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

探究点一
2.结合图2和教材信息填充下面的图和表
组织液
淋巴
探究点一
比较 组织液
血浆
存在部位 来源 生活细胞 组织细胞 血浆 透过毛细血管壁; 体内绝大多数组 间隙 细胞代谢产生 织的细胞 从消化道吸收; 从 组织液 中吸收; 血细胞 各种________ 血管 淋巴 在左右锁骨下静脉 汇入
毛细淋巴管 组织液渗入 _________ 形 吞噬细胞和 淋巴管内 淋巴 细胞 成;由消化道吸收而来
§1-1:细胞生活的环境
外界环境
代谢废物 营养物质
学习导航
1.阅读教材,用概念图来描述内环境的组成。
2.阅读教材“资料分析”,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内环境
的理化性质。
3.结合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说明内 环境所起的媒介作用。
1.内环境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2.内环境在细胞和外界环境物质交换中的作用。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血浆的化学组成
成 分
水 血清白蛋白
含 量(%)
90.7 4.4


含 量(%)
0.2 0.22
卵磷脂 胆固醇
血清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氨基酸氮 尿素氮 其他非蛋白氮
2.1
0.4 0.005 0.012 0.025
Na+
K+ Ca2+ Mg2+ Fe 2+
0.38
0.02 0.01 0.0035 0.0001
血细胞 体内的血浆(液体)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体液
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分类 细胞内液
体 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1细胞生活的环境(1)教案3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1细胞生活的环境(1)教案3

1。

1 细胞生活的环境
2。

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的媒介
3。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
换模型
重点1。

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的媒介
难点1。

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的媒介
评价任务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
性质
导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
活动效果及问题预设

(3分钟)
1。

图一和图二中各是什么学生
认真
观察、
小组
讨论
后回
答。

创设
情境,
引导
学生
通过
观察、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1。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要点导学】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是指人体内部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2.内环境: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其实质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外环境是指人体外部的环境,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等,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属于外环境。

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只隔一层有上皮细胞构成的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之外,水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无机盐、氧气等)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中,形成组织液。

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大部分组织液又可以渗回毛细血管中,同时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等也进入血浆,小部分组织液则渗入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

淋巴系统内的淋巴单向流动,最后进入血液循环。

因此三者关系可表示为:体液 细胞内液(5/8) 细胞外液3/8血浆组织液淋巴(少量)脑脊液等 内环境4.几种特殊细胞的内环境:(1)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

如肝细胞、神经元、肌肉细胞等。

(2)毛细血管壁:内侧是血浆,外侧是组织液; (3)毛细淋巴管:内侧是淋巴,外侧是组织液; (4)红细胞:血浆。

(5)表皮细胞:组织液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2.PH 值稳态的调节:(1)正常值:7.35~7.45。

若发生显著变化,将导致酶等理化性质的变化。

(2)缓冲对: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一般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组成。

如H 2CO 3/NaHCO 3、NaH 2PO 4/Na 2HPO 4,其中H 2CO 3/NaHCO 3的数量最多,缓冲作用最强。

【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

【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1.体液(1)概念:人体内的全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①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②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及关系(3)作用之一: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4)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a.组织液、血浆②毛细血管壁细胞b.组织液、淋巴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c.淋巴、血浆④血细胞d.组织液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e.血浆提示:①—d ②—a ③-b ④-e ⑤-c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本质1.主要成分(1)血浆(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本质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1)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影响渗透压的因素(3)决定血浆渗透压的物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基础自测]1.判断对错(1)体液即为人体的内环境。

( )(2)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血红蛋白、尿素等。

( )(3)淋巴的成分与血浆完全相同。

( )(4)血浆中的有些物质可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

( )(5)细胞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 )提示:(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即为内环境。

(2)×血红蛋白为红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5)×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除了需要内环境,还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协助。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


1234
答案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酸碱度
7.35~7.45 HCO-3 、HPO24-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 左右。
例3 下列关于内环境成分及其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 C.剧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其pH仍将维持在7.35~7.45之间,
渗透压是溶液本身的一种特性,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 概念
的吸引力
与溶质微
数目 少
粒的关系


