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遗传基本规律题

合集下载

专题二 孟德尔遗传定律

专题二 孟德尔遗传定律

专题二遗传的基本定律专题复习
1.知识点总结
2.经典题型
1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第二次分裂正常。

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不正常配子)。

上述两个初级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2果蝇的体细胞中含4对同源染色体,若研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在果蝇形成卵细胞时,全部含显性基因的配子出现的比例是( )
A.1/2
B.1/4
C.1/8
D.1/16
3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须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须的,现有基因型均为AaBb的双亲,他们生育视觉正常的孩子的可能性是( )
A.1/8
B.9/16
C.3/4
D.1/4
4下列人类系谱中,有关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高考生物总复习命题区域3遗传的分子基础与基本规律、变异、进化、育种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高考生物总复习命题区域3遗传的分子基础与基本规律、变异、进化、育种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第一部分命题区域3 第二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时跟踪一、选择题1.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解析:选D 由F2中红花∶白花=272∶212≈9∶7,F1测交子代中红花∶白花≈1∶3,可以推测出红花与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受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为A、a和B、b),C项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基因型A_B_表现为红花,其他基因型表现为白花。

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基因型为AaBb,F2中红花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B项错误;F2中白花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项错误,D项正确。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解析:选C 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则子二代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

3.(2019·新疆二模)家鼠的灰毛和黑毛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毛对黑毛为显性。

现有一只灰毛雌鼠(M),为了确定M是否为纯合子(就毛色而言),让M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

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

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一定是杂合子B.若子代全为灰毛鼠,则M一定是纯合子C.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3∶1,则M一定是杂合子D.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1∶1,则M一定是杂合子解析:选B 灰毛对黑毛为显性,灰毛雌鼠M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一定是杂合子,A正确;因子代的数量非常少,即使子代全为灰毛鼠,也不能确定M一定是纯合子,B 错误;子代中出现了黑毛雌鼠,说明M必然含有控制黑毛性状的基因,因此,无论子代中灰毛雄鼠与黑毛雌鼠的比例是3∶1,还是1∶1,M都是杂合子,C、D正确。

遗传变异题型探究

遗传变异题型探究
(3) B: A a × A a 黄色 黄色 ↓ 1AA ∶ 2Aa ∶ 1aa 不存活 黄色 黑色
C: A a × aa 黄色 黑色 ↓ Iaa ∶ laa 黄色 黑色
例2:女娄菜是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的被子植物。女娄 菜的宽叶(XB)对窄叶(Xb)是显性。实验研究中发现, 窄叶型含Xb的花粉粒死亡。 (1)如果要证明含Xb的花粉粒死亡,而且子代的表现型 都是宽叶型,你将选择基因型为 XBXB×XbY 的 两个亲本进行杂交,。 (2)如果要使子代的宽叶和窄叶的分离比为3:1,你应 选择基因型为 XBXb×XBY 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 (3)既然窄叶型含Xb的花粉粒要死亡,那么在雌性植株 中一般不会出现窄叶型个体。请利用所学的生物学 知识,简述一种可较快获得窄叶型雌性植株的育种方法。
两对或两对以上
两对或两对以上
位于 一对同源 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 染色体上 染色体上
减Ⅰ后期同源 染色体分离
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 等位基因分离 色体 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 由组合 ①形成配子时(减Ⅰ后期),两项定律同时起作用 ②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有性生殖 真核生物 ③两定律均为________细胞核基因在_________ 中的传递规律
原发性高血压、唇裂、无脑儿 (2)多基因遗传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三体综合征、性腺发育不良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遗传咨询:判断是否患病→ 分析遗传病的
传递方式 →推算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建议和提 出防治对策 。
女性 ;隔代遗传,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 第一单元第二讲(答案)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 第一单元第二讲(答案)

第二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根本技能·问题化]1.解析:选D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YyRr)在进展减数分裂时可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而不是4个,且卵细胞的数量要远远少于精子的数量;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在F1产生配子时起作用,其本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1)提示:A、a与D、d和B、B与C、c分别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其遗传时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提示:④⑤过程。

基因重组发生于产生配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且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故①~⑥过程中仅④、⑤过程发生基因重组,图中①、②过程仅发生了等位基因别离,未发生基因重组,⑥过程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过程。

