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4 归去来兮辞 并序 训练-落实提升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2.4归去来兮辞习题.doc

一、基础知识(共1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出岫.(yòu) 景翳翳.(yì)B.曷.不(hé) 耘耔.(zǐ) 登东皋.(gāo) 棹.孤舟(zhào)C.熹.微(xī) 流憩.(.qì) 遐.观(xiá) 眄.庭柯(gài)D.西畴.(chóu) 盘桓.(huán) 遑遑.(.huáng) 载.欣载.奔(zǎi) 2.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①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B.①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②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C.①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②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D.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②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3.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胡不归②奚惆怅而独悲——“胡”“奚”的意思都是什么。
B.①悟已往之不谏②恨晨光之熹微——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C.①云无心以出岫②登东皋以舒啸——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
D.①既窈窕以寻壑②亦崎岖而经丘——“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
4.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
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2020高中语文课下能力提升(四)第二单元第四课归去来兮辞并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课下能力提高 ( 四)回去来兮辞并序( 时间: 40 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稳固(15 分,每题 3 分)1.以下各组句子中,词语解说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①回去来兮!来,助词,无义.A.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①载欣载奔载,义同“翩翩起舞”的“载.B.②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①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C.②景翳翳以将入景,景色,光景.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D.....②审容膝之易安审,理解,知道.分析:选 C景,同“影”,日光。
2.以下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舟遥遥以轻飏..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家叔以余贫困..A.①和③不一样,②和④同样B.①和③同样,②和④也同样C.①和③同样,②和④不一样D.①和③不一样,②和④也不一样分析:选 C①介词,把;②连词,同“而”;③介词,把;④介词,由于。
3.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B.既窈窕以寻壑..C.天真盈室,瓶无储粟..D.悦亲戚之情话..分析:选A自给:供应自己的生活。
B 项,窈窕:深远波折的样子;今义,指心灵仪表兼美的美好样子。
C项,天真:古义,儿童;今义,形容脑筋简单缺少经验。
D 项,情话:古义,贴心话;今义,男女间所说表示爱情的话。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以下各句中独出心裁的一项为哪一项()A.生生所资,未见其术.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C.策扶老以流憩.D.范增数量.项王分析:选 A生:动词作名词,生活。
B、 C、 D 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5.以下句子的句式特色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乐夫天数复奚疑?C.曷不委心任去留?D.复驾言兮焉求?分析:选 C C项为一般疑问句,A、 B、 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
二、阅读鉴赏(19 分 )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6~9 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5配套习题:4 归去来兮辞 并序 含解析

02第二单元4归去来兮辞并序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荒芜.(wú)惆怅.(zhàng)轻飏.(yáng) 熹.微(xī)B.载.体(zài) 僮.仆(tóng)壶觞.(shāng) 怡.颜(yí)C.流憩.(qì) 矫.首(qiǎo)出岫.(xiù) 盘桓.(huán)D.丰稔.(niàn) 西畴.(chóu)窈窕.(tiǎo) 耘耔.(zǐ)思路解析:A项,“怅”应读“chàng”。
C项,“矫”应读“jiǎo”。
D项,“稔”应读“rěn”。
答案:B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脱然..有怀,求之靡途脱然:轻快的样子。
B.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眷然:思念的样子。
C.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自然:本来的样子。
D.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怅然:失意的样子。
