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练习题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末B、碘受热升华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质量B、不同的质量C、相同的化学性质D、不同的化学性质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6、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和,生成的新粒子是和。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而则不能再分。
7、盛酒精、汽油的瓶子为什么要塞紧瓶塞?能力提高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但分子的数目不变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C、分子能构成物质,有些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D、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9、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B、分子数目C、原子种类D、原子数目10、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1)为什么人们常把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但不能保存在敞口容器中。
拓展探究1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解释的是()。
A、把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
初三化学分子原子练习题

初三化学分子原子练习题分子和原子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理解和熟练应用这些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针对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练习题一:基础知识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化学中的基本粒子?A. 分子B. 原子C. 元素D. 离子2. 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A. 质子、中子、电子B. 分子、元素、离子C. 分子、原子、离子D. 电子、中子、质子3. 下面哪个不是分子的特点?A. 可以存在于元素中B. 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物质变化C. 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D. 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4. 化合物是由什么组成的?A. 原子B. 单质C. 分子D. 元素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原子是分子的组成部分B. 分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C. 分子和原子没有任何关系D. 原子和分子是同义词练习题二:填空题1. 氧气(O2)是由_____个氧原子组成的。
2. 水分子(H2O)是由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个氧原子组成的。
3. 碳酸氢根离子(HCO3-)是由_____个碳原子、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个氧原子组成的。
4. 下面哪个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甲醇(CH3OH)、锡(Sn)、银(Ag)、氢气(H2)5. 下面哪个是由离子组成的物质?食盐(NaCl)、氯气(Cl2)、氧气(O2)、氯化氢(HCl)练习题三:简答题1. 什么是原子?如何描述原子的结构?2. 什么是分子?分子是如何形成的?3. 什么是离子?离子是如何形成的?4. 请解释一下化合物的概念。
5. 请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分子和离子之间的区别。
练习题四:应用题1. 用化学符号表示以下物质:氧气、水、二氧化碳、氮气2. 下面哪些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哪些是由离子组成的?氯化钠、氧气、苏打粉、甲醇3. 请解释一下以下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H2 + O2 → 2H2O4. 绿叶中的光合作用是如何产生氧气的?请简要描述一下。
分子原子相关练习题

分子原子相关练习题分子原子相关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分子的特征?A. 具有质量B. 具有电荷C. 具有体积D. 具有速度2. 分子的构成单位是什么?A. 原子B. 离子C. 元素D. 分子3. 分子的运动方式主要是?A. 旋转B. 振动C. 平移D. 扭曲4. 以下哪个物质不是由分子组成的?A. 水B. 金属C. 氧气D. 二氧化碳5. 分子的大小主要由什么决定?A. 分子的质量B. 分子的速度C. 分子的形状D. 分子的电荷二、填空题1. 分子的质量是由其所含 ___________ 的质量之和决定的。
2.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有 ___________ 力、 ___________ 力和 ___________ 力。
3. 分子的热运动是由其具有的 ___________ 能量引起的。
4. 分子的速度和温度之间存在 ___________ 关系。
5. 分子在固体状态下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解释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是物质的最小构成单位。
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位,具有特定的质量和电荷。
分子由原子组成,而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粒子。
2. 请说明分子的运动方式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子的运动方式包括旋转、振动和平移。
这种热运动使得分子不断碰撞、交换能量和位置,从而导致物质的性质。
例如,分子的运动速度和温度成正比,高温下分子运动剧烈,物质更容易变化。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会影响物质的性质,如分子之间的引力决定了物质的凝聚态。
3. 请解释分子的大小和形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子的大小由其所含原子的质量之和决定,大分子通常具有较高的质量。
分子的形状则决定了其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和相互作用方式。
不同形状的分子具有不同的性质,如线性分子更容易形成晶体结构,而分支状分子则更容易流动。
四、解答题1.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物质性质有何影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和离子键等。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3.1 分子和原子一、选择题1.6000L氧气加压时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说明()A.分子体积变小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分成原子2.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3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水分子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不是真实存在的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4.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A.水蒸发为水蒸气—一水分子的体积变大B.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分子是运动的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5.如图所示,分别同时在双连试管中滴入2~3滴浓氨水和浓盐酸,2~3秒钟后即观察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氨气和氯化氢接触后有新物质生成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比氨气分子运动速率快D.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6.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独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食物腐败,是因为分子发生了改变B.25升的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升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C.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是因为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7.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C.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氢气能燃烧,氮气不能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不同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能闻到花香一一分子间有间隔B.气体易被压缩—一分子质量很小C.气球在高空膨胀甚至爆炸—一分子变大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9.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的是()A.汽油挥发B.水烧开冲开壶盖C.黄沙漫漫D.冰浮在水面上10.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C.分子之间有空隙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1.下列有关对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金属导线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原子间隔遇热变大,遇冷缩小B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结构不同C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都含有相同的原子D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运动A.A B.B C.C D.D12.很多家庭在冬天洗完衣服后用烘干机对衣服进行烘干,达到快速干燥衣服的目的。
