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1生活在信息中 |浙江摄影版(新)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1生活在信息中 |浙江摄影版(新)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1生活在信息中 |浙江摄影版(新)

1 生活在信息中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懂得信息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收集生活中的各种信息。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信息的习惯。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和难点]:1、信息的多种表现形式,虚假信息的判断及危害分析;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课生活在信息中教案3浙江摄影版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课生活在信息中教案3浙江摄影版
- 视频: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育视频,如网络安全宣传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搜索引擎、信息评价工具等,辅助学生进行信息检索和评估。
-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网络资源链接,如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网络安全知识库等,拓展学生视野。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生活在信息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找不到需要的信息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信息的奥秘。
-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理解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背后的原理。
- 突破方法:设计实践活动,如使用信息软件制作小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技术应用。
- 信息素养的综合运用:学生可能难以将信息素养的各个要素综合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 突破方法:设置小组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信息的检索、筛选、整合和创新,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
5. 教学方法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讲授法的接受程度较低,而对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更感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板书设计
1. 信息概念与特征
- 定义:信息是……
- 特征:可传递性、可处理性、可靠性、客观性
- 载体:文字、图像、声音等
十.课后作业
1. 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个信息问题,并说明你是如何解决的。
2. 请列举三种不同的信息技术工具,并简要说明它们各自的作用。
3. 请根据所学知识,编写一个简单的信息检索指南,包括检索步骤和注意事项。
4.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给出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的具体建议。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江摄影出版社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江摄影出版社

目录
第一单元我们的信息生活<分析>
1、生活在信息中<链接>
2、现代信息技术<链接>
3、用计算机处理信息<链接>
第二单元我的数字名片<分析>
4、我的自画像<链接>
5、我的风采<链接>
6、全方位的我<链接>
第三单元动画天地<分析>
7、插入动画<链接>
8、修改动画<链接>
9、文字动画<链接>
10、人物动画<链接>
第四单元文明小使者<分析>
11、身边的礼仪<链接>
12、礼仪宣传演示文稿<链接>
13、让演示文稿“有声有色”<链接>
14、让幻灯片变得更美<链接>
15、文明小使者<链接>。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课 生活在信息中教案1 浙江摄影版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课 生活在信息中教案1 浙江摄影版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课生活在信息中教案1 浙江摄影版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懂得现代社会离不开信息。

2、技能目标:收集有关材料。

3、情感目标:激发同学们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养同学们善于发现身边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1、信息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2、信息的作用。

教学难点:信息概念的理解。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信息的概念与信息无处不在。

1、创设情景:帮助值日老师寻找包的失主。

(1)通过学生摸,来告诉下面的同学们东西,再通过看,让学生们知道。

引出:信息的概念、所有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都是信息、各种各样的消息、情报、知识都是信息。

(2)谈谈你身边的信息。

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身边的信息无处不在。

引出:信息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二、信息的表现形式1、发布消息找主人?学生回答:上报纸、广播、上方山晨光等等形式。

老师总结:一般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来表现信息。

2、同学们,你们刚才发布信息的的这些方法太棒了,我相信这包的失主肯定在第一时间内找到这个包。

三、信息的搜集与处理能力1、老师去雁荡山旅游,请同学们帮忙?师:要去旅游,我需要准备那些信息呢?生:回答师:老师想要知道的四条信息。

你能告诉我吗?生:……(不完全)师:我前面不是就有电脑吗?我们通过他来帮帮老师吧。

我们一起来通过网络来搜索一下老师想要知道的信息吧。

不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要这样来搜索呢?学生分组网上搜索帮忙。

(最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为老师准备了那些信息呢?)总结:老师想,同学们为我准备的这些信息我这个星期六一定会旅游的非常愉快。

