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课件之胸腔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外侧淋巴结、肩胛下淋巴结、中央
淋巴结、尖淋巴结 )。
胸肌间淋巴结
(RoHale Waihona Puke ter 淋巴结)中央淋巴结
胸骨旁淋巴结 尖淋巴结
① 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 胸肌淋巴结。
② 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或 锁骨上淋巴结。
③ 内侧部的淋巴管:一部分注入胸
骨旁淋巴结,并与锁骨上淋巴结
肱淋巴结 (外侧淋巴结)
交通。另一部分与对侧乳房的淋
第三章 胸 部
1
一、境界
? 上界: a) 前面:以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锁关节、锁骨上缘 b) 后面: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
连线。 ? 下界:以剑突、肋弓、第11
肋的前端、第12肋下缘至第 12胸椎棘突的连线。 ? 由于膈的穹窿部突向胸腔, 因此胸壁比胸腔长,两者分 界线不完全一致。
二、层次
? 胸壁层次:皮肤、浅筋膜、 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胸廓 和肋间肌以及胸内筋膜。
肋间内膜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 神经和血管的相互位置由下而 上:肋间神经、肋间动脉、、 肋间静脉。NAV
? 胸膜腔穿刺位置:
肋间最内肌
① 选择肋角外侧至腋中线之间(
临床多用肩胛线第 8、9肋间隙)
肋间神经外侧 皮支的后支
肋间内肌 肋间外肌
,沿下位肋骨上缘进针。
② 如选择腋中线至胸骨之间穿刺
时,则应在肋间隙的中部进针 。
肋间神经外侧 皮支的前支
肋间神
经外侧 皮支
肋间后动脉
肋间后动脉
前支 外侧皮支 后支
肋间神经前皮支
胸壁前外侧部进针(肩胛线外侧)
肋间外膜
胸壁后部进针(肩胛线内侧) 11
肋间神经前皮支
第四节 胸腔及其脏器
淋巴结、尖淋巴结 )。
胸肌间淋巴结
(RoHale Waihona Puke ter 淋巴结)中央淋巴结
胸骨旁淋巴结 尖淋巴结
① 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 胸肌淋巴结。
② 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或 锁骨上淋巴结。
③ 内侧部的淋巴管:一部分注入胸
骨旁淋巴结,并与锁骨上淋巴结
肱淋巴结 (外侧淋巴结)
交通。另一部分与对侧乳房的淋
第三章 胸 部
1
一、境界
? 上界: a) 前面:以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锁关节、锁骨上缘 b) 后面: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
连线。 ? 下界:以剑突、肋弓、第11
肋的前端、第12肋下缘至第 12胸椎棘突的连线。 ? 由于膈的穹窿部突向胸腔, 因此胸壁比胸腔长,两者分 界线不完全一致。
二、层次
? 胸壁层次:皮肤、浅筋膜、 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胸廓 和肋间肌以及胸内筋膜。
肋间内膜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 神经和血管的相互位置由下而 上:肋间神经、肋间动脉、、 肋间静脉。NAV
? 胸膜腔穿刺位置:
肋间最内肌
① 选择肋角外侧至腋中线之间(
临床多用肩胛线第 8、9肋间隙)
肋间神经外侧 皮支的后支
肋间内肌 肋间外肌
,沿下位肋骨上缘进针。
② 如选择腋中线至胸骨之间穿刺
时,则应在肋间隙的中部进针 。
肋间神经外侧 皮支的前支
肋间神
经外侧 皮支
肋间后动脉
肋间后动脉
前支 外侧皮支 后支
肋间神经前皮支
胸壁前外侧部进针(肩胛线外侧)
肋间外膜
胸壁后部进针(肩胛线内侧) 11
肋间神经前皮支
第四节 胸腔及其脏器
(医学课件)局部解剖胸部

胸部淋巴结结核
胸部淋巴结结核多发生于青少年,表现为纵隔和肺门淋巴 结肿大、疼痛等症状,可伴有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胸壁
胸壁的构成
胸骨
是胸壁最上部的骨骼,位于锁骨下方,与 两侧肋骨相连。
胸椎
是位于背部较上部的骨骼,与肋骨通过关 节相连。
肋骨
是长条形的骨头,分为前侧的肋软骨和后 侧的肋骨体。
肌肉
胸壁肌肉包括肋间肌、膈肌、胸大肌、胸 小肌等,主要协助呼吸运动和胸部保护。
胸壁的肌肉与神经
肋间肌
肋间肌分为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主 要作用是协助吸气和呼气。
纵膈的相关疾病
肿瘤
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胸骨 后甲状腺肿、胸腺瘤、淋巴瘤等。
炎症
