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试卷试题答案.doc

合集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题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题答案

第一章文化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的勤劳、善良、团结等品质属于( B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行为文化2.我国各族人民在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了文化的( C )A.阶级性B.时代性C.民族性D.地域性3.中华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是( A )A.农耕经济B.海洋经济C.游牧经济D.商品经济4.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谁创立于什么时期( B )A.商纣王商代B.周公西周C.孔子东周D.秦始皇秦代5.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建立在( B )之上。

A.姻亲关系B.血缘关系C.朋友关系D.君臣关系6.诸子百家的兴起,其目的主要在于( C )A.彰显个人才华B.争取统治地位C.救时之弊D.获得一官半职7.玄学追求的是( A )A.放任旷达的生活旨趣B.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C.长生成仙的人生理想D.普渡众生的人生志趣8.理学家以天理遏制人欲,个人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约束,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从而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 D ),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A.开放包容B.天人合一C.和合精神D.气节与德操9.“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 B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0.在致力于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应确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这体现了( A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1.我们做事情求大同存小异,兼容并包,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讲求胸襟与格局,这些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深受( C )思想影响。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2.我们自小就立志高远,自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不甘人后,面临困境能从容勇敢面对,这样的人生态度体现了( D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3.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句话体现了( D )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附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附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题库(2018.1)注:比赛试题参照题库内容,但有可能超出题库范围,备赛时请尽量丰富备赛内容,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

一、选择题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A.射B.御C.礼D.武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A.阮籍B.嵇康C.刘伶D.向秀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李清照4.“豆蔻”是指(A)岁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5.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6.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7.“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老子8.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A.嵇康B.曹植C.山涛D.阮瑀9.“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C)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10.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A.周易B.尚书C.史记D.尔雅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A.慧思B.慧能C.神秀D.玄奘12.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C)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

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孟子老子庄子B.孟子孔子老子庄子C.孟子孔子庄子老子D.孔子孟子庄子老子13.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A.汉元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明帝14.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A.诗佛B.诗仙C.诗圣D.诗鬼1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刘禹锡16.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哪国人?(B)A.秦国B.楚国C.魏国D.赵国17.我国历史上著名故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 B )A.诸葛亮B.蔺相如C.曹操D.越王勾践18.下面哪个不是《易传》的内容:( B )A.彖传B.穀梁传C.象传D.文言传19.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 B )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D.大学、孝经、论语、孟子20.“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传统文化试题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四大传统节日?A. 春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圣诞节答案:D2. “诗仙”是哪位古代诗人的别称?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苏轼答案:C3. 中国传统婚礼中,新娘通常会穿什么颜色的婚纱?A. 蓝色B. 绿色C. 红色D. 白色答案:C4.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包括以下哪部著作?A. 《论语》B. 《道德经》C. 《周易》D. 《尚书》答案:A5. 以下哪种不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A. 京剧B. 书法C. 油画D. 国画答案:C二、填空题1.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贴________和________来装饰家居,以增添节日气氛。

答案:春联、窗花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代表着吉祥和好运,常在新年或庆典时送给亲友。

答案:红包3.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________”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以其独特的发酵过程和醇厚的口感而闻名。

答案:普洱茶4.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其中最高等级的考试称为“________”。

答案:殿试5. 中国传统建筑中,屋顶常常装饰有神兽,其中“________”被认为具有避邪镇宅的作用。

答案:龙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春节的主要习俗。

答: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主要习俗包括家庭团聚、吃年夜饭、放鞭炮、拜年、给儿童压岁钱等。

人们还会进行扫尘、贴春联、挂灯笼等活动,以期在新的一年中带来好运和吉祥。

2. 描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

答: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它强调尊敬和照顾长辈,尤其是父母。

孝道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顺从父母的意愿、关心父母的健康和生活、维护家庭和谐等。

孝道还体现在对祖先的敬仰和纪念上,如祭祖和扫墓等。

3. 中国的京剧有哪些独特的表演艺术特点?答:京剧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其特点包括夸张的化妆和面具、华丽的服饰、独特的唱腔和音乐伴奏、以及丰富的身体语言和武打动作。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春节C. 感恩节D. 万圣节答案:B. 春节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答案:D. 《史记》3.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什么?A. 五种不同的戏剧情节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C. 五种不同的戏剧音乐D. 五种不同的戏剧道具答案: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4.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艺术?A. 书法B. 京剧C. 茶艺D. 油画答案:D. 油画5.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包括哪项?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所有以上答案: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种主要哲学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儒家、道家、法家2.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__________。

答案:农历新年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是指通过诗词歌赋等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艺术。

答案:文学4.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以其精美的图案和色彩而闻名。

答案:刺绣5.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棋类游戏,有着超过3000年的历史。

答案:围棋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答:中国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关于饮茶的行为,还包括了茶道、茶艺、茶宴等多种形式。

茶文化强调的是一种以茶为媒介的礼仪、交际和修身养性的活动。

在中国,茶被视为一种社交媒介,通过品茶、赏茶、交流茶艺,人们可以增进友谊、陶冶情操。

2. 描述中国春节的主要习俗。

答: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主要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通常用红纸写上吉祥的话语,然后贴在门框上,以期带来好运。

