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国际金融人民币汇率
《国际金融》第3章-外汇与汇率(超星版20160704)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5
某银行买卖外汇头寸表
单位:万
若该银行以美元为本币,欧元为外币,且双边汇率在收盘时变化为EUR/USD=1.2200, 求该银行的风险敞口以及银行的损益额。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6
【可自由兑换货币】
货币可自由兑换(Convertiblity)
28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29
请自行推导100万欧元的套汇过程。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30
共同的特征:
不论采用何种货币开始操作,其利润率都是相同的。 在套利计算过程中,所涉及的汇率报价都是相同的。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24
【直接套汇】
例1:假设某日纽约外汇市场即期汇率为EUR/USD=1.2330/50,伦敦外汇市场 即期汇率为EUR/USD=1.2360/80。若不考虑其他交易费用,纽约某银行进行 100万欧元的套汇交易可以获得的多少收入?如果伦敦外汇市场的即期汇率为 EUR/USD=1.2340/60,交易者能够从中获利吗?
欧元
EUR
英国
英镑
GBP
日本
日元
JYP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元
AUD
瑞士
瑞士法郎
CHF
新加坡
新加坡元
SGD
加拿大
加拿大元
CAD
中国
人民币
CNY
中国香港
港元
国际金融
HKD
国际金融: 外汇与汇率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已知,2020年1月15日,中国银行对外报出的人民币即期汇率:美元买入价688.2,美元卖出价691.12;而当日外汇交易中心给出的人民币汇率报价:美元买入价6.8961,美元卖出价6.897。
下述分析正确的是()A.中国银行报出的价格与外汇交易中心价格完全不相等,因而中国银行报价是错误的B.外汇交易中心美元对人民币标价采取间接标价法C.中国银行的报价是零售价格D.外汇交易中心的报价采取了远期汇率报价正确答案:C你错选为A2、如果即期汇率USD/CNY=6.8746/6.9037,而USD/CNY的6个月远期汇率为140/150,则下述分析正确的是()A.6个月后美元升水,人民币相应升水B.6个月后美元买入人民币升水140个基点,卖出升水150个基点C.远期人民币汇率不变D.远期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正确答案:B3、有效汇率指数根据()A.贸易权重计算B.人为分权权重计算C.价格指数计算D.随机分配权重获得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根据我国现行外汇管理法律法规,下列属于外汇范畴的有()A.特别提款权B.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C.其他外汇资产D.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正确答案:A、B、C、D2、下列国际金融缩略语,解释正确的有()P,英国货币英镑的国际ISO码B.MYR,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的国际ISO码C.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SDRs,特别提款权正确答案:B、C、D3、实际汇率是指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的汇率,调整方法包括()A.财政补贴B.消费价格指数C.生产价格指数D.劳动力成本正确答案:A、B、C、D4、我国人民币汇率指数包含的种类()A.CFETSB.IMFC.BISD.SDR正确答案:A、C、D5、已知,2020年1月15日,中国银行对外报出的人民币汇率现汇:英镑买入价895.05,英镑卖出价901.65,而美元对人民币报价:美元买入价688.2,美元卖出价691.12,则英镑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应该是()A.卖出汇率为GBP/USD=1.3102B.卖出汇率为USD/GBP=1.3102C.买入汇率为GBP/USD=1.2951D.买入汇率为USD/GBP=1.2951正确答案:A、C6、银行买入价与卖出价之间的差距取决于哪些因素?()A.关键货币的走势B.政治因素C.外汇市场行情D.银行的经营策略正确答案:C、D7、法定升、贬值在下列哪种货币制度下存在()A.浮动汇率制度B.布雷顿森林体系C.金本位制度D.固定汇率制度正确答案:B、C、D三、判断题1、狭义的外汇是指一切以外币资产表示的、可用于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
中国银行人民币汇率

中国银行人民币汇率中国银行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它是国际金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中国银行作为中国的大型商业银行,负责管理和调控人民币汇率,在国内外汇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银行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知识、影响因素以及中国银行的汇率政策。
首先,中国银行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知识。
人民币汇率有两种,即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是指在交易当天,买入一种外币所需支付的人民币数量,也可以理解为外币兑换人民币的汇率。
而远期汇率是指进行未来交易时,买入一种外币所需支付的人民币数量。
中国银行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国家经济状况等因素,每日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即期汇率。