过渡:可老师这个星期还要去广东,刚才有个人发手机短消息给我,说我中了8、8万的大奖。

老师很高兴,如果领到奖金了,大家想吃什么呢?(学生回答:肯德鸡……)不过同学们先帮我看看去旅游还是去领奖?这条短消息的内容是这样的。

四、信息的真伪1、创设情景:手机接到短消息课件播放中奖信息:恭喜您,您的手机号码喜中广东天鸿集团8、8万现金支票一张,请速来办理领奖手续。

2019-2020年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课 生活在信息中教案4 浙江摄影版

2019-2020年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课 生活在信息中教案4 浙江摄影版

2019-2020年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课生活在信息中教案4 浙江摄影版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知道各种类型的信息;3.了解各种信息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形态及其本质含义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平台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导入新课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纪。

问:什么是信息?(结合生活体验来回答)信息通过……传遍世界。

问:什么是信息技术?(举制作一则新闻的例子)人们可通过因特网进行网上购物.浏览信息.达成商业交易.进行远程学习……(“因特网”区别于其它信息技术的特征是什么?)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二、新课教学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

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一)我们身边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你们能举出些例子吗?用2分钟的时间看哪个小组的例子举得多些。

(游戏形式: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利用电脑自动计时,教师计数)(二)信息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

信息已经是一种对人类有用的资源,人类充分获取和利用信息改变生活。

举例:人们依据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信息和人体对人体需要营养信息的分析确定饮食结构;根据对气象云图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三)信息在社会存在领域: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教育中的应用在医学中的应用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四)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的文化基础。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1生活在信息中|浙江摄影版( 新)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1生活在信息中|浙江摄影版( 新)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教学目的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的表现方式;懂得现代社会离不开信息;搜集有关信息作用的资料;激起先生对信息技术的猎奇心;培育先生擅长发现身边信息的习气。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信息的概念和表现方式;2、信息的作用;教学难点:信息概念的了解3教学进程活动1【导入】课前说话1、自我引见:教员姓孙,孙悟空的孙,年方二八,喜好旅游、计算机,性情应该属于开朗型。

2、师:那教员想看法在坐的同窗,好吗?谁情愿引见一下自己?(提示通知教员姓名、年龄、喜好、性情)生答(当谈及喜好是旅游时,希望失掉先生赞同,教员把他的信息输入课件。

假设没有,教员那么可以提示:你喜欢旅游吗?)活动2【活动】情境教学1、情境导入师:教员跟***一样,十分喜欢旅游,前段时间教员在网上看到了有关海南的宣传片,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海南宣传片)师:海南好美啊!你看完后有什么感受、想法?生答:好美……师:确实是好山好水好风景。

生答:想去……师:教员也没去过呢!(假定先生没有触及到,那么教员说:好想去趟海南啊)2、师:海南挺远的,去之前总得做些预备吧?(出示课件)〝去海南需求预备些什么?〞先生行动回答(假设触及某些可应用信息,那么加以讯问)师:教员也做了一些预备,请大家帮助看看。

(出示课件)生讨论,发现效果。

提出不该带滑雪板及棉鞋。

师:为什么不该带滑雪板? 生:由于天气热。

师:你们赞成他的意见吗? 生:赞成师:那你们是怎样知道的?请证明他的意见是正确的。

生想方法,经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加以证明。

师:同窗们真棒,从网络上找到了有关海南的天气信息,原来海南天气比我们这还热,基本不能滑雪。

3、师:不能滑雪,海南有些什么好玩的呢?(出示课件)先生说说自己的意见,适当提示你是怎样知道这信息的。

师:刚才有同窗说到了潜水,教员十分感兴味,潜水是怎样回事啊?你是怎样知道的啊?(假设没有人说到潜水,那么师说:在宣传中刚看到了潜水,穿上潜水服,背上氧气就下到海底了,为了平安,下水时普通有任务人员陪同。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课 生活在信息中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4 浙江摄影版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课 生活在信息中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4 浙江摄影版

第1课生活在信息中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知道各种类型的信息;3.了解各种信息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形态及其本质含义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平台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导入新课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纪。

问:什么是信息?(结合生活体验来回答)信息通过……传遍世界。

问:什么是信息技术?(举制作一则新闻的例子)人们可通过因特网进行网上购物.浏览信息.达成商业交易.进行远程学习……(“因特网”区别于其它信息技术的特征是什么?)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二、新课教学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

