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输送设备的控制

合集下载

典型化工单元的控制案例—流体输送设备的控制(工业仪表自动化)

典型化工单元的控制案例—流体输送设备的控制(工业仪表自动化)
CONTENTS
01
01 当干扰作用使被控变量(流量)发生变化偏离给定值时,控制 器发出控制信号,阀门动作,控制结果使流量回到给定值。
图1 改变泵出口阻力调流量
01
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排出量Q与泵产生的压头H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A称为泵的流量特性曲线。 1,2,3称为管路特性曲线。
控制阀一般应该安装在泵的出口管线 上,而不应该安装在泵的吸入管线上。
的离心式鼓风机,可在其出口直接用控制阀控制流量。 由于管径较大,执行器可采用蝶阀。 其余情况下,为了防止出口压力过高,通常在入口端控制流量。因
为气体的可压缩性,所以这种方案对于往复式压缩机也是适用的。
图1 分程控制方案
图2 分程阀的特性
01
对于压缩比很高的多段压缩机, 从出口直接旁路回到入口是不适宜 的。这样控制阀前后压差太大,功 率损耗太大。
该方案简单可行,应用最广泛,但是总的机
械效率较低,对于大功率的泵,损耗的功率
就相当大,因此是不经济的。
图2 泵的流量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
02
图3 改变泵的转速调流量
02
该方案不经济,因为旁路阀消耗一部分高压液体能量,使 总的机械效率降低,故很少采用。
图4 改变旁路阀调流量
思考题
1、如何进行离心泵的流量控制?
可以在中间某段安装控制阀, 使其回到入口端,用一只控制阀可 满足一定工作范围的需要。
图3 控制压缩机旁路方案
02
思考题
1、压缩机的控制方案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流体输送的正确操作方法

流体输送的正确操作方法

流体输送的正确操作方法
流体输送的正确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 稳定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要保证流体的稳定输送,避免液流的突然变化或急剧波动,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管道破裂。

2. 控制输送速度:流体输送的速度应该根据具体条件来控制,不能过快或过慢。

过快可能导致压力过高,过慢则会影响生产效率。

3. 检查管道:定期检查管道的状态和安装是否完好,避免出现管道漏水、渗水和老化等情况。

4. 清洗管道:在输送前应进行清洗管道,以避免管道内的杂质和污物对流体的污染和造成管道堵塞。

5. 控制温度:对于易挥发和易凝固的流体,在输送前和输送过程中应控制温度,以保证流体的稳定输送。

6. 选择合适管材:在选择管材时应根据输送物质的性质和压力要求来选择材料,避免在输送过程中出现管道破裂等问题。

7. 循环利用:在输送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避免浪费和对环境
的污染。

11流体输送设备控制

11流体输送设备控制
22
容积式泵控制
• 容积式泵又称定排量式泵, 有各种类型。 • 根据机械运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往复式泵和旋转 式泵两大类。 • 往复式泵有活塞式、柱塞式等,旋转式泵有椭圆 齿轮式、螺杆式等。 • 容积式泵的运动部件与机壳之间的间隙很小(理 论上没有空隙),流体不能在缝隙中流动。因此 排量的大小只与泵的工作有关,而与管路系统特 性无关。 • 往复式泵只取决于它的冲程大小和单位时间内的 活塞往复运动次数,旋转式泵则仅取决于转速。
20
变频调速流量控制
• 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方案时,在液体输送管线上 不安装控制阀,因此不存在阀门阻力损耗、机 械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 • 但采用变频调速,流量控制精度低。适合大功 率离心泵,并对流量控制要求低的场合使用。 • 这种方案技术较复杂,所需设备费用亦较高。 但由于节能效果显著,应用越来越多。 • 为提高采用变频调速流量控制精度,也可在管 道上串联控制阀。
H h1 hp h f hv
• H与离心泵输出流量Q之间的关系如图(b)中实线所示。
13
离心泵的工作点
• 管路特性与离心泵工作特性的交点 (A、B)是 离心泵的工作点。 • 随着控制阀开度的变化,管路特性也变化。 • 当控制阀开度增大时,阀门两端压差变小, 工作点从A向B移动[见图(b)],排出流量增大, 压头下降;反之,工作点从B向A移动
19
调节泵转速的流量控制
•上两种控制方案共同的特点是简单,但都存在泵效率 低、能耗大的问题,因此适合小功率应用场合。 •为提高泵效率,采用改变泵的转速的控制方案,即调 速控制。 •可采用的调速方法有: (1)当汽轮机为原动机时,采用调节导向叶片角度或 蒸汽流量。 (2)当用直流电动机为原动机时,采用电动调速装置。 (3)用交流电动机为原动机时,采用变频调速器。

