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4溶液6溶液的配制3实验仪器和操作1实验操作图(无答案)

合集下载

【推荐精选】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1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考点5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4化学反应 4质量守恒

【推荐精选】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1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考点5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4化学反应 4质量守恒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5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8天津)10.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A.9.6g B.8.8g C.6.8gD.4.4g(2018•营口)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丁一定是化合物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反应前后甲和乙变化的质量比为9:8(2018•黑龙江龙东地区)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丁一定是化合物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8南京)1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 a=56%B. b=6%C. c=17%D. d=8%(18梧州)20.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22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的(18衡阳)18.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内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2018•绥化)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A. 物质Y一定是单质B. 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C. 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D. 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18兰州)24.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1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考点2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应用 2元素周期表 1单个表格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1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考点2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应用 2元素周期表 1单个表格

考点2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应用(18兰州)7.元素周期表中锌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锌的说法错误的是()A、锌原子核外有30 个电子B、锌是金属元素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 gD、缺锌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18邵阳)14.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A.铈属于非金属元素B.铈原子的中子数是58C.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8D.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18潍坊)6.2017年9月,我国成功提纯了“超级金属”铼。

铼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75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C.元素符号为Re D.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18安徽)3.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18成都)7.钕玻璃是激光聚变装置的核心元件。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钕的信总判断错误的2 2是A.属于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60C.中子数为60D.相对原子质量是144.2(18自贡)7.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士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B.铕的原子序数是63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18泰安)13、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出口含汞产品,如电池、荧光灯、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

汞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汞为非金属元素B.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80C.汞原子的质子数为80D.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18绍兴)8.国际上有铟等7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采用了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测的数据。

由图可知铟元素1A.是非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49C.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克D.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18泰州)9.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18南京)6.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7化学计算1普通计算(无答案)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7化学计算1普通计算(无答案)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7化学计算1普通计算(无答案)D究。

现取24g纯碱样品,加入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96g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20g。

完成下列问题:(1)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2)通过已知数据,能求出的量有(写字母序号)。

A.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B.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C.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D.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18武汉)32.(6分)某氧化钠样品中含有氯化镁。

为测定其中氣化钠的质量分数,称量5.00g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58g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1)氢氧化钠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_色。

(2)计算该样品中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8安徽)16.(6分)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CO2+2NH3CO(NH2)2+H2O,请计算:(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生产6t尿酸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18湖州)33.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从海水中得到的食盐不仅可作调料,还可作化工原料。

氯碱工业就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Cl2↑+H2↑+2NaOH。

某科学兴趣小组模拟氯碱工业,将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只发生上述反应),收集到0.02克H2。

停止通电,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克盐酸后,溶液恰好为中性。

求:(1)电解过程中消耗氧化钠的质量。

(2)所加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18天津)26.(6分)现有一定质量的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其中含钠元素9.2g。

将此混台物加足量水配成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28.7g。

计算:(1)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2)原混合物中硝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5物质的变化与性质5化学方程式2方程式全面解读(无答案)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5物质的变化与性质5化学方程式2方程式全面解读(无答案)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5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8长沙)6.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的快慢B.生成物C.反应条件D.反应物(18南宁)12.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18海南)9.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 的化学式是A g2S B.H2S 中S元素为-2 价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H2S 是无毒的(18荆州)7.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18台州)7.电脑芯片的制作要用到高纯度的硅。

目前广泛采用石英砂(主娶成分是SiO2)为原料制取,其中一步反应为:SiO2+2C 高温Si+2CO↑。

对该反应分析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C.碳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D.该反应利用了CO的还原性(18杭州)2.一种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制备KMnO4的工艺中主要涉及下列反应:①2MnO2+O2+ 4KOH △2MnO4+ 2H2O②2K2MnO4+2H2O==2KMnO4+2KOH+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K2MnO4中锰元素显十7价B. KMnO4属于盐类物质C.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D.该制法中K2MnO4是主要原料(18绵阳)16.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Ni)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Ni+2HCl=NiCl2+H2↑②Ni O+2HCl=NiCl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O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镍能与氧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B.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C.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D.反应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18重庆A)11、研发高性能“中国芯”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1_44(含解析)(打包44套608页)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1_44(含解析)(打包44套608页)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1_44(含解析)(打包44套608页) 2018中考化学试题纲要:11991考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018年?安徽)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以下陶瓷制造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是()a .混合b .模制c .风干d .烧结[分析]化学变化指新物质形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会产生新的物质[溶液]溶液:答:混合时不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成型过程中不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风干过程中不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烧结过程中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因此,d[评论]这个话题并不难。

