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夏天的雷雨》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活动《夏天的雷雨》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夏天的雷雨现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 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3. 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能够跟随音乐一起表演。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雷雨现象,并能够运用到音乐活动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雨滴、雷声的道具,夏天图片,音乐CD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适当的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夏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夏天的特点。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雷雨现象,让幼儿了解雷雨的特点。
3. 学习音乐:教师教授简单的音乐节奏,引导幼儿跟随音乐一起拍手。
4. 实践活动:教师分发道具,让幼儿扮演雨滴和雷声,进行音乐表演。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雷雨现象,让幼儿感受音乐与自然的结合。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雷雨现象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否达到预期效果?2.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对简单节奏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有困难?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4. 活动中,幼儿的合作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5. 针对本次教学,有哪些改进措施?如何让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雷雨主题的音乐活动。
2. 环境创设: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观察雷雨现象,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结合。
【七、教学评价】1. 幼儿音乐素养的评价: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节奏掌握情况以及表演能力。
2. 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通过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 幼儿合作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幼儿在团队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中班艺术活动夏天的雷雨教学反思(通用5篇)

中班艺术活动夏天的雷雨教学反思中班艺术活动夏天的雷雨教学反思(通用5篇)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艺术活动夏天的雷雨教学反思(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艺术活动夏天的雷雨教学反思1《夏天的雷雨》一课,老师先由一段夏天雷雨的视频导入新课,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使用了一个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道具:—喷水壶,现场模拟了下雨时的情境,让学生与雷雨进行比较,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也激发出来。
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老师将语文课本中《要下雨了》一课用生动有趣的课件展示出来,既使学生很快就明白了雷雨来临前的一些自然界中的征兆,还将品德课程与语文课程有机融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最后,“闯三关”这一游戏环节的精心设计,不仅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而且避免了生硬的讲解,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雷雨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样寓教于乐,学生更乐于接受,易于理解。
中班艺术活动夏天的雷雨教学反思2歌曲《夏天的雷雨》是一个音乐活动,这个内容来源于生活,为幼儿所熟悉,这为幼儿结合经验理解歌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歌词生动、形象,采用了问答形式描述夏天雷雨的特征,第一段是问句,第二段是答句,问句结构相同为幼儿学习、记忆歌词提供了可能;歌词中的拟声词“一闪闪”、“轰隆隆”、“哗啦啦”可以让幼儿体验到雷雨声在音乐中的震撼力。
小朋友大都喜欢猜谜语,因此课的导入我就和小朋友一起猜了谜语,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地引入到猜谜游戏。
谜语是以节奏儿歌的形式出现的,这一部分在这节课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因为一方面要使小朋友熟悉歌词;更重要的是通过节奏练习,掌握这首歌中出现的切分节奏。
中班幼儿对歌唱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唱自己熟悉的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教师提示下也能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歌曲。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活动《夏天的雷雨》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夏天的雷雨现象,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雷雨的节奏,能够跟随音乐一起演唱。
难点:让幼儿在演唱过程中,能够表现出雷雨的气势。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CD、雨滴和小鸟的手偶、雷雨视频素材。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教师播放雷雨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雷雨的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于夏天的雷雨的感受。
2. 基本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雷雨的节奏,用手偶模拟雨滴和小鸟的形象。
(2)幼儿跟随音乐一起演唱,注意表现出雷雨的气势。
(3)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3. 拓展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夏天的雷雨的舞蹈。
(2)幼儿分组进行舞蹈表演,展示自己的创意。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于雷雨的节奏掌握较好,能够在演唱过程中表现出雷雨的气势。
但在舞蹈创作方面,部分幼儿表现出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注重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和观察,评价幼儿对夏天雷雨现象的了解程度。
2. 技能评价:通过音乐演唱和舞蹈表演,评价幼儿的节奏感、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评价:通过课堂氛围和幼儿的表现,评价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集体合作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音乐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在更大舞台上展示自己。
3. 主题探究:开展关于天气和自然现象的主题探究活动,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各种自然现象。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舒适,让幼儿能够专注于音乐活动。
幼儿园中班教案《夏天的雷雨》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夏天的雷雨》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四章《季节的变化》第二节《夏天的雷雨》。
