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概念的单元教学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四、结论与展望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时间限制,本研究只选取了 一个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未能涵盖不同年级的学生。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 拓展研究对象范围,以更全面地了解大单元教学在不同年级学生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数 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 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大单元教学策略在数学课程中逐渐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演示将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及其在 实践中的应用。
四、结论与展望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 学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单元教学通过重新整合和拓展 延伸现有教材内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以及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估方式, 使得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也培养了他们的核心素养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 值观。
实施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具体步骤 和要点
1、单元整体设计
1、单元整体设计
在单元整体设计阶段,教师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 点。同时,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学情,了解其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以便更 好地制定教学计划。
3、教学方法设计
3、教学方法设计
大单元教学方法设计应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教师可采用项目式学习、 问题解决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评估标准设计
4、评估标准设计
大单元教学评估标准应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估方式,如作品 评定、口头报告、小组讨论等。评估标准不仅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对 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进行评价。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应掌握和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它反映了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的基本需求。
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education reform, core literac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oday. Core literacy refers to the key abilities and essential qualities that students should master and develop in the process of receiving education. It reflects the basic needs of students to adapt to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rsonal lifelong development.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how to design unit teaching based on core competencies to 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al literacy and comprehensiveabiliti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aced by current educators.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分式”为例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分式”为例篇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分式”为例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数学情感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分式”为例,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目标导向: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的教学目标。
学生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应用: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反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分式”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定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分式”单元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分式的定义、性质、运算等方面的知识;能力目标是指学生需要具备的分式化简、分式方程求解等能力;情感目标是指学生需要培养的数学兴趣和情感态度。
教学内容设计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分式”单元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分式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实例引入分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分式的定义和性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分式的运算: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分式方程的求解: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选择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分式”单元教学方法应该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一系列综合能力和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
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密切相关,因为数学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为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教师可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开展大单元数学教学。
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分析了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意义,重点讨论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引言:数学大单元教学是指在数学课程中,将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整合到一个大的主题或单元中进行教学,该教学模式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更深入的数学理解,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小学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意义,根据大单元教学思路,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强化核心素养培养效果。
一、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意义(一)促进知识深度理解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学生深入探究数学概念和原理,理解数学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学生不仅记住数学的知识和公式,还能够理解其背后的思想和原理,从而建立更牢固的数学基础。
例如,在几何形状的大单元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和比较不同的形状特征,理解几何概念的本质,并能够应用这些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二)锻炼问题解决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探究和实践来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对解决过程进行评估和调整。
例如,在分数的大单元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食物、比较大小等,培养学生的分数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三)培养合作协调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学生经常需要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讨论思路和分享观点。