思路解析:C项,“自然”的意思是“不勉强,不拘束”。
答案:C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A.{①饥冻虽切,违己交病②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B.{①问征夫以前路②乐夫天命复奚疑C.{①奚惆怅而独悲②乐夫天命复奚疑D.{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寓形宇内复几时思路解析:A项,“交”,①副词,都;②名词,有交情的人。
B项,“夫”,①名词,成年男子的通称;②助词,用在句中。
C项,“奚”,①副词,为什么;②代词,什么。
D项,“形”,都是名词,指身体。
答案:D4.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善万物之得时——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
B.策扶老以流憩——拄着拐杖出去,到处走走,随时随地休息。
C.复驾言兮焉求——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D.曷不委心任去留——为什么不委曲自己的心,任意地去或留呢?思路解析:D项,“委心”的意思是“随心”,“去留”的意思是“生死”。
(精编)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四) 归去来兮辞 并序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四) 归去来兮辞并序[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舟遥遥以轻飏B.临清流而赋诗C.乃瞻衡宇D.抚孤松而盘桓【解析】“衡”通“横”。
【答案】 C2.下列短语或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载.欣载.奔(满载) 三径就.荒(接近)B.审.容膝之易安(仔细看) 策.扶老以流憩(拄着)C.怀.良辰以孤往(爱惜) 将有事于西畴.(田地)D.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聊.乘化以归尽(无聊)【解析】A项,“载……载……”,一边……一边……。
B项,“审”,明白、知道。
D项,“聊”,姑且。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问征夫以前..路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D.悦亲戚..之情话【解析】C项,“风雨”,古今都指风和雨。
A项,“以前”,古义:“以”,介词,可译为“拿”;“前”是名词,前边。
今义:方位词。
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前的时期。
B项,“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D项,“亲戚”,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及成员。
【答案】 C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眄庭柯以怡.颜②审容膝之易安.③园日.涉以成趣④吾得兄.事之⑤乐琴.书以消忧⑥或棹.孤舟⑦乐.琴书以消忧⑧悦.亲戚之情话A.①③/⑤⑦/②④/⑥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解析】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
【答案】 B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乐夫天命复奚疑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夫晋,何厌之有【解析】C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 C[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
高中语文 专题04 归去来兮辞 并序(练)(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5

归去来兮辞并序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出岫.(yòu) 景翳翳.(yì)B.曷.不(hé) 耘耔.(zǐ) 登东皋.(gāo) 棹.孤舟(zhào)C.熹.微(xī) 流憩.(qì) 遐.观(xiá) 眄.庭柯(gài)D.西畴.(chóu) 盘桓.(huán) 遑遑.(huáng) 载欣载.奔(zǎi)【答案】B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问征夫以前路②将有事于西畴——“以”、“于”都是介宾,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后置。
B.①悟已往之不谏②恨晨光之熹微——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①云无心以出岫②登东皋以舒啸——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
D.①既窈窕以寻壑②亦崎岖而经丘——“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中①句中的“以”连词,表修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14届浙江宁波十校联考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19分)零陵三亭记(唐)柳宗元邑之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
夫气愤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
零陵县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污涂,群畜食焉,墙藩以蔽之,为县者积数十人,莫知发视。
河东薛存义,以吏能闻荆楚间,潭部举之,假湘源令。
会零陵政赋扰,民讼于牧,推能济弊,来莅兹邑。
遁逃复还,愁痛笑歌,逋租匿役,期月辨理。
宿蠹藏奸,披露首服。
民既卒税,相与欢归道途,迎贺里闾。
门不施胥交之席,耳不闻鼓之音。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归去来兮辞》练习附答案

