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遗传二大基本规律(复习)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练真题·精彩回放1.(2018某某卷,6)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答案】C【解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 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
2.(2018全国Ⅲ卷,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答案】D【解析】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是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完成的,A错误;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完成的,B错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完成的,C错误;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完成的,D正确。
3.(2018某某卷,6)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
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 B.1/4 C.1/8 D.1/9【答案】D【解析】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D正确。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专题四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时,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无论是在性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
体上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染色体上的 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典例 1】(2012 年广东高考· 双选)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 于 X 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 可预测,下图中Ⅱ—3 和Ⅱ—4 所生子女是( BB 男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Bb 秃顶 非秃顶 ) bb 秃顶 秃顶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4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1/8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8 C.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0 [名师点拨]假设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为 A、a,根据题意可 以推出,Ⅱ-3 的基因型为 BbXAXa,Ⅱ-4 的基因型为 BBXaY。两对性状分开考虑,后代关于秃顶的基因型为 1/2BB,1/2Bb,即女孩不秃顶,男孩秃顶的几率是 1/2;后代关 于色盲的基因型为 1/4XAXa,1/4XaXa,1/4XAY,1/4XaY;由于两种 性状是独立遗传的,可以推出后代中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8,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1/4,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8,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0。 [答案]CD
D.位于Ⅲ片段上,为隐性基因
[名师点拨]只有位于 X 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导致的遗
传病,女性患者才会多于男性,因为女性有两条 X 染色体,
无论哪条 X 染色体上带致病基因都会导致患病,而男性只有
一条 X 染色体。Y 染色体上没相应的基因,所以发病率女性
高于男性。 [答案]B
遗传规律在人类遗传病中的应用 1.单基因遗传病的判断: (1)口诀:
(XBY)婚配,子女中有可能出现色盲儿子(XbY),故 A 项错
误;该女子的两条 X 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
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2)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遗传的基本规律非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1.互补基因:不同对的两个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的性状,这两个互作的基因叫做互补基因。
(1)鸡冠形状的遗传P 玫瑰冠×豌豆冠RRpp ↓rrPPF1 胡桃冠RrPr↓F2 胡桃冠玫瑰冠豌豆冠单冠9R-P- ︰3R-pp ︰3rrP- ︰lrrpp其遗传特点是:①子代F1的性状不像任何一个亲本,而是一种的类型。
②F1自交得到的F2中,有四种类型,其比例为9︰3︰3︰1,子二代出现两种的类型。
(两个性状之比为9︰1)(2)香豌豆花色的遗传P 白花×白花CCrr ↓ccRRF1 红花CcRrF2 红花白花白花白花9C-R- ︰3C-rr ︰3ccR- ︰1ccrr其遗传特点是:①子代F1的性状不像任何一个亲本,而是一种类型。
②子二代有两种表型、其比例为9︰7(即性状与亲本性状比为9︰7)。
2.修饰基因:P 显性白茧×黄茧Iiyy ↓iiYYF1 白茧IiYy↓F2 白茧白茧黄茧白茧9I-Y- ︰3I-yy ︰3iiY- ︰1iiyy有些基因可影响其他基因的表型效,这些基因称修饰基因。
据其作用,有其他基因的表型效的称为强化基因;有减弱其他基因的表型效的称为限制基因;有完全抑制其他基因的表型效的称为抑制基因。
下面以抑制基因为例——家蚕茧色遗传。
其遗传特点是:子一代表现为一个亲本的性状,子二代出现两种表型,其比例为13︰3。
3.上位效:某对位基因的表现,受到另一对非位基因的影响,随着后者的不同而不同,这种现象称上位效。
(1)隐性上位(家兔的毛色遗传)P 灰色×白色CCGG ↓ccggF1 灰色CcGg↓F2 灰色黑色白色白色9C-G- ︰3C-gg ︰3ccG- 1ccgg其遗传特点是:一对位基因(Cc)中隐性基因(c)可掩盖另一对非位基因的显性(G)和隐性基因(g)的表现。
F2有三种表型,其分离比为:9 3 4。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5小题,共60分)1.已知单、双眼皮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关于这种现象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显性:隐性=3:1B.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4D.单眼皮为显性性状【答案】C【解析】亲本产生的A、a两种配子发生了随机结合,该遗传在后代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错误;单眼皮与双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决定的,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这对夫妇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都是杂合体,所以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4,C正确;一对双眼皮夫妇后代出现单眼皮,发生性状分离,说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D错误。
