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老师事迹学习心得为学生发展奉献一生
给学生成长的快乐——《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受

给学生成长的快乐——《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受翻开《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这本书时,首先吸引我的是照片中那一张张笑脸,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簇拥在李吉林老师身边。
我想:正是这天真烂漫的笑容,才有了今天的情境教育吧。
而读完这本李老师自己编写的专著,在了解了她曲折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过程,以及她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之后,我能够真切地感受李老师的人格魅力和诗意人生。
穿越李老师二十多年来走过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已深深地被李老师在教育改革之路上艰苦跋涉、勇攀高峰的智者风范所折服,惊叹于李老师在不懈的追求探索、实践创造中迸发的四射激情,也会铭记李老师那颗为了心灵的寄托而焕发的永不褪色的可贵童心。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浓缩了李吉林老师二十多年在教育征途上艰苦求索的心血历程,这部充满诗意的作品,从“成长的故事、我心中的儿童教育、我和学生在课堂里、思想索引、权威评价”这几个层面生动地再现了情境教育的诞生和它与李老师整个教育事业和生命旅程相依相伴的过程。
读完此书,感动、佩服之情溢于言表。
一、童心永驻,不懈地追求自己心中的教育理想在李老师的眼中,孩子们就如同羽翼未丰的小鸟,他们人虽大却心存高远,他们渴求挂上一对柔软的翅膀,飞到小河,飞到大树,飞到高山,飞向高高的蓝天……儿童,变成了李老师心灵的挂念和倾注。
为了儿童的发展,李老师已经开始了情境教育的积极探索。
李老师缔造的情境教学,总是那么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自学对孩子们来说就是那样的随心所欲、惬意,课堂变成了孩子们灵性民主自由舒展的空间。
岁月的推移,上涌不跑、也跳旺销李老师那颗律动的童心。
在同行的眼里,李老师就是一个长大的孩子,她和孩子们一起在校园里玩耍嬉戏,一起回去野外踏青,一起回去草地上剥野花、捉住蝴蝶,校园内外,到处遗留下了她和孩子们的身影。
童心圣洁心间,李老师用童心回去体会童心,用童心回去病毒感染童心,用最帅的歌喉鸣声着心中理想的教育之歌。
与李老师较之,我们最缺乏的或许就是对孩子历久维持不变的爱情和永不抹杀的童心。
李吉林老师事迹学习心得-园丁因花朵而美丽

李吉林老师事迹学习心得:园丁因花朵而美丽李吉林老师事迹学习心得:园丁因花朵而美丽--再议今天教师的师德一天放学,天淅淅沥沥的下着雨,我偶然走进后排教学楼的办公室,只见三四个同学围在一张办公桌前,像是在看书。
我赶忙问道:放学这么长时间,天还下着雨,你们怎么还不回家呢?快,赶快,爸爸妈妈会着急的......”;没等我说完,小辫子学生轻轻的拉着我的手,把我拽到一旁,凑在耳边说:别出声好吗?让我们的老师睡一会儿吧,连续几天的生病,她实在太辛苦了......”;走近,才发现,一个盖着学生校服、扎着长辫子的老师正伏在桌上--睡着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位老师一连多日的生病,可心里却一直放不下她的学生。
那天,刚从医院挂完水,赶在放学时间,忙着来给学生批改作业,实在支撑不下,日夜的疲劳让她静静的伏在课桌上,睡着了,是学生,把他们的校服脱下,盖在了老师的身上,并围成一圈,生怕老师着凉......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睡着了,妈妈都会静静的守候在身旁,可是,今天,是什么竟能让我们懵懂的孩子,在老师睡着的时候,也能静悄悄的守候在身边!是师德--崇高的师德,深深地感染了他们幼小却纯洁的心灵!恐怕有人要会笑,呵呵,在今天,在现实的今天,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竟然又有人提出这样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师德话题!不错,就是要提,而且我要一直永远的提下去。
因为,在我们的身边,确确实实有着让你足够感动的事迹,萦绕着你,影响着你,感动着你......永远不能忘记,汶川地震的那一刻,人民教师谭千秋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挽救了4位学生的生命,而他瘦弱的身体却被楼板重重的砸变了形,在场的搜救官兵无不声泪俱下......20xx年3月31日中午,面对一辆飞驰而来的轿车,52岁的女教师殷雪梅毅然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6名学生推到路边,而自己却被车子撞飞到25米之外......追悼会那天,一个不到20万人口的金坛城区,竟有10万人前来为她送行。
相识的,不相识的,都为她感天动地的爱心而热泪滚滚......殷雪梅的儿子潘斐曾经问妈妈:爸爸是党员,姐姐是党员,你为什么不是党员呢?”;殷雪梅回答:妈妈只是一个平凡的小学老师,没做过什么大事情,还没有资格当这个党员。
李吉林老师读后感