八年级化学原子与分子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化学原子与分子练习题及答案1.选择题(1)原子核由什么组成?A.质子和中子B.质子和电子C.电子和中子D.电子和质子答案:A.质子和中子(2)以下哪种粒子在原子核内?A.质子B.中子C.电子D.质子和中子答案:D.质子和中子(3)元素周期表是按照什么来排列元素的?A.质量数B.原子序数C.中子数D.质子数答案:B.原子序数(4)化学符号"H"代表的是什么元素?A.氧气B.氢气C.氮气D.氯气答案:B.氢气(5)氯气的化学符号是什么?A.CB.NC.ClD.Fe答案:C.Cl(6)氧气的化学符号是什么?A.OB.NC.SD.Fe答案:A.O2.简答题(1)简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特点。
答: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电荷为中性。
电子云则是围绕原子核旋转的带负电荷的粒子。
原子的特点是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2)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代表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答:原子序数代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也表示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
质量数表示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数。
它们不同之处在于原子序数是唯一确定元素的特征,而质量数可以因为同一元素的同位素不同而有所变化。
3.计算题(1)氢气(H)的质量数为1,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
求氢气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答:氢气原子的质子数为1,电子数也为1。
(2)含有7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原子X的质量数为多少?答:原子X的质量数为7+8=15。
4.综合题(1)元素A的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5。
请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与否,并给出理由。
说法一:元素A的电子数为17。
说法二:元素A是氯气。
答:说法一错误,元素A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17。
说法二正确,根据质量数为35,可以确定元素A是氯气。
(2)下面是一个化学方程式,请根据方程式回答问题。
C + O2 → CO2问:在该反应中,碳原子的数量是否发生改变?氧原子的数量是否发生改变?答:碳原子的数量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1个。
分子、原子和离子练习题

分子、原子、离子练习题河南省鹿邑县玄武一中栾志伟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分子没有改变,物质就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液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得见,气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不见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性质D.分子之间都有间隙2、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2)分子大,原子小(3)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没有(4)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6)分子、原子都在不停的运动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B 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 原子中有带电的微粒,所以原子也带电4、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A 核电荷数B 核外电子数C 中子数D 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和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B 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C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D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6、已知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相对原子质量是16;镁原子的质量是3.986×10-26kg,相对原子质量是24,求镁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之比和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7、已知铁原子的质量是氧原子质量的3.5倍,求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8、指出下列数字的意义2O2-中前面的“2”表示______,后面的“2”表_________。
2O2-表示___________ 。
9、用化学用语表示或写出符号的意义:⑴钠离子⑵氢离子⑶2个氢离子⑷氢原子⑸氢分子⑹2H ⑺2H2⑻S2-⑼2Al3+⑽2Al10、关于氯离子和氯原子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电子数相同C.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D.Cl-的最外电子层是相对稳定结构11、Fe2+核外共有24个电子,则Fe3+核内含有的质子数为()A.24B.25C.26 D27。
有关_分子_原子_离子_元素_练习题精选

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选作题精选单项选择题:1.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这时因为()A.物质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B.物质混合后分子变小了C.混合后形成新的分子D.混合后分子的质量变小2.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气味。
训练有素的警犬可以根据人体气味识别犯罪嫌疑人。
从微观角度分析,警犬能闻到犯罪嫌疑人气味的原因是()A.分子质量小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间隔小D.分子体积小3.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A.乙醇挥发B.空气液化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石蜡融化4.下列粒子中,质量最小的是()A.分子B.原子 C.中子D.电子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 B.是否能构成物质C.在化学变化中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 D.是否在不断地运动6.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质子上 B.中子上 C.电子上 D.原子核上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氦气B.铜C.氯化钙D.水8.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高锰酸钾B.液态氧C.空气D.双氧水9.对原子核内部结构进行了认真研究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卢瑟福 C.汤姆生 D.拉瓦锡10.2002年初,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磁冰箱,其效率比普通冰箱效率高30%以上,生产磁冰箱所用的材料中含稀土元素钆(Gd),钆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核电荷数为64,则其原子中子数为()A.64B.57C. 93D.12811.有一个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和8个质子,另一个原子的核内有10个中子,核外有8个电子,则它们不相同的是()A.核电荷数B.核外电子数C.质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12.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A.质子数B.核外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电荷数13.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氢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B.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C.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2D.重氢原子的中子数为114.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D.A B C D15.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质子数是53,相对原子质量是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电荷数是53 B.核外电子数是53C.中子数是53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是12516.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分子原子练习题

