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13页文档资料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13页文档资料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及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勾当/佝偻殉职/徇私枉法揠苗助长/偃旗息鼓B.仿佛/怫然创伤/横冲直撞笨口拙舌/咄咄逼人C.椽子/边缘漂白/虚无缥缈风驰电掣/提纲挈领D.蓓蕾/倍增混淆/浑水摸鱼不卑不亢/引吭高歌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_怪副校长按步就班安然无恙B.发详剃须刀趋之若鹜好高骛远C.邋遢旗见店苍皇逃窜沧海桑田D.彰显刽子手满腹经纶无与伦比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了天伦之乐。

C.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D.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多名中学生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

4.古诗文默写。

(8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2)人们常用《出师表》中“,”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3)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抒发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4)古诗中有很多与“酒”有关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2分)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①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②我们希望年轻人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克服自身经验的局限,进而从更广阔、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经验的营养③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④经验证明,进步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6.名著阅读。

(5分)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部分市区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部分市区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部分市区中考语文四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凌驾睥睨闲情逸致阴谋诡计B.剽悍沧茫销声匿迹诚惶成恐C.生涯惬意通霄达旦顾明思义D.秀颀蓬篙粼次栉比春寒料峭2.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农科院的技术人员为幸福乡的农民建造并设计了新型阳光大棚。

将“建造”和“设计”调换位置。

B.学生每天花上大约两小时左右的时间玩手机会影响学习。

删去“大约”或者“左右”。

C.阅读小说时,我们要注意体会它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丰富细腻的情感。

将“体会”改为“梳理”。

D.梵·高在绘画中经常使用一种鲜明的黄色,被视为他的“艺术签名”之一。

在“被视为”前加“这种黄色”。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默契.(qì)窥.伺(kūi)嫉.(jì)妒鲜.(xiān)为人知B.怪诞.(dàn )箴.(zhèn)言.沉.(chēng)醉.风雪载.(zài)途C.造型.(xínɡ)伎俩.(liǎnɡ)校.(jiào)补妄.(wànɡ)下断语D.阔绰.(chuò)猝(zú)然豢(juàn)养回环曲.(qǔ )折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十二章》可谓句句箴言..,处处闪耀着先贤的智慧火花,细细品读,收获满满。

江苏省无锡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江苏省无锡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江苏省无锡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江苏省无锡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题写p2.下列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他的发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所以被各大企业________。

②在现实中盲目模仿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说明他________能力太低。

③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您三年来________的关爱?A.采用鉴赏无微不至B.采用鉴赏无所不至C.沿用鉴定无所不至D.沿用鉴定无微不至3.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A.具:同“俱”,全,都B.要:通“邀”,邀请C.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D.焉:“于之”,从这里4.下列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学习中________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________不要轻言放弃。

________大家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问题________会迎刃而解,最终走向成功。

A.即使也只要就B.因为所以无论都C.即使也无论都D.只有才如果就5.对下列统计资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某省的一份调查显示: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学生和市民各占68.71%和59.52%,无所谓的各占6.96%和22.62%。

礼仪教育的承担者认为应该是家庭的,学生和市民分别是20.23%和22.6%,认为是学校的,学生和市民分别是9.83%和15.68%,认为应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的,学生和市民分别为63.3%和58.33%。

江苏无锡201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江苏无锡201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江苏无锡201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沙尘暴①在中国北方,沙尘暴是短期或中短期的灾害性天气:沙尘暴在其源区造成地表严重风蚀,使土壤荒漠化;在降尘地区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容易诱发眼睛和呼吸系统的疾病,甚至造成户外活动的人畜伤亡;沙尘暴会使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运输;还会对建筑物和水利设施造成污染和损害……②沙尘暴也是大气层中规模最大物质和能量迁移过程之一。

2006年4月16日至18日,北方地区曾出现一次强沙尘暴,致使北京一夜总降尘量达33万吨。

2010年3月12日,源于新疆和田的沙尘暴,侵袭的地区面积达320万平方公里,3月20日袭击北京,使机场的能见度降低到不足800米;3月22日抵达台湾高雄,当地最高的建筑物被沙尘笼罩,以致模糊。

