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2015防静电控制程序
ISO9001:2015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修订情况
4.3.6各部门质量目标统计出现4.3.3c)的问题时,由各责任部门自我找原因,提出改善对策,
并自我跟进验证。
4.4纠正和预防措施如引起有关文件的修改,由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要求的部门按《文件控制
程序》执行。
4.5纠正和预防措施工作的检查、协调和报告。
4.5.1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部门应及时对责任部门进行检查和督促,以保证措施按期制定并有
效实施。
4.6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相关记录应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5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顾客投诉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
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CW—QP4.2.3—01
CW-QP5.6-01
CW-QP7.2-02
CW-QP8.2.2-01
CW-QP8.3-01。
防静电管理流程

静电工作台必须可靠接地;如需使用电烙铁,必须
2
制
用三插头另引一接地线有效接地。
5.2.2.2 拉长检查员工佩带的防静电手带是否与皮
肤良好接触,并将防静电手带测试结果记录于《防
静电手带测试记录》,不合格的手带在未维修好前
不能使用。
5.2.2.3 检查员工是否做防静电测试并记录测试结
果,同时抽查 3-5 名员工防静电措施是否符合要
5.2.4.1 取放静电敏感元件时只能拿元件体,不要
压及管脚。拿 PCB 时,只允许拿 PCB 板边,不能拿
着组件。
5.2.4.2 取半导体时应双手从防静电周转箱中搬出 D
且一次不超过 5 条,并持封装朝上的一端用镊子取
下铆钉,以 30°角度倒出半导体元件于防静电垫上。
倾倒时应小心地将套管向后,让元件滑出。
5.2.5 生产线上取板工位不得一次性将已拆除防静
电包装的裸板又垒在一起,且不能挤压,须依次取
出每块板以防静电损坏。同时所有工位不得叠板,
尤其是处理零星尾数板时应采用防静电材料盒,不
得将板放置于易产生静电的物品上。
5.2.6 对于拉上无固定工位的人员(如拉长、主
管、PE、IPQC 等)或外来参观人员,如需接触静电
防静电管理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防静电管理流程
序 号
流程
流程说明
相关记录
货仓控制
5.1.1 静电敏感元件来料时,IQC 应检查来料是否使
货仓控
用防静电包装且完好无损,否则应拒收。 5.1.2 静电敏感元件储存时,货仓应保护好原包装
并保持储存环境适当。
1
制
5.1.3 仓管员接触已打开包装的防静电敏感元件
ISO 9001:2015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D0(2016.12.30)

5.4.5对化学品仓库必须配置化学品的MSDS,采取防泄漏措施(如:碎布、河沙等),化学品存放在栈板或货架上。
5.4.6如顾客对产品的防护有特殊要求时,按顾客要求进行。
6.相关文件:
6.1记录控制程序(QP02)
B.成品出库填写“销售出库单”;
C.堪用品出库填写“材料出库单”。
5.3.8对有保管期限的物品(见《仓库管理制度》),仓管员每月盘点时检查库存品,如离到期日少于30天,则视为到期(原物料以入库日期为准,化工料则以厂家的生产日期为准),对到期的原物料或产品按以下方式1)或2)进行;
1)立即通知检验人员按规范进行检验,并标识和记录;
6.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4培训控制程序(AP02)
6.5危险化学品控制程序(SP01E)
6.7仓库管理制度(SW001)
6.8包装作业指导书(SW003)
6.9搬运规程(SW004)
7.相关记录:
7.1物料收发卡(SR018)
7.2采购入库单(SR023)
5.2.4产品包装作业:
1)物资储运处根据包装的作业流程,编制《包装作业指导书》,以指导产品的包装作业。
2)包装人员必须严格按《包装作业指导书》和《产品包装规范》,对产品进行包装,保证产品包装质量以及产品标识的完整,并在外包装上张贴环保等标识。
3)产品在包装前,必须经检验合格,具有合格标识或合格证明文件,保证产品和附件资料的齐全。
2)若产品经初步确认不合格时,由相关部门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2包装:
5.2.1工作流程:
无
5.2.2包装需求提出:
ISO9001:2015产品防护控制程序D0(2016.12.30)

