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鲸》(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鲸》(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课文介绍鲸的知识2、鲸的形体特点教学难点体会在介绍鲸的形体特点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
活动二:再读课文、走进鲸的世界活动任务:讨论“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课件呈现活动二,全班齐读。
2、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3.小组讨论:组内成员依次交流,讨论后形成统一意见。
4.展示分享:请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
(课文从鲸的重量、进化、分类、生活习性四个方面介绍)活动三:领会写作方法活动任务:探究:“课文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用课件呈现活动三,指名读要求。
2、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3、小组讨论: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4、展示分享:小组代表展示分享。
5、梳理提升,品读相关句子。
头脑风暴: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活动四:运用表达方法活动任务:“介绍一件自己手洗熟悉的物品,运用上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活动流程:1、小练笔:模仿文中的说明方法,写一小段话。
2、自主学习,自主写话。
3、小组内交流、比较。
4、展示分享:选择小组内写得最好的全班展示分享。
三、导结课堂小结课后反思:。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段
高年段
学科
语文
版本
人教版
年级
五年级
本课的主要知识点
学习列数字、举例子、作假设、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目标描述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学习列数字、举例子、作假设、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师:谁还有补充,因为用了很多数字,让我们感受到鲸可大了。但作者为了说明鲸是很大的,就以我国发现的这头鲸为例子来说明鲸大,这种以实际例子来说明的方法,叫——(举例子)
师:我把这句话改成: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课件出示)请大家与原文对比,看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学习内容分析
《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做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目前已知”这个词去掉行吗?引导学生充分讨论、比较,从而感悟鲸的特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教师相机补充:据我所知,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在80年代,现在资料显示最大的鲸已经超过了16万公斤重。有一个资料显示是19万公斤重,还有一个资料──我不知道是真是假,最大的鲸有21万公斤重。用上“目前已知”更能准确的表达当时的情况。
鲸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鲸教案设计第二课时这是鲸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是优秀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鲸教案设计第二课时第1篇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捕获、倾斜、哺乳动物”等词。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并用打比方、举数字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①一些鲸的图片。
②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第一课时激发兴趣,导入新课①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解。
学习生字,读顺课文①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解决。
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0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右半边的笔顺是。
②认识生字后再来读一遍课文。
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说说。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③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整体感知,了解内容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精读课文,体会写法①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
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
②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是太大了,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出示句子: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
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加以说明的好处。
③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
鲸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鲸第二课时教学实录《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摘要:(出示习题二)鲸祖先生活,(6)学生看软件提示练习复述鲸进化程再指名学生复述,(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方面介绍了鲸生活习性《鲸》二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鲸形体、种类、进化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兴趣、学习抓住事物特将事物写具体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和相比较方法说明事物特处3、正确、流利地朗课教学重、难重了鲸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描写写作方法难鲸进化程教具准备电脑软件教学程设置悬念唤起知欲软件显示深海鲸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按鼠标课题出生齐鲸设问激趣引入新课师你们知道它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起谜创设情境讲授新课、学习段()让学生看软件问你觉得它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出示习题鲸有重也有我国捕获捕获头鲸有长条舌头就有肥猪那么重要学生口答随着学生回答用鼠标按出答案并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和相比较方法说明鲸处(3)学生朗以上句子()结作者抓住鲸非常这特运用了举数、做比较、举例子方法说明这特具体清楚给者留下深刻印象、学习二段()设问看鲸身体十分像鱼又海洋里生活那它什么不叫鲸鱼呢?()学生默二段思考上述问题(3)指名生回答()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什么会海洋里生活?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请看鲸进化程(软件显示)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词让学生懂得鲸了生存下就得适应这变化环境随着生活环境改变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样子(出示习题二)鲸祖先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祖先生活靠近陆地里又了鲸适应了生活学生填空抓住很远古代、很长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程是非常漫长(5)把习题齐次(6)学生看软件提示练习复述鲸进化程再指名学生复述3、学习三段()指名三段()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分?、学习四段()由四段看看课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生活习性并给段落分层()学生回答(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方面介绍了鲸生活习性)(3)齐四然段思考须鲸和齿鲸吃食上有什么不?引导学生体会两种鲸吃食方法、程()前面课提到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哪些习性可以说明?请认真看①用肺呼吸看软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不形状水柱②胎生这节写法上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了具体数说明鲸胎生情况和寿命长)认真有关句子(5)鲸睡觉有什么特?轻声课出鲸睡觉明显特并画下挑选画得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再出示软件使学生更清楚鲸睡觉特指导朗想想鲸有哪些特课候通语气、速变化突出和强调鲸这些特板设计体形特像鱼、、长进化程陆地浅海海洋须鲸种类鲸齿鲸吃食生活呼吸肺习性睡觉哺乳动物生长胎生哺乳。
详细的《鲸》第二课时教案