3.解析:选D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别离,①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②和③正确;受精作用时同源染色体集合,④正确;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别离不会导致等位基因别离,⑤错误;同源染色体的别离会导致等位基因别离,⑥正确;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会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⑦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⑧错误。

4.解析:选B A、a和D、d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和B、b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如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穿插互换,那么它只产生2种配子;由于A、a和B、b 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不一定会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不一定为9∶3∶3∶1。

考点一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与自由组合定律[对点落实]1.(1) (×) (2) (×) (3) (√) (4) (×) (5) (×) (6) (×)2.提示: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F1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F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

遗传的基本规律

遗传的基本规律

二、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规律 项目 研究的相对性状 控制性状的等位基因 分离定律 一对 一对 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或两对以上
两对或两对以上
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 源染色体上 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 染色体 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的自由组合
(5)紫花中的紫色物质是一种天然的优质色素,但由 )紫花中的紫色物质是一种天然的优质色素, 基因表达的酶较少, 于B基因表达的酶较少,紫色物质含量较低。设想通过 基因表达的酶较少 紫色物质含量较低。 基因工程技术,采用重组的 质粒转移一段 质粒转移一段DNA进入细 基因工程技术,采用重组的Ti质粒转移一段 进入细 胞并且整合到染色体上,以促进 基因在花瓣细胞中的 胞并且整合到染色体上,以促进B基因在花瓣细胞中的 表达,提高紫色物质含量。下图是一个已插入外源 表达,提高紫色物质含量。下图是一个已插入外源DNA 片段的重组Ti质粒载体结构模式图, 片段的重组 质粒载体结构模式图,请填出标号所示结 质粒载体结构模式图 构的名称: 构的名称:
(2)根据 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 1紫花植 )根据F 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 株的基因型是 纯合子的基因型是 ,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 其自交所得 。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 )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 或 ;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
花植物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 花植物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 )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 的植株自交, (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 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 ),那么基因型为 的植株自交 代植株的表现及比例为 。

高三一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2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高三一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2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科学探究——领悟方法 提升能力】 1. AaBb 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产 自生 交配 后子 代:表 性 基4状型 因种分: 型离:4种比9种:9∶3∶3∶1

表 性型 状: 分离4种比:1∶1∶1∶1
测交后代
AaBb
基因型:4种aAaaaabBbbbb
产生配子:2种 表型:2种 自交性状分离比:3∶1 ⇒后代基因型:3种121AAaaAabBBbbB
【基础小题】
1.判断正误
(1)F1 产生基因型为 YR 的雌配子和基因型为 YR 的雄配子
数量之比为 1∶1。
(×)
(2)在 F1 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的 F2 中,与 F1 基因
型相同的个体占 1/4。
(√)
(3)F2 的 9∶3∶3∶1 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
机结合。
(√)
[解析] (1)由于表中数据显示,甲组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 二∶红多∶黄二∶黄多≈ 9∶3∶3∶1,该比例符合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所以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 同源染色体上。乙组 F2 的表现型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比例 都符合 3∶1,即圆形果∶长形果=3∶1,单一花序∶复状花序= 3∶1。而圆单∶圆复∶长单∶长复不符合 9∶3∶3∶1 的性状分 离比,其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 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根据乙组的相对性状表现型分 离比可知,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所以用“长复(隐性纯合子)”分别与乙组的两个 F1 进行杂交, 不会出现测交结果为 1∶1∶1∶1 的比例。
(2)若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型,但 比例为 42%∶8%∶8%∶42%,试解释出现这一结果的 可能原因是什么? 提示:A、a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 体上,且部分初级性母细胞发生交叉互换,产生四种类 型配子,其比例为 42%∶8%∶8%∶42%。