流体输送设备控制系统的运行

流体输送设备控制系统的运行
LI M a z n n-he
生产过程 中的各 个生 产设 备 , 都要 由管道 中的物 料 流将 它们连接 在一起 , 以进行 各类化学 反应 、 分离 、 吸收等过程 , 从 而生产 出期望 的产 品。除了开停 机、 的程序控制和信号连锁 泵 动作外 , 对流体输送设备 的控 制 , 其实质 是为 了实现物料 平衡 的流量 、 压力控制。在实 际的流量控 制 中, 有大量 的场合用 到 泵 。保证泵具有高效 、 宽广的运行范围成为衡量综合指标的重 要参数之一 , 对泵的流量输出的合理控制成为 了必然 的要求 。
流体 输 送 设 备 控 制 系统 的运 行
李曼珍
( 东华大 学 信 息学 院 , 海 2 12 ) 上 0 60
摘要 : 泵是工业生产 中最广泛使用 的流体输送设备 , 本文讨论 了流体输 送设备的流 量压 力的基本控制方案 。 针对 系统 中存在着 非线性等 特点 进 行 了分 析 , 用仿 真 方 法 说 明 了非 线 性 因素 对 系统 品 质 的 影 响 。 出 了 提 稳 定 系统 运 行 相 应 的改 进 措 施 和 方 法 。
19 ,4)6—7 99 ( : .
T oLJ o
Too T
[ ]徐景 昌. 3 汽车车身 冲压技术 的现 状及 发展趋 势 [ ] 汽车工 J.
程 ,94,6 1 :8— 3 19 1 ( ) 5 6 .
T oI z o —
Too ▲
[ ]邱继红 . 4 冲压 自 化及机器 人冲压 自动化 生产线 系统研究 . 动 [ . D] 中国科学 院子沈 阳自动化研所博士学位论文.
关 键 词 :泵 ;非线 性 ; 制 器 ;测 量 噪 声 控 中 图分 类 号 :P 0 T 22 文 献标 识 码 :B

化工原理 流体输送机械

化工原理 流体输送机械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流体输送机械,是化工工程中常用的一类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液体或气体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

常见的流体输送机械有管道、泵、阀门等。

管道是流体输送的基础设施。

管道可以分为直接埋设在地下的地下管道和架空或隧道中的地上管道。

管道的材料可以选择金属、塑料、橡胶等。

泵是常用的流体输送机械之一。

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旋转运动或往复运动产生的压力差,将液体或气体推动到设定的位置。

泵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离心泵、容积泵、螺杆泵等。

阀门在流体输送中起到控制流体流动的作用。

阀门可以分为手动阀、自动阀和电动阀等。

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关状态,可以调节流体的流动速度和流量。

除了上述常见的流体输送机械,还有一些其他的设备和工艺可以用于特定的流体输送需求。

例如,喷雾器可以将液体变成雾状或气雾状进行输送;干燥器可以将湿润的固体物料转化为干燥的状态进行输送。

在化工生产中,正确选择和使用流体输送机械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流体输送机械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流体性质和输送要求进行选择。