《鲸》第二课时教案是学习《鲸》这篇优秀的科普文章的基础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课时教案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以便教师们深入了解和掌握。
1. 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鲸》这篇科普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鲸类的生活习性、栖息地、分类等方面的知识;(2)学习文章的语言表达和文体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保护野生动物。
2. 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本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生物学和海洋学的专业术语和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才能够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本篇文章通过细致的描述和生动形象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鲸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图;(3)启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篇文章主题突出,强调了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需要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教学方法本课时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代表性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和应用文章的知识和技巧。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1)预习导读。
在课前向学生介绍本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本篇文章,并提前了解相关生物学知识和术语;(2)小组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梳理文章的框架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并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3)案例分析。
通过引入一些野生动物保护案例,鼓励学生思考和分析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和方法,并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鲸类和其他野生动物;(4)问题解决。
向学生提出一些关于鲸类和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和其他资料,了解和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2023年《鲸》教学设计_2

2023年《鲸》教学设计2023年《鲸》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教育。
(2)在了解鲸的特点上,体会说明事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2)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投影片,录像带,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们来猜几则有关动物名称的谜语。
(1)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2)皮里肉儿白,肚里墨样黑,从不偷东西,硬说它是贼。
(3)像鱼不是鱼,终生海里居,远看像喷泉,近看似岛屿。
师:对,最后这种动物就是我们昨天刚认识的新朋友——鲸,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鲸》二、探究新知。
1、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对陌生的鲸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现在大家回忆一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鲸的哪几方面的知识板书:形体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2、学习第一部分——鲸的形体。
(1)组织学生默读第一部分,要求:看谁能准确的概括鲸的形体特征。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大。
(3)组织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大"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体会体会,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163万公斤公斤(5)讲解说明方法。
学生默读第一部分,用线条画出相关语句,然后在旁边做好批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6)课件展示,加深对第一部分的理解。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鲸的确很大,你们见过鲸吗下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有关鲸的录像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鲸——被誉为"海中之王"的雄姿。
组织学生交流看后的体会。
3、学习第二部分——鲸的进化过程。
(1)指名读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并把它画下来。
《鲸》第二教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鲸》第二教时教学学要求】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
2、理解课文是怎样把鲸的特点写清楚的。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来介绍动物的一般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来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
《鲸》第二课时鲸教案第二课时

《鲸》第二课时_鲸教案第二课时《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苏锦一小沈洁教学内容:鲸教学要求: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准备:鲸进化的图片,和VCD;投影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
二、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鲸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能告诉大家鲸可以分哪两类吗?(须鲸、齿鲸)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三、学习课文(一)第一自然段作者一上来就向我们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体形大)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说明鲸的体形大的?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归纳说明方法并指导朗读。
过渡: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
(二)学习第四——七自然段1、示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他是怎样介绍的?2、生自学。
3、汇报交流:哪组先来说,你们一组都读懂了哪部分的内容。
吃食(1)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从中你体会到鲸吃食有什么特点?(食量大)(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男女生读课文。
呼吸(1)鲸呼吸时有什么特点?(用肺,喷水柱)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形状也不一样(3)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
出示学生的画,判断说明原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4)师引读。
睡觉(1)鲸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聚、头朝里、围成一个圈)(2)出示鲸的图片,指明上台摆败看。
(3)对鲸睡觉的样子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长(1)通过这一段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3)齐读课文。
(三)学习进化过程你们知道吗?很早以前鲸并不是这样的?出示鲸的进化图片,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陆地——浅海——海洋)鲸的进化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指导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之二
1、读懂课文,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感情。
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学会用打比方、列举数字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时间: 20xx/11/10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揭题,读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3、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教师归纳学生问题,明确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些特点的。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弄懂这些问题,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做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的小小科学家。
二、自学课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划出你最觉得最有趣的句子。
2、学生按自学小组自学,继续讨论以上问题。
三、学习课文:
1、播放录像,想,你觉得鲸怎样?
从第一段哪些句子里可以看出鲸的大?
出示句子,理解列举数字和对比的方法,指导朗读。
2、你知道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变化的吗?
播放录像,读课文,自己说一说,注意表示时间的词。
根据词语,引导学生复述。
3、师生接读:在演变的过程中,有的有牙齿变成了,有的没有牙齿,变成了。
4、过渡:鲸还有许多知识,你还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小小科学家,探索鲸的奥秘。
5、小组自学讨论课文47自然段,要求,看一看谁掌握的知识多?
6、小组汇报,你掌握了鲸的什么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相机指导:
第四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第五自然段:做一个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来判断鲸的种类。
第六自然段:画示意图。
第七自然段:读出表示生长快的句子。
四、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鲸的哪些知识?举行鲸的知识小小报告会。
2、你还知道鲸的什么知识?
3、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板书设计:
鲸
吃食呼吸睡觉繁殖
课堂检测:
一、划去下列每组词中不合群的一个,在下面划上,并说一说为什么。
(1)鲨鱼带鱼鲸鱼梭鱼
(2)老虎狮子鲸鱼豹子
(3)齿鲸幼鲸须鲸
二、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鲸是哺乳动物是因为:
()鲸很大、很重
()鲸用肺呼吸
()鲸是胎生的
()鲸有鳍
()鲸的睡觉方式很特殊()幼鲸吃母鲸的乳汁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