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一)我们身边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你们能举出些例子吗?用2分钟的时间看哪个小组的例子举得多些。

(游戏形式: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利用电脑自动计时,教师计数)(二)信息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

信息已经是一种对人类有用的资源,人类充分获取和利用信息改变生活。

举例:人们依据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信息和人体对人体需要营养信息的分析确定饮食结构;根据对气象云图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三)信息在社会存在领域: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教育中的应用在医学中的应用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四)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的文化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江摄影出版社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江摄影出版社

目录
第一单元我们的信息生活<分析>
1、生活在信息中<链接>
2、现代信息技术<链接>
3、用计算机处理信息<链接>
第二单元我的数字名片<分析>
4、我的自画像<链接>
5、我的风采<链接>
6、全方位的我<链接>
第三单元动画天地<分析>
7、插入动画<链接>
8、修改动画<链接>
9、文字动画<链接>
10、人物动画<链接>
第四单元文明小使者<分析>
11、身边的礼仪<链接>
12、礼仪宣传演示文稿<链接>
13、让演示文稿“有声有色”<链接>
14、让幻灯片变得更美<链接>
15、文明小使者<链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生活在信息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懂得信息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收集生活中的各种信息。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信息的多种表现形式,虚假信息的判断及危害分析;2、收集生活中的各种信息。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了什么?(上课铃声)听到上课铃声,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2.听到上课铃声,我们就知道上课了,铃声给我们传递了“要上课了!”这么一个信息。

其实我们听到的,看到的都是信息,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信息无处不在。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谈谈生活中的信息。

(板书课题)
二、教授新课
(1)、各种类型的信息:
1.出示文字题:刘翔的相关资料,层层递进,让学生猜猜他是谁。

小结:我们要准确表达信息。

2.出示图片题:用常见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的信息。

(以前所学的标志、活动照片等)
3.由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总结出常见的信息表现形式:文字、图片、声音等。

(2)、我们来看几个小故事,从这些故事里去发现信息。

1、信息和信息的传递
A、苹果与辣椒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原始人Kaikai(总得有个代号吧)偶然吃下一个红苹果,味道很不错,然后又偶然吃下一只红辣椒,当然是辣得够戗。

Kaikai是个很热心的原始人,所以他又摘了两个苹果和两只辣椒,回到部落里。

Kaikai碰到了原始人Meimei1(当然也是个代号),他拿了一个苹果和一只辣椒,指着苹果砸砸嘴,指着辣椒吐吐舌头。

要知道,当时语言还没发明呢。


过Meimei1很聪明,她把苹果吃了,把红辣椒放着当摆设,因为她想,这一定是让人辣得吐舌头的东西哪。

Kaikai又碰到了原始人Meimei2,他又拿了一个苹果和一只辣椒,指着苹果砸砸嘴,指着辣椒吐吐舌头。

于是Meimei2吃下了那只辣椒,当然被辣得够戗。

她想,Kaikai为什么要骗她呢,这辣椒明明是辣得让人咂嘴啊。

Kaikai带给Meimei1和Meimei2是完全相同的信息,然而结果却完全不同。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去思考当中出现的问题。

引出信息要正确传递,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2、信息的真伪与辨别
B、猴子与西瓜的故事
猴王,找到一个大西瓜。

可是怎么吃呢?猴子可是从来没吃过西瓜的。

于是,猴王想出一个办法。

他把众猴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大家听好了。

现在,我这儿有一个大西瓜。

关于这西瓜的吃法嘛,我当然是知道的。

可是,现在我要考考你们,看你们谁能说对西瓜的吃法。

如果说对了,我会奖励他。

谁要是说错了嘛,我可要惩罚他!”
众猴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谁也说不准西瓜到底该怎么吃。