第二讲 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第二讲  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况:
a.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儿子正常,母亲患病,则一定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或 b.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有病,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如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女性患者的父亲与儿子
一定是患者,否则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②在确定是显性遗传病的情况下,要特别关注以下特殊情
况:
a.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儿子患病,母亲正常,则为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或
则F1AaBb自交后代即为A_B_∶A_bb∶(aaB_+aabb)= 紫∶红∶白=9∶3∶4。 (5)重组质粒是含有外源基因的质粒,其上有复制原 点,以便进行目的基因的复制;含有标记基因,以便目
的基因的检测。
答案 (1)两 (2)AaBb (3)Aabb×aaBB aaBB、AAbb、aabb
AAbb×aaBb
第二讲 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1.研究对象: 一对 相对性状的遗传。 2.遗传实质: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伴随着 同源 染色体 的分离,等位基因分离。
3.适用范围:真核生物 有性生殖 过程中的核遗 传。
4.验证法: 自交 、 测交 、花粉鉴定法。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研究对象: 两对或两对以上 相对性状的遗传。 2.遗传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 离或组合是 互不干扰 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
b.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有病,则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 c.如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 儿一定为患者,否则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有关概率(可能性)计算 (1)原理 ①乘法定律:当两个互不影响的独立事件同时或相继出现 时,其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 ②加法定律: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 这样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这种互斥事件出现的概率是 它们各自概率之和。 (2)计算方法 例如:有甲、乙两种遗传病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据亲代 的基因型已判断出后代患甲病的可能性为m,患乙病的可 能性为n,则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可能性为: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9∶3∶3∶1)都是理论比值,若统计的数量太少,就可能
不会出现以上比值.
(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决思路
变式训练: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
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
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
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
9:6:1 9A_B_(3A_bb+3aaB_)1aabb 1:2:1
9:7
9A_B_(3A_bb+3aaB_+1aabb)1:3
15:1 (9A_B_+3A_bb+3aaB_1aabb 3:1
变式训练: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是不含
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
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
规律总结:数量遗传(显性基因个数影响性状表现)
1AABB
四显
(AaBb)自交后代比例
4(AaBB+AABb) 三显 6(AaBb+AAbb+aaBB)二显
4(Aa1aabb
四隐
拓展提高:
某种鼠中,毛的黄色基因Y对灰色基因y为显性,
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在纯合
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
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雄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
他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
( )。C
A.四种 9∶3∶3∶1
B.两种 13∶3
C.三种 12∶3∶1 D.三种 10∶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序号条件自交后代比例测交后代比例1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6∶11∶2∶1 2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9∶71∶33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双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3∶41∶1∶24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15:1 3:15 根据显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个数影响性状表现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4∶6∶4∶1AaBb:(Aabb 、aaBb)∶aabb=1∶2∶166 显性纯合致死AaBb ∶Aabb ∶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AaBb ∶Aabb∶∶aaBb∶aabb=1∶1∶1∶1(08 ·宁夏·T29)Ⅰ.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

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

请回答: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其中基因型是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

基因型为和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

基因型为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命题立意】以基因自由组合中的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思路点拨】由子代表现型9:7→9:3:3:1 →AaBb自交,•由子代表现型3:1=(3:1)(1:0)→AaBB 自交或AABb•自交。

由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AABB(09·安徽·T6)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

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

请回答: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思路点拨】由F29:7→9:3:3:1 →F1紫花植株(AaBb)由F1 (1:1)=(1:1)(1:0)→Aabb×aaBB AAbb×aaBb基因互作解题关键:第一:要理清基因之间的关系。

第二:注意特殊比例。

例题: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

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 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

现有亲代P1(aaBB、白色)和P2(AAbb、红色),如右图写出各种表现型的基因组成:由AAbb(红色)可知红色的基因:A—bb由3:6:7可知,F1是AaBb,由此知道,粉色基因组成是A—Bb。

再根据基因之间关系和3:6:7知道,白色基因组成是aa——和A—BB2.一因多效和多效一因一因多效:一对基因影响多种性状的发育。

多因一效:一个性状的发育受许多不同基因影响的现象。

例如:解题要点:弄清不同基因的位置,是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自由组合)还是相同的同源染色上(基因连锁)3.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例如:ABO血型复等位基因解题关键:不同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海南19)、人的i、IA、IB 基因可以控制血型。

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i表现为O型血,IA IA获IAi为A型血,IB IB获IBi为B型血,IA IB为AB型血。