如急性纵膈炎、慢性纵膈炎等,可 由感染、外伤等原因引起。
血管病变
如主动脉瘤、腔静脉阻塞等,可导 致血液循环障碍。
其他疾病
如神经病变、结核病、囊肿等,均 可发生在纵膈。
05
胸部淋巴结与淋巴管
胸部淋巴结的分布与结构
淋巴管的分布与作用
淋巴管的分布
淋巴管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与血管伴行 ,分为浅、深两组。浅组位于皮下组织内 ,深组位于深部组织内。
VS
淋巴管的作用
淋巴管是淋巴液回流的主要通道,可将组 织液中的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回收到 血液中,同时将代谢废物和病原微生物运 输到淋巴结和其他器官被清除。
胸部淋巴结与淋巴管的相关疾病
作用
胸部还参与呼吸运动,辅助肺部进行呼吸,并维持身体姿势 和外观。
胸部的相关疾病
01
02
03
肺炎
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常 见的有细菌性肺炎和病毒 性肺炎。
局部解剖学课件之 胸 部

(一)解剖胸壁
1、解剖肋间肌 2、开 胸: 横行锯断胸骨 柄中份,向外侧 切至腋中线,再 向下依次切断第 2~10肋骨和肋间 肌,向前下方翻 开胸壁。
3、解剖胸廓内动、静脉 4、观察肋间血管和神经
(二)探察胸膜腔
1、观察胸膜的分布 2、探察胸膜隐窝
(三)取肺
1、解剖肺根的结构 2、取 肺 3、观察肺的形态
二、纵 隔
(一)纵隔侧面观
1、左侧面观 2、右侧面观
(二)解剖上纵隔
1、解剖胸腺 2、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 3、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4、气和主支气管
(三)解剖中纵隔
1、解剖膈神经和血管 2、剪开心包 3、探察心包腔 4、取心
(四)解剖后纵隔
1、解剖迷走神经 2、解剖食管 3、奇静脉和半奇静脉 4、解剖交感干 5、解剖胸主动脉 6、解剖胸导管
胸 部
• 境界与分区
• 上界:以颈静脉切迹、 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 肩峰至第七颈椎棘突的 连线与颈部分界。 • 下界:以剑突、肋弓、 第11、12肋下缘和第12 胸椎棘突的连线与腹部 分界。 • 两侧:以三角肌前、后 缘与上肢为界。
胸前区 胸壁 胸外侧区 胸背区 中部:纵隔
分区
胸腔 左部
右部
一、胸壁、胸膜和肺
目的要求
• • • • • 1、了解肋间血管和神经的安排。 2、了解胸膜的配布和肋膈隐窝的位置。 3、熟悉肺根的组成及其结构的位置安排。 4、熟悉纵隔的范围、分部及各部的内容。 5、掌握后纵隔内结构的局部位置关系
1、解剖肋间肌 2、开 胸: 横行锯断胸骨 柄中份,向外侧 切至腋中线,再 向下依次切断第 2~10肋骨和肋间 肌,向前下方翻 开胸壁。
3、解剖胸廓内动、静脉 4、观察肋间血管和神经
(二)探察胸膜腔
1、观察胸膜的分布 2、探察胸膜隐窝
(三)取肺
1、解剖肺根的结构 2、取 肺 3、观察肺的形态
二、纵 隔
(一)纵隔侧面观
1、左侧面观 2、右侧面观
(二)解剖上纵隔
1、解剖胸腺 2、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 3、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4、气和主支气管
(三)解剖中纵隔
1、解剖膈神经和血管 2、剪开心包 3、探察心包腔 4、取心
(四)解剖后纵隔
1、解剖迷走神经 2、解剖食管 3、奇静脉和半奇静脉 4、解剖交感干 5、解剖胸主动脉 6、解剖胸导管
胸 部
• 境界与分区
• 上界:以颈静脉切迹、 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 肩峰至第七颈椎棘突的 连线与颈部分界。 • 下界:以剑突、肋弓、 第11、12肋下缘和第12 胸椎棘突的连线与腹部 分界。 • 两侧:以三角肌前、后 缘与上肢为界。
胸前区 胸壁 胸外侧区 胸背区 中部:纵隔
分区
胸腔 左部
右部
一、胸壁、胸膜和肺
目的要求
• • • • • 1、了解肋间血管和神经的安排。 2、了解胸膜的配布和肋膈隐窝的位置。 3、熟悉肺根的组成及其结构的位置安排。 4、熟悉纵隔的范围、分部及各部的内容。 5、掌握后纵隔内结构的局部位置关系
局部解剖学胸部

第三章 胸部
第一节 概述
CHENHUA
h
2
一 境界
上界 下界 两侧 ▲胸部表面的界线并
不代表胸腔的真正 范围
CHENHUA
h
3
二 分区 胸前区
胸壁 胸外侧区
胸背区胸 部胸腔左部 右部纵隔
胸腔内脏器
CHENHUA
h
4
三 表面标志
1.颈静脉切迹 2.胸骨角 3.剑突 4.锁骨/锁骨下窝
CHENHUA
h
18
二 浅筋膜
1.浅血管 2.淋巴汇流 3.皮神经
CHENHUA
h
19
第三节 胸前壁深层结构
CHENHUA
h
20
第四节 胸前壁深层结构
CHENHUA
h
21
CHENHUA
h
8
3.剑突
剑胸结合 平对T9椎体 两侧与第7肋软骨
相连
CHENHUA
h
9
4.锁骨下窝
锁骨中下1/3交界处下 方的凹陷
窝内锁骨下方一横指 处~肩胛骨喙突
CHENHUA
h
10