4.职责和权限:
4.1归口管理部门:
4.1.1营销采购中心:
1)物资储运处负责对在库物品进行标识,对物品在收发、搬运、储存过程进行防护控制。
2)物资储运处负责在库物品贮存条件(温湿度)的控制。
5.3.5对温度、湿度有要求的库房,仓管员每天上班时间的09:00和15:00按温、湿度的规定要求进行监控和记录,仓库主管对温、湿度监控记录每天一次进行确认。
5.3.6对化学物品、有腐蚀性等危险品应进行分开存放,具体按《危险化学品控制程序》执行。
5.3.7产品和材料贮存在干燥、清洁、卫生的场所,防止腐蚀污染。有要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依其性质区分环保与非环保材料。按规格型号、料号/批次号进行摆放和管理;并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进行标识;领用时严格按“先进先出”原则(材料入库的先后顺序)进行发放。
2) 从事特殊岗位搬运的人员必须经过关键过程人员技能考核。
5.1.3物品的搬运:
各搬运人员,应视搬运对象的状况,选择适当搬运工具,并将产品整齐摆放于指定区域。
1) 原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搬运分别由仓库和生产安排人员负责搬运,具体按《搬运规程》执行。
2)搬运前核对有关资料和标识是否相符,避免产品混淆;搬运过程中要求轻拿轻放,避免脱落损坏。
7.3产成品入库单(SR024)
7.4其他入库单(SR025)
7.5销售出库单 (SR026)
7.6材料出库单 (SR027)
7.7其他出库单 (SR028)
7.8收发存汇总表(SR029)
7.9盘点单(SR030)
2)若产品经初步确认不合格时,由相关部门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ISO9001-2015生产过程控制确认程序

生产过程控制确认程序(ISO9001:2015)1.目的:确保生产作业在受控条件下进行,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制程变异,以确保满足客户的需求及期望,特制定本作业程序。
2.范围:适用于所有产品在生产过程控制及确认,包括产品加工和产品检验。
3.定义:无4.职责:4.1技术部4.1.1 提供产品资料(包括BOM、产品工艺要求、包装等),提供技朮支持。
4.1.2 负责提供新产品样机、软/硬件资料。
4.1.3 协助生产工程解决生产异常。
4.2 工程部(PIE)4.2.1 提供生产作业标准,提供技术支持。
4.2.2 建立制程相关工程标准文件。
4.2.3 负责生产测试设备安装与调试。
4.2.4 保证生产线人力、物力平衡。
4.2.5 解决生产异常。
4.3 品管部4.3.1 负责厂内、外品质信息的传递。
4.3.2 主导重大品质异常的分析、改善工作。
4.3.3 参与重点工站的培训考核工作。
4.3.4 各产品限度样品的建立。
4.3.5 负责品质管理体系维护及完善。
4.3.6 品管部IPQC4.3.6.1 负责制程中各项重要参数的确认与管制。
4.3.6.2 负责制程中的首件检验,巡回检验,最终检验。
4.3.6.3 负责制程异常的确认、分析及检讨。
4.3.6.4 负责制程稽查报表的填写。
4.3.6.5 负责老化房的点检与带信号老化。
4.3.6.6 负责完成生产过程中的检验要求,对过程检测设备、仪器的运行检查并定期确认。
4.3.6.7负责标签管理及不良品管理。
4.4 计划部4.4.1 负责提供产能规划,生产计划,要求相关客户或部门准时提供物料给产线生产。
4.4.2环保产线的安排。
4.5 生产部门4.5.1 协调各相关单位,以达成每天的生产目标。
4.5.2 负责生产各岗位人员的技术培训。
4.5.3依据相关作业规范执行量产作业规划与生产,并主动提出生产中相关问题点及协助相关单位解决问题。
4.5.4 进行生产过程的自主监控,并记录监控结果。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1.目的为满足ISO9001-2015标准4.1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组织本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与评价,对各个部门风险的识别和管控措施进行评价;3.2.品质部:负责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风险分析;3.2.业务部:负责公司市场风险分析;3.3.制造部:负责公司产品生产过程风险、技术风险、制造过程相关的经营风险分析;3.4.财务部:负责公司财务风险分析;3.5.采购课:负责与公司产品和服务提供有关的供方的风险分析;4.内容5.相关文件:无6.相关记录:6.1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价分析表1.目的为保证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可能产生影响的相关方进行控制管理,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和环境污染的目的。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涉及相关方的所有部门。