以下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子女之一为A型血时,双亲至少有一方一定是A型血B、双亲之一为AB型血时,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C、子女之一为B型血时,双亲至少有可能是A型血D、双亲之一为O型血时,子女不可能是AB型血例题:(2009山东T7).人类常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 ),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

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A.都是纯合子(体)B.都是杂合子(体)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4.基因致死效应【注:(2010·山东理综·T27)(2010·福建理综·T26)(2009·四川·T31)(2008·北京理综·T4)(2004·全国理综II·T30)等都有涉及】完全致死:致死率达100% a.按致死程度划分:不完全致死例如:温度敏感突变型分为条件致死(在较低温度下不出现致死效应在较高温度下出现致死效应)和非条件致死的(在已知任何条件下都有致死效应)两类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例题:(2010·福建理综· T 27)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 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蟠桃(Hh)自交(或蟠桃与蟠桃杂交 ,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例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

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b.按致死作用发生的阶段分:配子致死 合子致死胚胎致死 幼体致死c.按致死基因所在的位置分:常染色体致死性连锁致死 d.按致死基因的显隐性分:显性致隐性致死:等位基因纯合致死 显性纯合致显性杂合致e.根据内外环境对致死效应的影响分:条件致死 非条件致死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试验步骤:①选择该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得F1 ;②用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③统计F2中雄蝇所占比例;结果预测:Ⅰ如果F2中雌:雄=2:1,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Ⅱ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1:1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Ⅲ如果F2中雌:雄在1:1~2:1之间,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致死突变【探究致死情况,考查实验探究能力】5.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半显性)c.共显性(并显性)d.条件显性:相对性状的显、隐与环境条件等有关。

例如:(2010天津T6)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

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

6、表型模拟: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类似于某基因型引起的表型变化的现象。

例如:必修二P71 长翅果蝇由于温度的影响出现了残翅,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例(07山东)(5)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

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取该小麦种子在其他小麦田种下,让其自交,若还全是高杆,说明矮秆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引起的;若后代出现高杆、矮秆两种性状,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7、从性遗传: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例如:有角(H)对无角(h)为显性,在杂合体(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

例题:绵羊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X或Y染色体上,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形成的杂合子所控制的性状在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A为显性,无角基因a为隐性,一只有角公羊与一只无角母羊交配,生产多胎,所生小羊中,凡公羊性成熟后都表现为有角,凡母羊性成熟后都表现为无角。

(1)请写绵羊有角性状的遗传方式的方案,说明推理过程。

8、性反转:有功能的雄性或雌性个体转变成有功能的反向性别个体的现象例如:(2008·海南·T18)自然情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

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A、1:0B、1:1 C 2:1 D、3:19、同一染色体上基因——连锁连锁与交换定律在高中教材中,只是在减数分裂提到过交叉互换,考纲中也不作要求。

只有上海的高考要求掌握。

但在2010年高考试卷中,山东理综、福建理综、浙江理综三套试卷都有所涉及。

但涉及很浅。

用我们现行知识都可以推导出相关的基因型。

不会出现有关交换率、比例的计算问题。

因此在复习时要合理处理。

可以在复习到自由组合定律时,可以进行简单对比。

例1(2010·山东·T27)(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F1 全为灰体长翅。

用F1雄果蝇进行杂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

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图示为和。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

例2:(2010·福建理综,27)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蟠桃对圆桃为显性。

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X A X a X a YP X a X aFXXX XY AP XXFX有角无角无有角假设基因位于X染色体假设基因位于Y染色体XX XY AFXP aa X AAF1 Aa Aa♂有角♀无角假设从性遗传aa 2Aa AAF2X无有排(1)根据组别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

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纽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表现型。

比例应为。

答案:(1)乙乔化(2)DdHh ddhh (3)4 1 :1 :1 :1遗传三大规律的区别纵观几年来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除了以上特殊现象外,还有如:出现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际考查两对、遗传中出现基因突变、遗传中出现减数分裂异常等例题(2008·山东·T26)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请回答:在♀AA×♂aa杂交种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 13或11 ,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是正常或矮生。

总之:现在遗传规律命题方向主要趋势是:常规遗传题出现许多变化类型,平时我们要多总结归纳。

07(理综II)31.填空回答:(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