①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影响因素 ②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Na+和Cl-,K+在维
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决定作用
大小
在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 的渗透压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1.细胞外液的成分及本质 (1)血浆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 无机盐 代谢废物
营养物质
(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蛋白质 。 (3)本质:是一种 盐溶液 ,类似于海水。
2.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渗透压
2.内环境 (1)概念:由 细胞外液 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内环境组成: 血浆 、 组织液 、淋巴等。 (3)适用范畴:内环境是针对 多细胞 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或原 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3.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章末总结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章末总结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
压稳定的功能 D.血浆渗透压会由于血糖的消耗而降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5.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摄入弱碱水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上升
C.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答案
7.(2017·石家庄辛集中学高二月考)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分 析不合理的是
A.某人由于肾小球炎症会引起图中⑤部分的液体增多 B.若③的通透性增强会引起组织水肿
√C.图示中的①④⑤是生物代谢的主要场所
2.实验方案
分组
A组
项目
1
2
步骤一 自来水 缓冲液
B组
3
1
2
动物 自来水 缓冲液
血浆
步骤二
乳酸
Na2CO3
注:p所H加变物化质的明量均显为降2 m低L。不明显 不明显 明显升高 不明显 结果
3.实验分析 该实验既设置了空白对照,又设置了条件对照,其中A组的1和B组的1 为空白对照,A组的2和B组的2为条件对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动物血 浆受到影响时pH变化幅度较小,通过两组中的2和3对比可以推知动物 血浆所起的作用原理和缓冲溶液是相同的,从而说明动物血浆对pH变 化的缓冲作用。 4.注意事项 (1)实验中各种对照实验往往同时使用,如上述典例中既有空白对照又 有条件对照。 (2)实验中各组材料的量如乳酸或Na2CO3溶液的量应相等。
③ 147 4.0 1.25 1.0 114.0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 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目标导航] 1.阅读教材,用概念图来描述内环境的
组成。2.阅读教材“资料分析”,结合生活实例,分析栏内

栏 目
环境的理化性质。3.结合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链接的
链 接
图解,说明内环境所起的媒介作用。
知识梳理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栏 目
栏 目
1.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_水__为基础的液体。链接
链 接
2.内环境:由__细__胞__外__液__构成的液。
栏 目
栏 目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理化 性质
正常指标
相关因素
渗透 压
酸碱 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蛋要白与质______、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 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解析:Ⅰ是内环境与体外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并能 为内环境提供 O2 和排出 CO2,这说明Ⅰ是呼吸系统,内 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Ⅱ内的 葡萄糖通过①只能进入血浆。Ⅲ是泌尿系统,②表示重吸 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 液来排出一些代谢废物。
即时演练
3.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及调节途径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小 B.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 K+ C.血浆中的 pH 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的 HCO-3 、 HPO24-等离子有关 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 升
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 量有关,血浆中血浆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大;当毛细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时,会使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进而使 血浆渗透压下降;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无机盐离子主要 为 Na+和 Cl-。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1细胞生活的环境(测)(提升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1细胞生活的环境(测)(提升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1 细胞生活的环境(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1 细胞生活的环境(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1.1 细胞生活的环境(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专题1。

1 细胞生活的环境(每题3分,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③中可发生丙酮酸和水分解产生CO2和[H]C.②和③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盐含量不同D.血浆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②中的O2浓度比③中高【答案】D2。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大量乳酸进入①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下降【答案】D3.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人血浆中有氨基酸、葡萄糖、抗体、胰岛素B.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C.HCO错误!、HPO错误!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管上皮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血浆【答案】D【解析】血浆含有各种营养物质、激素、抗体、代谢废物、气体等,A正确.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存环境,区别于外界环境,称为内环境,B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细 胞 生 活 的 环 境 细胞内液 血浆 体液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内环境) 淋巴 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的组成
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等
体液
细胞外液
2.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双向渗透
O2和营养物质
血浆
组织液
CO2和代谢废物
单 向 渗 透
组 织 细 胞
淋巴
【课堂练习】连连看
细胞名称 生活的环境
组织细胞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一、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四、组织水肿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包 括2大层面5项原因,如图所示:
【典型例题】
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 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 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 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 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 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典型例题】
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B. 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会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 乳酸钠和H2CO3 C. 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 pH的相对稳定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完成的
【方法点拨】 巧用内环境示意图识别四种体液
【方法点拨】
巧用单箭头识别四种体液
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三种细胞外液成分相 近,组织液和淋巴中, 蛋白质含量很少。
血浆的化学成分
【典型例题】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A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 萄糖、CO2和胰岛素 牛奶,进入胃中 肉注射青霉素 A.②③⑦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⑤喝 ⑦肌 ⑥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⑥⑦⑧
【方法点拨】“三看法”判断内环境的成分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细 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溶质 微粒越多
溶液 浓度高 对水的 吸引力大
渗透压 越高
2.酸碱度:血浆PH为7.35—7.45,血浆中维持 PH值相对稳定的物质是 HCO3-、HPO42-等。 3.温度:细胞外液的温度维持在37℃左右。
五、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 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
食 物
血液循环 外 消化系统 界 循 O2 环 环 境 呼吸系统 系 中 CO2 的 统 物 淋巴循环 皮肤、泌尿系统 质
尿素等
血浆
淋巴
组 织 液
体 内 细 胞
【典型例题】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 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 ③可以进入A、B、C B. ①②③④组成体液,其中 ①③④构成内环境 C. 尿素分子不能由③进入④ D. B产生的废物先后经过③ 和④,最终被排出体外
3.内环境概念:
外 界 环 境
细 胞 外 液 血浆 组织液 体 细 胞
淋巴
内环境 区别于无机环境,把细胞生存 的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典型例题】
(2018浙江卷,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 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