其次,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有多种。
其中,市场供求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当市场上需求外币较大时,人民币会贬值;而当市场上需求外币较小时,人民币会升值。
此外,经济因素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例如,货币政策、利率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等因素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政治因素、贸易摩擦等也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最后,中国银行在管理人民币汇率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首先,中国银行参考市场供求情况,通过买卖外汇来调节人民币汇率。
其次,中国银行遵循市场化原则,尊重市场规律,注重市场力量的作用,平衡市场供求关系,以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此外,中国相关部门也会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来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
总结起来,中国银行人民币汇率对于国内外贸易、跨境投资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既是市场供求和经济因素的反映,也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
中国银行将继续稳定人民币汇率,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以支持国内外经济的良性发展。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也将提升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地位,为中国经济的全球化提供有力支持。
国际金融(第三版)课后题答案+试题库(修订)孙连铮

国际金融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选其中你认为最正确是一个)1.狭义的外汇通常是指()。
答(D)(1-1+A2)A外国货币B外币有价证券C黄金D国外通汇银行的活期存款2.广义的外汇泛指一切以外币表示的()。
答(A)(1-1+A2)A金融资产B外汇资产C外国货币D有价证券3. 出口商收外汇兑换成本币使用的汇率是()。
答(A)(1-2+B3)A买入汇率B卖出汇率C中间汇率D现钞汇率4.新闻、广播、报纸、公布的汇率是()。
答(C)(1-2+B3)A买入汇率B卖出汇率C中间汇率D现钞汇率5.进口使用外汇向银行以本币兑换外汇使用的()。
答(B)(1-2+B3)A买入汇率B卖出汇率C中间汇率D现钞汇率6.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折合为若干本国货币表示汇率的方法称为()。
答(A)(1-2+A1)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美元标价法D汇率标价法7.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基准,折合为若干外国货币表示汇率的方法称为()。
答(B)(1-2+A1)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美元标价法D汇率标价法8目前国际外汇市场和大银行的外汇交易报价均采用()。
答(C) (1-2+A1)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美元标价法D汇率标价法9.外币现钞的买入汇率()外汇的买入汇率。
答(B)(1-2+A2)A高于B低于C等于D无法确定10.3个月的远期汇率是一种()。
答(C)(1-2+B2)A现在的汇率B 3个月的市场汇率C现在对3个月的契约性汇率D以上结论都不对11.金融汇率的买卖价差与贸易汇率相比其买卖价差()。
答(C)(1-2+A2)A相同B高C低D高或低12.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哪个外汇汇率最高()。
答(A)(1-2+A2)A电汇汇率B信汇汇率C票汇汇率D信汇汇率与票汇汇率票汇汇率13.若中国人民银行标有某日开盘汇率为USD100=CNY6.6280,收盘汇率USD100=CNY6.6380则当日外汇(美元)()。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汇率

(金融保险)金融汇率汇率的概念(壹)汇率和标价方式汇率(掌握):又称汇价,是用壹国货币表示另壹国货币的价格,或壹国货币折算成另壹国货币的比率。
汇率标价方式有直接标价和间接标价方法(掌握)1、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是以壹定整数单位(1、100、1000等)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
即以本币表示外币的价格。
可称为外汇汇率。
如在中国外汇市场上报:USD1=RMB7.78252、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以壹定整数单位(1、100、1000等)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即以外币表示本币的价格。
可称为本币汇率。