《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诤谏.(jiàn)轻飏.(yáng)熹.微(xī)眄.庭柯(gài)B.流憩.(qì)矫.首(jiǎo)出岫.(xiù)景翳.翳(yì)C.盘桓.(huán)窈.窕(yǎo)遑.遑(huáng)棹.孤舟(diào)D.耘耔.(zǐ)东皋.(hào)壶觞.(shāng)瞻.衡宇(zhān)2. 各句中“之”字作结构助词“的”的是()A. 知来者之可追B. 羡万物之得时C. 悦亲戚之情话D.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3. 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 )①舟遥遥以轻飏②木欣欣以向荣③乐琴书以消忧④聊乘化以归尽⑤请息交以绝游⑥问征夫以前路⑦农人告余以春及⑧眄庭柯以怡颜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4.下列选项中词类活用归纳正确的一项是()①生.生所资②策.扶老以流憩③园日.涉以成趣④或棹.孤舟⑤倚南窗以寄傲.⑥携幼.入室⑦审容膝..之安⑧善.万物之得时⑨乐.琴书以消忧⑩乐琴书..以消忧⑾悦.亲戚之情话⑿眄庭柯以怡.颜A.①②④⑩/③/⑤⑥/⑦/⑧/⑨⑾/⑿B. ①②⑩/③④/⑤/⑦/⑥⑧/⑨⑾/⑿C.①②⑩/③④/⑤⑥/⑦⑧/⑨⑾/⑿D. ①②④⑩/③/⑤⑥⑦/⑧/⑨⑾/⑿5.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 复驾言兮焉求B.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 乐夫天命复奚疑D. 将有事于西畴6.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农人告余以春及 D.乐夫天命复奚疑7.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时风波....未静 B.实迷途..其未远C.尝从人事D.悦亲戚之情话..之可追 F.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E.知来者8.下列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乃瞻衡.宇B.曷.不委心任去留C.景.翳翳以将入D.时矫.首而遐观9. 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1)求之靡.途靡:______________ (2)会.有四方之事会:______________ (3)感悟生之行.休行:______________ (4)违己交.病交:______________ (5)遂见.用于小吏见:______________ (6)三径就.荒就:______________ (7)悟已往之不谏.谏:(8)知来者之可追.追:______________ (9)载.欣载奔载:______________ (10)审容膝之易安审:______________ 10.翻译(1)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练习:第二单元 第4课 归去来兮辞 并序 含解析

(时间:45分钟分值:40分)一、基础知识(2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眷然..有归欤之情(思念的样子)情在骏奔..(骑着快马奔跑)B.非矫厉..所得(造作勉强)眄.庭柯以怡颜(斜视,文中有“随便看看”的意思)C.当敛裳..宵逝(收拾衣装)悟已往之不谏..(不能挽回)D.倚南窗以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怀)感吾生之行休..(将要结束)解析:选A。
“骑着快马奔跑”不正确,此处“骏”是名词作状语,应译为“像骏马奔驰一样……”。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舟遥遥以.轻飏云无心以.出岫B.感吾生之.行休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复驾言.兮焉求悟言.一室之内D.既自以心为.形役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解析:选A。
A项,连词,表修饰。
B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的。
C项,助词,无义;动词,谈话。
D项,介词,被;介词,因为。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2分)()A.悦亲戚之情话..B.将有事..于西畴C.既窈窕..之得时..以寻壑D.善万物解析:选D。
A.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B.有事:古指耕种之事,今指发生某事。
C.窈窕:古指深远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4.将下面五句话填入文段中,使之组成衔接最恰当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4分)潇洒表现在文学上,是冲淡和性灵两种风格相结合。
________。
________。
陶渊明和袁中郎,都是当时文艺上的叛徒。
在陶渊明时代,宫廷文人把文学领到一条死路上去,徒有华丽的躯壳而没有灵魂。
在袁中郎时代,摹古之风特盛,文人作文,也忘掉了还有个自我存在。
因此陶渊明和袁中郎都尽力地追求自然。
自然有二:________,________。
偏于风物上的自然,便多表现山水田园的爱好。
偏于人性上的自然,便反对摹古与无谓的规律。
________。
①一是风物上的自然②一是人性上的自然③在历史上,这二者都有着反抗的意义④本来二者原是互相关联,很难单独分开的⑤二者结合起来,便是现实桎梏的解脱,便是潇洒之极致答:解析:④强调二者“互相关联”,紧承首句;③强调“反抗的意义”,照应后句“文艺上的叛徒”;原文先讲“偏于风物上的自然”,再讲“偏于人性上的自然”,所以①在②前;⑤是总结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试题:第二单元+4 归去来兮辞 并序+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4 归去来兮辞并序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
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
家贫,勤苦不废学问。
二十能文章。
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
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
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
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
寻拜监察御史。
扈从至上京,上封事,言天子宜慎起居,节嗜欲,以保养圣躬,圣躬安则宗社安矣。
言甚迫切,帝改容称善。
又言台察四事,帝皆喜纳之。