沉默半晌,一只刚刚出生几个月的小猴子突然大声喊道:“我知道,我知道。

西瓜应该吃瓤儿!”
小猴子吸引了众猴的目光,可是并没有人附和他,他凭什么就说西瓜是吃瓤儿呢?
这时,一只中年秃尾巴猴儿开口了。

“诸位,我认为西瓜是应该吃皮的。

记得小时候,我跟我爸爸去过我姑妈家,在姑妈家我吃过甜瓜,甜瓜就是吃皮的。

我想,这甜瓜是瓜西瓜也是瓜,自然也应该是吃皮喽!”
众猴听罢,觉得他说得有理,不少猴儿开始频频点头。

猴王没有急着下结论,因为那只最有威望的老公猴儿还没有表态。

通常,老公猴儿的话总是最被看重的。

躺在一块石板上舒服地晒着太阳的老公猴一直眯着眼不说话。

这时他见大家都在眼巴巴地望着他,觉得自己是站出来发言的时候了。

他慢腾腾坐起来,清了清嗓子,往四下看看,慢悠悠地说:“这西瓜嘛,呵呵,当然是应该吃皮了。

我从小就吃西瓜,而且一直是吃皮。

我想,我之所以能活到这么大岁数,至今身强体健,大约就是因为我——吃了大半辈子的西瓜皮的缘故吧!”
老公猴儿的话一言九鼎,一锤定音。

众猴儿纷纷随声附和。

“就是嘛,我一直就认为西瓜应该吃皮。


“那西瓜,就是吃皮的,这不是明摆的事吗!”
“吃皮,没错儿……”
这时,猴王认为他已经找到了正确答案。

于是,他拍拍屁股,站起来,大声说:“好啦,都不要吵了。

大家说得对,西瓜,当时是吃皮的,这本来就是一个无需争论的问题。

只有这个小猴儿崽子,说什么西瓜应该吃瓤儿,那好,咱们就让他自己去吃瓤儿,我们大家吃西瓜皮!”
于是,一个西瓜一分两半,小猴被罚吃西瓜瓤儿,众猴分吃西瓜皮。

一只短尾巴猴儿吃了几口,回过头对另一只猴儿说:“哎,我说,这西瓜可不怎么好吃呀。

”那只猴儿头也不抬回答说:“嗐,你就吃吧,西瓜嘛,就是那个味儿!”
(引导学生去思考当中的问题,引出信息的真伪性,不要盲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例:分辨信息的真伪:
手机短信:恭喜您,香港天地公司为庆祝成立2周年,特举办抽奖活动。

您中了8万元大奖,请立即汇款500元手续费到我公司,一周内就可以将钱送到您手上。

地址:香港邮电路188号)
3、相同的事不同的信息
C、有一家大公司高薪招聘营销主管。

面对众多应聘者,公司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

进入最后决赛的应聘者必须完成一道实践性的试题: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


进入最后决赛的,有三位应聘者:甲、乙、丙。

负责人交待:“以十日为限,届时向我汇报销售成果。


十日之后,甲、乙、丙前来汇报销售情况。

负责人问甲:“你卖出多少把?”答:“1把。

”“怎么卖的?”甲说他曾游说和尚买把梳子,无甚效果,还惨遭和尚的一顿责骂。

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正在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头皮。

甲灵机一动,递上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负责人问乙:“卖出多少把?”答:“10把。

”“怎么卖的?”乙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

他找到寺院的主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们梳理鬓发。

”主持采纳了他的建议。

那山有10座庙,于是买下了10把木梳。

负责人问丙:“卖出多少把?”答:“1000把。

”负责人吃惊地问道:“怎么卖的?”原来丙下了一番工夫,得知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络绎不绝。

而这座寺庙的主持有写得一手好书法,于是丙找到该寺主持说:“凡来进香参观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

宝刹应有所回赠,以示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

我有一批木梳,您的书法超群,如果在上面书上‘积善梳’三个字,当作赠品,必得香客喜欢。

”主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都很高兴。

一传十、十传百,宝刹的朝圣者更多,香火更旺。

(引导学生,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


三、课后交流
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信息,只要用心去感受,我们就能看得比别人更多.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关于信息的课,本课重点是要把信息是什么和怎样处理分辩信息讲清楚。

那么在本课教学时应注重描述信息的时候,举例应恰当、分析要合理,充分发掘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