内容包括:认识夏天的雷雨现象,了解雷雨天气的安全知识,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夏天的雷雨现象,知道雷雨天气的安全常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雷雨天气的安全知识。
重点:认识夏天的雷雨现象,培养幼儿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雷雨现象的图片、视频,安全知识卡片。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夏天的雷雨现象,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雷雨天气的感受。
2. 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夏天的雷雨现象,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
(2)讲解雷雨天气的安全知识,如:不要在大树下避雨,远离电线杆等。
3.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创设雷雨天气的情景,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在雷雨天气保护自己。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用画笔和彩泥表现出雷雨天气,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用画笔和彩泥创作雷雨天气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夏天的雷雨》2. 内容:(1)夏天的雷雨现象(2)雷雨天气的安全知识(3)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雷雨天气,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乌云、闪电、雷声、雨滴等元素,描述为:“夏天的雷雨来临,乌云密布,闪电划破天空,雷声隆隆,雨滴纷纷落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实践情景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夏天的雷雨现象及安全知识。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幼儿对雷雨天气的安全知识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雷雨天气的实际情况。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夏天的雷雨》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夏天的雷雨》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夏天的雷雨现象,感知雷雨声音的特点。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听力、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夏天的气息,体验雷雨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歌曲《夏天的雷雨》,感知雷雨声音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幼儿在集体合作中,准确地表现雷雨声音的节奏和音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歌曲《夏天的雷雨》音频文件、雨滴手偶、雷电音效道具。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引入主题“夏天的雷雨”。
2. 基本部分:a. 教师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氛围。
b. 教师讲解雷雨现象,引导幼儿感知雷雨声音的特点。
c.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准确地表现雷雨声音的节奏和音高。
d.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合作,用雨滴手偶和雷电音效道具表现雷雨场景。
3. 巩固部分:a.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雷雨场景,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雷雨声音的比赛,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
c.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雷雨现象的安全注意事项。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夏天的雷雨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感知雷雨声音的特点。
2. 大部分幼儿能学会唱歌曲《夏天的雷雨》,并在集体合作中准确地表现雷雨声音的节奏和音高。
3. 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个别环节,仍需加强引导,以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
4. 针对本次活动,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听力、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音乐学习环境。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雷雨现象的认识和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2. 环境创设:教师带领幼儿创作关于雷雨的音乐作品,如改编歌曲、创作雷雨场景等,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夏天的雷雨》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夏天的雷雨》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夏天的雷雨现象,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夏天的氛围,体验雷雨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雷雨的节奏,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难点: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雷雨场景。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雨伞、雨衣、雨靴等雨具,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夏天的雷雨现象,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教学基本内容:a. 教唱歌曲《夏天的雷雨》,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b. 讲解雷雨的节奏,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拍手。
c. 邀请幼儿穿上雨具,模拟雷雨场景,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 教学拓展内容:a. 邀请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雷雨的舞蹈。
b.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雷雨场景,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幼儿的参与度较高,大多数幼儿能够跟上音乐节奏,表现出雷雨的场景。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夏天的氛围。
3. 针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如部分幼儿对雷雨现象的了解不足,应在下次教学活动中加以改进。
4. 继续优化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复习歌曲《夏天的雷雨》,让幼儿能够独立演唱。
2. 活动:分组进行雷雨场景的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音乐的节奏。
七、教学互动与评价:1. 教师与幼儿互动,提问关于雷雨的知识,检查幼儿对雷雨现象的了解。
2. 对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大胆表现。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雷雨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感受雷雨氛围。
幼儿园中班教案《夏天的雷雨》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夏天的雷雨》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夏天雷雨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本领和想象力。
3. 培育幼儿的察看本领和对自然的敏感性。
二、教学准备1. 图书《夏天的雷雨》。
2. 黑板、彩笔、橡皮。
3. 雷雨音乐。
4. 可察看的天气图和雷达图。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问询幼儿了解所在地区夏季的天气情况,以及他们对夏天雷雨的印象和感受。