3.职责3.1 资材部:负责对采购原材料、辅料的相关方进行评价和控制。
3.2 业务部:负责了解及组织评审客户对质量方面的要求,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反馈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3.3 行政部:负责对进入本公司的外来人员的环境管理工作和周围居民的协调管理工作,负责公司员工需求的调查和收集,以及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律法规信息的收集和评价。
3.4 品质部:负责关于客户反馈信息的处理、品质信息相关的第三方需求。
3.5.制造部:负责第三方关于安全生产、消防等需求的评审和内部评价。
负责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员工、设备供方、下游部门需求的识别和控制。
4.内容5.相关记录:5.1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1. 目的为规范本公司各项经营管理,确保整合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的同时,抓住机会,提升公司经营绩效,实现持续改进,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并为在整合管理体系中纳入、应用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ISO9001-2015ESD防静电程序A0

ESD防静电程序(ISO9001:2015)1.目的:本文指在规定内部的ESD规范,为公司产品在设计、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提供明确可靠的ESD技术支持,从整体上提高公司静电防护和控制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适用范围:本文适用于公司的防静电控制。
本文中的各项要求适用于防静电敏感区域。
当客户的产品有特殊要求时,采用客户要求。
3.职责:3.1.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3.2.测试部负责根据本程序要求实施防静电用具的进料检测和静电线、接地线、静电垫等防静电设施测试和记录以及所有相关记录的保存。
3.3.ESD防静电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的防静电措施要求和标准及监督执行状况。
4.概要:本文主要从静电控制的五个方面(即人员、设备、物料、方法和环境)来论述ESD规范,贯穿了公司产品设计、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防静电控制,穿插介绍了防静电设施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等内容。
5.目录:5.1.静电敏感区域的界定。
5.2.静电敏感区域的工程环境防静电规范。
5.3.静电敏感区域的人员防静电规范。
5.4.静电敏感区域的防静电操作方法规范。
5.5.静电敏感区域的工装,设备,仪器以及防静电器材的防静电规范。
5.6.常用的检测方法。
5.7.静电防护作业管理指导。
6.静电敏感区域的界定:6.1.静电敏感区域确定:6.1.1.ESD敏感器件的生产区域------生产线等。
6.1.2.ESD敏感器件的前加工区域------前加工房。
6.1.3.ESD敏感器件的贮存区域------库房和在线库。
6.1.4.ESD敏感器件的返修区域------返修区及返修工位。
6.1.5.ESD敏感器件的老化区域------老化房。
6.2.公司的静电敏感器件:6.2.1.MOS器件、MOS管及MOS集成电路。
6.2.2.FET器件、包括场效应管和集成电路。
6.2.3.TTL器件、包括各种逻辑门数字集成电路。
静电防护控制程序

一. 目的防止静电造成元件损坏。
二. 适用范围凡有关静电敏感之元件自接收迄交到客户手中期间作业过程皆涵盖在内。
三. 定义3.1 ESD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
3.2静电的危害:就电子行业而言,静电放电能够改变半导体器件的电气性能,使之退化或者完全毁掉。
静电放电还可能干扰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器件故障或瘫痪。