③大量沙尘在大气层中的输运会影响全球的天气演变,并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是也有某些积极作用:以沙尘为核心的气溶胶能够反射相当部分的太阳辐射,从而抵消由于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大气层温度升高。

撒哈拉沙漠的尘埃可随上升气流漂移到7000公里以外的大西洋和南美的亚马孙地区,而富含矿物成分的沙尘滋养了亚马孙的热带雨林。

在澳大利亚形成的沙尘可漂移3500公里到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滋养马来西亚丘陵地区的土地,这是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繁茂、植物品种众多的重要原因。

在西亚和中国西部产生的沙尘暴可在大气层中航行10000公里,降落在北太平洋、遍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之间的海域,尘埃中丰富的矿物质是该海域浮游生物的营养物,而这些浮游生物又是渔业资源的饵料来源,由此滋养了北海道渔场。

④另外,沙尘呈碱性,可以中和水蒸气中的酸性成分(二氧化硫等),对抑制酸雨有积极作用。

11.第①自然段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分)答:12.读完全文,你对沙尘暴有怎样更深刻的认识?请作简要分析。

(2分)答:【参考答案】11.(2分)举例子,具体说明沙尘暴的积极作用,让人们对沙尘暴有正确的认识。

12.(2分)沙尘暴有消极作用:会造成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它还有积极作用:能反射太阳辐射,滋养土壤、森林,提供海洋饵料,抑制酸雨。

江苏省无锡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撒哈拉沙漠的尘埃可随上升气流漂移到 7000 公里以外的大西洋和南美的
亚马孙地区,而富含矿物成分的沙尘滋养了亚马孙的热带雨林。在澳大利
亚形成的沙尘可漂移 3500 公里到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滋养马来西亚丘
陵地区的土地,这是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繁茂、植物品种众多的重要原因。
在西亚和中国西部产生的沙尘暴可在大气层中航行 10000 公里,降落在北 太平洋、遍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之间的海域,尘埃中丰富的矿物质是该海
13.第②自然段画线句有季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 分)
答:
14.第④自然段由家风说到学校、社会教育,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3
分)
答:
(五)( 14 分)
乡情 周同宾
( 1)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农村。没画山绣水,没茂林修竹。地薄, 人也憨 。据说五百 ..
年前,家乡出产的红高粱曾被征去给皇帝做过御酒,此外,别无稀罕 物儿。据说五十年. .
(1)前人在评价“连云松竹”时说“景中寓情” ,请你说说词人抒 发了怎样的情感 ?(2分)
答: ( 2)下片写儿童偷梨枣的情景, “莫遣”和“闲看”表现词人对此怎
样的态度?反映词人怎样的心态?( 2 分)
答:
(三)( 4 分)
2 ②②①
①在中国北方,沙尘暴是短期或中短期的灾害性天气:沙尘暴在其源 区造成地表严重风蚀,使土壤荒漠化;在降尘地区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容
易诱发眼睛和呼吸系统的疾病,甚至造成户外活动的人畜伤亡;沙尘暴会
使能见度降低, 影响交通运输; 还会对建筑物和水利设施造成污染和损害 ??
②沙尘暴也是大气层中规模最大物质和能量迁移过程之一。
2006 年 4
月 16 日至 18 日,北方地区曾出现一次强沙尘暴,致使北京一夜总降尘量 达 33 万吨。 2010 年 3 月 12 日,源于新疆和田的沙尘暴,侵袭的地区面积

中考专题15年无锡市 语文模拟答案

中考专题15年无锡市 语文模拟答案

2014-2015学年度无锡市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2015.5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每小题3分)1.A2.C3.D4.B5.A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一)(12分)6.(2分)D7.(2分)A8.(4分)①讶:以……为讶②益:更加③薄:轻视④专:专擅,独占9.(4分)(1) 当时关外地区全被哈剌慎各个部落所占据,崇焕就驻守在关内。

(得分点:被动句式、悉、诸)(2) 崇焕叩头道歉,他敢于执法就像这样。

(得分点:顿、谢、果、类)(二)(4分)10.(1)(2分)“僵”本是“僵硬”之意(0.5分),词中表现了天寒路滑,行人颠簸于马背,冒着寒风艰难赶路的情景(0.5分);有力地衬托出友人不畏严寒、不避艰险、夜半相送的深挚情谊(1分)。