5.肋/肋间隙
胸骨角~第2肋间隙
CHENHUA
h
11
6.肋弓/胸骨小角
肋弓最低点~平对 L2~3椎体/第10肋
5.肋/肋间隙 6.肋弓/胸骨下角 7.乳头 8.胸大肌
CHENHUA
h
5
CHENHUA
h
6
1.颈静脉切迹
胸骨柄上缘中份 平对T2~3椎体
CHENHUA
h
7
2.胸骨角
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 前突的角
两侧平对第2肋 相当于T4~5平面 主动脉弓起止端 气管杈 食管第2狭窄 上下纵隔分界线 胸导管由右向左行部位
第一节 概述
CHENHUA
h
2
一 境界
上界 下界 两侧 ▲胸部表面的界线并
不代表胸腔的真正 范围
CHENHUA
h
3
二 分区 胸前区
胸壁 胸外侧区
胸背区胸 部胸腔左部 右部纵隔
胸腔内脏器
CHENHUA
h
4
三 表面标志
1.颈静脉切迹 2.胸骨角 3.剑突 4.锁骨/锁骨下窝
CHENHUA
h
18
二 浅筋膜
1.浅血管 2.淋巴汇流 3.皮神经
CHENHUA
h
19
第三节 胸前壁深层结构
CHENHUA
h
20
第四节 胸前壁深层结构
CHENHUA
h
21
CHENHUA
h
8
3.剑突
剑胸结合 平对T9椎体 两侧与第7肋软骨
相连
CHENHUA
h
9
4.锁骨下窝
锁骨中下1/3交界处下 方的凹陷
窝内锁骨下方一横指 处~肩胛骨喙突
CHENHUA
h
10
5.肋/肋间隙
胸骨角~第2肋间隙
CHENHUA
h
11
6.肋弓/胸骨小角
肋弓最低点~平对 L2~3椎体/第10肋
5.肋/肋间隙 6.肋弓/胸骨下角 7.乳头 8.胸大肌
CHENHUA
h
5
CHENHUA
h
6
1.颈静脉切迹
胸骨柄上缘中份 平对T2~3椎体
CHENHUA
h
7
2.胸骨角
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 前突的角
两侧平对第2肋 相当于T4~5平面 主动脉弓起止端 气管杈 食管第2狭窄 上下纵隔分界线 胸导管由右向左行部位
8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2.皮神经
锁骨上神经 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
3
浅层结构
❖乳房
1.位置
乳房与胸肌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乳房后间隙
2.形态结构
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
3.淋巴回流
外侧部和中央部
胸肌淋巴结
上部
尖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内侧部
胸骨旁淋巴结
深部
胸肌淋巴结
内侧部的浅淋巴管与对侧乳房淋巴管交通
内下部的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交通
18
纵隔
定义
两侧纵隔胸膜间所有器官、 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分区
上纵隔 前纵隔
下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19
概述
• 境界
上界: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肩峰 和第7颈椎棘突
下界:剑突、肋弓、第11肋前端、第12肋下缘和 第 12胸椎棘突
• 分区
胸壁:胸前区、胸外侧区、胸背区 胸腔
1
2
浅层结构
❖皮肤 ❖浅筋膜
1.浅血管
动脉:胸廓内动脉、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及肋间 后动脉的穿支
静脉:胸腹壁静脉 胸外侧静脉( 腋静脉)
14
15
壁胸膜返折线的体表投影
16
肺
❖肺根内结构排列顺序
由前向后: 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
由上向下: 右侧:支气管、肺动脉、 肺静脉 左侧:肺动脉、支气管、 肺静脉
17
肺
❖肺内支气管与肺段
肺段支气管:气管的3级分支
气管 主支气管 (1级) 肺叶支气管(2级) 肺段支气管(3级)
支气管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 所属的肺组织
11
膈
❖分部
胸骨部、肋部、腰部 胸肋三角、腰肋三角
锁骨上神经 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
3
浅层结构
❖乳房
1.位置
乳房与胸肌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乳房后间隙
2.形态结构
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
3.淋巴回流
外侧部和中央部
胸肌淋巴结
上部
尖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内侧部
胸骨旁淋巴结
深部
胸肌淋巴结
内侧部的浅淋巴管与对侧乳房淋巴管交通