如在美国外汇市场上报:USD1=RMB7.7825(二)汇率的种类(掌握)1、基本汇率、套算汇率2、银行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3、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平价、升水、贴水4、官方汇率、市场汇率5、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6、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7、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8、双边汇率、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汇率的决定和变动(壹)汇率的决定基础1、金本位制壹汇率的决定基础(掌握)决定汇率的基础从本质上是各国单位货币所具有的价值量;从现象上见是各国单位货币的含金量。
汇率的标准是铸币平价,即壹国货币的含金量和另壹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
汇率的波动范围是黄金输出点和输入点内。
2、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掌握)从本质上说是各国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从现象上见是各国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或购买力。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均衡汇率就是法定平价,即壹国货币法定含金量和另壹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均衡汇率就是购买力平价。
(二)汇率变动的形式(掌握)1、法定升值和法定贬值——官方汇率变动2、升值和贬值——市场汇率的变动(三)影响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掌握)1、物价的相对变动壹国通货膨胀,本币有贬值压力2、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化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升高3、市场预期的变化市场预期的变化是导致市场汇率短期变动的主要因素。
国际金融(第4版)课后题答案

第1章外汇与汇率知识掌握二、单项选择题1.C2. D3.B4.B5.C三、多项选择题1.ABCD2. ABD3. BCDE4. ADE知识应用一、案例分析题1.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贬值速度较快,一时间引起阵阵恐慌,加之内地缺少有效投资工具,导致大量中产阶级欲将资金转移至境外以寻求保护。
由于香港与内地特殊的政治经济关系而使其成为避险资金的首选,这属于正常现象。
但如果对此不加以约束,易造成资金外流的恶果。
2.人民币贬值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解读:从进出口的角度看,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资本流动的角度看,人民币的贬值会给投资者带来不安全感,对人民币的信心缺失,抛售人民币资产或将资产转移至境外,造成资本外流,而资本外流会进一步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资本流动情况将直接影响国际储备情况,我国这两年外汇储备变动状况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此外,人民币对外贬值对我国走出去战略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对于海外求学的人来说更不是利好。
知识掌握二、单项选择题1.B2.C 3.C 4.A5.B 6.B7.A8.B9.D 10.C 11.B12.A13.B 14. C 15. B 16.B 17.B知识应用一、案例分析题1.1950年以后,随着欧洲经济的苏和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黄金储备不断减少,导致美国无力维持美元官价兑换黄金,并最终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
2.在布雷顿森森体系下实行的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要求美元币值稳定,才会在国际支付中被其他国家所普遍接受。
而美元币值稳定,不仅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
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愿接受美元。
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又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
国际金融人名币汇率

一、人名币升值的原因二、人名币升值的现状三、人名币升值的利弊:一、理论上人民币升值的弊端1、人民币升值会使进口品价格下降,出口品价格上升,从而刺激进口,抑制出口,减少国际贸易顺差甚至出现逆差,造成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和就业减少,特别是可能造成部分农产品进口的增加,影响农民收入。
2、人民币升值将使外商直接投资成本上升,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从而制约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
3、人民币升值后将使外国来华旅游成本上升,外国游客可能会减少,对旅游业会产生不利影响。
4、人民币升值后造成国家外汇储备贬值损失。
5、人民币升值后国家在联合国的会费相应增加。
二、理论上人民币升值的利益1、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国内资本到海外投资,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间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
