究单个SNP是否与表型相关;GWAS是通过分析数万个SNP与表型之间的关系来找到与表型相关的SNP。

2. 基因型预测:基因型预测是根据已有的SNP数据,通过统计模型来预测个体的基因型。

常用的基因型预测方法有HapMap、PLINK等。

3. 功能注释:功能注释是研究SNP位点的生物学功能,揭示SNP与基因功能、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功能注释工具有Ensembl、RegulomeDB等。

三、SNP分析应用1.遗传疾病研究:SNP与遗传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SNP分析可以发现与遗传疾病相关的SNP位点,进一步揭示疾病发生的机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2.药物反应性研究: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往往存在较大差异,这与个体的遗传背景密切相关。

实验三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

实验三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原理
总结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原理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如DNA测序、PCR扩增和电泳分离 等技术。
详细描述
目前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直接测序法、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基于PCR的引物延伸技术等。这些方 法均可用于检测基因组中单核苷酸的变异,为遗传学研究和医学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关系。
0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展示
实验结果表格
提供了各个样本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检测结果,包括基因型、 等位基因频率等数据。
实验结果图
通过条形图、饼图等形式展示了不同样本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 布和比较结果。
数据解读
对实验结果表格和图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包括各个位点的基因型 分布、等位基因频率等信息。
点样与电泳
将PCR产物点样至电泳介 质上,进行电泳分离。
染色与观察
对分离后的DNA片段进行 染色,以便观察和记录结 果。
结果分析
条带识别
01
根据电泳结果,识别并记录不同样本间的差异条带。
数据分析
02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样本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
和频率。
结果解释
03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相关表型或疾病的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操作,掌握SNP检测 的实验操作技能,包括DNA提 取、PCR扩增、电泳检测和基 因测序等。
02
实验原理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定义与特性
总结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指基因组中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包括碱基的替换、插入或缺 失。
详细描述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基因组中常见的变异形式,通常表现为单个碱基的差异,例 如A、T、C、G之间的替换、插入或缺失。这些变异在人群中具有一定的频率, 并呈现出一定的遗传特征。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 3、SNP等位基因频率容易估计。 • 4、易于基因分型。
SNP的应用
• 1、等位基因特异性杂交(ASH)
TaqMan探针技术、DASH、分子信标技术
• 2、内切酶酶切技术
RFLP、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引 物入侵分析技术
• 3、引物延伸法
测序法、等位基因特异性延伸法
• 4、寡核苷酸连接分析(OLA)
SNP位点分析
纯和(G/G)
杂交(G/T)
不需要洗脱或分离等PCR后处理过程
分子信标技术检测SNP原理
引物入侵分析技术检测SNP
等温反应,不 依赖PCR扩增、 直接从基因组 DNA进行SNP 检测
结语
• 由于SNP检测在后基因组计划中的重要性,
高通量检测SNP的新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从 目前已有的报道来讲,检测方法主要集中 在综合利用纳米材料技术、多重PCR技术、 各种荧光探针设计和荧光标记技术。 • 检测技术方面,PCR无疑是最为理想最有发 展潜力,但仍然存在问题,如检测成本高、 重复性不够好。需要我们的努力来改进。
TaqMan探针法
• PCR扩增时,加入一个引物和一个TaqMan
探针,探针两端分别有报告荧光基团和淬 灭荧光基团,PCR扩增时,Taq酶5’核酸 酶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与淬 灭荧光集团分开而发出荧光。因为Taq酶5’ 核酸酶只能降解与目标序列相同的序列, 所以可以根据荧光信号来区分等位基因类 型。
THANKS!
• 转换:嘌呤被嘌呤或嘧啶被嘧啶替换 • 颠换:嘌呤被嘧啶或嘧啶被嘌呤替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T G →A C →A G→T
• SNP有2、3、4等位性,但3、4等位性非常少见,
通常所说都是二等位多态性。

细菌snp分型方法原理

细菌snp分型方法原理

细菌snp分型方法原理
《细菌SNP分型方法原理》
细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方法是一种用于研究细菌基因组变异的技术手段。

细菌的基因组包含大量的单核苷酸序列,其中存在着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多态性。

通过研究这些SNP 位点的变异情况,可以对不同细菌株之间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和比较。

SNP分型方法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细菌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然后对测序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

首先,需要从不同来源的细菌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然后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进行测序。

随后,将得到的测序数据与已有的细菌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找出SNP位点的变异情况,并据此对不同细菌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进行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细菌的演化历史、种群结构和毒力等特性。

SNP分型方法的优势在于其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

相比传统的生物学分型方法,SNP分型方法可以对大量的SNP位点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不同细菌株的遗传关系。

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通过构建分型树和群聚分析等手段,直观地展现不同细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为细菌毒力评价和疾病溯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细菌SNP分型方法是一种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能够通过对细菌基因组SNP位点的高通量测序和分析,揭示不同细菌株之间的遗传关系和演化历史。

这种方法在细菌分类鉴定、疾病溯源和医学微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遗传多态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概念和检测方法