2.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甲与基因型为aabb的乙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9:1:1:9,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由测交结果推测植物甲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9:1:1:9C.植物甲自交后代仍是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D.植物甲自交后代中,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答案】D【解析】由测交结果推测植物甲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9:1:1:9,不是1:1:1:1,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甲与基因型为aabb的乙杂交即为测交,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9:1:1:9,由测交结果推测植物甲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9:1:1:9,B正确;植物甲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了四种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9:1:1:9,所以植物甲自交所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9种、4种表现型,C正确;植物甲自交后代中,隐性纯合子aabb 所占比例为9/20×9/20=81/400,D错误。
2022年高三生物总复习查漏补缺必做:必修二遗传题经典判断题(易错易混题)

必修二:遗传的基本规律1.生物个体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
( )2.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利用自交、测交、杂交等方法都能用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 )3.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 )4.融合遗传是指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的现象。
( )5.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 )6.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 )7.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测交的方法对遗传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然后通过自交方法进行了证明。
( )8.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9.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 )(Dd)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相等。
( )10.分离定律中F111.形成过程中成对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雌雄配子中遗传因子随机结合的基础。
( )12.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并非都是杂合子。
( )13.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为3∶1,则双亲均为杂合子。
( )14.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为1∶1,则双亲均为纯合子。
( )1》》》经典判断题15.一对黑毛豚鼠,生了5只小豚鼠,其中3只是白色的,2只是黑色的,据此可判断,豚鼠毛色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 )16.真核生物中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17.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
( )18.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19.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均为紫花,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紫花与白花的分离比是9:7。
据此推测,两个白花植株杂交,后代一定都是白花的。
( )20.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别由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引起。
高三一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2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科学探究——领悟方法 提升能力】 1. AaBb 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产 自生 交配 后子 代:表 性 基4状型 因种分: 型离:4种比9种:9∶3∶3∶1
⇒
表 性型 状: 分离4种比:1∶1∶1∶1
测交后代
AaBb
基因型:4种aAaaaabBbbbb
产生配子:2种 表型:2种 自交性状分离比:3∶1 ⇒后代基因型:3种121AAaaAabBBbbB
【基础小题】
1.判断正误
(1)F1 产生基因型为 YR 的雌配子和基因型为 YR 的雄配子
数量之比为 1∶1。
(×)
(2)在 F1 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的 F2 中,与 F1 基因
型相同的个体占 1/4。
(√)
(3)F2 的 9∶3∶3∶1 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
机结合。
(√)
[解析] (1)由于表中数据显示,甲组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 二∶红多∶黄二∶黄多≈ 9∶3∶3∶1,该比例符合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所以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 同源染色体上。乙组 F2 的表现型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比例 都符合 3∶1,即圆形果∶长形果=3∶1,单一花序∶复状花序= 3∶1。而圆单∶圆复∶长单∶长复不符合 9∶3∶3∶1 的性状分 离比,其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 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根据乙组的相对性状表现型分 离比可知,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所以用“长复(隐性纯合子)”分别与乙组的两个 F1 进行杂交, 不会出现测交结果为 1∶1∶1∶1 的比例。
(2)若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型,但 比例为 42%∶8%∶8%∶42%,试解释出现这一结果的 可能原因是什么? 提示:A、a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 体上,且部分初级性母细胞发生交叉互换,产生四种类 型配子,其比例为 42%∶8%∶8%∶42%。
(新高考)高三生物二轮专题训练---遗传的基本规律(答案)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遗传学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4的显性和1/4的隐性B.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等位基因先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进行C.孟德尔的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2.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若F1(Aa)与aa杂交,能产生两种子代,且显性∶隐性=l∶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3.某种植物的花锤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单瓣对重瓣为显性;在开花时,含有显性基因的精子半数不育,而含隐性基因的精子均可育;卵细胞不论含显性还是隐性基因都可育。
