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性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集下载

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因此,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开放式实验教学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开放式实验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自主创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展示和探究自己想法的环境,不仅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兴趣盎然,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愿意发挥个人潜能,不断探寻新知识,从而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和约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二、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开放式实验教学强调的是让学生自主设计和操作,同时还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创新脑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式实验教学注重实践操作,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各种经验,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基本功是学生提高能力的关键,能够大大提高学生日后的创新能力。

四、促进学生在团队中合作的能力开放式实验教学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需要各方面的资源和人力物力的协作与合作,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团队相互协作,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解决问题,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提高学生在合作和交流方面的素养,为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施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我创新与创造的能力,也为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个性自信,发扬个性特长提供了广泛、自由的平台。

开放式实验教学在实践中的良好应用,将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自我认识和成长,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教学是一种很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且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

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这个特点,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乐趣实验教学是一种很有趣的教学方式。

在实验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神奇和伟大,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

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过程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过程,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步骤和实验的目的,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注重实验过程中的互动和合作在实验教学中,互动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实验教学需要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开发等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动。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该注重实验过程中的互动和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建立小组合作制度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建立小组合作制度,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开展实验活动。

每个小组中可以包括不同层次和不同能力的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促进彼此的学习成长和发展。

2.创建良好的互动氛围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该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让学生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和学习。

例如,在实验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共同探讨实验的结果和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探索创新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探索。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提高演示实验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美国哈佛大学一位校长曾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发挥实验的直观性和新鲜感,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讲酸碱指示剂变色实验时,碱可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学生看到这新奇的变色,定会十分感兴趣。

如果在后面再补充一点,再加一些酸红色消失,再加碱又变红色,如此反复几次。

又如,九年级上册课本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实验6-6】,按课本上的做现象是明显也能说明问题,但如果把变红的小花烘干或者晒干又变成紫色,再喷水放入二氧化碳中又变成红色。

,如此反复一个实验内容,会使学生更感神奇,使学生不拘泥于狭小的知识点,从而使其想得更多思考得更多。

如此类似的实验,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尽量把实验安排得巧妙一些,使平淡的实验变得妙趣横生,使学生看过之后,进行思索和回味。

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化学建立感情,产生浓厚兴趣。

而古代的圣人孔子就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这门学科有了兴趣,才会端正态度,积极掌握相关知识。

二、改进演示实验,创设探索的空间。

教材中有部分演示实验,存在某些缺陷,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对实验的不足之处进行科学合理地改进,使之更趋完美,这也是创新的一种形式。

例如,在听高一课本在讲铜与浓硝酸反应时教师按教材要求做完实验,结果现象明显,效果良好。

但是,坐在前面的被二氧化氮呛得直咳嗽,这时如果教师趁机发问:这种做法有什么不足之处?学生身临界其境定会很快就能回答出污染环境,再问:如何改进?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方法。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做如下改进:用一根粗铜丝代替铜片,用具支试管代替普通试管,且在具支出口系上一个气球,把铜丝一端绕成螺旋状可以接触浓硝酸,另一端穿过一个橡胶塞,铜丝在胶塞中可以活动,然后在具支试管中先加浓硝酸,塞紧胶塞。

以实验教学为载体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实验教学为载体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实验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现代社会已把是否具有创造力作为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

培养人才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创造潜能,让他们拥有创造的欲望,创造的热情,创造的精神,创造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对象发生兴趣时,大脑中有关学习的神经细胞就会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而无关的则处于抑制状态。

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成果,都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产生的。

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现象新奇等特点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所以,化学教学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多做实验,尤其是随堂实验,让学生自觉而独立地运用已有条件进行实验,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捕捉瞬间即逝的现象,分析各种现象的相互联系,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构建新的知识。

例如:增加钠与水反应的随堂实验,学生兴趣十分浓厚,思维十分活跃。

钠为什么浮于水面熔为小球?钠为何四处游动嘶嘶作响?溶液为何发热?学生急于弄清原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此时,教师启发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和钠的原子结构入手,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接着向烧杯中加入酚酞验证结论。

随后又问: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生成什么?学生先分析推理再实验证明。

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思考、讨论,实现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分析到综合概括,他们的思路得以开拓,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得以培养。