遗传多态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概念和检测方法

遗传多态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概念和检测方法在生物学领域中,遗传多态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这两个概念涉及到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变异和表达,对于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遗传多态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概念以及常见的检测方法。

一、遗传多态性的概念遗传多态性是指同一种基因存在不同的等位基因,这些等位基因在种群中的出现频率大于1%。

换句话说,遗传多态性是指在人类基因组的特定位点上,某一位点存在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些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较高,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

例如,人类血型、HLA等基因就是遗传多态性基因。

通常情况下,遗传多态性基因对人类的健康影响比较小,但是它们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也不容忽视。

一些遗传性疾病与遗传多态性有一定的关联性,比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概念单核苷酸多态性是指在基因组上存在的单碱基多态性,也就是一个基因上特定位点的核苷酸序列的变异。

这种变异通常只涉及到一个碱基的变化,比遗传多态性更加微小和难以检测。

在人类基因组中,单核苷酸多态性广泛存在,是基因变异和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可以识别出许多疾病发生相关的突变,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三、遗传多态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方法1. 多态性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是一种可以放大目标DNA序列的方法,可以在基因组中检测到大量的突变。

多态性PCR技术是一种不依赖特殊探针的PCR技术,只需要基于长度多态性定量检测PCR产物即可。

2.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是一种通过酶切来检测多态性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一个特定的限制酶来切断PCR产物,在特定的位点上产生特定的DNA片段,从而检测多态性。

3. SSCP(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是一种通过电泳分离单链DNA片段来检测多态性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NP表现形式

SNP既有可能在基因序列内,也有可能在基因以 外的非编码序列上。

cSNPs、基因周边SNPs(pSNPs)以及基因间SNPs (iSNPs)

)比较少, cSNP) 位于编码区内的SNP(coding SNP, cSNP 因为在外显子内,其变异率仅及周围序列的1/5。 cSNP在遗传性疾病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cSNP的研究更受关注。
� �
Taqman 法
Minisequencing

微测序,又称为

单核苷酸引物延伸( single nucleotide primer extension , SnuPE ) ,SnuPE SnuPE) 引物指导的核苷酸合成(primer guided nucleotide ) incorpration incorpration) TDI ( template directed dye terminator incorpration ) incorpration)
• UGT2B7 • VDR • PGP/MDR1 • PGP/MDR1 • RFC • MTHFR • GSTP1
RFC 80 G→A (R27H)
A/A G/A A/A G/G G/G
Allele frequencies:
A = 43.7% G = 56.3%
MALDITof MALDI-Tof
SNPs检测方法分类
每种SNPs的检测方法都可将之看成由 区分SNPs特异位点的原理方法 和 数据的检测分析手段 两部分组成。
SNPs检测方法的分类
一、区分SNPs 位点的方法 1.基于杂交的方法 2.基于酶的方法 3.以构象为基础的方法 4.直接测序的方法 二、检测分析技术 1.凝胶分析技术 2.荧光检测技术 3. DNA 芯片 4.质谱检测技术
微测序法/引物延伸法
SBE-DHPLC
• PCR扩增目标序列 • 采用SAP和exoI去除过量 的引物dNTP,以纯化 PCR产物 • 利用ddNTPs进行微测序 方法 • 在引物的3’端只引入一 个碱基,获得包括SNP 的延伸产物 • 对产物变性并进样至 DHPLC • 根据延伸产物的碱基组 成及碱基疏水性分离

基本步骤





测序引物和DNA模板杂交(PCR扩增的、单链的), 与酶和底物孵育。 四种dNTP(dATP,dTTP,dCTP,dGTP)之一被 加入反应体系,如与模板配对,与引物的末端形成共 价键,dNTP的焦磷酸基团(PPi)释放出来。 可见光信号 。每个光信号的 一系列的酶学反应,发出 一系列的酶学反应,发出可见光信号 可见光信号。每个光信号的 峰高与反应中掺入的核苷酸数目成正比。 , 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降解, ATP和未掺入的dNTP由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降解 淬灭光信号,并再生反应体系。 然后加入下一种dNTP。
SNP表现形式

SNP可能是二等位多态性也可能是3个或4个等位 多态性,后两者非常少见。 转换的发生率总是明显高于其它几种变异,具有 转换型变异的SNP约占2/3,其它几种变异的发生 几率相似。 (非甲基化 CpG( 转换的几率之所以高,可能是因为CpG 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上的胞嘧啶残基是人类基 因组中最易发生突变的位点,其中大多数是甲基 化的,可自发地脱去氨基而形成胸腺嘧啶。
基于杂交的方法

原理: 短的核苷酸探针在和互补的目的片段进行 杂交时,完全匹配和有错配两种情况下,根据 杂交复合体稳定性的不同而将SNPs 位点检测 出来。 (差异越大,检测的特异性就越好)
基本操作

) ,其中包 bp) 设计一对短的核苷酸探针(一般15~20 bp 括了SNP位点 与样品DNA 杂交时,20bp中一个碱基的差异会导 致Tm值下降5~7.5度 严格控制杂交条件,就可以鉴定出样品DNA中是 否存在SNP


cSNP又可分为2种:



),即SNP所致的编码序列的 同义cSNP(synonymous cSNP cSNP), 改变并不影响其所翻译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突变碱 基与未突变碱基的含义相同; -synonymous cSNP ),指碱基序列的改变 非同义cSNP(non cSNP(non-synonymous cSNP), 可使以其为蓝本翻译的蛋白质序列发生改变,从而影响 了蛋白质的功能。 这种改变常是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直接原因。cSNP中 约有一半为非同义cSNP。
SNPs示意图(0.1%)
有意义SNP定位
� �
富含基因的DNA区域的SNP更有意义 生基因 编码区(cSNP cSNP) 调控区:影响剪接,而进一步影响蛋白产量 12000个cSNP 40%影响氨基酸序列 5000个影响功能

30000个基因
� � �
� �
鉴别基因型所采用的化学反应 完成这些化学反应所采用的模式 应用生物技术系统检测反应结果。
SNPs检测方法

理想的检测SNPs的方法
——发现未知的SNPs,或检测已知的SNPs
� �

反应原理严谨:灵敏度和准确度 操作和分析的自动化程度高:快速、简便、高 通量 费用相对低廉

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符合以上条件的理想方法 出现


基本步骤(液相)
� � � �
设计PCR扩增含SNPs位点的一段DNA ) dNTP) 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去除引物和dNTP 加入检测引物,其3’末端碱基紧挨于多态性碱基 在DNA 聚合酶及标记的ddNTP 的存在下进行一 个碱基的延伸反应 延伸产物检测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光检测法、凝胶为基础的荧光 检测法、 质谱分析法、变性高压液相色谱法等
GENES ANALYSED BY SBE-DHPLC in Das lab GENE POLYMORPHISM -161T/C (promoter SNP) Ex8+283G/A (intron 8 SNP) 2677G → T (exon 21) 3435C → T (exon 26) 80G → A Glu429Ala Ile105Val


PCR-southern blot • 原理
将PCR扩增产物转移到硝酸纤维膜或尼龙 膜上,再与标记的特异性探针进行杂交,来检测 有无特定的扩增片段及相对含量。 • 优点
• 直接检测基因的点突变,缺失及重排,比PCR产
物EB染色电泳分离法的灵敏度至少要高103以上 • 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的应用,使得PCRsouthern blot应用更简便 • 现己广泛应用于癌基因、遗传特异基因、病 原体 特异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及检测。
Dot blot技术
• 原理:将PCR扩增产物变性后直接点在膜 • •
上,与标记的特异性探针进行杂交。 优点:时间短,可半定量分析,一张膜上 可同时检测多个样品。 局限:只能看到一个斑点,必须小心控制 反应条件,设立阳性及阴性对照,以便对 检测标本做出正确鉴定.
△Tm 利用 利用△

温度 固定 固定温度
遗传标记
� � �
第一代:RFLP ,以片段长度 第二代:STR,以片段长度 第三代:SNP ,以单个碱基
SNP表现形式

SNP所表现的多态性只涉及到单个碱基的变异
� � � � �
转换(transition) :AG或CT ):AC、AT或GC、GT 颠换(transversion transversion) 碱基的插入 碱基缺失 通常所说的SNP并不包括后两种情况。

原理:
� �

用激光照射样品与基质形成的共结晶薄膜 基质从激光中吸收能量传递给生物分子,而电离过程中将质 子转移到生物分子或从生物分子得到质子,而使生物分子电 离。 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根据到达检测器的飞行时间不同而 被检测,测定离子的质荷比(M/Z)与离子的飞行时间成正 比
� �
优点:快捷、所需样标本量极少。 缺点:前处理工艺复杂,包括一次PCR、一次微测序、 两次纯化。要求高,必须去除样品中的干扰性离子 (钠,钾),方能获得真实信息的MALDI-TOF质谱 图。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技术
瑞金医院药剂科 陈冰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 起的DNA序列多态性。 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已知多 态性的90%以上。 SNP在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平均每500~1000 个碱基对中就有1个,估计其总数可达300万个甚至 更多。
� � �
基因频率

SNP的影响依赖于药物反应的遗传学基础
� �
影响大的变异频率低 影响弱的变异频率高

75%可改变AA序列的SNP等位基因频率<15%, 平均为7%。
SNP研究的优势

SNP适于快速、规模化筛查。二等位基因 (biallelic) SNP等位基因频率的容易估计。 SNPs 的二态性,也有利于对其进行基因分型。 对SNP进行基因分型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 � �
3’端碱基分别与野生型与突变型模板互补。 当引物3’端与模型不能互补时扩增阻断 通过电泳分析PCR结果判断结果 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 四引物法 五引物法

方法包括
� � �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Taqman探针技术


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杂交原理,Taqman探针在和互补的 目的片段进行杂交时,杂交复合体稳定性 基本步骤:通过检测PCR过程中产生的荧光信号来区分等 位基因,每检测一个SNP位点需要 TaqMan探针(或分子信 标) ,PCR 后进行结果分析。 优点:准确度高,适合样本多、位点数量少的检测。 缺点:价格昂贵(探针合成费用高),仅检测已知SNP位 点,不能同时发现未知SN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