可以播放一些夏天雷雨的音乐,加添氛围,让幼儿进入主题。
2. 阅读活动(20分钟)老师介绍绘本《夏天的雷雨》的作者及内容,首先带领幼儿察看并谈论故事中的插图,然后铺开书页适度放慢语速,朗读故事,注意停顿、有感情的表述,以及话语的重音。
3. 讨论活动(20分钟)通过朗读《夏天的雷雨》,激发幼儿的古怪心,老师可以依据幼儿的理解程度进行提问,让幼儿了解雷雨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发散讨论。
4. 绘画活动(30分钟)幼儿可以依据本身的感受和想象,进行画作创作。
让幼儿选用本身谙习的颜色,发挥想象,绘制夏天雷雨的场景,可以又儿童本身进行选择。
同样可以播放夏天雷雨的音乐以及按摩幼儿的颈部、肩膀,放松身体,帮忙幼儿集中精力,放松身心。
五、反思本次教学中,老师感觉本身表达力不够,需要更好的组织语言,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及相关学问点。
在教学中老师发觉幼儿对雷雨这种自然现象都有着极大的爱好和古怪,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引导的环节,并且老师在教学这个环节可以得到浩繁的反馈,所以让他们更好地表达本身的观点,加深理解学问点,同时也让老师了解同学想法,结合教学反思改进,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夏天的雷雨》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夏天的雷雨》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能够辨别不同音乐元素的差异。
2. 提高幼儿节奏感,通过音乐体验让幼儿感受到雷雨的气势和激情。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 CD音乐《夏天的雷雨》。
2. 云朵模型、纸板、颜料、画笔等材料。
3. 清凉雨具(例如:雨伞、雨衣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通过简单的体操活动,让幼儿放松身体,准备投入音乐活动中。
2. 导入新知教师播放《夏天的雷雨》音乐,提问:大家有没有听过这首音乐?这是什么样的音乐?幼儿可以通过自由表达的方式回答问题。
3. 音乐欣赏教师放音乐,引导幼儿仔细聆听,并观察幼儿的反应。
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这首音乐中有哪些乐器的声音?”“你觉得这首音乐的节奏快还是慢?”等,以促进幼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音乐体验幼儿分组进行音乐体验。
教师将云朵模型发放给每个小组,让他们用颜料和画笔自由表达《夏天的雷雨》中的情感。
同时,教师可以使用暖色调的灯光和背景音效来增加氛围。
5. 反思分享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简单讨论他们的表达内容。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思考与分享,例如:“你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颜色?”“你觉得《夏天的雷雨》中有什么样的情感?”等等。
6. 环保意识培养通过《夏天的雷雨》这首音乐,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自然现象的美妙和力量,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教师可以与幼儿讨论如何节约水资源、保护小动物等话题,进一步培养幼儿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7. 结束活动教师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让幼儿通过放松活动结束本堂音乐课。
四、教学反思:本节音乐课通过《夏天的雷雨》这首音乐作品,让幼儿体验和感受了雷雨的气势和激情。
通过云朵的模型和绘画活动,幼儿得到了创造性的表达机会,培养了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在反思分享环节,幼儿不仅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此外,通过引导幼儿关注和思考自然环境的问题,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教案《夏天的雷雨》含反思
中班教案《夏天的雷雨》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两两结伴演唱,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了解夏天的雷雨和闪电,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夏天的雷雨》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两两结伴演唱。
3.了解夏天的雷雨和闪电。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有闪电、雷、雨声的磁带、歌曲《夏天的雷雨》录音磁带、幼儿用书《夏天的雷雨》
2.在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过雷雨前后的自然现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播放雷、闪电、雨声,引起幼儿对夏天雷雨的回忆。
2.提问: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看到过的雷雨现象。
(帮助幼儿回忆再现夏天雷雨的现象,为下面学习歌词做好铺垫。
)
二、欣赏、熟悉歌曲
1.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录音磁带,幼儿欣赏歌曲。
2.再次播放音乐录音后,用“教师问一问,幼儿答一答”的句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如:教师问: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幼儿答: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
3.幼儿以问答方式朗诵歌词。
三、演唱歌曲
1.教师跟随音乐朗诵歌词,并示范演唱。
2.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录音磁带,幼儿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注意:(1)唱“一闪闪”“哗啦啦”时,用响亮的跳音。
(2)唱“轰隆隆”时,声音要大而有力。
(3)幼儿演唱歌曲2——3遍。
四、表演歌曲
1.请幼儿尝试在演唱的过程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简单的“闪电、打雷、下雨”的动作。
2.幼儿尝试两两结伴,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演唱。
3.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两两结伴演唱,有表情地演唱,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创造性地根据歌词内容表现夏天的雷雨,使每个孩子有了表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的音乐歌曲选择上我们应该依据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节奏节拍适合的的歌曲。
当然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的,有规律性的歌词的歌曲。
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孩子们兴趣性高的歌曲等等。
我们的在进行音乐活动中更多的会关注。
幼儿的兴趣、乐曲的音域以及歌词要更加贴近幼儿生活。
《夏天的雷雨》是一首问答歌,它以设问作答形式表达内容,可以一问一答,也可以多问多答。
形式活泼、问者自由,答者也无拘无束,句式简单,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辨别、联想能力大有裨益。
在音乐活动中我总是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幼儿,和幼儿一同活动,和幼儿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来带动幼儿,避免了纯理性的传授,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枯燥、机械地模仿。
幼儿在25分钟欢快的音乐活动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乐,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我和幼儿的互动有所加强,更加注重幼儿的学习效果,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我把舞台让给了幼儿,幼儿是课堂的主体。
我的宗旨是能让幼儿在快乐、轻松地氛围中学习音乐。
让幼儿能在美妙的音乐中得到心灵的陶冶。
我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要不断摸索,不断前行。
小百科:夏天,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英语为summer,又称“昊天”,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我国习惯将立夏作为夏天的开始,气象学上的夏季要推迟到立夏后2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