(2)(2分)刻画了两个狂放不羁、纵情任性(1分)的狂士形象(1分)。

(三)11.(2分)①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②热带雨林遭到破坏。

③无序开发破坏了地下水系,湿地、湖泊正在退缩或消失。

(2分)12.(2分)打比方、作比较(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里水土流失很严重(0.5分),突出强调说明了云南省的环境治理难度大(0.5分)。

(四)13.(2分)对手给了自己磨练的机会,是自己前进的推动力。

14.(3分)用刀与磨刀石的关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对手的作用,紧扣文题,比喻说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五)15.(4分)土生土长,把村庄当成永远的故乡;一身的土气,和乡村一样的颜色;是乡间的草民,索取的不多;拒绝嗟来之食,捍卫自由活泼的天性;春夏秋冬都活跃在乡间村庄;叽叽喳喳的鸣叫像村妇的碎语风言,又像潜伏在乡间歌唱。

(答满4点得满分)16.(3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间麻雀虽小而普通,但随处可见,与村庄同生共息。

17.(2分)“真实”是指麻雀土生土长在乡间,清楚村庄的一切事物,了解事情的所有细节;“神圣”是指麻雀所融入的自然及乡村生活纯净、生机勃勃、给人以庄严的启示。

201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B【解析】B项中“蓦”应读为“mó”,“装”应写为“妆”。

【考点】字音,字形2.【答案】B【解析】“聆听”是听的意思,“谛听”是仔细听的意思。

“莫衷一是”指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众口一词”是形容许多人说同样的话。

“相提并论”是指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并驾齐驱”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

根据语境,应该选B。

【考点】近义词的辨析3.【答案】C【解析】“诎”应解释为“弯曲”。

【考点】文言文字词含义4.【答案】A【解析】完成时,应注意各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我们可以把关联词语一一地放到语句中进行品读。

【考点】关联词语5.【答案】D【解析】此题中,76%已经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20%正在制定,所以只有少数的学校还没制定,还在犹豫。

并不是像D中说的那样,是“部分”学校。

二、阅读与赏析6.【答案】D【解析】“遂往,克其外城”中“其”应解释为“代词,代吴房”。

A表反问语气,难道;B其中的;C代词,他;D代词,代岳阳楼。

7.【答案】C【解析】李愬亲自询问,并不是因为他有善待俘虏、宽厚仁慈的性格,而是能表现出他的谨慎和对敌情的重视。

8.【答案】(1)易:轻视(2)将:率领,带领(3)生:使.....活(4)走:逃跑【解析】要注意联系已学知识。

比如(2)“将”可以联系《陈涉世家》中的“上使外将兵”。

(3)“生”可以联系《捕蛇者说》中的“君将哀而生之乎”;(4)“走”可以联系《口技》中的“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9.【答案】(1)不久(李愬)呼唤丁士良(上来)并责问他,丁士良没有畏惧的神色。

(2)李愬跳下马靠着胡床,下命令说:“有胆敢退却的人,一律斩首!”【解析】(1)关键词“既而”“诘”“色”;(2)关键词“据”“者”。

【参考译文】李愬到了唐州,亲自去看望将士们,慰问抚恤受伤和生病的人,不摆威严的架子。

2014年江苏省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4年江苏省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中学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下列各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