内下部的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交通
18
纵隔
定义
两侧纵隔胸膜间所有器官、 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分区
上纵隔 前纵隔
下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19
概述
• 境界
上界: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肩峰 和第7颈椎棘突
下界:剑突、肋弓、第11肋前端、第12肋下缘和 第 12胸椎棘突
• 分区
胸壁:胸前区、胸外侧区、胸背区 胸腔
1
2
浅层结构
❖皮肤 ❖浅筋膜
1.浅血管
动脉:胸廓内动脉、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及肋间 后动脉的穿支
静脉:胸腹壁静脉 胸外侧静脉( 腋静脉)
14
15
壁胸膜返折线的体表投影
16
肺
❖肺根内结构排列顺序
由前向后: 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
由上向下: 右侧:支气管、肺动脉、 肺静脉 左侧:肺动脉、支气管、 肺静脉
17
肺
❖肺内支气管与肺段
肺段支气管:气管的3级分支
气管 主支气管 (1级) 肺叶支气管(2级) 肺段支气管(3级)
支气管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 所属的肺组织
11
膈
❖分部
胸骨部、肋部、腰部 胸肋三角、腰肋三角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 食管下三角:心包、胸主动脉 和膈围成的三角区域。内有食 管下份。
左锁骨下动脉和静脉
动脉韧带 左肺动脉 左膈神经和 心包膈血管 纤维心包 左肺静脉
食管 胸导管 左迷走神经
喉返神经 支气管肺门 淋巴结
交感干 内脏大神经 左主1支3气管 和支气管A
2. 纵膈的右侧面观
• 中部:有右肺根。其前下方有 心包隆凸。
• 中部:有左肺根,其前下方有 心包隆凸。
• 肺根上方: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 肺根后方:有胸主动脉、交感 干、及内脏大神经等。
• 左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经主 动脉弓的左前下方和肺根的前 方下行,再沿心包侧壁下行至 膈。
• 左迷走神经:在主动脉弓的左 前方发出喉返神经。
• 食管上三角:左锁骨下动脉、 脊柱和主动脉弓围成的三角区 域。内有胸导管和食管上份。
第三章 胸 部
1
一、境界
• 上界: a) 前面:以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锁关节、锁骨上缘 b) 后面: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
连线。 • 下界:以剑突、肋弓、第11
肋的前端、第12肋下缘至第 12胸椎棘突的连线。 • 由于膈的穹窿部突向胸腔, 因此胸壁比胸腔长,两者分 界线不完全一致。
二、层次
• 胸壁层次:皮肤、浅筋膜、 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胸廓 和肋间肌以及胸内筋膜。
• 肋间后静脉:前端与胸廓内静 脉吻合,后端汇入奇静脉。
肋间内肌浅面的 肋间外膜
肋间后动脉
肋间后动脉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肋间最内肌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肋间外膜
8
3. 肋间血管和神经
• 分支:伴随肋间血管,在近腋 前线处发出外侧皮支,本干前 行至胸骨外侧缘约1cm处浅出 ,改名为前皮支。
左锁骨下动脉和静脉
动脉韧带 左肺动脉 左膈神经和 心包膈血管 纤维心包 左肺静脉
食管 胸导管 左迷走神经
喉返神经 支气管肺门 淋巴结
交感干 内脏大神经 左主1支3气管 和支气管A
2. 纵膈的右侧面观
• 中部:有右肺根。其前下方有 心包隆凸。
• 中部:有左肺根,其前下方有 心包隆凸。
• 肺根上方: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 肺根后方:有胸主动脉、交感 干、及内脏大神经等。
• 左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经主 动脉弓的左前下方和肺根的前 方下行,再沿心包侧壁下行至 膈。
• 左迷走神经:在主动脉弓的左 前方发出喉返神经。
• 食管上三角:左锁骨下动脉、 脊柱和主动脉弓围成的三角区 域。内有胸导管和食管上份。
第三章 胸 部
1
一、境界
• 上界: a) 前面:以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锁关节、锁骨上缘 b) 后面: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
连线。 • 下界:以剑突、肋弓、第11