同时,合理设计和布置流体输送系统,合理设置管道和阀门,也是确保流体输送稳定和安全的关键。

流体输送设备简介

流体输送设备简介

流体输送设备简介引言流体输送设备是一种用于将液体、气体或粉末等物质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的工程设备。

它们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石油化工、能源、冶金、食品加工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流体输送设备的常见类型、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常见类型流体输送设备可以根据输送介质的形态和性质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泵:泵是将液体或气体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的设备。

常见的泵包括离心泵、容积泵和轴流泵等,它们通过旋转或压缩来提供动力,将介质推向输送管道。

2.阀门:阀门是一种控制流体流动的装置,在流体输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阀门类型包括截止阀、调节阀和安全阀等,它们通过打开或关闭来控制流量、压力和流体方向。

3.输送管道:输送管道是将液体、气体或粉末等物质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的通道。

它们可以是由金属、塑料或复合材料制成的管道,具有一定的耐压和耐腐蚀能力。

4.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是将气体压缩到一定压力的设备,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动力源。

它们通过旋转式或往复式压缩机将大量气体压缩为高压气体,用于供应给其他设备或使用。

基本原理流体输送设备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定律进行设计和操作的。

以下是常见流体输送设备的基本原理:1.泵的工作原理:泵通过转动叶轮或柱塞等装置,将液体或气体从低压区域吸入,然后通过增加压力将其推向高压区域。

这种压力差驱动液体或气体在管道中流动,从而实现输送的目的。

2.阀门的工作原理:阀门通过改变阀门的开启程度来调节流体的流量和压力。

当阀门打开时,流体可以自由通过;当阀门关闭时,流体被阻断,阻止其流动。

3.管道的工作原理:管道是流体输送的通道,其内部设计使流体能够顺畅地流动。

管道通常具有一定的直径、长度和角度,以确保流体在输送过程中没有太大的阻力。

4.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空气压缩机通过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活塞将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

压缩机内部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变化使气体的温度升高,从而提供了输送和供应的能力。

流体输送设备—压缩机的操作与控制

流体输送设备—压缩机的操作与控制
图2 单动往复式压缩机
二、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图3 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
项目三 流体输送设备
知识点9:压缩机的性能参数
化工流体输送单元操作
主要内容
一 排气量 二 排气温度 三 功率
四 压缩比
实践探索
一、排气量
往复压缩机的排气量又称为压缩机的生产能力,通常将压缩机在单
位时间内排出的气体体积换算成吸入状态下的数值,所以又称为压缩机 的输气量。
三、往复式空压机的停车
2、紧急停车 a.任意级排气压力超过允许值,并继续升高。 b.空气压缩机的轴功率超过额定值,并继续升高。 c.突然停水、断油,电机某相断电或部分断电。 d.有严重的不正常响声,或者发现机身或汽缸内有折断、裂纹等异常情况 。 e.发现电机有严重的火花、火球现象。 f.空气压缩机某部位冒烟、着火,或机器任一部位温度不断升高。 g.危及机器安全或人身安全时。
④ 手动缓慢打开PIC8241,开度调为40,将 四段出口压力降到14.5MPa以下,C02退出 合成系统;
⑤ 关闭C02入合成总阀0MP1003; ⑥ 继续开大PIC8241,开度调为84,缓慢降
低四段出口压力到8.0-10.0Mpa; ⑦ 调节HIC8205,开度调为78,将转速降至
6403rpm;
过程,多消耗了能量; ②气体在汽缸内湍动及通过阀门等的流动阻力要消耗能量; ③压缩机运动部件的摩擦也要消耗能量。 所以压缩机的轴功率:
N Naa
式中:
N—轴功率,kW; Na——理论功率,kW; ηa——总效率
四、压缩比
压缩比是指压送机械出口与进口气体的绝对 压强的比值。 压缩比表示气体被压缩的程度。
往复压缩机的理论吸气量: ➢ 单动往复压缩机:Vmin'=ASnr ➢ 双动往复压缩机:Vmin'=(2A-a)Snr