核心概念统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改进策略研究

核心概念统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改进策略研究一、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兴趣培养。
因此如何在核心概念统领下,提高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质量,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现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策略。
首先我们要明确核心概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
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数学思维方式。
我们要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
A. 研究背景和意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往往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繁琐、教学方法单学生兴趣难以激发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真正掌握数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
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统领核心概念,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关注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问题,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改进策略,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这对于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B.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数学教育领域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策略。
本文将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改进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首先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一、概述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持久性和普遍迁移价值的数学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它不仅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在单元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不仅能够丰富和完善数学教学理论,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教学任务和活动。
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和反思总结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可以不断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及其重要性数学核心素养,作为现代数学教育的重要理念,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持久性和迁移性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
它不仅包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强调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数学应用以及数学情感与态度的培养。
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能力,这些能力对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通过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函数”的单元教学研究

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函数”的单元教学研究函数作为数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本文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函数”的单元教学进行研究。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函数的定义与基本性质,掌握函数的图象、定义域、值域等基本概念,能够简单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分析、抽象建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定义、定义域、值域、图象等。
2.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式、图表、图象等。
3.基本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
4.函数的运算:加、减、乘、除、复合等。
5.函数的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如利润函数、成本函数、收益函数等。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函数的性质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建模,将问题转化为函数,从而触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和作用。
4.探究性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函数的性质和规律,提高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安排1.引入函数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函数的概念,例如利润问题、温度问题等,让学生思考问题中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
2.函数的定义与性质:通过示例和问题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定义、定义域、值域等基本性质。
3.函数的表示方法:通过具体例子演示,引导学生了解函数的解析式、图表和图象等表示方法,并让学生能够相互转换。
4.基本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通过图象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基本函数的性质,如线性函数的斜率、二次函数的顶点等。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强调小学数学开展整体性教学活动,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
而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能够有效落实新课标要求,基于整体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知识结构,推动学生根据旧知学习新知,构建二者连接点,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思维、学习、问题解决等方面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基于此,文章从以下三点分析基于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引言:教师在开展单元主题教学时,要明确单元主题,把握单元目标和单元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知识结构化,突破传统教学中的特定顺序,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编排,构建单元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推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内容和学习经验开展学习活动,降低学习难度。
一、基于单元主题教学整合内外知识基于整体看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单元内的知识具有较强联系性,从根本上看,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分为深度联系和浅层联系,需要教师给予充分关注和重视。
而单元内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开展单元主题教学、整合课内外知识的关键,为单元主题教学提供较大便利。
教师在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时,不仅要立足于整体,加强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还要拓宽自身视野,整体考虑单元内外知识,提升单元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展示不同数学模块之间的联系性。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为例。
单元在学生学习的表内除法基础上增加一定难度,教学本质是余数的概念和价值。
基于整本教材看,学生学习过“表内除法(一)”和“表内除法(二)”两部分内容。
在此基础上,主题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具有较强必要性。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整合单元外的数学知识,带领学生复习表内除法(一)和(二),在学生充分回忆起上述内容后,教师可以基于问题解决开展教学活动,以“表内除法(一)(二)”问题切入点,帮助学生深度掌握除法,而后通过问题逐渐过渡到有余数除法中,助力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在接近真实的问题中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羽毛球
跑步
跳绳
游泳
人数/人