肋的前端、第12肋下缘至第 12胸椎棘突的连线。 • 由于膈的穹窿部突向胸腔, 因此胸壁比胸腔长,两者分 界线不完全一致。
二、层次
• 胸壁层次:皮肤、浅筋膜、 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胸廓 和肋间肌以及胸内筋膜。
• 肋间后静脉:前端与胸廓内静 脉吻合,后端汇入奇静脉。
肋间内肌浅面的 肋间外膜
肋间后动脉
肋间后动脉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肋间最内肌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肋间外膜
8
3. 肋间血管和神经
• 分支:伴随肋间血管,在近腋 前线处发出外侧皮支,本干前 行至胸骨外侧缘约1cm处浅出 ,改名为前皮支。
局解第五章胸部PPT课件

胸膜的功能
胸膜的主要功能是润滑和保护,它能够减少胸腔脏器之间的摩擦,同时也能防止 空气进入胸膜腔。
胸膜腔的位置和形态
位置
胸膜腔位于胸腔内,是壁胸膜和脏胸膜之间的狭窄间隙。
形态
胸膜腔呈负压状态,形状不规则,其上壁与下壁较窄,而左 侧与右侧较宽。
胸膜腔的生理意义
维持呼吸功能
胸膜腔的负压状态有助于维持肺的扩张状态,从而保证正常的呼 吸功能。
肋骨
位于胸部的两侧,与胸骨 和脊柱相连,形成胸腔的 骨性结构。
胸膜腔
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潜 在腔隙,内有少量浆液润 滑,使呼吸时胸壁能够自 由滑动。
02
胸壁
胸壁的层次结构
浅层结构
皮肤、浅筋膜、浅静脉和皮神经等。
中层结构
胸大肌、胸小肌、肋间肌和肋骨等。
深层结构
胸膜腔和肺等。
胸壁的骨骼结构
胸骨
胸椎
谢谢观看
02
03
04
心位于胸腔中部偏左的 位置,由心房和心室组 成。
心房负责接收血液,而 心室则负责将血液泵出。
心通过一系列的血管与 全身其他器官相连,确 保血液能够循环流动。
大血管
大血管是输送血液的主要管道,包括 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 脉等。
主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泵出,输送 到全身各个部位;肺动脉则负责将血 液从心脏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包括胸骨、肋骨、胸椎和肌肉等 结构,提供胸腔的支撑和保护。
胸膜
分为壁胸膜和脏胸膜,形成胸腔的 内部表面,润滑和保护胸腔器官。
肺
位于胸腔内,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 官,负责气体交换。
胸腔的容量和形态
容量
胸腔的容量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随着呼吸运动而变化。
胸膜的主要功能是润滑和保护,它能够减少胸腔脏器之间的摩擦,同时也能防止 空气进入胸膜腔。
胸膜腔的位置和形态
位置
胸膜腔位于胸腔内,是壁胸膜和脏胸膜之间的狭窄间隙。
形态
胸膜腔呈负压状态,形状不规则,其上壁与下壁较窄,而左 侧与右侧较宽。
胸膜腔的生理意义
维持呼吸功能
胸膜腔的负压状态有助于维持肺的扩张状态,从而保证正常的呼 吸功能。
肋骨
位于胸部的两侧,与胸骨 和脊柱相连,形成胸腔的 骨性结构。
胸膜腔
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潜 在腔隙,内有少量浆液润 滑,使呼吸时胸壁能够自 由滑动。
02
胸壁
胸壁的层次结构
浅层结构
皮肤、浅筋膜、浅静脉和皮神经等。
中层结构
胸大肌、胸小肌、肋间肌和肋骨等。
深层结构
胸膜腔和肺等。
胸壁的骨骼结构
胸骨
胸椎
谢谢观看
02
03
04
心位于胸腔中部偏左的 位置,由心房和心室组 成。
心房负责接收血液,而 心室则负责将血液泵出。
心通过一系列的血管与 全身其他器官相连,确 保血液能够循环流动。
大血管
大血管是输送血液的主要管道,包括 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 脉等。
主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泵出,输送 到全身各个部位;肺动脉则负责将血 液从心脏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包括胸骨、肋骨、胸椎和肌肉等 结构,提供胸腔的支撑和保护。
胸膜
分为壁胸膜和脏胸膜,形成胸腔的 内部表面,润滑和保护胸腔器官。
肺
位于胸腔内,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 官,负责气体交换。
胸腔的容量和形态
容量
胸腔的容量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随着呼吸运动而变化。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管壁的解剖学结构
解剖学结构
学地位和分类
探讨主动脉和升主动脉的 血管壁结构,以及其在血 液输送中的功能。
介绍胸导管的解剖结构, 以及它在淋巴液回流中的 作用。