学习李吉林老师事迹有感第一次听到李吉林老师的名字是在新教师培训时让我印象深刻的陈萍老师的嘴巴里说出的,李吉林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今天认真读了读了李吉林老师的先进事迹,我被深深地触动了。
已古稀之年的李吉林老师出身在不太平的艰苦年代,但是环境越是艰苦,却越是激发着李吉林老师不断积极进取的心,这股心中的力量是任何外界的障碍都打不垮的。
两点想法:一、五十年如一日的爱令人敬畏李老师给我的最大的启示是:她不仅用力去做教育,而是用心做教育。
用力做教育也许我们身边很多的优秀老师都在做着,用心做教育我们身边骨干教师也在做,我们不乏这样的榜样,但是能坚持两个一起并且坚持做了五十年是真正的教育家了,那就是李吉林老师了。
我们都知道很简单的道理,但却是真理一样,成功是什么?那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身为一线的老师,每天都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打交道,这是很多人羡慕的事,因为这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欺诈隐瞒,让我们做到爱孩子很简单,带着童真的笑脸,稚嫩的童音谁不喜欢呢?所以爱孩子对我们来说可以很简单的做到,但是扪心自问,我们能坚持下去吗?我们能爱孩子一个月两个月甚至半年或者一年,但是我们有时还是很情绪化,自己不开心便把无名火一股脑的撒在孩子身上,想想孩子们是无辜的,孩子们也会变得会察言观色那不是一种教育的悲剧?一、五十年如一日的扎根校园教学令人钦佩李吉林老师已是古稀之年了,可是岁月抹去了她年轻的容颜却不能遏制她一心向上的学习力量,文章中多次提到李吉林老师在情景教学中颇有学术,他也不惜牺牲她无数个寒暑假一心扑在了教育教学中,把她自己的实践记录收获记录下来,因为也获得了数百篇论文,也出版了13本专著,一篇篇长篇论文,一篇篇长篇专著都是她独立完成,他的坚持,他的坚韧,他的不畏艰难可见一斑,同时文章中提到他无论是去哪里参加什么会议,组织里安排她休息时可以去赏牡丹还是游玩她都是谢绝了,都是和孩子们在一起,扎根在校园里,能体会到孩子们的真实想法,为山区的孩子们上课,为山区的老师们上示范课,这样的精神难道不是令人钦佩吗?作为新教师的我,有时还会迷失方向,今天看了李吉林老师的五十年工作如一日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精神真的非常之惭愧,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真实的本领,光是爱也是没有用的,我不光是学习用力爱,还要学习用心爱。
沿着名师的足迹前进——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沿着名师的足迹前进——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有感李吉林,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情境教育创始人,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李吉林没有上过大学,更没有读过硕士、博士。
她以诸多名家为师,苦读大师们的著作。
从夸美纽斯、卢梭到杜威、苏霍姆林斯基;从鲁迅、巴金到托尔斯泰、雨果;从西方古典文化,到中国诗词歌赋、古代文论;所涉范围之广可说是古今中外、兼收并蓄。
她的苦学为她的实验探索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李吉林是一个执著的探索者。
她孜孜不倦进行探索和研究,把提出问题、学习理论、坚持实践、及时总结(即思、学、行、著)结合起来。
她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出发,积极开展教育科研。
她深深感到,教育科研使人变得聪明了,思想敏锐了,在实践中办法多了,在理论上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深度。
她十分欣喜地说:“教育科研也开发了我潜在的智慧,教育科研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获得充实而丰富的人生。
……中小学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参加教育科研,对于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有效的。
”李吉林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学习李吉林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她对教育事业、对儿童炽热的爱。
她曾说过:没有这种深沉的爱,就没有情境教学,更没有情境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生是为人师表最重要的品质。
爱是学生成长不懈的动力。
李吉林老师境界高远,行为感人,她在大量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超越自己。
她坚持走教育创新之路,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30多年来,她从不间断地用笔写下思想的轨迹,将她的实践与思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她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寒暑假。
她还放弃了去欧洲十国、俄罗斯考察的难得机会,悉心研究教育。
如今,李吉林老师虽已到古稀之年,仍孜孜以求。
一些必要的会议,无法推辞的,她去了,却也是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去济南,会议组织登泰山,她却应邀去给当地老师上课;去郑州,会后大家去洛阳看牡丹,她却冒着滂沱大雨去农村上示范课、做讲座;在黄山脚下参加国际会议她竟未登黄山。
她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把自己的感悟上升到理论,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10余本,为我国建立科研型、学者型教师队伍做出了表率。
学习李吉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学习李吉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第一篇:学习李吉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学习李吉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在新世纪我们国家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为师德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
学习了李吉林老师的先进事迹之后,我深深的认为“爱”是师德之魂!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把责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
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
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教育。
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
“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
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
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教育事迹的心得