流体输送设备—离心泵的操作与控制

流体输送设备—离心泵的操作与控制

四、 气体输送机械
气体输送机械特性参数 A、风量:是指出口处排出的风的体积(以进口处的状态计算)。 B、风压:是指单位体积的气体流过风机时获得的能量,由于单位与压强单位一
直,故称为风压。 D、轴功率:传动轴所需要的功率。 E、效率:传动轴的功率不是完全用来对气体做功,气体获得的功与轴功率之比。
项目二 流体输送管路
1.典型设备
二、典型设备及仪表说明
V101:离心泵前罐
P101A:离心泵A
P101B:离心泵B (备用泵)
二、典型设备及仪表说明
2.典型仪表
位号
说明
FIC101 离心泵出口流量
LIC101 V101液位控制系统
PIC101 V101压力控制系统
PI101 泵P101A入 启动前,前段机壳须灌满被输送的液体,以防止气缚。 2. 启动后,叶轮旋转,并带动液体旋转。 3. 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叶片向边缘抛出,获得能量,液体以较高的静压能及流速流入
机壳( 沿叶片方向,u, P静 )。由于涡流通道的截面逐渐增大, P动 P静 。液体 以较高的压力排出泵体,流到所需的场地。 4. 由于液体被抛出,在泵的吸扣处形成一定的真空度,泵外流体的压力较高,在压力差的作 用下被吸入泵口,填补抛出液体的空间。
一、流体输送机械的工业应用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流体输送是最常见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单 元操作。流体输送机械就是向流体作功以提高流体机械能的装置,因 此流体输送机械后即可获得能量,以用于克服流体输送沿程中的机械 能损失,提高位能以及提高液体压强(或减压等)。
通常,将输送液体的机械称为泵如离心泵、往复泵、旋涡泵等。 将输送气体的机械按其产生的压力高低分别称之为通风机、鼓风机、 压缩机和真空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篇过程控制工程•石油、化工等生产过程,是由一系列基本单元操作的设备和装置组成的生产线来完成的。

•单元操作主要有:流体输送、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等。

•本篇主要介绍各典型单元操作的控制:典型单元操作的背景、控制的需要、动静态特性的分析、整体控制方案的确定。

•单元操作中的控制方案设置主要考虑的四个方面:物料平衡控制、能量平衡控制、质量控制、约束条件控制。

第10章流体输送设备的控制10.1 概述•流体:输送的物料流和能量流。

流体分为液体、气体。

•流体输送设备:用于输送流体和提高流体压头的机械设备。

流体输送设备分:泵(输送液体和提高其压头的机械)、风机和压缩机(输送气体并提高其压力的机械)。

•对流体输送设备的控制主要保证物料平衡的流量和压力控制。

•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是保护设备安全的约束控制。

由于流体输送设备的控制主要是保证物料平衡的流量控制,因此流量控制系统中的有关问题再作简要叙述:1、流量控制对象的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是同一物料的流量,因此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很小,基本上是放大倍数接近1的放大环节。

所以广义对象特性中测量变送及控制阀的惯性滞后不能忽略,各环节的时间常数在数量级上相同且数值不大,组成的控制系统可控性较差、频率较高。

为此控制器的比例度必须放得大些,可引入积分作用消除余差。

控制阀一般不安装阀门定位器,以免造成振荡。

2、流量测量常用节流装置,由于流体通过节流装置时喘动加大,使被控变量的信号常有脉动情况出现,并伴有高频噪声。

所以应考虑对信号的滤波,在控制系统中也不能引入微分作用。

工程上有时还在变送器与控制器之间接入反微分器(相当于惯性环节),以提高系统的控制质量。

3、流量系统的广义对象静态特性的非线性问题。

4、对于流量信号的测量精度要求,一般除直接作为经济核算外,无需过高,只要稳定,变差小就行。

10.2 泵和压缩机的控制泵可分为离心泵和容积式泵两大类。

一、离心泵的控制方案1、离心泵工作原理离心泵主要由叶轮和机壳组成,叶轮在原动机带动下作高速旋转运动,离心泵的出口压力由旋转叶轮作用于液体而产生离心力,转速越高,离心力越大,压头也越高。