放鞭炮则是用来驱邪避凶,迎接新年的到来。

拜年是亲友间互相拜访,祝福对方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部著作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答案:B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屈原B.伍子胥C.曹娥D.介子推答案:A解析:端午节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曹娥是东汉时期的孝女,介子推与寒食节有关。

3.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针灸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不属于四大发明。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答案:B5. 京剧的主要唱腔有()A.西皮和二黄B.高腔和昆腔C.吹腔和拨子D.南梆子和四平调答案:A解析:京剧的主要唱腔为西皮和二黄。

西皮的曲调比较明快亮丽,二黄的曲调则较为深沉舒缓。

高腔是弋阳腔等戏曲的唱腔,昆腔是昆曲的唱腔,吹腔和拨子是徽剧等的唱腔,南梆子和四平调是京剧的辅助唱腔。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______。

答案:数解析:“六艺”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2. 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吃年夜饭、______等。

答案:守岁(或拜年等合理答案)解析:春节有很多习俗,守岁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拜年是春节期间走访亲友互相祝贺新年等。

4. 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是______结构。

答案:木构架解析:木构架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这种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5. 书法中的“颜筋柳骨”,“颜”指的是颜真卿,“柳”指的是______。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A.正确B.错误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AA.正确B.错误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AA.正确B.错误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A.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

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

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以人为尊B.以民为贵C.以仁为本2.礼教的核心是:(ABCDE)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A)A.仁B.义C.礼D.知2.颜渊问仁,子曰:(B)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为仁C.仁者其言也讱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D)A.博学B.审问C.明辨D.自我修养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A.共性B.个性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C.辩证逻辑D.天人合一6.天的涵义包括:(D)A.神性义B.道德义C.自然义D.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A.孔子B.老子C.孟子D.董仲舒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A.人与自然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C.人的身心和谐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A.尽心B.慎独C.仁礼的统一D.穷理10.荀子提出过:(B)A.天人交相胜B.制天命而用之C.尽心、知性、知天D.不以人灭天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A.史官B.祭司C.司马D.礼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A.和静清寂B.清虚卑弱C.仁义礼智D.恭宽敏惠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A.祭神如神在B.未知生,焉知死C.无神论D.怀疑论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B)A.善利万物而不争B.推己及人C.居善地D.处众人之所恶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A.治人事天莫若啬B.圣人无常心C.上善若水D.物壮则老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B.《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C.《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D.《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7.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BD)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C.道法自然D.祸福相依8.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ACD)A.不妄为B.不作为C.不多为D.有所不为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BD)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1观点12345当使灭形67经,8了成C.弘忍D.慧远9.“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中国传统文化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试卷(期末一附参考答案)

(3)--中国传统文化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试卷(期末一附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试卷(期末一)一、名词解释(3分×14=42分)1、《道德经》2、和而不同3、尽心知性4、三表法5、《易传》6、《史记》7、天人三策8、今文经学9、言不尽意 10、六家七宗 11、《坛经》 12、《正蒙》13、致良知 14、《孟子字义疏证》二、简答题(10分×4=40分)1、试述老子思想的文化意义。

2、孟子的人性论的主要内涵?3、简述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4、禅宗的思想要点有哪些?三、论述题:谈谈你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自觉”思潮的认识。

(18分×1=18分)中国传统文化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试卷(期末一)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3分×14=42分)1、《道德经》:又称《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根据《史记》记载,作者是春秋末年的李耳。

《道德经》五千言,在1973年前传世的主要是(魏)王弼整理本,共81章,上篇38章曰“道经”,下篇43章曰“德经”,全书从首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玄思,到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终,哲学与社会观自成系统。

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出土了大批帛书,其中包括两部《老子》写本,分别称为甲本与乙本。

由于甲本无避讳,乙本避“邦”字讳,说明甲本抄写时间较乙本早,应在刘邦称帝之前,乙本则抄写在刘邦称帝之后。

这两种写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当时能见到的《老子》的最古的本子。

不过它们篇章的顺序与传世本有不同,是下篇43章 “德经”在前,上篇38章 “道经”在后。

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郭店一号楚墓中发掘出了竹简《老子》,专家把它分为三种不同的本子。

这是比帛书本《老子》更早的本子。

比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可能还早一百年左右。

《道德经》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应该从自然与人类社会相统一的角度去把握人类生活的准则,但它观察自然界运行法则的角度与常识不同,认为在自然界实际起主导作用的并不是事物刚强的方面,而是事物柔弱的方面。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附参考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附参考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选题,共100题。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参考答案:B2、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参考答案:B3、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参考答案:D4、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清洗毛笔参考答案:A5、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参考答案:A6、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十个B.十二个C.十六个D.十八个参考答案:A7、“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参考答案:B8、孔子是哪国人?()A.秦国B.鲁国C.卫国D.宋国参考答案:B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竹林七贤”?()A.嵇康B.阮籍C.山涛D.王勃参考答案:D10、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A.岳麓书院B.嵩阳书院C.集贤书院D.白鹿洞书院参考答案:C11、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参考答案:D12、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一书。