四4班女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统计图 2010年11月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2 5 1 羽毛球 跑步 跳绳
11
游泳
体育项目
人数/人
四4班男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统计图 2010年11月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5 10 3 体育项目 10
个 班 级 数 性别 男生 女生
个数/个 135 120 105 90 75 60 45 30 15 0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65 75
2009年11月
120 95
75 100
个数/个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90 90
四年级女生集体跳绳情况统计图
四年级集体跳绳情况统计图
65 120 二班 95 75
120
90
2009年11月
男生 女生
一班
100 三班 75 100
三班
65 75
9090
四班
班级
95
一班 75 二班
四班
90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班级
第一次试讲
老师们评价: 看似尊重学生,其实以 教师讲授为主。
第二次试讲
四年级男、女生集体跳绳情况统计表
2010年11月
人数
性别
项 目
羽毛球
15
跑步 10
跳绳 3
游泳
10
男生
女生
12
1
5
11
人数/人
四4班男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统计图 2010年11月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5 10 3 体育项目 10
羽毛球
跑步
跳绳
游泳
四4班同学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统计表
2010年11月
折 线
用多条折线呈现多组数量的 能直观反映出多组数量的 复 变化情况。有图例,用不同颜色 变化趋势。 式 或形状的线条区别开来。 用一个圆的面积来表示总数, 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个部 用圆内扇形的大小来表示部分占 分与总体的关系。 总数的百分比。
扇形
特点
应用价值
单 式
统计 表
复 式
更加清晰、明了地 用一组数量说明研究对象之 反映数据的情况。便于直 间的相互关系,把研究对象之间 观对比、分析数据和进行 的变化规律和差别以数据和表格 计算。 的形式表示出来。
羽毛球
跑步
跳绳
游泳
人数/人
四4班女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统计图 2010年11月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2 5 1 羽毛球 跑步 跳绳
11
游泳
体育项目
人数/人
女生
12
1
5
11
人数/人
四4班女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统计图 2010年11月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2 5 1 羽毛球 跑步 跳绳
11
游泳
体育项目
四4班同学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统计表
2010年11月
个数
性别
班 级 羽毛球
跑步
10
跳绳
3
游泳 10
男生
15
女生
12
1
5
11
二班
120
三班
75
四班
90
男生
四年级女生集体跳绳情况统计表
2009年11月
个数 性别 班 级
一班 75
二班 95
三班 100
四班 90
女生
四年级男、女生集体跳绳情况统计表
2009年11月
个数
性别
班 级
一班 65
二班 120
三班 75
四班 90
男生
女生
75
95
100
90
个数
120 100 80 60 40 20 0
单式
复式
单式
复式
单式
复式
以一当一 的单式条 形统计图
简单的单 式统计表
以一当二 的单式条 形统计图
复式统 计表
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横向条形统计图、起始格与其他 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以一当五及以一当 更大数的单式条形 统计图
复式条形 统计图
折线统 计图
复式折线 统计图
扇形统 计图
特点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 单 数量,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 式 的多少,能够直观呈现每组中的 具体数据。
学生调研方法:访谈、问卷等
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问题、难点,并帮助他们解 决、越过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一个个障碍。 学生也就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了。
读懂学生已有的
读懂学生课堂生成的 读懂学生的“困惑” 更好处理“学”与“教”的关系,使教学有实效。
案例一《三角形内角和》
度量单元
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认识
人数/人
四4班女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统计图 2010年11月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2 5 1 羽毛球 跑步 跳绳
11
游泳
体育项目
人数/人
四4班男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统计图 2010年11月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5 10 3 体育项目 10
一、我们的研究 二、我们的课 1.《三角形内角和》 2.《复式条形统计图》 3.《9加几》 4.《笔算乘法》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北京教育学院“校本研究”项目 《基于数学核心概念的单元教学研究》
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教学研究?
1、教学设计大多拘泥于单课时内容的就课论课, 一方面缺少了整体上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各种 教学要素的选择和应用缺乏回旋余地。
信息量大,便于更 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 多的数据间进行比较、分 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 析、计算。
案例二:《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教材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 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中的一个内容。
三个版本的复式统计图例题
人教版 北师大版 苏教版
人教版
北师大版
苏教版
11
3 体育项目
羽毛球
跑步
跳绳
游泳
第二次试讲
不成功,尝试放手但收不回来。40 分钟2个素材完不成。学生画图和评 议“半成品”用去了30分钟的时间, 只剩下10分钟针对复式条形统计图提 出数学问题、推测问题,就草草收场 了。
“教师教还是学生创造?”在第三次实践中, 才真正找到的方案。
四4班同学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统计表
应用价值 用于表示各个数量的多少, 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主 要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资料, 即计数数据。
条 形
复 信息容量大,能呈现多组 式 数据。
统 计 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 单 数量,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 式 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
直观呈现几组数据的多少, 对比鲜明,易于比较。
既可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 又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数量的增 减变化趋势。
北师大版
苏教版
横 向 比 较
复式条形
复式条形
人 教 版 教 材 的 单 元 编 排
纵 向 比 较
二、学情分析+我的思考
(一)理性地关注起点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二)合理的选择素材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第一次试讲
一、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男生集体跳绳情况统计表
2009年11月
个数
性别
班 级
一班 65
四年级男生集体跳绳情况统计图 120
2009年11月
65
75
90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班级
个数
120 100 80 60 40 20 0
四年级女生集体跳绳情况统计图
2009年11月
95 75
100 90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班级
个数
120 100 80 60 40 个数 20 0 120 100 80 60 人次 40 20 120 0 100 80 60 40 20 0
教师的教学能力取决于其 对单元长度的把握。一位教师 越是能从更高更长的角度把握 所教的内容,则他的教学水平 将越高。
概念界定
单元教学:我们这里所说的“单元教 学”,不仅仅局限在某一册书的某个单 元的教学,而是围绕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 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的典型 单元进行的“单元教学研究”。
统计单元
核心概念
数据分析观念
数学思想
统计思想(分 析、推理、判 断)…… 度量思想 替换思想…… 位值思想 ……
图形单元 计算单元
空间观念、几 何直观 运算能力、计 数单位
研究思路
确定研究主题 研读教材
研究学生
课堂实践
教学反思
一、读懂教材,是有效进行单元教学的前提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编者的编
多角度、高站位 解读教学内容。
四年级男生集体跳绳情况统计图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班级
人数/人
四3班女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统计图 2010年11月
20 15
第 二 次 试 讲
10 5 0
8
7
7
9
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