2、离心泵特性由于离心泵的叶轮和机壳之间存在空隙,泵的出口阀全闭,液体在泵体内循环,泵的排量为零,压头最大;随着出口阀的逐步开启,排出量随之增大,出口压力将慢慢下降。

泵的压头H,排量Q和转速n之间的函数关系:H=R1n2–R2Q23、管路特性项阻力:1)管路两端的静压差引起的压头h p ; 2)管路两端的静压柱高度h L ; 3)管路中的摩擦损失压头h f ; 4)控制阀两端节流损失压头h v排出量Q →↑压头n 1 n 2n 3n 4 aa’ H L =h p +h L +h f +h v gp p h p ρ12-=排出量Q →↑压头管路特性曲线当系统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时,泵的压头H 必然等于H L ,这是建立平衡得条件。

左图中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C ,即是泵的平衡工作点。

工作点C 的流量应符合工艺预定的要求,可以通过改变hv 或其它手段来满足这一要求,这是离心泵的压力(流量)的控制方案的主要依据。

4、离心泵的控制方案1)直接节流法注意:直接节流法的控制阀应安装在泵的出口管道上,而不能装在泵的吸入管道上。

否则会出现“气缚”及“气蚀”现象。

•控制阀一般宜装在检测元件(如孔板)的下游,这样将对保证测量精度有好处。

•直接节流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

但在小流量时总的机械效率较低。

一般不宜用在流量低于正常排量的30%的场合。

2)改变泵的转速n 改变泵转速的方法有两类: 一类是调节原动机的转速:以汽轮机为原动机时可调节蒸汽流量或导向叶片的角度;若以电动机作原动机时,采用变频调速等装置。

另一类是原动机与泵之间的联轴调速结构上改变转速比来控制转速。

采用这种方法,管道上无需装控制阀,减少了阻力损耗,泵的机械效率得以提高。

然而,调速装置的设备费比较高,故这种方式多应用于大功率、重要的泵装置上。

3)改变旁路回流量排出量Q →↑压头排出量Q →↑压头n 1n 2n 3n 4 aa’采用这种控制方式,必然有一部分能量损耗在旁路管道和控制阀上,所以泵的机械效率也是比较低的。

但它具有采用小口径控制阀的优点。

二、容积式泵的控制方案•容积式泵有两类:一类是往复泵;另一类是直接位移旋转泵。

•它们有共同的结构特点:泵的运动部件与机壳之间的空隙很小,液体不能在缝隙中流动,所以泵的排量大小与管路系统基本无关。

•往复泵流量只取决于单位时间内的往复次数及冲程的大小; •旋转泵流量仅取决于转速。

由于这类泵的排量与管路阻力基本无关,故绝不可在出口处安装控制阀来控制流量,一旦出口阀关死,将造成泵损、机毁的危险。

容积式泵常用的控制方案: ①改变原动机的转速; ②改变往复泵的冲程; ③ 调节回流量。

④采用旁路调节来控制出口压力,然后用直接节流阀控制其流量三、压缩机的控制方案•压缩机与泵一样,也有往复式与离心式之分。

•压缩机的流量(压力)控制方案与泵基本相似,即调速、旁路、节流等。

•往复式压缩机主要用于流量小、压缩比较高的场合,可采用吸入管节流的控制方案。

•离心式压缩机向着高压、高速、大容量和高度自动化方向发展。

与往复式压缩机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体积小,重量轻,流量大;•运行效率高,易损件少,维修简单;•供气均匀,运转平稳,气量控制的变化范围广; •压缩机的润滑油不会污染被输送的气体; •有较好的经济性能。

