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温州八校初一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温州市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温州市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温州市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考试卷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综合1.认识光。

(1)补充一个含有光的成语。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根据字形选择正确的读音。

(4)根据“光”的甲骨文字形,推测其本义。

2.学习抒情方式,吟诵光,完成表格。

(2)请补充【甲】【乙】处的情感内容。

(3)从间接抒情中任选一种方式,仿照示例,完成诗歌创作。

二、文言文阅读泱泱华夏,无数的英雄豪杰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光。

学校准备开展“追光故事会”,为了讲好故事,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搜集材料】材料一:华光殿侍宴赋竞病韵①曹景宗去时儿女想,归来笳鼓②竞。

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③?【注】①公元507年,南北朝时梁朝名将曹景宗率兵大败北魏,梁武帝在华光殿设宴庆功,并命群臣赋诗,“竞”“病”为曹景宗所用韵。

②笳鼓:这里指军乐。

③霍去病:西汉名将,杰出军事家。

材料二: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

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

景宗幼善骑射,好畋①猎。

常与少年数十人泽②中逐獐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

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

未弱冠③,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④逢蛮贼数百围之。

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

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⑤,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建元初,蛮寇群动,景宗东西讨击,多所擒破。

齐鄱阳王锵为雍州,复以为征虏中兵参军,带冯翊太守督岘南诸军事,除屯骑校尉。

少与州里张道门厚善。

道门,齐车骑将军敬儿少子也,为武陵太守。

敬儿诛,道门于郡伏法,亲属故吏莫敢收,景宗自襄阳遣人船到武陵,收其尸骸,迎还殡葬,乡里以此义之。

选自《南史·曹景宗传》【注】①畋(tián):古指种田或打猎。

②泽:聚水的洼地,一般指湖沼。

③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④卒:同“猝”,突然、仓促。

(人教版)温州八校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温州八校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二学期期中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全卷满分100分(含书写分3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上填上班级、姓名、考号。

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

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我们期待你思维的火花,点滴的进步。

愿你冷静答题,体验每一题的成功!一、卷面书写(3分)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

在光未然的《黄河颂》里,感受到黄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pò(▲),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chì(▲)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qiè(▲)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xiǎn(▲)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情怀。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树木失去了根就会▲,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

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黄干涸堕落B.枯萎干涸堕落C.枯萎干旱陨落D.枯黄干旱陨落3.名句填空。

(9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3)高台多悲风,▲。

(曹植《杂诗七首》其一)(4)▲,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5)士别三日,▲。

(《孙权劝学》)(6)▲,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的《逢入京使》)(7)深林人不知,▲ 。

(王维的《竹里馆》)(8)《木兰诗》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 。

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4分)(1)及.鲁肃过寻阳▲(2)双兔傍地走.▲(3)赏赐百千强.▲ (4)惟手熟尔.▲5.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题目(4分)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2016-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八校联考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八校联考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八校联考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4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

在光未然的《黄河颂》里,感受到黄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pò,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ch ì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qiè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xiǎn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情怀。

三、标题2.(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树木失去了根就会,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

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萎干涸堕落B.枯黄干涸堕落C.枯萎干旱陨落D.枯黄干旱陨落四、标题3.(9分)名句填空。

(1)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3)高台多悲风,。

(曹植《杂诗七首》其一)(4),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5)士别三日,。

(《孙权劝学》)(6),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的《逢入京使》)(7)深林人不知,。

(王维的《竹里馆》)(8)《木兰诗》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4.(4分)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及.鲁肃过寻阳(2)双兔傍地走.(3)赏赐百千强.(4)惟手熟尔.。

5.(4分)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题目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连A 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8八上·白云期中)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凛冽(lǐng)要塞(sài)轻盈(yíng)锐不可当(dǎng)B . 横蛮(hèng)炽热(zhì)酒肆(sì)颔首低眉(hàn)C . 吹嘘(xū)佃农(diàn)不逊(xùn)深恶痛疾(è)D . 诘责(jié)滞留(zhì)和蔼(ǎi)广袤无垠(mào)2. (2分) (2019七下·襄汾期末)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烦燥辫子吞噬语无伦次B . 稠密惶恐晶萤深恶痛绝C . 凛冽震悚遗撼不可捉摸D . 闲暇取缔深宵锲而不舍3. (2分) (2017八上·夏津开学考) 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 .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C .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D . 塑成这个雕像,花费了他10多年的功夫,真是大器晚成啊。

4. (2分)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B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C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D .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5.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的良好的读书习惯。

B . 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闽东商人的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人教版)温州八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有详细答案)

(人教版)温州八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有详细答案)