A.《尚书》B.《论语》C.《周易》D.《孟子》参考答案:C13、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D.深夜参考答案:C14、“豆蔻”是指女子()岁。

A.十二岁B.十三岁C.十五岁D.十六岁参考答案:B1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航海活动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参考答案:D16、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沉鱼”指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试题13、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B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 A 李白 B 李贺 C 白居易 D 杜甫
A 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 妇女善于织14、“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
造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 A
C 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 源于一 A 拒绝收礼 B 劝人投案 C 替人投案 D 向人发个叫巾帼的地方誓
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15.“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_ A 岳”指的是: D A、《水浒传》 B 、《三国演义》 C 、
A 泰山
B 华山
C 恒山
D 嵩《红楼梦》D、《西游记》
山16、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_
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B_
是: C A、清 B 、元 C 、唐D、宋
A 团圆美好
B 年年有余
C 更岁交17、卢沟桥上大小石狮子有(D)只
子 D 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18、“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_B_ A 东海 B 西域 C 南国 D 中原
A、《礼记》 B 《中庸》C、《周易》D、19、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
《春秋》故事 C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 文姬归汉 B 霸王别姬 C 苏武牧
A 黑龙江流域
B 松花江流域
C 羊
D 楚汉相争
黄河流域 D 长江流域20、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 A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 南昌 B 开封 C 西安 D
A、李白《长干行》 B 、白居易《长恨歌》洛阳
C、李煜《虞美人》 D 、李商隐《无题》21、“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_A_
7、孔子是哪国人_ B_A、《红楼梦》 B 、《陈涉世家》C、《烈
A、秦国 B 、鲁国C、卫国D、宋国女传》D、《三国志》
8、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D )22、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
A. 韩愈
B. 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称作: B A 隶书 B 小篆 C 楷
9、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书 D 行书
A、红茶; B 、绿茶; C 、黄茶; D、黑茶23.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
10、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
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 D A 西湖龙井 B 太A 元宵 B 饴糖 C 腊八湖碧螺春 C 庐山云雾 D 铁观音
粥 D 饺子24.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B)
11、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 隋朝 B. 唐朝 C. 五代十国 D. 宋朝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 、约束女性的行25.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 B
为 C 、装扮作用 D 、表示女性已婚 A 普陀山 B 武当山 C 九华12.“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山 D 峨眉山
(C)26.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C
A 三个月
B 三年
C 三个季度
D 三十 A 60 岁 B 100 岁以上 C
年80---100 岁 D 70 岁
27.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 D
A《牛郎织女》 B 《孟江女》 C 《白蛇传》D《山海经》
28、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 B
A 西施
B 杨贵妃
C 貂禅
D 王昭君29.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这里的“一寸”
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 B
A 圭表B漏刻C日影D漏壶
30.文武二圣”指的是_D_
A、孔子曹操 B 、老子关羽C、孔
子刘备 D 、孔子关羽
31、“小李杜”指_C_
A、李白杜甫 B 、李白杜牧
C 、李商隐杜牧D、李商隐杜甫
32、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A)
A.《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B.《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难
经》
C.《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伤
寒论》D.《黄帝内经》、《类经》、《难经》、《脉经》
3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
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
国是称为: A
A 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
34.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
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 B
A 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
填空题
1、「孟母三迁」的故事里, 孟母最后搬到哪一个地
方旁边答:学校
2、「环肥燕瘦」中的「燕」是指谁答:赵飞燕
3、三国演义中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进
出的是(金牛道)。

4、被称为国家经典的儒家著作是(《论语》)。

5、相传“推敲”一词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

6、诗文中的四君子是哪四种植物答:梅,兰,竹,菊
7、京剧中的“大花脸”属于生旦净末丑中的(净)
8、二八佳人是几岁的女孩答:16岁
9、通称“四书”的是( << 论语 >> )( <<孟子 >> )(<< 大学 >> )( <<中庸>> )。

10、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是指位于甘肃的(莫高窟),位于山西的(云冈石窟),位于河南的(龙门石窟)。

11、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
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断代史是《汉书》
12、根据成语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韦编三绝(孔子)破釜沉舟(项羽)才高八斗(曹植)春风得意(孟郊)望梅止渴(曹操)洛阳纸贵(左思)一字千金(吕不韦)东山再起(谢安)15、根据古代诗人的雅号写出相应的诗人姓名: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囚(孟郊)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诗王(陆游)
16、中国古代四大灵兽是指(青龙)、(白虎)、
(朱雀)、(玄武)。

17、根据古人诗句判断相应的传统节日: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上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夕)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端午)18、金陵十二钗是指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秦可卿)(李纨)(妙玉)(贾巧姐)。

19、博士、硕士、学士从何而来
「博士、硕士、学士」这些名称,古已有之,不
过和现在的含意不完全相同。

博士,源于战国时代,当时是一种官职,也
就是一些博通古今,知识渊博的人。

硕士这个词,最早见于五代时期,通常指那些品节
高尚,博学多识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