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教育事迹的心得最近,学校布置了一项任务,学习李吉林老师的先进事迹,写出心得。
本以为就是写篇文章,上网输入“学习李吉林”,出现的条目数不胜数,才感受到自己的孤陋寡闻,阅读了几篇文章,激动、震撼之感已难以言表,甚至梦想能当面聆听李吉林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通过学习让我了解到,她是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现任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
曾当选为七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首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三次)、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规划专家组成员、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职我觉得,李吉林老师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与她几十年来对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首先,李老师是一个不倦的学习者。
她刻苦学习语言学、美学、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最新成果,从影响教学的各个因素、各个角度来分析,找出解决办法。
她28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情境教育”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独特的教育主张。
她还善于从各种学术活动中广交朋友,博采众长,不断丰富充实自己。
其次,她把“一切为了儿童”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学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她就学什么和学会什么。
例如,为了指导好学生作文,她结合教学写作,写了儿歌、散文、学生命题作文的范文、教学经验总结、论文等。
她在音乐、美术、书法、体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素养,这与她为了教好学生,刻苦学习分不开。
多年来,她很少休假,不知疲倦,如饥似渴地学习。
她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
再次,她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在小学教育这个岗位上。
她有很多机会可以调离小学教师的工作岗位,去当运动员、跳伞员、演员和领导,然而这些令人神往的职业都没能动摇她当好一名小学教师的信心。
听李吉林老师的讲座心得

登特科中心校尚宏伟所学学科:语文1、李吉林教师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抓住一个''早''字","贵在一个''爱''字","注意一个''宽''字" ,"重在一个''用''字",看了李老师的讲座你是怎么理解的?对你今后的工作有什么启发?聆听了李吉林老师的讲座,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李老师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给了我新的启迪。
特别是李老师的四句话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抓住一个“早”。
李老师认为,学习要趁早,不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在人的一生中,最容易丢失的是时间,而时间又是最宝贵的,我们一定要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多学一些知识,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教师要终生学习。
不读书就会落后,就做不了老师。
过去的时光以无法挽回,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好好地、努力地学习。
第二,贵在一个“爱”字。
李老师说:“作为一个老师,必须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学生。
”我也爱自己的工作,在学校经常是最后离校,常常把学生的试卷带回家批改,家里人都说我快成劳动模范了。
每当看到学生一点点进步,考出好成绩,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可听了李老师的故事,我觉得自己做得太少太少了,对后进生耐心不够,对教材钻研不够,对学习认真不够……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自己的人生自己决定,我想:我们应该像李老师所说的那样,用“爱与智慧来改变人生。
”第三,注意一个“宽”字。
李老师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懂一点,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受学生欢迎。
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笔好好文章、一手好字……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
我常常羡慕别人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有好的文采,有扎实的基本功,光羡慕有什么用呢?再羡慕也是别人的。
听了李老师的讲座后,我觉得我应该从现在做起,多看书读报,广泛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
学习李吉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学习李吉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第一篇:学习李吉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学习李吉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在新世纪我们国家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为师德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
学习了李吉林老师的先进事迹之后,我深深的认为“爱”是师德之魂!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把责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
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
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教育。
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
“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
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吉林老师事迹学习心得:为学生发展奉献一生
李吉林老师事迹学习心得:为学生发展奉献一生
------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
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通过此次学校组织三爱教育学习,我对新时期的教书育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要具备以下素质:
一、更新教育观念
当今时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人类社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整体性、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教育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养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变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地进行着,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转变师生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新课程下的教育观念。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注
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努力使自己成为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学者。
二、爱岗敬业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它把野蛮变成文明,把无知变成渊博。
当今社会,有些人把名誉、金钱、权利看成是衡量一个人价值高低的法码,这些人朝思暮想,梦寐以求,想得到这些东西。
而这些东西,只不过是身外之物,过眼烟云。
为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才是我人生最有价值的,最可宝贵的。
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三、热爱学生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在学习了李吉林老师的先进事迹后,让我更懂得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用心去爱每一位孩子。
也更得了对教育事业的无怨无悔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所有孩子的真诚无私的爱。
同时更让我感动的是: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老师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
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学
生们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各有不同,学
习上存在差异是客观现象,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不要把
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要歧视成绩差的学生,要充分的尊重学生。
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教育对象,把荣誉给每一个孩子。
这就向
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
求教好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名学生。
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
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
学识与品德永无止境,致真、致善是
教师一生的追求。
古往今来,从教人员无论社会上称之为先生还
是呼之为教师;无论众人评定他们社会地位是高,还是低;无论
领到的薪水是多,还是少;在人们的眼里,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是倍受世人尊重的。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
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
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
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
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
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
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用赤诚的忠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影响人,精湛的业务塑造人,为学生的发展奉献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