3.3静电的特点3.3.1高电位:可达到数万至十万伏,操作时常达数百和数千伏(人通常对3.5KV以下静电不易感觉到)3.3.2低电量:静电流多为微安级(尖端放电例外)3.3.3作用时间短:微妙级3.3.43.4静电起点原理: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是电子受到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括各种能源,如动力、位能(势能)、热能、化学能等等,它使电子获得足够量而做功逃逸。
3.5静电的产生方式3.5.1摩擦、接触(传导)、分离、感应、冲洗、辐射、压电、点解等。
3.5.2固体、液体、粉末流体都可能产生静电。
3.6人体静电3.6.1人体是最主要的静电源之一;3.6.2人体的活动使部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3.6.3人体对地电阻主要由鞋、袜、地面决定;3.6.4人体等效电容:100PF (电容有充电放电效应);3.6.5人体等效电阻:1KW (~1.5KW);3.6.6 安全静电电压:100V (国标 SJ/T10630-95)。
5.1.3工作台上须披覆防静电垫。
5.1.4机台设备、焊锡炉、输送带、电烙铁等各种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仪器都须确实接地。
5.1.5所有接地均须确实导通于大地。
5.2品质管理:5.2. 1每日员工进入工作区前须依照规定时间(早上8:00,中午12:00,下午4:00’,下午6:00)自主对静电鞋,静电环进行测试,由各部门派人确认,并将结果登记于《防静电鞋/环测试记录表》测试结果栏内,后方可上线作业,若测试不合格应立即通知班(组)长并更换新品后再进行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静电控制程序
(ISO9001:2015)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网络事业部生产体系对静电敏感电子元器件、部件在贮存、运输、生产、包装等过程静电的防护与控制。
2 引用标准
ISO 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 职责
3.1 工程部负责有防静电要求的元器件在BOM单中明确标识及注明包装要求。
3.2采购部负责在采购单(包括外发加工)中明确防静电包装要求。
3.3PMC负责仓库的存储、领用过程中防静电工作。
3.4生产部负责整个生产过程防静电工作。
3.5工程部负责中试区域的防静电工作。
3.4 品管部负责对防静电工作进行检查。
4 工作程序
4.1.人员培训
4.1.1 各部门负责组织对实际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防静电知识的培训。
4.1.2 各部门负责人也要对本部门员工经常进行现场防静电教育,提醒其时刻注意静电防护。
4.2.静电防护材料的配备
4.2.1 在生产区域作业的员工应配备防静电工作鞋。
4.2.2 维修、老化岗位人员应配备防静电脚跟带。
4.2.2凡直接接触IC器件的人员必须配备防静电手环。
4.2.3老化室及凡装配、维修线路板的工作台面上应铺有防静电台面并可靠接地。
4.2.4 维修组应配备接地的焊接工具。
4.2.5凡涉及静电敏感器件的工位、区域必须配备防静电容器。
4.3 接地系统
4.3.1 生产车间、实验室应布有符合有关标准的整体接地系统,各工序(除装配布线、电缆工序外)均应有与整体地线相连的局部地线。
4.3.2 各工序防静电台面及防静电手环均应可靠接地。
4.4 静电防护规程
4.4.1在生产区域作业的员工进入防静电区域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
其它人员进入生产区域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
4.4.2 维修组和老化人员进入维修和老化工作区域时必须穿防静电工作鞋,并
双脚均正确带上防静电脚跟带,进行维修和老化操作时必须带上可靠接地的防静电手环。
维修人员在维修作业时必须使用接地的焊接工具。
4.4.3必须在良好接地的防静电台面、防静电隔离板或防静电容器中操作IC等静电敏感元器件。
工作桌台面上不应有与生产无关的其它个人物品,不应将静电敏感器件与其它物品混放。
任何人要直接接触芯片等静电敏感器件前必须佩戴正确接地的防静电手环。
手拿IC器件时尽量不要拿IC引出脚。
4.4.4 凡IC等静电敏感元器件必须采用原包装或专用容器运转。
在测试过程中要离开工作台时,必须装在运转箱、屏蔽盒、防静电容器内传递。
保管、存放IC等静电敏感元器件时应采用防静电包装。
4.4.5 保管和暂存单板时应采用防静电袋包装或用防静电周转箱存放,需隔离时使用防静电隔离板。
4.4.6 移动单板或部件时,手只能抓面板、外壳或不导电部位,不准触摸金手指、电路和静电敏感器件。
4.4.7单板批量搬运时必须用防静电周转箱或将单板放入防静电袋后装入纸箱内,禁止单板接触非防静电材料。
4.4.8 防静电区域应有明确标识。
4.4.9 外来人员进入防静电区域除可免除穿防静电工作鞋和防静电脚跟带外,其余要求同4.4.1-4.4.7。
4.5 防静电手环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