温州市八校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全卷满分100分(含书写分3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上填上班级、姓名、考号。

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

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我们期待你思维的火花,点滴的进步。

愿你冷静答题,体验每一题的成功!一、卷面书写(3分)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

在光未然的《黄河颂》里,感受到黄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pò(),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chì()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qiè()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xiǎn()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情怀。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树木失去了根就会,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

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黄干涸堕落B.枯萎干涸堕落C.枯萎干旱陨落D.枯黄干旱陨落3.名句填空。

(9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3)高台多悲风,。

(曹植《杂诗七首》其一)(4),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5)士别三日,。

(《孙权劝学》)(6),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的《逢入京使》)(7)深林人不知,。

(王维的《竹里馆》)(8)《木兰诗》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4分)(1)及.鲁肃过寻阳(2)双兔傍地走.(3)赏赐百千强.(4)惟手熟尔.5.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题目(4分)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2套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2套带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语文学科(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萦.带(yínɡ) 收敛.(lián) 兽铤.亡群(tínɡ)B.殷.红(yān) 挚.友(zhì) 义愤填膺.(yīnɡ)C.疙.瘩(ɡé) 阖.眼(hè) 迥.乎不同(jiǒnɡ)D.朔.气(sù) 污秽.(suì)妇孺.皆知(rú)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积攒瞬息波澜壮阔来势汹汹B.逼狭怪诞深恶痛绝锲而不舍C.挚痛迭起无遐及此家喻户晓D.锁闭衰微锋芒毕露鞠躬尽瘁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中国梦,迥乎不同....,我们用心中的梦表达对祖国深厚的热爱。

B.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C.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D.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

【解析】“兀兀穷年”的意思是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用在此处与句意不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A.在2016年美网比赛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彭帅却能勇敢面对。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解析】A项应将“却”改为“都”;B项应去掉“使”;D项应去掉“不”或将“防止”改为“让”。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神舟”十一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六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期中语文试题(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全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1—2页,第II卷3—8页。

2.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机读卡上。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第II卷用钢笔或中性笔直接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

4.考试结束后,本试卷由考场统一收回,集中管理。

机读卡和答题卷按规定装袋上交。

第 I 卷一、积累与运用(共48分)(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花苞.(bāo) 匿.笑(lì) 黄晕.(yūn) 踉.踉跄跄(niànɡ)B.感慨.(kǎi) 倜傥.(dǎnɡ) 澄.清(chénɡ) 洗耳恭.听(ɡōnɡ)C.棱.镜(lénɡ) 酝酿.(niànɡ) 静谧.(mì) 絮.絮叨叨(xù)D.憔.悴(qiáo) 贮.蓄(chú) 着.落(zhuó) 混.为一谈(hǔn)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化装淋漓轻捷煞有界事B.祷告云宵尴尬翻来复去C.搓捻决别荫蔽疲倦不堪D.徘徊鉴赏信服截然不同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一带一路”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聚焦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________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的共同需要,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创造崭新的机遇。

(2)教育部等九部门颁发文件强调,要将思想、道德、心理教育和依法惩戒威慑相结合,切实做好________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方面的工作。

(3)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4)最近蓬溪县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迅速黑网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A.适合防治传播取消 B.适合防止传递取缔C.契合防治传递取缔 D.契合防止传播取消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不用说,就看庄稼这咄咄逼人....的长势,就知道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浙江省温州市八校联考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八校联考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树木失去了根就会,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

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 枯萎干涸堕落B. 枯黄干涸堕落C. 枯萎干旱陨落D. 枯黄干旱陨落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名句填空。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______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3)高台多悲风,______ 。

(曹植《杂诗七首》其一)(4)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5)士别三日,______ 。

(《孙权劝学》)(6)______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的《逢入京使》)(7)深林人不知,______ 。

(王维的《竹里馆》)(8)《木兰诗》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______ ,______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3.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

在光未然的《黄河颂》里,感受到黄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pò ______ ,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chì ______ 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qiè ______ 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xiǎn ______ 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情怀。

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及.鲁肃过寻阳______(2)双兔傍地走.______(3)赏赐百千强.______(4)惟手熟尔.______ 。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5.根据要求写一段开场白,100字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八校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全卷满分100分(含书写分3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上填上班级、姓名、考号。

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

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我们期待你思维的火花,点滴的进步。

愿你冷静答题,体验每一题的成功!一、卷面书写(3分)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

在光未然的《黄河颂》里,感受到黄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pò(▲),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chì(▲)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qiè(▲)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xiǎn(▲)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情怀。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树木失去了根就会▲,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