当你回答它时,你需要分析在变化的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

这里的新物质意味着变化前的物质不同于变化前的物质。

如果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它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的物质产生,它属于化学变化。

2。

(2018年?武汉)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一)酒精燃烧(二)水变成蒸汽(三)玻璃破裂(四)汽油挥发(五)[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化学变化1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根据这种分析和判断[溶液]答:酒精燃烧时产生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B.只有水变成蒸汽过程中的状态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c、玻璃破碎过程中不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有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所以选择:a[评论]这个题目不是很难。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分析在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如果没有新的物质产生,那就是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的物质产生,那就是化学变化。

3。

(2018年?威海)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包括:(1)滴水成冰;(3)复苏;(3)已经做的事已经做了。

(4)烧赤壁;(5)砂中的金;(6)向火中添加燃料;⑦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碰撞和烧伤,其中化学变化为() a。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1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考点4 溶液 6溶液的配制 综合(无答案)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1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考点4 溶液 6溶液的配制 综合(无答案)

溶液(18河南)1l.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衡阳)10.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18葫芦岛)7.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用50mL的量筒量取45mL蒸馏水B.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C.实验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D.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刚清洗过还未干燥的试剂瓶中保存(18长春)20.在实验室里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用NaCl固体和蒸馏水配制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稀释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2)下列配制方法可以达到上述实验目的的是。

A.将10gNaCl固体与100g水混合溶解B.向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50g水(18襄阳)50、10%的CaCl2溶液常用作路面的保湿剂。

(1)CaCl2中Ca、Cl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2)要配制200 kg 10%的CaCl2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kg。

(18泰州)(2)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取氯化钠、量取水、溶解、转移。

①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初中化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8个专题)

2018年初中化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8个专题)

2018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三)2018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部分专题一图标类试题01.(2018河北7)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定量的稀硫酸【答案C【解析】①Cu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②足量的Zn与20%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③、④Mg比Zn活泼,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

故选C。

02.(2018呼和浩特)9.下列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析: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水的质量由零慢慢增大,当反应完全后,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水的质量继续增大,只是增大的幅度变小,故正确;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缓慢地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产生的氢气一样多,但是最终金属镁生成的多,故正确;C.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温度升高,有氢氧化钙析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当冷却至室温后,温度降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但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比加入生石灰前的溶质溶质少,但是溶液仍为原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D.在密闭的容器内,红磷燃烧放热,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增大,所以反应的结束,温度降低,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原来的压强,故错误。

故选:D。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1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考点4 溶液 7综合 结晶(无答案)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1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考点4 溶液 7综合 结晶(无答案)

溶液
(18广州)28.(8分)室温为25℃时,某小组用无水氯化铜粉末制备氯化铜大晶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I:查阅资料,得到氯化铜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0 20 25 40 50 60 80
溶解度(g) 69.2 74.5 76.4 81.8 85.5 89.4 98.0
步骤Ⅱ:配制少量CuCl2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得到晶种。

步骤Ⅲ:把晶种悬挂在新配制的CuCl2热饱和溶液中,室温下静置数天,形成大晶体。

步骤Ⅳ:取出大晶体,处理剩余的溶液(母液)。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20mL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

①计算需称取CuCl2的质量是 g。

②将称取的CuCl2固体和20mL水倒入烧杯中,(填操作名称),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2)母液中Cu2+属于重金属离子,随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

下列方法可用于母液处理的是。

A.收集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体
B.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3,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3)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100g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 g(只列计算式,已知Cu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

2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
(18滨州)11、小芳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没有按照正确的称量氯化钠。

量取水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图示为小芳操作时的读数,其它操作都正确)。

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的密度为1g/cm3)约为
A.12.4% (18自贡)21.(6分)
某同学配制50g9%化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 (填序号)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需称取氧化钠_____ 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填字母),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保持水平。

(18泰安)(1)利用下图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纳溶液的实验。

①相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主要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配制11%的氯化钠溶液100g。

如按下图进行称量和量取,其它操作均规范无误,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不能确定”)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