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国内企业到货币相对贬值的发达国家投资建立国产商品销售网络,以及降低在这些国家的广告宣传成本,将进出口与海外投资结合起来,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3、人民币升值使进口原材料的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三来一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人民币升值将降低利用国外贷款的还款成本,提高利用国外贷款企业的效益。
5、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进口先进机器设备的成本,提高国内企业的投资效益。
6、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进口石油的成本,使我国石油贸易获得巨大收益。
7、人民币升值将提高多数出口企业的赢利水平,有利于我国出口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增强自身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8、人民币升值后国家为购买外汇支付的人民币相对减少,使货币投放减少,有利于防止通货膨胀。
9、人民币升值提高了国内消费者的国际购买力,出国旅游会增加,生活水平将提高。
10、人民币升值提高了国内消费者的自信心,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四、人名币不该升值1、货币是否升值与本国经济发展程度有关。
按购买力平价理论,当一国平均购买力高于其他国家的平均购买力时,该国货币应升值。
我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但平均购买力仍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低(人均收入远低于西方国家),所以人民币事实上不该升值2、表面上,升值可以让我们用同样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外国产品,但是,这只是硬币的一面。
中国银行汇率表

中国银行汇率表中国银行是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1912年。
中国银行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包括储蓄、信贷、保险、投资等。
其中,外汇兑换服务是中国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
下面是中国银行的汇率表:1、人民币兑换外币汇率表(1)直接汇率货币汇率发布时间美元 6.4824 2022-10-15 15:30:01欧元 7.4516 2022-10-15 15:30:01日元 0.0570 2022-10-15 15:30:01英镑 8.9033 2022-10-15 15:30:01澳元 4.4468 2022-10-15 15:30:01加元 5.0700 2022-10-15 15:30:01瑞士法郎 6.9768 2022-10-15 15:30:01新加坡元 4.7076 2022-10-15 15:30:01港元 0.8328 2022-10-15 15:30:01(2)交叉汇率货币直接汇率间接汇率美元 6.4824 0.1542欧元 7.4516 0.1342日元 0.0570 17.5439英镑 8.9033 0.1122澳元 4.4468 0.2249加元 5.0700 0.1973瑞士法郎 6.9768 0.1433新加坡元 4.7076 0.2119港元 0.8328 1.20142、外币兑换人民币汇率表(1)直接汇率货币汇率发布时间美元 6.4680 2022-10-15 15:30:01欧元 7.4644 2022-10-15 15:30:01日元 0.0568 2022-10-15 15:30:01英镑 8.9463 2022-10-15 15:30:01澳元 4.4083 2022-10-15 15:30:01加元 5.0587 2022-10-15 15:30:01瑞士法郎 7.0231 2022-10-15 15:30:01 新加坡元 4.7039 2022-10-15 15:30:01 港元 0.8348 2022-10-15 15:30:01(2)交叉汇率货币直接汇率间接汇率美元 6.4680 0.1546欧元 7.4644 0.1336日元 0.0568 17.6259英镑 8.9463 0.1119澳元 4.4083 0.2272加元 5.0587 0.1976瑞士法郎 7.0231 0.1425新加坡元 4.7039 0.2121港元 0.8348 1.1977以上是中国银行的汇率表,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保险)国际金融人民币汇率第七章人民币汇率在本章中,我们将首先介绍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和现实,继而探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和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
最后,结合当前的热点,我们将详细地介绍人民币均衡汇率测定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和现实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学家所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特别是对于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对其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前苏联、东欧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宏观经济震动、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之后发生的阿根廷金融危机等,均证实了汇率制度选择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和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面临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和改变现行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压力,因此有必要对汇率制度选择进行探讨。