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否则不得分。

1.下列加点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逶.迤(wēi) 眷.恋(juàn) 岷.山(mín) 黔.境(qián)B 皑.皑(ái) 字帖.(tiě) 祈.祷(qí) 惊惶.(hāung)C 蜷.起(quán) 打颤.(chàn) 火燎.(liǎo) 踉.跄(liàng)D 矗.立(zhù) 猝.然(cù) 嫣.红(yān)挟.着(xié)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无边无垠.(yín)玛瑙.(nǎo)劈.刀(pī)潜.(qiǎn)滋暗长B 拈.(niān)轻怕沉淀.(diàn)绽.(zhàn)放强聒.(guō)不舍C 心无旁骛.(wù)摒.(bǐng)弃胸襟.(jīn)坦荡如砥.(dǐ)D 虬.(qiú)卧龙胆怯.(què)枯瘠.(jí)缤.(bīn)纷艳丽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猝.然(cù)矗.立(chù)募.集(mò)惶.然(huáng)B.女红.(gōng)酬.谢(chóu) 狼藉.(jí ) 吮.吸(yǔn)C.黯.淡(àn)颓.唐(tuí) 差.使(chāi) 褴褛.(lǚ)D.点缀.(zhuì)愠.怒(wēn) 愕.然(è) 篝.火(gōu)4.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A 情郁于中碌碌无为勇往直前B 营私舞弊必恭必敬人声鼎沸C 异想天开敝帚自珍无可耐何D 惟妙惟肖雍容典雅郑重其事5.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A 淳扑畸形鼎沸B 和睦微簿诧异C 教诲贿赂颓唐D 夭折震奋渲染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六七十岁的老人尚且这样认真地学习电脑,____________我们这些年轻学生呢?②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__________ 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无锡市羊尖中学初三四模语文试卷2015.5.26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是(3分)()A.浮想联篇.(piān)懵.懂(měng) B.纷至沓.来(tà)翩跹.(qiān)C.沤.心沥血(ǒu) 粗犷.(ɡuǎng) D.脍(kuài)炙人口濒.危(bīn)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⑴这家医药公司世界医药行业之首,是因为有多项产品连续获得国际金奖。

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过去的幻想在今天均有可能得以实现。

⑶200多年来,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地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⑷近年来,浙江水军名扬天下,孙杨、吴鹏等泳坛名将在国内外赛场上,屡创佳绩。

A.跻身以致前仆后继翻云覆雨 B.跃居以致前仆后继叱咤风云C.跃居以至前赴后继叱咤风云 D.跻身以至前赴后继翻云覆雨3.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A、援疑质理援:引、提出。

B、或遇其叱咄或:有人C、色愈恭色:颜色。

D、俟其欣悦俟:侍候4. 下面是对四部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

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B.《西游记》有着无比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人物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可以无拘无束地施展其超人的本领。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都是其中的作品。

D.《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大人国的朝廷官员时常奉命在皇帝面前表演,按照技术高低获得各种丝线,这些官员腰上几乎没有不缠丝线的,这说明他们都非常忠诚不二。

5.根据语境,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雁阵之美,在于它能给现实生活提供哲思。

有研究表明,雁阵飞行的速度能比单雁提高22%,因为飞行中雁的两翼可形成一个相对的真空状态;头雁没有真空,无法讨巧,但却是不停轮换的。

______________,这确实值得作为思想群体的人类深思。

A.为了团队共同的目标勇于牺牲自我B.雁阵里每一个成员能配合得如此之好C.人类与我们的大自然应怎样和谐相处D.任何团队总有一个精明的领导者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一)(12分)狄仁杰,并州太原人也。

反以明经①举,授汴州判佐。

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见而谢曰:“仲尼云:‘观过知仁矣。

’足下可谓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仁杰孝友绝人,在并州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充绝域,仁杰谓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

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

”左右属仁杰令出,仁杰曰:“……陛下作法,悬之象魏②,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百姓何所措其手足?……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

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用事,朝廷慑惧,仁杰奏之,请付法寺。

高宗特原之,仁杰曰:“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

本立竟得罪,繇③是朝廷肃然。

”越王贞④称兵汝南事败,缘坐者六七百人,籍没者五千口。

司刑使逼促行刑,仁杰哀其诖⑤国误,缓其狱,密表奏曰:“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⑥陛下存恤之旨,表成复毁,意不能定。

此辈咸非本心,伏望哀其诖误。

”特赦原之,配流丰州,诸次于宁州,父老迎而劳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辈邪?”相携哭于碑下,斋三日而后行。