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黄干涸堕落B.枯萎干涸堕落C.枯萎干旱陨落D.枯黄干旱陨落3.名句填空。

(9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3)高台多悲风,▲。

(曹植《杂诗七首》其一)(4)▲,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5)士别三日,▲。

(《孙权劝学》)(6)▲,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的《逢入京使》)(7)深林人不知,▲。

(王维的《竹里馆》)(8)《木兰诗》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4分)(1)及.鲁肃过寻阳▲ (2)双兔傍地走.▲(3)赏赐百千强.▲ (4)惟手熟尔.▲5.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题目(4分)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连 A 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文中A处的人物是▲(1分),他最大的梦想是▲(1分),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之后,他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2分)的行尸走肉。

三、现代诗文阅读(22分)(一)我的中国心(8分)6.《我的中国心》深沉真挚,也深情直白,请摘录一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祖国深情不变的句子。

(2分)▲7.“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的“烙”字能换成“盖”吗?为什么?(3分)▲8.请从A、B处选择一句最能打动你的歌词,并从用词、修辞、意象等任一角度,赏析词句中所蕴含的感情。

(3分)【示例】我选(C)赏析:一个“只”字,情深意长。

是啊,离开祖国已不知多少年了,有的甚至从未踏上过祖国的河山。

可是不管离开了多少年,哪怕从未见过,梦里都是祖国河山的影子。

这里包含了对祖国深深的思念,同时也有着深深的遗憾。

我选(▲)赏析:▲▲(二)传递⑴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⑵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

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

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

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⑶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⑷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⑸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⑹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

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

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

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

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

男孩开心地笑了。

⑺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

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

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

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

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⑻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

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

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

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

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⑼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

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

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原文有改动)9.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2分)十分痛苦(1)▲重拾希望(2)▲十分感激10.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11.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⑺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

”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4分)▲▲12.在杨绛的《老王》一文里,我们感受到了老王与杨绛一家之间“以善良体察善良”的美好关系。

读了本文之后你能否感受到同样的美好?请结合本文和《老王》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5分)▲▲四、古诗文阅读(16分)(一)春兴(4分)【唐朝】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作者的家乡在洛阳附近。

13.诗中▲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一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分)14.在“又逐春风到洛城”—句里,“逐”字运用的高妙,试简要分析。

(2分)▲▲(二)(12分)[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5.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

(限断2处)(2分)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16.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17.[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18.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其中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五、语言运用( 35 分)19.根据要求写一段开场白,100字左右。

(5分)央视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栏目,下一期的主题词是“感恩”,特邀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精彩动人的开场白。

要求:紧扣主题词,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20.请以“▲(他或她),温暖如春”为题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30分)要求:(1)从小括号中选一个字,把题目补充完整;(2)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卷面书写3分:书写潦草不清,卷面模糊杂乱,使用涂改工具的将酌情扣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 魄炽锲鲜(4分)2. B 2分3.古诗文名句默写。

(9分)(1)何人不起故园情(2)杨花榆荚无才思(3)朝日照北林(4)学而不思则罔(5)即更刮目相待(6)马上相逢无纸笔(7)明月来相照(8)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评分标准:每空1分,有错、漏、添字者,则该空不得分。

)4.(1)到,等到(2)跑(3)有余(4)通“耳”,罢了(4分)5.祥子(或骆驼祥子)1分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1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2分(意思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23分)(一)6.(2分)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或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写出一句即可得2分)7(3分)【示例】:不能。

“烙”指用烫的方式留下印记,“烙印”是难以磨灭的痕迹,(1分)一个“烙”字,形象而逼真地显示了祖国对自己的影响之深,表达了海外赤子和祖国永远无法分离的血肉关系,(写出其中1点即得1分)表现海外游子对故土的眷恋。

(1分)而“盖”字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8.(3分)【示例1】:我选A,赏析:“虽然”和“依然”是结构上的呼应,也是内容上的对比,(1分)通过内外的对比,写出海外游子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情怀。

(2分)【示例2】:我选B,赏析:“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能给代表祖国的“河山”,借代祖国,(1分)“重千斤”把不能以斤两计算的对祖国的感情用斤两表达出来,形象表现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

(2分)(二)9. (1)非常感动(或感到温暖)(2)心急如焚(2分)10. 【示例】从“捡到手机归还失主”可见小男孩是一个善良(拾金不昧)的人;从“以她的名义给学校捐款”来帮助“她”可见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从“利用放学时间捡废品减轻家庭负担”可见其懂事、勤劳、坚强乐观。

(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11. 【示例】既指风停了,“她”的身体感到暖和;也指小男孩的善良、懂事使“她”内心倍感温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