现取自然情况下多株杂合单瓣凤仙花自交得F1,问下列对F1中单瓣与重瓣的比值分析中,正确的是()A.单瓣与重进的比值为3∶1B.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1∶1C.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2∶1D.单瓣与重瓣的比值无规律4.某植物果实的颜色和形状分别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先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
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A.若F2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可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B.若F2性状分离比为5∶3∶3∶1,则双亲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和aaBBC.若F2性状分离比为66∶9∶9∶16,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选择Aabb和aaBb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可验证两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5.兔子的灰色毛由显性基因B控制,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的基因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遗传的基本规律(2)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提纲(7)必修二:遗传的基本规律(2)班级______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遗传方式的分析。
2.基因型的判断及概率计算。
自主预习:1.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
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
g-基因决定雌株。
G 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 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10江苏)[]A.Gg和G 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典型例题:2. (10江苏)(7分)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回答(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⑴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II-4、II-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①双胞胎(IV-1与IV-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②双胞胎中男孩(IV-I)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女孩(IV-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慨率是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3. (09江苏) (8分)在自然人群中,有一种单基因(用A、a表示)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1/10000,该遗传病在中老年阶段显现。
1个调查小组对某一家族的这种遗传病所作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遗传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种遗传病最可能是__________遗传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aa)(BB+Bb+bb)(CC+Cc) 展开后即得 种基因型的个体,其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求子代个别基因型所占几率
例:已知基因型为AaBbCc×aaBbCC两个体杂交,求子代中基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研究的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Y
1
2
y R
3 4
r
该细胞处于什么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R r
Y
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什 么?
同源染色体分开
y
R与r、Y与y各是什么关 系?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上 一对等位基因
Y R
YR
Y
r
y R
y r
Y Y
RR
9 ::: 3 3 1
(3: × (3:) 1) 1
4、严密地假说演绎 试 验 观 察 发 现 问 题 提 出 假 说 验 证 假 说 总 结 规 律
基因的分离规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亲本(P) 高茎 X
(试验观察、发现问题)
矮茎
子一代(F1)
高茎
X
高茎
子二代(F2)
高茎 : 矮茎 787 : 277 3 : 1
基因型: 表现型: 5.常见符号 P: F: ×: ♀: ♂:
×: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方法
1、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豌豆
A、严格自花传粉、 B、花大易去雄和人工授粉、 C、相对性状稳定易区分
2、巧妙地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
3、合理地运用数理统计
AA×aa
Aa ×
AABB×aabb
AaBb ×
3: 1
例:有一种脚很短的鸡叫爬行鸡,由显性基因A控制, 在爬行鸡的遗传实验中,得到下列结果: (1)爬行鸡×爬行鸡 2977只爬行鸡和995只正常鸡; (2)爬行鸡×正常鸡 1676只爬行鸡和1661只正常鸡;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一组二个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子代爬行鸡的 基因型是 ,正常鸡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②第二组后代中爬行鸡互交,在F2中共得小鸡6000只, 从理论上讲正常鸡有 只,有能稳定遗传的爬行鸡___只。
例: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 (b)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生了一 只黑色小羊。试问: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它 们生的那只小羊又是什么基因型? 解:根据题意列出遗传图式:P:B_×B_