分子原子练习题一、选择题1. 物质的最小微粒是:A. 原子B. 分子C. 离子D. 电子2. 原子由以下哪些部分组成?A. 原子核和电子B. 质子和中子C. 电子和质子D. 原子核和中子3. 以下哪项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核子4. 一个水分子(H2O)由多少个原子组成?A. 1B. 2C. 3D. 45. 化学变化中,分子的:A. 质量不变B. 种类不变C. 个数不变D. 种类一定改变6. 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A. 体积大小B. 能否独立存在C. 质量大小D. 能否再分7. 原子核中一定没有的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核子8.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其质量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 分子、原子、离子B. 离子、原子、分子C. 原子、分子、离子D. 离子、分子、原子二、填空题1. 原子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2.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________。
3. 原子中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________,而中子数决定了元素的________。
4. 一个氧分子(O2)由________个氧原子构成。
5. 根据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的最小微粒。
三、判断题1.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3. 原子核总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4.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5.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可以不同。
()四、简答题1. 请简述原子和分子的区别。
2. 为什么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五、计算题1. 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CO2)的质量是多少?2. 一个水分子(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如果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两个氢原子质量的16倍,求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表示的是一种微观概念,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一种)微粒。
3、分子的性质①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肉眼是无法看到的②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③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可以压缩。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⑤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构成不同,可分三种情形:a、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b、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个数不同: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都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高中学习)4、分子理论的应用:(1)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2)用分子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知识点二原子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2、原子的性质(1)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3)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3、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注意: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注意: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 答:不一定!金属单质 (如:Fe 、Cu 、Al 、Hg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非金属固态单质 (如:C 、P 、S 、Si )稀有气体 (氦、氖、氩、氪、氙、氡 )6、原子的构成:质子 (带 正 电荷)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原子核(带正电)中子 (不带电)原子核外电子 (带负电荷) ———在核外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在原子中占的体积很小,但所占质量很大,电子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7、原子的分类:以核电荷数(质子数)为标准可分为100多类原子及100种元素。
8、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才有原子的相对质量。
国际上以碳12原子(原子核内有 6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的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用公式可表示为: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2112/由此可见,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量≈质子数 + 种子数知识点三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的区域内运动,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的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是因为电子的能量各不相同,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导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为第一层时,只能容纳2个电子)。
核外电子总是从最内层开始依次向外排布。
(从内到外依次用K、L、M、N、P、Q来表示电子层)补充:电子的排布的一般规律:1、各层电子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2、最外层不超过8个;3、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原子结构示意图:①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①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更加密切。
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4 容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4 容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不易得失电子,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知识点四离子及离子的形成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
2.分类及形成:阳离子(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阴离子(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注意:(1)根据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的特点可知: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2)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
若数字为1时,应省略不写。
例如:钠离子:Na+、Cl-、Mg2+、O2-。