诸囚至流所,复相与立碑颂狄君之德。

(《旧唐书·狄仁杰传》)注:①明经:唐代科举中一种主要科目。

②象魏: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阙。

制定了法律就在象魏上悬挂公布。

“悬之象魏”就是公之于众的意思。

③繇(yóu):由。

④越王贞:太宗第八子,起兵反武则天,失败自杀。

⑤诖(guà):连累。

⑥乖:违背。

6、下列句中与“今陛下以昭陟一株柏杀一将军”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可以一战 B.祭以尉首 C.策之不以其道 D.先帝不以臣卑鄙7、下面的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狄仁杰被人诬告,工部尚书阎立本当时做河南道黜陟使,查办此事后,称赞狄仁杰是没有被人发现的明珠。

B.狄仁杰对朋友非常友善,得知郑崇质家有年老多病的母亲而要派去戍守边境时,主动请求代替郑崇质前往。

C.狄仁杰敢于犯颜力谏,严明执法,使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左司郎中王本立等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D.狄仁杰执法宽严有度,在越王贞起兵反叛一案中,私下请求皇上赦免了那些牵连犯罪的人及其家属,当地的父老乡亲都为他立碑颂德。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②坐.误斫昭陵柏树③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④我狄使君活.汝辈邪9、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

⑵此辈咸非本心,伏望哀其诖误。

(二)(4分)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4分)(1)阅读全诗,请你说说“缓”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2)有人说“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表现手法非常妙,你如何理解?(2分)(三)(4分)为何会发生群体性灾难事故?①2014年10月17日,韩国一女子团体在街头演出时,因通风口坍塌发生群体性灾难事故,导致16人死亡10人重伤。

2014年9月26日.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最终导致6名小学生死亡。

面对逝去的生命.我们除了悲痛,更应该有所反思,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事故,避免发生更多悲剧。

②一般群体性灾难事故是由人们的恐慌造成的。

这种恐慌按照恐慌类型来分通常..有三大类:进入型恐慌、逃出型恐慌、扰流型恐慌。

③在各种踩踏事故中,最常见的是进入型恐慌。

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目标可能不大,比如。

“重庆家乐福踩踏事件”中的免费食用油、“宁夏北大寺踩踏事故”中免费分发的油香饼。

当大家都关注一个目标时,人群密度就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危险的程度,这时候一声大喊、一人摔倒、一句谣言,都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人群的踩踏。

④逃出型恐慌也是常见的恐慌类型。

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逃出是为了避免灾难。

这种灾难可能是实实在在的,比如火灾或地震;也可能是不存在的,比如谣言。

⑤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恐慌是扰流型恐慌。

“扰”是指外来刺激,“流”是指人群状态。

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前秦军队之所以失败,就是典型的扰流型恐慌导致。

他们既没有进攻,也没有溃败,仅仅是因为在后撤过程中,人心涣散、心怀恐惧、谣言纷起、沟通不良,就导致号称百万的军队被8万人打败。

⑥群体灾难学的本质,就在于避免恐慌。

如果大家原地不动,踩踏就可以避免。

有时候外在的危险基本不存在或不是那么紧迫,令我们恐慌的是我们的主观意识和逃生心态。

⑦那么,假设我们就处在人群当中,出现了问题,当如何避免踩踏呢?首先,在公共场所要注意周围的出口,随时准备就近逃生,而不是原路返回;尽可能靠墙站立,而不是随波逐流。

其次,要注意避免进入人群高度密集的区域,能让就让,能躲就躲。

再次,发现踩踏的先兆,立即高声呼救,让外围人群知道发生了什么。

最后,避免对人群带来扰动,比如发出怪叫,或者做出突然弯腰系鞋带等不符合人流趋势的行为。

⑧很多所谓的逃生常识要求当事人采取某种姿势对抗踩踏,实际上这是值得商榷的。

有研究证明,在模拟的恐慌条件下,只需要5人拥挤就能产生3430牛顿的作用力,个人的抵抗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最好的自救就是大声报警,让外围人群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从外围来解困。

⑨对付群体性灾难,我们应相信理智,而不是蛮力;应及时报警,而不是对抗性自救;应重预防,而不是补救。

如果大家都能有主动的预防性的态度,群体踩踏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麻庭光/文,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23期,有删改)11.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分)12.第②段中的加点词“通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2分)(四)(4分)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

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

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

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

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

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

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

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

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

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

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

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

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

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