二、结合实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创造思维在实验教学时,充分采用发散性问题对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逐步启发,层层诱导,让学生产生多种独创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演示实验,除了进行示范操作外,,还要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1. 引言1.1 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定义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的教学方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实践来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探索和实验的能力。

开放式实验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找寻解决方案,从而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开放式实验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格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最终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种富有活力和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或挑战时,能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标志。

而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创新能力意味着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不仅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工作中的挑战,还能够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对学生个人发展的一种重要保障,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教育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实现个人价值。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2. 正文2.1 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验中自由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研究
的重要课题。

实验创新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实验活动,能够自主地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

实验思维是指学生在实验过
程中,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总结观察结果、得出科学结论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在学生实验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

教师
可以通过开放性的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问题。

教师要提供足够的实验素材和实验设备,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
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通过实验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逐渐培养实验思维,提高解
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活动往往需要学生
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课题。

在实验活动中,学生要分工合作、相互协作,才能够完成
实验任务。

学生需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相互交流和互相支持。

教师可
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活动,通过集体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团队分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
作能力。

只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协作能力,提高实验创新的效果。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可以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实验教学不同于传统
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观察和模
拟实际的现象,还可以自己设计和进行实验。

这样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提出问题,自行设计
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获得结果。

这样的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协作、互相支持
和共同解决问题。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沟通,交流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协商决策。

这样的合作和沟通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了他们的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未来的创新工作中至关重要,因为创新往往需要团队
的合作和沟通。

实施开放性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施开放性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施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问题的提出和界定从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和增强创新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等,这些使得教学目标、内容、形式等比较封闭,这些不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因此,我们要采用开放性教学,以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1.认知建构理论。

学习者不应被看成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积极的心态和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构建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再造过程。

2.创造力的人格特征理论。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地带有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能毫无顾虑地表达观念与冲动,对未知的事物更开放,自我接纳、自我超越、自我整合。

3.集体教学理论。

只有在集体交往中,通过个体之间的交流,才能有所启发,有所补充,才能充分调动个体和集体的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

4.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教育,生活即教育”。

他强调,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提倡“教学做合一”,将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教学。

三、理论假说和研究目标(一)理论假说每个学生都有渴望尊重、自主、独立的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潜能。

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运用科学合理的引导方法,开展紧贴生活的实践活动,便能有效地激发这种需要和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研究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2.研究开放教学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的手段方法。

3.建立和谐、民主、轻松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学操作模式。

4.促进师生素质的互动发展。

四、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一)开放课堂教学,构建“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第6期2013年12月实验科学与技术Experi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11 No.6Dec.2013以开放性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朱鹏飞,刘梅,吴小珍!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成都610500)摘要:课外开放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结合西南石油大学在课外开放性实验方面的探索,从提升教 师素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完善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以课外开放性实验为栽体构建创新人才培养 平台;并通过合理指导选题、重视实验过程和优化评价体系几个重要环节使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障。

关键词:课外开放性实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栽体中图分类号:G642.423; G642. 0 文献标志码:A doi:10. 3969/j. issn. 1672 -4550. 2013.06.046Cultivate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Open Extracurricular ExperimentsZHU Pengei, L IU M e i, CHEN Fu, WUXiaozhen(S c h o o l of C h e m is try a n d C h e m ica l E n g in e erin g, S o u th w e s t P e tro le u m U niversity,C h e n g d u 610500, C hina)Abstract :Extracurricular open experiment is the efficient path to develop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ies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because of its high opennes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latform for cultivating creative students by making u se of extracurricular open experim ents a s the carrier w a s discussed from promoting teachers,qualities, doing well in students publicity and perfecting teaching m anagem ent and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 m s. Moreover,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talents can be ensured by several important links like properly instructing students on how to select the topic, em phasizing on the process of the experim ents and optimizing the evaluation syste m.Key words :extracurricular open experiment ;innovation ability ;talents cultivation ;carrier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需要,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教育是未来高等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1]。

没有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最终会把学生培养得像机器。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 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创新成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 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 好环境。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其重要任务 之一是加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2],可持续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使我国 迅速向创新型国家迈进。

实验不仅是理论知识的验证手段,也是获取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既具有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作用,又具有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作用[3]。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工学院的课外开放性实验,是收稿日期:2013 -03 -04基金项目: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 (P09163)。