本节将主要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汇率制度选择的评价标准和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第二,汇率制度分类问题;第三,汇率制度选择与一国宏观经济制度的特征;第四,前苏东欧经济转型过程中汇率制度的演变。
一、汇率制度选择的评价标准和理论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各有其优缺点。
对于固定汇率制度来讲,其优点主要是:(1)给货币政策提供了一个名义锚,即可在任何产出水平条件下控制其物价水平;(2)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3)防止国家间出现竞争性贬值;(4)避免出现投机泡沫。
对于浮动汇率制度来讲,其优点主要是:(1)一国能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2)能对来自贸易的震动作自动的调整;(3)避免投机攻击。
因此,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点就是浮动汇率制度的缺点,反之反是。
面对不同汇率制度的各自特点,一国在选择汇率制度方面,到底是选择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还是选择介于两者之间的汇率制度呢?从开放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其评价标准是看这种汇率制度能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而一国改变其现行汇率制度,其判别标准是这一汇率制度能否使一国宏观经济运行得到改善。
具体地讲,判别标准就是在这种汇率制度下,一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贸易等宏观经济变量的表现。
Mundell(1961,1963)、Fleming (1962)和Poole(1970)最早提出现代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
该理论表述为:在存在粘性价格的经济社会里,一国选择汇率制度的标准是看这一汇率制度能否减少国内产出的波动。
具体而言,一个国家究竟是选择固定汇率制度还是选择浮动汇率制度,取决于经济社会中震动的来源,是来自于名义震动还是实际震动,以及资本流动的程度。
根据该理论,在一个资本流动的开放经济社会里,当出现名义震动,如来自货币供给方或需求方的变化时,就应当选择固定汇率制度。
例如,货币供给增加会引起通货膨胀。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通货膨胀会导致汇率的贬值,汇率的贬值又会对一国实质经济和产出产生影响。
按照上述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应优先选择固定汇率制。
这是因为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产出波动产生的影响较小。
另一方面,当经济社会面临实质震动,如生产率或贸易条件的变化时,应优先选择浮动汇率制。
譬如当贸易品价格相对于非贸易品价格变化时(即贸易条件变化),经济社会需要名义汇率的变动,以便减缓贸易品价格相对于非贸易品价格变化对国内产出和就业产生的影响。
自Mundell等以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发展:即三角悖论和最优货币区理论。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加宽一种特定货币的使用区域会获得类似于从物物交换到货币交换所带来的收益。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行为消除了交易的成本。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主要归功于Mundell(1961)、McKinnon(1963)、和Kenen(1969)。
他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效益分析中的成本方面的研究。
Mundell提出了货币联盟成功的环境条件。
他认为(1)工资/价格的流动性,或(2)要素(劳动力和/或资本)的流动性可能是代表针对总需求这一特定震动的自动调整的充分机制。
如果在经济社会里,上述两个条件至少一个成立,有关当局就不必改变汇率,从而加入货币联盟而放弃汇率的成本就为零或非常低。
后来的经济学家们认为,在成本方面,还应考虑到加入货币联盟各国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劳动力市场、经济增长率、铸币税等方面的差异。
此外,从收益方面考虑,消除交易成本和消除汇率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三角悖论认为:在固定汇率制、货币独立性和开放资本市场三者之间,一国只可能选择这三个可能目标中的两个。
例如,金本位制的特点是开放资本市场和固定汇率制,而缺少独立的货币政策。
布雷顿森林体制实行的是盯住汇率制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但对资本流动实行控制。
在资本高度流动的今天,一些经济学家把三角悖论发展成二极学说。
二极学说认为:在资本高度流动的世界里,汇率制度的选择最终会趋向两极,一极是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另一极是刚性的盯住汇率制度,包括货币联盟、美元化和货币局制度等。
这一学说还认为,介于两极之间的中间汇率制度会逐渐消失,所以二极学说又称为中间汇率制度消失学说。
Eichengreen(1994)是最早表述二极学说的经济学家。
当时他不是针对新兴市场国家,而是针对欧洲汇率机制(ERM)出现危机提出这一学说的。
1992年至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使得意大利、英国等国家货币被迫贬值或退出欧洲汇率机制,以致参加欧洲汇率机制的国家做出加宽汇率波幅的改变,才保证法国留在欧洲汇率机制中。