概述胸内淋巴组织的位置 和分类,对于淋巴系统的 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七、小结
1 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 2 强调胸部解剖学的重 3 展望下一节课的主题
1 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分段
描述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形态和分段结构。
2 心脏的表面标记
标记心脏在胸壁上的位置,有助于临床诊断。
3 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的解剖学结构
详细解释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的解剖结构,以及其在心肌供血和排泄废物方面的作用。
六、大血管及胸内淋巴组织
1 主动脉和升主动脉血 2 胸导管和退出胸腔的 3 胸内淋巴组织的解剖
2 乳房疾病的解剖学依据
讨论一些与乳房相关的疾病,以及这些疾病与解剖结构的关系。
四、肺
1 肺的位置、形态和分段
介绍肺在胸腔中的位置、形态特征以及分段结构。
2 肺的表面标记
指出肺的表面标记,有助于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准确定位。
3 呼吸道的解剖学结构
解释呼吸道的解剖结构,包括气道的分枝和组织构成。
五、心脏
内容
要性
预告下一节课的主题,引
总结和回顾本次课程的主
强调胸部解剖学在医学实
发学生对未来学习的期待。
要内容,加深学习的印象。
践中的重要性,部解剖学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纳和学习。
二、胸壁
1 胸壁骨骼
了解构成胸壁的各个骨骼,以及它们的解剖特点。
2 胸壁肌肉
介绍构成胸壁的肌肉,包括它们的位置和功能。
3 胸壁内侧面的重要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rous membrane Possesses excretive
and absorbing function. Division:
Visceral pleura脏胸膜 Parietal ra壁胸膜
The pleura
Subdivision of parietal pleura:
The inferior margin :
Midclavian line ---the 6th rib Midaxillary line ---the 8th rib Scapular line ---the 10th rib
2. Structures结构
The hilum of lung
It has an apex, a base, three Surfaces and three Borders.
1.2 Surface projection
Apex of lung:
Extends 2~3cm above the medial one-third of the clavicle.
Triangle of thymus 胸腺区
Triangle of pericardium心包区
Features:
Have no covering of pleura
The inferior margin of pleura
Midclavian line --the 8th rib
Midaxillary line --the 10th rib
Pleural recesses胸膜隐窝
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 肋膈隐窝
Costomediastinal recess 肋纵隔隐窝
Phrenicomediastinal recess 膈纵隔隐窝
3. The pleural reflection
The dome of pleura, the sternal and costal lines of reflection are clinically important.
mediastinum 5. The contents of superior mediastinum. 6. Boundaries and contents of the ductus
arteriosus triangle
Chapter 3 The thorax胸部
Consist of : Thoracic wall 胸壁 Thoracic cavity胸腔
The line of pleural reflection includes: The anterior margin The posterior margin The inferior margin
3. The pleural reflection
Anterior margin formed:
It is different from thoracic cavity.
2. The pleural cavity胸膜腔
Features :
During quiet breathing, the pleural pressure is negative, and it is below atmospheric pressure.