作者简介:朱鹏飞(1983 -),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 实验教学与管理研究,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专门针对本科生提供的,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创建开放性实验项目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简单地将实验室门打开,延长实验时间[4]。

学生在时间上是业余的、课外的,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进行,其具体形式有学生参与科研型、学生科技活动型、自选实验课题型、计算机应用技术提高型及人文素质与能力培养型等。

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能力进行拓展和延伸,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1以课外开放性实验为载体,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1-1提升教师素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关怀和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全面成长[5]。

尤其是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新观念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学历、较扎实的学术功底,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和深厚的工程素养[6]。

146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年12月(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创新能力。

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教师应主动参与一些进修、培训、教研、科研等活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科技和学术发展新动态,提升学术水平,了解目前学生对自我发展的需求,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以满足人才培养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

我校在提升教师素质方面做出一系列举措,如鼓励青年教师到油田实习,增加师资队伍建设资金,给教师提供到国内外培训进修、参加实验教学交流会议及 仪器设备培训的机会。

(2)教师要注重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加强教学方式的改进,树立“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现代教学观。

某些教师在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上有过人的本领,但过分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准确性与完备性,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我校以各种形式开展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强调教师的主要工作观念是育人,要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传统教学方式,着力形成“授人以渔”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能够多方位地认识科学技术的普遍特征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具备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从而获得探索未知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_8]。

1.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是课外开放性实验活动的主体,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如同纸上谈兵。

让学生将业余时间及精力从电子游戏、睡觉 等活动转移到对他们人生发展更有意义的课外开放性实验中来,使他们的素质得到提升、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锻炼、意志得到磨砺,促进他们更好地成才,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我校通过实验与设备处及二级院系网站、实验中心海报及年级群对课外开放性实验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班导师和学生辅导员以大会宣讲和个别答疑的形式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课外开放性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在心理上加大投入认识到参与这项活动将受益匪浅。

为了让学生有足够强劲而持久的参与动机,学校还给出相应的激励政策。

例如,对通过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对成绩优秀的给予表彰,对取得重大成果的(如获取专利,公开发表论文等)除了给予 奖励外,在保送研究生时适当加分或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等。

1.3完善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平台良性运转良好的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可以保证不与正常的教学秩序相冲突,时间与空间开放、内容多样、条件跟上,即兼顾到学生又考虑到实验室的利用率,确保平台良性运转,但监控应以过程为重[9]。

我校主要采用设备与实验管理处牵头,教务处与各教学院系共抓齐管的方式达到组织保障。

制定了一套课外开放性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从实验室运行(开放)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经费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各个方面明确和细化了实验中心、指导教师以及学生的任务、职 责,将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规范化,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需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进出实验室采取严格的登记制度;学生实验场所为导师课题组所在实验室或院系所设的专门的开放性实验室;实验所需药品与耗材由本人申报,导师签字,实验中心集中购买;所需常规仪器由导师所在课题组提供,或在严格的借用与损坏赔偿制度下向实验中心借用;大精仪器的使用需先预约,再在仪器管理教师的指导下自行操作;对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与耗材等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并安排专人对项目经费进行监管;项目开题与验收在实验与设备管理处的统一部署下,各院系分头展开,整个过程与结果由教务处负责监督指导,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及相关专业教师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在开放性实验各个环节遇到的问题并讨论其解决措施,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开放性实验教学质量。

2狠抓实验环节,保障人才培养质量2.1针对专业特点,合理指导选题选题是整个课外开放性实验工作的开始,好的选题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校课外开放性实验的选题为导师指导下,学生自选,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予学生提出挑战性问题的机会,但选题必须满足三个原则:(1)延展提高性。

课外开放性实验的内容必须是教学计划之外的,是对教学计划内必做实验的延续和提高,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验和课第11卷第6期朱鹏飞,等:以开放性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47件制作、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等。

其实验内容与课内已做的实验内容不能重复,但也不能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差太远。

鼓励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团队,是在更高层面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可以参与导师团队的一切学术科研活动,直接参与科研实践,充分利用导师实验室或工作室自主学习、自主钻研,还为后续的硕士、博士阶段学习打下基础。

(2)多样层次性。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而人本身也是多样化的,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有自己的个性,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基于并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不是消灭他们的个性。

因此,课外开放性实验必须组织和设计层次丰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实验项目,因材施教,因生施 题,积极鼓励学生自创实验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