在1997年至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两极学说被应用于分析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
经济学家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汇率制度分类中,运用上述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从成本和效益角度来探索在各种汇率制度安排下汇率制度对经济增长、贸易、通货膨胀、商业循环、价格、真实汇率等的影响,以此来确定哪一种汇率制度较优。
除了对真实汇率波动(Mussa,1986)的影响得到普遍认同外,他们无法从上述的分析中得到哪一种汇率制度较优的一致性结论。
这使得经济学家们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思考他们研究的基础——汇率制度的分类,也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汇率制度分类是否科学。
二、汇率制度分类问题科学的汇率制度分类是研究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对汇率制度分类的标准,经济学家之间仍存在较大的争议。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对汇率制度进行了分类,并且随着时间而不断改变其分类体系和标准。
1982年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类体系的变化如下:1.1983年—1996年IMF将各国的汇率制度安排(Exchange Rates Arrangements)分为:(1)盯住汇率制:盯住美元、英镑、法郎、其他货币或篮子货币(2)有限浮动汇率制:相对于单一货币或合作安排而有限浮动(3)更为浮动汇率制:根据一组指标进行汇率调整,其他管理浮动汇率制(4)独立浮动汇率制2.1997年—1998年IMF将各国的汇率安排分为:(1)盯住汇率制:盯住单一货币或篮子货币(2)有限浮动汇率制(3)管理浮动汇率制(4)独立浮动汇率制3.1999年—2008IMF将各国的汇率安排分为:(1)没有自己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2)货币局安排(3)传统盯住汇率制安排(4)在水平波幅带内的盯住汇率制(5)爬行盯住汇率制(6)爬行带汇率制(7)没有事先宣布汇率路线的管理浮动汇率制(8)独立浮动汇率制一些经济学家认为,IMF的汇率制度分类带有“人为”主观的色彩,这是因为IMF的分类主要是依据官方的汇率数据来进行汇率制度分类。
他们认为,建立在这些分类基础上的研究会产生误差和混乱,也可能是他们的研究得不到一致性的结论的原因。
为此,Ghosh 等(2000)、Levy-Yeyati和Sturzenegger(2002)、Reinhart和Rogoff(2002) 等进行了新汇率制度分类的基础性工作,他们认为他们的分类更接近“自然”分类。
Levy-Yeyati和Sturzenegger(2002)主要根据三个变量的变化情况来对汇率制度进行分类∶名义汇率的变化、名义汇率变化的波动度和国际储备的波动度。
他们认为,选择这些变量来进行汇率制度分类的依据是:固定汇率制度往往与国际储备变化相联系,因为国际储备的改变目的在于减少名义汇率的变化;而浮动汇率制度的特征是名义汇率不断变化而国际储备相对稳定。
他们用σr表示国际储备的波动度,σe表示汇率的变化,σ△e表示汇率变化的波动度。
表7.1给出他们的汇率制度分类标准。
表7.1 Levy-yeyati等的汇率制度分类资料来源:Levy-Yeyati and Sturzenegger, 2002。
Reihart和Rogoff(2002)的分类方法较为复杂。
他们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虽然在1997年以后对汇率制度分类方法进行了大的改进,但主要还是以官方汇率数据为依据,带有人为分类的色彩。
Reinhart和Rogoff认为他们的汇率制度分类更接近于自然的分类方法。
他们的自然分类方法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特征。
笫一,他们不仅考虑了官方汇率数据,而且考虑了存在多重汇率等因素。
笫二,对官方事先宣告和未宣告的汇率制度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分类。
第三,与其他汇率制度分类的另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增加了一个自由下降(Freely Falling)的分类,即一个国家12个月内通货膨胀率高达40%以上就划分到自由下降这一个分类中去。
他们增加自由下降分类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宏观经济极不稳定的国家往往会出现非常高的通货膨胀,同时伴随着大幅度的经常性的汇率贬值。
因此,很难把这种宏观经济不稳定情况下的汇率制度归为浮动汇率制、中间汇率制度或盯住汇率制度。
Reinhart和Rogoff的自然分类法把汇率制度分为5大类和15个小类。
其5大类为∶固定汇率制、有限浮动汇率制、管理浮动汇率制、自由浮动汇率制和自由下降汇率制。
表7.2给出了他们的15个小类的汇率制度分类。
Reinhart和Rogoff选用了153个国家和地区从1973年到1999年的汇率数据,把他们的自然分类与IMF的分类相比较。
他们发现,两种分类中仅有一半汇率制度分类相同。
特别是IMF归于浮动汇率制的分类,在他们自然分类中仅包含了20%,另外60%为中间汇率制或盯住汇率制,其余20%属于自然下降汇率制。
表7.2 Reinhart和Rogoff的汇率制度自然分类资料来源:Reinhart and Rogoff,2002。
Ghosh等(2000)按照名义汇率的实际行为,把汇率制度分为盯住汇率制、中间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等几大类。
经济学家们还对不同汇率制度分类下的汇率选择作了实证分析。
Ghosh等(2000)比较了货币局制度、盯住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的经济运行状况,得出的结论是:货币局制度下经济增长最快,浮动汇率制下次之,最后是盯住汇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