Section 1 The thorax
Thoracic cavity胸腔
Formed by thoracic cage
Consist of : Lung 肺 Pleural cavity胸膜腔 Mediastinum 纵隔
Section 4 The pleura胸膜
1. Introduction
Lies near the center of the medial surface of the lung.
Structures at the hilum including :The bronchi 支气管, Pulmonary vessels, Bronchial vessels, Lymph vessels, Nerves enter and leave the lung
Cupula of pleura胸膜顶 Costal pleura肋胸膜 Diaphragmatic pleura膈
胸膜 Mediastinal pleura纵隔
胸膜
Cupula of pleura胸膜顶
Extends 2~3cm above the medial one-third of the clavicle.
胸腔:胸膜、肺与上纵隔 Pleura, Lung & Superior mediastinum
Objectives
1. The division and recesses of pleura. 2. The projection of the pleura and the lung 3. The relation of root of the lung 4. The concept and divisions of the
2. The pleural cavity胸膜腔
A potential space ,formed by visceral and parietal pleura.
Normally contains a small amount of pleural fluid. (less than 50ml)
Scapular line ---the 12th rib
Section 5 The lung 肺
1.1 Position and external features:
In its own pleural sac within the thoracic cavit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by the mediastinum
Chapter 3 The thorax 胸部
Thoracic wall胸壁
Formed by sternum, ribs, thoracic vertebrae
Consist of :
Thoracic cage Skin, fasciae,
muscles, blood vessels and nerves
and absorbing function. Division:
Visceral pleura脏胸膜 Parietal ra壁胸膜
The pleura
Subdivision of parietal pleura:
The inferior margin :
Midclavian line ---the 6th rib Midaxillary line ---the 8th rib Scapular line ---the 10th rib
2. Structures结构
The hilum of lung
It has an apex, a base, three Surfaces and three Borders.
1.2 Surface projection
Apex of lung:
Extends 2~3cm above the medial one-third of the clavicle.
Triangle of thymus 胸腺区
Triangle of pericardium心包区
Features:
Have no covering of pleura
The inferior margin of pleura
Midclavian line --the 8th rib
Midaxillary line --the 10th rib
Pleural recesses胸膜隐窝
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 肋膈隐窝
Costomediastinal recess 肋纵隔隐窝
Phrenicomediastinal recess 膈纵隔隐窝
3. The pleural reflection
The dome of pleura, the sternal and costal lines of reflection are clinically important.
mediastinum 5. The contents of superior mediastinum. 6. Boundaries and contents of the ductus
arteriosus triangle
Chapter 3 The thorax胸部
Consist of : Thoracic wall 胸壁 Thoracic cavity胸腔
The line of pleural reflection includes: The anterior margin The posterior margin The inferior margin
3. The pleural reflection
Anterior margin formed:
It is different from thoracic cavity.
2. The pleural cavity胸膜腔
Features :
During quiet breathing, the pleural pressure is negative, and it is below atmospheric pressure.
Section 1 The thorax
Thoracic cavity胸腔
Formed by thoracic cage
Consist of : Lung 肺 Pleural cavity胸膜腔 Mediastinum 纵隔
Section 4 The pleura胸膜
1. Introduction
Lies near the center of the medial surface of the lung.
Structures at the hilum including :The bronchi 支气管, Pulmonary vessels, Bronchial vessels, Lymph vessels, Nerves enter and leave the lung
Cupula of pleura胸膜顶 Costal pleura肋胸膜 Diaphragmatic pleura膈
胸膜 Mediastinal pleura纵隔
胸膜
Cupula of pleura胸膜顶
Extends 2~3cm above the medial one-third of the clavicle.
胸腔:胸膜、肺与上纵隔 Pleura, Lung & Superior mediastinum
Objectives
1. The division and recesses of pleura. 2. The projection of the pleura and the lung 3. The relation of root of the lung 4. The concept and divisions of the
2. The pleural cavity胸膜腔
A potential space ,formed by visceral and parietal pleura.
Normally contains a small amount of pleural fluid. (less than 50ml)
Scapular line ---the 12th rib
Section 5 The lung 肺
1.1 Position and external features:
In its own pleural sac within the thoracic cavit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by the mediastinum
Chapter 3 The thorax 胸部
Thoracic wall胸壁
Formed by sternum, ribs, thoracic vertebrae
Consist of :
Thoracic cage Skin, fasciae,
muscles, blood vessels and ner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