离心式压缩机的缺点:往复泵出口压力和流量控制• 喘振;• 轴向推力大等。

大型离心式压缩机需要设立的自控系统: ①气量控制系统; ②防喘振控制系统; ③压缩机油路控制系统;④ 压缩机主轴的轴向推力、轴向位移及振动的指示与联锁保护系统。

10.3 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一、喘振现象及原因•当负荷低于某一定值时,气体的正常输送遭到破坏,气体的排出量时多时少,忽进忽出,发生强烈震荡,并发出如同哮喘病人“喘气”的噪声。

这种现象就是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或称“飞动”。

•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的固有特性,由特性曲线呈驼峰型而引起的;如图从稳定工作点、内部能量平衡来解释:M1点是稳定工作点:M 点是不稳定工作点:把不同转速下特性曲线的极值点连接起来,所得曲线称为喘振极限线。

引起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直接原因是负荷的下降,使工作流量Q 1小于极限流量Q p 。

引起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得直接原因是负荷的下降,另外还有工艺上的原因:M排出量Q →↑ n 1n 2n 3P 2/p 1Q p1 Q p2 Q p3 喘振区 工作区离心式压缩机喘振极限线a )气体的吸入状态的变化;b )管网阻力的变化使管道特性发生变化。

二、防喘振控制系统•喘振控制系统设计思路:在任何转速条件下,通过压缩机的实际流量都不小于喘振极限流量Q p 。

即当负荷减少时,采取部分回流的方法,保证Q>Q p 。

1、固定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2、可变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1、 固定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具有实现简单、使用仪表少、可靠性高的优点。

但当旁路阀打开,部分气体回流,造成能量的浪费。

适用于固定转速的场合或负荷不经常变化的生产装置。

Q吸入状态变化与喘振关系 Q管路阻力变化与喘振关系固定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方案 Q p喘振极限值2、可变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 它是在整个压缩机负荷变化范围内,设置极限流量跟随转速而变的一种防喘振控制。

实现可变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关键是确定压缩机喘振极限线方程。

需解决两个问题: ①安全操作线的数学方程的建立;② 用仪表等技术工具实现上述数学方程的运算。

安全操作线可用一个抛物线方程来近似,它由生产厂给出,常用的几种形式:下面以(10-3)所示的操作线,说明如何组成一个可变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系统。

(10-3)经推导得到:喘振极限线于安全线Q 212121101212112Q H Q a Q a a p p T Q b a p p ϕ=++=+=多变(10-3) (10-4) (10-5)()()121221ap p m ap p bK rp -=-=∆可变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系统之一(10-10)也可改写为:可变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系统之二在防喘振控制系统中,当测量值大于给定值时,旁路阀始终关闭;而当测量值小于给定值时,则控制器去开启控制阀到一定位置,故能防止喘振的出现,确保压缩机的安全运行。

在设计防喘振控制系统时,尚需注意以下问题:防喘振控制器的防积分饱和;②相对压力与绝对压力的转换;③有时不能在入口处测量流量,而必须改出口处测量时,需要将喘振安全操作线方程进行改写。

3、应用实例下图为某催化裂化装置上输送催化气的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方案。

这台压缩机是三、压缩机串并联运行及防喘振•串联运行:提高压缩机的出口压头;•并联运行:增大压缩机的出口流量。

压缩机串联运行时,其防喘振控制对每台而言,与单机运行是一样的。

但如果串联运行的两台压缩机只有一个旁路阀时,防喘振控制方案就需另行考虑了。

压缩机串联运行时防喘振控制方案压缩机并联运行时,如果每台压缩机分别装有旁路阀,则防喘振控制方案也与单机运行时一样的。

但如果两台压缩机共同使用一个旁路阀时,同样需另行设置防喘振控制方案。

下图为压缩机并联运行时的防喘振控制方案,采用此方案的前提是两台压缩机的特性相同或十分接近。

压缩机并联运行时防喘振控制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