4.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①数字的意义:3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表示3个镁离子②符号的意义:3Mg2+表示3个镁离子5.原子与离子的比较规律: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原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阳离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子和原子、离子课堂习题精练1、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极其微小的粒子如______ 、______、等构成,水是由______构成的,氧气是由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______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_____ 和_____ 构成的。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______,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
(2)物质的分子间有_________,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的______,液体、固体不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_。
3、化学反应中,构成反应物分子的______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_,所以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新产生的粒子是__________;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___________没有发生改变,但粒子间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5. 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例如:水、二氧化碳、蔗糖,还有的物质是由直接构成的;例如:稀有气体、金属等。
6、将描述分子特点的句子的符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①分子是不断的运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快②分子很小③分子间有间隔,温度或压强发生变化时,间隔大小随之发生变化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相同(1)水在百夏天比冬天蒸发得快,说明;(2)水受热变成水蒸汽,体积变大,说明;(3)糖水通过滤纸,说明;(4)湿衣服晒一会儿会变干,说明;(5)可将大量氧气圧入钢瓶中,说明;(6)很多物质在氧气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有的物质在氧气中不反应,说明;(7)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分子,说明;7、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它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微粒构成(注意:氢原子由______、_________构成)8.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6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表示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8、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1)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信息有: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而和没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9、右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核外具有_________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电子10、最外层具有______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_____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的结构,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______4个,容易________电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一般_______4个,容易______电子;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________个,氦为_____个,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11、离子符号的意义: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右上角的数字表示。
例如:表示2Mg2+表示12、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有,属于阴离子的有__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为。
13、.已知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核内无中子),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核内有8个中子),则一个水分子含有的质子数是_____个,中子数为_____个,电子数为_____个。
14、写出下列式子中数字“3”的含义。
3Cu ,O 3H 2 ;+3Fe ,+23Fe 。
二、选择题:(有些为多选)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A.铁矿石磨成粉末B.碘受热升华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A.相同的质量B.不同的质量C.相同的化学性质D.不同的化学性质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但分子的数目不变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C.分子能构成物质,有些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D.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6.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种类B.分子数目C.原子种类D.原子数目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C.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D.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 B.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C.二氧化碳是由氧气和碳混合而成的,所以是混合物D.物质受热膨胀,是受热后分子体积变大的缘故10.下列物质中,前者为纯净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A.海水、雨水B.新鲜空气、硫粉C.氧气、优质矿泉水 D.氧化镁、氧气11.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惟一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12.下列有关混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物有固定组成 B.混合物中各成分不能发生化学变化C.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 D.红磷和白磷混在一起形成的是混合物13.下列物质中不含氧分子的是A.液态氧 B.空气C.氯酸钾 D.高锰酸钾受热产生的气体14. 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A. 大小和质量不同B. 是否能保持物质的性质C.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1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B. 氯酸钾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C. 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D. 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16. 能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为原子的事实是A. 氧化汞制氧气B. 用自来水制蒸馏水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D. 碘升华为碘蒸汽17.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分子都是由相同的原子构成的D. 原子可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纯净物是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物质19. 关于氧气、液态氧、固态氧,下列说法: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③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⑤它们为不同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