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
三年,自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
五年,丁母忧...。
十年,迁.中书右司郎中。
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
未几,无遗事。
时有令输粟补官,有匿其奸罪而入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
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省臣从之。
十四年,调武昌路总管。
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
乃远斥候,塞城门,籍民为兵,得五千余人,设万夫长四,配守四门,所以为防御之备甚至,号令严肃,赏罚明当。
贼船往来江中,终不敢近岸,城赖以安。
十七年,升中书左丞。
是时,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中,皆太平党也。
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遵等竟皆杖死,中外冤之。
二十四年,御史台臣辩明遵等皆诬枉,诏复给还其所授宣敕。
(节选自《元史·成遵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B.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C.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D.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解析:B “有司”所议的应是“例”,“输粟”是“例”的定语,排除A、C两项,“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即“追回给他的敕命,退还他的粮食,并将此写成法令”,句式一致,排除D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指出下列加点字错误的注音并改正。
熹.微(xī)棹.舟(nào)耘耔.(zǐ)
轻飏.(yánɡ) 盘桓.(huán) 出岫.(yòu)
翳.翳(yì) 靡.途(mí) 熟稔.(rěn)
【答案】“棹”应读zhào,“岫”应读xiù,“靡”应读mǐ。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
B.恨.晨光之熹微恨:愤恨
C.引.壶觞以自酌引:举起、拿起
D.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
【解析】B项,恨:遗憾。
【答案】 B
3.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舟遥遥以.轻飏②木欣欣以.向荣③乐琴书以.消忧④聊乘化以.归尽⑤请息交以.绝游⑥问征夫以.前路⑦农人告余以.春及⑧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解析】 ①②④为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③⑧连词,表目的关系,译为“来”;⑤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⑥⑦为介词,译为“把”“拿”。
【答案】 C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策.
扶老以流憩 B .乐琴书..以消忧 C .园日.
涉以成趣 D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解析】 C 项,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C
5.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乐夫天命复奚疑
A .既自以心为形役
B .何陋之有
C .农人告余以春及
D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解析】 A 项,被动句;B 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C 项,状语后置句;D 项,省略句。
【答案】 B
阅读课文中的序言部分,完成6~9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脱然有怀,求之靡.
途 靡:无,没有 B .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术: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 C .犹望一稔.
,当敛裳宵逝 稔:事物酝酿成熟 D .尝从.
人事 从:顺随
【解析】 C 项,稔:庄稼成熟。
【答案】 C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蓝手巾裹头足以.
为酒 B.⎩⎪⎨⎪⎧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公田之.
利 C.⎩⎪⎨⎪⎧不足为.外人道也诸侯以惠爱为.
德 D.⎩⎪⎨⎪⎧会于.西河外渑池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解析】 C 项,介词,向/动词,作为;A 项,均为介词,用;B 项,均为助词,相当于“的”;
D项,均为介词,在。
【答案】 C
8.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序交代了写《归去来兮辞》的原因。
B.作者以极其坦诚的态度说明自己之所以就任彭泽令,是为生活所迫。
C.作者之所以辞职,最根本的原因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作者在序文中还告诉我们他任官职的时间及所取得的成就。
【解析】D项,“所取得的成就”无中生有,文中没有交代任官职的成就。
【答案】 D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译文:
(2)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译文:
【答案】(1)亲戚朋友大多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有这种想法,但苦于没有门路。
(2)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造作勉强能够收效的。
挨冻受饿虽然很急迫,但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官,就会身心都感到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