F1 bb 然后隐性纯合体突破:因为子代为黑色小羊,基因型为 bb,它是由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后发育形成的,所以双亲 中都有一个b基因,因此双亲基因型均为Bb。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考试要求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说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过程。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举例说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解释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理解孟德尔用测交验证分离现象的原因。 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阐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6.基因型和表现型。举例说明基因型和表现型。 7.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利用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设 计育种过程或分析生产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解释子二代出现的9∶3∶3∶1的表现型比。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理解孟德尔用测交法验证自由组合现象 解释的原因。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阐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的 知识处理生产实践中相关的问题。 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列举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①已知后代的某些遗传特征,推亲代的基因型
例:豚鼠的皮毛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粗糙(R)对光滑(r)为显
性,现有皮毛为黑色光滑与白色粗糙的豚鼠杂交,其后代表现型 为:黑色粗糙18只、黑色光滑15只、白色粗糙16只、白色光滑19 Ddrr和ddRr 只,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②求子代基因型的几个问题: i)求子代基因型的种数、类型及其比例 12 例:已知基因型为AaBbCc ×aaBbCC的两个体杂交,能产生____
重组 类型
自由组合定律
强调
不管是分离定律还是自由组合定律都 发生于配子形成的时候,即减数第一 次分裂,而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 生殖细胞的自由结合。
一、遗传定律中有关基本概念及符号
1.交配类
杂交;是指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 的过程。 自交:指植物体 或单性花的同株受粉过程。自交是 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测交:就是让 与 杂交,用 来测定 的基因组合。 正交和反交
解析: 第一问,根据子代中爬行鸡:正常鸡=3:1,可推知亲本基因 型均为Aa,其后代基因型应为1AA:2Aa:1aa,所以子代爬行鸡 有AA、Aa两种,正常鸡为aa。第二问,由于子代为爬行鸡:正常 鸡=1: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为Aa×aa,子代中爬行鸡基因型应为 Aa,其互交产生的后代为1AA:2Aa:1aa,因此正常鸡占1/4,能 稳定遗传的爬行鸡也占1/4,数量均为1500只。
2.性状类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 性状的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 的现象。 显性的相对性:不完全显性: 共显性: 表现类型。 中显现出 中未显现 和
方法三:分解组合法
解题步骤:
1、先确定此题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分解: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或性 状分离开来,一对对单独考虑,用基因的分 离规律进行研究。 3、组合:将用分离规律研究的结果按一定 方式进行组合或相乘。
应用:
1、求有关配子的几个问题: 2.求基因型的几个问题: 3.求表现型的几个问题:
①已知某生物体的基因型,求其产生的配子的种数和类型。 4种 例:基因型为 AaBbCC的个体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产生_____ ABC、AbC、aBC、abC 类型的配子,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已知某生物体的基因型,求其产生的某一种类型的配子所占的 比例 例:基因型为 AaBbCC的个体,产生基因组成为AbC的配子的 1/4 几率为______。(设此题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③求配子的组合方式 例:已知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两个体杂交,其产生的 8 配子有_____种组合方式?
3.基因类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 上,能控制一对 显性基因:控制 隐性基因:控制 非等位基因和复等位基因 4.个体类 纯合子:由 发育成的个体。 杂合子:由 发育成的个体。
的 的基因。 性状的基因。 性状的基因。
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 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
D
D DD F1
配子
D
d
受精 作用 Dd
×
d
Dd dd
F2
d
Dd
一对相对性状侧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验证假说)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 (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 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 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分 ( 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 遗传给后代。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P
(提出假设)
DD X dd
①生物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在体细胞 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②亲本基因型为DD,dd,分别产生含D的 配子和含d 的配子 ③F1基因型为Dd,表现显性性状 ④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 体分离而分离,分别产生两种数目相等 的配子, 即D 和d ⑤F2出现四种基因组合,三种基因型: 1DD∶2Dd∶1dd。两种表现型:高茎:矮茎= 3∶1
1. 各对等位基因独自遗传,互不干扰
Y
1 2
y R
3 4
2. 每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r
3.每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是同时发生的
遗传基本规律的应用
方法一:隐性纯合突破法
方法二: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 方法三:分解组合法
方法一:隐性纯合突破法
一般情况下,高中遗传规律中,仅涉及 完全显性。所以凡表现型为隐性,其基 因型必定为纯合隐性基因组成,而表现 型为显性,则不能确定基因型,但可判 定至少会有一个显性基因。
方法二: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
(1)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 则双亲一定为杂合体(Bb)。 (2)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 则双亲一定为测交类型,即Bb×bb。 (3) 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至少有一方 为显性纯合体,即:BB×BB或BB×Bb或 BB×bb。 (4) 若研究多对相对性状时,先研究每一对相 对性状,方法如上三点,然后再把它们组 合起来即可。
例:设家兔的短毛(A)对长毛(a)、毛直(B)对毛弯(b)、黑色(C)对
白色(c)均为显性,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两兔杂交,后代 4 短直黑:短弯黑:长直黑:长弯黑 表现型种数为____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1 比例为__________ ②求子代某种表现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例:上题条件,求子代表现型为“短(A)直(B)白(C)”的个体所占的 比例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